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件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件

发声时: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振动
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
以传播声音吗?
如果使这些发声的物体停止震动,
结果会怎样?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振动停止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吗?
没有声音
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振动一旦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
敲击音叉会发生什么现象?
用手摸敲响后的音叉会有什么感觉?
振动 声音 气体
什么地方在振动?
你们知道吗?
人是怎样发声的?
人体有一个可以振动的器官。我们将手放到 喉咙处,发出一些声音,感觉一下。 发生振动的器官叫声带。
耳朵为什么能听见声音?
声源
什么地方在振动?
什么地方在振动?
吉他什么地方在振动?
蜜蜂,苍蝇,在飞舞时如何发出“嗡嗡”声?
qLC0-8R425cbnmdswaqLC0-8R425cbnmdswa
皮筋
振动
物体
振动
声音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不发声时:___________ 比 较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吗?
发声时: _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不发声时:_________ 比 较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吗?
发声时:_________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不发声时: 比 较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吗?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科版标准实验教科书 《科学》
四年级 上册
听听下面的声音……
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总能听 到各种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 叫蝉鸣,城里车水马龙的声音。那么 ……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精选最新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第2课时∣教科版 (共20张PPT)

精选最新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第2课时∣教科版 (共20张PPT)
流水声是由 水振动 产生的。
(5)各种物体,只要 振动 就必然产生声音, 若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 振动 。
2.问答
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有什么关系? 略
板书设计
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吗?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
产生的。
作业布置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那么人说话的 声音是否也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呢?请试着
2.问答 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有什么关系?
练习答案
1.填空
(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 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振动 。
(2)用击打过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 振动 , 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3)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练习答案
(4)说话声是有 声带振动 产生的,琴声是 琴弦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由 空气振动 产生的,
为振动。
课堂练习
1.填空
(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 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
(2)用击打过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 ,这 说明音叉振动了。
(3)声音是由 产生的。
课堂练习
(4)说话声是有 产生的,琴声是 产生的, 风声是由 产生的,流水声是由 产生的。 (5)各种物体,只要 就必然产生声音,若 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 。
新课学习
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吗?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 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
称为振动
结论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我们不时地在听各种声音,我们 能使物体发出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 动而产生的。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
新课学习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质课件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质课件
11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 呢?
12
谢谢观看 !
2020/9/10
13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我们不时地听到各种声音,自己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 音。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
一、观察橡皮筋的振动
1、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并用它 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2、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 筋……,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3、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能 否发出声音? 4、记录。 思考:皮筋发声时,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 橡皮筋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
4
二、观察更多的发生物体
记录,并用手轻轻触摸这些还在发声 的物体,你有什么感觉?
5
实验:使物体发出声音
来回振动 上下振动 鼓面上下振动 音叉振动
声音 是物 体 ( 振动 )产 生的。
6
1.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 2.
7
在力的作用下,一个物体不断重复地做往复 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我们身上有个敏感感受振动的器官: 耳膜
我们说话发声是什么器官在振动?轻轻触及水面,水面( B )
A没有变化 B产生波纹 C迅速上升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声,这是因为
钢尺没有(C )
A受到力 B断裂
C振动
3.人说话的声音是由( C )振动产生的。
A嘴唇
B喉咙
C声带
9
判断题
( √ )1.敲一下锣,在一段时间里都能听到
锣声,是因为锣一直在振动。
( × )2.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说明橡皮筋
没有发生变化。

科学四年级上册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含视频)PPT教科版共39页

科学四年级上册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含视频)PPT教科版共39页

A)Biblioteka A . 拉开一根弹性绳子就会有声音 B. 拨动塑料尺会发出声音 C.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08:10
‹#›
4.下列做法中,( C )会发出声音。
08:10
‹#›
5.在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因为( C )
A . 钟产生了回声 B. 人的错觉 C. 撞击虽然停止,但大钟仍然在振动
08:10
‹#›
吹竖笛的时候 是什么在振动呢?
08:10
‹#›
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吗
在桌上放一杯水,拍打桌面,观察现象。
08:10
‹#›22
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吗
08:10
‹#›
扬声器的纸盘振动发生
课件所含视频建议 使用WPS或高版本 PowerPoint播放
08:10
‹#›
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08:10
‹#›
怎你样认让为橡声皮音筋是产怎 生样大产小生不的同?的力?
有什么证据呢?
08:10
‹#›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吹竖笛 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08:10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
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 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08:10
‹#›
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并用它来研究橡皮筋 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08:10
‹#›
08:10
皮筋发生时,你看到 了什么?
‹#›
你认为橡皮筋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声音
第2课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探索 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橡皮筋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产生的。
探索 更多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轻轻拨动
轻轻敲击
敲击上方
提示:可以用手轻轻触摸正在发声的物体
人说话发声 小鸟鸣叫发声 蟋蟀鸣叫发声 飞行的蜜蜂发声 笛子演奏发声 二胡演奏发声 小溪潺潺流水
声带振动 鸣管里空气振动 后肢摩擦翅膀振动 翅膀振动 空气振动 弦振动 水振动
探索 有办法证明鼓和音叉也在振动吗
有水的水槽
带绳的乒乓球
泡沫粒
பைடு நூலகம்
研讨
物体怎样发出声音的?
我们的发现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
拓展
我们的发声器官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科版 (共10张PPT)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 运动称为振动。
振动 如果物体不振动,还会发声吗?
音叉不振动时又是怎样呢?
你有研究的办法吗?
我们在探究时,既要观察振动时的实验现 象,又要观察不振动时的声时物体 不振动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器乐合奏
实验要求: 1、依次让物体本身发出声音。 2、认真观察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 3、填写好实验报告单 。
实验报告单
实验器材 橡皮筋琴
尺子 钢片
发声方法
实验现象
我们发现发声物体的相同点:
实验要求: 1、依次让物体本身发出声音。 2、认真观察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 3、填写好实验报告单 。 4、小组分工合作。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ppt课件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ppt课件
(1)拉伸橡皮筋
(2)按压橡皮筋
(3)揉搓橡皮筋
(4)弹拨橡皮筋
(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2.观察发声物体
教师出示音叉;然后,教师谈话: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 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你听到声音了吗?你 能看到音叉在振动吗?你能想一个办法证明音叉在振动吗?还 是引导学生用实验来证明——把乒乓球靠近震动的音叉,看看 乒乓球会怎样。
2、本课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一节科学课的实验探 究,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六、板书设计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橡皮筋
物体
小鼓 振动 产生 声音
音叉
采用了总分总式的板书,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完 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结
回想一下,这节课学到了哪些 知识?和大家一起说一说!
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产生的。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 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 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师准备:尺子、橡皮筋、锣、小鼓、音叉等
1、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 直观演示。通过播放各种声音,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2、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活动探索法和小组讨论法,教师提出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从中 发现问题,找到规律。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发展 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教学方式的分析
本课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周围的世 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应该是他们主 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 依据2022年版新课标的素养要求,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对橡皮筋、钢尺等发声物体的状态进行观察,知道声音是由物 体的振动产生的。 2.科学思维:通过对比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状态,能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 释。 3.探究实践:在观察物体发声的活动中,能用简单图画、文字和动作来描述声音 的振动状态。 4.责任态度目标:在观察物体发声的活动中,能用简单图画、文字和动作来描述 声音的振动状态。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空气振动
弦振动 水振动
小溪潺潺流水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 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 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 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 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 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 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编钟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的 打击乐器。 我们的打击乐器。 活动:自制小乐器 这是我们“弦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 乐队”自制的。 料,做出自己的小乐器。
我们“管乐队”用 吸管做的乐器。 这是我们“弦乐队”自制的。 我们“管乐队” 开一个自制乐 开一个自制乐器演奏会。 用吸管做的乐器。 器演奏会。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第三单元 声音
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板块:教学课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观察: 物体在发声时 和不发声时 有什么不同?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物体
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人说话发声 小鸟鸣叫发鸣管里空气振动
后肢摩擦翅膀振动 翅膀振动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课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课件

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产生的!
使物体发声 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产生声音的各种动作 研究发声体的特征
自主创新设计实验

积极大胆质疑释疑
谢谢指导!
实验记录单
直尺 橡皮筋 纸张
不发声时 不振动 不振动 不振动
发声时 振动 振动 振动
深入探究物体发声的原因
音叉我等们物可体以发让声物时体难振以动看产到生明声显音的,振那动现象, 怎样怎才样能才知能道让它物发体声发时出有的没声有音振立动即?停止?
从可尺以子借、助橡其皮他筋物、体锣将、细鼓微、的小现棒象中展选示出来。 择适当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验证 自己的设想。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第二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新化县孟公镇中心小学 陆世平
本课在声音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 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几课的探究活动作好 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准备。
科学知识: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科学探究: 能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的不同
现象;能对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 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团结协作的
精神和细致
观察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探究
的乐趣,保持与发展
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
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和锣、鼓、小棒、音叉、 水槽(水)、乒乓球与细绳、 尺子、橡皮筋、铅笔盒、 纸张等。
1、哗哗的水声是由于( 水 )
振动发出的。[水、石子]
2、吹笛子的声音是由于(空气 )
振动发出的。[笛子、空气]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件(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件(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振动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吗?
声音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振动停止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吗?
没有声音
敲击音叉会发生什么现象?
用手摸敲响后的音叉会有什么感觉?
将敲响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听听下面的声音……

我们一起探究: 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用什么方法使下列物体发音 用力按
……
用力压 为什么会这样
有声音 拨动
没有声音 用力弯曲
拍打 …… 为什么用力弯曲会没有声音呢
有声音 拨动 ……
没有声音 用力拉
为什么用力拉没有声音,轻轻拨动却有声音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不发声时:___________ 比 较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吗?
发声时: _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不发声时: _________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吗? 比 较 发声时:_________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不发声时: 比 较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吗?
发声时: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件30张+素材)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件30张+素材)

新知讲解
探索二:其他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记录表
发声物体
我看到的现象
我的想法
弹拨橡皮筋
橡皮筋在振动
拨动钢尺 敲击鼓面
钢尺上下振动 鼓面产生振动
声音的产生与物体 的振动有关Biblioteka 敲击音叉音叉剧烈振动
新知讲解
探索二:其他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实验结论:
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 式(振动)有关。
为什么敲一下锣就有声音,不 敲了还有声音呢?
新知讲解
探索一:研究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1、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实验目的:通过不同方式对橡皮筋发力,观察橡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实验材料:橡皮筋
新知讲解
实验步骤:
1、两只手分别捏住橡皮筋的两端,轻轻拉伸,观察橡皮筋 能否发出声音。
新知讲解
实验步骤:
我们自己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如通过喉咙发出的声音:说话 声、笑声、喊叫声、咳嗽声、歌声等;通过身体发出的声音:肚子咕咕 叫声、拍手声、跺脚声等。
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揭示课题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
设置疑问 大家对于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有什么想法?
为什么敲一下桌子就有声音, 不敲了就没声音了?
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当我们发声时, 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 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 觉到声带的振动。
观看视频:声带
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 的振动产生的,那些发声的物体在发声时,本身就会振动, 从而产生声音,而我们人类能够说话,那是因为我们的喉 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那 么,声音又是怎样传播出来的呢?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课 继续探讨。

2020年秋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精美获奖课件

2020年秋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精美获奖课件

我们轻轻拨动橡皮筋,会听到声音,这是 因为橡皮筋产生了振动。而我们轻轻拉伸 橡皮筋,不会听到声音,这是因为橡皮筋 只是形状发生变化,并没有产生振动。
新知讲解
2
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
竖笛是通过中空部分的空气柱(笛管内的空 气)振动来发出声音,竖笛能发出高低不同 的音调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音调与振幅 是由空气柱的粗细、长短决定的。
空气在振动。
管子里的薄 膜在振动。
管子在振动。
拓展提高
我们的发声器官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 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 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声带越紧 ,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 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拓展提高
昆虫发声
树上鸟儿的声音、菜市场的嘈杂声……
新知导入
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自己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如通过喉咙发出的声音:
说话声、笑声、喊叫声、咳嗽声、歌声等;通过身体发出的声音:
肚子咕咕叫声拍手声、跺脚声等。
这些声音是 怎样产生的?
新知讲解
1 橡皮筋发声实验。
1.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实验目的:通过不同方式对橡皮筋发力,观察橡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实验材料:橡皮筋、小木棍。
实验步骤:
(1)两只手分别捏住橡皮筋的两端,轻轻拉伸,观察橡皮筋能否发
出声音。
新知讲解
实验步骤:
1 橡皮筋发声实验。
(2)将橡皮筋放在桌面上轻轻按压,观察橡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3)将橡皮筋放在手中轻轻揉搓,观察橡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4)把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轻轻弹拨橡皮筋或拉动橡皮筋,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说各自的想法。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实验要求:
1、实验前,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 先确定要研究的实验物品,然后再进行 实验。 2、实验中,要正确操作、认真观 察、记录员及时记录(注意:记录时用 简单的一个词来概括。),尤其要认真 比较物体在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现象及 状态。 3、实验完成后总结出结论。
四年级科学上册 声音 第2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探究实践 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 的振动产生的。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自学指导一
1、用什么办法可以让鼓、尺、橡 皮筋发出声音。
2分钟后比比看,谁的方法多。
2、为什么用力按压、弯曲、拉升 这些物体时却没有声音?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拓展延伸:
1、在我们的身上,有一个非常敏 感的、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是 谁? 2、集体朗诵“我爱科学”,摸一 摸自己的喉咙,感受到了什么?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我 知道了什么?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再一次观察鼓、尺子和橡 皮筋发声的状态,感受发声时和不发声 时的区别?把观察的现象填写在记录单 上。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自学指导三
在水槽里乘约2/3的清水,用击打 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 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小组合作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