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验--分析HTTP,DNS协议

合集下载

网络实验--分析HTTP,DNS协议

网络实验--分析HTTP,DNS协议

实验七利用分组嗅探器(ethereal)分析协议HTTP和DNS一、实验目的1、分析HTTP协议2、分析DNS协议二、实验环境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Ethereal、IE等软件。

三、实验步骤1、HTTP GET/response交互首先通过下载一个非常简单的HTML文件(该文件非常短,并且不嵌入任何对象)。

(1)启动Web browser。

(2)启动Ethereal分组嗅探器。

在窗口的显示过滤说明处输入“http”,分组列表子窗口中将只显示所俘获到的HTTP报文。

(3)一分钟以后,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4)在打开的Web browser窗口中输入一下地址(浏览器中将显示一个只有一行文字的非常简单的HTML文件):/ethereal-labs/HTTP-ethereal-file1.html(5)停止分组俘获。

窗口如图1所示。

根据俘获窗口内容,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6题。

图1分组俘获窗口2、HTTP 条件GET/response交互(1)启动浏览器,清空浏览器的缓存(在浏览器中,选择“工具”菜单中的“Internet 选项”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删除文件”)。

(2)启动Ethereal分组俘获器。

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以下URL: /ethereal-labs/HTTP-ethereal-file2.html,你的浏览器中将显示一个具有五行的非常简单的HTML文件。

(4)在你的浏览器中重新输入相同的URL或单击浏览器中的“刷新”按钮。

(5)停止Ethereal分组俘获,在显示过滤筛选说明处输入“http”,分组列表子窗口中将只显示所俘获到的HTTP报文。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7-10题。

3、获取长文件(1)启动浏览器,将浏览器的缓存清空。

(2)启动Ethereal分组俘获器。

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Wireshark抓包实例分析 (DNS和HTTP协议)

Wireshark抓包实例分析 (DNS和HTTP协议)
由于自身能力和时间的限制,对更加细节的流程把握的不是很好, 希望能够随着今后对课程体系更深入的学习能有进一步的改进。
(八)参考资料
《计算机科学网络 自顶向下的方法》 第四版 陈鸣 译 《WireShark 教程用户使用手册》 《学习用 wireshark 进行抓包分析》 罗小嘉
表单数据以及浏览记录等等。 3、单击开始,打开运行,输入'cmd',输入命令'ipconfig/flushdns',回车,即
可看到成功刷新 DNS 缓存的显示。
2、WireShark 的使用
(1) 启动 WireShark。 (2) 启动 PC 上的 IE 浏览器。 (3) 开始分组捕获:选择“抓包”下拉菜单中的“抓包参数选择”命令,在
图二
其中,第一行为该包的信息,第二行为以太网,属于链路层,第三行为 IP 协 议,属于网络层(源 IP 与目的 IP 显示在该行),第四行为 UDP 协议,属于传输 层,第五行为 DNS 的有关数据。下面将通过图三详细分析 DNS 报文的内容。
这是一个请求查询 的报文(0),该报文没有 被删节,采用的是递归调 用的查询,问题数为 1, 回答 RR 数,权威 RR 数 以及附加 RR 数均为 0。 在问题区域显示了名字 字段与被查询的问题类 型 A(即主机地址)。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目录一封面第1页二目录第2页三内容一实验背景介绍第3页二实验目的及任务第3页三实验环境第3页四实验原理第3页五实验步骤第3页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第4页2wireshark的使用第4页六实验结果分析第4页1dns分析第45页2http分析第67页七实验总结第7页八参考资料第7页内容一实验背景介绍wireshark简介wireshark原ethereal是目前最流行的一款网络封包分析软件

实验7 利用分组嗅探器(Wireshark)分析协议HTTP和DNS

实验7 利用分组嗅探器(Wireshark)分析协议HTTP和DNS

实验七利用分组嗅探器(Wireshark)分析协议HTTP和DNS一、实验目的1、分析HTTP协议2、分析DNS协议二、实验环境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Wireshark、IE 等软件。

三、实验步骤1、HTTP GET/response交互首先通过下载一个非常简单的HTML文件(该文件非常短,并且不嵌入任何对象)。

(1)启动Web browser。

(2)启动Wireshark分组嗅探器。

在窗口的显示过滤说明处输入“http”,分组列表子窗口中将只显示所俘获到的HTTP报文。

(3)一分钟以后,开始Wireshark分组俘获。

(4)在打开的Web browser窗口中输入一下地址(浏览器中将显示一个只有一行文字的非常简单的HTML文件):/ethereal-labs/HTTP-ethereal-file1.html(5)停止分组俘获。

图1分组俘获窗口2、HTTP 条件GET/response交互(1)启动浏览器,清空浏览器的缓存(在浏览器中,选择“工具”菜单中的“Internet选项”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删除文件”)。

(2)启动Wireshark分组俘获器。

开始Wireshark分组俘获。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以下URL:/ethereal-labs/HTTP-ethereal-file2.html 你的浏览器中将显示一个具有五行的非常简单的HTML文件。

(4)在你的浏览器中重新输入相同的URL或单击浏览器中的“刷新”按钮。

(5)停止Wireshark分组俘获,在显示过滤筛选说明处输入“http”,分组列表子窗口中将只显示所俘获到的HTTP报文。

3、获取长文件(1)启动浏览器,将浏览器的缓存清空。

(2)启动Wireshark分组俘获器。

开始Wireshark分组俘获。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以下URL:/ethereal-labs/HTTP-ethereal-file3.html 浏览器将显示一个相当大的美国权力法案。

主要协议分析实验报告(3篇)

主要协议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协议作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我们开展了主要协议分析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常用网络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机制,加深对网络协议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常用网络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机制。

2. 掌握网络协议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培养网络故障排查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PC机、网线、Wireshark软件。

2. 实验网络:局域网环境,包括路由器、交换机、PC等设备。

四、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分析以下协议:1. IP协议2. TCP协议3. UDP协议4. HTTP协议5. FTP协议五、实验步骤1. IP协议分析(1)启动Wireshark软件,选择合适的抓包接口。

(2)观察并分析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版本、头部长度、服务类型、总长度、标识、标志、片偏移、生存时间、协议、头部校验和、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等字段。

(3)分析IP分片和重组过程,观察TTL值的变化。

2. TCP协议分析(1)观察TC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序号、确认号、数据偏移、标志、窗口、校验和、紧急指针等字段。

(2)分析TCP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终止的过程。

(3)观察TCP的重传机制和流量控制机制。

3. UDP协议分析(1)观察UD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长度、校验和等字段。

(2)分析UDP的无连接特性,观察UDP报文的传输过程。

4. HTTP协议分析(1)观察HTTP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格式,包括请求行、头部字段、实体等。

(2)分析HTTP协议的请求方法、状态码、缓存控制等特性。

(3)观察HTTPS协议的加密传输过程。

5. FTP协议分析(1)观察FT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命令、响应等。

(2)分析FTP的文件传输过程,包括数据传输模式和端口映射。

htt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htt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报告(电子版)
课程:TCP/IP协议分析实验
实验名称
HTTP协议分析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班级
网络工程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2015.11.25
成绩
一、实验内容:
1.了解HTTP的URL
2.了解HTTP的请求与响应
二、实验目的:
1.掌握HTTP的6种请求方法,
2.掌握HTTP请求格式和响应格式。
三、涉及实验的相关情况介绍(包含使用软件或实验设备等情况):
装有抓包工具的计算机(wireshark-win32-1.4.9中文版)
四、程序清单与测试数据:
本机IP及MAC:
HTTP报文请求格式:
HTTP请求报文主要由请求行,请求头部,请求正文3部分组成。
HTTP响应报文格式:
HTTP响应报文主要由状态行,响应头部,响应正文3部分组成。
TRACE请求服务器回送收到的请求信息,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CONNECT保留将来使用
OPTIONS请求查询服务器的性能,或者查询与资源相关的选项和需求
1.首先是TCP的三次握手:
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SYN=1;
服务器向客户回应一个ACK包,SYN=1;ACK=1;
客户向服务器发送ACK,三次握手结束。
2.三次握手结束之后,客户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
3.客户发送应答报文:
http响应状态码是响应中最主要的部分:
状态代码有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定义了响应的类别,且有五种可能取值:
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2xx: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3xx: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实验九:DNS解析实验

实验九:DNS解析实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网路实验报告实验项目DNS解析实验及HTTP分析实验日期2016/6/12一实验目的1.1理解DNS系统的工作原理。

1.2熟悉DNS服务器的工作过程。

1.3熟悉DNS报文格式。

1.4理解DNS缓存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2.1DNS及其解析Internet上的每台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全球IP地址,IPv4中的IP地址是由32位的二进制数组成的。

这样的地址对于计算机来说容易处理,但对于用户来说,即使将IP地址用十进制的方式表示,也不容易记忆。

而主机之间的通信最终还是需要用户的操作,用户在访问一台主机前,必须首先获得其地址。

因此,我们为网络上的主机取一个有意义又容易记忆的名字,这个名字称为域名。

虽然我们为Internet上的主机取了一个便于记忆的域名,但通过域名并不能直接找到要访问的主机,中间还需要一个从域名查找到其对应的IP地址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域名解析。

域名解析的工作需要由域名服务器DNS来完成。

域名的解析方法主要有两种:递归查询(Recursive Query)和迭代查询(Iterative Query)。

一般而言,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米用递归查询,而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采用迭代查询。

为了提高解析效率,在本地域名服务器以及主机中都广泛使用了高速缓存,用来存放最近解析过的域名等信息。

当然,缓存中的信息是有时效的,因为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必须定期删除缓存中过期的映射关系。

2.2DNS报文格式DNS请求和应答都用相同的报文格式,分成5部分(有些部分允许为空),如图所示。

HEADER是必需的,它定义了报文是请求还是应答,也定义了报文的其他部分是否需要存在,以及是标准查询还是其他。

HEADER段的格式如图所示。

HEADER中的FLAG (标志)部分结构如图5-3所示各部分含义如下:QR:查询/响应标志位。

opcode:定义查询或响应的类型。

计算机网络实验9实验九: DNS解析实验和HTTP分析

计算机网络实验9实验九: DNS解析实验和HTTP分析

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5月27日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名称:实验九: DNS解析实验和HTTP分析班级及学号:姓名:同组人:签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评定:一、实验目的:1.理解DNS系统的工作原理;2.熟悉DNS服务器的工作过程;3.熟悉DNS报文格式;4.理解DNS缓存的作用;5.熟悉HTTP的工作过程;6.理解HTTP报文的封装格式。

二、实验任务:1.任务一:观察本地域名解析过程;2.任务二:观察外网域名解析过程;3.任务三:观察缓存的作用;4.任务四:PC请求较小的页面文档;5.任务五:PC请求较大的页面文档并与任务一对比;6.实验完成,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步骤:任务一1.在PC的浏览器窗口请求内部Web服务器的网页:进入模拟模式,设置Event List Filters,仅选择DNS事件;打开Web Browser,在URL框中输入,最小化浏览器。

2.捕获DNS事件并分析本地域名解析过程:在模拟面板中进行自动捕获,观察其捕获的过程;观察事件列表中每一个DNS事件的详细信息,分析DNS服务器的本地域名解析的过程;重置模拟器,清空事件,并关闭Web Browser窗口。

任务二1.在PC的浏览器窗口请求外部Web服务器的网页:保持Event List Filters的选择为DNS不变;打开PC机的Web Browser,访问外部服务器的地址,最小化浏览器。

2.捕获DNS事件并分析外网域名解析过程:在模拟面板中进行自动捕获,观察其捕获的过程;观察事件列表中每一个DNS事件的详细信息,分析DNS服务器之间进行外网解析的过程,重点观察解析外网域名时各级域名服务器的具体解析过程;重置模拟器,清空事件,并关闭Web Browser窗口。

任务三1.捕查看本地域名服务器cn_dns的缓存:先选择工具栏中的Inspect工具,单击本地域名服务器cn_dns,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DNS Cache Table,即可查看此时本地域名服务器cn_dns中的缓存。

利用WireShark分析HTTP和DNS

利用WireShark分析HTTP和DNS

利用WireShark分析HTTP和DNS一、实验目的及任务1、熟悉并掌握WireShark的基本操作,了解网络协议实体间的交互以及报文交换。

2、分析HTTP协议3、分析DNS协议二、实验环境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或Windows XP;WireShark等软件。

三、预备知识要深入理解网络协议,需要仔细观察协议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序列。

为探究协议操作细节,可使协议实体执行某些动作,观察这些动作及其影响。

这些任务可以在仿真环境下或在如因特网这样的真实网络环境中完成。

观察在正在运行协议实体间交换报文的基本工具被称为分组嗅探器(packet sniffer)。

顾名思义,一个分组嗅探器捕获(嗅探)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报文。

一般情况下,分组嗅探器将存储和显示出被捕获报文的各协议头部字段内容。

图1为一个分组嗅探器的结构。

图1右边是计算机上正常运行的协议(在这里是因特网协议)和应用程序(如:web浏览器和ftp客户端)。

分组嗅探器(虚线框中的部分)是附加计算机普通软件上的,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分组捕获库接收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每一个链路层帧的拷贝。

高层协议(如:HTTP、FTP、TCP、UDP、DNS、IP等)交换的报文都被封装在链路层帧(Frame)中,并沿着物理介质(如以太网的电缆)传输。

图1假设所使用的物理媒体是以太网,上层协议的报文最终封装在以太网帧中。

分组嗅探器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分析器。

分析器用来显示协议报文所有字段的内容。

为此,分析器必须能够理解协议所交换的所有报文的结构。

例如:我们要显示图1中HTTP协议所交换的报文的各个字段。

分组分析器理解以太网帧格式,能够识别包含在帧中的IP数据报。

分组分析器也要理解IP数据报的格式,并能从IP数据报中提取出TCP报文段。

然后,它需要理解TCP报文段,并能够从中提取出HTTP消息。

最后,它需要理解HTTP消息。

WireShark是一种可以运行在Windows, UNIX, Linux等操作系统上的分组分析器.用户界面如图2所示。

网络解析协议实验报告(3篇)

网络解析协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网络解析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DNS、ARP等网络解析协议的报文格式和报文分析。

3. 学会使用抓包工具分析网络解析协议的报文传输过程。

4. 提高网络故障排查能力。

二、实验环境1. 硬件设备:PC机、网线、路由器。

2. 软件环境:Wireshark抓包软件、网络解析协议实验平台。

三、实验内容1. DNS协议分析(1)实验目的:了解DNS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DNS报文格式。

(2)实验步骤:① 在实验平台上配置好DNS服务器和客户端。

② 使用nslookup命令进行域名解析,并观察DNS服务器返回的结果。

③ 使用Wireshark抓包工具,捕获DNS查询和响应报文。

④ 分析DNS查询和响应报文的格式,包括报文类型、报文长度、域名、IP地址等信息。

2. ARP协议分析(1)实验目的:了解ARP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ARP报文格式。

(2)实验步骤:① 在实验平台上配置好主机A和主机B。

② 在主机A上使用ping命令ping主机B的IP地址,观察ARP请求和响应报文。

③ 使用Wireshark抓包工具,捕获ARP请求和响应报文。

④分析ARP请求和响应报文的格式,包括硬件类型、协议类型、硬件地址、协议地址等信息。

3. IP协议分析(1)实验目的:了解IP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IP数据报格式。

(2)实验步骤:① 在实验平台上配置好主机A和主机B。

② 在主机A上使用ping命令ping主机B的IP地址,观察IP数据报传输过程。

③ 使用Wireshark抓包工具,捕获IP数据报。

④ 分析IP数据报的格式,包括版本、头部长度、服务类型、总长度、生存时间、头部校验和、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等信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DNS协议分析结果: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DNS协议在域名解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DNS查询和响应报文的格式。

DNS协议通过查询和响应报文,实现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从而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计算机网络实验三:协议分析

计算机网络实验三:协议分析

天津理工大学实验报告学院(系)名称: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6.列举出你所抓到数据包的种类(协议名称)。

列表写出客户端、网关、web服务器的IP地址和MAC地址。

HTTP客户端和服务器段的端口号。

答:数据包的种类TCP、UDP、DNS、DHCP、ARP、OSPF、LLDP、SSL、TLS、NBNS、BROWSER=等。

客户端网关Web服务器IP地址101.4.60.122 202.113.78.31 202.113.78.39MAC地址58:6a:b1:5d:be:33 44:37:e6:04:08:9f 44:37:e6:04:09:c5HTTP客户端的端口号:80,服务器端口号:2518。

7.将TCP、IP、ARP、DNS、HTTP和Ethernet的首部字段的名字和值按照协议的格式(参见附录2)分别记录下来。

(任意打开一个消息)答:IP:版本:4 首部长度:20bytes 区分服务:0x00 总长度:40 标识:0x41c6 标志:0x02 片偏移:0生存时间:51 协议:TCP(6)首部校验和:0x4bfb源地址:101.4.60.122目的地址:202.113.78.31可选字段: 填充TCP:源端口:80 目的端口:2518序号:1确认号:716数据偏移保留URG0 ACK1PSHRSISYNFIN窗口:16128检验和0xf2e5 紧急指针: 无效选项:空填充:空ARP:以太网目的地址:HonHaiPr_04:08:9f (44:37:e6:04:08:9f) 以太网源地址:HonHaiPr_04:09:c5(44:37:e6:04:09:c5)帧类型:ARP(0x0806)DNS:标识:0xa632 标志:0x8180问题数:1 资源记录数:3授权资源记录数:0 额外资源记录数:0 查询问题::type A,class IN回答::type CNAME,class IN,cname :type A,class IN, addr 101.4.60.122:type A,class IN, addr 101.4.60.121额外授权:0记录信息:0HTTP:版本:1.1 空格状态码:200 空格原因短语:OK回车符换行符首部:nginx :阈值:0.6.39回车符换行符实体:Date:Sat, 09 May 2015 07:58:02 GMT \r\nEthernet:目的地址:(58:6a:b1:5d:be:33 ) 源地址:(44:37:e6:04:08:9f)类型:IP 数据:769bytes FCS:0x08008.在wireshark界面上,设置抓包后的过滤条件为只显示IP地址包括web服务器地址的包(筛选格式类似“ip.addr eq 202.113.78.39”)。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研究和分析网络协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实现安全和高效的数据传输。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几种常见的网络协议,并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环境下,网络协议能够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并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性保障。

1. 引言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的基础。

它们定义了数据如何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递和交换,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重点研究以下几种网络协议:1.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网络协议之一。

它分为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网络协议的实现和使用牵涉到各个层次的相关技术和配置。

1.2. HTTP协议HTTP协议是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它基于TCP/IP协议,并通过可靠的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HTTP协议,我们可以实现网页的请求和响应,以及其他与Web相关的操作。

HTTP协议的实现和使用在今天的互联网中至关重要。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2.1. 理解和掌握各种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2.2. 通过实际操作验证网络协议的功能和效果;2.3. 探索网络协议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实验过程3.1. 搭建实验环境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需要搭建一个适合的实验环境。

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连接,并安装必要的软件和工具。

3.2. 实验一:TCP/IP协议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并进行一系列的实际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和配置网络接口层的相关参数。

接下来,我们将实现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功能,包括IP地址的分配和路由的配置。

最后,我们将使用应用层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并验证其可靠性和效果。

3.3. 实验二:HTTP协议实验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将以HTTP协议为例,研究应用层协议的工作流程和功能。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网络协议分析,深入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通信过程,加深对于网络通信的理解。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Wireshark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实验环境为Windows 系统。

三、实验步骤1. 安装Wireshark2.抓包启动Wireshark,选择需要抓包的网络接口,开始进行抓包。

在抓包过程中,可以选择过滤器,只捕获特定协议或特定IP地址的数据包。

3.分析数据包通过Wireshark显示的数据包列表,可以查看抓取的所有数据包,每个数据包都包含了详细的协议信息。

可以通过点击数据包,查看每个数据包的详细信息,包括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协议类型等。

四、实验结果通过抓包和分析数据包,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1.ARP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用于将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的协议。

在数据包中,可以看到ARP请求(ARP Request)和ARP响应(ARP Reply)的过程。

当发送方需要向目标发送数据包时,会发送ARP请求来获取目标的MAC地址,然后通过ARP响应获取到目标的MAC地址,从而进行通信。

2.HTTP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Web开发中常用的协议。

在数据包中,可以看到HTTP请求(HTTP Request)和HTTP响应(HTTP Response)的过程。

通过分析HTTP的请求和响应,我们可以看到客户端发送了HTTP请求报文,包括请求的URL、请求的方法(GET、POST等)、请求头部和请求体等信息。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送HTTP响应,包括响应的状态码、响应头部和响应体等信息。

3.DNS协议DNS(Domain Name System)是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协议。

在数据包中,可以看到DNS请求(DNS Query)和DNS响应(DNS Response)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物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4学时),拓扑结构一实验二、网际协议IP(4学时),拓扑结构一实验三、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2学时),拓扑结构二实验四、域名服务协议DNS(2学时),拓扑结构一实验五、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2学时),拓扑结构一实验六、传输控制协议TCP(4学时),拓扑结构一指导老师:年级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2. 掌握MAC地址的作用3. 掌握MAC广播地址的作用4. 掌握LLC帧报文格式5. 掌握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一)、两种不同的MAC帧格式常用的以太网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一种是DIX Ethernet V2标准;另一种是IEEE的802.3标准。

目前MAC帧最常用的是以太网V2的格式。

下图画出了两种不同的MAC帧格式。

(二)、MAC层的硬件地址1、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物理地址或MAC地址,它是数据帧在MAC层传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识符。

2、网卡从网络上收到一个 MAC 帧后,首先检查其MAC 地址,如果是发往本站的帧就收下;否则就将此帧丢弃。

这里“发往本站的帧”包括以下三种帧:单播(unicast)帧(一对一),即一个站点发送给另一个站点的帧。

广播(broadcast)帧(一对全体),即发送给所有站点的帧(全1地址)。

多播(multicast)帧(一对多),即发送给一部分站点的帧。

三、网络结构四、实验步骤练习一:编辑并发送LLC 帧本练习将主机A 和B 作为一组,主机C 和D 作为一组,主机E 和F 作为一组。

现仅以主机A 和B 为例,说明实验步骤。

1、主机A 启动仿真编辑器,并编写一个LLC 帧。

目的MAC 地址:主机B 的MAC 地址。

源MAC 地址:主机A 的MAC 地址。

协议类型和数据长度:可以填写001F 。

类型和长度:可以填写001F 。

实验一 利用WireShark分析HTTP和DNS

实验一  利用WireShark分析HTTP和DNS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实验成绩:__________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组者: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 实验一利用WireShark分析HTTP和DNS一、实验目的及任务1、熟悉并掌握Wireshark的基本操作,了解网络协议实体间的交互以及报文交换。

2、分析HTTP协议3、分析DNS协议二、实验环境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或Windows XP;Wireshark等软件。

三、实验预习1、Internet协议栈分为哪几层?每一层的功能、典型协议各是什么?并给出典型协议的英文全称。

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应用层:网络应用程序及他们的应用层协议保存的地方HTTP SMTP FTP 运输层:在应用程序端点之间传送应用层报文TCP UDP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的网络层分组从一台主机移动到另一台主机IP协议链路层:主要为网络层提供传输服务物理层:将帧中的一个一个比特从一个节点移动到下一个节点2、HTTP请求报文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列举四种常见的首部字段名,并解释其后“值”字段的含义。

Accept:用于高速服务器,客户机支持的数据类型Accept-Charset: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采用的编码格式Accept-Encoding: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支持的数据压缩格式Accept-Language:客户机的语言环境3、HTTP响应报文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列举五种常见的首部字段名,并解释其后“值”字段的含义。

4、应用“条件Get”方法的基本目的是什么?该方法所用到的典型的首部字段名是什么?当客户端要从服务器中读取文档时,使用GET方法。

GET方法要求服务器将URL定位的资源放在响应报文的数据部分,回送给客户端。

5、DNS有哪两层基本含义?DNS层次结构中包含哪三类DNS服务器?分布式数据库层次数据库根DNS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权威DNS服务器6、DNS报文的基本格式是什么?7、列举三种常见的DNS记录,并解释记录中每个字段的含义。

网络安全实验教程(完整版)

网络安全实验教程(完整版)

四. 实验内容
(1)为了加深对whois域名查询服务的了 解,自己找一些域名进行查询。
可以访问/,利用 CNNIC对其CN域名信息查询的WHOIS服务, 来查询某些域名或IP的信息
四. 实验内容
(2)Google Hack的具体应用
可以利用“index of”来查找开放目录浏览的站 点 可以用Google来搜索一些具有缺陷的站点 利用[allintitle:“index of /admin”](不包括括 号)会列出所有开放 “admin”目录浏览权限 的WEB站点链接列表
二. 实验原理
3 扫描分类
1)全TCP连接 • 这种扫描方法使用三次握手,与目标计算机 建立标准的TCP连接。 • 攻击者首先向目的端口发送一个SYN数据包, 如果收到来自该端口的SYN/ACK数据包,就 可以判定该端口是开放的;然后攻击者再发 送一个ACK数据包(参见图1-2-1)。 • 如果目标端口是关闭的,攻击者就会收到一 个直接返回的RST/ACK数据包
域名解析的工作原理及其步骤是: • 第一步:用户提出域名解析请求,并将该域 名发送给本地的DNS域名服务器。 • 第二步:当本地的DNS域名服务器收到请求 后,就先查询本地的缓存,如果有该域名对 应的IP地址,则本地的DNS域名服务器就直 接把查询的结果返回给用户。 • 第三步:如果本地的缓存中没有该纪录,则 本地DNS域名服务器就直接把请求发给根DNS 域名服务器,然后根DNS域名服务器再返回 给本地DNS域名服务器一个所查询域(根的子 域,如CN)的主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二. 实验原理
DNS服务攻击原理
DNS(Domain Name System)即域名系统, 是一种分布式的、层次型的、客户机/服务器式 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实现了将域名翻译为IP 地址的功能。 域名解析需要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进行, 整个过程是通过DNS系统自动完成的。

计算机网络DNS以及HTTP协议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DNS以及HTTP协议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内容摘要该实验报告介绍了DNS协议分析实验和http的相关分析。

DNS协议分析是通过nslookup进行域名解析并通过协议分析软件来分析DNS协议的报文格式,如:DNS中RR格式的具体内容,以及DNS报文中事物标号,报文类型,问题的个数,回答RR个数,权威域名RR数,附加RR数,问题具体RR数,回答具体RR数,域名对应的权威域名服务器的相关RR和附加的具体RR数;http 协议分析主要有获取网页的流程,其次是分析http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格式并进行简单的报文分析,和对于网页中用户登录时的密码是为明文的分析,WEB缓存的验证,以及对http1.0和1.1之间的区别分析一、DNS协议分析:实验目的1.学会客户端使用nslookup命令进行域名解析2.通过协议分析软件掌握DNS协议的报文格式实验原理连上internet的PC机,并且安装有协议分析软件Wireshark。

实验原理及概况1.DNS解析过程:(1)当客户机提出查询请求时,首先在本地计算机的缓存中查找,如果在本地无法查询信息,则将查询请求发给DNS服务器(2)首先客户机将域名查询请求发送到本地DNS服务器,当本地DNS服务器接到查询后,首先在该服务器管理的区域的记录中查找,如果找到该记录,则进行此记录进行解析,如果没有区域信息可以满足查询要求,服务器在本地缓存中查找(3)如果本地服务器不能在本地找到客户机查询的信息,将客户机请求发送到根域名DNS服务器(4)根域名服务器负责解析客户机请求的根域名部分,它将包含下一级域名信息的DNS服务器地址地址返回给客户机的DNS服务器地址(5)客户机的DNS服务器利用根域名服务器解析的地址访问下一级DNS服务器,得到再下一级域名的DNS服务器地址(6)按照上述递归方法逐级接近查询目标,最后在有目标域名的DNS服务器上找到相应IP地址信息(7)客户机的本地DNS服务器将递归查询结构返回客户机(8)客户机利用从本地DNS服务器查询得到的IP访问目标主机,就完成了一个解析过程(9)同时客户机本地DNS服务器更新其缓存表,客户机也更新期缓存表,方便以后查询 3. DNS处于IP分层结构的应用层,是一种应用层协议,DNS协议数据单元封装在UDP数据报文中,DNS服务器端使用公用端口号为53(使用UDP协议0x11)2.DNS报文协议结构;标识标志问题数资源记录数授权资源记录数额外资源记录数查询问题回答(资源记录数可变)授权(资源记录数可变)额外资源记录数(资源记录数可变)该报文是由12字节的首部和4个长度可变的字节组成标识字段:占用两个字节,由客户程序设置,并由服务器返回结果标志字段:该字段占两个字节长,被细分成8个字段:QR 1 Opcode 4 AA 1 TC 1 RD 1 RA 1 Zero 3 Rcode 4QR:1bits字段,0表示查询报文,1表示响应报文 Opcode:4bits字段,通常值为0(标准查询),其他值为1(反向查询)和2(服务器状态请求)AA:1bits标志表示授权回答(authoritive answer),该名字服务器是授权于该领域的 TC:1bits 字段,表示可截(truncated),使用UDP时,它表示当应答的总长度超过512字节时,只返回前512个字节RD:1bits字段,表示期望递归,该比特能在一个查询中设置,并在一个响应中返回,这个标志告诉名字服务器必须处理这个查询,也称为一个递归查询,如果该位为0,且被请求的名字服务器没有一个授权回答,它就返回一个能解答该查询的其他名字服务器列表,这称为迭代查询(期望递归)RA:1bits字段,表示可用递归,如果名字服务器支持递归查询,则在响应中将该bit置为1(可用递归)zero:必须为0rcode:是一个4bit的返回码字段,通常值为0(没有差错)和3(名字差错),名字差错只有从一个授权名字服务器上返回,它表示在查询中指定的域名不存在随后的4个bit字段说明最后4个变长字段中包含的条目数,对于查询报文,问题数通常是1,其他三项为0,类似的,对于应答报文,回答数至少是1,剩余两项可以使0或非0 5. DNS 查询报文中每个查询问题的格式0 16 31查询名查询类型查询类查询名:要查找的名字查询类:通常值为1,表示是互联网的地址,也就是IP协议族的地址查询类型:有很多种查询类型,一般最常用的查询类型是A类型(表示查找域名对应的IP 地址)和PTR类型(表示查找IP地址对应的域名)查询名为要查找的名字,它由一个或者多个标示符序列组成,每个标示符已首字符字节数的计数值来说明该表示符长度,每个名字以0结束,计数字节数必须是0~63之间,该字段无需填充字节,如:实验步骤1.打开Wireshark,设置好过滤器(1).打开后选择capture,后选择interfaces;(2).接着选择有数据变动的网络连接,后选option;(3)在Filter里输入udp port 53;2.使用命令提示符输入nslookup查找的IP地址,分析Wireshark捕获的数据包;具体分析如下:1.第一帧:由本地PC机IP地址为182.1.63.149发送报文给本地DNS服务器219.229.240.19的反向查询,用于查询本地服务器的名字,具体协议如下:报文标识为1;标志为1;问题数1;回答数0;权威RR 为0;附加RR 为0;询问IP 地址为219.229.240.19的权威域名,type 类型为PTR ;第二帧是本地DNS 服务器响应报文,包含了查询结果,即本地DNS 服务器的名字:权威回答数1;本地DNS 服务器的名字为附加RR 回答了本地域名服务器域名对应的IP 地址;第三帧用于客户端发送给本地DNS 服务器的请求报文,用于请求 的IP 地址 查询结果回复的帧数第四帧是本地DNS域名服务器的响应报文,包含了回答的IP地址其中,权威RR回答了IP地址,别名等信息;二、Http协议分析:生存时间别名实验目的1.分析http1.0和1.1之间的区别(持续连接和非持续连接,流水线和非流水线)。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协议成为了信息传输的重要基础。

网络协议的设计和实现对于保障网络安全和提高网络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几种常见的网络协议进行分析,深入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一、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当前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

它是一个分层的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

其中,传输层的TCP协议和UDP 协议是最为重要的。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而UDP 协议则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我们通过Wireshark工具对TCP/IP协议进行了抓包分析。

在抓包过程中,我们观察到TCP协议使用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并通过序列号和确认号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UDP协议则没有连接建立的过程,可以直接发送数据。

通过对抓包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TCP协议适用于对数据传输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而UDP协议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二、HTTP协议HTTP协议是应用层的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

它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每次请求和响应都是独立的。

我们通过使用浏览器访问一个网页的过程,对HTTP协议进行了分析。

在抓包结果中,我们观察到HTTP协议的请求和响应分为多个字段,包括请求行、请求头、请求体、响应行、响应头和响应体。

通过分析请求头中的User-Agent字段,我们可以了解到客户端的信息,通过响应头中的Content-Type字段,我们可以了解到服务器返回的数据类型。

通过对HTTP协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网页的加载过程,以及优化网页性能的方法。

三、DNS协议DNS协议是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协议。

在我们访问一个网站时,浏览器首先会向DNS服务器发送一个DNS查询请求,获取目标网站的IP地址。

我们通过Wireshark工具对DNS协议进行了抓包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利用分组嗅探器(ethereal)分析协议HTTP和DNS一、实验目的1、分析HTTP协议2、分析DNS协议二、实验环境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Ethereal、IE等软件。

三、实验步骤1、HTTP GET/response交互首先通过下载一个非常简单的HTML文件(该文件非常短,并且不嵌入任何对象)。

(1)启动Web browser。

(2)启动Ethereal分组嗅探器。

在窗口的显示过滤说明处输入“http”,分组列表子窗口中将只显示所俘获到的HTTP报文。

(3)一分钟以后,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4)在打开的Web browser窗口中输入一下地址(浏览器中将显示一个只有一行文字的非常简单的HTML文件):/ethereal-labs/HTTP-ethereal-file1.html(5)停止分组俘获。

窗口如图1所示。

根据俘获窗口内容,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6题。

图1分组俘获窗口2、HTTP 条件GET/response交互(1)启动浏览器,清空浏览器的缓存(在浏览器中,选择“工具”菜单中的“Internet 选项”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删除文件”)。

(2)启动Ethereal分组俘获器。

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以下URL: /ethereal-labs/HTTP-ethereal-file2.html,你的浏览器中将显示一个具有五行的非常简单的HTML文件。

(4)在你的浏览器中重新输入相同的URL或单击浏览器中的“刷新”按钮。

(5)停止Ethereal分组俘获,在显示过滤筛选说明处输入“http”,分组列表子窗口中将只显示所俘获到的HTTP报文。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7-10题。

3、获取长文件(1)启动浏览器,将浏览器的缓存清空。

(2)启动Ethereal分组俘获器。

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以下URL: /ethereal-labs/HTTP-ethereal-file3.html,浏览器将显示一个相当大的美国权力法案。

(4)停止Ethereal分组俘获,在显示过滤筛选说明处输入“http”,分组列表子窗口中将只显示所俘获到的HTTP报文。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1-14题。

4、嵌有对象的HTML文档(1)启动浏览器,将浏览器的缓存清空。

(2)启动Ethereal分组俘获器。

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以下URL: /ethereal-labs/HTTP-ethereal-file4.html,浏览器将显示一个具有两个图片的短HTTP文件(4)停止Ethereal分组俘获,在显示过滤筛选说明处输入“http”,分组列表子窗口中将只显示所俘获到的HTTP报文。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5-16题。

5、HTTP认证(1)启动浏览器,将浏览器的缓存清空。

(2)启动Ethereal分组俘获器。

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以下URL: /ethereal-labs/protected_pages/HTTP-ethereal-file5.html,浏览器将显示一个HTTP文件,输入所需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eth-students,密码:networks)。

(4)停止Ethereal分组俘获,在显示过滤筛选说明处输入“http”,分组列表子窗口中将只显示所俘获到的HTTP报文。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7-18题。

6、跟踪DNSnslookup工具允许运行该工具的主机向指定的DNS服务器查询某个DNS记录。

如果没有指明DNS服务器,nslookup将把查询请求发向默认的DNS服务器。

其命令的一般格式是:nslookup –option1 –option2 host-to-find dns-serveripconfig命令用来显示你当前的TCP/IP信息,包括:你的地址、DNS服务器的地址、适配器的类型等信息。

如果,要显示与主机相关的信息用命令:ipconfig/all如果查看DNS缓存中的记录用命令:ipconfig/displaydns要清空DNS缓存,用命令:ipconfig /flushdns运行以上命令需要进入MSDOS环境。

(1)利用ipconfig命令清空你的主机上的DNS缓存。

(2)启动浏览器,将浏览器的缓存清空。

(3)启动Ethereal分组俘获器,在显示过滤筛选说明处输入“ip.addr==your_IP_address”(如:ip.addr==10.17.7.23),过滤器将会删除所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都与指定IP地址不同的分组。

(4)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5)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6)停止分组俘获。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9-25题。

(7)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8)在上进行nslookup(即执行命令:nslookup )。

(9)停止分组俘获。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26-29题。

(10)重复上面的实验,只是将命令替换为:nslookup –type=NS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30-32题。

(11)重复上面的实验,只是将命令替换为:nslookup http://www.aiit.or.kr/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33-35题。

四、实验报告内容在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以下问题:(1)你的浏览器运行的是HTTP1.0,还是HTTP1.1?你所访问的服务器所运行的HTTP版本号是多少?(2)你的浏览器向服务器指出它能接收何种语言版本的对象?(3)你的计算机的IP地址是多少?服务器的IP地址是多少?(4)从服务器向你的浏览器返回的状态代码是多少?(5)你从服务器上所获取的HTML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是多少?(6)返回到你的浏览器的内容以供多少字节?(7)分析你的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的第一个HTTP GET请求的内容,在该请求报文中,是否有一行是:IF-MODIFIED-SINCE?(8)分析服务器响应报文的内容,服务器是否明确返回了文件的内容?如何获知?(9)分析你的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的第二个“HTTP GET”请求,在该请求报文中是否有一行是:IF-MODIFIED-SINCE?如果有,在该首部行后面跟着的信息是什么?(10)服务器对第二个HTTP GET请求的响应中的HTTP状态代码是多少?服务器是否明确返回了文件的内容?请解释。

(11)你的浏览器一共发出了多少个HTTP GET请求?(12)承载这一个HTTP响应报文一共需要多少个data-containing TCP报文段?(13)与这个HTTP GET请求相对应的响应报文的状态代码和状态短语是什么?(14)在被传送的数据中一共有多少1个HTTP状态行与TCP-induced”continuation”有关?(15)你的浏览器一共发出了多少个HTTP GET请求?这些请求被发送到的目的地的IP地址是多少?(16)浏览器在下载这两个图片时,是串行下载还是并行下载?请解释。

(17)对于浏览器发出的最初的HTTP GET请求,服务器的响应是什么(状态代码和状态短语)?(18)当浏览器发出第二个HTTP GET请求时,在HTTP GET报文中包含了哪些新的字段?(19)定位到DNS查询报文和查询响应报文,这两种报文的发送是基于UDP还是基于TCP 的?(20)DNS查询报文的目的端口号是多少?DNS查询响应报文的源端口号是多少?(21)DNS查询报文发送的目的地的IP地址是多少?利用ipconfig命令(ipconfig/all)决定你主机的本地DNS服务器的IP地址。

这两个地指相同吗?(22)检查DNS查询报文,它是哪一类型的DNS查询?该查询报文中包含“answers”吗?(23)检查DNS查询响应报文,其中提供了多少个“answers”?每个answers包含哪些内容?(24)考虑一下你的主机发送的subsequent(并发)TCP SYN分组, SYN分组的目的IP地址是否与在DNS查询响应报文中提供的某个IP地址相对应?(25)打开的WEB页中包含图片,在获取每一个图片之前,你的主机发出新的DNS查询了吗?(26)DNS查询报文的目的端口号是多少?DNS查询响应报文的源端口号是多少?(27)DNS查询报文发送的目的地的IP地址是多少?这个地址是你的默认本地DNS服务器的地址吗?(28)检查DNS查询报文,它是哪一类型的DNS查询?该查询报文中包含“answers”吗?(29)检查DNS查询响应报文,其中提供了多少个“answers”?每个answers包含哪些内容?(30)DNS查询报文发送的目的地的IP地址是多少?这个地址是你的默认本地DNS服务器的地址吗?(31)检查DNS查询报文,它是哪一类型的DNS查询?该查询报文中包含“answers”吗?(32)检查DNS查询响应报文,其中响应报文提供了哪些MIT名称服务器?响应报文提供这些MIT名称服务器的IP地址了吗?(33)DNS查询报文发送的目的地的IP地址是多少?这个地址是你的默认本地DNS服务器的地址吗?如果不是,这个IP地址相当于什么?(34)检查DNS查询报文,它是哪一类型的DNS查询?该查询报文中包含“answers”吗?(35)检查DNS查询响应报文,其中提供了多少个“answers”?每个answers包含哪些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