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与高技能人才供给结构性失衡的影响因素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升级与高技能人才供给结构性失衡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谌新民潘彬
【内容提要】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存在较严重的产业结构与高技能人才供给的失衡,这不仅体现在高技能人才数量的短缺,更表现为结构上的不匹配。在广东省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背景下,通过增加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供给以满足产业优化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难题。基于实地调研资料,从三个层面分析,认为收入水平、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是影响高技能人才供给的重要因素,应从改善公共产品供给视角提供更好的公共政策设计。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产业结构/人才结构/结构性失衡
一、引言
广东省充分发挥地缘、人缘优势以及改革开放先行优势,主动承接了两波国际产业转移,并根据自身特点逐步推进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初步建立起生产能力较强、外向度较高、新兴产业不断崛起的工业体系,取得了30年来GDP年均增长13.7%的骄人成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一跃而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但是,过度依赖对外贸易和低成本资源要素相结合的经济增长方式,为广东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当前,广东已经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后期,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经济体制转轨和劳动力供给第三次高峰到来等众多因素综合交织期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解决城乡就业问题双重压力的关键时期。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严峻挑战,使广东经济持续多年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珠三角和东西北等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影响加大;劳动力技能素质偏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007年底以来,基于对市场经济规律的理性把握,广东省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广东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等重大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广东“双转移”战略的提出,将带来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优化升级,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技能型人才的数量需求也将急剧增加。目前在广东劳动力市场上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给存在巨大缺口,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短板,更成为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掣肘。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城乡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化解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成为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相关调研数据和资料,从微观层面探索产业优化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供给结构性失衡的影响因素。
二、产业结构与技能人才结构关系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最早由威廉·配第提出,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配第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40多个国家不同时期劳动力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的实证分析,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进行了考察,提出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分布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即“配第—克拉克定理”。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大量历史统计资料,深入研究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从而进一步用事实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理”。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有过较系统研究。有的专注于研究既定产业结构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如里昂惕夫模型、库兹涅茨和钱纳里模型、丹尼森理论);有的专注于劳动力配置结构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1,2],也有学者关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大量增加的矛盾以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偏差的现状等[3]。但已有研究成果一般集中于理论探讨,极少有文献关注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总量供给过剩和结构性短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尤其是对于产业结构与(技能)人才结构关系的专门研究较少,仅散见于关注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在产业演进过程中人才(劳动力)在不同产业分布变化的文献中。
近年来国内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结构的问题做出了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李彬认为,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分布、类型、规格、数量和质量。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动引发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改变了人才需求的能级结构,这就要求人才的供给结构要作相应的调整。[4]菊莲认为现阶段我国人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人才向第三产业过度集中,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增强,在人才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人才供求总体上存在总量短缺与结构性短缺、供给性短缺与需求性短缺并存的状况。[5]赵光辉以中部六省人才存量结构和增量结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状况为基础,对区域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其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之间存在关联性,产业结构的影响人才需求的结构。[6]他还分析了人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认为人才结构与产业
结构互动符合人才资源流动的“推力—拉力”规律,即产业结构调整拉动人才结构调整,人才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两种力量不断在动态中保持平衡。[7]罗文标、黄照升和夏洪胜认为我国产业中的人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产业的人才规模结构与产业的产值结构不匹配,高素质人才短缺,专业技术人才偏少以及人才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不顺畅。[8]罗文标和黄照升还指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必然推进人才结构的高级化演变,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伴随着人才的发展阶段,他们认为人才的质和量的需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以促进人才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9]张胜冰、吉宇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中部地区现有的人才结构出现了与产业结构相互制约的情况,已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严重地影响了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0]张车伟探讨了不同人群和不同方式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差异,[11]李炯、苏静研究了浙江省的人力资本扩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12]张仁寿,覃梓盛从广东产业结构演变与高技能人才需求规律、与高技能人才需求关系等方面着手,研究广东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高技能人才的相关性,认为广东省初步形成了与产业结构相同的“二、三、一”就业格局;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级技师需求量不断增加,求人倍率逐年升高,并预计未来几年广东省高技能人才仍然供不应求。[13]
由上可见,目前国内对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研究大多探讨两者相互关系、产业和人才发展现状或理论,缺乏实证研究及对二者的影响因素、运行机制方面的深入研究,尤其是缺乏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背景下,从高技能人才的微观角度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而这恰恰是问题的核心。
三、影响高技能人才供给因素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