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海水鱼类的成鱼养殖(一稿)资料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养殖部分)复习参考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养殖部分)复习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d77533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4.png)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养殖部分)复习参考第一篇: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养殖部分)复习参考《水产动物增养殖学》复习参考(鱼类养殖部分)一.名词解释1.水产动物栖息于水中生长、发育、繁殖的动物。
2.水产经济动物在鱼、虾、蟹、贝等种类中,可被人们开发利用的水产动物。
3.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整合了鱼类、虾蟹类、贝类和其他种类增养殖的理论和技术,是研究增养殖对象生物学原理与增养殖技术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4.繁殖保护就是通过休渔、定额捕捞等措施对渔业资源的保护。
5.放流就是把鱼类等种苗培养到一定大小,使它可以进行独立生活,具有抵抗敌害的能力,然后放到自然水域中任其索饵、生长、发育。
6.移植指把某一地区特有的生物种类引到其它地区,使其在新地区的环境条件中能继续生活、生长和繁洐后代(目的在于改善和充分利用某一特定天然水域的生产潜力,形成新的渔业对象)。
7.驯化被移植的种类在新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生存适应,发展了某些适应性状,使它们适应于新的环境中生活和繁洐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种群。
8.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淡水经济鱼类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由池塘养鱼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和海水鱼类增养殖学三课合成)9.水产业及其分类水产业又称渔业,是从海水和淡水水域中取得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鱼、虾、蟹、贝、藻等)以供人类利用的事业。
按生产水域,水产业可分为淡水渔业、海洋渔业。
按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则可分为捕捞业、养殖业、增殖业、加工业、休闲渔业。
10.养殖在较小的水体内将鱼等品种养到商品规格以供上市的生产过程。
11.养殖的分类按基础设施,可分为池塘、河道、湖泊、水库、稻田、工业化、海水网箱、港湾养鱼等;按养殖对象,可分为鱼类养殖、虾蟹养殖、贝类养殖、藻类栽培及龟鄨蛙类养殖等;按水域盐度,可分为海/咸水(16‰以上)、咸淡水(0.5-16‰)、淡水(0.5‰以下)养殖;按养殖适温,可分为冷水(20℃以下)养殖和温水(20℃以上)养殖;按措施强度,可分为精养、半精/粗养和粗养;按生产方式,可分为单养、混养和套养。
鱼类增养殖学整理资料
![鱼类增养殖学整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9966c7a69dc5022abea0033.png)
一、考试说明1、参考教材《鱼类增养殖学》王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题型及分数比例1、题型比例名词解释占40%问题占60%2、内容比例专业述语和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占40%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20% (注:具体的养殖工艺不列入考试范围);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40%、考试内容1、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1、鱼类养殖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品增长的主要途径2、所选鱼类具有生长快、肉味美、食物链短、适应性强、饲料容易解决、鱼种容易获得的特点3、充分利用当地天然饵料资源和有机肥料4、通常采用立体混养的方式5、科学的养殖管理&综合养鱼:养殖业、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环保、营销等结合一体①鱼类弄殖业已成为我回水产品増长的主姿逮科②选用生长快、肉昧僅物fit短、适恢性强.饲料容易薛决.苗种容易張得的鱼类作和我③国的主要养殖鱼类④充分利用晋地天然灣料瓷淤刑某些百机肥料以及农副产品加TJG的废弃物,件为养殖鱼閃⑤饲料刑肥料.⑥立休混养⑦科学的养殖水廣管理⑧编合养鱼2、何谓综合养鱼?以池塘养鱼为主,兼营作物栽培、畜禽饲养和农畜产品加工的一种生产方式。
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在生产上凯养鱼为上,渔、农、牧三业配冬衽经营上”歆、T.渔三业耽背,戚为以枫为主、綿合经营的副備品供阿華地’展我国城市人民鶯菜镜于抹T程的車普组成部门■=3、何谓用生态养殖?生态养殖就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生态养殖的畜禽产品因其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生态兼殖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阿的共生宜补原理,利用n然界物质黯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刑区域内.迎过相网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呼共同生怅,实现保祈生态平衡、Il 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St方式=■生态养暄就是利用无旳樂的朮域如涮泊、水市、江河及天然供斜.或書运用土东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朋和生态环境.按掘特定的养殖模式进廿增螫.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衲药.LI 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緑色食品利有机金品.第一篇、总论(基础篇)(一)养殖鱼类生物学1、试述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海水观赏鱼饲养程序及常规技术
![海水观赏鱼饲养程序及常规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0f817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b.png)
海水观赏鱼饲养程序及常规技术在水族店第一次见到海水观赏鱼的人,一定会为它绚丽迷人的色彩而叹为观止,流连忘返,也许从那时开始在您心灵的深处便时常会萌发一种想拥有这些神秘精灵的愿望可是由于听到的太多关于海水鱼难养的经验之谈,又不得不让您望而却步。
海水鱼饲养可算是一项较大的投资,若因错误的操作而痛失鱼只,不仅承受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也成为您心灵中的伤痛。
正是大多数海水鱼爱好者目前的这种心态,使许多人陷入敢爱又不敢养的被动局面。
其实在水族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只要在正确的饲养方法指导下,您完全可以弥补这个遗憾,拥有一缸漂亮的海水鱼,本文就海水鱼饲养过程中一系列操作环节作一概述,帮助您建立信心,养好海水观赏鱼。
一、珊瑚石的杀菌清洗在海水水族箱中大多情况下,都是以珊瑚石作为装饰品,一来让仪态万千、色彩鲜艳的海水鱼悠游于珊瑚丛中,营造出更接近于天然珊瑚礁海域的氛围,减少鱼只的紧迫感,二来将海洋的神秘气息融入您的居室,同时也为海水鱼凭添几分生动的色彩,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珊瑚是海里成千上万的腔肠动物的石灰质骨骼堆积而成的珊瑚礁的一部分,因而您从水族店购买的珊瑚在其弯曲回旋的沟道中仍保留着许多生活在上面的微生物的残骸,若将珊瑚直接放入水族箱中,遇到水后这些残骸会很快腐烂发臭,进而污染水族箱中的水质,因此必须彻底清洗珊瑚后才可放入水族箱。
由于珊瑚的清洗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因此在您决定饲养海水鱼之前,最好提前清洗珊瑚,以免到时延误设缸。
清洗珊瑚有两种较普遍的方法:漂白水溶液清洗:在4.5升水中加入两杯漂白水调配成漂白水溶液,将珊瑚石在漂白水溶液中浸泡消毒一星期,然后改用清洁水再浸泡一周,以去除珊瑚石上吸附遗留的漂白粉味道。
在清洗多次后,若漂白粉异味还不能彻底去除,可以用流动的清洁水冲洗珊瑚石,直到无异味为止。
煮沸、曝晒杀菌:对于小片的珊瑚石可以放入清洁水中加温至煮沸,大约1小时后取出用自来水整个冲洗一遍,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碎屑,然后在清洁水中浸泡10~12小时,再用水管冲洗一次,最后将珊瑚放在太阳下曝晒、杀菌。
海水鱼饲养教学
![海水鱼饲养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95a42c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6.png)
海水鱼饲养教学
海水鱼是一种受欢迎的宠物,但饲养海水鱼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护它们的健康和生存。
以下是一些关于海水鱼饲养的指南: 1. 水质管理:养鱼的水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需要适合它
们生活的水质。
您应该使用专业的水测试工具来监测水质,以确保水中的氨、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定期更换一半的水可以帮助保持水质。
2. 饲料:提供适当的食物对于海水鱼的健康至关重要。
不同种
类的鱼需要不同种类的饲料。
请确保您使用高质量的饲料,并根据鱼的大小和需求进行喂食。
3. 水温和光照:海水鱼需要温暖的水和适当的光照来维持它们
的健康。
您应该使用恰当的加热器来保持水温,同时使用适当的灯具来提供光照。
确保光线不会直接照射到鱼缸中的鱼。
4. 清洁和维护:定期清洗鱼缸和过滤器非常重要。
通过清除废
弃物和残留物,可以减少水中的细菌和危害鱼的化学物质的数量。
同时,检查过滤器是否正常运转。
5. 选择适合的鱼种:在选择鱼种之前,请了解它们的性格、尺寸、饲料和温度要求。
不同种类的鱼可能具有不同的偏好和饮食。
确保您选择的鱼种适合您的鱼缸大小和其他鱼类。
养海水鱼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维护,但是如果您能够遵循这些指南并给予它们关注和关爱,您的海水鱼将会健康、快乐地生活。
- 1 -。
海水鱼类养殖
![海水鱼类养殖](https://img.taocdn.com/s3/m/b00b9021cfc789eb172dc813.png)
海水鱼养殖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1 (了解)我国海水鱼养殖的种类有:鲻鱼、梭鱼、遮目鱼、大弹涂鱼、蓝子鱼、黑鲷、黄鳍鲷、花鲈、尖吻鲈、中华乌塘鳢、大黄鱼、美国红鱼、石斑鱼、海鳗、河豚、牙鲆、大菱鲆、真鲷等。
2 海水鱼的养殖模式:港养、池塘养殖、海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浅海网围养殖3 海水养殖存在的问题:1)池塘养鱼方面:基础理论较薄弱,应借鉴于淡水池塘养殖理论,探求海水池塘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提高单位水体生产力。
2)网箱养鱼方面:网箱布局过于稠密,超出海区环境容纳量,致使水流不畅,局部严重缺氧,加上残饵和排泄物过多,养殖区域的污染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另外,网箱抗风能力差,应发展深水抗风网箱。
3)工厂化养鱼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养鱼设施、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尤其要加强水处理系统、水质自动监测与控制的研究。
4)人工繁殖方面:有些海水鱼类,其人工繁殖的苗种已能满足养殖生产需要,但还有相当一部分鱼类,其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尚未完全突破,所培育的苗种数量有限,有些还靠从自然海区捕捞,有些靠进口,致使苗种和成鱼价格认为炒得很高,跌的也很快。
5)饵料方面:目前海水养殖的主要是肉食鱼类,所用的饵料大部分是动物性饵料,人工育苗采用的系列饵料一般为双壳类受精卵及其单轮幼虫、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枝角类以及鱼虾贝肉糜。
应加强研究和开发仔稚鱼微囊微粒饲料,逐步取代生物饵料。
成鱼主要以新鲜或冷冻的小杂鱼、低值的贝类和虾类为主,部分用的是配合饲料,饵料来源没有保证,且易污染水质。
应进一步改进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着重诱食剂和添加剂的研究。
4 我国海水健康养殖与国外发展的差距:a,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不高、水处理技术落后。
b,养殖自身污染控制。
C,可持续管理理念。
d,意识差距。
5 海水养殖发展和展望:1)健康养殖是未来海水养殖的核心目标2)立足于生态养殖:a,优化养殖新模式。
b,建立自养和异养符合生态养殖系统。
海水鱼类养殖绪论
![海水鱼类养殖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f52f59353169a4517723a38a.png)
海水网箱养殖
• 海水网箱养殖是一种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具有 集约化、高密度和高效益等特点。目前所采用 的网箱类型主要是浮式网箱,近几年也在研制 或引进升降式和深水抗风浪的网箱,将养殖海 区由浅海内湾移至浅海或深海。养殖的鱼类主 要是一些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经济价值高、 适于高密度养殖的肉食性鱼类, 石首鱼科、鲷 科、石鲈科 、笛鲷科鱼类,其中大黄鱼、美国 红鱼、真鲷和石斑鱼类产量最大。
海水养殖发展历程
一.海水养殖起步期(1950—1960)
主要对海带种植技术进行研究1960年我国藻类产量达 250kt。 二.海洋养殖发展时期(1961—1978) “以养为主,积极发展捕捞”、“浅海农业、海洋水产 生产农牧化”,建立主要养殖贝类(泥蚶、缢蛏、青 蛤、蛤仔、贻贝)的人工育苗技术,对梭鱼等20余种 海水鱼人工育苗研究,实验室内人工培育出中国对虾 苗、工厂化养殖技术。
海水鱼类养殖
徐大勇
概论
• • • • 海水养殖状况 海水养殖模式 海水养殖存在问题 海水养殖发展方面
海水养殖状况
• 海水鱼类养殖条件: 1. 地理条件 :我国海域辽阔,大陆海岸线长达18
000 km,浅海、港湾、滩涂面积大,从南到北跨越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种气候区,很适于发展海水养 殖业
1. 鱼类品种:鲻鱼、梭鱼、遮目鱼、大弹
涂鱼和蓝子鱼、黑鲷、黄鳍鲷、花鲈、尖吻 鲈、中华乌塘鳢、大黄鱼、美国红鱼、石斑 鱼类和海鳗、大黄鱼、美国红鱼、真鲷和石 斑鱼 ,河豚、牙鲆、大菱鲆、真鲷 等
种名 中国鲈 褐牙鲆 美国红鱼 真鲷 黑鲷 黄鳍鲷 平鲷 梭鱼 鲻鱼 高体 红鳍东方豚 大黄鱼 赤点石斑鱼
主要养殖区 我国沿海 我国沿海 我国沿海 东以南沿海 东以南沿海 福建、广东 福建、广东 北方沿海 福建、广东 福建、广东 我国沿海 浙江以南沿海 福建、广东
海水鱼类健康养殖
![海水鱼类健康养殖](https://img.taocdn.com/s3/m/842f8d27e2bd960590c677cb.png)
廖志强 , ,9 0 男 1 7 年生 , 本科 , 高级工程师 。
新 鲜 出厂 。
胴体 和脏器 , 不能 在无 害化处理 后食用 者 , 进行化 应
制。
毁
52 有 条件食 用 . 伤 的胴体 和脏器 , 根据病 理损 伤 的性 质和程 度 , 过 经 全 部死亡 者 , 以有条件 的食用 。 可
2 养 殖 环 境 与水 质 条 件
环境 要求避 风条件 好 、 风浪不 大 、 交通 方便 的 内
1 养殖 品种
湾, 湾底地 势平 、 质 以 硬砂 或 泥砂 为 好 ( 间 带 底 潮
养殖需 岩礁 底质 ) 湾 内水流 畅通 、 体交换 良好 , , 水 流
我 国产有海 产鱼 类 150余 种 , 0 当前 , 国养 殖 速 3 我 0~ 5 m/ , 潮 时 水 深 高 于 4 m, 明 度 0c s低 透 ( 含少数 引进 品种 ) 的海水鱼类 约有 6 0多种 : 石斑 05 . 有 . ~30m。水 质 符 合 部颁 标 准 , 生产 中要 求 p H 属的青石 斑 、 赤点 石斑 、 点带石 斑 、 带石斑 、 斜 云纹 石 78 . , 解 氧 5 8mg L, . ~8 5 溶 ~ / 氨氮 d 0 2mg L。 . / 斑、 鞍带 石斑 、 石 斑 、 鼠斑 、 点石 斑 ; 褐 老 硅 髭鲷 属 的 盐 度不 受淡水 注入 影 响 , 围在 2‰ ~ 3‰ 。水 温 范 2 2 斜 带髭鲷 、 纵带髭 鲷 、 带髭 鲷 ; 鱼 参 属 的卵 型鲳 视 鱼种 类 而 不 同 , 横 鲳 暖水 性 鱼 类 一 般 要 求 生 存 水 温 鱼参 、 台湾鲳 鱼参 ; 目鱼 目科 的牙鲆 、 比 大菱 鲆 、 西 1  ̄3 大 6 0℃ , 暖温性 鱼类要 求 1  ̄ 2 2 8℃ , 冷温性 则要
海水鱼类养殖的思路与技术指导
![海水鱼类养殖的思路与技术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e144c3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e.png)
海水鱼类养殖的思路与技术指导鱼类养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经济可行性较高的养殖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养殖方式,海水鱼类养殖由于其特殊的环境需求和繁育难度较高,更需要科学合理的养殖思路和先进的技术指导。
本文将从养殖思路和技术两个方面,探讨海水鱼类养殖的相关内容。
一、养殖思路1. 水域选择:选定适合养殖海水鱼类的水域是成功养殖的基础。
通常要求水体温度稳定、水质优良、水流适宜等条件。
鱼类对水质要求较高,如余氯、亚硝酸盐含量不宜过高,且应避免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
2. 鱼种选择:根据水域的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鱼种进行养殖。
常见的海水养殖鱼类有海葵鱼、尼罗红罗非鱼等。
对于初学者而言,可以选择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好、抗病能力强的鱼种进行养殖。
3. 养殖环境构建:建立合适的生态环境对于海水鱼类的养殖至关重要。
养殖池的设计应考虑到鱼类的生长需求,包括水温、光照、水流等方面。
同时,适当添加一些海藻、活珊瑚等生物可以改善环境,提高鱼类的生活质量。
4. 饲料供给:科学合理的饲料供给是保障鱼类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根据不同的鱼种和生长阶段,合理配置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饲料。
饲喂频率和饲喂量要根据鱼类的需求和食欲变化合理调整。
5. 疾病防控:海水鱼类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防控的问题。
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发现和解决异常问题。
注意提高养殖场的卫生保洁,定时消毒杀菌,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二、技术指导1. 水质管理技术:鱼类对水质要求较高,保持水质的稳定和优良是关键。
合理选择过滤系统,对进水进行过滤和净化,控制水中的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氮等指标,确保水质适宜。
2. 光照调控技术:光照是海水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照过强或过弱都会对鱼类产生不良影响。
应根据不同的鱼类需求,合理设置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也可以利用人工光源提供光照。
3. 饲料配方技术:合理的饲料配方是鱼类养殖的关键。
可以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饲料配方。
水产养殖技术手册
![水产养殖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965a46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d.png)
水产养殖技术手册第1章水产养殖概述 (3)1.1 水产养殖的定义与分类 (3)1.2 水产养殖的意义与发展概况 (4)1.3 水产养殖的基本条件与要求 (4)第2章养殖环境与设施 (4)2.1 养殖环境的调控 (4)2.1.1 水质调控 (5)2.1.2 水体循环与净化 (5)2.1.3 饲料与粪便管理 (5)2.2 养殖池塘的规划与建设 (5)2.2.1 池塘选址 (5)2.2.2 池塘设计与建设 (5)2.3 养殖设备与仪器 (5)2.3.1 增氧设备 (5)2.3.2 投喂设备 (6)2.3.3 监测设备 (6)2.3.4 其他设备 (6)第3章水产养殖种类的选择 (6)3.1 鱼类养殖种类及特点 (6)3.1.1 草鱼 (6)3.1.2 鲫鱼 (6)3.1.3 鲤鱼 (6)3.1.4 黄颡鱼 (6)3.2 虾类养殖种类及特点 (6)3.2.1 河虾 (7)3.2.2 南美白对虾 (7)3.2.3 罗氏沼虾 (7)3.3 蟹类养殖种类及特点 (7)3.3.1 中华绒螯蟹 (7)3.3.2 三疣梭子蟹 (7)3.3.3 锯缘青蟹 (7)第4章饲料与营养 (7)4.1 饲料的分类与成分 (7)4.1.1 天然饲料 (7)4.1.2 人工配合饲料 (8)4.2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8)4.2.1 营养性添加剂 (8)4.2.2 非营养性添加剂 (8)4.3 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 (8)4.3.1 营养需求 (8)4.3.2 饲料配方 (9)第5章养殖管理技术 (9)5.1 苗种放养技术 (9)5.1.1 苗种选择 (9)5.1.2 放养时间 (9)5.1.3 放养密度 (9)5.1.4 放养方法 (9)5.2 水质管理技术 (9)5.2.1 水质监测 (10)5.2.2 水质调控 (10)5.2.3 水质改善 (10)5.3 日常管理措施 (10)5.3.1 投喂管理 (10)5.3.2 水位管理 (10)5.3.3 病害防治 (10)5.3.4 巡查管理 (10)第6章病害防治技术 (10)6.1 病害发生的原因与分类 (10)6.1.1 疾病性疾病: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病害。
海水鱼饲养教学
![海水鱼饲养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15a792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5.png)
海水鱼饲养教学
海水鱼是一种非常漂亮、高贵的宠物,但是饲养海水鱼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以下是海水鱼饲养的教学:
1. 准备工作:在开始饲养海水鱼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如鱼缸、过滤器、加热器、照明设备、气泵等。
此外,还需购买一些必要的水质测试设备和化学品,以保持鱼缸的水质稳定和健康。
2. 水质管理:海水鱼对水质非常敏感,水质不好会影响鱼的健康。
因此,需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稳定。
此外,还需加入一些必要的化学品,如海盐、活性炭等,以保持水质的理想状态。
3. 食物管理:不同种类的海水鱼需要不同的食物,一般需要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如干鱼食、冰冻食品、活体食品等。
同时,还需控制饲料的量和频率,以防止过度喂食。
4. 养鱼技巧:海水鱼需要一定的生活空间和游泳空间,因此需要选择适当大小的鱼缸。
此外,还需要注意鱼缸的摆放位置和温度控制,避免太阳直射和过度加热。
5. 疾病防治:海水鱼比较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如鱼虫、细菌感染等。
因此,需要加强鱼缸的卫生管理,定期更换水和清洗设备。
如发现鱼缸中有疾病,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包括隔离病鱼、治疗病鱼等。
总之,饲养海水鱼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和照顾。
只有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让海水鱼健康成长,成为一种美丽、高贵的宠物。
海水养殖鱼类名优品种的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
![海水养殖鱼类名优品种的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7cf55757e21af45b307a8a3.png)
海水养殖鱼类名优品种的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
一、项目特点和技术指标
1.特点:
真鲷、高体狮、花尾胡椒鲷、卵形鲳参、大黄鱼、美国红鱼和斜带髭鲷是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海产食品。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苗种需求量日益增加,仅仅依靠天然苗种已远远不能满足养殖生产需求,加上酷渔滥捕,导致自然海区苗源日趋枯竭。
因此,开发主要海水经济海水鱼类的人工繁殖、育苗及养殖技术意义重大。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对真鲷、高体狮、花尾胡椒鲷、卵形鲳参、大黄鱼、美国红鱼和斜带髭鲷等主要海水经济鱼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
该育苗及工厂化养殖工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在养殖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技术指标:
人工催产率达60%一80%;人工孵化率达70%~85%;育苗成活率达5%~30%,成鱼养殖成活率达80%以上。
二、技术成熟程度
在亲鱼选择、催产、授精孵化、人工育苗、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饲料培养、营养强化及工厂化养殖方面,已形成较为完善和切实可行的育苗生产及养殖工艺技术。
三、应用范围
我国东、南沿海。
四、投产条件和预期经济效益
1.投产条件:
水质优良、无污染的沿海地区。
基建投资100万,流动资金约50万。
2.预期经济效益:
人工育苗投入产出比为l∶l-1.5。
人工养殖投入产出比为1∶1。
五、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
联系地址;集美大学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
邮编:361021
联系人:陈昌生
电话:0592一6181420
传真:0592一6181420
E一mai1:scyjs@。
海水鱼
![海水鱼](https://img.taocdn.com/s3/m/90a6f409763231126edb116f.png)
• 沉箱海区的选择:沙、泥沙、沙泥或礁石的海区均可。在涨 潮时淹没,退潮时露出小部分。
• 放养情况:体长6㎝左右的石斑鱼每格可放4000尾左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固定式网箱:露出水面约1米,水下约2-3米,设臵在水较浅 的浅海内湾。 • 水下升降式网箱:风平浪静时拉紧钢索,使网箱升到海面2~ 5米处;风浪大时,放开钢索,沉至10米或更深的位臵。
4、深海网箱的发展与动态 (三)网围、鱼塭养殖 (四)工厂化养殖
三、鞍带石斑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
鞍带石斑(Epinephelus lanceol),俗名龙胆或龙趸石斑,鲈 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是石斑鱼类中体形最 大的种类之一,有石斑王之称。 (一)石斑鱼类的繁殖与养殖情况 1、繁殖的主要难点有: (1)雌雄同体雌性先熟的鱼类,有性转换的过程。 (2)仔鱼开口摄食时的口径非常小,合适的开口饵料是关键。 (3)仔鱼的性情较凶猛,育苗后期的互相残杀是导致育苗成活 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4)育苗过程中的病害较多,特别是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2、近年主要完成的工作有:
(1)基本解决石斑鱼亲鱼的同步成熟问题。
(2)首次在广东培育出批量大规格石斑鱼苗。
(3)开展了石斑鱼病毒病、细菌病和寄生虫病。
(4)有计划获得批量产卵、仔鱼的孵化、初期 饵料的开发、寻找适合的饲育环境等。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体长为体高的2.7~3倍,圆形尾,前鳃盖后缘有 锯齿,鳃盖后缘具2粗棘,除腹鳍外各鳍黄色,并布满黑色小 圆点,体侧有5-7条横向斑纹。口裂大,下颌稍突出,上颌能 伸缩,上颌前端具若干犬牙,其后具一丛倒状牙,两侧外侧 为稀疏小犬牙,内侧为绒毛齿带,下颌前端具有与上颌相对 的犬牙。 2、栖息习性:暖水性底层鱼类,成鱼和幼鱼会出现在河口半咸 水水域,成鱼后有海底掘洞穴居习性,成鱼不集群,夜间觅 食。盐度11~41(25 ~35)的海水中都可以生存,盐度低于 5会死亡,适宜水温为22~30,15度以下停止摄食。在网箱养 殖中喜沉底或在网片折皱处隐蔽。
第二篇 各论(技术篇) 鱼类繁殖 生长 养成的全过程
![第二篇 各论(技术篇) 鱼类繁殖 生长 养成的全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505a363d6bd97f192279e97f.png)
这些鱼类为对象,阐明鱼类人工繁殖技术。
鱼类人工繁殖技术包括:亲鱼培育、催情
产卵、孵化等三个部分。
第一节 草鱼、青鱼、鲢、鳙、鲮的人工繁殖
草鱼、青鱼,鲢、鳙、是我国特产的
经济鱼类,是我国水产养殖的“当家鱼”,
俗称“四大家鱼”,也是世界性重要的养
殖鱼类。鲢、鳙、草鱼的产量分别占我国 淡水鱼产量的第一、第三、第二位。
3.体质选择
选择的亲鱼要求:在已达性成熟的 年龄的前题下,体重越重越好。从育种
角度看,第一次性成熟不能用作产卵亲
鱼,但年龄又不宜过大。
生产上可取最小成熟年龄加1至10作
为最佳繁殖年龄(李思发, 1997 )。要 求体质健壮,行动活泼,无病、无伤。 鲢、鳙、草鱼和青鱼的肥满度分别为: 2.18±0.24 、 2.12±0.36 、 1.96±0.22
“大水、大肥”的培育方式。
③春季强化培育
开春后,最好换去一部分池水,将池水控 制在1m左右,以利于提高培育池水温,易于肥
水。适当增加施肥量,每天或2d~3d泼洒一次,
并辅以投喂精饲料,使鲢、鳙亲鱼吃饱、吃好。 即采用“小水、大肥”的培育方式。
④产前培育
临近产卵季节,鲢、鳙亲鱼性腺发育良 好,对溶氧的要求更高,一旦溶氧下降,极 易发生泛池事故。因此在催产前 15d ~ 20d , 应少施或不施肥,并经常冲水,这对防止泛 池和促进性腺发育有很好的效果。即采用从 “大水、小肥”到“大水、不肥”的培育方
1.亲鱼培育池的条件
(1)位置 要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注排水方
便;环境开阔向阳;交通便利。亲鱼培育池、
产卵池和孵化场所的位置应靠近。 (2)面积 以 3亩~5亩的长方形为好,便于饲
养和捕捞。过大,水质不易掌握,且由于鱼多, 往往只能分批催产,多次拉网捕鱼会影响催产 效果。
海水鱼类的人工繁殖和育苗(ppt 32页)
![海水鱼类的人工繁殖和育苗(ppt 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58551abea58da0116c1749db.png)
三、亲鱼培育
综观每一个养殖鱼种的开发使之变成一种 新的养殖产业,我们不难发现,先行者们都会 通过调查后详细分析每种鱼的资源量、繁殖特 点、生理和生态条件等因素,分别采取如下步 骤而达到目的:
三、亲鱼培育
野生鱼苗→养成→出售(如鳗、石斑鱼、鰤等); 野生亲鱼→繁殖→养成→出售(如河鲀等); 养成亲鱼→繁殖→养成→出售;再养成亲鱼→再繁 殖鱼苗(如真鲷、牙鲆等)。
(二)鱼苗培育
1.工厂化育苗 2.土池育苗
1.工厂化育苗
在室内或室外水泥池中进行,投喂人工 培养的活饵料和人工饲料。
优点是育苗条件不受天气影响,便于人 为控制,容易发现疾病、敌害,鱼苗密度大, 可规模化生产,生产稳定,一套设备可以全 年使用,多茬育苗。厂化育苗
(1)育苗用水。育苗用水一般要经过 沉淀、过滤,必要时还要进行消毒处理, 要求达到水质清新、无毒、无污染、无敌 害生物侵入,水中含泥量不得超过50×10-6 浓度,水温、盐度、照度按各种鱼类特定 要求提供。
完善的工厂化育苗系统包括育苗车间、亲鱼 池、产卵池、孵化池、育苗池、饵料池、调温、 采光、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消毒、排污等 基本设备,要求配置齐全、安排合理、功能到位, 经过周密的设计和施工由此组合成一个工厂化育 苗生产系统。工厂化育苗就是应用现代科技装备 起来的育苗室为基础与先进的育苗技术工艺相结 合,达到集约化生产鱼苗的一种先进方法。
60-70年代,人工繁殖研究工作相对集中于 鲻科鱼类中的梭鱼,在海水、半咸水、淡水梭 鱼诱导产卵试验均获成功。
一、我国海水鱼类人工繁殖的历史和现状
70年代末以后,人工繁殖的研究重点由 植物性食性鱼类转向动物性食性鱼类。以鲷 类(真鲷、黑鲷等)、鲆鲽类(牙鲆、黄盖 鲽等)、鲀类(红鳍东方鲀、假睛东方鲀 等)、石首鱼类(黄姑鱼、大黄鱼等)、石 斑鱼类(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等)、鲈类 (花鲈、尖吻鲈等)为主,进行了人工培育 亲鱼、药物诱导自然产卵或人工授精、采卵、 培苗等各项试验,均获得较好效果。
海水鱼类养
![海水鱼类养](https://img.taocdn.com/s3/m/03c03d2fa5e9856a57126002.png)
1.工程化养殖:采用一定的工程设施和水处理设施设备并密切结合养殖管理技术,对养殖过程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水流、水质、光照)和饲料等进行人工调控,为养殖生物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实现高产、高效。
2.效应时间:亲鱼自末次注入催产剂到发情产卵的时间间隔叫做效应时间。
发情效应时间指亲鱼自末次注射催产剂到发情的这段时间间隔。
产卵效应时间指亲鱼末次注射到产卵的这段时间间隔。
3. 淋水孵化:选择通风的房屋,在室内搭架,将鱼巢均匀地悬挂在架上;或架上设竹帘,将鱼巢平铺在竹帘上。
淋水时间和次数,以保持鱼巢湿润为度。
孵化期间室温控制在20~25℃,有加热,以便低温时加温。
胚胎发育到发眼期时,立即将鱼巢移到孵化池内孵化。
4. 仔鱼后期:是鱼苗的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奇鳍分化为背、臀和尾三个部分并进一步分化为背鳍、臀鳍和尾鳍,此外腹鳍也出现。
此阶段仔鱼全长0.8~1.7cm。
5. 生长成熟:是指初级卵母细胞经大生长期结束后,其体积不再增大,卵核发生成熟变化。
主要特征为细胞核极化,核膜溶解,处于这种状态的Ⅳ期末的卵母细胞,称为生长成熟。
即亲鱼性腺已发育到第Ⅳ期能够进行催产。
1、养鱼经;2、鳃耙;3、浮游植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4、卵原细胞的繁殖期、卵原细胞的生长期、卵原细胞的成熟期;5、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鱼类脑垂体、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6、退潮纳苗法、涨潮纳苗法;7.硝化细菌、芽孢杆菌(2选1)1. C、D2. C、B3. A、D4. C5.A、B 6.D 7. D 8. B 9. D1. √2.X 3.X 4.√ 5.X 6. X 7. √8. X9. √10. X1.为合理保护渔业资源所采取的禁渔措施主要有哪些?(1)划定禁渔区;(2)确定禁渔时间;(3)限制可捕种类;(4)限制可捕量;(5)限制捕捞方式。
2。
试说明移植驯化的渔业意义和目的?定向改造天然水域鱼类区系组成,或改变人工养殖水体的鱼类种类结构,提高鱼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海鱼养殖技术
![海鱼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8ec06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4.png)
海鱼养殖技术海鱼养殖技术是指在海洋环境中进行养殖海水鱼类的一种技术。
随着人们对海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渔业资源的逐渐枯竭,海鱼养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海鱼养殖的选择、养殖环境、养殖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对于海鱼养殖来说,选择适合养殖的鱼种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择鱼种时,需要考虑鱼种的生长特性、耐受性、市场需求等因素。
常见的海鱼养殖鱼种有黄鳍金枪鱼、鲈鱼、鲷鱼等。
这些鱼种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能够在海洋环境中获得良好的生长效果。
海鱼养殖需要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海洋环境与淡水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鱼种的需求来搭建合适的养殖场地。
一般来说,海鱼养殖需要选择水质清澈、海水温度适宜、水流充足的地点进行养殖。
同时,还需要注意养殖场地的防风、防浪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养殖管理是海鱼养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养殖管理包括饲料管理、水质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
在饲料管理方面,需要根据鱼种的需求提供适宜的饲料,控制饲料投喂的量和频次,保证鱼类的营养需求。
在水质管理方面,需要控制水质的温度、盐度、氧气含量等参数,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疾病防控是海鱼养殖中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需要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以避免疾病的扩散和影响养殖效果。
海鱼养殖还需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在养殖过程中,要避免使用化学药物和抗生素,尽量采取生物防治和生态养殖的方式,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合理利用养殖废水和鱼粪等有机肥料,避免对周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海鱼养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
目前,一些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海鱼养殖中,包括远程监控、智能控制、水质检测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养殖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并能够实时监测养殖环境和鱼类健康状况,及时调整养殖管理策略。
海鱼养殖技术是一项复杂而又精细的工作,需要在鱼种选择、养殖环境、养殖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合理安排。
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渔业资源与渔场学
![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渔业资源与渔场学](https://img.taocdn.com/s3/m/b15d8b7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0.png)
《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渔业资源与渔场学》1.鳐鱼体呈圆或菱形,胸鳍宽大,由吻端扩伸到细长的尾根部;有些种类具有尖吻,它们的身子扁平,尾巴细长,有些种类的鳐鱼的尾巴上长着一条或几条边缘生出锯齿的毒刺。
2.鲅鱼,又称蓝点马鲛(学名),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
这一物种种类繁多,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有“中华马鲛”、“斑点马鲛”以及。
除了这些常见的种类外,鲅鱼还有其他俗称,如燕鱼、板鲅、竹鲛、尖头马加和青箭等。
其牙齿锋利,游泳速度快,性格凶猛。
一般体长介于0.26至0.之间,最长可达重量可达鲅鱼主要分布在北西部,我国渤海、均有分布。
作为一种暖性上层鱼,鲅鱼主要以中上层小鱼为食。
在夏秋季节,它们会结群洄游。
部分鲅鱼会进入渤海产卵,而秋季汛期时,它们常成群索饵于沿岸岛屿及岩礁附近。
因此,鲅鱼是北方经济鱼类之一。
3.为雌雄同体,具有性别转换特征。
首次性成熟时全系雌性,次年再转换成雄性,因此,雄性明显少于雌性。
4.盾鳞是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由棘突和基板两部分组成,它们以对角线的方式排列。
这些棘突从皮肤后面伸出,当用手抚摸鱼的皮肤时,就像在砂纸上摩擦一样,棘突外覆盖着一层釉质。
而基板则隐藏在真皮中,内部有一个髓腔,里面充满了神经和血管。
在形成过程中,釉质来源于外胚层,由表皮细胞分泌;而内层的齿质则来自中胚层,由真皮乳突的细胞生成。
值得注意的是,盾鳞和牙齿是同源器官,它们都由釉质和齿质构成,并且同样拥有一个髓腔。
5.鱼类,大多数都有鳔。
鱼鳔的体积约占身体的5%左右。
其形状有卵圆形、圆锥形、等等。
鱼鳔里充填的气体主要是氧、氨和二氧化碳,氧气的含量最多。
所以,在缺氧的环境中,鱼鳔可以作为辅助呼吸器官,为鱼提供氧气。
但鱼鳔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调节鱼鳔的收缩和膨胀可以使鱼调节身体的密度,在水中上升或下沉。
6.鱼类的产卵习性展现出了极大的多样性。
为了寻找适宜的产卵环境,确保鱼卵和幼鱼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很多鱼类会选择进行洄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捞出。死鱼不能乱丢,以免病原扩散。
(三)根据天气、水温、季节、水质、鱼类 生长和摄食情况确定投饵、施肥的种类和数量, 并及时作好鱼病防治工作。
五、饲养管理
(四)适时进行注排水,增加池水量,保 持池内一定水位,保持池水肥、活、嫩、爽,
一次换水量不宜过大,以免水温、盐度等理化
因子的过大变化,或使已经形成的较稳定的生
第二节 网箱养鱼
我国于1973年正式引进网箱养鱼技术,首先 在淡水养殖上得到推广,以后扩大到海水养殖, 进入20世纪90年代海水网箱养殖发展很快,主要
(一)清整池塘的优点
所谓整塘,就是将池水排干,清除过多淤
泥,将塘底推平、填好漏洞和裂缝,清除池底
和池边杂草。所谓清塘,就是在池塘内施用药
物杀灭影响鱼类生存、生长的各种生物,以保
障鱼类不受敌害、病害的侵袭。清整池塘有如 下优点:
(一)清整池塘的优点
1.改善水质,增加肥度 池塘淤泥过多, 有机物耗氧量大,造成淤泥和下层水呈缺氧状
态。此外,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产生大量的还
原物质(如有机酸、硫化氢、氨等),使池水
pH下降,抑制鱼类生长。池塘排水后,清除过
多淤泥,池底经阳光暴晒,改善了淤泥的通气 条件,加速了有机物质的分解,改善了水质, 增加了肥度。
(一)清整池塘的优点
2.保持水位,增加放养量 淤泥清除后, 加深了池塘的深度,增加了池塘的容水量,相
功尽弃。
另外,如果网箱设置过密,养殖鱼类生物 量超过海区生态容纳量,容易导致局部水域养 殖自身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大量 繁殖,甚至形成赤潮。
第二节 网箱养鱼
网箱养鱼始于140多年前湄公河畔的柬埔寨, 以竹木为材料制成小型框式或大型船式网箱,在 河流中养殖鲶、胡子鲇、鲤科鱼类等。而最早开
发海水养殖的国家是日本。通过自20世纪30年代
应地增加了鱼种的放养量和鱼类的活动空间,
有利于鱼类生长。 3.杀灭敌害,减少鱼病 通过清塘,可 杀灭有害动物和野杂鱼,减少敌害和争食对象; 也可杀死细菌、病原体、寄生虫及有害生物, 减少鱼病的发生。
(二)常用清塘药物和使用方法
1.生石灰
2.漂白粉进水,进 水时要用滤网过滤,以防止敌害生物等随水进 入。为培养饵料生物,应施足基肥,一般每公
殖,既可提高鱼池利用率,又可使生物之间相
互利用、相互促进,改善水质条件,降低生产
成本,促进鱼、虾、贝、藻的生长。
五、饲养管理
(一)经常巡视池塘,观察池鱼动态 每天
早、中、晚巡塘三次。黎明是一天中溶解氧最低
的时候,要检查鱼类有无浮头现象,发现浮头,
及时采取解救措施。午后14:00-15:00是一天中
到60年代的发展,已形成一种重要的独特的生产 方式,主要养殖鰤鱼、真鲷、河魨等。美洲国家 20世纪50年代开始向网箱小型化发展,如美国主 要养殖虹鳟、斑点叉尾鮰、鯵科鱼类等。
第二节 网箱养鱼
近10余年来挪威等欧洲国家发展较快,技术水
平高,效益明显。挪威是世界上目前网箱养殖技术
最成熟、发展最迅速、效益最好的国家,它采用的 大型抗风浪网箱建造技术、全价配合饲料及投喂技 术、防病疫苗、自动清除死苗、鱼苗自动计数及环 境管理等均走在世界前列,养殖产量1980年0.75万 吨、1990年16万吨、1999年46万吨。
水温最高的时候,应观察鱼的摄食和活动情况。 傍晚巡塘主要是检查全天吃食情况和有无残饵和 浮头征兆。酷暑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 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巡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事故。
五、饲养管理
(二)作好鱼池清洁卫生工作 池内残草、
污物应随时捞去,清除池边杂草,保持良好的池
塘环境。如发现死鱼,应检查死亡原因,并及时
第二章
海水鱼类的成鱼养殖
内容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池塘养鱼
网箱养鱼
第三节
工厂化养鱼
第一节 池塘养鱼
一、池塘条件
二、清整池塘
三、进水和肥水
四、池塘养殖的鱼类 五、饲养管理
一、池塘条件
(一)养殖场址的选择
(二)池塘条件
(一)养殖场址的选择
1.水源和水质 要求有充足的海水、
半咸水资源,没有污染,注排水方便,另
态平衡受到破坏。定期施用生石灰或其他水质
改良剂,保持良好的水质。有条件的,使用增 氧机或水质改良机调节水质。
第二节 网箱养鱼
海水网箱养鱼,是在海水中设置以竹、木、
合成纤维、金属材料等设计制成的一定形状、
规格的箱体,使箱内的水与箱外水域中的水进 行自由交换,在这种箱体中,用天然饵料或投 喂人工饲料,把鱼苗养成鱼种、把鱼种养成商 品鱼的养殖方式。
3.其他 养鱼。 交通方便,电力充足,饵料
资源丰富。也可利用闲置虾池改造后进行
(二)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1/3-1公顷,水深1.5-2.5米,以
长方形为宜,东西走向,长宽比为5:3,有独
立的进排水闸门,池底平坦、向排水口倾斜,
进排水闸处设置双层拦鱼网,以防逃鱼。
二、清整池塘
(一)清整池塘的优点
(二)常用清塘药物和使用方法
顷施腐熟的有机粪肥3000-4500千克。若肥力不
足,每公顷可增施尿素45-60千克。
四、池塘养殖的鱼类
池塘养殖的鱼类主要有遮目鱼、鲻鱼、梭 鱼、梭鲻、大鳞鲻、罗非鱼、香鱼、斑鰶、海 马、真鲷、黑鲷、平鲷、黄鳍鲷、鲈鱼、尖吻
鲈、石斑鱼、鰤鱼、鲑鳟、鲆鲽、和魨类等。
海水鱼可单养,也可混养。可与淡水鱼混养, 也可与对虾混养,以及鱼、虾、贝、藻立体养
外最好有淡水资源,因许多养殖品种虽能
适应海水和淡水生活,但在半咸水中生长 较好,淡水即可调节池水盐度,又能促进 鱼类生长,同时,淡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 盐类,有利于饵料生物的繁殖与生长。
(一)养殖场址的选择
2.底质 以泥砂底较好,松坚适度,
保水性好,便于筑堤建闸,池中有机物质
容易分解,有利于底栖硅藻的生长繁殖。
第二节 网箱养鱼
这种养殖方式饲养管理和捕捞方便,不 占土地、能充分利用自然海湾进行养鱼生产,
并借助自然海水的流动和潮水的涨落而达到良
好的水质条件,节约了劳力,增加了鱼体容纳 量,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收效大, 是一种较好的集约化养殖方式。
第二节 网箱养鱼
但海水网箱养鱼也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 制,如容易受到风浪的冲击,尤其是台风的袭 击,往往会因网箱材料不坚固或设置不牢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