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 备课素材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1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1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全册教案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教学重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问题]根据P2~P3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

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导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大部分通式Cn (H2O)m。

糖的分类: 单糖低聚糖多糖一、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葡萄糖的分子式: C6H12O6、白色晶体,有甜味,溶于水。

1、葡萄糖的还原性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CH2OH(CHOH)4CHO。

2、葡萄糖是人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C 6H12O6(s)+6O2(g)→6CO2(g)+6H2O(l)3、二糖(1)蔗糖:分子式:C12H22O11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化学性质: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C 12H22O11+ H2O C6H12O6+ C6H12O6(蔗糖) (葡萄糖) (果糖)(2)麦芽糖: 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 分子式: C 12H 22O 11(与蔗糖同分异构) 化学性质:(1)有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 (2)水解反应: 产物为葡萄糖一种. C 12H 22O 11 + H 2O 2 C 6H 12O 6(麦芽糖) (葡萄糖) 二、淀粉是如何被消化的 1.淀粉的存在:淀粉主要存在于 和 。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温室效应》【创新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温室效应》【创新教案】

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第二课时 1.1.2温室效应【教学重点】温室效应的危害,如何有效地控制温室效应。

【导入】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差,而现在影响我们人类生存环境的三大问题主要是酸雨,被人类称为“空中死神”、臭氧层受损、温室效应,对于前两者我们在上节课的空气质量报告中已经提到过,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温室效应。

【板书】§1.1.2 温室效应【提问】和其他星球相比,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5℃左右,且昼夜温差不大,适合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这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引起的温室效应有关。

那么什么叫温室效应呢?或者讲温室效应产生的原理是什么?【板书】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理【学生讨论回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及水蒸气等温室气体允许部分太阳辐射(短波辐射)透过并达到地面,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同时,这些温室气体又能吸收从地球表面发出的长波辐射,使热量留在大气层内,仅让很少的一部分热量散失到宇宙空间,从而使地球表面的温度进一步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在此我们通过一个演示实验来模拟大气中的温室效应,请大家阅读教材第4页的“观察与思考”栏目。

【演示实验】【注意事项】①两支温度计的型号要相同,最大量程100℃为宜;②瓶口不要塞得太紧,以免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将瓶塞和温度计弹起;③灯泡不要直接照射温度计,灯泡要置于两个锥形瓶的正中间,使两个锥形瓶的受光照程度相同。

【实验现象】盛二氧化碳气体的锥形瓶内温度较高,盛空气的锥形瓶内的温度较低。

【解释】由于二氧化碳的存在,使锥形瓶内吸收的热能与散发的热能之比大于另一只锥形瓶内吸收的热能与散发的热能之比,导致盛二氧化碳气体的锥形瓶内温度升高。

【提问】那么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哪些呢?【板书】2.主要的温室气体有哪些?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代烷、水蒸气、臭氧等。

【提问】温室效应的加剧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板书】3.温室效应的危害【学生讨论】它会带来以下几种严重恶果:(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2)海平面上升;(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届高三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届高三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精 品 试 卷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一单元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1、工业上以硫铁矿为原料制硫酸所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2、O 2外,还含有SO 2、微量的SO 3和酸雾。

为了保护环境,同时提高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应尽可能将尾气中的SO 2转化为有用的副产品。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将尾气通入氨水中,能发生多个反应,写出其中可能发生的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在尾气与氨水反应所得到的高浓度溶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氨水或碳酸氢铵,此时溶液的温度会自行降低,并析出晶体。

①导致溶液温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②析出的晶体可用于造纸工业,也可用于照相用显影液的生产。

已知该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则其化学式为 ;③生产中往往需要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对苯二酚或对苯二胺等物质,其目的是 。

(3)能用于测定硫酸尾气中SO 2含量的是 。

(填字母) A.NaOH 溶液、酚酞试液B.KMnO 4溶液、稀H 2SO 4C.碘水、淀粉溶液D.氨水、酚酞试液2、工业上要求空气中的SO 2允许含量不得超过0.02 mg/L 。

用针管注射器吸取100 mL (标准状况下)某烟道气气样,小心注入有50 mL 水作吸收剂的锥形瓶中(假定气样中的SO 2全部被吸收),加几滴淀粉作指示剂。

当用0.001 0 mol ·L -1标准碘液滴定,反应达到终点时,用去2.5 mL 标准碘液。

试回答:(1)写出碘与S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滴定分析时,使用的滴定管是 式滴定管(填“酸”或“碱”)。

(3)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

(4)烟道气中SO 2的体积分数是。

(5)这种烟道气能否直接向大气排放? (填“能”或“不能”)。

如果不能排放,设计处理这种尾气的方案,写出必要的化学方程式 。

3、国务院强调,“南水北调”工程必须坚持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相协调,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主线,把节水、治污、生态环境保护与调水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分析的原则。

高中化学 专题三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苏教版选修一

高中化学 专题三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苏教版选修一
……
1.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为什么可用它制 作 (1铝)锅制?我成不们锈在钢使。用铝制炊具时应注意什 么 (2问)题涂?油漆。 表( (面34))的铝2涂镀.铝具油上为和有。 其什空一他么气定抗铝中的腐制的抗蚀容氧腐能器气蚀力可反能强盛应力的装形,金浓成这属硫一是。酸层因和致为 密浓的硝氧酸化? 膜,阻止了铝与氧气的进一步反
2.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
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
控制。铝及其化合物在下列场合的使用须加以控制
的是


①制铝锭
②制易拉罐
③制电线、电缆
④制包糖果用的铝箔
⑤用明矾净水
⑥制炊具
⑦用明矾和苏打作食物膨化剂
⑧用氢氧化铝制胃药
⑨制防锈油漆
A.①②④⑤⑥⑦⑧
B.②⑤⑥⑦⑧
第四套人民币硬币 1元硬币 钢芯镀镍 5角硬币 铜锌合金 1角硬币 铝镁合金
第五套人民币硬币 1元硬币 钢芯镀镍 5角硬币 钢芯镀铜合金 1角硬币 铝合金
1。金属的通性 有金属光泽、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2。金属的特性 (1)铜和铝有良好的导电性。 (2)金和铝有良好的延展性。 (3)钨有很高的熔点。
【实验2】
(1)向1只小烧杯里加入20 mL 0.5 mol·L- 1CuSO4溶液,把1小块铝片浸入溶液,1~2 min 后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将现象填写在表3—2中。
(2)取1支试管,加入10 mL 2 mol·L-1 CH3COOH 溶液。将1块铝片浸入CH3COOH溶液几分钟,观察 并记录铝片表面的现象。
(3)取1支试管,加入10 mL 2 mol·L-1NaOH溶液。 将1块铝片放入NaOH溶液里,片刻后取出,用蒸馏 水冲洗后浸入CuSO4溶液里。1~2 min后,将铝片 取出。观察并记录铝片表面发生的变化。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专题1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专题1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专题1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专题1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化学与生活》专题1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课堂训练1工业上测量s02、n2、02混合气体中s02含量的装置例如右图。

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

s02与i2出现的反应为(n2、02不与i2反应):s02+i2+2h20=h2s04+2hi(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填气体的化学式)的体积。

(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及时暂停通气,则测出的so2含量(填上“偏高”、“相对较低”或“不受到影响”)。

(3)若碘溶液体积为vaml,浓度为cmoll。

n2与02两者体积共为vb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分数为。

课堂训练2汽车尾气的超标排放,是当前城市空气质量恶劣的重要原因。

有一种除去汽车尾气中的co和氮氧化物的理论构想:-1(1)你认为上述构想中最理想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应是和,写出相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它的最显著优点是。

(2)co和no、n02间的反应在理论上就是能够展开得相当全然的,但汽车排气过程时间较长,几乎没反应。

你指出化解此问题的以下研究方向中,比较合理的就是。

a.修正理论b.减小应力c.提升温度d.研发代莱高效率催化剂课后训练:课时1空气质量的改善(1)1.目前我国城市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中的污染物通常不牵涉()a.s02b.n02cc02d.可吸入颗粒物2.下列对空气污染指数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空气污染指数需用去则表示空气质量的好坏,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表明空气质量越好b.空气污染指数就是各主要污染物指数的平均值c.每种污染物的指数值就是根据它的浓度折算出的d.为确认一种污染物指数,必须24小时已连续展开测量3.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质量等级为轻微污染时,支气管炎患者仍可正常进行户外活动b.空气质量等级为轻度污染时,易感人群应加强户外锻炼,提高身体素质c.空气质量等级为中度污染时,老人应留在室内,减小体力消耗d.除空气达到中度重污染或重污染外,心脏病患者都应积极参加户外活动4.某地区空气污染物指数为:s0278、n0243、可吸入颗粒163。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创新课件】2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创新课件】2
更难溶,使牙齿更坚固
4、富含锌的食品与补锌 (1)作用:
微量的锌可以强化记忆力,延缓脑的衰老, 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2)补锌措施
锌主要靠从_食__物__中摄取, _动__物__性__食__物_是锌的主要来源.
生活向导 p48
慎用含锌制剂
富含锌的食物
富含锌的食品有牡蛎、鲱鱼、虾皮、紫菜、鱼 粉、芝麻、花生、猪肝、豆类等。
专题2 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一丶人体的必需元素 阅读课本p42,完成下表
人体的 必需元素
定义
具体元素
作用
常量 元素
微量 元素
含量高于 0.01%的 元素
C、 H、 O、 构成人体 N、S 、 P 、 细胞与组 Cl 、Na、Mg、织,参与
K、Ca(11) 生化过程
含量低于 0.01%的 元素
B、F、Si、V、 激活酶的
A、①③
B、③⑥
C、②④⑥
D、①②④⑤⑦
2、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约为4~5g/人。
(1)存在:
人 体
功能性铁 功能性铁和血红蛋白
中 铁
一起参与氧的运输


合 物
储 存 铁 储存铁与各种酶结合,
分布在身体各器官
(2) 作用:
资料:当血液中铁蛋白浓度达200 mg/L时,心脏病发病 率会高出3倍。血液中铁蛋白浓度每上升1%,心脏病 发作的危险性就会提高4%。
缺锌:儿童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 老年人引起免疫功能退化。
锌过量的危害:削弱免疫功能、影响铁的吸 收、损坏胃肠功能。
富硒康与补硒
地质环境中硒含量很少,主要存在于煤和 石油中。
硒是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重要代谢途 径的基本成分。

化学与生活选修1全册优秀教案(115页)

化学与生活选修1全册优秀教案(115页)

化学与生活选修1全册优秀教案(115页)————————————————————————————————作者:————————————————————————————————日期:2第一章化学与生活课题: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讲解具体的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糖类物质对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课时划分:二课时第一课时[问题]根据P2~P3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演讲]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只要走进大自然无论是公园、农田、森林、草原,还是崇山峻岭,江河湖海,你们就会发现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

生命要为生存而感激太阳,同时也要感谢把能量转化为生命物质的化学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

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导课]我们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

[板书] 第一章化学与生活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3[设问]如果有人问“今天你吃糖了吗?”你将怎样回答?[回答]学生讨论后回答:吃糖了,因为淀粉就属于糖类。

[讲述]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让居室空气更清新》【创新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让居室空气更清新》【创新教案】

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第4课时让居室空气更清新【教学重点】居室环境污染物的危害【导入】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逐渐认识到室内空气质量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现代人平均有90%的时间生活在室内,室内空气质量良好不仅影响工作生活的质量,严重的还威胁到生命。

据了解,现代装修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案例逐年上升,每年全世界有28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装修污染,而我国因装修污染每年的死亡人数也高达11.1万人。

【提问】居室环境污染物主要有哪些?【板书】四、让居室空气更清新1. 居室环境污染物主要有哪些?从其性质来讲,可分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化学的,主要来自装修、家具、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喷雾剂、化妆品、抽烟、厨房的油烟等等,主要包括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甲苯二乙氰酸酯、甲醛等挥发性的有机物和氨、CO、CO2等无机化合物;第二大类是物理的,主要来自室外及室内的电器设备产生的噪声、电磁辐射、光污染等;第三大类是生物的,主要来自寄生于地毯,毛绒玩具、被褥中的螨虫及其它细菌等。

【提问】居室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危害,我们应如何防止居室环境污染?【板书】2.居室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危害,我们应如何防止居室环境污染?【查阅资料并讨论回答】【点评并总结】避免和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可采取如下措施:(1)讲究厨房卫生,减少厨房污染。

例如:安装和使用抽油烟机,炒菜时油温不要过高,及时清理厨余垃圾等。

(2)合理使用杀虫剂,消毒剂,清洁剂和化妆品等。

(3)家庭装修时要尽可能简单,遵循经济实用和美观舒适的原则。

(4)装修后的房子不宜立即入住,应当通风一段时间,最好经过环保检测合格后再入住。

(5)居室中适当绿化。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教案-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教案-新版

第一单元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体的必需元素,了解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并知道它们各自的生理功能2.了解血红蛋白中二价铁与氧气结合的原理,能解释煤气中毒原因。

3.了解含氟牙膏防止龋齿的机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学习检测加碘盐中碘含量的方法,认识合理补碘的重要性2.通过龋齿的原理和含氟牙膏防止龋齿的机理,能理解、运用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知识解释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认识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的重要性,养成健康良好生活习惯。

2.感悟化学知识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人体元素的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教学方法:阅读比较、实验探究、讨论、归纳法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合理摄取人体必需的元素教学过程【复习】人体的必需元素种,常量元素种、微量元素种【讨论】人体所需元素是否越多越好?【小结】各种必需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都有一个最佳范围,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机能。

【读图】P43 2-1 必需元素含量与生理机能的关系【讲授】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地摄取人体必需的元素。

【板书】§2.1.2 合理摄取人体必需的元素二、合理摄取人体必需的元素1、补碘与加碘盐【幻灯】缺碘症状【讨论】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形态【实验探究】检验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幻灯】正确贮用加碘盐碘是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人体缺碘就会发生甲状腺肿大等疾病;缺碘影响胎儿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生长发育迟滞或永久障碍;缺碘还可导致流产、死胎、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

科学研究表明,碘缺乏是世界上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损害的最主要原因。

我国是碘缺乏比较严重的国家,防治碘缺乏病最主要、最经济、最简便的手段是食用加碘盐。

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碘酸钾等碘化物制成的。

食物中的碘只有转变成碘离子后才能在体内发挥其生物活性。

碘化物物质极不稳定,容易挥发。

因此,在贮存及食用碘盐时必须注意如下几点:密封保存因为碘盐在热、光、风等物理因素作用下容易氧化分解而使碘损失,所以家庭保管的方法是将碘盐放在密封加盖的器皿中,放在离开灶台的阴凉干爽处,避免受阳光曝晒和高温的影响。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全套PPT课件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全套PPT课件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空气质量的改善
二、温室效应
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CO2
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森林吸收CO2的能力下降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 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 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 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二、温室效应
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 生变化。现在温带的农业发达地区,由于气温升高, 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干旱,农业区会退化成草原; 干旱区会变得更干旱,土地沙漠化,使农业减产。
原来是一片温带草原,现在是这样……
二、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引起的危害
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海平面上升; 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 户外活动
201~250 251~300
中度污染 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 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 患者应留在室内并减少
中度重污染 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 体力消耗
>300
重污染
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 低,有明显的症状,提 前出现某些疾病
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 患者应留在室内并减少 体力消耗,其他人群应 避免户外活动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美国塔夫茨大学发表演讲时说,美国新 政府决定不执行《京都议定书》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担忧。他强调, 目前世界面临的真正危险是,在同气候变化的艰难斗争中所取得 的成果会化为乌有,而发展中国家将处于最易受害的境地。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空气质量的改善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人体的必需元素》【创新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人体的必需元素》【创新教案】

第一单元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第一课时人体的必需元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体的必需元素,了解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并知道它们各自的生理功能2.了解血红蛋白中二价铁与氧气结合的原理,能解释煤气中毒原因。

3.了解含氟牙膏防止龋齿的机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学习检测加碘盐中碘含量的方法,认识合理补碘的重要性2.通过龋齿的原理和含氟牙膏防止龋齿的机理,能理解、运用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知识解释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认识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的重要性,养成健康良好生活习惯。

2.感悟化学知识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人体元素的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教学方法】阅读比较、实验探究、讨论、归纳法【教学过程】【引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饮食水平也逐渐提高。

吃得好是否就身体好呢?如果饮食不合理会引起营养不良。

如何才能使身体更健康呢?【多媒体显示】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健康报报道)【讲解】同学们,你们知道么,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的万物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而我们人体中的元素约有80多种,含量较多的有11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5%。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注:红色为常量元素,其余为微量元素。

【多媒体显示】(佝偻病患者)【设问】怎么会得这种病呢?【指导阅读】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什么?2.该金属对人体有何影响?【讨论】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教师对讨论进行指导,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归纳小结】1.成人体内约含有钙 1.2kg。

钙是构成骨、牙齿的重要成分,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2.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起生长迟缓、骨骼变形,出现佝偻病、牙齿发软,易患龋齿等症状。

成人缺钙,发生骨质软化和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因此人体必须摄入足够的钙。

幼儿、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年人更多的钙。

我国营养学会1998年对每日膳食中的钙供给量提出建议:婴幼儿400 mg~800 mg,青少年1 000 mg~1 200 mg,成年人800 mg,老年人1 000 mg~1 200 mg。

最新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全册课件【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全册课件【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 生活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三单元 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最新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 生活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四单元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最新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 生活全册课件【完整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单元 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 物
最新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 生活全册课件【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 生活全册课件【完整版】
专题二 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最新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 生活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一单元 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 元素
最新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 与生活全册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94页 0183页 0272页 0331页 0417页 0513页 0629页 0631页 0633页 0635页
专题一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单元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第一单元 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第三单元 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 专题三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第二单元 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附 录 中英文名词对照 附表2 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 附表4 人体内常量元素和质量元素的含量 附表6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专题一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最新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 生活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一单元 空气质量的改善
最新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 生活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蛋白质、维生素》【创新学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蛋白质、维生素》【创新学案】

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第二课时蛋白质、维生素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和α-氨基酸的结构;②知道8种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形成肽的反应;③了解蛋白质的化学性质;④了解维生素C的结构和作用,通过简单实验了解维生素的一些性质特征;⑤了解维生素的分类及营养作用,知道人们熟知的几种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从哪些食物中可以摄入维生素。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产生学习蛋白质这节的兴趣。

②把书上的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③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维生素对维持生命活动、促进健康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作用。

④通过实验现象了解维生素C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观察,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全面摄取多种营养,保持膳食平衡,促进身体健康,③认识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保持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④使化学贴近生活,形成正确的饮食观。

⑤在了解维生素知识基础上,懂得营养物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的食品的探究的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α-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蛋白质的化学性质;维生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教学难点】α-氨基酸的性质;维生素C的性质。

【自主学习】三、蛋白质1、蛋白质是构成的基础物质,是日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含有、、、四种元素,是一种结构非常复杂、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化合物,属于天然。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的基础物质。

动物的、、毛、发、角、蹄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植物的中也含蛋白质。

2.组成蛋白质的“基石”——(1)氨基酸是指含和的有机物,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结构通式为,其中甘氨酸的结构简式为,丙氨酸的结构简式为。

(2)人体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有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摄入,为、、、、、、、。

(3)肽键的形成:氨基酸的官能团脱去和另一种氨基酸的官能团脱去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阅读教材P55的“检索咨询”,了解二肽、多肽的含义。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1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1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SJ ·化学 选修 化学与生活
SJ ·化学 选修 化学与生活
1.金属材料的使用 铝、铜、铁等金属的性质与应用 常见合金的组成与应用 金属腐蚀的原因与常见防腐蚀方法
SJ ·化学 选修 化学与生活
2.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酸盐材料
陶瓷的主要成分
玻璃
普 几通 种玻 特璃 种的 玻原 璃料 的与 组制 成造 特原 点理
玻璃的加工腐蚀加工与表面镀膜
硅酸盐水泥
原料与制造流 水泥的应用
光导纤维成分与应用
新型陶瓷材料主要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SJ ·化学 选修 化学与生活
3.高分子材料
主要成分与性能特点
塑料制造合成树脂的反应
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
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
天然纤维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的成分
纤维
则生成该高分子的单体种数和化学反应类型为( ) A.2种 加聚反应 B.2种 缩聚反应 C.3种 缩聚反应 D.3种 加聚反应
SJ ·化学 选修 化学与生活
【解析】 主链中碳单键不连续,且含有
前者一定是苯酚和甲醛的缩聚, 后者是由苯胺参加的缩聚,所以组成该高聚物的单体是3 种。
【答案】 C
SJ ·化学 选修 化学与生活
SJ ·化学 选修 化学与生活
由“透明性好”知其可用做有机玻璃,由“机械强度 大,耐高温”知其可用于制造机器零件、齿轮等。
SJ ·化学 选修 化学与生活
【答案】 (1)氯化氢 (3)制造机器零件
SJ ·化学 选修 化学与生活
1.陶瓷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下列不属于陶瓷 制品的是( )
A.电器中的绝缘瓷管 B.实验室中的坩埚 C.实验室中的试管 D.建筑上烧制的砖瓦 【解析】 绝缘瓷管、坩埚、砖瓦的主要成分都是陶瓷。 【答案】 C

高中苏教版化学与生活教案

高中苏教版化学与生活教案

高中苏教版化学与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并能够用化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强化学生对化学安全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内容本节课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酸碱反应”为主题,通过对家用清洁剂的化学成分分析,讲解酸碱理论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清洁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去除油渍、锈迹等顽固污渍的?这个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为引入酸碱理论打下基础。

讲授新知老师介绍酸和碱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识别方法。

通过展示不同品牌和种类的家用清洁剂,讨论它们的标签信息,指出其中含有的酸性或碱性成分。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酸碱性质验证实验,例如使用酚酞指示剂测试家用清洁剂的酸碱性。

这个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酸碱理论的理解,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案例分析选择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如厨房中的去污、浴室的除锈等,让学生分析哪些是酸性反应,哪些是碱性反应,并讨论为何要选用特定的清洁剂。

安全教育强调实验室安全规则,包括正确使用试剂、处理化学品溢漏、废弃物的正确处置等。

同时,讲解家庭使用清洁剂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课堂小结总结酸碱理论的核心内容,回顾生活中酸碱应用的案例,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收集家中使用的各类清洁剂,并分析其成分及可能的化学作用。

鼓励学生撰写一篇简短的报告,描述他们如何利用酸碱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在本次课程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考虑是否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是否得当,以及学生是否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

根据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以便在未来的课程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常见合金的组成及应用》【创新课件】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常见合金的组成及应用》【创新课件】

月球上使用的形状记忆合金天线
科学家用当时刚刚发现不久的形状记忆合金丝制成了如 图(a)所示的抛物线形天线。在宇宙飞船 发射之前,首先 将抛物面天线折叠成一个小球,如图(b)所示,这样很容 易就能装进宇宙飞船上的登月舱内。当登月舱在月球上成功 着陆后,只需利用太阳的辐射能对小球加温,折叠成球形的 天线因具有形状 “ 记忆 ” 功能便会自然展开,恢复到原始 的抛物面形状,如图(c)所示
涂料
钢铁材料
合成橡胶(塑胶跑道)
陶瓷材料
二、常见合金的组成及应用
钢铁材料
金属材料
钢铁航母
铁合金 钢铁
非铁合金
铝合金 镁合金 铜合金 金银铂合金
……
铂合金首饰 铝合金轮毂


镁合金笔记本电脑

钢铁和非铁合金都是合金,什么是合金?合金 有那些优良的性质?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 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各成分金属的大,熔点一 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
练习
5.除去铜粉中的铝粉,不可选用的试剂是( D)
A.稀硫酸
B.CuSO4溶液
C.NaOH溶液 D.AgNO3溶液
6.铝在人体内引起慢性中毒,引起老年痴呆症,1989年
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
铝在下列使用场合一般无需控制的是( A )
A.电线电缆
B.牙膏皮
C.制造炊具餐具 D.糖果香烟包装
铜、锌
门锁及家庭装修材料等
青铜
铜、锡
青铜器
白铜
铜、镍
餐具
坚铝 铝、铜、镁、锰
门窗框架
镁铝合金
镁、铝
计算机和照相机外壳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生活中的硅酸盐材料》【创新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生活中的硅酸盐材料》【创新教案】

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非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知道陶瓷、玻璃、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和生产过程,使学生对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了解生活中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密切关系。

3、了解光导纤维和新型陶瓷材料的特点及用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教学用具:高压钠灯、光导玩具、光导演示器、光缆实物、投影片、电影剪辑教学方法:展示实、图片、谈话、讲述、讨论探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活中的硅酸盐材料【导入新课】人类建筑的变迁:阴冷潮湿的洞穴→破败不堪的茅草屋→简陋粗糙的石屋→水泥、钢筋建的砖瓦房。

其中的陶瓷、水泥、普通玻璃是材料家族中一大类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由于陶瓷、水泥、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因此称此无机非金属材料为硅酸盐材料。

【投影】P92图3-13硅酸盐材料的应用【过渡】P92有一个栏目“你知道吗”为我们设置了三个问题:1、普通玻璃和水泥是用什么原料,采用什么方法制造的?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哪些器具是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3、你能列举硅酸盐材料在现代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吗?以上问题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线索,需要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展开思考。

【投影】陶瓷图片:【讲述】我国早在8000年前便发明了制陶技术,是世界上最先烧造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

陶瓷的发明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人类第一次学会用黏土等天然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制造出的一种重要的人造材料。

瓷器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在许多拉丁语系国家中,“瓷器”和“中国”都以“CHINA”这同一种字母拼音表示。

【板书】一、从黏土到陶瓷【提问】我国素有“瓷都”之称的地方在哪里?有“陶都”之称的地方又在哪里?【回答】江西景德镇。

浙江宜兴。

【讲述】对。

景德镇所烧制的薄胎瓷器被誉为:“洁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可见有多么的精致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生活备课素材宇航员饮用的化学水自从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时代以来,现在已有190多人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轨道站,或在航天飞机上,共逗留了7万多个小时。

其中,在天上连续生活时间最长的是苏联宇航员罗曼年科,他从1987年2月6日至门月29日,在"和平'号太空站生活了10个多月(326天入美国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等12人乘"阿波罗"飞船登上了月球并安全返回。

人们一定会问:这些巡天揽月的英雄们不需要喝水吗?他们喝的是"天上水",还是从地面上带去的水?都不是,他们喝的是特殊的水--"化学水"。

科学家们怎么想到制造"化学水"?这与美苏两大国在50年代末进行空间竞赛有关。

当时,苏联发射卫星的消息传到美国,美国舆论大哗,因为他们在"原子时代"(反应堆、原子弹和氢弹等)一直领先,可万万没有想到在开辟"空间时代"方面却落在苏联后头。

美国总统肯尼迪对此也深感遗憾,于1961年5月25日在国会上断然决定制造阿波罗登月飞船,争取在10年内抢先登上月球。

这就遇到一个问题:飞船内部所用的电能从何而来?宇航员所需要的水怎样解决呢?当时有人建议带蓄电池或高效的银锌干电池;在飞船上放个水箱,从地球上带水上去。

可是这样一来,飞船的重量太大了,显然这不是上策。

至此,化学家们自然想起了氢氧燃料电池。

关于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了,可是,由于"生不逢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

如今却时来运转,有幸"补天"了。

这种航天用的氢氧燃料电池主要由燃料电极(阳极)、氧化剂电极(阴极)、电解质等组成。

燃料是氢气,氧气是氧化剂。

两个电极之间是浸透氢氧化钾溶液的石棉隔膜,隔膜靠阳极的一侧有一层含有金属铂的催化剂。

电子从阳板上的氢中逸出流向氧;阴极上的氧得到电子后生成氢氧根,并使阴极带正电。

然后,氢氧报通过电解质扩散到阳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结合生成水,并且放出电子,使阳极带负电。

当在两个电极之间接上负载时,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从而产生电流。

这样,只要对电池系统维持一定的温度、一定的电解质浓度、不断地供给燃料和氧化剂,并且不让反应产物--水在电池内部储留,那么就可从电池中源源不断地输出电能。

同时,从电池中排出来的水经过净化以后就可供宇航员饮用。

为了满足宇宙飞船的实际需要,需将几十个这样的单电池串连起来组成一个电池组。

然后,再将几个电池组并联起来为飞船供电。

自从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飞船采用这种既可发电又可供水的新型化学电池之后,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苏联的"礼炮6号"轨道站等均采用这种先进技术。

由于这种电池有它突出的优点:能量转换效率高达60%-80%,居现在所有热机之首;寿命长,只要不断地添加活性物质(氢气、氧气等),就可源源不绝地获得电能。

所以,美、苏等国除了用于航天事业之外,还着手用于民用发电。

美国已在曼哈顿地区建成一座4800千瓦的燃料电池发电站。

1978年美国在开展能源替代方案研究中,燃料电池被列为10个先进发电设备之一。

专家们估计,到下一世纪,燃料电池将成为一颗新的“电星”。

苏丹红“苏丹红一号”型色素是一种红色染料,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

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汽油增色以及鞋、地板等的增光。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

据有关媒体报道,苏丹红有1、2、3、4号四种,经毒理学研究表明,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苏丹红(1号)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显现可能致癌的特性。

但目前只是在老鼠实验中发现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致癌性还没有明确。

“苏丹红”属于染色剂“苏丹红”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它的化学成份是一种叫萘的化合物,也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

苏丹红属于偶氮类化工染色剂,主要用于溶剂、蜡、汽油的增色和鞋、地板等的增光。

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有着严格的审批制度,我国从未批准将“苏丹红”染剂用于食品生产,此次的“苏丹红”事件类似于“吊白块”、“瘦肉精”,都是食品生产企业违规在食品中加入非法添加物。

“胭脂红”、“落日黄”等与“苏丹红”的性质有着本质区别,前两者都是列入国家目录的食品添加剂,可在部分食品中使用,但国家有严格的限量规定,严禁超量使用。

在标准范围之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没有安全问题。

疏松剂中的化学知识疏松剂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的糕点、饼干等焙烤仪器及膨化食品生产用的添加剂,亦称膨松剂、膨胀剂和面团调节剂。

在和面工序中加入疏松剂,在焙烤或油炸过程中它受热而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起发,体积胀大,内部形成均匀致密海棉状多孔组织,使食品具有酥脆、疏松或柔软等特征。

疏松剂变用于水产品、豆制品、羊奶和代乳品。

疏松剂可分为碱性疏松剂、酸性疏松剂、复合疏松剂和生物疏松剂。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列入的疏松剂列于表1一、碱性疏松剂1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相对分子质量84.01(1)性状碳酸氢钠为白色晶体粉末,无臭,味咸,相对密度2.20,熔点270℃。

加热自50℃起开始失去CO2;热至100℃成为倍半碳酸钠(Na2CO3·NaHCO3·2H2O);热至270~300℃经2小时,转变为碳酸钠。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失去CO2。

易溶于水,8.8g/mL(15℃);11.2g/100mL; (30℃);13.86g/100mL(45℃)。

水溶液呈弱碱性,pH为8.3,遇弱酸则强烈分解。

水溶液放置稍久,或振摇,或加热,碱性则增强。

不溶于乙醇。

(2)疏松性能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使食品产生多孔海棉状疏松组织,但由于产气过快,容易使食品出现大空洞。

此外,碳酸氢钠分解后形成的碳酸钠,使食品的碱性增强,不但影响口味,还会破坏某些维生素;甚而导致食品发黄或杂有黄斑,使食品质量降低。

(3)毒性钠离子是人体内正常成分,一般长期摄入碳酸氢钠对身体无害。

此外。

碳酸氢钠与碳酸在体内形成NaHCO3/H2CO3缓冲体系,对多量酸或碱性物进入体内起缓冲作用,使pH无显著变化。

一次服用大量碳酸氢钠,可引起胃膨胀,甚至胃破裂。

(4)制法由碳酸钠浓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二氧化碳而得。

(5)应用按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碳酸氢钠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见表1。

在饼干、糕点生产中,常与碳酸氢铵复配使用,配合比视原料性质、成品形态和操作条件而异,添加总量为小麦粉的0.5%~1.5%。

使用时为了便于均匀分散和防止出现黄色斑点,应将其溶于冷水中,随后立即添加。

也用作苏打汽水和盐汽水的二氧化碳发生剂,在苏打汽水中使用量为0.1%,在盐汽水中使用量为0.61%。

还可用作果蔬的护色剂,如洗涤果蔬时添加约0.1%~0.2%的碳酸氢钠,可使绿色稳定。

在果蔬加工中也用作处理剂,如用于食品烫漂、去涩味等。

碳酸氢钠能使pH升高,可提高蛋白质的持水性,促使食品组织细胞软化,促进涩味成分溶出。

此外对羊奶有去膻作用,用量为0.001%~0.002%。

2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分子式NH4HCO3,相对分子质量79.06。

(1)性状碳酸氢铵为白色晶体粉末,有氨臭,相对密度1.586,熔点36~60℃。

性质不稳定,在36℃以上分解为二氧化碳、氨和水,60℃可完全分解,而在室外温下相当稳定。

在空气中易风化,有吸湿性,潮解后分解加快。

易溶于水,17.4g/100mL(20℃),水溶性呈碱性,0.08%水的溶液的pH为7.8。

溶于甘油,不溶于乙醇。

(2)疏松性能碳酸氢铵受热后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氨气,使食品形成海棉状疏松结构体。

碳酸氢铵分解时产生的氨气溶于食品的水中生成一水合氨,可使食品的碱性的增加,还会影响食品的风味,即有氨的臭味。

此外,一水合氨还有皂化油脂的缺陷。

(3)毒性碳酸氢铵的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氨均为人体代谢物,适量摄入对人体健康无害。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985)将碳酸氢铵列为一般公认安全物质。

(4)制法以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氨铵,冷却析出结晶,经离心分离,干燥脱水而得。

若有必要精制,则将其溶于水,添加乙醇,使之重结晶。

(5)应用按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碳酸氢铵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见表1。

作为疏松剂,通常与碳酸氢钠复配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与碳酸氢钠复配时用于食品中配方如下:酥性饼干:碳酸氢铵0.2%~0.3%,碳酸氢钠0.5%~0.6%韧性饼干:碳酸氢铵0.35%~5.4%,碳酸氢钠0.7%~0.8%甜酥饼干:碳酸氢铵0.15%~0.2%,碳酸氢钠0.3%~0.4%酥性糕点:碳酸氢铵0.2%~0.6%,碳酸氢钠0.16%~0.45亦可与发酵粉复配使用。

用于绿色蔬菜、竹笋等烫漂时,用量为0.1%~0.3%。

轻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即沉淀碳酸钙,化学式CaCO3,相对分子质量100.09。

(1)性状轻质碳酸钙为白色微细轻质粉末,无臭,无味,相对密度2.5~2.7。

在空气中稳定,不发生化学变化,易吸收臭气,有轻微吸湿性。

强热至825~89.6℃时发生分解,释出二氧化碳,变为氧化钙。

几乎不溶于水和乙醇,如有铵盐或二氧化碳存在可提高溶解度。

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生成溶解性重碳酸钙。

溶于稀酸,产生二氧化碳。

(2)疏松性能碳酸氢钠、明矾等与轻质碳酸钙复配得到的疏松剂,遇热则缓慢地释出二氧化碳,使食品产生均质、细腻的膨松结构体,可提高糕点、面包、饼干的品质。

此外还有强化钙的作用。

(3)毒性钙为人体的正常成分,需经常由食物补充。

内服无毒性反应。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985)将轻质碳酸钙列为一般公认安全物质。

(4)制法在石灰乳中通入二氧化碳而得。

也可由碳酸钠与氯化钙作用来制备。

(5)应用按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轻质碳酸钙用于配制发酵粉和罐头中,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而定。

在日本,轻质碳酸钙用作疏松剂,一般食品中用量为1%。

轻质碳酸钙在食品制造还可用作营养强化剂、碱性剂、抗结块剂、凝固剂,面胚调节剂和用于酵母食品。

碱性膨松剂的使用及其优缺点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都是碱性化合物,受热后它们产生气体的反应式如下:2NaHCO3→CO2↑+H2O+Na2CO3①NH4HCO3→CO2↑+NH3↑+H2O ②碳酸氢钠分解后残留碳酸钠,使成品呈碱性,影响口味,使用不当时还会使成品表面呈黄色斑点。

碳酸氢铵分解后产生气体的量比碳酸氢钠为多,起发能力大,但容易造成成品过松,使成品内部或表面出现大的空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