同分异构体的教案
同分异构体教案
同分异构体教案同分异构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和特点;- 学习同分异构体的表示方法;- 掌握同分异构体的命名方法。
2.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结构式、线划图和空间式表示同分异构体;- 能够根据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确定其命名。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和特点;- 同分异构体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 同分异构体的命名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引入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与学生展开讨论,询问是否了解同分异构体的含义。
- 通过实例向学生展示同分异构体的特点,并与他们分享同分异构体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展示同分异构体的表示方法(10分钟)- 结构式表示:将每个原子以其符号表示,并通过直线连接原子,以表示化合物的结构式。
让学生通过示例进行实践操作,并指导其理解结构式的表示方法。
- 线划图表示:使用线划图将原子和键线表示为直线和线段。
并通过示例进行实践操作,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表示线划图。
- 空间式表示:使用三维模型或立体画法表示分子的结构。
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并尝试使用空间式表示同分异构体。
3. 讲解同分异构体的命名方法(20分钟)- 通过结构式给出的同分异构体,逐步指导学生使用命名规则进行命名。
- 结构分析法:通过分解结构式中原子和官能团,寻找命名的线索。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结构分析法进行命名。
- 功能团识别法:学习常见的功能团名称和其所含原子数量的规律,结合结构式进行命名。
4. 实践操作(15分钟)- 分组进行练习,给出一系列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和线划图,要求学生使用命名方法进行命名。
- 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讨论,帮助解答疑惑和纠正错误。
5. 总结归纳(5分钟)- 向学生总结同分异构体的表示方法和命名方法。
- 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6. 课堂练习(10分钟)-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解答问题,并进行讲解和订正。
同分异构体公开课教案
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越来越复杂,同分
异构体的数目也越来越多。
布置作业:写出 C5H12 、C6H14 的同分
异构体
巩固所学知识
教 学 后 记
子,依次连接在余下母链的中心对称线
一侧的各个 C 原子上。要注意防止支链
重新变为最长的主链。
本节由旧知识引入,让 学生猜测,再提出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直接给出同分异构现象的概 念,便于学生接受 抓住同分异构体的本质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让 学生先思考,在判断如何写
C-C-C-C C
学生分组交流、观察、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展示
练习:C5H12 的同分异构体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例] 2 写出 C6H14 的同分异构体 学生练习 (1)C-C-C-C-C-C (2) C-C-C-C-C
C (3) C-C-C-C-C
C
设疑激趣
激发求知欲
C6H14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这三种吗,
有没有其他的?
师生共同探讨
(1)从母链的一端截下两个碳原子,
根据支链由整到散的原则,先将两个碳
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乙基),依次连接在
余下母链的中心对称线一侧的各个 C 原
子(包括中心碳原子)上。
引导学生,写出其他的
C-C-C-C
同分异构体
C
C (和前面的重复) (2)将两个碳原子分散成两个碳原子 (两个甲基),依次连接在余下母链的中 心对称线一侧的各个 C 原子上,并按排 列有同碳到异碳,由相邻碳到相间隔的 碳,由间隔少到间隔多依次变换位置。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同分异构体》教案
授课班级:中二农艺一班
授课者:
课题
1.1.3同分异构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化学故事或实例,引出同分异构体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分类及应用,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案例研究和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同分异构体的识别和应用。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3. 鼓励: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可以对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思维、独特见解给予赞赏,同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九.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有机化学》教材中的同分异构体章节,深入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分类及应用。
- 《药物化学》教材中的药物设计与同分异构体章节,了解同分异构体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书籍,查找与同分异构体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了解同分异构体的前沿知识。
-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书籍,查找与同分异构体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了解其在工业、医药、生物等领域的应用。
-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书籍,查找与同分异构体相关的实验方法和技巧,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4. 针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差异,老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积极引导内向学生参与讨论,提醒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等。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同分异构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讨论法用于激发学生对同分异构体应用的思考和交流;案例研究法用于分析具体的同分异构体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项目导向学习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课异构方案(大全五篇)
同课异构方案(大全五篇)第一篇:同课异构方案xxxx“同课异构”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同课异构”即相同学科的老师,使用相同教材和同一节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塑造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
”通过“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和开展,是一种教师之间交换经验和方法的过程。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
达到校际共研,共促共进的目的;形成一个和谐共处,努力进取的绿色教研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主题相同内容,不同教法;相同舞台,精彩各异。
同样的课题,不一样的精彩;同样的参与,不一样的见解。
三、活动时间9月:文科组《道德与法治》10月:英语组七年级、理综组八年级《温度》、数学组11月:语文组、文科组地理 12月:文综组历史四、活动对象全体教师五、活动形式同课异构——由各个学科选派几名教师,选择同一年级同一班级同一课题,每人各讲一节课。
六、活动安排第一阶段:备课各教研组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给要上课的教师提出意见、参考方案,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课程安排、知识盲点、课件制作等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第二阶段:讲课由参课老师执教同一篇内容,要求听课老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记录,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写好评课记录并对各位教师讲课情况进行打分分。
第三阶段:研课听课后,组织老师们讨论教学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讨论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
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第四阶段:磨课1.二次备课,各讲课教师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初步教学构思,并于规定时间将教学设计上交给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然后学员依据指导意见进行二次备课。
《烷烃中的同分异构体》教学设计
《烷烃中的同分异构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烷烃中的同分异构体一、教学目标1.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和特点。
2.能够根据分子式判断烷烃是否存在同分异构体。
3.能够通过摩尔式方法确定同分异构体的个数。
4.能够通过结构式方法表示同分异构体。
5.了解同分异构体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和特点。
2.摩尔式方法和结构式方法判断同分异构体。
三、教学步骤和内容安排Step1:导入(15分钟)1.引入同分异构体的概念,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思考烷烃是否存在同分异构体。
2.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例子,如丙烷和异丙烷,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分子式是否相同,分子结构是否相同。
3.总结同分异构体的特点,包括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能不同。
Step2:同分异构体的判断(30分钟)1.教师通过实例介绍同分异构体的摩尔式方法判断,即通过分子式中C和H原子的个数来推断是否存在同分异构体。
2.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分子式判断是否存在同分异构体,并让学生解答。
3.讲解答案,引导学生思考判断的依据,总结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
Step3:同分异构体的表示(30分钟)1.介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表示方法,即通过化学键的连接关系来表示分子结构。
2.讲解同分异构体在结构上的差异,比如碳原子的连接方式、碳骨架的形状等。
3.设计一些实例,让学生根据分子式画出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并让学生互相交流。
Step4:同分异构体的性质(30分钟)1.引入同分异构体对物理性质的影响,如沸点、熔点和密度等。
2.引入同分异构体对化学性质的影响,如反应活性、氧化性等。
3.通过讨论和实例,让学生发现同分异构体在性质上的差异。
四、课堂巩固和拓展(15分钟)1.设计一些案例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个数和结构式。
2.布置相关的习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五、教育手段与教具准备1.教育手段:以问题引导、讨论互动、案例讲解等多种手段。
同分异构体详案20
《同分异构体》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同分异构体概念及分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同分异构体各题型的练习,要分析总结出对解题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方法、结论等,从“思考会”转变成“会思考”,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多媒体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
2、通过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同分异构体定义的理解,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技巧教学模式:探究、归纳总结、巩固练习教学方法: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媒体辅助、对比研究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王晓丫主持的《开心词典》,在节目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找出两幅图片中的不同点。
现在老师就要考查大家的观察能力,请同学们打出两幅图片中的不同的地方。
【评价】同学们的表现非常优秀,像这样即有相同又有相异的现象,不仅仅在游戏中才有,在化学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
例如下机这道题。
【投影】【解析】A组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B组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位素。
C组是结构相似,但分子组成相差3个CH2原子团的同系物。
对于D组答案,请同学们写出它们的分子式。
同学们不难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却具有不同的结构式,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了同素异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讲解】对于定义的理解,我们应注意“同”“异”两字。
同为三同,异有两异。
【投影】三同:分子组成相同、分子式相同、分子量相同二异:结构不同、性质不同【设疑】那么,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找学生规纳【过渡】两者联系密切又有区别。
同分异构现象是一类化合物在分子组成上与结构上的共同特征,即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
同分异构体是这类化合物中各种不同物质的相互关系。
下面,同学们就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追问】“为什么C、D互为同分异构体呢?【评价】同学回答的非常好,看来对同分异构体已经开有成了一定的理解。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同分异构体》名师教案
同分异构体
一、设计思路
1、选考趋势分析
历览四次选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大题32题中的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书写的题目特点,含N、O的衍生物成为考察的热点。
新题型弱化了官能团种类异构的讨论,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原子成键方式的理解,也就是更加着眼于考察学生对于微观结构本质的理解。
2、学情分析
学生在选考复习阶段已经完整复习了《有机化学基础》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
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有机物的性质已经熟悉。
并且掌握了分析和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基本方法。
在复习阶段,需要着重训练思维的严谨有序性,注重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养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原子替换法”书写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步骤
2、难点:“原子替换”的依据和操作方法;有机物分子中原子连接方式异构的讨论。
四、教学方法
“示例——实践——反馈——总结”的程序性知识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构、双键三键位置异构、取代基位置异构等)的分析方法和顺
序。
真题演练针对2016年10月和2017年4
月的32题同分异构体书写题目,
运用替换法,分析详细的解题过
程。
观看2016年10
月题目板演,自
主完成2017年
4月的题目,整
理和规范思路,
熟练掌握“原子
替换法”
运用方法,解决
问题,
进一步完善方
法。
六、板书设计。
1.1.3同分异构体(上)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责任感得到增强,能够认识到化学在自然、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反思总结能力得到提升,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深入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4.行为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得到提高,能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提问和参与讨论。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在之前的教学中已经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命名规则等,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他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运用同分异构体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需提高。此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待加强。
3.行为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学习兴趣,但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情不高,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在课堂互动方面,部分学生较为内向,不愿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反馈不够及时,教师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3.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置小组竞赛、奖励机制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活动。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定期检查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建立学习反馈机制,如定期开展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组织学生座谈会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分异构体的教学教案
同分异构体的教学教案【篇一:《烷烃中的同分异构体》教学设计】烷烃中的同分异构体教学设计烷烃的学习,是学生在有机化学的学习尚处于启蒙阶段,对有机物结构的知识了解较少的情况下展开的,因此。
如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机物的结构知识,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本节内容的教学可采用模型引导、驱动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学生主动搭建模型、体验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同分异构现象、烷基等基本概念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从而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知识起着连接高中化学必修和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的作用,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提供有机化学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为尽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而本节知识多从结构分析的观点,进而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掌握研究有机物结构的方法,为今后有机化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有同分异构体的概念,教材以烷烃的结构和性质为背景,介绍了有机物的这些基本概念,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这一章是举足轻重的。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烷烃同分异构体及烃基的概念,学会判断简单烷烃及烷基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及灵活应用所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用实物组装简单烷烃的结构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对有机物空间结构图的想象模型,掌握科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方法,提高解决有关同分异构体书写判断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结合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增加对有机化学学习的兴趣,通过搭建模型,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积极的创新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同分异构体教案
同分异构体教案篇一:同分异构体教案华诚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篇二:高三同分异构体教案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和技巧专题复习一、设计思想同分异构体是有机化学的知识点,通过学习对于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印象,但是在平时的练习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判断同分异构体的种类、数目,书写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还失误较大。
所以本节课让学生们进行有关同分异构体的讨论,提高关于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技能和判断能力。
二、学情分析普通中学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能力薄弱。
对有机化学中思维性强的尚有为难情绪。
虽然我们平时在有机化学推断问题上花了不少时间,学生普遍认为物质结构简式能够推出,但对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种类、数目的判断学生普遍感到这块内容难,甚至有些迷茫,做题时总是稀里糊涂猜测。
针对这一情况很有必要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和技巧,帮学生理清思路。
三、教学目标1.掌握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判断和书写规律,并能应用这些规律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对同分异构体各题型的练习,要分析总结出对解题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方法、结论等,从“思考会”转变成“会思考”,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感到总结规律和合作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和技巧五、教学用品:多媒体六、教学流程图七、1.教学过程2.板书记录3、作业布置八.教学反思篇三:同分异构教案有机物的结构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认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认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了解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的多样性,能以此认识有机物种类繁多的现象;了解有机物结构的不同表达方式,学会有机物结构简式的书写;掌握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一)、有机化合物中C原子的成键特点:⒈有机物中C原子的成键特点:⑴每个C不但可与其它原子形成个共价键,而且C与C间也可成共价键;⑵C原子间不仅可以形成C-C,还可以形成与;⑶多个C原子间可以形成长短不一的C链,C链中带有支链;还可以结合成C环,且C链与C环也可结合;⑷原子种类、数目相同的分子,原子间有多种结合方式,可出现不同结构的分子,即存在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复习课教学设计及教案.doc
《同分异构体》复习课教学设计及教案一、教材分析同分异构的书写与辨认,是中学有机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其难处在于:第一,有机分子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生一时难于把握;第二,空间三维结构与结构式书写的平面形式存在矛盾,一时难以统一,学生的空间几何构型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第三,从实例出发提炼出如何寻找同分异构的规律,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升华,学生形成这种能力,需要一个过程。
二、教学设计1、针对上述难点之症结进行教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有机同分异构体时将多变的结构“单纯化”,将平面的结构式“立体化”,将具体的实例上升为规律的“抽象化”,特设计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并穿插了flash动画,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良性的教学氛围。
2、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微观模型化和三维空间的变换功能,配合球棍模型的观察,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动感”的空间结构和立体观念。
使课堂教学中融进了一些“化学艺术美”的氛围,学生学的轻松,兴趣盎然。
3、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注意诱导学生在充分建立空间结构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促使他们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升华,其中要把握的两个关键是:第一,通过实例在软件中模拟出将结构式“拉”、“转”、“翻”的分析方法,掌握辨认结构及结构与命名挂钩的规律。
第二,通过实例,抓住分子结构“对称”的要点,学会如何寻找“点”、“轴”、“面”的空间对称关系,以掌握书写同分异构体的规律。
三、同分异构体复习课课件设计框架四、教案知识目标:理解同分异构体的含义;掌握同分异构的判断方法,重点掌握书写形式变换法;学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重点掌握对称氢原子的确定。
技能目标:通过对同分异构体各题型的练习,要分析总结出对解题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方法、结论等,从“思考会”转变成“会思考”,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在多媒体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认识化学的“规律美”、“艺术美”。
高中化学同分异构教案
高中化学同分异构教案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同分异构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同分异构体系的命名方法;
3. 能够运用同分异构理论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同分异构的概念和特点;
2. 同分异构体系的命名方法。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相结合:教师讲解同分异构的概念和特点,示范同分异构体系的命名方法;
2. 组织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同分异构体系的变化;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五、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引出同分异构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同分异构的概念和特点(15分钟)
教师讲解同分异构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同分异构体系的存在意义。
第三步:示范同分异构体系的命名方法(15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示范同分异构体系的命名方法,让学生掌握规则和技巧。
第四步:实验(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同分异构体系的变化。
第五步:小组讨论(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第六步:总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内容安排。
六、作业布置:
完成同分异构的习题,加深对同分异构概念的理解。
七、教学反馈:
通过作业,检验学生对同分异构概念的掌握程度,及时纠正错误和弥补不足。
1.1同分异构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同分异构体》教学设计孝义中学魏恭繁一、【设计思路】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理念认为,课堂实施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强调师生之间对话、互动、合作;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强调的学习方式,最终形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基于以上认识,“同分异构体”的教学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体验同分异构现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合物产生同分异构现象的本质原因,让学生初步明白,同分异构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原子间连接次序不同(构造异构),也可能是由于原子在空间的排布不同(立体异构)。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分子结构模型等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作用,展示有机物分子结构,并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解决教师创设的问题,然后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并进行归纳总结。
二、【课标分析】内容要求学业要求认识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决定于原子间的连接顺序,成键方式和空间排布,认识有机物存在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等同分异构现象,培养“微观探析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1. 能辨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判断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的饱和程度、键的类型,分析键的极性;能依据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特征分析简单有机化合物的某些化学性质。
2. 能辨识同分异构现象,能写出符合特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能举例说明立体异构现象。
三、【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能识别一般的同分异构体,并能用分子结构模型搭建简单分子,知道是分子结构的差异导致了同分异构体间性质的不同。
(2)活动与探究建议:用球棍模型,多媒体软件展示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同分异构现象。
(3)本课结构和地位:同分异构现象广泛存在于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的知识贯穿有机化学的始终。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同分异构体的基础上,再介绍两种异构现象,即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对以前的旧知识进行完善和补充,同时也为以后有机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有机物的接触较少,加之在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接受能力方面的欠缺,使得学生在新课学习过程中对这部分内容理解并不透彻,在后续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概念混淆不清,无法在解题中进行准确应用等现象。
高中化学专题2第1单元第2课时同分异构体教案苏教版选修5
第2课时同分异构体目标与素养:1.理解同分异构现象,能识别常见的同分异构体。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一、同分异构体的基本概念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即同分异构现象。
2.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相等,那么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吗?[提示]不一定。
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可能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也可能具有不同的分子式,如CH3COOH与CH3CH2CH2OH、NO2与CH3CH2OH、CO与N2等,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但分子式都不一样,不是同分异构体。
二、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异构方式形成途径示例碳链异构碳骨架不同而产生的异构CH3CH2CH2CH3与位置异构官能团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异构CH2===CH—CH2-CH3与CH3—CH===CH—CH3官能团异构(类别异构)官能团种类不同而产生的异构CH3CH2OH与CH3—O—CH3立体异构分子中各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产生的异构,包括顺反异构、对映异构(顺反异构)顺反异构、对映异构等.关于立体异构,教材中不作基本要求,但考试中可以以信息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类物质。
()(2)同分异构现象是导致有机物数目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 )(3)同分异构体化学性质相同.()(4)同分异构体只存在于有机物之间。
()[答案](1)×(2)√(3)×(4)×2.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的分类错误的是()A.CH3CH(CH3)CH2CH3与CH3(CH2)3CH3属于碳链异构B.CH3-CH===CH—CH3与CH2===CH-CH2—CH3属于官能团异构C.CH≡C—C2H5与CH3-C≡C—CH3属于位置异构D.CH2===CH—CH===CH2与CH3-C≡C—CH3属于官能团异构B[同分异构有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又称类别异构)、位置异构等。
《同分异构体》教学
同分异构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基本类型;3.会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能力目标】1、通过搭建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结合模型认识对映异构体,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技巧;3、由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用橡皮泥和牙签搭建模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2、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尝试,品尝失败、体验成功,感受“实践出真知”的真理;3、通过介绍“立体异构与生命活动”,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教学难点: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书写三、教学过程【温故知新】(2分钟)从乙醇、二甲醚的1H核磁共振谱图引出“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活动与探究】教材P24(10分钟)请同学们利用自备的橡皮泥和牙签尽可能多地搭建分子结构模型,并完成表格。
(第一组搭建C2H6和C5H12,第二组搭建C3H8和C4H10,第三组和第四组搭建C4H8)说明:考虑到时间、难度、橡皮泥的量,只要求拼出碳链,省去氢原子。
【成果展示】(8分钟)1、逐一对各分子式可能具有的同分异构体进行展示,由同学辨别真伪,教师点评。
(有搭成直线型的、锯齿型的、搭错的、搭重的等)2、投影小结3、讨论:①是不是每种分子都有同分异构现象?②根据你现在的理解,产生同分异构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交流与讨论】教材P25(3分钟)1、辨别“同种物质”与“同分异构体”。
2、介绍顺反异构:①存在碳碳双键;②每个碳原子所连的另外两个原子(或基团)不同;③注意双键不能旋转。
3、介绍对映异构:饱和碳原子上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展示模型。
【投影小结】同分异构体的分类(1分钟)对照PPT第6页的例子学习。
有机物的结构和同分异构体教案
有机物的结构和同分异构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机物的基本结构特点,理解有机物分子中原子之间的成键方式。
2. 让学生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了解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和判断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机物的基本结构特点碳原子的四价键特性有机分子中的成键方式有机物的空间结构2. 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分类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同分异构体的类型(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功能团异构等)3. 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构型比较法alphabet 法则立体化学原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展示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同分异构体的类型。
2. 利用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机物的结构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有机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讲解碳原子的四价键特性及有机分子的成键方式。
2. 介绍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如立体构型、手性等。
3. 讲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同分异构体。
4. 引导学生学习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如构型比较法、alphabet 法则等。
5.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技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有机物的基本结构特点,绘制几个简单的有机分子结构。
2. 复习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判断方法,完成一些相关练习题。
3. 查阅资料,了解有机物结构和同分异构体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机物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解立体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立体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教学内容1. 有机物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手性碳原子旋光性构型与构态2. 立体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立体选择性反应立体异构体的分离与鉴定立体化学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八、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实例讲解有机物立体化学的概念及应用。
同分异构体公开课教案
重新变为最长的主链。
本节由旧知识引入,让 学生猜测,再提出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直接给出同分异构现象的概 念,便于学生接受 抓住同分异构体的本质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让 学生先思考,在判断如何写
C-C-C-C C
学生分组交流、观察、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展示
练习:C5H12 的同分异构体
余下母链的中心对称线一侧的各个 C 原
子(包括中心碳原子)上。
引导学生,写出其他的
C-C-C-C
同分异构体
C
C (和前面的重复) (2)将两个碳原子分散成两个碳原子 (两个甲基),依次连接在余下母链的中 心对称线一侧的各个 C 原子上,并按排 列有同碳到异碳,由相邻碳到相间隔的 碳,由间隔少到间隔多依次变换位置。
师生归纳、得出结论
C C-C-C-C
C
C-C-C-C CC
详细讲解 C6H14 的其他同分
异构体
掌握找同分异构体的方法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从母链上截下的碳原子数,一般不 得多于母链所剩余部分。
小组合作探究
练习巩固:写出 C7H16 的同分异构体 (小组合作交流完成)
了解同分异构体的规律
课堂小结: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加,
课题同分异构体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10月11日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同分异构体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同分异构体情感目标使学生意识到分子式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重点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难点同分异构体碳链异构的书写教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教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组织教学
《同分异构体》教案
授课班级:中二农艺一班
了解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
分子结构不同
【模块三】同分异构体(碳链异构)
同分异构体复习教案
同分异构体复习教案同分异构体(isomers)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化学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了解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复习教案的形式,全面回顾同分异构体的相关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1.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化学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2.同分异构体的分类:-结构异构体: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空间异构体:分子结构中原子或基团之间的空间排列不同。
二、结构异构体1.键的性质:化学键的长度、强度、极性等因素会决定分子的空间结构。
2.有机化合物中的结构异构体:-键的位置异构体:分子中一些原子或基团所连接的位置不同。
-分支异构体:分子中存在支链结构,支链的连接位置不同。
-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具有相同数量和种类的原子,但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三、空间异构体1.手性:具有非重合镜像的性质,左右手无法完全重合。
2.手性分子的性质:-旋光性:手性分子对极化光的旋光效应。
-光学异构体:旋光性成对存在的异构体。
四、判断同分异构体的方法1.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2.对称性分析:判断分子是否具有对称面、旋转轴、反转轴。
3.构象异构体的判断:考虑分子中的键的旋转和翻转。
五、反应性质和应用1.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性质: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同分异构体在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质上存在差异。
2.应用:-化学工业: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催化剂,选择性地合成目标同分异构体。
-医药领域:不同同分异构体的药物活性不同。
-食品工业:利用同分异构体的性质,改变食品的味道和香气。
六、典型题型解析1.同分异构体的定性分析:给出化合物的结构式,判断其是否为同分异构体。
2.同分异构体的命名:根据分子结构,给出化合物的名称。
3.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性质:根据化合物的结构,推测其在其中一反应中的活性。
七、教学案例题目:已知两个分子的分子式均为C4H10O,请判断它们是否为同分异构体,并指出它们的结构式。
答案:1.分子式为C4H10O的化合物有两种结构异构体:正丁醇和异丁醇。
同分异构体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同分异构体教学设计引言:同分异构体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相似结构但功能差异的化学物质,一直是化学教学中难度较大的内容之一。
同分异构体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同分异构体教学,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和特点。
一、教学目标:1.了解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和特点;2.理解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差异对功能的影响;3.掌握同分异构体的命名规则和构建方法;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引入阶段(5分钟)通过讲解同分异构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同分异构体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思考。
2.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和特点,重点强调其结构差异对功能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通过PPT展示相关结构式和分子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和空间构型。
3.命名与构建(20分钟)介绍同分异构体的命名规则,包括主链选定、编号原则和取代基前缀的命名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带领学生操作命名。
接着,引入同分异构体的构建方法,如手工模型搭建和分子模拟软件的使用等。
鼓励学生自己构建一些简单的同分异构体分子模型。
4.同分异构体的功能比较(20分钟)以药物为例,讲解同分异构体在药物设计中的重要性。
通过举例比较不同同分异构体的生物活性和药效,引导学生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启发学生探索更多有趣的应用。
5.实验设计(20分钟)提供几个实验场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
这些实验可以涉及同分异构体的合成、分离和鉴定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课堂互动(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同分异构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进行深入交流。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同时引导他们分享实验设计和研究进展。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讨论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定性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书写
授课老师:麦结娆授课时间:20XX年4月29日【学习目标】掌握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策略
【学习过程】
一、导
写出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
其中苯环上一卤代物有1种的是
其中苯环上一卤代物有2种的是
其中苯环上一卤代物有3种的是
1、学生上黑板讲解答案
2、学生归纳思路
3、老师补充:(1)关注研究对象,清楚其组成
(2)去掉苯基的余下部分——组成:拆分还是合并;
位置:邻、间、对
提示:
二、学+研
写出符合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Ⅰ、C8H10O
(1)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遇FeCl3溶液显紫色。
(2)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2种。
Ⅱ、C8H8O
(1)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2)遇FeCl3溶液显示特征颜色。
Ⅲ、C8H8O2
(1)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2)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遇FeCl3溶液显示紫色,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2种。
Ⅳ、C8H8O3
不存在甲基,遇FeCl3溶液显示紫色,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完成后讨论。
(讲解要求:紧扣前面的物质进行讲解)
三、展+评
1、四个小组负责展示答案
2、其他同学进行质疑补充
3、小组派代表讲解答案(紧扣前面讲解)
4、师生共同点评归纳:(1)关注研究对象,清楚组成
(2)审限制,定基团,巧组合
(3)考虑结构的对称性(课件展示)
(4)进行检查
四、巩固练习
香豆素是用途广泛的香料,合成香豆素的路线如下(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
Ⅴ是Ⅳ的同分异构体,Ⅴ的分子中含有苯环且无碳碳双键,苯环上含有两个邻位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Ⅴ的结构简式为
(1)学生展示答案,补充,讲解
(2)老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