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机及其理论计算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农业机械化设计:第六章 旋耕机

农业机械化设计:第六章 旋耕机
第六章 旋耕机
旋耕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旋耕刀辊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
第一节 旋耕机的特点、类型、工作过程 第二节 刀片运动轨迹及其分析 第三节 旋耕机的功率消耗与总体配置
16:01:27
1
第六章 旋耕机
第一节 旋耕机的特点、类型、工作过程
一、特点:
1.切土、碎土能力强;
2.综合作业质量高,一次作业能达到犁耙几次的效果,且能抢农时, 节省劳力;
16:01:27
9
第六章 旋耕机
㈢切土节距(刀片进切量)
刀片沿前进方向在纵垂面内所切下的土块厚度称为进切量。
S
Vmt
Vm
60 Zn
Vm
2 Z
由式中上:式t—知刀:轴每转一个刀片所需的时间,秒
Z或n Zn——,刀同S轴一转回速,转,平切转面/内土分的细刀片碎数,但随n ,功耗 , 若Z ω,—刀刀轴片回转间角距速度变小,易堵塞。
M0
X
Vm R sin t 0
Vm
R
Ra RM2
M1
0
Vm (R a)
M '(X, Y) 1
M
M
' 2
即合理切土条件。
Y
一般 Vm 0.5~ 1.5 m s 刀片端点的切线速度 V 3~ 8 m s
16:01:27
8
第六章 旋耕机
㈡ 刀片的工作深度
由 Vm (R a)
V aR m
16:01:27
返回 4
第六章 旋耕机
第二节 刀片运动轨迹及其分析
一、刀片的运动轨迹及方程式 二、主要工作参数分析 三、旋耕刀片工作分析,参数确定及其配置 四、旋耕机刀片配置
16:01:27

第二节 旋耕机及其理论计算分解

第二节 旋耕机及其理论计算分解

根据旋耕机工作的特点我们了解到,旋耕机刀片先是切土, 然后向后抛土,这一基本动作就需要旋耕机刀片从入土开始到抛 土结束并抬离地面,其绝对运动轨迹上的任意一点的绝对速度的 水平分速 Vx指向后方,既 Vx< 0。 三种速比下的刀片绝对运动轨 迹是否都能满足上述要求呢?我们做一下对比分析:
1.平土拖板 2.拉链 3.挡土罩 4.传动箱 5.齿轮箱 6.悬挂架 7.上拉杆 8.万向节 9.下拉杆 10.旋耕刀
旋耕机——他是一种工作部件主动旋转,以 铣切原理加工土壤的耕耘机械。
一. 旋耕机的基本构成
组成:机架、传动装置、刀辊、挡土罩、平地拖板等。
1.主梁 2.悬挂架 3.齿轮箱 4.侧边传动箱 5.平土拖板 6.挡土罩 7.支撑杆 8.刀轴 9.旋耕刀
二. 旋耕机的工作原理
旋耕机刀片在动力的驱动下一边旋转,一边随机组直线前 进,在旋转中切入土壤,并将切下的土块向后抛掷,与挡土板 பைடு நூலகம்击后进一步破碎并落向地表,然后被拖板拖平。
dx Vx Vm R sin t<0 dt R sin t 代入上式,得:
Vm< R h
Rh
(定量)
结论:旋耕机正常工作必须同时满足 定性和定量二个条件,既: ①定性条件: λ>1 (余摆线) ②定量条件: 或:
Vm< R h 1 h<R 1
三. 旋耕机的作业特点
旋耕机的作业特点具有碎土能力强、平整 度高、对土壤的适应性好、纵向尺寸短、耕深 小、功耗大、幅宽小、效率低。
四. 旋耕机的主要类型
1.按与动力连接方式分:牵引式、悬挂式、直连式。
2、按刀轴安置方向分:横轴式、立轴式、斜轴式。
1.主梁 2.悬挂架 3.齿轮箱 4. 侧边传动箱 5.平土拖板 6.挡土 罩 7.支撑杆 8.刀轴 9.旋耕刀

旋 耕 机

旋 耕 机
S c 2( R vm )
hc R[1 cos ] z ( 1)
理论值。实际凸起高 度小于理论值。
03/旋耕刀片工作分析、参数确定及其配置
一.旋耕刀片的类型与工作分析
• 直角刀片
弯形刀片
钩形刀片
弹性凿形刀
03/旋耕刀片工作分析、参数确定及其配置
三.旋耕机刀片配置
• 1、旋耕刀应按刀轴每转过一个相同的角度顺序入土,以保证 工作平稳,刀轴负荷均匀; • 2、左、右弯刀应尽量交错入土,以使刀轴所受的侧向力较为 平衡; • 3、各刀片的切土节距尽可能相等,以使土块大小及刀片磨损 比较均匀一致; • 4、相邻刀片的角度差及相继入土刀片的轴向距离应尽量大, 以防止夹土和堵塞。
04/旋耕机所需功率
一.功率消耗组成
N N q N p Nt N f N n
二.旋耕比能耗:旋耕单位体积土壤所消耗的能量
N kr ( J / m3 ) BHvm
三.旋耕机的工作幅宽 旋耕机的工作幅宽应根据配套拖拉机功率的大小、旋耕比能耗、 耕深要求来确定。
B
N p k r Hvm
轨迹为一条短(幅)摆线。在这条短(幅)摆线上任意一 点的绝对速度的水平分速度的方向均与机器前进方向相同 。故刀齿不能拨土向后抛。——旋耕速度比
Vm
Vx Vy V
Vy
V Vx 地 面
V
2、当Vm = 时,即= / Vm =R/ Vm=1时,其运动
轨迹为一条标准的摆线(滚摆线)。同样在这条滚摆线上 任意一点的绝对速度的水平分速度的方向均与机器前进方 向相同,且在最低点为0。故刀齿也不能拨土向后抛,只 能象自由轮的轮爪一样刺入土中。
03/旋耕刀片工作分析、参数确定及其配置

旋耕机的构造及原理课件

旋耕机的构造及原理课件

定期对齿轮箱和轴承进行润滑保养,保证 其正常运转。
清理保养
安全操作
经常清理旋耕机上的泥土和杂草,保持机 器清洁卫生。
操作旋耕机时要注意安全规范,避免超载 和违规操作。
05
旋耕机发展趋势及前 景展望
旋耕机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
01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旋耕机的智能化程度将越
来越高,能够实现自动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的作业。
旋耕机的构造及原理课件
目录
• 旋耕机概述 • 旋耕机构造 • 旋耕机种类及特点 • 旋耕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旋耕机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01
旋耕机概述
旋耕机的定义
01
旋耕机是一种由拖拉机动力输出 轴驱动的农田耕作机械。
02
它通过旋转刀片将土壤切碎并混 合肥料,达到耕整地、碎土、混 肥的目的。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旋耕机能够实现土壤的深耕细作,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THANK YOU
旋耕机的特点
旋耕机具有碎土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与传统犁耕作业相比,旋耕机能够更 快地完成耕作,并减少土壤板结和水 分蒸发。
旋耕机的应用范围
旋耕机广泛应用于水稻田、蔬菜地、果园、旱地等各类农田 。
它适用于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 土壤环境。
02
旋耕机构造
旋耕机的主要部件
多样化
02
旋耕机的种类和功能将越来越丰富,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作
物的种植需求。
环保化
0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的共识,旋耕机的环保性能将越来
越受到重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旋耕机市场发展前景

旋耕机-2

旋耕机-2
农业机械学
旋耕机
朱惠斌
FMAE/KUST
主讲耘机械(旋耕机) 旋耕机)
简介
农业机械学 ——第二部分之旋耕机
这类耕耘机械, 这类耕耘机械,由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系统将 动力以扭矩的形式直接作用于工作部件, 动力以扭矩的形式直接作用于工作部件,使之做旋转运动或 往复运动, 往复运动,以提高切土能力和土壤的松碎程度。 以提高切土能力和土壤的松碎程度。
FMAE/KUST 16
根据旋耕机工作的特点我们了解到, 根据旋耕机工作的特点我们了解到,旋耕机刀片先 是切土, 是切土,然后向后抛土, 然后向后抛土,这一基本动作就需要旋耕机刀 片从入土开始到抛土结束并抬离地面, 片从入土开始到抛土结束并抬离地面,其绝对运动轨迹 上的任意一点的绝对速度的水平分速Vx指向后方, 指向后方,既Vx <0,3种速比下的刀片绝对运动轨迹是否都能满足上述 要求呢? 要求呢?我们做一下对比分析: 我们做一下对比分析:
h<R —Vm/ω,或 h<R(1— 1/λ)
FMAE/KUST 25
农业机械学 ——第二部分之旋耕机
Vm < (R—h)ω h<R —Vm/ω h<R(1—1/λ) ——λ↑→h λ↑→h↑? 上述公式主要反映了结构参数与运 动参数对耕深的影响。 动参数对耕深的影响。如:R的变化对耕 深的影响, 深的影响 , 我们很容易理解, 我们很容易理解 , 但 ω 、 Vm 对h的影响就有些抽象了。 的影响就有些抽象了。实际上, 实际上,前面 我们已经做过解释: 我们已经做过解释 : ω 和 Vm 决定了λ 决定了 λ 值 的大小, 的大小,决定了刀片运动轨迹的形状。 决定了刀片运动轨迹的形状。
农业机械学 ——第二部分之旋耕机
R
Vm=0, λ=∞

农业机械学课件——第二章整地机械

农业机械学课件——第二章整地机械
整地机械的种类很多,根 据不同作业的需要有以下几种 类型:钉齿耙、圆盘耙、悬耕 机、滚轧耙、镇压器等。其中, 钉齿耙目前多用于蓄力作业, 圆盘耙和悬耕机机械化应用较 多。
悬 挂 圆 盘 耙
牵 引 圆 盘 耙
镇压器配合联合播种机在工作
旋耕镇压联合作业机在工作
旋耕机系列——卧式旋耕机和立式旋耕机
90o Vm
0<α<900时,既有滚动又有拖动,是整 地过程所需要的工作状态。
α Vm
⑵工作过程:耙地机组在 牵引动力的作用下,圆盘 耙片受重力和土壤反力的 作用边滚动边切入土壤并 达到预定耙深,由于耙片 偏角的作用,耙组同时完 成了切割土壤,切断杂草 和翻扣的工作。
三、圆盘耙片的结构参数和基本计算
重耙:δ=5 mm
中耙:δ=4 mm
轻耙:δ=3.5 mm
4、耙片轴向安装间距b的确定
耙片间距对圆盘耙设计安装和 使用耙组、保证其正常工作是非常 重要的。轴向间距的大小直接影响 耙组在耕作横断面内的对土壤加工 和处理的程度、碎土质量。间距太 小易造成土壤堵塞,太大易产生漏 耙。要解决好这一矛盾,耙片轴向 安装间距的合理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1、耙片直径:D = k amax 式中:k—经验系数,4 ~ 6
amax—最大设计耙深 cm 2、圆盘球面半径:R=D/2sinψ 式中:ψ—扇形半角,21~270
3、耙片厚度:选择时要充分考 虑直径的大小、工作负荷等因素, 一般用下式来确定圆盘厚度的大 小。
δ=(0.008 ~ 0.012)D
A
C
F Dh
又∵ b = Dh tgα h
∴b =2√h(D-h)tgα
4、耙片轴向安装间距b的确定
∴b =2√h(D-h)tgα

农业机械化设计-第六章 旋耕机

农业机械化设计-第六章 旋耕机

点设实坐标际原位点置O在为M刀1轴',ω中故心不的起难始得位出置旋,耕X刀轴以片机端组点前M进1 方'的向运为动正方,Y轴以
程耕为深向:下方向为正。刀片O回转A角1 α速A度2 ω与拖M拉0 机驱动X轮回转方向相同。
V
m
M1
M '(X, Y) 1
ω
MX V m t R cos t
O A1αA2 M
均为余摆线。
2019/7/27
返回 7
第六章 旋耕机
二、主要工作参数分析
㈠合理切土条件
为保证刃口切土,并向后抛土,则V必m须使刀片刃口有向后的
分速度,即: VmRsi nt0
因ωt由0增大至π/2ω时,Vx减小,所以只要在开始切土时满足
Vx
<0,就能使整个切土过程正常进行。

O
Vx 0
起部分的高度。
c
m
( R sin V )
m
( R sin V R ) um
R (V m sin ) u
yRRcos c
当数值不大时,s可 in认 为
2019/7/27
11
2019/7/27
第六章 旋耕机
V的方向余弦为:
co sV x
V mR si n t
V R22V m 22R V msi n t
加速度为:
ax R 2 cost a y R 2 sin t
a
a
2 x

a
2 y
R 2
以上参数方程是从刀片端点建立的,实际上,旋耕机工作时是以
全部刃口铣切土壤的。为了保证合理铣切,要求刀片刃口的运动轨迹

旋-耕-机

旋-耕-机

03/旋耕刀片工作分析、参数确定及其配置
一.旋耕刀片的类型与工作分析
• 直角刀片 弯形刀片
钩形刀片 弹性凿形刀
03/旋耕刀片工作分析、参数确定及其配置
三.旋耕机刀片配置
• 1、旋耕刀应按刀轴每转过一个相同的角度顺序入土,以保证 工作平稳,刀轴负荷均匀;
• 2、左、右弯刀应尽量交错入土,以使刀轴所受的侧向力较为 平衡;
02/ 刀片运动轨迹及分析
三、机组前进速度与刀片回转速度的配合
vx vm R sint vm(1 sint) 0
1
• 只要刀片在开始切土时能满足此式要求,就能使整个切土 过程正常进行。
• 一般旋耕机的前进速度为0.5~1.5m/s,圆周速度为 3~8m/s
02/ 刀片运动轨迹及分析
上式表明,改变同一平面内旋耕刀的安装数,旋耕机前进速 度或刀轴转速都可以改变切土节距。但同意平面内的刀片数 不宜过多,否则刀片夹角过小,工作时易发生土壤堵塞现象。
02/ 刀片运动轨迹及分析
六.沟底凸起高度
S 2
R
sin c
c
vm
sinc c
c
S 2(R vm
)
hc
R[1
cos
] z( 1)
理论值。实际凸起高 度小于理论值。
VM
N
Vx
Vx
V
V
02/ 刀片运动轨迹及分析
二.刀片端点运动方程式的推导
x Rcost vmt y Rsint
vx
dx dt
vm
R
sin
t
vy
dy dt
R
cos t
v vx2 vy2 R22 vm2 2Rvm sint

4旋耕机

4旋耕机

V
GreenLeaf
3、当Vm < 时,即= / Vm =R/ Vm >1时,其运动 轨迹为一条长幅摆线(余摆线),刀齿才能正常工作。 此时余摆线最大横弦以下轨迹段上(为工作段)任意一 点的绝对速度的水平分速度方向均与机器前进方向相反 (向后),这样刀齿才能切下土块并将其抛向后方,撞 击到罩壳与拖板上而细碎。
GreenLeaf
四、刀片的排列
• 刀片排列的要求: • 1、旋耕刀应按刀轴每转过一个相同的角度顺 序入土,以保证工作平稳,刀轴负荷均匀; • 2、左、右弯刀应尽量交错入土,以使刀轴所 受的侧向力较为平衡; • 3、各刀片的切土节距尽可能相等,以使土块 大小及刀片磨损比较均匀一致; • 4、相邻刀片的角度差及相继入土刀片的轴向 距离应尽量大,以防止夹土和堵塞。
GreenLeaf
立轴式旋耕机
GreenLeaf
GreenLeaf
GreenLeaf
驱动式联合耕耘机
GreenLeaf
第一节


二、工作特点(与铧式犁比较)
• 1、碎土能力强,耕后表土细碎,地面平整、松软,土 肥掺和好; • 2、能一次完成耕耙作业(相当于一犁二耙的效果); • 3、能改善拖拉机的牵引性能,减少轮子下陷和打滑; • 4、因破碎和抛掷土块,故消耗功率大。但所需的牵引 功率较小; • 5、对土壤适应性强; • 6、能切碎残根、杂草和绿肥。但覆盖质量差; • 7、耕深较浅,一般旱耕12~16cm,水耕14~16cm。而铧 式梨一般水耕16~20cm,旱耕24~27cm,甚至高达40cm.
2、当Vm = 时,即= / Vm =R/ Vm=1时,其 运动轨迹为一条标准的摆线(滚摆线)。同样在 这条滚摆线上任意一点的绝对速度的水平分速度 的方向均与机器前进方向相同,且在最低点为0。 故刀齿也不能拨土向后抛,只能象自由轮的轮爪 一样刺入土中。 V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三. 旋耕机的作业特点
旋耕机的作业特点具有碎土能力强、平整 度高、对土壤的适应性好、纵向尺寸短、耕深 小、功耗大、幅宽小、效率低。
7
四. 旋耕机的主要类型
1.按与动力连接方式分:牵引式、悬挂式、直连式。
8
2、按刀轴安置方向分:横轴式、立轴式、斜轴式。
1.主梁 2.悬挂架 3.齿轮箱 4. 侧边传动箱 5.平土拖板 6.挡土 罩 7.支撑杆 8.刀轴 9.旋耕刀
23
旋耕机运动参数的一般取值范围
Vm = 0.5~1.5 m/s n = 190~280 r/min
h=8~16 cm
由于国外多采用大功率拖拉机,刀片材料 好,旋耕机的工作深度可达 20~25cm,完全可 以取代犁耙作业,减少拖拉机的进地次数,保 护土壤不受更大的破坏。
24
六. 旋耕机作业质量控制
ω
ωt
o o/
m
x
Vmt
M
h
y
M点的运动方程: x R cost Vmt
y R sint
14
不同速比λ对旋耕机工作质量的影响
Vd
Vm
由于速比λ的不同,其运动轨迹形状也不 同,有三种情况:
<1 1 >1
我们考察一下这3种情况分别对旋耕机正 常工作有那些影响,从而定性地决定旋耕机正 常工作的基本条件。
2
旋耕机——他是一种工作部件主动旋转,以 铣切原理加工土壤的耕耘机械。
3
一. 旋耕机的基本构成
组成:机架、传动装置、刀辊、挡土罩、平地拖板等。
4
1.主梁 2.悬挂架 3.齿轮箱 4.侧边传动箱 5.平土拖板 6.挡土罩 7.支撑杆 8.刀轴 9.旋耕刀
5
二. 旋耕机的工作原理
旋耕机刀片在动力的驱动下一边旋转,一边随机组直线前 进,在旋转中切入土壤,并将切下的土块向后抛掷,与挡土板 撞击后进一步破碎并落向地表,然后被拖板拖平。
11
1、刀片的绝对运动轨迹(定性分析)
设:R—旋耕机刀片端点的最大回转半径 Vm—机组前进速度 ω—刀片回转角速度 t —时间函数
令:Vd—刀片端点的切向速度;
Vd=Rω,令速比为:λ= Vd / Vm 。
12
根据已知条件作图的方式确定刀片的绝对运动轨迹
Vm
ω
ωt
o o/
m
x
Vmt
M
h
y
13
Vm
9
3.按动力传递路线分:侧边传动、中间传动。
侧边传动
中间传动
10
五. 旋耕机刀片的运动分析
旋耕机工作时,刀片一边绕轴正向旋转,一边随机组作直线 运动,因此,刀片的绝对运动轨迹是一条由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 合成的数学摆线,但是,由于二者之间的数值组合不同,其合成 后的摆线形状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对旋耕机最终的工作结果产 生不同的影响,我们研究并分析旋耕机刀片的运动轨迹的目的就 在于确定适用于旋耕机正常工作的条件及其量化指标。
18
2.机组速度Vm与刀片旋转速度ω的配合 (定量分析)
上述分析只是定性的确定了刀片满足旋
耕机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λ>1。实际上,λ
的数值不同其形状差别很大,对工作质量和 工作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是 机组速度Vm与刀片旋转速度ω的大小和配合程 度,必须找出他们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加 以量化处理。
15
根据旋耕机工作的特点我们了解到,旋耕机刀片先是切土, 然后向后抛土,这一基本动作就需要旋耕机刀片从入土开始到抛 土结束并抬离地面,其绝对运动轨迹上的任意一点的绝对速度的
水平分速Vx指向后方,既Vx<0。三种速比下的刀片绝对运动轨
迹是否都能满足上述要求呢?我们做一下对比分析:
1.平土拖板 2.拉链 3.挡土罩 4.传动箱 5.齿轮箱 6.悬挂架 7.上拉杆 8.万向节 9.下拉杆 10.旋耕刀
19
Vm
ω ωt
o o/
m
x
Vmt
M
h
y
设:M点为刀片入土点,从开始入土到抛土结束并抬离 地面均满足旋耕机正常工作的条件,则有:
x R cost Vmt y R sin t R h
20
x R cost Vmt
y R sint R h
要满足向后抛土的条件,刀片绝对运动轨
迹上任意一点的绝对速度的水平分速 Vx<0,
第二节 旋耕机及其理论计算
一. 旋耕机的基本构成 二. 旋耕机的工作原理 三. 旋耕机的作业特点 四. 旋耕机的主要类型 五. 旋耕机刀片的运动分析 六. 旋耕机作业质量控制 七. 旋耕机的刀片形状 八. 旋耕机的功率消耗
1
旋耕机应用的历史较短,用途不一,有些国家和地区作为耕地机 械使用,有的用作整地机械,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大多用于耕后松碎土 壤和整平地表。在我国应用量逐年增加,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
根据上述方程,令:
Vx sin t
dx dtR
Vm R sin t<0
代入上式,得:
Rh
Vm< R h (定量)
21
结论:旋耕机正常工作必须同时满足 定性和定量二个条件,既:
①定性条件: λ>1 (余摆线)
②定量条件: 或:
Vm< R h
h<R
1
1
上述公式主要反映了结构参数与运动参数对耕深的影响。如:
17
在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λ值越大,轨迹最大玄长 的值越大,其位置就越靠上,当λ=∞时,刀片端点的绝对 运动轨迹为一数学圆,最大玄长在横轴处,耕深可达最大 值,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此时机组不能前进,而是原地
扒窝。因此,λ>1是旋耕机正常工作的定性条件。
在余摆线条件下,速比不同其刀片运动轨迹形状也不同
由于旋耕机工作时是以铣切原理加工土壤的, 这就使得刀轴上同一个回转平面内的刀片在相继 入土和切削土壤的过程是间歇的。设:安装在刀 轴上的同一个回转平面内的刀片数量为Z。
R的变化对耕深的影响,我们很容易理解,但ω、Vm对h的影响就有
些抽象了。实际上,前面我们已经做过解释:ω和Vm决定了λ值的大 小,决定了刀片运动轨迹的形状。
22

问题:速比λ值为什么对耕深产生影响?
因为λ越大,其形状的最大玄长值也就越 大,位置也越靠上,能满足耕深的轨迹高度越 大。当λ→∞时,Vm→0,(λ=Rω / Vm),能满 足向后抛土的轨迹高度为半径R。既h = R,反 之,耕深就小,当λ→0时,Vm→∞,ω=0,绝 对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没有环扣,也就无法 向后抛土。
16
λ<1,短摆线
λ=1,滚摆线
λ >1,余摆线
前进方向
通过做图分析发现,只有λ>1余摆线时刀片才能满
足向后抛土的条件,并且只是轨迹最大玄长以下部分才 能满足,设计和应用时要特别注意,刀片的工作深度不 能超过这个范围。影响最大玄长高度的因素主要是刀片 的尺寸、机组的前进速度和刀片的回转速度,既λ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