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对待爱打小报告的学生
如何应对小学生爱打小报告的行为
如何应对小学生爱打小报告的行为作者:王陈斌来源:《读写算》2019年第25期摘要每个班上几乎都有这样爱打小报告的学生:小小的事情也非得告诉老师,什么张三骂人了,李四拿他东西了,王五不守纪律了……老师为此很是头疼。
因此,教师在应对学生打小报告的行为时,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要以灵活的方式指导学生,给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打小报告;小学生;应对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187-01在学校里都会遇到这样爱打小报告的学生,就像一个小“侦察兵”,眼睛紧紧地盯着同学的缺点,有事没事老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
其实,他们打小报告的内容都是一些琐事,比如谁谁没写作业、谁谁吃零食了、谁谁做操时推人……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是孩子像个小喇叭似的,把芝麻绿豆大的事说得比西瓜都严重。
爱打小报告的学生,不是很受人欢迎。
他们似乎觉得同学有不对的地方、不好的地方,该及时地告诉老师。
殊不知,这样做会引起班级同学的愤怒、唾弃和孤立,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一定的障碍。
当老师疲于处理他们揭发的问题时,他们还觉得自己立了大功。
长此以往,老师也不禁皱眉了:这孩子天天就盯着别的同学有没有犯错,还有心思学东西吗?那么,应该如何应对小学生爱打小报告的行为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积极倾听,了解动机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和规矩、制度概念。
但他们的道德判断正处于从他律到自律的阶段,所以需要老师的外部调节。
而老师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倾听、了解动机,敏锐地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学生爱打小报告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希望得到关注和认可小学生离开父母的羽翼呵护,进入学校学习,都有一种希望得到老师关注的强烈愿望。
有些孩子打小报告,就是为了让老师能注意他、肯定他,给他贴上“好孩子”的标签。
(二)需要寻求帮助有些孩子在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被人欺负了,想寻求帮助。
幼儿园小朋友喜欢打报告
幼儿园小朋友喜欢打报告引言幼儿园是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在这个阶段,幼儿园小朋友常常会表现出喜欢打报告的热情。
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信地站在讲台上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本文将从教育角度和孩子的天性两个方面,探讨幼儿园小朋友喜欢打报告的原因。
教育角度提高口才能力打报告是幼儿园老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让小朋友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学习成果,他们在演讲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己的口才能力。
这不仅对小朋友的个人发展有重要意义,也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培养自信心当小朋友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的注视,他们会被赋予一种特殊的责任感。
通过打报告,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鼓励,从而培养了自信心。
这种自信心是幼儿园小朋友走向社会的基础,能够助他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
孩子的天性爱分享幼儿园小朋友天性中热爱分享的特点是促使他们喜欢打报告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们把自己的一点一滴都当成宝贝,愿意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无论是亲身经历的故事,还是对某个主题的研究,他们都会积极地表达出来。
通过打报告,小朋友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与他人分享,获得共鸣和理解。
满足好奇心幼儿园阶段是孩子好奇心最旺盛的时候,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
打报告给予了小朋友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他们会通过调查、观察、实验等方式,积累各种知识,并乐于与他人分享。
打报告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一种彰显自己努力学习成果的方式。
总结幼儿园小朋友喜欢打报告,既是由于教育角度的促使,也是由于他们天性中爱分享、好奇心旺盛的特点所决定。
通过打报告,小朋友能够提高自己的口才能力,培养自信心,同时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并得到分享的乐趣。
在打报告的过程中,小朋友会获得良好的学习和成长体验,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幼儿园小朋友的报告活动,让他们在分享和探索中快乐成长。
如何对待小学生“打小报告”
如何对待小学生“打小报告”作者:鲍利霞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06年第03期“报告老师,××没有完成作业。
”“报告老师,××欺负小同学。
”“报告老师,××打我。
”小学生爱向老师“打小报告”,经常挂在他们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报告你”。
因为爱打小报告的人多,常常是,这边刚打发走一个学生,那边又过来一个,没完没了,报告的内容又啥情况都有。
班主任若事事在意,难免会牵扯进去很多精力。
那么,应该如何对待这种现象呢?打小报告这一行为看似简单,但传达出来的信息却是极其丰富的。
我首先全面地分析了打报告者的不同情况。
他们为什么要向老师打报告,可能是被报告者的言谈举止违反了学校的纪律,也可能是自己的某些正当权益受到被告者无故侵犯,所以向老师打报告的行为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这样的报告行为,至少传达出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报告者心中有是非曲直的概念,能用一定的道德尺度衡量周围人的言行,这证明他们已初步具备了判断是非的能力。
二是报告者正义感强,爱憎分明,他看到了自己周围的不良行为,不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装聋作哑,所以并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就勇敢地向老师反映问题。
在当今的社会风气里,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品质。
三是当自己的利益遭受无故侵犯时,向老师报告实际情况,这说明打报告者有较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当一个人依靠自身力量不足以抵抗别人的侵犯时,寻求更为强大的保护也应该在情理之中。
以上这些情况,打小报告的行为多有正面、积极的意义。
但打小报告者的负面心理也不容忽视。
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连报告者本人有时都未意识到的“幸灾乐祸”心理。
幸灾乐祸心理的出现,既与学生的个性和教养有关,更与老师平常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关。
如果一听到有学生报告班上的不良现象和行为,老师就直接批评被报告者-甚至当着很多同学的面发出警告:以后如果再这样,我就如何如何,等等,也会于无形中鼓励打小报告的行为。
怎样对付打小报告的人
怎样对付打小报告的人打小报告的人,指的是一些喜欢寻找别人的缺点、私下诋毁、挑拨关系并制造不和谐氛围的人。
他们常常会损害别人的利益和形象,影响人际关系并干扰工作的开展。
面对这样的人,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1.保持冷静,调整心态与其对打小报告的人大动肝火、去反击,不如先调整自己的心态。
保持冷静,不为打小报告的人所干扰或影响。
不要与其争吵或对其人身攻击,也不要与其陷入情绪化的交锋。
转而带着理性的态度去处理问题,寻找更加客观公正的解决方法。
2.了解其动机,掌握其言行打小报告的人往往有一些动机和心理障碍。
了解其动机,掌握其言行,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可以通过交流等方式留意其谈话内容和潜在言辞,掌握其对人对事的观点和态度。
也可以寻找更多的信息和线索,分析其心理和行为特征并加以预防。
3.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与打小报告的人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是防止其打小报告的另一种方式。
多与其交流,了解其生活、工作和发展的状况,表达关心并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支持。
这样不仅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友谊,也可以更加便捷地转移其注意力和娱乐精力。
4.与其正面交锋,展示实力与自信作为被打小报告的人,应当对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充分自信。
当打小报告的人在你面前尝试制造不和谐的言辞时,应当果断予以阻止与反驳,而不是躲避或忍气吞声。
展现实力和自信,表达对其言行不屑一顾的姿态,不会让自己受到贬低,反而能够帮助自己更加积极地面对问题。
5.寻求上级机关或其他的帮助如果上述方法无法解决问题,也可以借助上级机关或其他力量的帮助。
例如,可以向人事、纪检、工会或其他组织举报打小报告的人的不当行为。
也可以请教专业的心理医师、律师等专业人士,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处理途径。
在获得足够支持和保护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并避免同类事件的出现。
总之,与打小报告的人的交锋,需要我们心态平和、谨慎处理。
既要注意防范,对其可能的动机和言行掌握一定的了解,也要对自己的实力和自信有足够的信心。
怎么讽刺打小报告的人
怎么讽刺打小报告的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少打小报告的人。
他们常常在背后说我们的坏话,做事见风使舵,在同事、朋友中间挑拨离间,让人十分反感。
那么,我们该如何讽刺他们呢?1.让他们成为笑柄我们可以用幽默的方式来讽刺打小报告的人。
比如,当我们听到某人在背后说我们的坏话后,我们可以故意走到他的面前,对着他大声喊叫,让周围的人都听见。
然后我们可以亲切地向他打招呼,让他感觉到自己像个“笑话”。
这样一来,他的恶行就会在众人的面前暴露出来,而他也会因此在他人的眼中失去尊严。
2.展现自己的善良打小报告的人往往喜欢挑拨离间。
他们想让大家相互猜忌、疏远,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展现自己的善心来讽刺他们。
比如,当我们发现有人在背后说我们的坏话时,我们不妨主动和他对话,让他理解我们的想法,帮助他解决问题,让他知道自己的无理行为有多么不合时宜。
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打破他挑拨离间的伎俩,又可以在他面前展现出自己的善良,让他感到愧疚和无地自容。
3.坚定自己的信念打小报告的人利用的正是我们的敏感和脆弱。
当我们听到他人误解我们时,我们很容易陷入自卑和沉默。
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坚定信念来讽刺他们。
比如,当我们听到他人在背后说我们的坏话时,我们可以冷静地面对,告诉他我们仍然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让自己更加坚强和自信,也可以揭穿打小报告的人的本质。
总之,打小报告的人是让人十分反感的。
但是,我们并不需要和他们一样低级,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讽刺他们,同时也帮助他们认清自己错误的行为。
相信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展现自己的善良和乐观,打小报告的人终究会在我们面前失去立足之地。
班主任怎样对待小学生“打小报告”
班主任怎样对待小学生“打小报告”作者:陈萍萍来源:《文理导航》2012年第36期当班主任经常会碰到学生来报告,低段小学生尤甚。
这不,又有人来报告了,“张某骂人”、“李某扔纸”、“王某乱吐痰”、“陈某说我坏蛋”……看看,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学生们都会一一报告。
其实,这种现象很多班级都存在。
有一个班主任摊开双手无奈地叹道:班主任烦哪,有的人连擦屁股没纸都要报告。
的确,学生报告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四五十个学生,一天到晚嚷嚷着,耳朵都听出老茧来,真是有点烦。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个性行为的发展,发现不良行为,就得及时进行教育。
就学生打“小报告”来说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不良行为,所谓“小报告”就是指某些学生毫无事实根据,在班主任面前故意说其他学生的坏话。
怎样对待学生的“小报告”,我觉得这其中大有学问。
试想:孩子为什么打报告?分析原因有三:一是心理满足的需要,有的报告一打,得到老师表扬和信任,何乐而不为呢;二是抬高自己,别人挨了批评,同学威信下降了,就等于自己威信高了;三是嫉妒他人,看别人成绩比自己好,老师表扬多,心里不服,就千方百计揭别人短。
老师批评一学生字写得差,过一会儿,她马上来报告一个三好学生做作业时讲话。
怎样处理学生的“小报告”呢?办法是“细心引导,培养能力。
”当班主任老师光有热情还不行,一天到晚叫这个“不要”这样,喊那个“不准”那样,指指点点,忙忙碌碌,结果是这头平息那头风波又起,永远有处理不完的事,这能不烦吗?我认为班主任要从烦中解脱出来才是上策。
而培养学生能力的法宝是引导。
一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想想该怎么办?如张某报告王某扔了一个塑料袋,我有意地问:“你说该怎么办?”张某思考了一下说:“我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箱。
”“你这个办法真不错!”我及时鼓励表扬使张某懂得了该怎么做,以后再碰到之类的事,他还会再打“报告”吗?二是把学生平时“报告”的事加以归类,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讨论。
教师应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告状行为
教师应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告状行为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姬艳尉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每天都要“受理”许多起各种各样的“案件”。
而这些案件处理得是否合理,是否得体,事关老师的威信,也事关集体的状态是否良好,更事关孩子们的个性发展,故而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那又能如何巧妙地处理学生“告状”呢?我个人认为,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待和处理学生的“告状”。
一巧妙运用暗示法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平时的学习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良行为,虽说情节不严重,但是若养成习惯也令人担忧。
于是,我就发动全班同学互相监督,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
有一次,班上同学张家菖“告状”说,陈籽源写作业不专心,一直在玩他钢笔上的笔帽。
我当时正在批改学生的日记,一时没有搭腔,玩钢笔的陈籽源同学当时愣了一下,脸腾地一下红了。
张家菖同学看我没有反应,他穷追不舍,有继续说道:“他一直在玩,一个字也没写,你看他还在玩呢?”我已经发现陈籽源同学在众人面前没有自尊心,就头也没抬,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陈籽源同学这么聪明,有这么喜欢语文课,老师相信他知道怎么做的”就这样,即让陈籽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保护了他年幼的自尊心。
二进行自我剖析法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同学,又加上年龄较小,他们各个在家当小皇帝、小公主习惯了,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孩子之间发生矛盾、争执也在所难免。
有一天下午,我刚走到学校,班上一群孩子便一窝蜂的拥上来,报告说班上何建博和康兆吉打起来了,我便赶到教室,把他们两个叫到我的办公室,先让他们冷静三分钟,再各自陈述打架的过程,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一方说的过程中,另一方不得插话。
我发现,让矛盾双方陈述过程的时候,他们总是尽力地寻找、强调、指责对方的过错,在这种情况下,我都是用以下几个环节处理:第一,让矛盾双方各自客观讲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第二,思考整件事情的过程中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反思自己的行为;第三,互相认错,握手言和后并互相拥抱对方,这样,既把问题解决了,又没伤了孩子之间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如果不是孩子的报告,让我及时制止了一场争执,有可能会在班上引起很不好的后果。
如何对付打小报告的人
如何对付打小报告的人作为一个职场人士,我们总会遇到打小报告的人。
他们总是喜欢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添油加醋,制造是非。
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团队氛围,而且对整个公司的形象有极大的影响。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应对打小报告的有效方法。
1.私下解决问题当你得知有人在背后说你坏话时,首先需要做的事情是不要惊慌失措。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尽可能地收集证据。
如果你确实有了证据,也不要冲动地去找到打小报告的人大吵大闹。
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相反,你可以私下找他谈话,询问他为何这样说你。
如果是由于误解导致的,你应该向他解释清楚,以消除误解。
如果确实是由于你的行为有问题,你则应该接受他的指责并进行改正。
2.与他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有些打小报告的人可能是因为自己在团队中不得志或处境不好,所以才会变得口是心非。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尝试与他建立更好的关系,给他一些肯定或帮助,让他感受到你的价值。
这样,他就不会再随意攻击你,而是会更愿意与你合作。
3.寻求领导的帮助打小报告行为对公司的形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果是他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你可以向领导提出申诉。
当你向领导反映他的行为时,要确保你的话语稳健、不偏激,让领导得到足够的证据,让他能够了解这个人的真实情况。
如果你能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说明,领导会对你给予支持,帮助你平息纠纷。
4.避免让自己成为攻击对象除了上述的应对方法,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让自己不成为打小报告的对象。
要想防止别人对你说坏话,你需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给别人留下瑕疵。
此外,你也要学会积极地与他人沟通,增加彼此间的互信,这样就可以让公司的团队氛围更加和谐。
总之,打小报告的人对团队和个人的发展都有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不要放任该行为,因为它会变成你日后的隐患。
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问题,让自己在职场上更加顺利,同时让团队更加和谐。
爱打小报告的人的心理
爱打小报告的人的心理分析小报告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常常让人感到恼怒和失望,然而,一些人却喜欢这种行为。
为了理解这些人的行为和思维,需要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爱打小报告的人的心理。
首先,爱打小报告的人往往是非常不自信的人。
他们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因此,他们喜欢使用打小报告的方式来控制他人。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获得一定的注意力和掌控权。
然而,这种行为会让他们变得依赖别人的批准和反馈。
他们期待着别人的认可和支持,这使他们更加不自信和不确定。
因此,当他们发现别人不再回应,或者反对他们的行为时,他们会感到非常沮丧和自卑。
其次,爱打小报告的人通常也是非常焦虑的人。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缺乏信心,因而他们会经常担心别人在背后嘲笑自己或者在休息时间做了什么。
他们认为只要通过打小报告可以消除这种焦虑,或者可以获得一些别人注意的机会。
他们倾向于通过打小报告来获取这些好处,因此他们也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反思,往往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可能不道德或者有害。
最后,爱打小报告的人有许多问题和情感上的障碍。
他们常常缺乏与别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会想象别人的意思和想法,并会怀疑别人的讲话和行为是否有意义。
这种情况会反过来产生更多的不满和挫败感,从而使他们更倾向于打小报告。
此外,他们也往往负面情绪多,对待事物态度消极,看到他人的成功会嫉妒和不满,抱怨是他们常用的口头禅。
综上所述,爱打小报告的人的行为通常反映了自卑、不确定和情感障碍。
他们缺乏与他人建立积极沟通和关系的能力,甚至可能会主动破坏这种关系。
这种行为的影响是非常消极和有害的,需要帮助和关注,而不是简单地否定和批判。
只有通过提高他们的自信和他们与他人的交流能力,才能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行为和改变不良习惯。
学生爱打小报告的几种情况
学生爱打小报告的几种情况【摘要】低年级的儿童很喜欢打小报告,耽误了教学,还使他们和同学的关系变得紧张,导致很多的弊端。
解决学生爱打小报告的毛病,最重要的是找到学生的行为动机,从中找到突破口,彻底解除病根。
【关键词】了解动机;对症下药今年,我新接了一个班,是一年级。
他们一个个天真无邪,招人喜爱。
但是正因为他们的天真烂漫,有时是让人招架不住,最让我头疼的就是他们的小报告。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学生爱打小报告,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了。
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几乎每天都有小报告。
虽然这种现象已经是见惯不怪了,但就是这个长期以来的病症,却迟迟得不到根治,一直困扰着我,甚至曾经把我搞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
现在我就学生爱打小报告这个问题和大家交流交流,也希望能得到同仁们的指点和帮助。
学生爱打小报告,通常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也可以说是动机。
要正确处理学生的小报告,最关键的问题是先了解学生为什么会来打小报告,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下面是我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况:1.出于对恶劣行为的不满,正常反映问题在教学工作中,我经常会在班里培养几个教学的小助手,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做法,而且这样的做法也有一定的优点,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班里的小助手经常在我的要求下,给小组成员或班级成员出题,由小助手担任小老师,给成员们批改和讲解。
在这个过程中,小老师的作用很大,他们有时候就像是老师。
所以他们在进行操作的时候,会模仿老师,对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和习惯会给予纠正或指责,他们这样也是出于对同学的负责任。
记得有一天,我一进教室,小助手就告诉我,有某些同学在教室里打闹,还没有认真完成常规作业。
这样的情况是出于一种对班级和对同学的负责任,他们觉得学生在教室里不应该打闹,不应该不完成作业。
这样的责任心我觉得无论如何也应该保护,不能简单地说我知道了,不然他们对班级的热情会从此熄灭的。
所以对小助手的做法,我会给予肯定,对违纪的同学,我会给予严厉的惩罚。
怎么骂打小报告的人
怎么骂打小报告的人
对于那些喜欢骂人、打小报告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些人往往是出于自己的私利或者不满而去做这些事情的,他们往往是不择手段,不择言辞,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因此,我们在面对这样的人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被对方的言语所激怒,更不要轻易做出过激的行为。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
如果有人对我们进行了诋毁、中伤或者
打小报告,我们可以选择找对方进行沟通,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同时表达我们的立场和看法。
通过理性的沟通,很多矛盾都可以得到化解。
另外,我们也可以选择忽略对方的言行。
有时候,对方的目的就是想引起我们
的注意,让我们陷入他们设下的圈套之中。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不理睬,不去搭理对方,让对方的言行失去了意义,从而让对方失去了动力。
此外,我们也可以选择寻求帮助。
如果对方的言行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正
常生活和工作,我们可以选择向相关部门或者上级领导求助,让他们来协助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我们不是每个问题都能够独立解决的,有时候需要借助外力来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在面对这样的人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要让对方的言行影响到我们的心情和工作,要学会保持积极的心态,让自己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总之,面对那些喜欢骂人、打小报告的人,我们要保持冷静,通过沟通、忽略、寻求帮助和保护自己来解决问题。
不要被对方的言行所左右,要学会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这些问题,让自己不受到外界的影响,保持自己的心境。
幼儿爱告状的解决方法
幼儿爱告状的解决方法幼儿爱告状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行为表现,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和解决。
以下是针对幼儿爱告状的解决方法:1. 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幼儿爱告状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发展起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希望引起关注和得到帮助。
家长和教师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话语,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意图。
这样有助于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 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幼儿主动解决问题。
当幼儿遇到矛盾或问题时,可以先教导他们思考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鼓励他们学会与他人沟通,通过交流来解决矛盾和困扰。
3. 倾听和理解:在幼儿告状时,家长和教师要倾听他们的诉求,并尽量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来传达关心和理解的态度,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话语被认可和重视,从而减少告状的次数。
4. 主动与他人沟通:家长和教师可以主动与幼儿以及其他相关的人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的情况。
通过与其他孩子的交流,家长和教师可以及时地解决矛盾和冲突,减少幼儿告状的机会。
5. 培养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来减少告状的现象。
可以教导幼儿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和解决问题,例如通过绘画、游戏和体验性的活动等。
6. 引导幼儿学习分享和合作: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幼儿的分享和合作能力来减少告状的行为。
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通过分享与合作来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
7. 建立正面的奖惩机制:在幼儿告状的情况下,家长和教师可以建立正面的奖惩机制。
当幼儿能够主动解决问题或积极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时,可以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
相反,当幼儿滥用告状行为或故意制造矛盾时,可以适当地给予惩罚或引导。
8. 与其他家长和教师合作:幼儿爱告状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家庭中,也可能在幼儿园或学校中存在。
家长和教师应该互相沟通,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解决方法,以便更好地应对幼儿爱告状的行为。
小学低年级学生“告状”现象的心理分析与疏导
小学低年级学生“告状”现象的心理分析与疏导如果把小学生比作含苞待放的花蕾,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那么一位好的园丁绝不会让自己精心培育的花朵沾染坏习惯;如果把今天的小学生比作我们交给21世纪社会的一份答卷,那么它的失分之处也许不是他们才智不佳、知识贫乏或体质虚弱,而是他们没有真正学会怎样做人。
在本人从事低年级教育工作多年积累的经验中,发现学生们经常向教师打报告。
要减少低年级学生的这种“告状”现象,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其心理活动变化规律,采取心理干预的方法,着重进行心理矫治与调控。
一、“告状”行为调查分析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条件有两个:一是个体的生理发展条件;二是客观环境的变化。
而在客观环境变化方面,他们刚刚步入小学,刚刚离开父母的呵护,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很差。
由于个体心理和环境的改变,“告状”在低年级小学生中非常普遍。
本人曾对100例“告状”事件作了调查,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变化,作了简单的分析。
(见表1、表2)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根据低年级小学生“告状”的行为动机、行为目的归结为三大类:妒忌性行为、报复性行为、表现性行为。
1.妒忌性行为妒忌是面对他人的优越地位,在心中产生的不愉快情感,也是不甘心自己落后于别人而烦恼的情感,以及由此所导致的相应行为。
妒忌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部原因来说,年龄较小、知识较少、认识水平较低是最主要的;从外部原因来说,家长和教师错误的教育观点以及教育方法也可能触发妒忌心理。
2.报复性行为有些学生受到一点委屈或碰到一点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具有这种性格的学生,又极易受外界的暗示,特别是那些与自己有关的暗示,极容易引起心理内部冲突,为求心理平衡而做出“告状行为”。
产生这种行为的动机,后天环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家庭成员的交往方式,对其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在家庭中,如果父母心胸狭窄,不肯吃一点亏,则其行为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子女的性格;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如果有人不拘小节,随便使用、糟蹋别人的东西,也会从另一角度强化某些人的狭隘性格。
如何对付打小报告的人
如何对付打小报告的人如何对付打小报告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喜欢打小报告的人。
这些人常常喜欢暗中观察他人的一举一动,并将观察到的事情告诉其他人。
他们的行为不仅破坏了人际关系,也对自己造成了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就必须学会如何对付打小报告的人,保护自己的利益,维护正常的人际关系。
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保持沉默当其他人向你打小报告时,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沉默。
无论他们说什么,都不要轻易表态或辩解。
回应打小报告只会让你被卷入争议中,而且还可能被误解。
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不做过多解释,这样会让其他人看到你的沉着和理性,而打小报告的人则会暴露出自己的目的和行为。
2. 寻找证据在别人打小报告时,我们不能过于冲动,而是要保持冷静和理性。
我们可以在听取他人的意见后,寻找与之相悖的事实和证据。
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以证明打小报告的人的言论是不准确的。
这样的证据可以帮助你在必要的时候辩解,并为自己辩护。
3. 与直接当事人交流如果你被告知某人对你说了一些负面的事情,你可以选择直接与当事人交流,了解事情的真相。
直接当事人对于清楚地了解情况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会为你提供真实的信息和真相。
通过与直接当事人的交流,你可以判断小报告的可信度,并适当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利益。
4. 加强人际关系为了对付打小报告的人,我们应该加强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
打小报告的人往往利用人际关系的薄弱环节来传播谣言。
通过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和声誉。
此外,你还可以通过和其他人的交流来了解更多的信息和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打小报告的人。
5. 私下解决问题如果你确实发现有人故意在背后说你的坏话或对你进行诽谤,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受其诱导而做出过激反应。
应尽量选择私下解决问题的方式,直接找到打小报告的人,并婉转地提醒他们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通过私下解决问题,可以防止事情扩大化,并避免其他人卷入其中。
四招对付打小报告的人
四招对付打小报告的人俗话说,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职场就是江湖场,这里有努力向上,拼搏进取,也有儿女情长,恩怨情仇,当然也有魑魅魍魉,勾心斗角!努力向上拼搏进取的人,浑身散发着正能量,让人羡慕,让人学习!儿女情长,恩怨情仇也很正常,有多少人是因为工作关系而走到一起的?又有多少人是因为恋情失败而选择换工作的?当然作为常见的就是,工作上的利益纷争和勾心斗角!打小报告这件事情,从你上幼儿园开始,将伴随你的终生,特别是在工作之中,被人打小报告是十分郁闷的一件事!也是一件十分可气的事!面对别人打你的小报告,你有时候恨得咬牙切齿!但是冷静下来,你还觉得不应该这样做?难道说被狗咬了?还要回咬过去吗?但是被狗咬了,你得想办法,别让狗再咬你!吃一堑长一智,也是聪明人的做法!如果在一个地方跌倒了一次,那是你运气不好,如果跌倒了两次,是你没有上心,跌倒了三次,也可能是你的能力还不够!如果你在一个地方跌倒了100次,那足以说明你自己是有问题的!别人在领导面前,打你的小报告,应该学会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才可能会使打小报告的作用,降到最低!第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别人长着嘴打你的小报告,你也长着嘴啊!你不会也打别人的小报告?比如说某个人在领导面前说你经常迟到! 可以向领导适当的透露一下,因为你在工作方面严格要求了某个人,所以某个人对你怀恨在心啊!曹操小的时候,他的叔叔经常向他爸爸面前告状,说曹操不好好学习,每天就知道玩,曹操的内心很郁闷,有一次曹操假装生病,躺在地上口吐白沫,要死要活的,这时候曹操的叔叔赶紧向曹操的爸爸汇报,说曹操生病了,口吐白沫,赶紧去救人啊!结果曹操的爸爸来了以后,却发现曹操没有任何事!从此以后,曹操的爸爸,再也不相信曹操的叔叔讲的话了。
还是这个道理,如果别人在领导面前说你的坏话,打你的小报告,你也在领导面前打他的小报告,一是让对方感觉你并不是一个软柿子,坐以待毙!二是,你要让领导感觉你两个人是有矛盾的,这样的话,领导就不会偏听偏信某个人说的话。
如何看待爱打小报告的学生
如何看待爱打小报告的学生
这类爱打小报告的学生,在我眼中往往就是所谓有“心眼”的孩子。
这些孩子的一些行为有些幼稚,甚至鲁莽,但在他们的思想潜意识中,做某一件事后,一定要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也就是所谓的“目的性”吧。
比如爱向老师打小报告,其实就是想引起老师对他的有意注意。
虽然他们的思想领域没有这么深的考量,但是他们的行为都在展示出他们的目的。
作为老师针对这种行为我们并不能置之不理或一棒子打死,我们可以顺水推舟,将计就计。
我们主动理喻这些小事,并关注这些事件,在此同时我们积极观察这些孩子的个性特点,主动的干预他们的思想行为,进行正面的引导。
把他的引起老师注意的行为,导向对他有意的健康发展方向上。
抓住时机转移他的关注方向,引向学习,导向团结,让其获得更好的个性特长的发挥。
在教育的这条道路上,我始终觉得爱思考的的老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
小孩子爱告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读后感想
小孩子爱告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读后感想Children love to tattle on each other for various reasons, and as parents or caregivers, it can often be challenging to address and handle these situations appropriately. When a child continuously tells on their siblings or peers, they may be seeking attention, trying to gain favor with adults, or attempting to assert their own authority.小孩子爱告状的原因可能有许多,作为父母或照顾者,往往需要以合适的方式来应对和处理这些情况。
当一个孩子不断地告状他们的兄弟姐妹或同龄人时,他们可能是在寻求关注,试图取悦成年人,或试图主导自己的权威。
In some cases, children may not have develope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may resort to tattling as a way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of frustration, jealousy, or insecurity. They may feel the need to call attention to perceived injustices, even if the incident is trivial or inconsequential.在某些情况下,孩子可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技巧,可能会借助告状来表达他们的沮丧、嫉妒或不安全感。
他们可能会感到有必要引起他人对被认为的不公正的关注,即使这个事件微不足道或无关紧要。
浅析小学生打小报告行为的成因、类型及对策
浅析小学生打小报告行为的成因、类型及对策作者:周智慧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9年第30期摘要:打小报告的行为是小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行为,因此,处理小报告则是小学老师的日常工作之一,而处理小报告经常耗费老师的大部分精力。
如何科学又迅速地处理小报告,往往体现了老师的管理技巧。
本文从小学生打小报告的成因及解决方法进行论述,希望能给老师一点启发。
关键词:打小报告;;告密;;班主任工作小学教师,尤其是做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在处理班级事务时,最让人心烦的估计是处理各种“投诉”:“老师,甲不做值日……”、“老师,乙打了丙……”、“老师,丁带玩具来学校……”“老师,戊上课总是自言自语,很烦人……”、“老师,己肚子疼……”、“老师,坏啦,出大事了,庚和辛在教室里追逐,出血了……”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而个个来打报告的学生,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影响力以引起老师重视,不仅表情丰富、语言还尽显夸张。
而刚刚从教室过来想在办公室静静地备课的老师,不得不又转身去做“消防员”……。
对于各种“投诉”、“报告”,老师们不得不打起精神,认真应对,既怕轻描淡写地处理为以后埋下祸根,又怕过于严肃伤了学生正在逐渐形成的正义感,更怕老师对“打小报告”行为的重视在学生之间引发一股互相“告密”的风潮。
小学六年,最喜欢“打小报告”的非一、二年级学生莫属。
二年级的孩子来报告老师时喜欢添油加醋、煽风点火,把本来一件属于低年级常见的事渲染得非常严重。
可当老师怒气冲冲地赶往出事现场时,打小报告者却活灵活现地跟在后面等着看老师狠狠批评同学的好戏,就像《狐假虎威》里的那只狐狸。
下面,本人从小报告的“成因”、“类型”、“对策”三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成因诸如此类,有些打小报告的行为确实令人头疼,给老师、同学添了不少麻烦,但给人添麻烦的“打小报告”行为,是否就该视为不道德呢?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为这种行为找到了答案。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的观察实验,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的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的道德发展问题。
做个“爱打小报告”的老师
做个“爱打小报告”的老师在校园中,“打小报告”是指学生暗地里向老师反映其他学生的问题,多是贬义。
带过的班级中,爱打小报告的学生也有,不过总体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人数随之减少。
虽然我并不喜欢经常打小报告的学生,但是作为老师,我认为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只是把动机变得更简单,就是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说?以服务班级建设和有利于教育教学为标准。
一、对学生“打小报告”。
【实例】1、我第一次当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时,班上的历史成绩很不好,通过观察发现,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并多,部分学生甚至做其他科目的作业,问及原因,主要是对该科目重视不够,再加上进入初三后,老师进行了更换,学生很不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式。
我正当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有一天,正好是历史章节测试之后,历史老师把我叫过去看成绩,成绩很差,历史老师也是淡淡地说一句:“昨天边看你们班试卷,我边哭了,我在想,为什么我没有办法把你们班教好呢?”,我没有做回答,我只是发现这位老师除了用心教以外,还在用情!当天放学时,我只是原原本本地描述了这个场景,并同时反问学生:考试差了,老师先想到的是自己?那么你们呢?教室一片安静,我再次反问:老师对你们用心、用情,你们呢?随后的一段日子,我经常邀请历史老师到我们班答疑,参加我们班的活动,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毕竟“亲其师信其道”,历史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办公室里会有老师偶尔抱怨:不想进某某班的课堂,开始上课前2分钟,学生找书的,递本子的,说话的,要吼一两句才能停下来;或是某某班的作业交不齐,质量很差之类的。
其实这样或那样的情况,每个班都有,我们更多地是选择直接在班上指出这些问题,但是我认为更多地是要防患未然,比如我就会把我听到的这些老师的抱怨学给学生听,还添油加醋地描述这位抱怨的老师是多么痛苦及其他老师对他的“嘲笑”,当然还有我班学生表现优秀的“得意”,这样做是告诉学生,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同时也让他们觉得表现好也可以让老师很有面子,在感情上对他们进行约束。
学生“告密”怎么办
学⽣“告密”怎么办沈志敏在班主任⼯作中,常常会遇到爱打⼩报告的“告密者”。
学⽣为什么要告密呢?⽆⾮有以下三种原因:第⼀种,有些孩⼦想引起⽼师注意的⼀种⽅式,还有些同学的“告密”⾏为,完全是为了告诉⽼师别⼈的不⾜,从⽽衬托⾃⼰的优秀,以获得在教师⼼⽬中的地位。
第⼆种,有些学⽣的“告密”⾏为,是因为和某个特定的同学有过结,为了报复同学,等对⽅犯错误时,他们就报告⽼师,希望⽼师处理对⽅⽽获得⼼理满⾜。
这样的同学往往在报告的过程中会添油加醋,⽆中⽣有。
第三种,有些同学在班级的竞争过程中,由于别⼈在某⼀⽅⾯⽐⾃⼰强,从⽽产⽣了不悦、⾃惭等负⾯情绪。
因不能正确处理好⾃⼰的负⾯情绪,没有通过努⼒去赶超同学,⽽是通过“告密”通过眼睛盯着别⼈的错误,放⼤别⼈的缺点,来取得⼼理上的安慰。
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告密”⾏为,对于“告密者”本⼈和班级的建设来说,都有很⼤的负⾯效应,班主任应该对“告密者”给予正确的引导:⾸先,要关⼼满⾜需要。
在学⽣向教师“告密”时,班主任既不能因为学⽣的“告密”⽽喜形于⾊,认为是了解班级情况的好途径,也不能对“告密者”不闻不问。
不管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告密者”本⾝是有⼀定的⼼理需求的,是希望得到⽼师重视的,所以⽼师应该积极地倾听“告密者”的话,⽤⽬光、表情等⾮语⾔⾏为表达对他们的关切,让他们把话说完。
这样,满⾜他们⼼理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分析“告密者”的问题症结所在。
其次,教会学⽣宽容。
“告密者”最缺少的是宽容的⼼,由于他们的认知能⼒有限,他们往往对⾃⼰的缺点难以发现,⽽对别⼈的缺点耿耿于怀。
教师要教育他们有⼀颗宽容的⼼,教会他们推⼰及⼈,学会正确地评价⾃⼰和他⼈。
在正确评价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进⾏和谐的⼈际交往。
对于确实因为⽭盾⽽产⽣的“告密”⾏为,教师要教会他们正确处理争执,让他们明⽩“告密”只能使问题越来越糟。
最后,引导学⽣欣赏⾃⼰。
“告密者”之所以“告密”,和⾃⼰不能够正确认识⾃⼰,对⾃⼰没⾃信有很⼤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培训教育教法研究
——谈如何对待爱打小报告的学生?
从教以来,发现孩子经常到教师跟前“告状”,什么张三骂人了,李四拿他东西了......说实话,烦死了,打心眼里讨厌好打小报告的孩子。
后来偶然读了一篇心理学论著才明白,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告状”现象只是儿童心理异常的外部表现,是社会情感不成熟的体现。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其心理活动变化规律,对他们进行心理矫治与调控。
通过平时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孩子打小报告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
爱“打小报告”的孩子通常是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
我们班有个名叫李康的学生,刚一开学我就注意到他了,干活很卖力,上课时发言非常积极,是那种特别爱表现的学生。
我毫不犹豫就让他当了班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才发现他是个管不住自己的孩子,上课时带头讲话,违反纪律时有发生,多次说教都没有效果,无奈,只好把他的班长职位给撤了。
从此以后,他就“学会”了“打小报告”,几乎全班学生都没能幸免,尤其是现任班长。
走到班级门口,你时常能够听到大声的训斥声,那绝对不是老师的声音,而是班干部在乱加指责犯错误的学生,有的班干部认为自己是教师的代言人,把“我去告诉教师”挂在嘴边,这样极容易引起犯错误学生的反感。
还有的孩子内心深处认为老师偏爱别的孩子,为了让老师注意他,去告诉老师别人的不足,来衬托自己的成就,确立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
2.通过打小报告进行“复仇”
在报告老师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学生会无中生有,添油加醋。
这类学生把目光盯着与自己有过结的同学,一旦发现他们犯错误就立马“告状”,教师对他人的批评会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满足。
有些学生受到一点委屈或碰到一点很小的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因为同学向老师反映自己一些错误,误解为跟自己过不去,认为周围的人都在轻视自己。
这种学生为求心理平衡而产生“告状行为”。
3.因嫉妒而“告状”
有些孩子嫉妒心比较强,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一旦发现经常受表扬的同学或和自己竞争的胜利者有了一些小错误,就会迫不及待地去报告老师。
当然,也有好多学生是出于无奈,确实是受了委屈,而自己又不能解决,只好告诉老师。
对待“告状”的态度与处理方法
1.让孩子把话说完,使他的需要得到满足
在学生向教师“告状”时,不管他动机是什么,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倾听,让他把话说完,切忌边倾听边评判。
通过倾听,敏锐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
2.教育他们学会宽恕
教师要在教育他们宽以待人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进行和谐的人际交往。
遇到什么事情要冷静思考,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独立地处理事情。
如果孩子真的是因为受到了伤害想通过打小“报告”来解决,最好是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安慰他、开导他,帮他明白用打“小报告”来解决问题,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要学会宽恕、谅解。
3.教会孩子学会正确处理争执
教师要使他们明白用这种方式是达不到目的的,反而会失去同学的尊重和信任。
对于别人的批评、意见能正确对待,虚心接受;能全面审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认识自身的不足。
4.通过开展主题队会教育学生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队会活动,如“我进步了”,“夸夸我自己” “其实我也有错”等。
活动有助于孩子亲身实践和自我发现,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耐心、坚持、克制、勇于战胜困难等良好意志品质。
学生“告状”的本意,可能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宣泄,或者是说他需要别人注意的一种方式。
但如果不加以引导,这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将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逐渐演变成心理疾病,将影响到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所以教师要正确对待多加引导。
羊街小学
张晓斌
20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