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与未来结课论文——大学生与科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幻想与人类未来
结课试卷及论文
中外科幻与大学生活
摘要:小时候的好奇心让我对科幻很感兴趣,通过课程的学习,使我产生了许多思考。对中外科幻发展情况的了解,展示出了中外科幻的差异。揭示了国内科幻的不足,特别是在科幻电影方面的劣势所在。最后从大学生活的角度分析了一下科幻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对待科幻的态度。
关键词:历程脉络中国科幻西方科幻今昔对比科幻电影科幻生活
小孩子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心,因为外界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充斥着太多的新奇。回想起孩提时代的我们,总是时不时的对着无限深邃的天空发呆,用孩子那般稚嫩的思维来抒发对美妙世界的思考。在我们开始学习知识以后,对于这个世界就有了逐步深入的了解,也随之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探索欲。特别是那种天性里对于某些方面的浓厚的兴趣,会让我们不自觉的想去更多的了解那些方面的知识,来回答我们心中的疑团,满足我们的求知心理,让我们的知识层面不断加深。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也都有不同的爱好。小时候的我,除了基本的学习以外,比较喜欢的是历史、天文和科幻,这个是在小学就养成的一种习惯吧。当然,那时候对于科幻的概念肯定是相当模糊了,不过有段记忆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记得是小学高年级时,看过一本书名为《遭遇UFO》。出于兴趣,我拿来认真看了一遍。书不是很厚,半天时间就看完了,觉得很新奇。里面集中的描绘了许多关于外星人事件的案例,什么会见人类啊、甚至劫持的等,写得绘声绘色,那时的我信以为真。因为看的时候是白天,也就没什么感觉,但当暮色降临时,回想起那些情节,真的让我有些害怕,总觉得可能某天我会遇上外星人,甚至被带走,就再也回不来了。
回想其当时的想法,觉得既幼稚又可笑,很是好玩。当然,现在想来那只不过是小孩的天真罢了,不过也就因此比较好奇科幻,也是选修这门课的原因之一吧。
初高中时课程较多,对其关注度也就不是那么多了,也可能是知道的事实多了,觉得还是现实点好。那时候也偶尔看些杂志或者某些科幻影片罢了,特别是高中为了高考,丢掉了不少“业余”爱好。但是到了大学以后,有了更多宽余的时间,也就重新开始关注起这些方面来。看过了不少科幻影片和些许书籍,产生了更多的想法。学了这门选修课,也让我从更多的角度去了解科幻,更加科学合理的去认识科幻。
按目前大多数的理解,科幻小说的意义在于,其以独特的文体特征,激发人们的想象,引导着人们对未来的思索,富于智慧的启迪性。纵观各类科幻小说,大都是关于人、关于科学技术怎样影响人类未来生活的小说,它描绘出了那些可能的世界。我们人类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想象力至关重要。科幻小说在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方面,无疑具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优秀的科幻小说不仅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的兴趣,还能对未来做出某些程度的预见。科幻小说虽然描绘的多是未来生活,但这一切都还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科幻小说纵使写了如此多的星际战争,宇宙体验,但它的立足点仍然是“人”,是人们的现实生活。在科幻小说的发展史上,每一次潮起潮落都与现实的巨大变革不无关系。
现代社会能够发展到今天如此的进步程度,想象力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科幻无疑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从课余时间,还是这门课上老师所放映的经典影片,我们看到的大都是国外的影片,美国是当仁不让。这个当让含有大量的技术因素和人力资源因素在里面,是无可比拟的。但是所介绍和阅读的科幻作品,相比较下来,国外无疑要经典的多。那么科幻是如何兴起的,中国的科幻又是怎样一个局面呢,还有,科幻对我们的生活中又有怎样的影响呢?这段时间的关注,让我有了一些收获。
1、中国科幻小说百年历程
介于目前我们大多数人对中国科幻知之甚少,故此我先去了解一些关于中国现代科幻发展的一些情况。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是在西方科幻小说影响下产生的,始于清末民初。
晚清中国放眼看世界之际,清末文学适应历史的律动而求新求变意识空前。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要追溯到清末民初,因为正是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了自觉的翻译与创作,科幻小说也才真正开始作为一种文类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随着国外科幻小说的翻译介绍,晚清中国知识分子很快开始了科幻说的创作。科幻小说创作为中国的读者打开了一片新天地,让其借着科幻小说上天入地,体验其间种种新奇的感受。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那就是对科学的好奇崇尚以及通过科学来富国强兵的强烈渴望。
晚清之后,科幻小说在中国曲折发展,五四时期,社会精英们对这一文类竭力推崇。鲁迅先生《<月界旅行>辨言》中有言:“导中国人群以力行,必自科幻小说始。”纵观这一时期科幻小说的创作,现代性诉求在其中的表现不仅在于大的时代氛围,中国科幻小说对于现代性充满爱国情绪的想象,甚至将西方先进国家作为自己想象的坐标;还表现在具体的文本写作之中,中国的科幻小说充溢着大量的西方主人公,西方式的城市与话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科幻小说曾在儿童文学中定位与沉溺近二十年,配合着中央政府“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对新中国建立与发展的欣喜激动、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构成这一阶段科幻小说的主旋律,出现了郑文光、张然、迟叔昌、肖建亨、刘兴诗等一大批作家。到了60年代,中国的科幻小说逐渐走向成熟,大量的科幻作品与新中国的现代科技一道展望着美好的未来。作品基调多乐观向上:对新中国建立与发展的欣喜激动、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构成这一阶段科幻小说的主旋律。
接下来的文革无疑是中华文明的一次浩劫,那个时期科幻小说也曾成为重点打击对象,其命运时起时伏。一个万马齐喑的时代,科幻小说自然也难逃厄运,被视为离经叛道,科幻作家的处境也非常恶劣。经历了十年搁笔的灾难,科幻小说这株幼苗,蒙上了十年冰霜。
粉碎“四人帮”以后,科幻小说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科幻小说从少儿科普的模式中摆脱出来,题材与风格都进一步地丰富与拓展,中国科幻小说有了很大发展。
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科幻小说忽然再度遭到猛烈批判,在巨大压力下,陷入了十多年的低谷,直到进入90年代,才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而目前看来,在西方科幻的冲击下,中国科幻的发展不容乐观,至少在我们眼中看到的很少,没能让大众普遍接受。那么西方科幻为什么优势是那么明显呢,我们从西方的发展中能够得到些什么经验呢?
2、西方世界科幻小说发展脉络
通过简单的了解,我大概知道了一些西方科幻的发展历程。西方对近代自然科学较早做出贡献,所以科幻小说最早诸源于西方。
现在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当推玛丽雪莱1818年发表的《弗兰肯斯坦》他们的创作奠定了科幻小说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即对科学本身进行关注的“硬式科幻”和对科技作用思索为主、结论往往是悲观的“软式科幻”。
20世纪20年代末,相继经过了增加科学因素的“根斯巴克时代”和题材更宽,主题更加深刻的“坎贝尔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科幻小说创作数量猛增,进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二战结束后,新浪潮科学小说崛起。这一运动在英国发端,受冷战影响,大力描写人类的不幸、失望等,与主流文学进一步接近,批判与悲观色彩强烈。与传统硬科幻“科学崇拜”绝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