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组培技术实验设计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
0.3
2.0
30
9
MS
0.5
0.5
30
10
MS
0.1
0.5
30
11
MS
1.0
0.1
0.5
0.5
0.5
1.0
30
12
MS
1.0
0.1
0.5
30
30
13
MS
1.0
0.1
0.5
40
30
3.生根培养基:
标号
基础培养基
6-BA
(mg/l)
NAA
(mg/l)
2,4-D
(mg/l)
KT
(mg/l)
IBA
(mg/l)
材料:
人工栽培的白芨成熟未开裂蒴果
实验用具及药品:
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光照培养箱、镊子、滤纸、无菌水、乙醇、升汞、MS培养基,1/2MS培养基、萘乙酸(NAA)、细胞分裂素(6-BA)、KT、IBA、土豆、活性炭、蔗糖等。
实验步骤:
1,配制培养基(各1L)
以下培养基均加入6.8-7.5g/L琼脂粉,Ph5.6- 5.8,高压灭菌锅中l2l℃下灭菌20min。
生根率= 100%
5,移栽
白芨试管苗生根后,当苗约高4cm时,可进行炼苗移栽,移栽前,先将培养容器打开,在室内光照下进行3天炼苗,然后再移出小苗,用清水将根系的培养基冲洗掉,再栽入准备好的基质中。基质使用前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
2,4-D
(mg/l)
KT
(mg/l)
IBA
(mg/l)
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碳
(g/l)
土豆
(g/l)
蔗糖
(g/l)
1
MS
1.0
0.1
30
2
MS
1.0
0.5
30
3
MS
1.0
0.5
1.0
30
4
MS
1.0
0.5
0.5
30
5
1/2MS
1.0
0.1
30
6
1/2MS
0.5
1.0
30
7
1/2MS
1.0
0.5
1.0
30
8
1/2MS
9
1/2MS
0.5
0.3
40
10
1/2MS
0.1
1.0
0.5
2.0
30
11
1/2MS
1.0
1.0
1.0
30
12
1/2MS
1.0
0.5
0.5
0.5
2.0
30
13
1/2MS
0.1
1.0
0.5
0.5
2.0
30
14
1/2MS
0.1
1.0
1.0
0.5
0.5
30
15
1/2MS
0.1
1.0
0.5
75
30
16
1/2MS
30
7
1/2MS
0.5
0.1
30
8
1/2MS
0.5
0.5
30
9
1/2MS
0.5
0.5
30
10
MS
1.0
0.1
30
11
1/2MS
1.0
0.3
0.2
30
12
1/2MS
0.1
0.5
0.1
30
13
1/2MS
1.0
30
30
14
1/2MS
1.0
40
30
2.增殖培养基:
标号
基础培养基
6-BA
(mg/l)
NAA
(mg/l)
发芽率(%)= 100%
3,原球茎的增殖和分化:
待种子萌发形成直径1~2mm的原球茎后,选取相同条件下长势良好原球茎在无菌条件下切割后接种到原球茎增殖培养基,每种培养基接种5瓶,每瓶10苗。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强1500-25001x、每天光照9-10h。
30d后统计分析结果,找出生长好的增殖培养基,围绕该培养基做微变量调整,找出最适的培养基配方。
本试验采用白芨种子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无性繁殖,旨在为实现白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快速扩繁技术支持。
实验目的:
通过不同的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浓度配比、有机物浓度等对白芨组织快繁的影响。筛选得到白芨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建立白芨组织快繁体系。
实验方法:
以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有机添加剂等,观察白芨种子的萌发,增殖,生根情况,找出最佳培养基配方。
探究白芨组织培养的最适培养基
白芨为兰科草本球根植物,又名紫兰、连及草、甘根、白给,植株高18-60厘米。白芨的初生假鳞茎是圆球形,生长到一定程度才形成V字形块状假鳞茎。叶4-6枚,狭长圆形或披针形,长8-29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成鞘并抱茎。白芨喜凉爽气候及腐殖质丰富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半阳地也可栽培,但干旱、高温,会使叶片枯萎黄。3月下旬萌芽,霜后地上枝叶枯萎,白芨的花粉呈块状不易散开,所以在授粉上也不是很有利。白芨的种子极细小,似粉末,状没有胚乳,只有几个细胞构成的发育不完全的胚,种子萌发率极低,且自然繁殖困难,所以野生资源较稀少,是我国的一种珍稀濒危的保护植物。白芨属有九个种类,产于中国的就有四种,白芨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均有分布,生长区域较广。由于多年的掠夺式采挖,加上生境日恶化,使得野生白芨的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边缘。白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联苄类、菲类及其衍生物,此外,还含有少量挥发油,粘液质,白及甘露聚糖以及淀粉(30.5%),葡萄糖(1.5%)等。最近几年,对白及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联苄类、二氢菲类和联菲类化合物上,并从中分离鉴定出一系列新的联苄、二氢菲和联菲化合物。白芨具有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消肿生肌之功效。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白芨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白芨的用药需求急剧增加。但白芨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和生长,实生苗的栽培较为困难,仅靠分株繁殖,周期长,繁殖效率低,而且耗种量大,很难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白芨正面临着资源难以满足市场的严峻现实。
1.种子萌发培养基:
标号
基础培养基
6-BA
(mg/l)
NAA
(mg/l)
2,4-D
(mg/l)
KT
(mg/l)
IBA
(mg/l)
活性碳
(g/l)
土豆
(g/l)
蔗糖
(g/l)
1
MS
1.0
30
2
1/2MS
1.0
30
3
1/5MS
1.0
30
4
MS
0.1
1.0
2
40
5
MS
0.1
1.0
2
30
6
1/2MS
1.0
0.1
增殖倍数=
4,生根培养
当将无根幼苗生长高度约达3cm时,将其切分成单芽,无菌条件下转入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培养,每种培养基接种20株。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强1500-25001x、每天光照9-10h。30d后观察植株的生根长短,粗细情况以及整棵植株的长势情况,找出生长好的生根培养基,围绕该培养基做微变量调整,找出最适的培养基配方。
香蕉泥(g/l)
活性碳
(g/l)
番茄汁(g/l)
土豆
(g/l)
蔗糖
(g/l)
1
MS
0.1
1.0
40
2
MS
0.1
1.0
30
3
1/2MS
0.1
1.0
30
4
1/2MS
0.1
0.5
30
5
1/2MS
0.1
0.5
2.0
30
6
1/2MS
0.1
0.5
2.0
30
7
MS
0.5
0.5
0.5
30
8
MS
0.5
0.5
0.5
30
0.1
1.0
0.5
200
30
17
1/2MS
0.1
1.0
0.5
40
30
4.移栽基质配比
编号1234
基质沙蛭石:泥炭:珍珠岩沙:泥炭:珍珠岩泥炭:珍珠岩
配比11:2:11:2:11:1
2,种子消毒与接种
白芨蒴果用清水洗净,洗衣粉溶液浸泡10min再用清水冲刷洗净,在超净工作台上采用70%乙醇消毒30s,再用0.1%升汞消毒10~15min,用无菌水冲洗3~4次,在滤纸上吸干水分,从果实中部拨开,快速接种到培养基上,每种培养基接种5瓶,每瓶5株。种子萌发条件为昼温20-25℃,夜温18-20℃,暗培养7d再转入光培养。观察种子萌发情况,统计萌发个数及生长情况。找出生长好的种子萌发培养基,围绕该培养基做微变量调整,找出最适的培养基配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