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古浪县当地民居建筑
甘肃武威古浪旅游景点
甘肃武威古浪旅游景点
甘肃武威市古浪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古浪旅游景点的介绍:
1. 姑婆山:又称为古浪山,位于县城以北10公里处,是甘肃
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山峰险峻,山上有古老的寺庙和观音洞等景点,是进行登山和观赏自然风光的好地方。
2. 萨拉乌苏:位于古浪县城东南部,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农业遗址。
这里保存着3千多年前的玉米、大豆等作物的遗址,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历史的重要文化遗址。
3. 子午岭:是古浪县的一座山脉,位于县城以西30公里处。
这里山势雄伟,风景优美,是徒步旅行和登山爱好者的天堂。
4. 湟水古镇:位于古浪县城东南部,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商业镇。
这里有许多古建筑,保存完好,如古老的街道、庙宇和民居等,透露着浓郁的历史气息。
5. 密卢古窑址:位于古浪县城西北部,是一个古代陶瓷窑址。
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宋、元时期的瓷器和瓷片,是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历史的重要遗址。
6. 栈桥:位于古浪县城内,是甘肃省保存最完整的古栈道之一。
这座古老的栈桥可以追溯到明代,是当时古浪的重要交通枢纽,现在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景点都展示了古浪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游客们可以在其中感受到古浪独特的魅力。
古浪旅游景点
古浪旅游景点
古浪位于甘肃省武威市,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古浪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
1. 古浪风景区:是古浪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以壮丽的沙漠风光、独特的蓝天、青山和草原闻名。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沙漠风光的壮丽景色,还可以体验沙漠探险活动。
2. 古浪石窟:位于古浪市区东北方向,是中国西部保存较好的石窟之一。
石窟中有许多古代壁画和佛像,展示了古浪在辽、金、元时期的佛教文化。
3. 古浪县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古浪地区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内有丰富的文物和展品,可以了解古浪的历史、民俗和社会发展。
4. 古浪古城: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城区,有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游客可以在古城中漫步,感受古代城市的氛围。
5. 古浪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古浪市郊区,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湿地公园。
游客可以在这里观赏湖泊、沼泽、湿地植物和丰富的鸟类,同时还可以进行钓鱼、划船等活动。
以上是一些古浪的著名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古浪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受到推崇。
“丝绸之路”甘肃武威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分析
“丝绸之路”甘肃武威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分析“丝绸之路”是古代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中国和西亚、欧洲等地,甘肃武威地区位于其中心地带,成为历代商旅必经之地。
传统民居建筑是“丝绸之路”沿线人民生活方式、文化传承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着眼于对甘肃武威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分析,阐述其历史演变、建筑特色和文化意义。
一、历史演变1.前期甘肃武威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距今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当地人民就开始采集、打磨石器,逐渐向农业和畜牧业转变。
到了商周时期,武威地区逐渐进入国家统一时代,大量农民定居下来,建立了自己的村落和居所。
此时期主要是采用土坯或石头等当地的自然资源,建造简单的住宅、地窖、厢房等。
2.中期随着丝绸之路的逐渐开通,商业贸易的兴盛,武威地区人口、经济、文化均得到了发展。
尤其到了唐宋时期,武威地区成为了西域和中原贸易的中心,此时期的民居建筑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在唐宋时期,武威地区的民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建筑样式多样,有平房、四合院等。
其中,四合院常见于中产阶级家庭,此时期属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四合院空间布局合理,形式优美,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家庭需求。
并且结构上也加入了一定的装饰,如雕花、窗花等,营造出高雅、精致的气息。
3.后期到了明清时期,武威地区继承了唐宋时期的建筑特色,逐渐走向壮观、精美的方向。
此时期的民居建筑大量使用黄土砖瓦以及木质结构,高墙围院,构造严谨大方,同时又注重装饰艺术效果,建筑中还常出现无梁、无柱、无钉互插的构式,设计上注重宁静、通透、自然等原则。
二、建筑特色1.空间布局武威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布局宽敞整洁,大都是坐北朝南,主次分明。
其四合院常见于中产阶级家庭,尤其在明清时期,是其空间规划最典型的表现。
一般以三进三合院为主,其中前面两进为门房,第三进为正房。
偏安一侧的小门房常作为杂用房或者仆佣房,正房与大院相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回”字形或“品”字形的空间形态,使得院内一系列房间公司,环境布局协调有序,美观舒适,大大提高了舒适性。
甘肃碧口古镇简介
甘肃碧口古镇简介
碧口古镇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境内,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碧口古镇因其闲适安详的生活气息而被誉为“甘肃的小威尼斯”。
碧口古镇地处甘肃西秦岭山前,是黄河文明和西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贸集散地,曾
经辉煌一时。
古镇有浓郁的汉族文化和藏族文化,如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巷道、古城墙、碧口古街等历史遗迹,还有风格独特的碧口寺、灵岩寺等名胜古迹,展现出不同的历史和
文化风貌。
碧口古镇以其独有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碧口古镇环
境优美,有清澈的水系、绿树成荫的街道、古老的建筑等,每到春天,河岸两侧的沙棘、
杨树、柳枝等各种植被迸发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前来踏青游玩。
每年一月,古镇会举行“碧口赛龙舟”等传统文化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观赏。
碧口古镇以其独有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已经成为了一个知名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保
护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碧口古镇得以更好地发展、繁荣,同时也在保护传统文化、
弘扬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今天,碧口古镇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景
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繁荣的重要途径。
武威古民居保护现状概述
武威古民居保护现状概述作者:胡鼎生来源:《丝绸之路》2012年第16期[摘要]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武威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有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遗迹,令人叹为观止。
本文从谢家园、墨家园、贾坛故居等武威古民居的保护现状入手,描绘并分析古代民居的范式、形制等状况。
[关键词]武威;古民居;谢家园;墨家园;贾坛故居[中图分类号]K8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6—0047—03武威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河西走廊的第一重镇。
东接古浪峡,南靠祁连山,西邻茫茫草原,北连腾格里沙漠,城区东西长122公里,南北宽90公里,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
武威保存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馆藏文物4万多件,其中汉简、铜奔马、凉造新泉、西夏碑等驰名中外。
文庙、雷台、海藏寺、白塔寺、天梯山石窟等已成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古凉州曾是中国西北地区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长期以来,凉州以其“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和“兵食恒足,战守多利”的重要地理位置而闻名遐迩,是中国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河西走廊东端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地。
居住建筑,又称民居,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从原始人群居住洞穴、构木为巢发展到商周干栏式木构建筑和夯土建筑的出现,再到后来秦汉木构建筑的发展,唐宋成熟,明清程式化的延续,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阴阳有序的环境观、社会文化观的影响下形成汉之古拙、唐之雄大、宋之规范、元之自由、明清建筑形制化,也形成了北方的厚重、江南的秀丽、蜀中的朴雅、塞外的雄厚、云贵高原的绚丽多彩。
由于各地生活方式和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人类居住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
无论中轴对称的严谨,还是自由式组合都非常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
古民居是由四面房屋围合而组成的四合院。
“丝绸之路”甘肃武威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Xi,n Univ V Arch.&Tach.(Social Science Edition)Vvl.38Nv6Dec.2019第38卷第6期2019年12月【建筑文化】DOI:10.15986/j.1008-7192.2019.06.004“丝绸之路”甘肃武威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分析李琰君,齐向颖(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武威作为“丝绸之路”甘肃段上的一个核心节点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众多灿烂文化,存留下丰富多姿的历史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传统民居遗存的建筑形态、基本数据、结构形式等基础资料进行汇集,进行传承 与保护为出发点,用田野调研法对武威地区民居进行了数据测量、图像采集和相关资料搜集,其中包括对合院式贾府、土阁梁式韩家院、堡寨式满家院进行了院落形制、结构特征及室内陈设等分析,为“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研究、资料汇集提供依据。
关键词:丝绸之路;传统民居;甘肃武威;建筑形态中图分类号:TU2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92(2019)06-0019-08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通往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用于货物运输与文化交流。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段,是河西走廊的第一重镇,在这里保存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1]。
武威位于甘肃省的中部,地处甘肃中东部至西部的连接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少,气候干燥,沙漠区占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曾是西北地区的军事要塞,以“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而闻名[2],是古代中国与西域交流的重要途经城市,也是河西走廊东段本地区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集汇地。
一、武威传统民居概况民居建筑作为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和栖息的场所,其出现时期最早,分布范围最广且数量庞大。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的不同,民居建筑的风格形态也各有不同。
简要说明武威文庙文昌殿及卷棚内的美
简要说明武威文庙文昌殿及卷棚内的美
武威文庙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在文庙主殿内,有一座庄严肃穆的文昌殿,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场所。
这座文昌殿建筑气势雄伟,造型独特,是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进入文昌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殿门,门上有精美的斗拱和雕刻。
大殿内部布置庄严,殿顶悬挂着巨大的金字匾额,寓意着崇尚学术、崇尚文化的精神。
殿内奉祀着文昌帝君的神像,神像雕制精致,栩栩如生。
神像雕像后方是供奉神明所用的桌案,桌案上摆放着鲜花和香炉,充满了神圣和庄严的氛围。
除了文昌殿外,武威文庙内的卷棚也是令人叹为观止。
卷棚是汉族传统建筑形式,以木结构为主,造型精美。
卷棚的顶部装饰着各种图案和雕刻,色彩斑斓,给人一种华丽感。
在卷棚内,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和古代书籍,展示了武威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文物和书籍保存完好,展示了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让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总的来说,武威文庙文昌殿及卷棚内的美,不仅体现在建筑形式的独特和精美,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让人们能够领略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瑞安堡为例分析武威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
以瑞安堡为例分析武威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摘要】武威地区的民居建筑因为外在条件的苛刻,外墙营造的是耐久,敦厚的朴素之感。
正因为先天环境的不足,在院内的装饰上才更能体现当地居民对安逸生活环境的向往。
整体民居装饰风格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
雕饰精美之余更与沙漠地区建筑的需求有直接联系。
堡寨式民居为武威地区的传统民居形式之一。
它集防御性与抗震性一体,结实耐久,能够经得起比较严重的自然及人为损害。
由于武威地处干旱的沙漠地带,环境气候恶劣,传统民居装饰主要集中在屋檐以下,装饰部位有限,装饰材料单一。
但是装饰美观大方,简约实用。
仍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民居装饰;人文思想;武威地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地区,南靠祁连山脉,北依腾格里大沙漠,南高北低,是一块辽阔的平原。
武威古称“凉州”,西汉时期武帝追匈奴,通西域时开始设置武威郡,是河西四郡之一。
堡寨式民居目前主要遗留在河西走廊地区,武威瑞安堡,张掖高孟将军府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堡寨式民居建筑在修建方式上可分为三个类型:一,古代屯田或为展开军事活动而修筑的;二,聚落,村落内村民自发修建的用于集体防卫而修筑的;三,历代官僚富商和地主修建的堡寨式庄园。
瑞安堡位于武威民勤县三雷乡三陶村,俗称“王团堡子”,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是武威乃至河西地区堡寨式民居的代表。
瑞安堡主人王庆云,字庭瑞,在时任民勤县保安团长时,修建了这所私人庄园。
瑞安二字就是从他的字号而来。
瑞安堡的设计师是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时为清华大学教授的田志美。
他设计的瑞安堡各建筑搭配技术十分巧妙,是瑞安堡具备传统与现代审美,功能与艺术结合的主要贡献者。
一、武威传统民居装饰主题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建筑装饰的内容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我们直观看到的图案上便显得装饰形象,其二就是通过这些具体形象反映出来的内涵。
瑞安堡的民居装饰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它不仅仅是统治思想的工具,更是行为出事的准则。
古浪绿洲小镇的简介
古浪绿洲小镇的简介在咱们大西北的怀抱里,藏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那就是古浪绿洲小镇。
你一听这名字,是不是就感觉到一股子清新扑面而来,像是沙漠里突然冒出的绿洲,给人无限希望?一踏入这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片绿油油的田地,简直就像是老天爷特意给这干旱地方撒下的一把翡翠。
农民伯伯们正忙着在地里耕作,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滴,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这就是咱们中国人常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儿,你算是亲眼见着了。
再往里走,你就能感受到小镇那股子独特的风情。
街道两旁,一排排青砖灰瓦的房子错落有致,墙上还挂着些玉米、辣椒之类的农作物,透着股子质朴和亲切。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你就像是回到了小时候的家乡,那种亲切感和熟悉感油然而生。
说到吃的,古浪绿洲小镇那也是一绝。
你瞅瞅那街边的小吃摊,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香气扑鼻的烤包子、还有那甜到心里的葡萄干,每一样都能让你的味蕾得到极致的享受。
特别是那羊肉泡馍,羊肉鲜嫩多汁,馍块吸饱了汤汁,一口咬下去,那叫一个满足啊!当然了,来到这儿,除了吃吃喝喝,还得玩点啥。
小镇边上就有个大水库,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绿树成荫,简直就是个天然的大氧吧。
你可以租个小船,在湖上悠哉游哉地划着,感受那份宁静和惬意。
或者带上家人朋友,在湖边搭个帐篷,烧烤野餐,享受一下户外生活的乐趣。
不过啊,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小镇上的人情味。
这里的居民都特别热情好客,你走在街上,随便跟哪个大爷大妈打个招呼,他们都能拉着你聊上半天。
他们讲的是最地道的方言,用的是最朴素的语言,但那份真诚和热情,却让你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还有啊,小镇上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什么庙会啊、戏曲表演啊、农民画展啊,应有尽有。
你去了就能感受到那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仿佛整个人都被这种气息所包围。
总而言之啊,古浪绿洲小镇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它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美食文化、热情好客的人民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
古浪名胜古迹
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古建筑古墓葬长城烽燧红色足迹旅游景点瀚海明珠马路滩马路滩地处腾格里大沙漠南缘,相传就是被风沙一夜间掩埋了的“沙洲城”所在地。
这里人迹罕至,飞鸟渴绝。
20世纪80年代末,一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林业队伍,开进了这个著名的恐怖之地,经过十多年艰苦卓绝地开发治理,昔日那一片片肆虐的荒漠焕发了生机,披上了绿装,变成了新时代生态建设的新绿洲,发挥着防风固沙和生态治理的双重作用,谱写了一阙“人定胜天”的壮丽篇章。
古浪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风沙线长达132公里,荒漠总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沙漠地区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5倍,加之气候变化、过度垦荒、樵采及放牧,生态持续恶化,到了最脆弱的地步。
每年发生浮尘和沙尘暴天气达13次左右,年风沙日达到182天,沙丘平均以每年7到10米的速度向南侵移,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存。
特别是发生在1993年的“5.5”特大沙尘暴,死亡23人,受伤173人,成为我国沙尘暴灾害中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县。
在巨大的生态压力面前,古浪县果断采取措施,提出“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方针,开始了同自然抗争的艰难征程。
马路滩林场便处在全县抗击风沙的最前沿。
马路滩林场始建于1989年。
林场建设初期,职工们没有基本的吃住条件,常常一两个月不回家,“白天一身汗,晚上一身沙,吃着干馍馍,住着地窝子”,一个人每天平均植树150多株。
他们与甘肃农大、南京农大、省林勘院、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聘请加拿大、美国、以色列、法国等国专家来场进行技术指导。
同时有计划地通过田间试验积极推广外地经验和先进技术成果,对一些有造林可能性的地类固定专人进行造林试验,总结经验,进行推广。
他们在树种选择、造林部位、造林方式、密度配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封造管并举、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的完整的治沙规范技术。
经过十多年的治理,马路滩林场已经封沙育草10万亩,固沙造林6万亩,工程治沙1万余亩,营造农田防护林500亩,控制了94公里长的风沙线,牢牢锁住了高沙梁、夹墙沙、芦草沙等五个危害严重的内陆沙丘和风沙口,有效遏制了沙进人退的局面。
武威古民居保护现状概述
丽多 彩 。由 于各地 生 活方 式 和地 理气 候 条件 的不 同 。 类 人
居 住 房屋 的样 式 和风 格也 不 相 同 。无 论 中轴 对称 的严谨 , 还 是 自由式 组合 都 非 常重 视 对 中和 、 易 、 蓄 而 深沉 的 平 含
古 民居 平 面 布局 有 明 显 的轴 线 ,左 右 对 称 .主次 分
国西 北地 区 的政 治 中心 和军 事重 镇 。长期 以来 , 州 以其 凉
“ 一线 于 广 漠 . 五郡 之咽 喉 ” “ 食 恒 足 , 通 控 和 兵 战守 多 利 ” 的重 要地 理 位置 而 闻名遐 迩 ,是 中 国与 西 域 经济 文 化 交
流的 中心 , 也是 河西 走 廊东 端 多 民族文 化 的交 汇地 。 居 住 建 筑 , 称 民居 , 最 基 本 的 建 筑 类 型 , 又 是 出现 最
明, 由一进 院落及 二 进 院落 两 种 形式 院落 , 般一 进 院 落 一
平 面 布局 呈矩 形 或方 形 。二 进 院平 面布 局呈 “ 字形 , 日” 院 落 之 间 多用 过 厅 和装 饰 华 丽 的垂 花 门 作 为分 隔 .有 的院
五六 米 , 外 不 开 窗户 , 观坚 实 雄 壮 。 院子 里 地 面均 用 对 外 青 砖铺 地 , 多垒 起 花坛 , 没有 泥土 , 便于 清 扫 。民居 内外 装
境观 、 会文化观的影响下形成汉之古拙 、 之雄大 、 社 唐 宋 饰 古 朴 典 雅 , 木 雕 精 细 垂 花 门 , 有 门窗 都 采 用 木 樘 木 棂 , 大都 花 纹繁 巧 , 各不 相 同 。沿 街 巷 的宅 门都 特 别讲 究 , 且
武威当地建筑
班级:08土木二班 姓名:赵 金 泽
中国旅游标志之都——武威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中 部,历史悠久。由于 年降水量少,并且长 年刮西北风等原因。 在自然气候条件的影 响下,武威形成了不 同与甘肃陇东南地区 的建筑风格。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
武威农村形成了独特的群落而居现象
通向前院
以瓷砖贴面的新建住宅为例,院 内构造见图片。
庄重的院门
பைடு நூலகம்
当地俗称车棚,用来停放农用车,或者存放杂物等
屋顶采用梁、檩、椽等构件
出挑的走廊
当地将兼客厅和起居的房子俗称书房 此屋坐南向北称为北书房
只用作起居的小房子称小屋 此屋处于院西面俗称西书房
廊檐(方言称为lángyàng)的布置
土坯外墙泥浆裹面
早期由泥坯块粘结的外墙
土夯外墙
高大的砖砌外墙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 水平不断地提高。老百姓更新自 家的住宅,由砖墙向瓷砖贴面发 展,住宅的面貌焕然一新。
瓷砖贴面
通常院落都是分为前院和后院,用途 分为居住和养家畜。居住的部分一般 是两面或者三面建屋。
此为后院用于居住
背靠背
肩并肩
院墙的建筑类型及作用
由于年代的不同,院子外墙材料也不同。 有土坯粘结的外院墙,流行于改革开放 之前,而后土夯墙逐渐的被广泛的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断地提高,住房条件也在发生着变化, 砖墙逐渐取代了土夯墙。由于历史及自 然地条件,院墙一般都在4-5米高,不 仅可以抵御大风,还可以防盗。
由于降水少,房顶上边普遍铺拌有麦秸秆的泥浆,大约厚7厘米左右。在 雨水的冲刷下,房顶的泥层会不断地变薄。只有在漏水的情况下,人们才 会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铺泥,俗称上房泥。而更新房泥的时间却不一样, 有的房子十几年不补泥,有的却几年就得上一层。
古浪县文化资源
03
CATALOGUE
古浪县自然景观与生态文化
自然景观
地貌景观
古浪县拥有独特的地貌景观,如沙漠 、戈壁、山地和草原等,这些地貌景 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
水文景观
古浪县境内有黄河、石羊河和腾格里 沙漠中的湖泊等,这些水文景观不仅 为当地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支撑,还 形成了壮丽的自然风光。
生态文化
生态保护意识
古浪县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他们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
传统农耕文化
古浪县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当地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农耕文化,这种文化强调与自然环境 的和谐共生。
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
古浪县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文化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游客可 以在这里亲近大自然、体验生态文化,享受一次难忘的生态之旅。
让青少年了解和传承本地的文化资源。
未来发展策略
加强文化资源普查
对古浪县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了解文化资源的分布、种类 和保护现状,为制定更科学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利用古浪县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如文化旅游、工艺品 制造、演艺娱乐等,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经济发展。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活,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传统节日
古浪县拥有独特的传统节日,如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 节日期间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和 庆典仪式,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
与。
文化交流
古浪县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 动,与国内外其他地区进行文化 合作与交流,促进文化多样性和
共同发展。
文化产业与设施
文化产业
古浪县拥有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涵盖出版、影视、音乐 、艺术品等多个领域,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武威“蝴蝶楼”传奇
武威“蝴蝶楼”传奇武威“蝴蝶楼”传奇这是一幢神秘的建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门窗封闭,常人无法一睹它的全貌;这是一个静谧的所在,无数游客在它身边走过,投下匆匆一瞥,留下隐隐疑惑。
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繁华深处,它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与周边的热闹景象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反差。
时空仿佛在这里窒息,历史好像在此处停滞,它仿佛是一处被现代遗忘的角落,衣衫褴褛、形容破败地立在闹市,默默无语,任人评说。
它,就是武威蝴蝶楼。
一蝴蝶楼位于武威市凉州植物园,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因平面布局呈三段式蝴蝶展翅形,故得名。
它建于1938年,是武威现存的年代最久的砖木结构楼房,为武威市文物保护单位。
凉州植物园解放前叫东关花园,其前身是清代凉州知府陈润生的私人花园,当时名叫亦园,也叫东园,面积不大,里面曾建有北极台等建筑,各种花卉甚多,是陈润生及其家人憩息、玩赏的园林。
《武威简史》记载道,军阀马步青统治武威期间,对武威东关进行了大面积的改造,并在原亦园的基础上扩建成东关花园。
为了修建东关,他滥伐树木,致使“西山林木砍伐殆尽,成为荒山秃岭”。
当时武威东关北面原是一些果农、菜农聚居之地,共有一百多户人家,马步青借改造东关之名,将此地强行划为园林区,赶走农户,四周用围墙圈起来,在里面种植了各种树木花草,与先前的亦园合并起来,命名曰东关花园,并在花园里修建了当时武威最早的小洋楼——蝴蝶楼。
蝴蝶楼从外表看基本保存完好,一体青砖到顶,造型独特,其修建工艺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那么,该楼又是何人所设计建造的呢?据《武威通志》记载,为了在东关花园修建一座别致的小洋楼,当做自己的别墅,马步青于1937年特意从天津招聘来“洋灰匠”(当时对现代瓦工的称呼)杨再生,协同武威建筑业“行头”(经官府指定的行业牵头人)、著名工匠李生瑞等,于1938年精心设计修建了东关花园二层小洋楼,并命名为蝴蝶楼。
蝴蝶楼不仅外形别致,里面的装饰工程也与众不同,全楼都铺上了木地板,木质楼梯,雕花吊顶,此外还安装了先进的水暖设备。
甘肃武威南城门楼的介绍
武威南城门楼,位于中国甘肃省武威市城关区南部,是武威市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之一。
南城门楼是明代建筑,是武威古城的南门,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武威南城门楼建于明代,原为砖木结构,后经多次修复和重建,现为砖石结构。
门楼高大壮观,采用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
南城门楼呈方形,共有三层,高约16米。
门楼上方有一座高耸的城楼,城楼上设有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武威市区和周边风景。
门楼的正面有一座拱券门洞,门洞两侧设有门洞城墙,城墙上刻有精美的石雕和浮雕,展示了明代的建筑工艺和艺术风格。
南城门楼是武威市的重要标志和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门楼周边还有一些历史文化景点,如武威博物馆和著名的魏晋石窟群,使得南城门楼成为了一个历史文化的综合区域。
南城门楼是武威市的历史遗迹,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丰富历史文化。
它不仅是一座城门,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明的传承。
武威南城门楼简介
武威南城门楼简介
武威南城门楼是位于中国甘肃省武威市南城门楼街的一座历史建筑,是武威市的重要地标之一。
南城门楼原为明代所建,但经过多次修缮和重建。
南城门楼占地面积较大,外观雄伟壮丽,为明代古建筑风格。
楼高约达20米,有多层楼檐,屋顶覆盖
着青色琉璃瓦。
南城门楼是武威古城的入口之一,曾是古时候武威城防的一部分。
楼内有宽敞的过道和瞭望塔,供游客观光。
从南城门楼可以俯瞰整个武威市区的景色,包括古老的街道、建筑和周边的自然风光。
此外,在每年的重要节日和庆典活动中,南城门楼也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观光。
南城门楼作为武威市的历史遗迹,展示了古代城市建筑的风貌和文化艺术的瑰宝。
它是武威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武威南城门楼的简介和历史的作文
武威南城门楼的简介和历史的作文《武威南城门楼》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特别了不起的地方——武威南城门楼。
武威南城门楼可壮观啦!它高高地立在那里,就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在守护着我们的城市。
城楼的墙又高又厚,都是用大块大块的砖头砌成的。
听爷爷奶奶说,这座城门楼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啦。
在很久很久以前,它可是保护城里老百姓的重要关卡呢。
每当有坏人想要进来捣乱,士兵们就会站在城楼上,拿着武器,把坏人赶跑。
现在,南城门楼已经成为了武威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白天,阳光照在城楼上,金灿灿的,好看极了。
晚上,城楼周围的灯都亮起来,五颜六色的,把城楼照得更加漂亮。
到了节假日,人们还会在城楼下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有唱歌的、跳舞的、还有表演杂技的,可热闹啦!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要来看看武威南城门楼哟!《武威南城门楼的故事》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武威有个很有名的南城门楼吗?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它的故事吧!南城门楼高高大大的,特别雄伟。
它的大门又宽又厚,好像能把所有的风雨都挡在外面。
据说在古代的时候,这里经常会有战争。
勇敢的士兵们就站在城楼上,保卫着城里的人们。
有一次,敌人来了好多好多,但是咱们的士兵一点儿都不害怕。
他们在城楼上射箭、扔石头,终于把敌人打跑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没有了,南城门楼也变得安静了。
但是它依然站在那里,见证着武威的变化。
现在啊,南城门楼周围种满了花草树木。
春天来了,花儿开得五颜六色;夏天,绿树成荫,人们在下面乘凉;秋天,金黄的叶子落下来,像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冬天,下雪的时候,城楼就像一个穿着白色披风的巨人。
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南城门楼很有趣呀?快来看看吧!。
古浪县域宗教文化建筑汇总
古浪县域宗教文化建筑汇总
甘肃古浪县曾经经历了民国大地震,现存古建筑并不多,倒是有一些宗教庙宇零散存在着。
图为古浪县城龙泉寺宝塔。
县城龙泉寺大殿。
位于龙泉寺水库边上的古龙山上。
古浪北关大清真寺,古浪伊斯兰教协会。
紧靠税务局。
古浪龙泉公园城隍庙,古浪道教协会。
每年都有省会,参拜者来自周围许多不同地区。
土门三义殿,供奉刘关张。
土门罗汉楼。
泗水双塔普济寺,地形独特,选址突出。
大靖马神庙,现在正在修复中。
大靖青山寺,已维护升级结束。
裴家营观音庙。
黑松驿香林寺。
武威南城门楼的简介
武威南城门楼的简介武威南城门楼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南端,在古代是一座守卫城池的重要建筑。
它始建于明朝,原名滇池楼,因为和云南的滇池有着类似形状的山门而得名。
在清朝时期,城门楼经过重修,被重新命名为南门楼。
历史上,这个城门楼承载了武威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也见证了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演变过程。
南门楼建筑风格独特,它是将多种建筑风格相互融合而成的。
从整个建筑体系来看,南门楼也是以中国传统的城门楼为基础,经过历代的更替和变迁,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格。
南门楼共有三层,高约25米,自上而下层层收缩,造型简洁美观。
南门楼的建筑主体由青石垒砌而成,底座两侧各有一座石雕石狮,惟妙惟肖的形象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祥瑞寓意。
南门楼每一层都有门洞,气势非凡。
整座城门楼的上层更是用绿色琉瓦覆盖,与葱郁的众多树木相映成趣,自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南门楼内部的九曲深巷、明清古砖、景泰蓝、珍珠母等装饰,无不体现出古建筑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南门楼不仅是武威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武威人民心中的文化和历史符号。
南门楼周边是武威市区的繁华商业区,附近有古朴典雅的长城、千年古寨、文化广场、人民公园等众多景点,所以南门楼周边经常成为游客们的必经之地。
除了作为旅游景点,南门楼在历史上还曾经是一处军事屏障。
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烈士也曾来到南门楼,为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门楼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的代表之一,具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南门楼的内外部都进行了多次的修缮和整修,使得它重新焕发出绚烂的生命力和新的面貌。
总之,南门楼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也体现了武威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南门楼的文化价值日益凸显,相信它将在人们心中永远占据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贴瓷砖新建住宅品面图
我们村卫星截图
谢谢观赏
由于降水少,房顶上边普遍铺拌有麦秸秆的泥浆,大约厚7厘米 左右。在雨水的冲刷下,房顶的泥层会不断地变薄。只有在漏水 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铺泥,俗称上房泥。而 更新房泥的时间却不一样,有的房子十几年不补泥,有的却几年 就得上一层。
屋顶表面酥软的土层
降水量少决定了房屋不需要太大的坡度 来排水,当一小部分水渗向房顶泥层时 ,大多数的已经排下屋顶
我的家乡 中国旅游标志之都—武威
班级:B1203班 姓名:张学伟 学 号:1225821066
中国旅游标志之都——武威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中 部,历史悠久。由于 年降水量少,并且长 年刮西北风等原因。 在自然气候条件的影 响下,武威形成了不 同与甘肃陇东南地区 的建筑风格。
武威农村形成了独特的群落而居现象
通向前院
以瓷砖贴面的新建住宅为例,院内构造见图 片。
庄重的院门
当地俗称车棚,用来停放农用车,或者存放杂物等
屋顶采用梁、檩、椽等构件
出挑的走廊
当地将兼客厅和起居的房子俗称书房 此屋坐南向北称为北书房
只用作起居的小房子称小屋 此屋处于院西面俗称西书房
廊檐(方言称为lángyàng)的布置
土坯外墙泥浆裹面
早期由泥坯块粘结的外墙
土夯外墙
高大的砖砌外墙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 平不断地提高。老百姓更新自家的 住宅,由砖墙向瓷砖贴面发展,住 宅的面貌焕然一新。
瓷砖贴面
通常院落都是分为前院和后院,用 途分为居住和养家畜。居住的部分 一般是两面或者三面建屋。
此作用
由于年代的不同,院子外墙材料也不同。 有土坯粘结的外院墙,流行于改革开放之 前,而后土夯墙逐渐的被广泛的应用。进 入21世纪以来,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 断地提高,住房条件也在发生着变化,砖 墙逐渐取代了土夯墙。由于历史及自然地 条件,院墙一般都在4-5米高,不仅可以 抵御大风,还可以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