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顺手牵羊(第十二计)全文

合集下载

《三十六计》12计 【敌战】顺手牵羊_原文注释译文解读

《三十六计》12计 【敌战】顺手牵羊_原文注释译文解读

《三十六计》12计【敌战】顺手牵羊【原文】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①。

少阴,少阳②。

【注释】①微隙、微利:指微不足道的间隙,微小的利益。

②少阴,少阳:阴,这里指疏忽、过失。

阳,指胜利、成就。

【译文】敌人出现微小的漏洞,必须及时利用,发现微小的利益,也一定要争取到。

即使是敌人的微小疏忽、过失,也要利用来为我方的微小胜利服务。

【计例】李自成顺机取洛阳有了机会,就要积极行动。

明朝末年,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纷纷揭竿而起。

公元1640年7月,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四川,明朝主力大军全部入四川围剿,河南一带的防务变得十分脆弱。

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趁此机会迅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并且连续取得攻克宜阳、偃师、新安等城池的胜利。

宜阳、偃师和新安属豫西重镇洛阳的外围。

明朝福王朱常洵就住在洛阳。

朱常洵的母亲是神宗朱翊钧的爱姬,朱翊钧爱屋及乌,对朱常洵也格外宠爱,把大量金银财物赏赐给朱常洵。

朱常洵金银无数,却异常吝啬,不但洛阳城的百姓怨恨他,就是他府中的兵丁也时有不满。

官府的军队大多抽调入四川去平定张献忠,洛阳城中已无多少将士,因此,洛阳城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变成了一座“兵弱而城富”的重镇。

李自成当然不会轻易放过攻取洛阳城的大好机会。

公元1641年正月,李自成率起义军兵临洛阳城下,拉开了攻城的序幕。

生死关头,福王朱常洵竟只顾自己,调集亲兵保护府库,对于城头上的战事不闻不问。

守城将领一再要求朱常洵发放银两,犒赏守城士卒,朱常洵狠狠心才拨出了三千两白银,可是,区区三千两白银还被总兵王绍禹等人吞没了。

朱常洵忍痛又拨出一千两,士兵们因分配不均而争斗不止,最后竟发展成兵变。

士兵们将兵备道王允昌捆绑起来,将城楼烧毁,又大开北门,迎接起义军入城。

总兵王绍禹见大势已去,仓皇跳城逃命,福王也企图缒城逃跑,但没跑多远,就被起义军抓获。

起义军打开福王粮仓赈济城内老百姓,举城一片欢腾。

李自成只用极小的代价就轻易地夺取了洛阳城。

李自成抓住机会,积极行动,轻而易举的拿下了洛阳,为推翻明朝做了很好的准备。

乒乓兵法三十六计12:顺手牵羊

乒乓兵法三十六计12:顺手牵羊

乒乓兵法三十六计12:顺手牵羊交锋者,称之为战,乒乓球斗智斗勇,兵法纷出,虽无硝烟,然惊心动魄,虽无壕沟,然坎坷曲折。

三十六计一一呈现,无愧于最富智计之球类运动。

顺手牵羊,指在做一件事的同时,意外获得某种便宜,顺手得到另一种东西,顺便行事。

如春秋时,晋献公途径虞国灭掉虢国,回师虞国时又乘其不备,灭掉了虞国;秦穆公攻打郑国,兵至滑国时,就顺手灭掉滑国,都是典型的例子。

而我要说的是打球时顺手成就美满姻缘的人间佳话,因球结缘,志同道合,真是事业爱情双丰收。

刘国梁与王瑾14年的爱情马拉松,焦志敏与安宰亨的跨国情缘,都是顺手牵羊的最佳范例。

刘国梁16岁时,在一次公开赛上,他以强悍的球风、出色的发球、结合革新的直拍横打以及反面发球技术赢得了冠军,王瑾被吸引住了。

你有情我有意,王瑾性格开朗,娇小可爱,用的是青年队中独一无二的“四面攻”、“无招胜有招”的打法。

这个漂亮聪慧、与众不同的女孩也很快被刘国梁所发现,想接近王瑾的念头很快在刘国梁心中萌生。

那年元旦,刘国梁给王瑾送了一张贺卡,贺卡上画了一只戴墨镜的加菲猫,写着:“即使你戴上墨镜也挡不住你的光彩。

”这样一句浪漫又有创意的话,让王瑾难以忘怀,她清楚地记着自己是抱着贺年卡睡着的。

但“严禁谈恋爱”一直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传统和队规,刘国梁与王瑾一直保持朋友的关系,彼此都不敢捅破那层薄薄的纸。

可是,爱情来了,挡都挡不住。

1993年4月的一天,王瑾18岁生日。

刘国梁害羞地送给王瑾一双旅游鞋,王瑾接过礼物的那一刻差点落泪。

她觉得刘国梁外表看来虽然大大咧咧,内心却是这样的细致入微,竟然能记得她的生日。

王瑾把旅游鞋穿在脚上,感觉暖暖的,这是她过得最温馨的一个生日。

两人的感情也随即升温了。

两人热恋也影响了刘国梁的状态,1995年世乒赛决赛前一晚,刘国梁非常想念王瑾,便跑出来给王瑾打电话,两人足足聊了两个多小时。

结果,第二天比赛时,刘国梁因休息不够导致没有足够的精神应战,败在了孔令辉手下,屈居亚军。

三十六计之第十二计

三十六计之第十二计

三十六计之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译文:敌人出现小的漏洞也必须乘机乘机利用;再微小的利益,也要力争获得。

变敌人的小漏洞为我方的小胜利。

•故事:
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调集90万大军打算一举吞掉东晋,进而统一全国。

他不等大军齐集,只带部分兵力率先赶到寿阳。

东晋将领谢石得知后,便抓住时机,迅速抵达淝水,驻扎在八公山边,与前秦军隔岸对峙。

谢石看到前秦军越聚越多,认为:敌众我寡,要速战速决。

于是他派人送给苻坚一封信,大意是:我要与你决一死战,如果不敢,就趁早投降吧!如果决战,你就暂退一箭之地,放我渡河再比输赢。

苻坚看后大怒,决定暂退一箭之地,想等东晋军到河中间,再回兵出击,将晋兵全歼水中。

可他没有料到,此时前秦军士气低落,他的命令刚一下,前秦兵顿时争先恐后,人马冲撞,乱成一团。

苻坚再想稳住阵角已经来不及了,他几次下令停止撤退,但指挥失灵,涌动地人马已成溃败之势。

这时谢石看准了时机,令东晋兵马迅速抢渡,并乘敌人大乱,奋力追杀。

苻坚只得带伤逃归洛阳。

这场淝水之战,东晋军抓住战机,乘虚而入,使苻坚再也没有能力向南迈出一步。

•启示:
乘隙取利,顺风吹火,顺水推舟。

见利不失,拾之不疑,吃软不吃硬。

•提示:
只有再不影响主要目的实现的前提下,才能顺手去取以外之利。

否则因小失大,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36计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36计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②。

①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②少阴,少阳:少阴,此指敌方小的疏漏,少阳,指我方小的得利。

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古人按语说: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

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大部队在运动的过程中,漏洞肯定很多,比如,大兵急于前进,各部运动速度不同,给养可能造成困难,协调可能不灵,战线拉得越长,可乘之机一定更多。

看准敌人的空隙,抓住时机一击,只要有利,不一定完全取胜也行。

这个方法,胜利者可以运用,失败者也可以运用,强大的一方可以运用,弱小的一方也可以运用。

战争史上一方经常用小股游击队,钻进敌人的心脏,神出鬼没打击敌人,攻敌薄弱处,应手得利。

这样用顺手牵羊取胜的例子,不胜枚举。

顺手牵羊是看准敌方在移动中出现的漏洞,抓住薄弱点,乘虚而入获取胜利的谋略。

古人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

”意思是要捕捉战机,乘隙争利,当然,小利是否应该必得,这要考虑全局,只要不会“因小失大”,小胜的机会也不应该放过。

公元 383 年,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势力强大。

前秦王苻坚坐镇项城,调集九十万大军,打算一举歼灭东晋。

他派其弟苻融为先锋攻下寿阳,初战告捷,苻融判断东晋兵力不多并且严重缺粮,建议苻坚迅速进攻东晋。

苻坚闻讯,不等大军齐集,立即率几千骑兵赶到寿阳。

东晋将领谢石得知前秦百万大军尚未齐集,抓住时机,击败敌方前锋,挫敌锐气。

谢石先派勇将刘牢之率精兵五万,强渡洛涧,杀了前秦守将梁成。

刘牢之乘胜追击,重创前秦军。

谢石率师渡过洛涧,顺淮河而上,抵达淝水一线,驻扎在八公山边,与驻扎在寿阳的前秦军隔岸对峙。

苻坚见东晋阵势严整,立即命今坚守河岸,等待后续部队。

谢石看到敌众我寡,只能速战速决。

于是,他决定用激将法激怒骄狂的苻坚。

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说道,我要与你决一雌雄,如果你不敢决战,还是趁早投降为好。

兵法三十六计之十二顺手牵羊

兵法三十六计之十二顺手牵羊

812009·02 NATIONAL DEFENSE军事春秋顺手牵羊·兵法三十六计之十二·■ 梁守磊顺手牵羊这一成语,早在关汉卿的戏剧《尉迟恭单鞭夺槊》中,即已出现。

《水浒传》第九十九回中也用过这一成语:“前面马灵正在飞行,却撞着一个胖大和尚,劈面抢来,把马灵一禅杖打翻,顺手牵羊,早把马灵擒住。

”前面第五计“趁火打劫”中曾提到《西游记》中唐僧袈裟被盗时,孙悟空发现和尚们正准备点燃干柴放火,就暗笑道:“果依我师父之言,他要害我们性命,谋我的袈裟,故起这等毒心。

我待要拿棍打他啊,可怜又不禁打,一顿棍都打死了,师父又怪我行凶。

罢,罢,罢,与他个顺手牵羊,将计就计,教他住不成罢!” 所谓顺手牵羊,原意是指趁别人没注意,顺手把人家的东西拿走的偷窃行为。

引申到军事上,就是指在完成主要作战任务的进程中,瞅空子顺手“捞一把”。

这里的“羊”,一般指的是突然暴露出来的,原作战方案中没有事先考虑到的,既来去顺路,又夺之顺手,赢之顺时;既不妨碍主要作战任务的完成,又出敌所料,能一举两得。

宋太祖赵匡胤平定荆湖,可称作是顺手牵羊的典型战例。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后,面对的依旧是“卧榻之侧,皆他人家”的严峻局面。

在其南面,尚有南平、武平、后蜀、南唐、吴越等割据政权。

在其北面,还有辽和北汉政权。

为了统一天下,赵匡胤决定采取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首先将统一的兵锋对准荆湖地区的南平和武平割据势力。

南平是后梁时高季兴所建立的割据政权,都江陵,拥有荆、归、峡三州之地。

武平原为唐末武安节度使马殷在湖南建立的割了几年,当时想当小学的教员。

实际上,我确实当了几年小学教员,也当过小学校长。

那时一心想当个好教员,并没有考虑想成为共产党。

” 1970年12月,毛泽东还对斯诺说:“我长期也是资产阶级世界观。

开头相信孔夫子,后头相信康德的唯心论,什么马克思,根本不知道。

我相信华盛顿,相信拿破仑。

” 所以,毛泽东并不承认他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

三十六计全文及解释

三十六计全文及解释

三十六计全文及解释内容解释如下:1、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浑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2、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逛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历史趣闻三十六计故事全集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历史趣闻三十六计故事全集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导语:第十二计顺手牵羊顺手就牵了羊。

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

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原典】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顺手就牵了羊。

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

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注释】
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少阴,少阳:少阴,此指敌方小的疏漏,少阳,指我方小的得利。

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按语】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

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故事】
追废帝郑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

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

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生活常识分享。

《三十六计》原文及白话文解释

《三十六计》原文及白话文解释

《三十六计》原文及白话文解释三十六计原文: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浑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三十六计白话文解释:第一计瞒天过海【原典】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

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典】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

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典】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典】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原典】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

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计声东击西【原典】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第七计无中生有【原典】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

现形容凭空捏造。

第八计暗度陈仓【原典】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深刻总结了春秋时期各国交战的丰
富经验,集中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历代卓越的军事思想,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军事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战策;是对我国古代兵家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三计借刀杀人第五计趁火打劫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六套败战计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八计
暗度陈仓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第二十计浑水摸鱼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
计谋的理论概括和军事谋略提纲挈领式的汇集。

总说三十六计
第二计围魏救赵第四计以逸待劳第六
计声东击西。

《三十六计·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原文与评析

《三十六计·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原文与评析

《三十六计·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原文与评析第十二计顺手牵羊[1]顺手牵羊【原文】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草庐经略·游兵》【译文】敌人出现微小的漏洞,必须及时利用,发现微小的利益,也一定要争取到。

即使是敌人的微小疏忽、过失,也要利用来为我方的微小胜利服务。

【评析】顺手牵羊顾名思义,就是乘无人留意之时,把别人家的羊顺手牵走一头。

别人家的羊少了,就是我的羊增多了。

用在军事上,就是乘隙向敌人的薄弱处发展、顺手得利,逐渐克减对方,增强与壮大自己的实力。

这个增强与壮大,不是来自别处,而是来源于敌方。

本计当出自《草庐经略·游兵》:“伺敌之隙,乘间取胜。

”后人以顺手牵羊形象化地比喻乘敌人的小间隙,向敌人的薄弱处发展,创造和捕捉战机。

关汉卿着元剧《尉迟恭单鞭夺槊》台词中,就出现了本计计名。

《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写道:“前面马灵正在飞行,却撞着一个胖大和尚,劈面抢来,把马灵一禅仗打翻,顺手牵羊,早把马灵擒住。

”但说的都不是战争。

战争史上顺手牵羊之计,不乏其例。

如春秋时,晋献公途经虞国灭掉虢国,回师途经虞国时,又乘其不备,灭掉虞国;秦穆公攻打郑国,兵至滑国时,知郑人已有戒备,灭郑没有希望,就顺手灭掉滑国,然后班师回秦,都是典型例子。

这里,顺手牵羊的“羊”,指防守有间隙、有薄弱环节的地区。

在不影响进攻主要目标、完成主要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时机,出动小股部队,神出鬼没地发动攻击,获得意外的、原先未料到的小战果,就叫顺手牵羊。

这条计策,通常是指在主要任务完成后,顺手捞一把。

一般多指战争中胜者对败者,不但缴获其主要的战利品,而且连一些小事物,也不抛弃,顺手捞回。

如果把这一观点有意识地用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将会达到神奇的效果。

比如学习,当我们学习数学,遇见一个原理或一个定理理解不通,或是遇到一道数学题做不出来时,可以不必再去钻牛角尖,而是可以先做更高深一点的,事情往往就在此时出现奇迹。

顺手牵羊 三十六计之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三十六计之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三十六计之第十二计三十六计第12计顺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顺手牵羊:顺手就牵了羊。

比喻不费劲,乘便得到的。

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上图: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顺手牵羊的故事
齐军正准备攻城,驻守魏国边城的军队前来增援马陵,魏国将军告诉假郊师,他已派人禀报庞涓,庞涓将率大军前往马陵。

重伤的太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十分后悔,田忌要送她回国都养伤,太后不肯,她一定要亲眼看到假郊师被杀。

田忌受太后之命,准备攻城,孙膑对田忌道:强攻必然增加齐军伤亡,如果攻城不下,魏国后续援军到达,后果不堪设想。

不如乘魏国边城空虚,顺手牵羊,占领魏国边城,再以小利变大利。

太后见齐军没有攻城,质问田忌,田忌将孙膑的计策告诉太后,太后不听,非要攻城不可。

田忌无法说服太后,只得立下军令状:两日内攻不下马陵,太后可取他脑袋。

禽滑和钟离春带着化装成魏军的齐军出现在魏国边城,喊开城门,杀进城内。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原文、译文及注释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原文、译文及注释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顺手就牵了羊。

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

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原文: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明代-三十六计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按语】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

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注释:
〔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少阴,少阳〕少阴,此指敌方小的疏漏,少阳,指我方小的得利。

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三十六计之第十二

三十六计之第十二

• 启示:
• 乘隙取利,顺风吹火,顺水推舟。见利不 失,拾之不疑,吃软不吃硬。
• 提醒:
• 只有再不影响主要目旳实现旳前提下,才 干顺手去取以外之利。不然因小失大,拣 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我们小组报告完毕
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三十六计之第十二计——来自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微 利在所必得。少 阴,少阳。
故事:
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调集90万大军打算一举吞掉东 晋,进而统一全国。他不等大军齐集,只带部分兵力率先 赶到寿阳。东晋将领谢石得知后,便抓住时机,迅速到达 淝水,驻扎在八公山边,与前秦军隔岸对峙。谢石看到前 秦军越聚越多,以为:敌众我寡,要速战速决。于是他派 人送给苻坚一封信,大意是:我要与你决一死战,假如不 敢,就趁早投降吧!假如决战,你就暂退一箭之地,放我 渡河再比输赢。苻坚看后大怒,决定暂退一箭之地,想等 东晋军到河中间,再回兵出击,将晋兵全歼水中。可他没 有料到,此时前秦军士气低落,他旳命令刚一下,前秦兵 顿时争先恐后,人马冲撞,乱成一团。苻坚再想稳住阵角 已经来不及了,他几次下令停止撤退,但指挥失灵,涌动 地人马已成溃败之势。这时谢石看准了时机,令东晋兵马 迅速抢渡,并乘敌人大乱,奋力追杀。苻坚只好带伤逃归 洛阳。这场淝水之战,东晋军抓住战机,乘虚而入,使苻 坚再也没有能力向南迈出一步。

三十六计之第十二

三十六计之第十二
三十六计之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 利在所必得。少 阴,少阳。
故事:
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调集90万大军打算一举吞掉东 晋,进而统一全国。他不等大军齐集,只带部分兵力率先 赶到寿阳。东晋将领谢石得知后,便抓住时机,迅速抵达 淝水,驻扎在八公山边,与前秦军隔岸对峙。谢石看到前 秦军越聚越多,认为:敌众我寡,要速战速决。于是他派 人送给苻坚一封信,大意是:我要与你决一死战,如果不 敢,就趁早投降吧!如果决战,你就暂退一箭之地,放我 渡河再比输赢。苻坚看后大怒,决定暂退一箭之地,想等 东晋军到河中间,再回兵出击,将晋兵全歼水中。可他没 有料到,此时前秦军士气低落,他的命令刚一下,前秦兵 顿时争先恐后,人马冲撞,乱成一团。苻坚再想稳住阵角 已经来不及了,他几次下令停止撤退,但指挥失灵,涌动 地人马已成溃败之势。这时谢石看准了时机,令东晋兵马 迅速抢渡,并乘敌人大乱,奋力追杀。苻坚只得带伤逃归 洛阳。这场淝水之战,东晋军抓住战机,乘虚而入,使苻 坚再也没有能力向南迈出一步。
• 启示:
• 乘隙取利,顺风吹火,顺水推舟。见利不 失,拾之不疑,吃软不吃硬。
• 提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只有再不影响主要目的实现的前提下,才 能顺手去取以外之利。否则因小失大,拣 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我们小组汇报完毕
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三十六计:顺手牵羊(第十二计)原文注解及翻译【古文典籍】

三十六计:顺手牵羊(第十二计)原文注解及翻译【古文典籍】

三十六计:顺手牵羊(第十二计)原文注解及翻译【古文典籍】
顺手就牵了羊。

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

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②。

【注释】
①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②少阴,少阳:少阴,此指敌方小的疏漏,少阳,指我方小的得利。

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按语】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

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故事】
追废帝郑和下西洋。

中华精典:三十六计之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中华精典:三十六计之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中华精典:三十六计之第十二计【顺手牵羊】作者:潘长宏2022年3月16日【原文】: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释义】: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

即意外获得某种便宜,或毫不费力地获得某种平常要花大气力才能获得的东西。

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

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典故-1】:李愬顺手收复洄曲唐朝中期,各镇节度史都拥有军事、经济大权,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蔡州节度使的儿子吴元济在父死之后,起兵叛乱。

唐宪宗派大将李愬担任唐州节度使,剿灭吴元济。

李愬到任,放风麻痹吴元济。

散布说,我是个懦弱无能的人。

朝廷派我来,只是为了安顿地方秩序。

至于攻打吴元济,与我无干。

吴元济观察了李愬的动静,见他毫无进攻之意,也就不把李愬放在心上了。

其实李愬一直在思考攻打吴元济老巢蔡州的策略。

他趁机擒获了吴元济手下的大将李佑,对他优礼有加,感动了李佑。

李佑告诉李愬,吴元济的主力部队都部署在洄曲一带,防止官军进攻,而防守蔡州城的不过是些老弱残兵。

蔡州是吴元济最大的空隙,如果出奇制胜,应该迅速直捣蔡州,活捉吴元济。

李愬在一个雪天的傍晚,率领精兵抄小路,神奇地直抵蔡州城边,趁守城士兵呼呼大睡时,爬上城墙,杀了守兵,打开城门,部队静悄悄涌进了城。

筹吴元济从睡梦中惊醒,发现宅第已被围困,负隅顽抗,终于被捉。

李诉将吴元济装进囚车,押往长安。

驻扎在洄曲的董重质见大势已去,也向李愬投降,顺手收复洄曲一带。

【典故-2】:诸葛恪添字得驴三国时,诸葛恪是东吴大臣诸葛瑾(字子瑜)的长子。

诸葛瑾脸长,常被人取笑。

一次,孙权在大会群臣时,趁机让人牵入一头驴,驴的脸上写着“诸葛子瑜”4个字,以此来取笑调侃。

那天,诸葛恪随父上朝,见此情景,他立即向孙权跪拜说:“请借笔一用,让我添上两个字。

”孙权同意,让人拿来了毛笔。

诸葛恪于是在“诸葛子瑜”后面添上“之驴”两个字。

群臣尽皆哄笑,夸赞诸葛恪的聪明。

孙权笑着对诸葛恪说道:“既然是诸葛子瑜之驴,你就牵回家去吧!”这样,诸葛恪不仅为父亲打了圆场,而且顺手得到了一头驴。

三十六计:顺手牵羊(第十二计)原文注解及翻译【古文典籍】

三十六计:顺手牵羊(第十二计)原文注解及翻译【古文典籍】

三十六计:顺手牵羊(第十二计)原文注解及翻译【古文典籍】
顺手就牵了羊。

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

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②。

【注释】
①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②少阴,少阳:少阴,此指敌方小的疏漏,少阳,指我方小的得利。

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按语】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

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故事】
追废帝郑和下西洋。

《赤壁之战》三十六计敌战计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赤壁之战》三十六计敌战计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赤壁之战》三十六计敌战计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原典】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注释】①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②少阴,少阳:少阴,此指敌方小的疏漏,少阳,指我方小的得利。

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按语】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

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大部队在运动的过程中,漏洞肯定很多,比如,大兵急于前进,各部运动速度不同,给养可能造成困难,协调可能不灵,战线拉得越长,可乘之机一定更多。

看准敌人的空隙,抓住时机一击,只要有利,不一定完全取胜也行。

这个方法,胜利者可以运用,失败者也可以运用,强大的一方可以运用,弱小的一方也可以运用。

战争史上一方经常用小股游击队,钻进敌人的心脏,神出鬼没打击敌人,攻敌薄弱处,应手得利。

这样用顺手牵羊取胜的例子,不胜枚举。

【浅析】顺手牵羊是看准敌方在移动中出现的漏洞,抓住薄弱点,乘虚而入获取胜利的谋略。

古人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

”意思是要捕捉战机,乘隙争利,当然,小利是否应该必得,这要考虑全局,只要不会“因小失大”,小胜的机会也不应该放过。

【故事】公元383年,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势力强大。

前秦王苻坚坐镇项城,调集九十万大军,打算一举歼灭东晋。

他派其弟苻融为先锋攻下寿阳,初战告捷,苻融判断东晋兵力不多并且严重缺粮,建议苻坚迅速进攻东晋。

苻坚闻讯,不等大军齐集,立即率几千骑兵赶到寿阳。

东晋将领谢石得知前秦百万大军尚未齐集,抓住时机,击败敌方前锋,挫敌锐气。

谢石先派勇将刘牢之率精兵五万,强渡洛涧,杀了前秦守将梁成。

刘牢之乘胜追击,重创前秦军。

谢石率师渡过洛涧,顺淮河而上,抵达淝水一线,驻扎在八公山边,与驻扎在寿阳的前秦军隔岸对峙。

苻坚见东晋阵势严整,立即命今坚守河岸,等待后续部队。

谢石看到敌众我寡,只能速战速决。

于是,他决定用激将法激怒骄狂的苻坚。

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说道,我要与你决一雌雄,如果你不敢决战,还是趁早投降为好。

三十六计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原文 注释 按语 译文 原典解读

三十六计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原文 注释 按语 译文 原典解读

三十六计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礼记·曲礼上》有记载:“效马效羊者右牵之。


关汉卿的杂剧《尉迟恭单鞭夺槊》第二折中有“是我把右手带住马,左手揪着他眼扎毛,顺手牵羊一般牵他回来了”一句
原文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注释
①微隙在所必乘:隙,空隙,这里是漏洞、疏忽的意思。

②少阴:敌方的漏洞。

③少阳:我方能够得到的利益。

本句的意思是要善于抓住敌方的漏洞,把它变成己方的利益。

按语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

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译文
有机可乘,微小的漏洞都要利用。

不要在乎小肚,从积小胜为大胜的角度出发,再小的利益也要争取。

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对方的小满洞变成自己的意外之喜。

大军行动,由于人数众多,军中事务千头万绪,所以可以用来加以攻击的漏洞很多。

趁此机会攻击这些漏洞获取利益,哪怕不是完胜也足以获利。

那些实力庞大的一方固然可以使用这个办法,实力相对弱小的一方也完全可以。

原典解读
顺手牵羊似乎有锦上添花的意味,但是想要获得意外之财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通常说来,顺手牵羊的实施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要求施计之人有足够的进取心,能够勇于追求利益最大化。

一个满足于完成既定任务的人缺乏工作热情,不可能对一切利益都趋之若鹜。

除此之外,要精打细算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同时完成两个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六计·顺手牵羊(第十二计)全文
顺手牵羊(第十二计)
顺手就牵了羊。

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

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②。

【注释】
①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②少阴,少阳:少阴,此指敌方小的疏漏,少阳,指我方小的得利。

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按语】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

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历史典故】
顺手牵羊是看准敌方在移动中出现的漏洞,抓住薄弱点,乘虚而入获取胜利的谋略。

古人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


思是要捕捉战机,乘隙争利。

当然,小利是否应该必得,这要考虑全局,只要不会因小失大,小胜的机会也不应该放过。

公元383年前,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势力强大。

前秦王苻坚坐镇项城,调集九十万大军,打算一举歼灭东晋。

他派其弟苻融为先锋攻下寿阳,初战告捷,苻融判断东晋兵力不多并且严重缺粮,建议苻坚迅速进攻东晋。

苻坚闻讯,不等大军齐集,立即率精兵五万,强渡洛涧,杀了前秦守将梁成。

刘牢之乘胜追击,重创前秦军。

谢石率师渡过洛涧,顺淮河而上,抵达淝水一线,驻扎在八公山边,与驻扎在寿阳的前秦军隔岸对峙。

苻坚见东晋阵势严整,立即命令坚守河岸,等待后续部队。

谢石看到敌众我寡,只能速战速决。

于是,他决定用激将法激怒骄狂的苻坚。

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说道,我要与你决一雌雄,如果你不敢决战,还是趁早投降为好。

如果你有胆量与我决战,你就暂退一箭之地,让我渡河与你比个输赢。

苻坚大怒,决定暂退一箭之地,等东晋部队渡到河中间,再回兵击兵,将晋兵全歼水中。

他哪里料到此时秦军士气低落,撤军令下,顿时大乱。

秦军争先恐后,人马冲撞,乱成一团,怨声四起。

这时指挥已经失灵,几次下令停止退却,但如潮水般撤退的人马已成溃败之势。

这时谢石指挥东晋兵马,迅速渡河,乘敌人大乱,奋力追杀。

前秦先锋苻融被东晋军在乱军中杀死,苻坚也中箭受伤,慌忙逃回洛阳。

前秦大败。

淝水之战,东晋军抓住战机,乘虚而入,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弱的著名战例
【故事】
唐朝中期,各镇节度史都拥有军事、经济大权,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蔡州节度使的儿子吴元济在父死之后,起兵叛乱。

唐宪宗派大将李愬。

担任唐州节度使,剿灭吴元济。

李愬到任,放风麻痹吴元济。

散布说,我是个懦弱无能的人。

朝廷派我来,只是为了安顿地方秩序。

至于攻打吴元济,与我无干。

吴元济观察了李愬的动静,见他毫无进攻之意,也就不把李诉放在心上了。

其实李愬一直在思考攻打吴元济老巢蔡州的策略。

他趁机擒获了吴元济手下的大将李佑,对他优礼有加,感动了李佑。

李佑告诉李愬,吴元济的主力部队都部署在洄曲一带,防止官军进攻,而防守蔡州城的不过是些老弱残兵。

蔡州是吴元济最大的空隙,如果出奇制胜,应该迅速直捣蔡州,活捉吴元济。

李愬在一个雪天的傍晚,率领精兵抄小路,神奇地直抵蔡州城边,趁守城士兵呼呼大睡时,爬上城墙,杀了守兵,打开城门,部队静悄悄涌进了城。

筹吴元济从睡梦中惊醒,发现宅第已被围困,负隅顽抗,终于被捉。

李诉将吴元济装进囚车,押往长安。

驻扎在洄曲的董重质见大势已去,也向李愬投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