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的来源及实施方案
什么是“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甚么是“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一、翻转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先生回家练习。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先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先生之间和先生与先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利用视频来实行教学,在多年之前人们就进行过探求。
在上世纪的5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所进行的广播电视教育就是明证。
为甚么当年所做的探求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多大的影响,而“翻转课堂”却倍受关注呢?这是由于“翻转课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不论是萨尔曼·汗的数学辅导视频,还是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所做的化学学科教学视频,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
大多数的视频都只需几分钟的工夫,比较长的视频也只需十几分钟。
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成绩,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先生留意力能比较集中的工夫范围内,符合先生身心发展特点;经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益于先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独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全部屏幕。
除此之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
用萨尔曼·汗本人的话语来说:“这类方式。
它仿佛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它让人感到贴心,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同学习,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
”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的地方。
视频中的出现的教师的头像、和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先生的留意力,特别是在先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
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通常情况下,先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经过教师和先生、先生和先生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先生本人来完成的。
MOOC“慕课”:21世纪新型的教学模式
MOOC“慕课”:21世纪新型的教学模式作者:白金刚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9期白金刚(赤峰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2012年以来慕课MOOC在教育领域大为流行,特别是在高校教育领域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追捧,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对慕课的含义、特点以及国际慕课的代表性平台进行详细的描述从而展望慕课的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MOOC;慕课;特点;平台;展望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12-021 什么是慕课“慕课”这个词是由英文单词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音译而来,M代表Massive意为“大规模的,大量的”,是指对课程的申请者没有人数上的限制;O代表Open意为“开放的、公开的”,是指任何人(不分种族、不分国界)均可以注册、参与课程,并且大部分课程是免费的;O代表Online意为“在线的”是指学习者足不出户,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分享课程,体现了时间以及空间上灵活性;C代表的是Course意为“课程”.因此总的来说,慕课就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指由参与者(高校、教育机构、个人)将自己的课程及相关材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任务、课程进度、参考书目、课件等等散布于互联网上.慕课有别于网络其他文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所有课程必须是向所有人开放,并且力争做到免费;二,典型的慕课必须是大型的;大规模的课程.而且慕课的课程不是简单的搜集信息,而是一种新型的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不难看出,慕课是2011年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开放课程模式,是典型的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网络学习实验的演化产物.2 慕课的特点慕课MOOC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众多优势,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慕课MOOC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的特点.2.1 开放性广泛的开放性是慕课MOOC的首要特点.主要指的是慕课课程完全是在互联网上完全开放的,任何人不分国籍、种族、文化程度、地位、身份,只要有网络、有一台电脑,注册一个邮箱,就可以分享全世界的最优质的课程.慕课的出现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而且通过互联网的平台能够缩短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教育差距,从而推动全球教育的公平性.2.2 自主性自主性是慕课的突出特点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时间及空间上的自主,慕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完全可以做到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二,学习内容的自主,慕课在选课上没有任何规定,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2.3 规模性慕课的规模性主要指课程的数量及申请学习的人数.慕课不是一个或者几个人制作的,而是成百上千个来自世界各国知名大学或者教育机构制作的,所以可供选择的课程很多;正因为可供选择的课程成百上千,因此拥有庞大的申请学习人数,与传统课程只用几十个,最多几百个的现象完全不同.2.4 多元化融合性慕课的学习完全打破了年龄、专业、学校、地区,国界的限制,如,欧美国家的学生和非洲的学生可以在一起讨论,五六十岁的教授可以和十几岁的中学生一起讨论,因此,我们可以说,慕课的诞生形成了一个新的多元化的融合性学习状态,非常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和沟通.3 慕课的发展及平台慕课的进化始于2008年由加拿大学者Downes和Siemens制作的课程“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关联主义与知识的连接),此课程吸引了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在线参与这门课程的学习.[1]2012至今,随着全球不同国家的参与,慕课的发展突飞猛进,推出了更多的优质课程,令学员眼花撩轮,注册学习的人数也不断飙升,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目前慕课的主要国际性组织机构主要有一下三个:(1)Coursera(课程时代)是一个营利性的慕课开发教育平台,成立于2012年4月,到2015年2月为止拥有11224033 注册用户,来自全世界的学员能学到涵盖118所顶尖高校或教学机构开设的939门在线课程,主要以英语为主,还有西班牙语、法语、中文、阿拉伯语、俄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日语、德语、意大利语、乌克兰语的优质课程.[2](2)Edx(教育在线)是成立于2011年12月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共同投资建成的一家非营利性慕课开发平台.到2015年2月Edx共有59所顶尖的高校的411门在线课程,提供中英两种语言.注册学员超过160万.[3](3)Udacity(勇敢之城)同样是一个营利性的慕课开发平台.成立于2012年2月.是一家没有高校参与开发建设的公司.到2015年2月Udacity共有涉及多个学科的24门网络课程,这些课程将包含衡量课程掌握程度的积分系统,当学生在一门课程中的积分达到1级时就可以获得证书.注册学生已超过160万人.[4]4 慕课未来展望慕课诞生至今短短几年,已经覆盖全球,现阶段几乎全球的教育界对慕课都有所了解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将深刻影响未来的教育.4.1 慕课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慕课推出了越来越多的课程.无论是Coursera还是Edx或是Udacity,全部推出了更多,更精致的课程,有几十门课程的,更有数百门的,所以可以预见随着慕课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的教育机构及专家学者参与进来,慕课课程数量及学习者的数量都将不断上升,规模会越来越大4.2 慕课教育平台会越来越完善除了美国“三驾马车”——Udacity、Coursera、edX教育平台,欧洲、亚洲等国家也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平台,比如,英国开放大学联合建立的Futurelearn(未来学习),欧洲十一个国家联合推出的Open up ED(开发教育),我国清华大学推出的全球首个中文“慕课”平台“学堂在线”等等.这些“慕课”平台的建立,都充分表明了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4.3 慕课学习者人数会越来越多根据统计,2012年一年就有来自220多个国家600多万慕课参与学习者.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其影响力不言而喻.正如《中国青年报》所报道,慕课犹如一场教育革命,慕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未来将更多地人参与到慕课中来.5 小结虽然慕课的发展确实令人瞩目,但它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在各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目前学员所接触的课程还没有从本质上区别于传统课程,课程内容不足够新颖,不能够满足学员个性化的需求等,但我们相信随着慕课的发展,以上不足将很快得到改善,并且坚信慕课带来的好处将远远大于其不利方面,特别是大学教育,慕课不能代替大学教育,但会促进其发展,弥补现代大学教育的不足,发展前景不可忽视.参考文献:〔1〕Downes, S. 2008. Place to go; Connective Knowledge. Innovate 5(1).〔2〕https:///〔3〕https:///〔4〕https:///。
微课建设实施方案
一、概述1. 微课与慕课微课(Microlecture)是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单一知识点而设计开发的在线课程。
微课视频的时长一般为3至10分钟。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缩写音译。
微课只是对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或者通过各种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学习者掌握该知识点。
慕课有体系化的知识架构,一般有完备的教学大纲,有具体的开课时间、结课时间,是一门完整的课程,各种测验、考试都会包含。
微课是慕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要其他教学手段根据实际需求配合才能建立起一门完整的慕课课程;微课的制作离不开慕课的框架和体系设计,二者相辅相成。
2. 微课的分类按教学类型,划分为6大类型:导入型、问题型、故事型、实验型、技能型、习题型。
按课堂教学环节,划分为5类:课前预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知识拓展类。
按照实施技术微课又可分为6类:高清摄像机实景拍摄型、虚拟仿真二维/三维动画型、触摸一体机PPT演示加真人拍摄型、电脑屏幕录制型、可汗学院(手写板)型、数字故事型。
由于微课时间比较短,应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微课与教学设计1. 微课是“产品级”的教学设计应用教学设计起初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等当做产品来进行设计,而微课是继文本、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之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形式。
从教学功能的角度来讲,微课能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功能,它也属于一种教学系统。
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对微课程进行科学规范的教学设计显得非常必要。
2. 微课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微课内容的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微课资源开发一般要经过选题设计、教学策略设计、课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发布实施、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必须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开发微课,才能有效提高微课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三、微课教学设计流程微课程的建设首选需要从整体上分析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根据任务和目标搭建慕课课程的内容框架,按需求对框架的每一部分进行教学设计的填充。
如何做好一门慕课
如何做好一门慕课发表时间:2020-09-04T15:28:32.19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11期作者:彭荤艳施政[导读] 文章以拍摄者的视角进行阐述,通过慕课概念的解释、课程文案设计的分析摘要: 文章以拍摄者的视角进行阐述,通过慕课概念的解释、课程文案设计的分析、特色课件的制作以及对教员授课的建议等,对如何做好一门慕课作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关键词:文案设计课件制作教员授课慕课建设不论好坏,因为艺术无止境。
我们讲究更好,结合每门课的实际情况尽心尽力做到更好。
可以说,每做一次慕课都是一种进步,而每一门慕课都有其自身特点,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在慕课制作的共性与个性之间,需要有几点需要明确。
一、关于慕课的基本概念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
英文直译“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
从概念可以知道,慕课的内涵丰富,可以有微型课程、微视频、微课、多媒体课件、微讲座、微演说等等。
就军事职业教育来说,慕课中含有大量微课。
微课的最大特点就是小而精,知识点独立,视频长度控制在10分钟以内更易于吸引学习者。
同时,数据量小,也更方便学员有选择性的传播、保存。
当然,所有的知识点在课程主题的统领下,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形成科学体系,让学员在开课周期内的学习更富有弹性,最重要的是让学员真正能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二、关于课程的文案设计一门慕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案设计。
一份好的文案,它一定经得起各方质疑和时间的考验。
我们都把心思放在了拍摄上。
殊不知,拍摄也是为文案服务的,也就是说拍摄也是基于文案的。
拍摄的方式方法很多,但是它本身必须遵从课程内容还有影视制作的内在规律。
基于每门课程的实际情况,比如道具、人员、场景、天气、时间等等,可以说拍摄没有完美的,只有合适的。
只要能很好的呈现课程内容,那就是好的拍摄。
浅析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下高校“慕课”的建设与发展
浅析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下高校“慕课”的建设与发展作者:陈晓茹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6期摘要:随着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慕课”逐渐发展起来,本文主要探讨了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和“慕课”对高校的影响,为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下高校“慕课”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联通主义;慕课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今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它较好地适应了学习的需要和社会的变化。
联通主义和“慕课”在当今网络时代更加强调了知识的广泛性、及时性和情境性。
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慕课”的兴起也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联通主义,由加拿大学者西蒙斯提出,他认为联通主义是一种经由混沌、网络、复杂性与自我组织等理论探索的原理的整体,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
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联通主义学习是一种适应当前现代化的学习模式,能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有利于学习者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创新学习,体验不同的学习感受。
王佑镁、祝智庭指出联通主义学习不再是内化的个人活动,当新的学习工具被使用时,人们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目的也发生了变化;联通主义的起点是个人,个人的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被回馈给个人网络,提供个人的继续学习。
联通主义还认为,社会化是学习的给养,空间要具备丰富的社会交互以刺激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联通优质资源;重视学习者与他人之间的联通,方便成员间开展交流协作、答疑解惑、分享资源等活动,并在活动中迸发新的知识和管道,在丰富外在知识网络的同时,促进内部知识网络的扩展。
这就对学习者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对大量新的学习信息时,要具备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创新性以及较高的辨别能力、协作能力、决策能力和想象能力等。
二、“慕课”的兴起及其对高校的影响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形式,中文翻译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年来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课程模式,具有开放性、大规模、自组织和社会性等特点。
关于mooc的简单看法
关于mooc的简单看法第九小组(罗晨雁、季雨欣、陈秋澍、钟姝韵、李壮志)1.Mooc的核心技术及其特点Mooc得以有别于网络课程视频直播而独立发展,其技术支持与内容管理都贡献颇大。
其中,令网络实时交互得以顺利完成的云计算技术及对使用数据采样预测的学习分析技术是重点。
在传播渠道方面,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大大减轻了传输中存储空间不足、网络误码导致脱线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资源共享、文件交互的平台。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热备份冗余(High Availabl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对它的定义是: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在工作中,云计算平台由云管理平台和各种资源相关系统和设备,以及连接这些设备的网络组成,各种资源分布在CDN 网络和存储网络,组成资源池。
资源池设备间相互协作,对外界提供完整的资源使用环境;云管理平台则根据不同的管理服务要求与安全等级完成对IT基础设施的分区、监控、资源回收,维持系统交互的稳定运行。
配合现有的移动4G互联网,mooc系统获得了稳定可靠且容量巨大的存储平台以及实时多用户访问的交互平台。
这实际上,用香农信息论解释,一方面,我们的信道传输较之以前的单点视频播放,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信源可发布的消息增多,而在信宿角度上,更提供了一个反馈控制渠道,使系统的控制更加稳定。
国内MOOC研究知识图谱与教学互动可视化分析
慕课(MOOC)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自2012年以来,对MOOC的研究井喷式涌现,可以称其为教育界的“海啸”[1],给教育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及时梳理并探索MOOC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态势,聚焦研究的结构和研究前沿,以回应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新要求。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Garfield E和Sher I H,Torpie RJ是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创始人,他们认为“引证网络能够反映知识传承与发展的关系”(Garfield E,Sher I H,Torpie RJ1964)。
[2][3]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本研究中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即CSSCI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检索库。
(二)检索方法慕课是近年来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话题。
由于慕课是由MOOCs翻译而来,检索时将它们全部纳入检索范围进行检索,即在CSSCI库中,以篇名=慕课或= MOOCs或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等为检索词,检索时间设定为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为第一篇关于慕课的文献出现于2012年。
经过数据清洗,删除不相关文献,导出为Refworks格式,这样共采集到有效文献526条,并将其转换为UTF-8格式后进行保存。
(三)数据分析工具及方法本文采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动态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 Space来对我国慕课研究的发展态势进行可视化分析。
Cite Space提供作者共被引及合著、文献及期刊共被引等四类共被引分析技术,并可以进行作者及其合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和学科领域等不同节点类型的共现分析,提供各种聚类图、时间线图和时区图等多样化显示模式,并生成各类知识图谱。
[4][5]二、MOOC的关注度对一个课题或领域的学术关注度说到底应该是对其发文量更新数的衡量。
从慕课的学术关注度(图1)可以看出,自2013年以来,对MOOC的学术关注度呈井喷式增长,也反映出对慕课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在高中阶段设置MOOCs(慕课)课程的积极意义及实施建议
龙源期刊网
在高中阶段设置MOOCs(慕课)课程的积极意义及实施建议
作者:
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4年第02期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赵中建、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新闻中心主任沈祖芸在《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11期上撰文认为,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简称“慕课”,意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当今网络化学习的新模式,积极思考“高中阶段设置MOOCs课程”已经迫在眉睫。
MOOCs由愿意分享和协作以便增强知识的学习者组成,在高中阶段实施MOOCs课程至少具有如下积极意义:体现“教育公平”的普世价值;利于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手段和技术;促使被埋没的学生脱颖而出;推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具体实施建议如下:①由政府主管部门出面组织优秀教师(高中教师或大学教授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编制和主讲一定数量的MOOCs课程,让全市高中阶段的所有学生共享;②将学生掌握学习技术的要求列入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甚至可以是硬性规定,如规定每一位高中生必须研修至少两门MOOCs课程等。
“慕课” 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
师的专业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日渐拉大彼此间的差距。
(4)英语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淡薄,缺乏自身专业发展规划和设计。
由于考试和评价的压力,教师明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加强,也只能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应付考试性教学,应付当下各种对教师和教学的评估,而不能以长远的目光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规划和设计,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学习进修。
在专业发展的各种活动中,他们倾向于听别人介绍经验、观摩他人的教学,而不乐意承担公开课教学或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任务,更没有将它们作为实现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另外,一些教师固守思维定势,害怕改变,担心自己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方式后,其结果难以预料,要接受来自学校校长、学生和家长等多方面的质疑。
三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3.1合理落实小学英语课程,创建宽松的专业氛围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可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
由于市辖各区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各区县内发展也极不均衡,是否具备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的条件,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
尽管我市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历史近十年,但英语教师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特别是从三年级开设英语后,教师总量并没有增加。
要保证英语教学质量,就要结合本地实际,合理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给英语教师较宽松的专业发展环境。
3.2引导教师进行职业规划,提升其自主发展意识。
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从而影响学校的发展水平。
为此,学校应该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共同愿景的指引下,引导英语教师围绕统一的主题或者目标进行自己的专业发展设计和规划。
可以通过学校在制度方面的要求,鼓励教师打破常规,主动寻求改变,科学作出职业规划,明确发展的方向,逐步帮助自己成长为合格的或优秀的英语教师。
3.3推动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坚持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的途径。
校外的专业引领可以通过专业培训进行。
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应针对转岗教师、专业发展阶段错位的教师,或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分别设计出系统的培训计划。
民间慕课的盈利模式与商业化发展趋势分析
民间慕课的盈利模式与商业化发展趋势分析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作为一种开放式在线教育模式,在过去几年里迅速发展并深受欢迎。
慕课为大众提供了灵活、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为教育行业带来了全新的盈利模式和商业化机会。
本文将对民间慕课的盈利模式和商业化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一、慕课的盈利模式1. 广告与赞助:慕课平台可以通过在课程视频或网站上投放广告或接受赞助合作来获取盈利。
广告商通常会选择与目标用户群体相关的品牌进行合作,以吸引更多的用户点击广告或参与产品推广。
一些慕课平台还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特定的行业培训课程,并由企业付费以提供定制化的教育服务。
2. 付费课程与证书认证:慕课平台通常会提供一些高级或专业课程,并收取学员一定的学费。
这些付费课程通常包含更加详细和深入的学习内容,同时还提供课程证书认证,为学员提供证明他们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方式。
3. 添加功能及增值服务:慕课平台可以为学员提供一些额外的功能和增值服务,如个性化学习计划、在线辅导或学习小组等。
这些功能和服务通常需要学员付费才能使用,可以提高用户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选择付费使用。
4. 版权授权与内容销售:一些慕课平台会与教育机构或教师签署版权授权协议,将其教学视频、教材等内容授权给平台,以获得版权费。
此外,慕课平台还可以将课程内容制作成电子书或其他形式进行销售,以增加收入来源。
二、慕课商业化发展趋势1. 行业细分化:随着慕课市场的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慕课平台开始进行行业细分化,专注于特定领域或教育阶段的在线教育服务。
例如,有些平台将重点放在职业培训、语言学习或技术领域等方面,以满足用户对个性化学习需求的不断增长。
2. 合作与整合:为了提供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慕课平台开始与教育机构、高等院校或企业合作,并整合其教学资源。
这种合作和整合可以为学员提供更高质量的课程和学习体验,同时也使得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合作伙伴。
我国高等院校发展“慕课”教育的SWOT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发展“慕课”教育的SWOT分析作者:苏洋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29期摘要:“慕课”因其高效便捷、体现教育公平、与现代技术结合紧密等特点成为当前高校课程改革追逐的潮流,但是其是否适宜中国的教育环境值得探讨。
本文针对高等院校开展“慕课”教育的客观实际,分析其开展“慕课”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期为高等院校开设“慕课”提供指导。
关键词:慕课;SWOT分析;高等院校慕课,中文含义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得益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麻省理工大学在2001年将部分课程免费发布在互联网上,实现了课程教学的在线共享。
15年来,麻省理工大学致力于“慕课”的传播与推广,至2011年“慕课”课程已经超过2000门,网络点击访问次数达1亿多次。
之后,世界各国知名大学开始积极加入“慕课”的行列,“慕课”成为当前高校课程改革追逐的潮流。
中国于2013年正式开展“慕课”教学。
“慕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一到国内即引起了国内高校的热捧。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正式加入“慕课”行列,成为国内开展“慕课”的先驱。
之后,清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等大学也先后开设“慕课”课程,“慕课”成为中国高校的“新宠”。
为了进一步推进“慕课”的推广壮大,上海众多高校联合成立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管理委员会,使得“慕课”这一教学方式开始组织化发展。
“慕课”因其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而不受高校自身师资力量的局限,使得不同高校的学生可以通过“慕课”这种形式分享到不同高校的学习资源,从而受到学习者的高度认可。
同时,“慕课”也对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较大的冲击,由于发展周期短,扩张速度过快,不同高校对“慕课”教学的适应能力和转变速度存在差异,可能会给当前高校教学造成一定的混乱。
因此,客观评价“慕课”这一教学方式的外延式扩张是否适宜中国的教育环境,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又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是当前亟待回答的重要战略性问题。
“慕课”的六大发展趋势
“慕课”的六大发展趋势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郭英剑“慕课”在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变化是信息技术诞生以来的重大变革之一,将深刻影响未来的高等教育。
就目前所见,我们大致可以预见到其未来发展有大致如下六大趋势。
慕课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慕课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慕课的供应商也会继续增多。
除了现在三大供应商(勇敢之城、课程时代与教育平台)还在继续竭力扩展外,类似的机构也在迅猛发展,如可汗学院、点对点大学、人人学院等。
他们都是与慕课相类似的组织。
可汗学院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在2006年创立的非营利教育机构。
其使命是“要为世上的所有人提供世界一流的免费教育”。
目前,可汗学院的网站上已经提供了成千上万的教育资源,在YouTube上有超过5000段的教学视频,这些内容全部免费向世界开放。
据介绍,可汗学院每月登录的学生超过1000万,而其课时数已经超过了3亿。
数目相当可观。
点对点大学建于2009年,也是非营利性的网上教育机构,但它主张建立一种学习社区,特色在于帮助学习者组织起来,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小组中,就某些具体的话题进行讨论式学习。
现在一般的慕课还算得上是传统的课程,而在点对点大学,任何人都可以开设一门课程,即任何人只要对这门课感兴趣,就可以学习这门课程。
人人学院建于2010年,作为网上学习平台,使人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其特征是允许教师主导课程的学习。
人人学院的特色体现在教师可以在网上出售自己的课程,课程主创者可以获得收益的70%~85%,还可以保留个人知识产权。
新型慕课将走向独立慕课的雏形,实际上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用现代技术进行加工,再搬到网络上。
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被教师个人魅力以及新型教学方法所吸引。
而随着人们将先进的网络技术用于高等教育,人们不仅发现了新天地,更充分发挥了人在慕课中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技术在慕课中的作用),从而将慕课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
目前,几大慕课供应商所提供的课程主要还是传统的课程,即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只是通过现代的技术方式表达出来。
MOOC简介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程建钢教授曾对慕课有这样一个定义:“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即把以视频为主且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课程免费发布到互联网上,供全球众多学员学习。
其突出特点是以小段视频为主传授名校名师的教学内容,以即时测试与反馈促进学员学习,并基于大数据分析促进教师和学生改进教与学。
”我认为,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师生互动。
学生也可以提各种意见,而且不见面,什么都可以提。
这一模式将促进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有助于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学习也将变得更加有效。
“慕课”现阶段还不可能取代传统的高等教育,毕竟校园生活的经历、校园文化的熏陶都是在线课程难以替代的,以“慕课”冲击为契机,加快大学教学、管理的根本变革,实现两者的融合才是更好的姿态。
基本特征MOOC是今年教育领域最热的话题,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四个要素缺一不可,构成了MOOC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能够被采纳被推广的重要因素。
1.Massive,大规模。
在上课过程中,人数最多的课有190多个国家的十几万人同时在学,一个学生提出问题,15分钟内肯定有回答,这种没有时差的回应对学生是动机上的激励,这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另外,我们在校内向学生推广网络学习平台时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缺乏积极性,不爱上论坛发帖子或回复帖子,在MOOC这种大规模的平台上,即使发帖的人比例不大,也足以覆盖观点的维度,这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因此人数的规模是质量很重要的保障。
2.Open,开放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保障。
2011年10月份斯坦福做了3门课之后,至2012年大量课程上线,在一年多相关的前期试验中,调查发现一个基本数据,来上课的学生中在校生不多,大多是已工作和已毕业的学生。
这些人来上课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来更新知识,因为MOOC刚开始比较多的是计算机类课程;还有一种是来圆梦的,当年想学没学现在可以学了。
“慕课”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权威资料]
“慕课”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慕课”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慕课”的兴起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该重视“慕课”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抓住“慕课”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化、现代化、规范化、民主化和国际化,以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
“慕课” 思想政治教育启示一、“慕课”的兴起“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这一术语起源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Dave Cormier和国立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Bryan Alexander,他们是为了响应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的George Siemens与研究理事会的Stephen Downes两人设计的“关联主义与知识连接”在线课程而提出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程建钢教授将“慕课”定义为:“把以视频为主且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课程免费发布到互联网上,供全球众多学员学习。
其突出特点是以小段视频为主传授名校名师的教学内容,以即时测试与反馈促进学员学习,并基于大数据分析促进教师和学生改进教与学。
”[1]“慕课”真正的兴起始于2011年秋,美国斯坦福大学尝试性地将3门课程免费放到网上,其中教授Sebastian Thrun与Peter Norvig联合推出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吸引了世界各地16万人注册。
2012年,“慕课”得以全面迅速发展。
由斯坦福等多所学校组成的Coursera、哈佛与麻省理工等合成的edX和斯坦福教授瑟柏斯辛・思录恩协同风险投资商创办的Udacity一举成为“慕课”的“三大巨头”。
《纽约时报》曾刊文称2012年为“慕课元年”。
2013年,“慕课”浪潮席卷中国,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认为,“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并将2013年称为“中国慕课元年”。
是年5月,清华、北大签约在线教育平台edX;7月,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加盟慕课平台Coursera;8月,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牵头先后成立了C12“慕课”联盟(高中、初中、小学);10月,清华大学打造全球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学堂在线”正式开放。
第五章 微课与慕课
若要对一段视频添加字幕,可考虑采用 Time Machine(时间机器字幕制作软件)来完 成。插入视频后,在每句话开始时按F8键设置起 点,每句话结束后按F9键设置终点,在开始与结 束期间内输入视频中说话的文字,然后保存为 ASS格式的字幕文件,当用播放器播放时即可观 看视频配字幕的效果。
的教学活动
一、 微课的背景与定义
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
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
10
郑小军 (2013年5
月)
多种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 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 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 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趣味 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强调微课最终服务于 各种学习方式,是嵌 入课堂的、以视频为 主要载体的学习资源 包
一、 微课的背景与定义
在国内,自2010 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基 于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率先给出微课 概念以来,随着国内外微课实践的不断丰富和相关研 究的逐步深化,人们对微课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全 面,其概念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丰富。特别是进入 2013 年以来,微课实践迅速升温,众多教育技术学界 的专家学者、教育企业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微课活动官 方文件逐渐对微课给出了各方的定义,如表5-1 所示。
六、 微课的设计
微课设计的流程如图5-1所示。以下主要介绍选题的确定 与微教案的设计:
图5-1 微课设计流程
六、 微课的设计
1. 选题的确定
知识点、技能点。 应通过对每门课程的 认真梳理,提取其中 (1) 的重点、难点、疑点、 考点、热点,确定微 课讲解的知识点、技 能点。
教学环节。在 课程中所涉及的学 习活动、主题、实 (2) 验、任务等都是微 课制作的主要方面。
国内外慕课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2012—2020)的可视化分析
国内外慕课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高教园地基于C iteS pace (2012—2020 )的可视化分析林美祯张彤吴畏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摘要慕课是近年来在线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采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通过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视图以及关键词时间线图,梳理2012—2020年国内外慕课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轨迹,在梳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慕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阐述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慕课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趋势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1],而2013年才是中国的“慕课”元年[2]。
“慕课”是我国对于“MOOC”这一词汇的翻译。
目前,国外MOOC三大平台分别是Udacity、Coursera、Edx。
MOOC在我国的主流平台有清华大学学堂 在线、爱课程等,越来越多的高校加人了 MOOC 学习的阵营。
为了更好地了解慕课的发展过程,本文使 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5.5.R2,分析总结 自2012年“慕课”元年起至2020年慕课的研 究动向和发展过程,为后续的研究梳理背景。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将期刊年限设置为“2012—2020”,国内 来源类别设置为“CSSCI'通过使用标准检索法,在中国知网期刊总库(C N K I)查找到 807篇与“慕课”主题相关的有效研究文献。
国外选用Web o f S cience(W O S)核 心合集数据库,主题检索词为“MOOC”or “MOOCs”or“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限定学科领域为E d u cation E d u ca tio n a l Research (教育教学研究),共检索出1119篇有效的研究文献。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运行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5.5.R2,时间限幅设置为“2012—2020”,其中年份切片设定为1,网络精简算法选择寻径(Pathfinder)和精简每个切片网络(Pruningsliced networks)〇本文节点类型根据研究内容,勾选关键词,在选择标准功能区设定Top N = 30,其余设置采取默认。
慕课的来源及实施方案
MOOC的沿革及实施方案MOOC又被称为“慕课”。
其中“M”代表Massive(大规模),指的是课程注册人数多,每门课程容量可达数万人,最多一门人数16万学生;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指的是学习气氛浓厚,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指的是时间空间灵活,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使用客观、自动化的线上学习评价系统,像是随堂测验、考试等,而且还能运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网路来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自我管理学习进度,自动批改、相互批改、小组合作等,保证教学互动,全天开放,提出问题5分钟后能得到反馈。
这一课程不同于传统的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函授等形式的远程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共享——公开课,更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
就目前看到的“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而言,可以发现,在慕课模式下,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
MOOC 这个术语是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联合提出来的。
从2008年开始,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包括来自玛丽华盛顿大学的 Jim Groom 教授以及纽约城市大学约克学院的 Michael Branson Smith教授都采用了这种课程结构,并且成功的在全球各国大学主办了他们自己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最重要的突破发生于2011年秋,那个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 160000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Sebastian Thrun 与 Peter Norvig 联合开出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
许多重要的创新项目,有超过十几个世界著名大学参与其中。
MOOC 的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
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慕课
慕课作者:王晓波牟艳娜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02期慕课(MOOCs)在高校掀起的风暴,令其迅速蹿红,得到众多互联网巨头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追捧。
这不由得使人们对于慕课在中小学的发展充满了憧憬,“C20慕课联盟”、“双师教学”、“北京数字学校”等多元在线教育形态的探索与尝试,点燃了众多关注慕课的基础教育人的热情。
“慕课”对基础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是昙花一现,还是发展潮流?对此,我们采访了相关专家,以期以专业的精神,深入的实践引领时代教育发展。
记者:您认为慕课对于基础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何在,在中小学推动慕课面临哪些挑战?李奕:如果拿慕课和基础教育新的需求来对比,它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提供一种新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够纵横打通地接触到更多的学习伙伴,能够跨越边界地接触更多的教师、导师或者其他社会人士。
我们希望,未来慕课不是专业的所谓精品课程的远程传输,而是一个活动的空间,这是传统学校永远也做不到的、也不可能做到的。
传统学校毕竟有物理空间的限制、有学校教师边界的限制。
慕课的价值还在于其资源非常丰富。
学生可以通过慕课获得更多感兴趣的、符合个性成长特征的资源。
传统校园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特别是伴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会越来越凸显。
慕课的出现,使得大学的精品课程,特别是大学先修课程得以向高中开放,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到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变成了一句实话。
否则,我们学校建多大的实验室、图书馆,也做不到。
在中小学推动慕课面临的挑战有很多,包括资源怎么组织、资源的利用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指导方式。
但是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与现实课堂的有机配合,发挥慕课的优势弥补现实课堂的不足是慕课生存下去的关键,如果说要让慕课取代传统课堂,那么它的路肯定走不长。
刘彭芝: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浅谈基于慕课MOOC的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实施
浅谈基于慕课MOOC的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实施作者:于海波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12期[摘要]公共选修课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起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兴学习模式,以网络为载体,摆脱了时间和空间对学生的限制。
旨在探讨如何将慕课资源引进高职院校,解决当前公共选修课的困境,真正地发挥公共选修课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慕课(MOOC);公共选修课;实施;管理制度[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067-01一、公共选修课对高职教育的意义公共选修课是指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1]。
通过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结合我院开展慕课型选修课的实例说明慕课的优势(一)教学资源多元化,弥补校内专业教师的不足我院就业教育专业教师缺乏,学生在学习期间,对职业规划、职场素养等方面知识的接受很大程度上受到任课教师影响。
我院组织开设了基于MOOC的《职场素养》课程,引入台湾国立大学陈嫦芬教授的课程,让学生对职场礼仪、职业规划等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经常在交流群里展开热烈讨论,就业和择业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教学场地灵活,摆脱传统教室束缚我院公共选修课开设受教室容量的限制,每门课程限制报名160人,而我院现有学生近6000人,学生在选课时有时会选修1门以上课程,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选修课中出现某些热门课程,学生人数会远超过160人的报名限制,往年只能通过增设班级来解决这一问题。
然而增设班级后,由于教师个人魅力、课程时间冲突等影响,导致学生对选课结果不满意。
而慕课型选修课不受教室容量的影响,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三)学习时间自由,有效避免课时冲突当前各高职院校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聘请了大量的企业兼职教师进校为学生授课,兼职教师受本职工作制约,很多都是在晚上和周末授课,而这正好与公共选修课安排时间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OC的沿革及实施方案
MOOC又被称为“慕课”。
其中“M”代表Massive(大规模),指的是课程注册人数多,每门课程容量可达数万人,最多一门人数16万学生;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指的是学习气氛浓厚,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指的是时间空间灵活,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使用客观、自动化的线上学习评价系统,像是随堂测验、考试等,而且还能运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网路来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自我管理学习进度,自动批改、相互批改、小组合作等,保证教学互动,全天开放,提出问题5分钟后能得到反馈。
这一课程不同于传统的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函授等形式的远程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共享——公开课,更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
就目前看到的“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而言,可以发现,在慕课模式下,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
MOOC 这个术语是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联合提出来的。
从2008年开始,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包括来自玛丽华盛顿大学的 Jim Groom 教授以及纽约城市大学约克学院的 Michael Branson Smith 教授都采用了这种课程结构,并且成功的在全球各国大学主办了他们自己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最重要的突破发生于2011年秋,那个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 160000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Sebastian Thrun 与 Peter Norvig 联合开出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
许多重要的创新项目,有超过十几个世界著名大学参与其中。
MOOC 的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
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
通常,参与慕课的学习是免费的。
然而,如果学习者试图获得某种认证的话,则一些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可能收取一定学费。
MOOC
课程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
尽管这些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这样的形式,提供一种大体的时间表,其余的课程结构也是最小的,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讲授、研讨问题、以及阅读建议等等。
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
考试通常由同学评分(比如一门课的每份试卷由同班的五位同学评分,最后分数为平均数)。
一些学生成立了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同学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
MOOC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规模大。
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指那些由参与者发布的课程,只有这些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规模的,它才是典型的的MOOC。
二是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CC)协议;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成之为MOOC。
三是网络课程: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
人们上课地点不受局限。
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美国大学的一流课程,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联接即可。
通过这些免费的课程,世界上最优良的教育能够将其触角延伸到地球上最遥远的角落中,促进人们职业生涯的发展,扩大智力和人际网络。
关于MOOC在高校的推广和实施,我认为可以在个别科目中先试行,它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只能是传统教学的补充。
因为MOOC影响师生交流。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MOOC形式却成了教师唱“独角戏”,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学生有疑问也无处可问。
师生之间没有了语言交流,也就没有了情感交流。
学生是要用情感去感化的,学生的品行提高既要靠“言传”也靠“身教”。
其次,MOOC违背“因材施教”原则。
学生因年龄、智力、生活阅历、身体状况、家庭状况等差异,掌握知识的程度就有不同,要求教师因材施教。
而MOOC让老师只能按同一标准来设计和编排课程,这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脱离了教育本质。
伊利诺伊大学在线学习、研究和服务中心主任Ray Schroeder说,在线学习有三样东西至关重要:涵盖内容的材料质量,教师的投入度,以及与学生的互动程度。
最前者一般不成问题——大多的教授到时来自精英高校,同时目前MOOC大多的课程都是诸如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之类的技术性科目,内容直观明了。
但是,要确保教员能够“触手可及”并能提供足够的反馈,包括学生的互动,这点就棘手多了。
我的建议是:上某一门课程的所有教师每人都针对某一章节做一个内容提要和讲稿,集思广益,把有价值的内容选取出来,修改后制作一个慕课视频,放到学校网页上,供学生观看并提出建议,根据学生的建议经常修改更新慕课视频。
上课前,先让学生上网看这些慕课视频,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
老师上课时根据所讲的内容把这些慕课视频穿插在教学活动中去给学生看。
因为学生如果对所学的课程缺乏兴趣,不能自律的话,可能会被网上其他的东西吸引去,就不会预先观看慕课视频。
上课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针对所学的内容互相交流,有疑问时提出来,老师答疑。
老师把学生的疑问和建议记录下来,开教学研讨会时提出来,大家集体商议后再对慕课视频进行修改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