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年级文科综合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
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A.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答案】D【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民众力量的显现产生了富民思想。
故答案为D项。
A项,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思想这个高度,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统治者对私产的保护,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而不是缓和,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
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
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
“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2.《续封泥考略》所收汉朝齐鲁封泥(古代用泥团制作的印章)中,有“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
由此可知,汉朝A. 城市建设有明确的设计规划B. 各地城市布局规格完全一致C. 对商业活动进行区域化管理D. 政府限制商业活动的发展空间【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可知,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区域性的划分,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故选C。
材料仅涉及“市”的划分,这不代表整个城市有明确的规划,排除A;仅从齐鲁封泥无从得知各地城市是否完全一致,排除B;区域化的管理是为了规范商业活动,而不是限制它的发展空间,如果是限制,也就没有必要设置这么多个不同的“市”了,排除D。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

张家口市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9.3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考证,商代青铜铭文的内容较简单,一般不含重要意义。
到了西周,青铜铭文记载着王室的政治谋划、历代君王事迹、祭典训诰、征伐方国、政治动乱、赏赐册命以及家史、婚媾等等。
据此可知,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A.推动了文字体系创新B.促进了宗法分封制的形成C.具有明确的书史性质D.使甲骨文失去了存在价值25.汉初“七国之乱”后景帝对诸侯王国进行了调整,如对参加叛乱的吴楚等七国进行处置,继续大力推行削藩,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废除诸侯王国的经济特权等。
这些做法A.使王国失去了割据的物质基础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C.使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尖锐化D.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26.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抑商政策的松动B.生产方式的革新C.田庄经济的兴起D.社会经济的转型27.“良知”之说源于《孟子》,指“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王阳明把“良知”二字看得很高,将“良知”说成儒家文明最精华、最具永恒性的观念,能让人超脱患难生死,在此基础上,王阳明逐渐形成“致良知”的主张。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致良知”说A.推动了儒学思想世俗化B.尊崇了儒学的传统风尚C.显著提升了“四书”地位D.背离了理学的基本思想28. 1884年点石斋出版的石印本《申江胜景图》,将《吴淞火轮车》(如图6所示)作为新上海的一大胜景,并认为“维车之利,无间华夷,使人使马各有所宜。
自通泰西,独出其奇,以电运轮,其捷难羁”。
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结构渐趋优化B.民众的出行方式发生巨变C.上海成为经济中心D.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流29. 1906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190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
山东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据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燕国辖地(今鞍山一带)出土了大量的刀币和铁制农具。
在热河兴隆的古代冶铜遗址附近,出土了大量有文字的铸造生产工具的铁花,还有锄、镰、斧、凿、刀等生产工具。
这说明A.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________B. 铁器己在全国各地区普遍应用C. 铁器开始取代青铜器成为生产主导________D. 货币和文字的使用己相当普遍2.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
材料中的“惠商”政策A. 维护了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________B. 使商品经济成为封建经济的支柱C. 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________D. 使汉代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改变3.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
据材料可知唐太宗的“君道”A. 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仁政思想________B. 为近代民主政治奠定基础C. 完全取决于帝王的个人品质________D. 是分权制衡体系的新发展4.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
……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意在强调A. 风俗关乎国家命运________B. 政治改革的条件C. 君主专制黑暗腐朽________D. 社会教化的作用5. 下表是很据《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对1893~1899年农产品出口量进行的统计(单位:担)。
该表反映了A. 中国的农业生产快速发展________B. 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________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6. 1923年,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理论形成,他将资产阶级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主张首先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里变得强大,再由无产阶级掀起一场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向社会主义转变。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
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
’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
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A.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B. 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C. 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D. 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薄伽丘的主张。
从故事中《十日谈》可以看出,反应了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故本题应选B。
2.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
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
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A. 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B. 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 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 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银川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试卷含答案

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试卷含答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输沙量能够直观地反映一段时间内某方向输沙的多少。
青海荒漠化研究人员为研究青海湖东岸沙地风沙活动,根据2013~2014年和2016~2017年的输沙量数据,绘制了输沙量玫瑰图(图1).据此完成1~2题。
2013~2014年(甲图)2016~2017年(乙图)图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的起沙风方向主要为偏西风B.乙图所示的起沙风方向主要为偏东风C.乙比甲的起沙风方向发生明显变化D.乙比甲的实际输沙量减少约为210kg2.该地2016~2017年较2013~2014年输沙量变化的可能原因有①风力作用减弱②风向频率变化较大③植被覆盖度增加④周边沙源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9年6月23日,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
图2示意兰州市远景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目前仅1号线已建成开通。
地铁1号线客流虽大,站内却没有空调.地铁采用蒸发冷却式的通风降温体系,利用水的热量交换制冷,无需人工冷源,节能环保。
据此完成3~4题。
图23.由图中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走向可以推断出兰州的A.城市出行人口数量B.城市功能分区C.城市地域形态D.经济发展状况4.兰州地铁1号线采用蒸发冷却式的通风降温体系的自然背景主要是A.空气干燥B.光照强烈C.昼夜温差大D.常年多大风驯鹿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等环北极地区。
图3是北美野生驯鹿群的迁徙景象,驯鹿集聚停歇处雪地平坦。
读图回答5~6题。
图35.图中驯鹿聚集处没有森林分布,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处A.岩石裸露B.光热不足C.有永久冻土D.有湖泊分布6.驯鹿在迁徙途中选择在此处歇息的主要原因是A.食物较多B.光照较强,气温较高C.便于发现天敌并集群逃避D.水源充足甘肃省张掖的冰沟丹霞景区以砂岩地貌遗迹景观为主,图4是某摄影爱好者10月14日在该景区“卢浮魅影”景点先后拍摄的两张照片。
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 ) 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2.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
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
”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 ) A.棉纺织业开始兴起 B.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纺织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3.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 )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4.15世纪末,下图中国家卡里库特国王请某位航海家转交给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等。
云南临沧县章驮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云南临沧县章驮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 . “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
……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
……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
……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
”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A.1924~1927年B.1937~1945年C.1945~1949年D.1949~1956年(★) 2 .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意义有巨大差异。
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3 . 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
这说明古罗马A.减少诉讼案件B.注重法律程序C.维护贵族利益D.强调证据作用(★) 4 .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解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对该改革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B.政治领域改革失败后被迫转向经济领域改革C.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原先的苏联D.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了“科学社会主义”(★★) 5 . 李贽在《续焚书》中说:“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
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
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
”以下四句话中与该观点一致的是A.“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B.“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C.“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D.“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
”(★)6 . “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
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以前大为增加。
”材料表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A.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B.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C.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D.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7 . 邵龙宝在《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中写道:“古代雅典有几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
2019届湖南省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3)

2019届湖南省⾼三9⽉⽉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3)2019届湖南省⾼三9⽉⽉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选择题1. 孟⼦发扬孔⼦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
孟⼦这些⾔论所强调的是A .努⼒完善个⼈品德B.坚持个⼈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2. “苟可致富强者,⼉⾃为之,吾不内制也”。
“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
若师⽇⼈之更⾐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
”从材料来看,慈禧的主要意思是A .有条件地⽀持变法B.希望清王朝复兴C.祖宗之法不能变D.反对洋务运动3. 关⽻因其忠义勇武,被世⼈称颂,⾄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帝”。
这种现象反映了A .关⽻的个⼈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的取向C.对关⽻的信仰符合官⽅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关⽻“神”的地位4. 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 .“五经”为阐发孔⼦儒学思想⽽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断绝5. 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
“半亩⽅塘⼀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来”,这⾸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A .孔孟思想B.黄⽼学说C.两汉经学D.宋明理学6. 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抒新意,有很⼤胆的见解,虽经典本⾝,也有⼈怀疑。
这现象表明A .商品经济勃兴带动⽂化繁荣B.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C.民族⽭盾尖锐影响学术风⽓D.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7. 17世纪来华传教⼠曾将《论语》《⼤学》等译为拉丁⽂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理雅各⼜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在西⽅引起轰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文综历史模拟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民本”二字出自《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主”一词源于西方,英语的民主democracy源于希腊文demokratia,意思是人民当家作主。
历史上两者A.都排斥君主在国家中的作用B.都维护当时多数人的利益C.都是宝贵的人类政治文化遗产D.都持续影响各自社会几千年25.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
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橘、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
这说明A.儒学地位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B.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C.正史比文学作品接近历史真相D.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26.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
这表明他旨在A.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B.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C.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D.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27.图示为“吴门四家”之一仇英(?一1552年)的《清明上河图》局部,描绘了当时苏州的社会生活场景,这幅画有助于人们A.认识宋代风俗画的特点B.看到当时摔跤运动发展C.了解明朝的风俗与服饰D.发现四轮驱动车的原型28. 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
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这种现象说明了A.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B.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C.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D.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余依次为选登英国路透29. 1895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社新闻电讯,选译《泰晤士报》等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粤、汉等地报最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
据此可纸的新闻、言论,摘编“西国格致有用诸书”;知,该报A.有利于平息社会矛盾B.是近代自创报刊的开端C.体现了晚清统治的腐败D.志在于宣传维新思想30.有学者通过坐标的方式,以生产力发展为横轴,经济体制演变为纵轴,将古代自然经济、原始工业化经济、计划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四种经济类型定位。
以下坐标属于计划经济的位置是A. AB. BC. CD. D31. 20世纪70年代某国领导人访华时致辞:“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关系有过不幸的过程。
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
对此,我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关系停留在不正常和不自然的状态下,我们只能坦率地承认这个历史事实。
”这一致辞A.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进程B.促进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C.推动了美国对华由敌视到合作D.实现了中国外交关系重大突破32.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
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B.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完善C.罗马法重视经济平稳运行D.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3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每两年全部改选一次,而参议员任期是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这一规定A.防止立法工作草率从事B.兼顾大州和小州的利益C.充分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D.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和政策的延续性34.(某一事件)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
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几乎是史无前例的。
只要提一下,大众福利国家和社会,也就是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作出的反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这一事件是指A.马克思主义诞生B.巴黎公社革命C.俄国的十月革命D.新中国的成立35.有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
材料的主旨是A.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加强全球的治理B.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国间政治冲突D.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1. (25分)土地制度与政策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到隋唐,均田制绵延了300多年,保留了大量的国有小农,但这一制度到唐中叶已经崩溃。
宋代不立田制,国家不再干涉土地财产关系的变化,致使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土地权利的流转加快,租佃关系盛行,成为主导的土地经营形式。
土地租佃制度的发展使土地的使用权和占有权得以分离,土地的使用权可以独立地进行流转,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宋代佃户有人身自由,法律上也和主人有基本的平等地位。
—改编自侯加永《宋代的土地流转制度研究》、马克轰《世界文明史》等材料二随着万历以来土地交易中的地租买卖现象日益普遍化和佃农转佃土地的合法化,到了清代,永佃制下佃农的各项权利义务关系已经非常完备了……他们可以随意转让、馈赠和出卖所佃得的土地,,而业主无权过问。
这种新型的租佃关系无疑对佃农的生活和命运有另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有耕种权的佃农无力耕种,,而又“不敢懒惰、抛荒及私相授受”;一方面,一些有能力耕种的人却又无田可耕,只有两相望“田”兴叹。
永佃权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矛盾,它使更多的直接生产者加入到租佃关系中来,使更多的人借此获得了生存的机会。
—摘编自周荣《永佃权与清代农民生活》材料三中共中央1982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
说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是因为从整体来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仍然归集体所有,集体和农户保持着发包和承包的关系……说它是“新形式”,是因为它冲破了旧的模式。
首先,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凡是能一家一户经营的,就一家一户经营,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在农村的社会化生产中,又有许多事情是仅靠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办不了的,例如兴修水利设施、大型农业机械的购置、大型科研项目的组织等等,这就需要加强“统一经营”的作用。
其次,在产品的分配上,实行联产计酬,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就纠正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真正贯彻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摘编自顾晓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到宋代农民地位及土地经营形式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永佃权发展的重要意义。
(6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时期永佃权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异同之处,并分析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13分)42. (12分)从某种角度看,历史就是从有趣的故事中悟出生活的智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古希腊有一个名叫欧提勒士的人,他向著名的辩者普罗达哥拉斯学法律。
两人曾订有合同,其中约定在欧提勒士毕业时付一半学费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则等欧提勒士毕业后头一次打赢官司时付清。
但毕业后,欧提勒士并不执行律师职务,总不打官司。
普罗达哥拉斯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向法庭状告欧提勒士,他提出了以下二难推理:如果欧提勒士这场官司胜诉,那么,按合同的约定,他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如果欧提勒士这场官司败诉,那么按法庭的判决,他也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他这场官司或者胜诉或者败诉,所以,他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而欧提勒士则针对老师的理论提出一个完全相反的二难推理:如果我这场官司胜诉,那么,按法庭的判决,我不应付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如果我这场官司败诉,那么,按合同的约定,我也不应付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我这场官司或者胜诉或者败诉,所以我不应付给他另一半学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半费之讼”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典故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5.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企改革大事记1978年,国务院在四川选择重庆钢铁公司、四川化工厂等6家企业为试点企业,允许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
1979年,国家扩大了试点企业的范围,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权力下放给企业。
1981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组织形式。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国家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健领域”“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国企改革思路。
1998年,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等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相继组建,并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摘编自钟祥财《经济史学视域中的国企改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
(9分)46.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当肯尼迪总统在1962年到1963年间决定大大增加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力量的时候……他脑中想着两个问题:假如赫鲁晓夫在1961--1962年的柏林危机中不相信他,那么会有什么后果?假如赫鲁晓夫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不相信他,那么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呢?我想,我们犯了一个错误,认为中国人大概不会在1950年介入朝鲜战争,这影响了美国不入侵北越的决策。
军方说,虽然他们不相信中国会介入越南战争,但万一中国介入的话,核战争就有可能发生,这导致美国决定不入侵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