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阴阳这对纲领是用来辨别()
A. 病位的深浅
B. 邪正的盛衰
C. 疾病的类别
D. 疾病的性质
正确答案:C
2. 口渴而不多饮,兼见身热不扬,属()
A. 阴虚
B. 湿热
C. 痰饮
D. 瘀血
正确答案:B
3. 下列经脉中分支最多的是()
A. 胃经
B. 三焦经
C. 胆经
D. 膀胱经
正确答案:A
4. 与酸味药作用相似的药味是()
A. 咸味
B. 辛味
C. 苦味
D. 涩味
正确答案:D
5. 下列哪项不是风邪的致病特点()
A. 善行而数变
B. 耗气伤津
C. 易袭阳位
D. 为百病之长
正确答案:B
6. 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
A. 气
B. 血
C. 津
D. 液
正确答案:C
7. 针刺头顶和项背部腧穴最宜选择()
A. 侧俯卧位
B. 仰卧位
C. 仰靠坐位
D. 俯伏坐位
E.
正确答案:D
8. 主治肺、胸、喉病的经脉是()
A. 大肠经
B. 胃经
C. 小肠经
D. 肺经
正确答案:D
9. 刮痧的常用介质有()
A. 粉剂
B. 膏剂
C. 丸剂
D. 水剂
正确答案:D
10. 麻黄汤与三拗汤的变化属于()
A. 药味的增减
B. 药量的加减
C. 剂型的更换
D. 药味、药量均变化
正确答案:A
11. 位于肘横纹上,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的穴是()
A. 小海
B. 少海
C. 天井
D. 曲池
正确答案:A
12. 善于治疗崩漏的腧穴是()
A. 厉兑
B. 隐白
C. 至阴
D. 少商
正确答案:B
13. 下列哪项不是寒邪的致病特点()
A. 性趋下
B. 易伤阳气
C. 性凝滞
D. 阴邪
正确答案:A
14. 《难经》中有七冲门的说法,其中会厌被称为()
A. 飞门
B. 吸门
C. 户门
D. 贲门
正确答案:B
15. 毫针的规格是指()
A. 针身与针柄的粗细和长短
B. 针身的粗细和长短
C. 全针的粗细和长短
D. 针柄的粗细和长短
正确答案:B
16. 下列哪项是暑邪的致病特点()
A. 常可见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症状
B. 常可见口燥咽干,口渴喜饮,皮肤干涩,等症
C. 常可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病证
D. 常兼见有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症状。
正确答案:D
17. 宜用提捏进针法进针的腧穴是
A. 印堂
B. 耳门
C. 中脘
D. 内庭
正确答案:A
18. 奇恒之腑不包括以下哪项()
A. 筋
B. 女子胞
C. 髓
D. 胆
正确答案:A
19. 下列药宜凉服的是()
A. 补益药
B. 解表药
C. 凉血止血药
D. 活血化瘀药
正确答案:C
20. 呼吸补泻的补法是()
A. 患者吸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B. 患者呼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C. 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D. 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正确答案:D





二、简答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六淫



答:是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2. 四气


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变化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是中药的重要性能之一。


3. 虚证


答:虚证是指人体正气虚弱,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4. 七情


答: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其中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所作出的不同情志反映。


5. 腧穴


答: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




三、主观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20 分。)

1. 阴阳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和两个方面。

相互转化性
无限可分性

2. 实热证的护治原则是,虚热证的护治原则是。

清热泻火
清热养阴

3. 药熨疗法的给药途径独特,是借助和的双重作用起到治疗效果的。

物理
药理

4. 用来辨别病位深浅的一对纲领是和。

表证
里证

5. 风性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和的特性。

病变游移
行无定处

6. 内伤病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主要包括、、等几个方面。

七情内伤
饮食失宜
劳逸失度

7. 痰饮的形成与肺、脾、、及、三焦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膀胱

8. 正治与正护法,主要内容有、、、等。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论述题(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
1.
试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答: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对立统一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相互关联的阴阳对立双方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运动变化中,
具有交合感应、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阴阳交合感应 ,指阴阳二气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 二、阴阳对立制约 , 是指阴阳双方既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又存在相互制约、相互抑制的关系。 三、阴阳互根互用 ,是指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互为根本的关系。 四、阴阳消长平衡 ,是指阴阳对立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时间始终处于此盛彼衰,此增彼减,此进彼退的运动变化之中,并在动态的过程中保持着相对的平衡。 五、阴阳相互转化 ,是指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对立的另一方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阴阳学说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理论应用: 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4)阴阳转化 ; 临床应用: 1、 指导疾病的诊断 1)分析四诊资料;2)辨别疾病的症候 ; 2、 指导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防病;2)指导疾病的治疗;3);归纳药物的性能
满分:8 分
2. 心与脾在生理上存在着什么关系?“心脾两虚”会出现哪些症候?
心主血而行血,脾主生血又统血,所以心与脾的关系,主要是主血与生血、行血与统血的关系。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以及心血养神与脾主运化方面的关系。

1.血液的生成方面:心主血脉而又生血,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心血赖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以化生,而脾的运化功能又有赖于心血的不断滋养和心阳的推动,并在心神的统率下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2.血液运行方面:血液在脉内循行,既赖心气的推动,又靠脾气的统摄,方能循经运行而不溢于脉外。
3.神志活动:心藏神,在志为喜;脾藏意,在志为思。 心生血而主血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生血而又统血。血为水谷之精气,总统于心而生化于脾。血之与气,一阴一阳,两相维系,气能生血,血能化气,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气血冲和,阴平阳秘,脾气健旺,化源充足,气充血盈,充养心神,则心有所主。心血运于脾,心神统于脾,心火生脾土,脾强则能主运化,而生血统血。因此,心与脾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功能失调,以及运化无权和心神不安等,形成心脾两虚之候等。

心脾两虚指心脾两脏气血虚弱的病变.主要证候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脉细弱.

满分:8 分
3.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七情直接损伤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常,导致各种病变发生。
1.直接伤及内脏
七情损伤五脏有一定的贵州`学习网搜集整理选择性,即某种情志活动太过,可以损伤与之相对应的内脏。如喜、惊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但这不是绝对的。同时,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有关。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2.影响脏腑气机
(1)喜、惊伤心 喜则气缓,惊则气乱。喜乐过度,能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导致心神不安或心神失常;大惊伤心,心气紊乱,而致心神不安,可见惊慌失措,乃至精神错乱。
(2)怒伤肝 怒则气上。暴怒或常怒,使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并走于上,常见头昏、头痛、面红、目赤,甚至呕血、昏厥。
(3)

思伤脾 思则气结。思虑或用脑过度,可使脾气郁结,运化功能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4)悲、忧伤肺 悲则气消,忧则气郁。肺主一身之气,过度悲伤,使肺贵州`学习网搜集整理气消散而耗损,出现神疲乏力、声低息微等。肺司呼吸,忧愁太过,可使肺气郁结,呼吸不利而感到胸闷、气短。
(5)恐伤肾 恐则气下。过度的恐惧,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骨酸痿厥、遗精等。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满分:8 分
4. 何谓晕针?试述其现象、处理及预防。
晕针 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 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扶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予温茶或糖水,即可恢复。重者可刺人中、素、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若病情危急则应配合其他抢救措施。 预防:不过饱过饥 ,缓适心情,采用放松体位,采用合适的进针行针方式

满分:8 分
5. 小肠有哪些生理功能?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小肠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具体体现:1.主受盛化物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即受盛作用;二是指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脾气与小肠的共同作用对其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小肠受盛化物功能失调,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2.主泌别清浊泌别清浊,是指小肠中的食糜在作进一步消化的过程中,随之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即水谷精微和津液,由小肠吸收,经脾气的转输作用输布全身,即所谓“中央土以灌四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浊者,即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经胃和小肠之气的作用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其中较清稀者上输于肺,经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布散于全身,并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肾和膀胱,以成尿液生成之源。由于小肠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故有“小肠主液”之说。若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就会导致水谷混杂而出现便溏泄泻等症。临床上治疗泄泻采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方法,就是“小肠主液”理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满分:8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