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薛宝钗之冷——任是无情也动人
为什么说薛宝钗是个冷美人 薛宝钗性格特点
为什么说薛宝钗是个冷美人薛宝钗性格特点(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为什么说薛宝钗是个冷美人薛宝钗性格特点【导语】:红楼梦中人们对薛宝钗的评价是冷美人。
初中语文 语文论文 浅谈薛宝钗的形象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 Aspose Pty Ltd.浅谈薛宝钗的形象【内容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最高的,作者在广阔的社会背景里,通过平静而又犀利的笔触如实再现了当时社会上的各式各样的人物的本来面貌。
在众多的人物画廊中,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特别引人注目。
她不仅美丽艳伦,而且才华超群。
可是在一“万美加身”,毫无挑剔的人物身上却又不可避免的折射她谙于事故,曲意逢迎的“会做人”的封建遗风一面,所以薛宝钗这个人物既有她一种虚无的完美性,同时又带上了封建社会的毒瘤的影响并表现了广泛的不足,那就是虚伪,急功近利,是典型的明哲保身的儒家哲学人物的化身。
总之她的形象是“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矢口。
”[关键词]《红楼梦> 完美性广泛不足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道:“至于《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的小说现实中实事不可多得,其要点在于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所以其中所叙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之一的薛宝钗出发,谈一谈作者是如何毫不讳饰的如实描写这人物的立体感和两面性。
【1】首先薛宝钗这一人物善于伪装,给人一种十全十美,没有半点值得挑剔的假相,她也时时刻刻以一种封建士大夫的理想人物标准来衡量自己,让自己尽量打扮得美艳无比,给人一种出身豪门、知书达理、美貌出众、才华横溢的印象。
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完美女子,总不让人顿生怜爱之心。
我想:这个人物愈是完美,愈能反衬出她种种险恶用心,在华丽外衣笼罩下为她后来蜕变起到很好反衬作用,具有很强讽刺性,也为这一人物最后落得悲剧平添了夕阳落山之前的一点辉煌。
薛宝钗为了给大观园中各种人物留下好印象,同时也为了艳压群芳,在大观园这一“女儿国”中占有一席之地,抑或说是独占鏊头,她便费尽心思的做好了一切出场前的准备,把自己打扮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薛宝钗
•
“愁多焉得玉无痕”这是薛宝钗在讽刺贾宝玉和林黛玉 愁多焉得玉无痕”
多愁善感。贾宝玉因为无故寻愁觅恨,做出了许许多多 多愁善感。贾宝玉因为无故寻愁觅恨, 世人无法理解的呆子行径。林黛玉自怜自叹,经常悲叹 世人无法理解的呆子行径。林黛玉自怜自叹, 自己身世,忧愁不已。因而薛宝钗说他们怎么能够“白 自己身世,忧愁不已。因而薛宝钗说他们怎么能够“ 玉无瑕”?表现薛宝钗内心深处那一份豁达开朗的心境。 玉无瑕” 表现薛宝钗内心深处那一份豁达开朗的心境。
简介宝钗 孤高自洁、端庄 孤高自洁、 稳重 任是无情、也动 任是无情、 人 辩证看待宝钗
香 玉
城 市 规 划 一 班 — 鲍
简介宝钗
• 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后来成为贾宝玉之妻。 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后来成为贾宝玉之妻。
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表面上看似乎是当时 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正统淑女的典范,但实际上她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 正统淑女的典范, 格因子,她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比如, 格因子,她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比如, 《红楼梦》第38回,她就作《螃蟹咏》,对当时那些横行 红楼梦》 38回 她就作《螃蟹咏》 无道的官场人物如贾雨村之流,进行了尖锐的讽刺。而她 无道的官场人物如贾雨村之流,进行了尖锐的讽刺。 自己最喜爱的词曲,居然也是一首富于孤愤、反叛色彩的 自己最喜爱的词曲,居然也是一首富于孤愤、 《山门?寄生草》!由于受程高本的误导,红学界对薛宝 山门?寄生草》 由于受程高本的误导, 钗思想性格的认识长期偏离实际情况。比如,传统观点认 钗思想性格的认识长期偏离实际情况。比如, 为薛宝钗“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 为薛宝钗“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 赞”。但事实却是,在曹雪芹的笔下,宝钗恰恰因为自己 但事实却是,在曹雪芹的笔下, 的个性而得罪了家长!如小说第22回,宝钗就曾一首《更 的个性而得罪了家长!如小说第22回 宝钗就曾一首《 22 香谜》,引得贾政大为扫兴,以为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 香谜》 引得贾政大为扫兴,以为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 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第40回,在贾母携刘姥 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 40回 姥参观大观园的时候,宝钗蘅芜苑那“雪洞”一般朴素的 姥参观大观园的时候,宝钗蘅芜苑那“雪洞” 室内布置,又引起了贾母的大为不满,认为是在亲戚面前 室内布置,又引起了贾母的大为不满, 很扫了她的面子。贾母对宝钗,一则曰“使不得”,二则 很扫了她的面子。贾母对宝钗,一则曰“使不得” 曰“不象”,三则曰“忌讳”,四则曰“不要很离了格 不象” 三则曰“忌讳” 四则曰“ 儿”,五则曰“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五则曰“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红楼梦》之薛宝钗分析详解
• • • • •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不在意尤三姐之死 分送土仪
19
五、解读薛宝钗的花语 艳冠群芳 牡丹花 任是无情也动人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牡丹花 (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待,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貌、才、德。符合道统的淑女典范 “艳冠群芳”如何理解? 何谓“无情”?冷漠无情?压抑天性?淡泊内敛?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 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 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 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 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 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 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 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 先闻。
17
三、宝钗的住所
2
金陵十二钗之 薛宝钗 《红楼梦》中最复杂难懂的 人物之一,你眼中的薛宝钗是 个怎样的形象?你喜欢她吗?
淡极始知花更艳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3
一、解读薛宝钗的诗词作品:
1、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29
他的学识极广博,他的素养极高深。这端的 是一个奇才绝才。这样一个人写出来的小说, 无怪乎有人将它比作“百科全书”,比作 “万花筒”,比作“天仙宝镜”——在此镜 中,我中华之男女老幼一切众生的真实相, 毫芒毕现,巨细无遗。这,是何慧眼,是何 神力!真令人不可想像,不可思议! ——红学家 周汝昌
30
幽 微 灵 秀 地
论薛宝钗
论薛宝钗【摘要】薛宝钗的性格可以用“冷”和“香”来概括,即“任是无情也动人”。
【关键词】薛宝钗;冷香《红楼梦》塑造了众多丰满的人物形象。
其中,最有争议的人物是薛宝钗。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人们就对薛宝钗争论不休。
薛宝钗的性格可以用“冷”和“香”来概括,即“任是无情也动人”。
她一出场,作者便赋予她“冷”的基调。
和黛玉的热闹出场不同,宝钗的出场很冷清,可谓“冷出场”。
在提到薛蟠时,点出“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这一节的重点是贾雨村判案,对宝钗只用”进京待选”一笔带过。
薛宝钗的住处也突出了“冷”。
她在大观园的居处是蘅芜苑。
那是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的房舍,院内一株花木也没有,全种了奇草仙藤。
她的闺房,竟如“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红楼梦》中人物的居处环境,即是人物性格的延伸,与该人物的性格是一致的,薛宝钗居处的单调与乏味,正是与她冷漠、沉静的性格一致的。
薛宝钗的服饰也以“冷”色调为主。
作为一个皇商家庭的千金小姐,薛宝钗的物质生活可以说是很充裕的,但她却不爱鲜艳的衣服,不爱戴花、佩戴饰品。
薛姨妈得了新鲜花样的宫花,只能全部送给别的少女。
她平常总穿着半新不旧的家常衣服,即使是聚会,穿着也是偏冷。
从她的身上,看不到青春的热情与活力。
薛宝钗生病吃的药是“冷香丸”。
冷香丸是由白牡丹花蕊、白荷花蕊、白芙蓉花蕊、白梅花蕊以及用雨水的雨、白露的露、霜降的霜、小雪的雪调匀拌和制成,原料全是白色的花蕊和白色的霜雪,奇香透出冰冷。
薛宝钗姓薛,“薛”谐音“雪”,喻其人之“冷”;另外,作者用了很多诗句来形容其冷,如“山中高士晶莹雪”、“冰雪招来露彻魂”、“出浴杨妃冰作影”,大量的“冰”、“雪”用到宝钗身上,喻示她内心如冰雪之冷。
薛宝钗的“冷”中包含着虚伪和无情。
比如元春从宫里送出个灯谜,让大家去猜,宝钗看了觉得“并无新奇”,却“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早猜着了”;贾母为宝钗做生日,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
大观园里的中庸主义者———薛宝钗论
大观园里的女中庸主义者——薛宝钗论周汝昌先生在定位《红楼梦》时,称其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在“中华文化”这一大背景下阅读、审视《红楼梦》,指出“这部书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
周先生的这些论断可谓高屋建瓴,见解独到,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人们对《红楼梦》的阅读境界,具有很强的启示价值。
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发现,《红楼梦》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贾母之于封建宗法制度,贾雨村之于官场文化,李纨是节妇的典型,惜春折射着遁世者的影子,从贾敬身上我们更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长生不死的不绝祈盼,如此等等。
而其中,我觉得薛宝钗这一形象最具可阐释性,窃以为她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的典型代表,一个正统思想的现实的功利主义者,从她的生存策略中,我们可以瞥见典型的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形态。
《礼记•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要达到这种和谐的境界,就要遵循儒家中庸之道。
不偏叫中,不变为庸,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不偏”、“不易”,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中庸主义者的修身原则是“束身寡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反映在人们的感情世界中就是哀而无怨,悲而不伤,“无过无不及”,冲淡之为美。
“中”是中国人人生观的核心,中国人做人处世的全部伦理不在阳刚之气的宏扬,而全在一个“分寸”上,即所谓的“度”,不仅是风度潇洒,达观大度,还要审时度势,以己度人,“识时务者为俊杰”,在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中庸主义者总能很好地找到自己的支撑点。
薛宝钗正是一个这样的人物典型,简单来说,她是在“做人”,她的一言一行都合乎世俗的道德要求,得到几乎所有人的认同和赞颂;她很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永远以平静的态度、精细的方法处理着一切,追逐着自己的目的;自然她也有着中庸主义者共同的弱点,摆脱不了悲剧的结局。
汉语言文学任是无情也动人——简析《红楼梦》之薛宝钗正文
提要 (2)ABSTRACT (2)前言 (3)一、薛宝钗的性格特点 (4)二、薛宝钗人物分析 (6)三、看宝钗的无情 (7)四、看薛宝钗的动人 (8)参考文献 (9)致谢 (9)任是无情也动人——简析《红楼梦》之薛宝钗提要:《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作家曹雪芹花费多年心血铸就的一部文学巨著,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描绘了当时封建中国社会的风情世俗。
它刻画了大观园里一群美丽女子的形象,薛宝钗便是其中的重点人物之一。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塑造的众多个性鲜明、丰满的人物中,最难给予评价的一个。
她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温柔稳重,识大体顾大局,是完美的封建社会大家闺秀的典范,具有丰满鲜明的艺术形象;她又是一个封建礼教忠实信奉者。
薛宝钗慧质有才、天资聪慧、博学宏览,不喜欢涉及是非,虽身世富贵,却不沾染富贵,起居扮相十分俭朴。
最难得的是宝钗的宽厚隐忍,对待身边的人,不论其尊卑,她待他们都是彬彬有礼。
她的豁达大度更是无人能比,及时为他人排忧解难不说,对于他人冒犯自己的言行也不斤斤计较。
再有,宝钗“冷”艳动人,被封建礼教压榨得思想禁锢、行为僵化,令人可悲可叹。
关键词:激发兴趣、课外阅读、阅读积累Ren is a cruel and moving - analysis of xue baochai i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bstract:"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s the ancient Chinese writer cao xueqin spent years effort casts a literary masterpieces, is one of the four classical masterpieces in China, depict the amorous feelings of secular feudal Chinese society. It depicts the grand view garden in the image of a group of beautiful woman, xue baochai is is one of the key figures. Xue baochai is is shaped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personality is distinct, the fullness of character, the most difficult to give an evaluation. Set her beauty and wisdom, gentle sedate, know wisely the interests, is a model of perfect feudal family, has the rich distinctive artistic image; She is a faithful believer the feudal moral. Xue baochai is hui quality talented, talented, knowledgeable macro view, don't like are involved, though life riches and honour, but not defiled with riches and honour, daily life look very simple. Is the most rare treasure chai generous forbear, treat people around him, regardless of their junior, she stayed they are polite. Her generously is second to none, in time for others to troubleshoot, for others offend their words and deeds will not haggle over every ounce. Again, treasure chai "cold" brilliant and moving, is squeezing the feudal moral thinking, behavior, is deplorable.Keywords: Gentle sedate, well-read, mastering sophisticated, cheng mansion deep,ruthless前言《红楼梦》是曹雪芹先生的巨著。
论薛宝钗性格的矛盾性
论薛宝钗性格的矛盾性宝鸡高新实验中学语文组薛艳红[摘要]:薛宝钗是《红楼梦》中多姿多彩的一个艺术形象,多年来许多论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她进行了评析、探究,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认为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而复杂,表现了“直”与“曲”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文章从“直”与“曲”两个方面对薛宝钗的个性进行了分析、阐述,试图对这一文学典型人物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红楼梦》;薛宝钗;性格;矛盾;“直”而“曲”在《红楼梦》所描绘的四百多个人物中,薛宝钗是曹雪芹浓笔重彩描绘的人物之一,作者在她的人物塑造上所花费的心力仅次于贾宝玉和林黛玉。
按照对立统一的辨证原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也不例外。
难怪读者对薛宝钗的评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并不能下一个完整的结论。
翻开《红楼梦》发展的历史,历来对“钗黛”的评点主要有两派,即“拥钗抑黛”和“拥黛抑钗”。
如果这是一道选择题,我认为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薛宝钗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王昆仑在《红楼梦人物论》一书中曾将宝钗和黛玉作了一个比较,他说:“宝钗在做人,黛玉在做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的适应社会法则,黛玉任自然的表现自己的性灵。
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妇女的理智,黛玉代表当时闺阁中知识分子的感情。
”[1]在《终身误》中,作者称宝钗为“山中高士”,其实,她的存在蕴含了作者的一种现实的人生态度。
如果说黛玉代表了一种“理想的美”,那么,薛宝钗则更多地展现了一种“现实的美”。
薛宝钗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矛盾纠葛体。
作者既写了她大家闺秀的卓越气质,沉静淡泊、温柔平和的宜人性格,又展示了她心灵深处隐藏的豪放大度,同时,也一针见血地写出了她性格中的弱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且指出她具有这种性格的原因是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太深,且无法摆脱这沉重的约束,因此,即世故又有心计,但不是大奸大恶,罪不可赦,而是一个非常令人同情的人。
《红楼梦》薛宝钗形象分析
《红楼梦》薛宝钗形象分析《红楼梦》薛宝钗形象分析看完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虽然大多数人都把同情心给了黛玉妹妹,可是我觉得薛宝钗这个人物形象也是很可怜的。
她是闺阁的典范,是一位典型的淑女。
对于她的解读,我是很浅显的,想要理解一部历史巨作,我还有很多欠缺。
现在我只是想谈谈我目前对薛宝钗这个人物的理解,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薛宝钗是个有追求的人。
薛宝钗有一个金锁,说是她小时候癞头和尚送的,等以后与有玉的男子配成一对,这便是“金玉良缘”。
跟随母亲来到京城,目的是参加选秀,希望自己可以进宫生活。
她来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与贾府里面的人有什么未来,她只是一心想着自己的“金玉良缘”。
‘玉’之贵人,她希望这些贵人是拥有玉玺的皇帝,或拥有佩玉的王爷,更或是王子或公主,她想追求更好的生活。
她不甘于过现在的生活。
但是最终她落选了,其原因有人说是她是包衣身份,未满足皇室想保留纯正血统的条件,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她的背景不够强大,也就是说朝中无人,故没能顺利进入皇宫。
但是薛宝钗落选之事作者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而是委婉地暗示。
在第29回,她的性情忽然转变,变得烦躁、郁闷且易怒,出语伤人,恶语相向,尖酸刻薄。
不是选秀落选之因,这些转变便说不过去了。
在落选以后,在元妃省亲之时,最早知道薛宝钗落选的元妃,将送给薛宝钗和贾宝玉的端午节礼是一模一样,意在为两人指婚。
而她知其意却不搭理,或许是由于刚刚落选,没心思搭理,便离开。
抑或是对元妃这样的做法感到不满,她还是希望自己能进宫生活。
二、薛宝钗是个聪明的人薛宝钗不仅容貌美丽,而且天资聪慧,博学多才。
她的聪明不仅体现在学识方面,也体现在为人处世方面。
如在元妃回家省亲时,将宝玉的诗,‘绿玉’改为‘绿蜡’,便可知她的学识不一般。
她也是一个很有心机的人,她懂的怎样讨好别人,怎样赢得人心,给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
在现在看来,这是非常特殊的能力,所以说她也是一个聪明的人。
浅析薛宝钗之“冷香丸”
亦实亦撰“冷香丸”任是无情也动人————浅析薛宝钗之“冷香丸”摘要:奇方奇药莫过于《红楼梦》中和尚为薛宝钗开的“海上方”——“冷香丸”,治她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即“热哮喘”。
四季之花蕊加四时之天水,全凭一个“巧”字。
宝钗服后倒也灵验。
也许只时小说家曹雪芹的杜撰,然而确实也有它的药用价值。
亦实亦撰,精巧配方,耐人寻味。
纵使冷香非人间有,然而也摄人心魄。
关键词:热毒热哮喘海上方天水冷香丸在《红楼梦》第七回中,薛宝钗告诉周瑞家的说一个秃头和尚给她开了一个“海上方子”: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
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
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的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瓷坛里,埋在花根底下。
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这就是冷香丸,从采集、配伍、制做、保藏以及服用方法,正像宝钗说的那样,“真真把人琐碎死”。
在读者看来似乎薛宝钗在故意卖弄,抑或作家曹雪芹在故弄玄虚。
既然《红楼梦》被称之为小说,自然有其杜撰的一面,不过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这副药方还是有其真实的成分。
薛宝钗言她从娘胎里就带来一股热毒,每发病咳嗽不止,即今天所说的热哮喘,而构成这丸药的材料都是去火、止咳之药。
冷香丸,顾名思议,“冷”让人止步,而“香”又袭人,让人不忍离去。
雨、露、霜、雪构成了冷香丸的“冷”,牡丹、荷花、芙蓉、梅花构成了冷香丸的“香”。
一、冷香丸之“冷”李时珍《本草纲目》之水部载:水为八卦中坎卦的表现形象。
水本身属纯阴,而水的应用则为纯阳。
表现在天上就成为雨露霜雪,表现在地下就成为海河泉井……水是万物化生的源泉,土是万物生长的根本。
“血液散失则营雪枯竭,水谷不入则卫气消亡。
”由此可知,冷香丸的“冷”皆为天水。
浅谈《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形象
浅谈《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形象内容摘要《红楼梦》中,薛宝钗是一个性格复杂、难以定性的人物。
她有名门淑媛的美德,深谙处世从俗之道;她有洞察世情的智慧,注重现实的功利法则;她资质聪慧、才华横溢,热爱青春、热爱生活……因此,由于宝钗的近乎完美,有些人认为宝钗是阴险狡诈之人。
我认为这是一种偏见。
恰恰是因为这些“完美”,宝钗才成为一个散发着无穷魅力的艺术形象:宝钗的美,是一种健康、丰满而高贵的美;宝钗的美,是一种理性的世俗的存在。
“山中高士晶莹雪”,“任是无情也动人”。
宝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她“冷”——冷静、理智,她“香”——慧质、恬淡、宽厚、豁达,她“热”——热情、反叛。
薛宝钗的悲剧实际上是“女夫子”的悲剧。
宝钗成为“女夫子”根源不在自己而在她所处的社会环境。
宝钗的才学、情感等都在这畸形的社会中被压抑得只剩“小荷尖尖角”。
如果说杀死迎春的是封建势力这把“硬刀子”;那么扼杀宝钗本性的就是封建礼教这把“软刀子”了。
关键词“冷”“香”“热”“女夫子”曹雪芹用一生心血写就的《红楼梦》成就了伟大,感动了世人。
他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淡淡地写出了他心中的美,写出了美的毁灭,留给世人的是深深的悲叹和无尽的思索。
他把一大批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不同的生活遭际推上了历史舞台,结合封建社会极其复杂、错综的典型生活环境,为后人创作了出了许多有血有肉、有哭有笑,让人难忘、令人思索的经典人物形象。
这众多的人物形象中有许多至今争议很大,比如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
今天我以“浅谈《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形象”为题,谈谈我对薛宝钗这个人物的几点理解。
《红楼梦》中人物的性格塑造是多侧面的、复杂的。
作者打破了“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写作模式,写出了宝钗性格的复杂性,即她有优点,也有缺点,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纠葛体。
作者既写了她大家闺秀卓越的气质,沉静淡泊、温柔和平的性格,又展示了她心灵深处隐藏的豪放大度。
同时也一针见血地写了她性格中的弱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且分析出它存在的原因是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太深,无法摆脱这沉重的约束,其实这与薛宝钗的生长环境有关。
【课外阅读】薛宝钗之“动人”品性探析 (2)
【课外阅读】薛宝钗之“动人”品性探析薛宝钗是《红楼梦》中浓墨重彩描绘的人物之一。
对其评价,历来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薛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人则认为薛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
本文就其“动人”之品性来浅谈自己的见解。
一、动人在于“艳冠群芳”《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第六十三回)中,在行抽花名签行酒令时,薛宝钗的牡丹花签上题曰“艳冠群芳”,旁注为“任是无情也动人”。
牡丹盛开时雍容华贵,素有“国色天香”之誉,因此又被人称为“花王”。
曹雪芹用牡丹来比喻薛宝钗,可见薛宝钗容貌美丽。
薛宝钗出场,小说便写她穿着朴素淡雅,不见奢华;肌骨莹滑,举止娴雅。
“脸若银盘,眼如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而且“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她那“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的容貌神韵也常会引得宝玉直发呆。
在第二十八回中,贾宝玉要看薛宝钗手上的“红麝串子”时,他看着她的雪白的一段酥臂,竟然魂悠悠出窍,恨“没福得摸”,薛宝钗褪了串子递与他,他也忘了接,被黛玉讥为“呆雁”。
从曹雪芹对她外貌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薛宝钗有雍容娴雅之美,其衣着打扮也与她温柔敦厚和稳重和平的形象相契合。
二、动人在于“才情过人”薛宝钗被尊为“群芳之冠”,还在于其“才情过人”。
她天姿聪颖,出身于书香之家,幼年时受过良好的文化熏陶,这些使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在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至诸子百家、佛学经典等方面,她都曾广泛涉猎。
渊博的知识使以“杂学旁收”著称的贾宝玉也自叹不如,称她是“无书不知”,奉为“一字师”。
如在元妃归省(第十八回)时,她对宝玉诗中“绿玉”改“绿腊”的指点,以及对湘云问“木昏”树的解释,都可证明她“才情过人”。
对艺术创作她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如她在第四十二回对绘画技艺发表的“心中要有丘壑”、“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安插人物,要有疏密,有高低”等点评;她在第六十四回时评诗时提出的要“各出己见,不与人同”、“命意新奇,别开生面”等见解也很有见地。
浅谈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
浅谈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说起《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给大家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大概非林黛玉与薛宝钗两位莫属。
自成书问世以来,对这两位人物品评的高下就从未停止过。
两方争吵不休,却始终的不出个确切答案。
由此可见,这两人物形象的深刻性与复杂性。
今天,我们来浅谈薛宝钗,这个无情却动人的魅力女性。
正如很多人所认为,薛宝钗这个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很复杂,难以用“好”或“坏”简单加以概括和区分。
的确,正是因为曹公的手笔才造就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人物。
我们可以试着从不同的视角来走进这个这个人物。
薛宝钗出生的薛家,是经商致富的大财主,是领取国库公款替宫廷采办用品的“皇商”,可谓拥有名副其实的“百万家财”。
生长在这种充满了商业气息的家庭,薛宝钗也自然而然地沾染上了商人身上一些唯利是图以及精打细算的特质。
如林黛玉、史湘云都不知道“当票”为何物,被薛姨妈取笑为“侯门千金”的呆子,但这对宝钗来说,却是司空见惯的东西。
宝钗一出场,作者就用了“省的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第四回)来形容。
接着又通过下人之口,与黛玉对比,更衬托出宝钗的外貌与品格。
作为一位正值青春年少且貌美如花并且成长与富贵之乡的娇小姐,但却十分简朴,并无半点架子,宝钗得到众人的喜爱,是显而易见的。
说道宝钗的性格特征,“拥薛派”认为其温柔敦厚,才德兼备,在家父中上至贾母王夫人,下到丫鬟老婆子,对她都是赞不绝口。
而“反薛派”会提到其功利伪善,热面冷心的种种行为。
这的确耐人寻味。
但从客观来看,对薛宝钗的性格不能只从一面来概括,而是要结合她的出身背景和所处环境来分析。
薛宝钗出生商业之家,加之不成器的哥哥和母亲的器中和偏爱,让她不得不抓住着与贾、王两大皇亲贵族密切联系的一切机会。
所以在宝钗性格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趋炎附势地功利心和时刻维护自己权益的利己主义。
就比如说,金钏儿跳井死了,王夫人正在难过,这时宝钗过来劝道: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她下取住着,或是在井旁边玩,失了脚掉下去的。
任是动人也无情——试析《红楼梦》中薛宝钗的艺术形象
欣 赏 范 围只 限 于一 小 部 分 个 性 张 扬 的 人 或 者 类 似 于 宝 玉
这 样 不 要 “ 玉 良缘 ” 只念 着 “ 石 前 盟 ” 金 却 木 的情 种 , 先 生 曹 这 样 的 设 计就 是 要 让 后 来 人 看 清 楚 宝 姐 姐 美 貌 的动 人 是 媚 “ ” 动人 , 在那 个 时 代 占据 了 正 统 位置 的动 人 。 俗 的 却 动人 的才 学 。论 及 诗 才 , 经 、 、 、 融 会 贯 通 , 她 史 子 集 诗 词歌 赋 博 采 广 收 , 至 连 《 甚 西厢 》 《 琶 》 元 人 百 种” 多 有 、琵 “ 也 涉猎 。她 能 随 便 道 出《 诗 品 汇 总序 》 的“ 工 部之 沉 郁 , 唐 中 杜 韦苏 州 之 淡 雅 , 八 叉 之 绮 靡 ” , 论 理 财 之 道 时 又 能顺 温 来 谈 口道 出《 子 文 集 大 全 类 编 》 语 。除 此 之 外 , 姐 姐 对 书 朱 之 宝 画知 识 也 有 真 知卓 见 , 及 颜 料 画 具 娴 熟 谙 晓 ; 学 药 理 谈 医 知之甚笃 , 验丰富 , 之成理 , 经 言 而对 于 女 孩 子 不 感 兴 趣 的 参 禅 悟 道 那 一套 也 了如 指 掌 , 谓 博 学 杂 收 , 可 无所 不 能 。
一
世 家 的 门面 , 是 只 有 投 靠 了 贾 府 。宝 钗 从 小 接 受 了 比较 于
系统 的 封 建 教 育 , 是 一 个 符 合 封 建 礼 教 要 求 的 ‘ 言 工 “ 德
貌’ 四德 俱 全 的 封 建 淑 女 的形 象 。[ 知 书 达 理 , 解 人 意 , ”1 = 善
浅谈宝钗与袭人的性格成因及比较
浅谈宝钗与袭人的性格成因及比较文/ 寂寞蓝月亮《红楼梦》众多女性中,历来受争议最大的是薛宝钗,是贤惠还是阴险?是完美还是矫情?是善良还是虚伪?为何明知她心机深沉还是会忍不住赞赏她无可挑剔的行事?为何林黛玉结局如此凄惨还会有大量的拥林派?到底因何产生了她这种“任是无情也动人”的性格呢?关于薛宝钗的性格成因,最多的也最正统的论述是这样的:“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宝钗同样是天真活泼的。
偷看小说戏文,喜欢富于情味的诗词,不愿意阅读枯燥乏味的'正经书'.然而,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和整个社会环境的熏陶下,她的性情被纳入了封建主义伦理道德规范。
她虔诚地相信'三从四德'一类闺教;言谈举止,喜怒哀乐,力求不偏离礼仪的准则。
”这方面的论述有很多,我承认它们很有道理,且不去拾这些前人余唾,对此不再多作赘述,只从宝钗的皇商家庭和薛姨妈本人对宝钗的影响上作些补充。
薛家的皇商地位,护官符如是说:“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薛氏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
”2突出的是薛家的财富。
虽然书中也称薛家是“书香继世之家”,可至少在薛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薛蟠身上,我们是半点书香气也看不到的。
他“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视人命官司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浑身浮泛的,是倾黄河之水也清洗不了的铜臭味!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读书识字,比乃兄高过十倍,身上颇有些斯文之气。
但在书中我们可以发现,曹公反复点染的,是宝钗的外在美貌,而非内在气质。
出身皇商之家的宝钗,始终没有林黛玉那种超凡脱俗的清高气质。
宝钗“行为豁达,随份从时”,“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3努力适应生存环境,这本就是清代商人的务实作风在这位才女身上的投影。
黛玉清雅胜仙,宝钗却始终只是俗人一个。
在现实世界里,仙女只适合远远观望欣赏,可心可意的俗人才是人们真正所需的。
由于薛宝钗早早留心家计,在去贾府之前就积累了很多为人处事的经验,具备了相当丰富的人生阅历,练就了她稳重得近乎无情,贤淑得近乎虚伪,成熟得近乎冷酷,随机应变,灵活处事的本领。
任是无情也动人——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任是无情也动人——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红楼梦》中,“世外仙姝寂寞林”与“山中高士晶莹雪”是美的双璧。
相对于黛玉的感性而诗意的美,宝钗的美是一种理性的世俗的存在。
长期以来,在《红楼梦》所塑造的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中,宝钗无疑是最难定性的一个,人们无法简单的将她划入“好人”或“坏人”的行列。
她既是“无情”的,也是“动人”的。
从“人”的角度讲,她遵从着她认可的道德、信念、理想,与时俯仰地活着。
从艺术魅力上说,她性格的多面性引起了从未停止的争论,成为文学史上“反角正写”的经典。
而从思想意义上看,宝钗的形象对整部作品主题的表现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
宝钗动人的一面代表着世俗礼教“温情”、“美好”的表象,是极具诱惑力的。
但读者可以通过宝玉对她由昵而敬之到弃之而去的过程,领悟到了所谓世俗理想的本质,在令人目眩神迷的表象背后,竟是如此的庸俗和冷酷。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是相当耐人寻味的一节。
占花名儿抽签时,黛玉抽得一支“风露清愁”的芙蓉花签,芙蓉花也即莲花。
宝钗掣得的是牡丹花签,诗云:“任是无情也动人”。
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种花来分别比喻两人呢?我们可以从宋代周敦颐所写的影响深远的《爱莲说》中找到答案:“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莲花与牡丹的这种对比正契合了作者对世俗理想的叛逆之心。
宝钗代表着那个时代备受推崇的“美德”,她的广受好评,正如人们对牡丹的爱,是“宜乎众矣”。
但作者对此却是不屑的,他独爱芙蓉花的真性情。
所以,作者撇开了众多称颂牡丹的诗句,单挑了全唐诗中唯一说牡丹无情的诗来配宝钗,无疑是饶有深意的。
一、宝钗的“动人”在“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的大观园,黛玉、宝钗无疑是美中魁首。
相对于“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来说,宝钗的健康美又要略胜一筹。
她“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
任是无情也动人之薛宝钗性格解析
任是⽆情也动⼈之薛宝钗性格解析2019-05-17【摘要】⽆论是横观他国⽂学,还是纵观我国历史⽂化,没有哪⼀部作品如《红楼梦》般让⼈魂牵梦绕。
通过对其作品的品读,读者可以清晰的从⽂字中感受到复杂的场景和繁多的⼈物,⼀切都是鲜活的,仿佛读者⾝临其境。
红楼梦中的⼈物各个性格特点鲜明,⽽且⼴受⼤众喜爱,今天笔者独推看似⽆情却有情,任是⽆情也动⼈的冷美⼈――薛宝钗。
【关键词】《红楼梦》;薛宝钗;性格;⼈物特点引⾔作为我国古代四⼤名著之⾸的《红楼梦》在⽂坛上的地位⾄今⽆⼈能够撼动。
⽽且纵观整个⽂学界,没有那⼀部作品能够形成⼀个类似“红学”⽽⾔的,拥有⾜够多的⼈潜⼼研究的流派。
《红楼梦》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魔⼒,笔者认为除了曹雪芹没有完整写完整部作品,⽽是由⾼鹗撰写之外,还有另外⼀个原因就是书中⼈物性格的多样性。
⼈物数量之多,⽽且各个性格饱满,这在⽂学史上并不多见。
如果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画笔描绘当⾯汴梁城的繁华的话,那么,曹雪芹的《红楼梦》便是通过⽂字向世⼈展现,⽂学的独特魅⼒――不牵不强,浑然天成。
有⼈说薛宝钗是个封建礼教的受害者,还有⼈说她是封建势⼒的帮凶。
⽽我认为,任何⼀个⽣活在封建社会中的⼈即使封建社会的受害者,也是封建社会的帮凶。
封建社会中的⼈,既受封建制度的压迫,也⽤封建制度压迫着别⼈。
受害者既是帮凶,帮凶既是受害者。
薛宝钗却是封建社会中的⼀个聪明的的⼈,她冷峻,识时务,⼜不像黛⽟那样是⼩性⼦。
在⽣活中,宝钗常常深隐⼼机。
她表⾯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寡语”,⼀举⼀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风范。
但实际上她期望着“好风凭借⼒,送我上青云”温柔敦厚的仪范中掩盖的是“欲偿⽩帝”的野⼼。
她熟谙世故,诚府极深。
“来了贾府这⼏年”虽然表⾯不⾔不语,安分守已,实则“留⼼观察”因此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事复杂,⽭盾交错的环境⾥,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
1、薛宝钗⽓质优雅,有淑⼥风貌⼥⼈的⽓质所彰显的智慧修养和美丽的容颜相得益彰。
【课外阅读】薛宝钗之“动人”品性探析 (2)
【课外阅读】薛宝钗之“动人”品性探析薛宝钗是《红楼梦》中浓墨重彩描绘的人物之一。
对其评价,历来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薛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人则认为薛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
本文就其“动人”之品性来浅谈自己的见解。
一、动人在于“艳冠群芳”《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第六十三回)中,在行抽花名签行酒令时,薛宝钗的牡丹花签上题曰“艳冠群芳”,旁注为“任是无情也动人”。
牡丹盛开时雍容华贵,素有“国色天香”之誉,因此又被人称为“花王”。
曹雪芹用牡丹来比喻薛宝钗,可见薛宝钗容貌美丽。
薛宝钗出场,小说便写她穿着朴素淡雅,不见奢华;肌骨莹滑,举止娴雅。
“脸若银盘,眼如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而且“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她那“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的容貌神韵也常会引得宝玉直发呆。
在第二十八回中,贾宝玉要看薛宝钗手上的“红麝串子”时,他看着她的雪白的一段酥臂,竟然魂悠悠出窍,恨“没福得摸”,薛宝钗褪了串子递与他,他也忘了接,被黛玉讥为“呆雁”。
从曹雪芹对她外貌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薛宝钗有雍容娴雅之美,其衣着打扮也与她温柔敦厚和稳重和平的形象相契合。
二、动人在于“才情过人”薛宝钗被尊为“群芳之冠”,还在于其“才情过人”。
她天姿聪颖,出身于书香之家,幼年时受过良好的文化熏陶,这些使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在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至诸子百家、佛学经典等方面,她都曾广泛涉猎。
渊博的知识使以“杂学旁收”著称的贾宝玉也自叹不如,称她是“无书不知”,奉为“一字师”。
如在元妃归省(第十八回)时,她对宝玉诗中“绿玉”改“绿腊”的指点,以及对湘云问“木昏”树的解释,都可证明她“才情过人”。
对艺术创作她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如她在第四十二回对绘画技艺发表的“心中要有丘壑”、“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安插人物,要有疏密,有高低”等点评;她在第六十四回时评诗时提出的要“各出己见,不与人同”、“命意新奇,别开生面”等见解也很有见地。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性格特点很会做人和处世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性格特点很会做人和处世薛宝钗,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金陵十二钗之一,男主角贾宝玉的姨表姐、妻子。
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恪守妇德,是代表封建女性典范的“冷美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薛宝钗的性格特点,欢迎阅读。
薛宝钗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
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
”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
贾母夸她“稳重和平”;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说她“展洋大方”。
就连小丫头们,也多和她亲近。
在薛宝钗的性格中,确实也有虚伪和矫情的一面。
她喜欢讨好人和奉承人。
贾母要给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
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
她还当着面奉承过贾母。
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风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大去。
”结果是贾母大夸奖她:“提起姊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金钏儿投井自杀后,王夫人心里不安。
她安慰王夫人说:金钏不会自杀;如果真是自杀,也不过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为可惜,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
王夫人说,不好把准备给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来给死者妆裹,怕她忌讳,薛宝钗就自动地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来交给王夫人。
这—段文字不但是写她讨好王夫人,而且还显示出这个封建主义的信奉者是怎样的冷酷无情。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回,写她掣得的酒令牙签上画着牡丹,上有午句诗:“任是无情也动人”。
【精品】“可叹停机德”0
【精品】“可叹停机德”0“可叹停机德”——薛宝钗论李希凡李萌“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冷美人”薛宝钗,与贾宝玉、林黛玉一样,都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精心雕塑的中心人物,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宝黛钗婚恋悲剧的主角之一。
她德言工貌俱全,很自觉地按照封建礼教的正统风范塑造自己,是最标准的封建贵族淑女。
在这不朽的艺术典型的性格生命里,同样寄予着或说积淀着作家深广的人生感悟和审美理想的追求。
(一)艳冠群芳与博学多才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篇中,曾批评“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的“才子佳人等书”,皆为“通共熟套之旧稿”。
而他在《红楼梦》中对人物的塑造,虽传承着民族艺术传统的创作特色,着重于传神的性格刻画和深邃的内心世界的描写,但也并不忽略描写形貌,而是使人物创造的“写形”与“传神”相互照应,特别是对男女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以及王熙凤的典型性格的创造,更是将其容貌特征融合在性格特征的创造里,使之形神兼备,各具风采,令人过目不忘。
无论在小说文本的直接描绘中,还是在小说通过荣府上下人等品评的间接描绘中,薛宝钗都是金陵十二钗中首屈一指的美女。
薛宝钗第一次出场,作者通过贾宝玉眼中所见,描绘了她的“形容”-----------“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簪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红楼梦》第八回)其后,在“薛宝钗羞笼红麝串”的情节里,又通过因“宝姐姐”的美貌而想入非非的宝玉的眼睛、举止和心理活动,对宝钗之美做了再一次“皴染”:……此刻忽见宝玉笑问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
宝钗生得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
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
”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薛宝钗之“冷”—任是无情也动人光芒四射的伟大古典名著《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她卓然屹立于世界古典文学之巅,使一切古典文学名著相形见绌。
《红楼梦》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它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在曹雪芹的笔下,有孤高傲视的林黛玉,也有豪放才女史湘云;有机关算尽的泼辣女将王熙凤,也有德才兼备的能干女郎贾探春。
然而,《红楼梦》中的众多人物中间,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冷美人”薛宝钗。
薛宝钗的“冷”在书中是有根据的。
首先,她住的是蘅芜苑。
“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
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进了房屋,雪洞一般”。
我们一到这里,首先感觉到的就是冰冷,令人颤栗的冰冷。
其次,她吃的是癞头和尚送给她的“冷香丸”,治的是“胎里带来的热毒”。
就连抽的花签诗也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可见,作者是要有意塑造一个薛宝钗“冷美人”的形象。
那么,薛宝钗的“冷”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外貌之冷—朴素、淡雅、本色
宝钗的美是显而易见的,“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人人都说黛玉所不及”。
而曹雪芹在描述宝钗的外貌时,没有一丝修饰的意思,也没有一丝情感露于表面。
我想作者之所以这样,是为了给她的“冷”打基础。
宝钗是《红楼梦》中有名的“冷美人”,她在外貌上的冷体现在她的朴素、淡雅、本色上。
薛宝钗出身于“皇商”之家,“书香继世”、
“家中有百万之富”,但衣服却“一字儿半新不旧”,房间也如“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无。
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始终保持着一种“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朴素、淡雅、本色的美。
她穿的并不是什么特别华丽的衣服,但无论什么样的衣服,只要穿在她的身上,都会变得分外出色。
她并没有戴任何首饰,脸上更没有擦脂粉,因为对她来说,珠宝和脂粉都是多余的。
无论多珍贵的珠宝都不能分去她本身的光彩,无论多高贵的脂粉也不能再增加她一分美丽。
这样的赞美加于《红楼梦》任何一个人物身上,都未免夸张。
然而,平凡朴实的衣饰不但藏不住宝钗的美艳,反而使它更引人注目,这确是事实,也是作者高超的技巧所达到的效果。
这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生活态度,更是宝钗的精神状态。
(二)性格之冷—罕言寡语、随时从分
宝钗的性格含蓄内敛,罕言寡语,她的喜怒哀乐不像晴雯那样锋芒毕露,也不像尤三姐那样痛快淋漓。
在不同的场合,她总在控制着自己的情感,不曾当众宣泄,表现出含蓄的特点。
《红楼梦》里有一个写笑的情节是很有名的。
第四十回,当刘姥姥在大观园的宴席上说了“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时,众人“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吆;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在这场大笑里,在场的主要人物都写到了,作者写的真可谓人人皆到,处处都活。
只唯独没有写薛宝钗。
是薛宝钗不在场吗?不是,前面已有交代,“贾母带着宝玉、湘云、宝钗一桌”。
那作者何以没写薛宝钗呢?她笑了还是没笑,曹雪芹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读者可以凭着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去想象。
笔者的理解她应该是没笑,要是像其他人一样笑了,作者肯定不会放过对她笑的描写。
那作者为何不写她没笑呢?这正是作者惯用的“不写而写”的写法,是曲笔,是曲折地传达出作者对这一人物的态度。
我们去想,这一个大笑的场面里,就连平时不苟言笑的王夫人都笑的说不出话来,而薛宝钗却没笑,其为人的含蓄、少言寡语就凸现出来了。
又如《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贾琏偷娶尤二姐之后,凤姐生气,莺儿向宝钗汇报:“刚才我到琏二奶奶那边,看见二奶奶一脸的怒气。
我送下东西出来时,悄悄的问小红,说刚才二奶奶从老太太屋里回来,不似往日欢天喜地的,叫了平儿去,唧唧咕咕的不知说了些什么。
看那个光景,倒象有什么大事的似的。
姑娘没听见那边老太太有什么事?”宝钗听了,也自己纳闷,想不出凤姐是为什么有气,便道:“各人家有各人的事,咱们那里管得。
”宝钗的“哪里管得”、“不便多事”,虽然体现出的是宝钗的冷漠,但也正是她既保持自己的清高、洁身自好,又冷眼旁观世道人心,不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是非之中的清醒
的处世之道。
(三)为人处事之冷—“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宝钗在为人处事态度是“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儿被王夫人打了撵出去后含辱跳井而死,宝钗听到后,就赶忙去王夫人处安慰王夫人。
她说“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跳井。
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
……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很多人说,这里的宝钗看起来很冷酷,丝毫没有恻隐之心。
可是在我看来,宝钗这样做是有她的道理的。
首先,人死不能复生,向来处事冷静和聪明的宝钗,不可能为了一个已经不能再复生的人,而让自己陷于伤感之中,自寻烦恼,无多实际补益。
再次,宝钗如果这样做了,只会火上浇油,让王夫人更加难过和自责。
与其这样,还不如好好的安慰王夫人。
第三,宝钗在这件事上,也没有完全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她很主动的拿出自己新做的衣服给死者装裹,丝毫没有犹豫和不情愿,也毫不忌讳,还很贴心的跟王夫人说“反正自己也用不着”。
这些都说明,宝钗并不是冷酷,而是冷静。
而她的冷静,当然来自于她适应社会的需要。
第四十七回,薛姨妈见薛蟠被柳湘莲痛打,又是心疼,又是发恨,骂一回薛蟠,又骂一回柳湘莲,意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柳湘莲。
宝钗劝道:“这不是什么大事,是咱们家的无法无天,当件大事告诉众人,倒显得妈偏心溺爱,纵容他生事招人,今儿偶然吃了一次亏,妈就这样兴师动众,倚着亲戚之势欺压常人。
”虽然宝钗说话的口气
还是“冷”的,但说话的心却是“热”的。
一席话劝醒了薛姨妈,躺在病榻上的薛蟠还在大嚷大叫,命人报复柳湘莲,,也被软言劝住。
正是薛宝钗的宽厚豁达、冷静理智,警醒了薛姨妈,制止了不义的报复行动。
化解了一场冲突。
其结果,不仅没有使泛交变为仇家,而且当薛蟠生意途中遭遇劫匪时,柳湘莲拔刀相助,二人结为生死弟兄。
至于后面宝钗对柳湘莲的遭遇表现出冷淡的态度,这是跟她的人生观有关系的。
“分离聚合皆前定”,“何必枉悲伤”,这是宝钗的人生态度,不能作为用来说明宝钗冷酷、无情的证据。
更加可贵的是薛宝钗遇事不是千篇一律都用冷处理的办法。
例如对被她嫂子夏金桂虐待的香菱,她就果断地将其要到自己的身边,给予温暖照顾。
对贫寒的邢岫烟,也给予实际资助的暖意。
史湘云因为婶子当家,自己做不得主,没有经济能力,但又想在大观园设东邀社举办诗会;宝钗拿出丰厚的实物帮助她圆梦如愿。
(四)对待感情之冷—深爱宝玉却能深藏心中
宝钗对待爱情的极其理智的思路和态度也令人肃然起敬。
宝钗对宝玉的感情复杂,她对宝玉是有爱意的,且时有流露。
第八回描写“比通灵金莺微露意”,宝钗拿着“宝玉”反复念叨“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玉又念金锁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说明正好是一对儿。
这种爱意,若隐若现,若即若离。
第二十八回,宝钗戴着贵妃所赐的红庸串去王夫人与贾母处,表示自己对贵妃赐物的感激,偏又在路上看见宝玉与黛玉在一起。
宝钗分明看见,只装作看不见,低着头过去了。
宝玉挨打后,宝钗来探伤,在安慰他时说: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刚说了半句又慌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心疼情急之下流露了暗藏的心声,不觉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从宝钗的“自悔”、“红脸”、“低头”,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宝钗是爱宝玉的,只是她把这份爱隐藏起来。
由于封建道德观念的严重束缚,使她连黛玉那样痛苦、曲折地表达自己感情的勇气都没有。
在她看来,婚姻大事完全决定于父母之命、媒婆之言;如果表现出任何一点主动的意图和行动,都是伤风败俗的可耻勾当。
以至于薛蟠说她爱上宝玉的话,气得她“整哭了一夜”。
然而,她虽然哭了,却没有反驳。
她是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女子,她一直以封建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是自己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封建时代的淑女,但其实,她在一步步的酿造自己的悲剧。
“任是无情也动人”,正是薛宝钗的“冷”,让我觉得她是一个特殊的红楼梦中人。
参考书目:《红楼梦》曹雪芹高鹗著
《微观红楼》寇秀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红楼梦之谜》李均惠著中国人民广播电视出版社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周锡山著海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