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普遍处于青年前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一个人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的多发期。调查表明,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70.1%的大学生对压力缺乏正确认识。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感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导致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身心紧张状态对有机体适应环境、应对困难是有利的。但如果紧张反应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了机体自身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就可能导致心理和生理功能的紊乱而致病。
中国大学生心理压力源排序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感按程度
大小排在前五位的主要来源依次
为:
(1)学业压力(荣誉感、奖学金、毕业证)
(2)环境压力(各种竟争机制、目标导向)
(3)情绪压力(环境变化导致的情绪波动)
(4)择业压力(人力市场竟争激烈)
(5)人际压力(人际关系复杂化、多元化)
2004年,上海市对24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让大学生们感到苦恼的主要问题依次是:
●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途未卜(57.14%)
●教学改革滞后,不能满足成才愿望(39.98%)
●办学条件落后,不能满足需要(39.85%)
●上学费用高,经济困难(31.52%)
●校内竞争激烈,学习紧张(31.35%)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大学生的一般心理状态
●常态心理: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
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
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
绪的能力。
●轻度失调心理:
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
和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
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专
业人员帮助,可恢复常态。
据调查,在大学生所面临的大部分压力事件中,平均压力最大的十项为: 1、感到竞争激烈;2、择业困难;3、考试不过关;4、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5、自己的工作成效不如别人;6、理想与现实有差距;7、精神空虚,无所事事;8、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9、面临考试;10、隐私被别人发现。可见,社会环境的嬗变,给当代中国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并因此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不可避免地将会才产生大量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二者之间存在着越来越高的相关性。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学界有许多研究,但是从日常生活情境中迫切感受到的特定压力,
及其常见的应对策略出发,并以次作为切入点来探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却较为少见。根据大学生
心理咨询的几个典型案例,本文尝试对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作些初步的探索。
二、典型案例及其分析
1、案例1及其分析
[来访者A基本个人资料]性别:男;大学及院系:南昌大学***学院;年级:99级学生;
来访时间:2002年5月20日
[主述内容]做在教室里看书时,总担心会有人坐在身后并干扰自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以致于只能做在角落或者靠墙而坐,否则无法安心看书;对同寝室一位同学放收音机的行为非常反感,
有时简直难以忍受,尤其是中午睡午觉时总担心会有收音机的声音干扰自己,从而睡不着觉,经常休
息不好。但又不好意思跟其发生当面冲突,因为觉得为这样的小事发脾气,可能是自己的不对。很长
时间不能摆脱这种心理困境,很苦恼,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即将毕业,心中一片茫然,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时后也懒得去想这个问题,怕增添烦恼。学习一般,在班上成绩中游,当
看到其他同学都在准备考研究生,自己也想考,但是又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自卑,缺乏自信,生活态
度比较消极,认为所有的一切都糟透了。家在农村,经济状况一般,认为自己有责任挑起家庭的重担,但又觉得力不从心。来访者自认为性格内向。想改变自己,但又不知从何做起。
[案例分析]在该案例中,来访者虽然没有提到压力二字,但实际上其心理困境主要是由各种压力源造成的。首先,来访者即将面临大学毕业,择业困难构成其压力源的核心。择业压力所导致的
心理紧张和心理困境,其实质是由来访者自身能力与理想目标之间的落差造成的,落差越大,心理压
力也就越大。来访者学习成绩一般,对自己缺乏信心,但家在农村,又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必须找到
一份好工作,因此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而且是与日俱增。其次,择业压力使来访者在心理上产生不
安全感。行为发生学认为,当人受到刺激时就会做出某种特定的反应。来访者面对压力,采取的是消
极应对策略——回避。虽然不去想它,但是问题和压力却仍然存在,尽管只是一种茫然状态,这就是
为什么来访者在内心深处总隐隐有着一种不安全感;再次,择业压力使来访者的心理变得异常敏感和
脆弱,这一点在来访者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直接体现出来。哪怕有一点动静,来访者在教室看书或者在宿舍睡午觉就会受到干扰;严重时,即使没有任何干扰,来访者也会怀疑、担心和害怕受到干扰;第四,择业压力和敏感的心态极易使来访者面临人际性冲突问题,这是来访者采取回避和压抑等消极应对策略的必然结果。在与同学相处时,尽管来访者自己也意识到只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当某件事情或某个人多次引起自己的反感和不快时,就很自然地把自我消极情绪固着在该事或该人,从而影响人际的和谐与沟通。实际上,这是由于来访者刻意回避主要现实压力,导致压力感(压力能量)转移的结果。第五,来访者内向的个性,直接决定其应对压力的方式及特点:内在指向性和内在性体验,敏感,脆弱和消极。
2、案例2及其分析
[来访者B基本资料]性别:女;大学及院系:南昌大学***学院;年级:2000级学生;来访时间:2002年6月10日
[主述内容]看不进书,坐在教室里总是东想西想,精神不能集中,对自己的行为很不满意,很烦,非常担心自己就一直这样下去。近来尝试着想改变自己,但不知从何做起,效果也不好。心情越来越坏,对任何事情好象都提不起兴趣。吃饭经常没有胃口,去医院检查过,医生说没什么问题。没想过毕业后找工作的事情,还有一年的时间,有点茫然。对自己的期望比较高,大学毕业后唯一的目标就是考研究生。父母均为下岗工人,家庭经济收入来源鄹减,生活水平大幅度降低,尤其是为了供给来访者昂贵的读书费用,父母亲平时总是省吃俭用,生活十分拮据。父母把未来的希望全寄托在来访者身上,对来访者期望值很高。同时父母对来访者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时严厉到伤害来访者的自尊。来访者压力很大,平时不愿回家,心理总有一个疙瘩。来访者自认为性格趋于内向。
[案例分析]来访者B的心理问题显然也是由压力造成的。首先,家庭变故是来访者的主要压力来源;根据西方有关家庭应激(压力)的理论,家庭薄弱性与事件威胁性是与家庭应激相关的两个主要因素,家庭应激增加了家庭成员的易受伤害性。家庭成员感受到的压力取决于他(她)对变化含义的个体意识,同时也将依赖于个体能够影响(帮助)改变应激源事件过程的程度或其能减少改变冲击的程度。在本案例中,来访者父母双双下岗,家庭经济收入来源骤减,而且还必须供养来访者上大学,可见家庭应激(压力)是非常大的。来访者作为一名学生,对事件的冲击无能为力,只能消极地承受威胁。其次,持续的家庭压力,直接影响了来访者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方式,甚至影响到来访者的某种生理机能。例如吃饭时没有胃口,很有可能是该事件使来访者联想到了父母省吃俭用的情景;父母稍微言语过重,来访者便觉得很受伤害;在学习过程中,一旦想起父母和家庭状况,便心烦意乱,再也看不进书了。再次,来访者采取的方式是摇摆于积极和消极二者之间的。一方面,来访者确立了考研究生的目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将来能够提高自己应对家庭危机的能力,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