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武威六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

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

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

这说明A. 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B. 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C. 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D. 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答案】B【解析】根据“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说明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稳定,B正确;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表述错误,排除。

2.魏晋南北朝时宰相事权,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协同行使。

隋唐又进一步完善为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分工协作。

宋元之际三省制消亡,仍沿袭群相旧例,设丞相、平章、参政、左、右丞等多名官员,会议处理朝廷机务。

材料中三省制演变A. 从制度上消除了腐败的根源B. 是人治与法治的紧密结合C. 是权力分割与制约的产物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三省制属于封建政治制度,不可能从制度上消除腐败的根源,故A错误;封建社会并不存在“法治”,故材料不能体现人治与法治的紧密结合,故B错误;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之际,都以群相会议处理朝廷机务,这体现了权力分割与制约,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的问题,故D错误。

甘肃省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诊断考试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诊断考试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诊断考试试卷(含解析)2019.41.中国茶道讲究茶的自然、清新的特性,这有助于人们养成清新、恬淡的良好心态,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反映了中国茶道蕴含着A. “天人合一”思想B. “无为而治”主张C. “知足常乐”观念D. “以德治国”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自然、清新的特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合一,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无为而治”主张,故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知足常乐”观念,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故C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以德治国”理念,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天人合一”思想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农战、攻伐、显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

这说明秦人的治国理念具有A. 极其鲜明的开放性B. 开拓创新精神C. 功利实用主义倾向D. 锐意进取意识【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反映了秦人注重国计民生的实用思想,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鲜明的开放性的特征,故A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开拓创新的精神,故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锐意进取意识,而是反映功利实用思想,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注重国计民生的实用思想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南宋陈耆卿曾说:“古有四民……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

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

”这反映了陈耆卿主张A. 农本商末B. 重农抑商C. 工商皆本D. 四民皆本【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反映了陈耆卿主张“士农工商”四民皆本,故D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农本商末思想,故A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重农抑商的主张,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工商皆本,而是主张四民皆本,故C排除。

2019年甘肃高三下期第二次高考诊断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甘肃高三下期第二次高考诊断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甘肃高三下期第二次高考诊断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A.统一性与集权性 B.分散性与松散性C.统一性与制衡性 D.独立性与落后性2. 汉代大将军周亚夫从官营手工业的官署购买了五百套皇室用作葬器的甲盾,因此被汉景帝治罪。

主要是因为()A.冒犯了皇权的神圣性B.违背了官营手工业的规制C.超越了将军的权限D.有贪污渎职之嫌3.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的中心在士族集团。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文化得以在更广泛的空间内普及,学术的中心由家族转向社会。

”出现这一变化的政治原因是()A.均田制的推行 B.科举制的实施C.学校教育的发展 D.“三教合一”的出现4. 徽商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成为明清著名的商帮。

从中可以看出徽商发展壮大的原因是()A.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 B.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C.惠而不费的勤俭作风 D.团队经营的乡土意识5. 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

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A.推翻封建统治 B.赢得民族独立C.建立宪政民主 D.解决民生问题6.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明是霸道文明,东方文明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明,日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应主宰世界、拯救全人类,为建立“王道乐土”而进行“大东亚圣战”。

这些言论的本质是()A.歪曲历史 B.掩盖真相C.美化侵略 D.混淆是非7. 近代以来,西方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大量涌入,与中国本土(主要是都市)的风俗互相碰撞、交融,形成富有现代意味的风俗景象。

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大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礼制的核心是确立血缘与等级之间相统一的秩序,并以此建立社会和国家的秩序。

这表明西周时期A. 实现了周王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 思想教化与集权政治相辅相成C.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产生D.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洽结构【答案】D 【解析】【详解】据材料“周代礼制的核心是确立血缘与等级之间相统一的秩序,并以此建立社会和国家的秩序”等信息可知,血缘在家族秩序和社会国家秩序中发挥了联系纽带作用,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洽结构,D 正确;先秦时期周王对地方尚未形成垂直管理,A错误;周朝时期没有形成集权政治,B错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产生于夏朝的“王位世袭制”,C错误。

2.汉武帝时期主持“盐铁官营”事务的桑弘羊说:“今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人也,将以建本抑末。

”据此可知,“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A. 导致了工商业技术的落后B. 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C. 破坏了商品经济竞争机制D. 利于巩固封建经济基础【答案】D【详解】据材料“今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人也,将以建本抑末。

”信息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抑商以建本,发展农业;且“盐铁官营”制度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D正确;据材料没有看到工商业技术的落后,A错误;“盐铁官营”是国家垄断行业,不能说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B错误;据材料“今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人也,将以建本抑末。

”信息可知,材料注重强调“将以建本抑末”,因此C片面。

3.《文献通考》在评价宋代商业政策时说,“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

后人(宋代统治者)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

”由此可知,宋代统治者A. 放弃了抑商的政策B. 实行官商分利的经济政策C. 意欲规范商业活动D. 通过立法减少商人的利润【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宋代统治者)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可知,宋代实行官商分利的经济政策,B正确;据上分析,宋代实行官商分利的经济政策,没有放弃了抑商的政策,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规范商业活动的思想,C错误;据材料“(宋代统治者)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可知,宋代实行官商分利的经济政策,D理解片面。

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习惯法()A.可以保护大众的利益B.是传统法律,不容更改C.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D.是公平的2.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

”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3.观察下表,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1870—1900年的世界铁路网(单位:千公里)A. 19世纪后期,世界各地铁路发展不均衡B. 列强的侵略影响了亚非地区铁路的发展C.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铁路交通的兴起D. 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的不断扩大4.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

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

”他的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A.要求推翻沙皇统治的主张 B.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C.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 D.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决定5.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

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梁启超家庭伦理观念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D.儒学已成为众矢之的6.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有这样的字样:“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

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

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

从广告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有: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广③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彻底改变④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受西方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关于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②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直接原因③以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为主要特征④从此结束了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有一个文化修养高的导演准备拍古装戏《庄周梦蝶》。

甘肃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9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甘肃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9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甘肃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9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 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B. 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 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D.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2.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5040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

关于他的这一想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有某些相似之处B. 柏拉图反对雅典民主政治制度C. 柏拉图认为民主制度不适用于希腊城邦D. 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3. 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

”(本杰明·基恩)对这句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 美洲的发现为欧洲社会带来巨额的财富和广阔的市场B.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C. 有利于人性的解放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 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4.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他所继承的是一个自路易十四时代就已经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

……在大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在14—15世纪就废除了农奴制。

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

”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 经济繁荣加速了革命的爆发B. 专制社会里,君主改革容易带来危险C. 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矛盾并不尖锐D. 经济繁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5. 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

然而,1890年劳苦功高的俾斯麦还是被辞退了。

2019甘肃省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甘肃省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年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整理校对:兰州大学附属中学钱家锋一、选择题24.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周天子选派亲族、功臣到王畿之外的地区建立诸侯国。

其作用体现在A.确保了宗法制的实施B.削弱了官僚、贵族的势力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25.土地兼并往往导致社会矛盾频发,统治者虽然采取措施,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但始终不能阻止封建社会土地兼并问题的出现。

其根源在于A.封建土地私有制B.社会动荡不安C.豪强地主势力阻挠D.重农抑商政策26.翰林在唐朝为艺能之士(书、画、弈棋等)待诏之所,唐玄宗时,命文人之士居翰林中,分掌制诰。

北宋时,翰林学士设为专职。

至明中叶后,则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由此说明A.人才选拔来源扩大B.翰林的权位越来越重C.行政决策失误减少D.翰林的地位每况愈下27.我国古代在对官员的选任和管理上实行人事回避制度,主要是亲属回避、地城回避和职务回避。

人事回避制度正式确立于两汉,发展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

回避制度A.导致了人才匮乏的局面B.消除了血缘、地城观念C.杜绝了吏治腐败的现象D.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正公平28.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棉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棉花的出口。

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量种植。

“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

这表明当时中国A.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B.棉纺织业取代传统丝织业C.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D.农村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29.“近数十年来,新兴的工业,亦非少数,惜乎兴起之初,未有通盘计划,而任企业之家,人自为战,大多数偏于沿江沿海。

民国二十六年战事起后,被破坏的,竞达70%。

”材料表达的观点是A.民族工业的发展速度较快B.国家工业布局应考虑均衡性C.沿江沿海不适宜发展工业D.工业被战争破坏的非常严重30.美国《财富》杂志曾在香港回归前预言“香港已死”。

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实战模拟考试(二诊)文科综合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实战模拟考试(二诊)文科综合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9年兰州市高三实战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爵位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

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力。

这一变化表明A. 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B. 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C. 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分离D. 激化了统治者之间的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也是贵族政治的体现;而“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力”,这说明当时已经不再是贵族政治,而是官僚政治,因此上述的规定是为了适应秦朝以来统一新形势而做的调整。

故答案为B项。

A 项,秦朝以后皇位的继承制度依然体现了宗法制,宗法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排除;C项,材料是爵位制度的变化,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分离的说法与材料中“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力”不符,排除;D项,材料只是在客观阐述爵位制度的变化规则,不能说明皇帝与官员矛盾的激化,排除。

2.唐朝赋税之事,归尚书省负责,开元之后,权移他官。

设有转运使、盐铁使、两税使等,随事立名,沿革不一。

其目在于A. 增加政府税收B. 完善中央官制机构C. 削弱丞相权力D. 增强统治阶级力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唐朝赋税之事”,开元之前,“归尚书省负责”;“开元之后,权移他官”,并且“随事立名,沿革不一”,反映的是(尚书省)丞相的职权被转让给了其他官吏,这主要是来削弱宰相的财权,表明丞相权力日益分散,逐渐削弱。

2019届甘肃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甘肃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甘肃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A.统一性与集权性 B.分散性与松散性C.统一性与制衡性 D.独立性与落后性2. 汉代大将军周亚夫从官营手工业的官署购买了五百套皇室用作葬器的甲盾,因此被汉景帝治罪。

主要是因为A.冒犯了皇权的神圣性 B.违背了官营手工业的规制C.超越了将军的权限 D.有贪污渎职之嫌3.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的中心在士族集团。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文化得以在更广泛的空间内普及,学术的中心由家族转向社会。

”出现这一变化的政治原因是A.均田制的推行 B.科举制的实施C.学校教育的发展 D.“三教合一”的出现4. 徽商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成为明清著名的商帮。

从中可以看出徽商发展壮大的原因是A.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 B.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C.惠而不费的勤俭作风 D.团队经营的乡土意识5. 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

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A.推翻封建统治 B.赢得民族独立C.建立宪政民主 D.解决民生问题6.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明是霸道文明,东方文明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明,日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应主宰世界、拯救全人类,为建立“王道乐土”而进行“大东亚圣战”。

这些言论的本质是A.歪曲历史 B .掩盖真相C .美化侵略 ___________ D.混淆是非7. 近代以来,西方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大量涌入,与中国本土(主要是都市)的风俗互相碰撞、交融,形成富有现代意味的风俗景象。

2019届高考历史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2019届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假如你是古罗马一位执政官,当你遇到以下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①主人拒绝为他工作了20年而要求给予自由的奴隶②一个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但杀人者自称其行为合法③某平民将他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其小儿子。

④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时为了赚钱卖了20个奴隶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2.教皇子午线(图所示)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将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实线)作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

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虚线)。

对该子午线表述正确的是①该线以西的殖民地主要划归西班牙②该线以东的殖民地主要划归葡萄牙③该线西移说明了教皇权威受到宗教改革的冲击④该线是环球航线开辟后对西葡势力范围的划分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3.18世纪,西方某位思想家希望人们“保持高度的警惕,以便在迷信和暴政重新在地球上冒头的时候,我们立即就能认出它们来,并借助的力量将迷信和暴政的种子铲除掉。

”横线上的文字是A.人文主义 B.理性 C.自由主义 D.法律4.“一切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并且毫无例外地可以随时撤换。

”材料所描述的措施出自于A.巴黎公社 B.人民公社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D.德意志帝国5.近代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A. 京张铁路B. 紫光阁铁路C. 京广铁路D.京沪铁路6.20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

……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

”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A.破除旧有伦教,冲击儒家思想B.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C.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D.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7.有学者认为:苏联和东欧模式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无法化解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

甘肃省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甘肃省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甘肃省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其威势也。

”下列选项中体现的思想与这一主张属于同一派别的是A.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B.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C.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D.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2. 汉武帝时实行“ 盐铁官营” ,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

清政府采取“ 引岸制” 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

这一变化表明A. 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B. 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C. 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D. 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3. 唐开元四年( 716 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

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A. 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B. 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C. 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D. 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4. 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C .朱熹________ D.王阳明5. 甲午战争后,清御史陈璧建议“为船政开自然之利,开煤矿、铁矿、铸造洋钱、设招商局、兼造民用品,商品化经营”。

该建议反映了A. 陈璧主张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________B. 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 陈璧主张打破洋务企业官办体制________D.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6. 1917 年,李大钊撰文指出:“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 批判封建皇权B. 反对尊孔复古C. 捍卫《临时约法》D. 倡导科学精神7. 张海鹏在《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由于战局发展,工矿内迁工作到1940年底基本完成。

2019年甘肃高三下期第二次高考诊断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甘肃高三下期第二次高考诊断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甘肃高三下期第二次高考诊断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A.统一性与集权性 B.分散性与松散性C.统一性与制衡性 D.独立性与落后性2. 汉代大将军周亚夫从官营手工业的官署购买了五百套皇室用作葬器的甲盾,因此被汉景帝治罪。

主要是因为()A.冒犯了皇权的神圣性B.违背了官营手工业的规制C.超越了将军的权限D.有贪污渎职之嫌3.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的中心在士族集团。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文化得以在更广泛的空间内普及,学术的中心由家族转向社会。

”出现这一变化的政治原因是()A.均田制的推行 B.科举制的实施C.学校教育的发展 D.“三教合一”的出现4. 徽商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成为明清著名的商帮。

从中可以看出徽商发展壮大的原因是()A.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 B.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C.惠而不费的勤俭作风 D.团队经营的乡土意识5. 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

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A.推翻封建统治 B.赢得民族独立C.建立宪政民主 D.解决民生问题6.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明是霸道文明,东方文明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明,日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应主宰世界、拯救全人类,为建立“王道乐土”而进行“大东亚圣战”。

这些言论的本质是()A.歪曲历史 B.掩盖真相C.美化侵略 D.混淆是非7. 近代以来,西方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大量涌入,与中国本土(主要是都市)的风俗互相碰撞、交融,形成富有现代意味的风俗景象。

甘肃省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甘肃省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甘肃省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其威势也。

”下列选项中体现的思想与这一主张属于同一派别的是A.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B.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C.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D.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2. 汉武帝时实行“ 盐铁官营” ,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

清政府采取“ 引岸制” 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

这一变化表明A. 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B. 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C. 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D. 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3. 唐开元四年( 716 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

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A. 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B. 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C. 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D. 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4. 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C .朱熹________ D.王阳明5. 甲午战争后,清御史陈璧建议“为船政开自然之利,开煤矿、铁矿、铸造洋钱、设招商局、兼造民用品,商品化经营”。

该建议反映了A. 陈璧主张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________B. 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 陈璧主张打破洋务企业官办体制________D.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6. 1917 年,李大钊撰文指出:“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 批判封建皇权B. 反对尊孔复古C. 捍卫《临时约法》D. 倡导科学精神7. 张海鹏在《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由于战局发展,工矿内迁工作到1940年底基本完成。

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高考历史二诊试卷(解析版)

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高考历史二诊试卷(解析版)

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高考历史二诊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爵位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

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力。

这一变化表明()A. 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B. 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C. 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分离D. 激化了统治者之间的矛盾2.唐朝赋税之事,归尚书省负责,开元之后,权移他官。

设有转运使、盐铁使、两税使等,随事立名,沿革不一。

其目的在于()A. 增加政府税收B. 完善中央官制机构C. 削弱丞相权力D. 增强统治阶级力量3.明末《沈氏农书》一书中记载:在农历六月的夏收大忙季节,地主一定要与长工搞好关系,否则长工闹起情绪来,这一年的收成就成了大问题了。

这反映了当地()A. 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B. 长工群体力量壮大C. 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D. 明朝法律制度约束4.乾隆二十年,一些英国商船从广州开往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

”材料表明()A. 清朝加强防范中外交往B. 清朝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C. 宁波与广州贸易地位一致D. 中外贸易冲击原有管理体制5.中国近代译著的范围扩展到外交、军事、自然科学和技术等方面,1861-1895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这说明()A.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兴盛B. 向西方学习的维度日渐多样化C. “中体西用”思想得以传承D. 自强运动激发民族意识觉醒6.1878年,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伦敦公使馆“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

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后来,在大城市的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

这反映出()A. 男女平等成为共识B. 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西方化C. 辛亥革命促使妇女解放D.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礼俗形成冲击7.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规定在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甘肃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解析】

甘肃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解析】

甘肃省2019年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9.41.中国茶道讲究茶的自然、清新的特性,这有助于人们养成清新、恬淡的良好心态,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反映了中国茶道蕴含着A. “天人合一”思想B. “无为而治”主张C. “知足常乐”观念D. “以德治国”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自然、清新的特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合一,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无为而治”主张,故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知足常乐”观念,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故C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以德治国”理念,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天人合一”思想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农战、攻伐、显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

这说明秦人的治国理念具有A. 极其鲜明的开放性B. 开拓创新精神C. 功利实用主义倾向D. 锐意进取意识【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反映了秦人注重国计民生的实用思想,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鲜明的开放性的特征,故A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开拓创新的精神,故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锐意进取意识,而是反映功利实用思想,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注重国计民生的实用思想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南宋陈耆卿曾说:“古有四民……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

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

”这反映了陈耆卿主张A. 农本商末B. 重农抑商C. 工商皆本D. 四民皆本【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反映了陈耆卿主张“士农工商”四民皆本,故D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农本商末思想,故A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重农抑商的主张,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工商皆本,而是主张四民皆本,故C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2019年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9.41.中国茶道讲究茶的自然、清新的特性,这有助于人们养成清新、恬淡的良好心态,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反映了中国茶道蕴含着A. “天人合一”思想B. “无为而治”主张C. “知足常乐”观念D. “以德治国”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自然、清新的特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合一,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无为而治”主张,故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知足常乐”观念,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故C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以德治国”理念,故D 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天人合一”思想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农战、攻伐、显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

这说明秦人的治国理念具有A. 极其鲜明的开放性B. 开拓创新精神C. 功利实用主义倾向D. 锐意进取意识【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反映了秦人注重国计民生的实用思想,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鲜明的开放性的特征,故A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开拓创新的精神,故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锐意进取意识,而是反映功利实用思想,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注重国计民生的实用思想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南宋陈耆卿曾说:“古有四民……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

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

”这反映了陈耆卿主张A. 农本商末B. 重农抑商C. 工商皆本D. 四民皆本【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反映了陈耆卿主张“士农工商”四民皆本,故D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农本商末思想,故A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重农抑商的主张,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工商皆本,而是主张四民皆本,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是从“士农工商”皆本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4.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明清时期,总共有37.2%的进土来自于其祖上三代的教育背景很低或完全是白丁的家庭,而62.8%的进土则来自于三代以内有科举功名的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

”这反映了明清时期获得科举功名的人A. 社会分布较为广泛B. 都来自于书香门第C. 家庭教育背景较低D. 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总共有37.2%的进士来自于其祖上三代的教育背景很低或完全是白丁的家庭,而62.8%的进士则来自于三代以内有科举功名的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反映了明清时期的进士的家庭出身背景不同,说明其社会分布较为广泛,故A正确;“都来自于书香门第”说法过于绝对,故B 排除;“家庭教育背景较低”说法过于片面,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明清时期的进士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祖上三代的教育背景很低或完全是白丁的家庭……三代以内有科举功名的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家庭出身背景与社会分布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5.有学者认为:“林则徐在他有机会对抗敌人之前就被撤职一事,导致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

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

”这反映了A. 革职林则徐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B. 鸦片战争尚未真正惊醒沉睡中的中国人C. 鸦片战争对中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D. 中国较西方在军事与政治方面优势明显【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反映了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人仍然没有真正觉醒,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革职林则徐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说明鸦片战争对中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而是强调鸦片战争尚未真正引起民族觉醒,故C排除;材料反映了中国较西方在军事与政治方面的劣势,故D排除。

6.马叙伦回忆说:“求是书院有一位教员叫孙江东,他偶然在暑假里出了一个题目叫《罪辫文》教学生做。

学生都大发议论,斥责清朝。

孙江东还嫌他们文章里“本朝”两个字不行,让他们改成”贼清”。

由此可见A. 满清旧俗已得到彻底根除B. 学生剪辫易服投身革命C. 辫子与辛亥革命紧密相联D. 书院师生存在政见分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罪辫文》……斥责清朝……本朝两个……改成贼清”反映了将辫子与清朝统治相结合,反对蓄辫与辛亥革命相结合,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满清旧俗已得到彻底根除,故A排除;材料只反映了《罪辫文》的问题,并不能说明学生剪辫易服投身革命,故B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书院师生存在政见分歧,故D排除。

7.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言》庄严声明: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由此可见,这一声明A. 旨在维护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B. 使中国收复失地得到庄严的国际保障C. 认可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D. 为二战后中国崇高的国际地位奠基【答案】B 【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罗宣言》旨在协同对日作战,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不是旨在维护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故A排除;材料“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使中国收复失地得到庄严的国际保障,故B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故C排除;仅凭材料《开罗宣言》的内容并不能说明这一声明为二战后中国崇高的国际地位奠基,故D排除。

8.建国初期,我国一边实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一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反映了A.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现实需要B. 经济建设受到斯大林模式影响C. 急于完成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愿望D.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一边对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一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反映了建国初期工业建设与三大改造并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故D正确;三大改造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并不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故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中国经济建设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完成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愿望,而是说明工业建设与三大改造并存,故C 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史实,紧扣材料信息“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一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答案。

9.《十二铜表法》是最古老的罗马法文献,虽然它的大多数条款是对古代习惯的沿袭,甚至还有“以牙还牙”等原始残余但它毕竟第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

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 限制了贵族对司法权的滥用B. 混淆了法律与习惯的界限C. 有利于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D. 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第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反映了《十二铜表法》以成文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公民的权力和义务,从而限制了贵族对司法权的滥用,故A 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十二铜表法》混淆了法律与习惯的界限,而是说明《十二铜表法》以成文法的形式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故B 、C 排除;“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的说法属于现象,不是材料的本质意义,故D 排除。

10.1934年,美国总统成立全国紧急状态委员会,所有行政机构的提案都必须经过它的批准.1937年这个功能转移到预算局,由它决定行政部门的提案是否符合总统计划;如不符合提案必须作出修改,否则即告取消。

这表明当时美国A. 国会政府的衰落B. 总统权力的扩大C. 国会权力的复苏D. 大众政党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1934年,美国总统成立全国紧急状态委员会,所有行政机构的提案都必须经过它的批准……决定行政部门的提案是否符合总统计划”反映了罗斯福新政时期总统权力有所扩大,故B 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国会政府的衰落,故A 排除;材料也没有体现国会权力的复苏,故C 排除;材料未涉及大众政党的兴起,故D排除。

11.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称:“列宁的反应就是1921年颁布了新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允许农民和小商人自由买卖,只有国民经济的“主要控制力保持在国家手中,如银行、工厂对外贸易等。

”据此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A. 坚持公有制为主导B. 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D. 一定程度上恢复市场机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1921年颁布了新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允许农民和小商人自由买卖”反映了新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恢复商品经济和市场机,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公有制为主导的信息,故A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新经济政策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B排除;材料“允许农民和小商人自由买卖”说明当时不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故C排除。

12.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大大加强。

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如资源与环境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这说明A. 全球化发展具有两重性B. 资源环境战争已威胁人类生存C. 人类已形成了共同利益D.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重大问题威胁全人类的利益,说明人类已形成了共同利益,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全球化发展的积极性影响,故A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资源环境战争已威胁人类生存,而是强调全人类的利益问题,故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人类形成共同利益,而不是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故D排除。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时期,“国”为诸侯的封地,至春秋战国时代则为各争霸国,自秦统一六国,“国”即为王朝国家,直至清王朝灭亡。

就“天下”而言,周时,天子之治域谓“天下”;至于秦汉一统,“天下”意味着凡朝政所及,无所不包。

随着中国统治实体的扩大和国家政治影响范围的扩展,“天下”所涵盖的范国也在不断扩展。

就地理概念而言,如果将各王朝直接或间接统辖的区域理解为古典的中国,那么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诸如朝贡国、藩属国、西汉丝绸之路所及之地、佛教的发源地等虽不属王朝所辖区域,却构成“天下”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