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对待爱打小报告的学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培训教育教法研究

——谈如何对待爱打小报告的学生?

从教以来,发现孩子经常到教师跟前“告状”,什么张三骂人了,李四拿他东西了......说实话,烦死了,打心眼里讨厌好打小报告的孩子。后来偶然读了一篇心理学论著才明白,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告状”现象只是儿童心理异常的外部表现,是社会情感不成熟的体现。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其心理活动变化规律,对他们进行心理矫治与调控。

通过平时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孩子打小报告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

爱“打小报告”的孩子通常是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我们班有个名叫李康的学生,刚一开学我就注意到他了,干活很卖力,上课时发言非常积极,是那种特别爱表现的学生。我毫不犹豫就让他当了班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才发现他是个管不住自己的孩子,上课时带头讲话,违反纪律时有发生,多次说教都没有效果,无奈,只好把他的班长职位给撤了。从此以后,他就“学会”了“打小报告”,几乎全班学生都没能幸免,尤其是现任班长。

走到班级门口,你时常能够听到大声的训斥声,那绝对不是老师的声音,而是班干部在乱加指责犯错误的学生,有的班干部认为自己是教师的代言人,把“我去告诉教师”挂在嘴边,这样极容易引起犯错误学生的反感。

还有的孩子内心深处认为老师偏爱别的孩子,为了让老师注意他,去告诉老师别人的不足,来衬托自己的成就,确立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

2.通过打小报告进行“复仇”

在报告老师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学生会无中生有,添油加醋。这类学生把目光盯着与自己有过结的同学,一旦发现他们犯错误就立马“告状”,教师对他人的批评会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满足。

有些学生受到一点委屈或碰到一点很小的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因为同学向老师反映自己一些错误,误解为跟自己过不去,认为周围的人都在轻视自己。这种学生为求心理平衡而产生“告状行为”。

3.因嫉妒而“告状”

有些孩子嫉妒心比较强,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一旦发现经常受表扬的同学或和自己竞争的胜利者有了一些小错误,就会迫不及待地去报告老师。

当然,也有好多学生是出于无奈,确实是受了委屈,而自己又不能解决,只好告诉老师。

对待“告状”的态度与处理方法

1.让孩子把话说完,使他的需要得到满足

在学生向教师“告状”时,不管他动机是什么,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倾听,让他把话说完,切忌边倾听边评判。通过倾听,敏锐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

2.教育他们学会宽恕

教师要在教育他们宽以待人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进行和谐的人际交往。遇到什么事情要冷静思考,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独立地处理事情。如果孩子真的是因为受到了伤害想通过打小“报告”来解决,最好是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安慰他、开导他,帮他明白用打“小报告”来解决问题,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要学会宽恕、谅解。

3.教会孩子学会正确处理争执

教师要使他们明白用这种方式是达不到目的的,反而会失去同学的尊重和信任。对于别人的批评、意见能正确对待,虚心接受;能全面审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认识自身的不足。

4.通过开展主题队会教育学生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队会活动,如“我进步了”,“夸夸我自己” “其实我也有错”等。活动有助于孩子亲身实践和自我发现,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耐心、坚持、克制、勇于战胜困难等良好意志品质。

学生“告状”的本意,可能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宣泄,或者是说他需要别人注意的一种方式。但如果不加以引导,这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将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逐渐演变成心理疾病,将影响到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教师要正确对待多加引导。

羊街小学

张晓斌

2010.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