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成长档案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成长档案作业
网上对鲁迅的评价,一一列举
总述,通过这次课对鲁迅的从新认识
从第六周开始上鲁迅成长档案这门课到现在已经有大概十周了,实话实说上课之前我对鲁迅的了解就是初中和高中课本上所说的“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那个调皮、好玩、充满童趣的、上私塾的公子哥和《祝福》里那个对人性和事物具有很强的洞察力的、幽默的周家少爷以及《藤野先生》中那个努力学习缅怀师恩的、弃医从文的留学生等等在课本上看过的鲁迅的作品中得来的鲁迅的形象,还有就是墙上经常挂着的旁边写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的双眉紧蹙、严峻、凝重的形象。可以说原来鲁迅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不明确的、一个模糊的形象,除了书上对鲁迅的介绍和我对课本上的那些鲁迅作品的阅读,我基本上对鲁迅没有过多的接触,就连鲁迅的作品也没有过多的了解。通过这将近十周的课程学习,我对鲁迅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了鲁迅并不是总是板着脸,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横眉冷对;知道了鲁迅在求学时的艰苦,知道了鲁迅曾经做过中华民国的公务员,拿过高薪;知道鲁迅也会和平常人一样有家庭内部纷争;更知道鲁迅也会有不如意的婚姻,也有浪漫的爱情。更过对鲁迅的了解也让我对鲁迅更加的感兴趣,所以在我的结课论
文中我也选择网上对鲁迅的评价作为我的论文题目,在这里我把网上毛泽东主席等一些名人和普通学生、群众对鲁迅的评价进行了摘抄和总结和大家一起分享。
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鲁迅是中国第一等圣人”
1937年10月19日,陕北公学举行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大会。毛泽东出席会议并发表了演讲。在这次演讲中,毛泽东明确指出:“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毛泽东对鲁迅的定性:“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之子周海婴:“意识形态化”掩盖了真实的鲁迅形象
周海婴认为,以往很多描述鲁迅的文字也把他刻画成了一个喋喋不休、拿着匕首和投枪的战士形象,形象是双眉紧蹙严峻凝重的,思想是革命化战斗化的,没有个性和生活,
其他方面似乎都淡化掉了,只剩这么一个壳,甚至在对这个壳的描述中,也忽略了他作为思想家、文学家的存在,离开了他作为一个最根本的文学家这样一个位置……即使到了
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中学语文课本里的鲁迅形象,也还保留着浓厚的“意识形态化”的特征,他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则被大大地简化了。
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王锡荣:鲁迅精神不但在当代没有过时
鲁迅精神不但在当代没有过时,而且今后仍将具有极为独特重要的意义。对鲁迅、鲁迅作品、鲁迅精神的讨论,赞扬或贬低,无论在其生前,还是在其生后,一直没有停止过。他一直是被文学界高度关注的人。阐释的丰富性,正说明了鲁迅的巨大魅力,也是鲁迅还“活”着的证据……网上评价鲁迅的观点良莠并存,有当代人对鲁迅的独特解读,更多的是一些对鲁迅的误读和随意谈论。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晖: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
鲁迅与20世纪中国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理解鲁迅,总是联系着如何评价他所生活的时代。鲁迅不是政党领袖,他甚至从未参加过任何党派,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文学
中有一种深刻的颠覆性和激进性,他一再讽刺中国的“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批评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北伐时代的革命气氛,但这个讽刺和批判却包含了一种“真正的革命”、“永远的革命”的精神内蕴。
李敖:鲁迅是“世故”的人
鲁迅他给我们的造型过分的愤世嫉俗,过分的横眉冷对,看不到多少笑容,我觉得这是不太好的。可是鲁迅他在做人的深处,他是很世故的,这种绍兴师爷式的做人方法是很世故的。所谓世故我一再讲过,你有没有看他骂过日本人?他不骂日本人,他跟那个内山书店的内山完造那么好的关系,最后的临死以前的那封信还是写给内山完造的,不是吗?鲁迅临死的时候还在拿国民党政府的钱,不是吗?中央研究院蔡元培做院长的时候,每个月还送钱给鲁迅,照拿啊……鲁迅当然是优秀的人,可是告诉大家,中国那个时代优秀的人还有很多,我们不要把他们忘记了。
余华:曾以为鲁迅仅次于马列恩毛
余华在一次由浙江省社科联和《钱江晚报》共同开办的“浙江人文大讲堂”上,曾发表主题演讲《从鲁迅说起》。余华说,他小时候曾经天真地以为世上的作家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毛泽东,一个就是鲁迅。因为鲁迅的名字出现的频率
太高了,以至于我以为他是仅次于马恩列毛的人物。但余华小时候并不喜欢鲁迅的文章,嫌它们太沉闷,以至于余华认为鲁迅是一个被时代夸大的人物,因为他被戴上了太多的头衔:文学家、思想家……余华说自己在30多岁以后才与鲁迅小说亲近,于是发现,那个小时候熟悉而不能理解的人物,变得熟悉而伟大。
林语堂:鲁迅诚老而愈辣
“鲁迅投鞭击长流,而长流之波复兴,其影响所及,翕然有当于人心,鲁迅见而喜,斯亦足矣。宇宙之大,沧海之宽,起伏之机甚微,影响所及,何可较量,复何必较量?鲁迅来,忽然而言,既毕其所言而去,斯亦足矣。鲁迅诚老而愈辣,而吾则向慕儒家之明性达理,鲁迅党见愈深,我愈不知党见为何物,宜其刺刺不相入也。”
北京理工大学的马伟同学:鲁迅在今天仍代表了民族精神
北京理工大学的马伟同学告诉记者,虽然他并非中文专业学生,但一直喜欢鲁迅,有同学甚至叫他“鲁迅迷”。他告诉记者,很多同学表面不乐于承认自己喜欢鲁迅,“他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故做高深,但内心都很崇敬他,在图书馆里鲁迅的书比较抢手,鲁迅在今天仍代表了民族精神。”
年仅40岁的史晓航是搞收藏的,家中甚至收藏有大量鲁迅作品的小人书。“以前仅仅是喜欢看他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到的事情增多,我越发地感觉到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度,他的思想是没时代局限的。”
“鲁迅的作品告诉我们100年前的中国文化和历史,他的作品已成为中国基础文明的一部分,想要了解中国近代史,鲁迅是绕不开的。”一位读者告诉记者,他是阅读鲁迅的作品成长起来的,以后也会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
在整理这些网络上对鲁迅的评价的时候,我也渐渐发现鲁迅在每个人心中的形象都不一样,每个人对鲁迅精神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但一样的是对于鲁迅对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的一致认同,我虽然现在对鲁迅的了解还不是很多不过我相信通过我对鲁迅的不断了解,我的生活也将随着不断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