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建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护理人员资质:取得《护士资格证 书》,具备新生儿常规护理、窒息复苏 及危急处理能力。进行疫苗接种的护士 应取得相应证书,掌握疫苗接种的操作 规范、流程及应急预案。
4护理人员职责:负责新生儿的所有护理工 作、病情观察及宣教指导,及时与新生儿科医生沟通 了解治疗方案及处理措施;贯彻落实爱婴医院相关 制度,做好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的宣教,特别是 指导和帮助母婴暂时分离的产妇挤奶、保持泌乳,贮 存和运输母乳到新生儿科;向人工喂养的新生儿产 妇宣教并指导人工喂养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并处理 不良事件,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
七、母婴同室新生儿喂养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其婴儿一 天24h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嘴, 或使用奶嘴作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 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3需要加配方奶的情况:
(1)婴儿特殊疾病:如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等代谢性疾病, 需要用特殊配方奶喂养;严重的唇腭裂可泵奶后用特殊奶嘴喂养。 (2)母亲患某些感染性疾病。 (3)母亲服用药物、吸烟、饮酒和酗酒。 有医学指征的新生儿,添加配方奶时应遵循医嘱。在医疗文书中 要记录医学指征,以及使用配方奶的数量和次数。混合喂养新生 儿可用乳旁加奶或使用小勺、奶杯喂奶。
6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
(5)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巾,床头柜等物体 表面应每天清洁,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暖箱、室内 用品、母婴床、家具等物体表面每日用清水擦拭,遇 污染随时消毒。 (6)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 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应单独使用并双消毒。 (7)婴儿生活及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 交叉使用;新生儿被服等物品应消毒或灭菌处理。 (8)严格探视制度,控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着 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所在地域如感染性 疾病流行,禁止探视。 (9)母婴出院后,其床单元、暖箱等,应彻底清 洁、终末消毒。
(4)新生儿黄疸:母婴同室病 房医护人员应每日监测新生儿黄疸 情况,如有高危因素(如溶血等)应 增加监测次数;应对家长进行宣教, 如果生后24h内出现黄疸,属于异 常情况,需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3新生儿体格检查:
(1)首次检查:一般于出生后在分娩室或手术室进行, 必须仔细,包括反应、皮肤颜色、有无破损及皮疹,头颅 有无包块,囟门,眼球活动,外耳廓是否完整,唇色是否 红润,有无唇腭裂,气管是否居中,心肺听诊是否正常, 腹部及脐带情况,外生殖器有无畸形,四肢有无畸形,活 动是否自如等。主要识别任何明显的先天性畸形,评估胎 龄、营养状况、有无活力,以及从宫内向宫外的转变的情 况。足月新生儿生命体征正常值:腋下体温365~37 3℃;心率清醒状态100~180次/min,睡眠状 态80~160次/min;呼吸40~60次/min。
(6)在院分娩新生儿如由新生儿病区、重症监 护病区或其他病区转回母婴同室病房时,家属应到 场核对信息,确认无误后将新生儿转回。若家属未 到,应暂缓转回。 (7)产科病房门口设立门岗,在规定时间内按 要求探视,探视者出示探视卡,并告知被探视者准确 的床号、姓名方可进入探视。 (8)母婴同室的产妇外出检查、治疗、沐浴时, 须有家属看护新生儿。 (9)产妇、新生儿出院需凭“出院通知单”及“新 生儿放行条”离开病区。
四、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安全管理
1住院分娩新生儿院内转运安全制度: (1)新生儿分娩后,助产士/护士应让产妇查看 新生儿,仔细检查和确定婴儿性别和身份,为其佩戴 双腕带,建立体温单。 (2)顺产分娩新生儿出生后与母亲一同在产房 观察2h后转入母婴同室病房;剖宫产分娩新生儿 手术结束与母亲一同转入母婴同室病房。 (3)在院分娩的新生儿因疾病等特殊情况需转 科时,应通知家属办理转科手续,并在体温单和新生 儿临时医嘱单上记录转科时间;如家属拒绝转科,医 生需告知家属风险并签署相关文件。
(3)有早发型败血症风险的新生儿:孕母阴道直 肠分泌物B族链球菌(GBS)培养阳性;既往新 生儿GBS感染;胎膜早破>18h;早产;孕母 产时体温>38℃。如果孕母使用了足量有效的抗 生素治疗,新生儿生后48h内,每次喂奶前或至 少每4h观察体温、心率和呼吸。如果家长要求提 前出院(48h内),必须由上级儿科医生同意。 如果孕母的抗生素治疗不充分,还需要进行更多的 观察评估和处理。
1落实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传达到所有保健人员。
(2)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3)将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知所有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1h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需与婴儿分开的 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新生儿体格检查:
(2)第2次全面检查:一般于生后12~24h在 母婴同室病房完成,应有家长在场。确定新生儿在 宫外的生活一切正常,发现任何先天或围产期获得 性疾病。 (3)第3次检查:主要为出院前评估,发现婴儿 出生后出现的问题,例如感染、黄疸,以及前2次检 查未发现的畸形,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后第 1天听不到杂音。评估喂养情况,并给予出院后指 导意见。
一、适用对象
产科母婴同室的新生儿。
二、管理模式
建议产儿科协作共同管理。儿科医生负 责管理产科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包括每 日常规查体、高危儿管理、常见问题处 理等,人员归属根据各医院实际情况管 理
三、医护人员资质及职责
1医生资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新生 儿科/儿科医生,建议具备新生儿科相关工作经历, 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并接受考核,具备新生儿复苏的 能力。 2医生职责:负责产科高危孕妇分娩的待产工作,必 要时及时进行新生儿复苏;负责母婴同室新生儿查房, 完成相关医疗文件;履行新生儿分诊、转科 职责;负责对家长进行新生儿健康知识宣教,并沟通 新生儿情况。
迄今为止,我国尚无关于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 的指南和标准。国外由于人口少,分娩量小,相对医 疗资源丰富,医护人员配备充足,因此其相关指南不 适用于国内。为了保障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同时 针对近年来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中国医 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牵头,组织国内部分相关 专家,根据目前我国母婴同室管理的现状制订了 《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建议》,以规范母婴同室 新生儿管理,供各级助产机构新生儿科和产科医护 人员参考。
6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
(1)每张产妇床的使用面积为8~10m,每名 婴儿应有一张床位,每个房间一般不超过3组母婴 床位。 (2)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应与其他正常 母婴隔离。 (3)母婴同室病房各项操作,包括预防接种、抽 血化验、新生儿筛查等,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 卫生制度;皮肤化脓及有其他传染性风险疾病的工 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遇有医院感染流行 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制度。 (4)母婴同室病房应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清新, 室内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病房整 洁,无污渍、灰尘;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即刻消毒。 卫生洁具分室使用,用后晾干。
3新生儿体格检查:
正常新生儿生后24h内排大小便。所有新生 儿应监测体重情况,如体重下降 ≤出生体重的 10%,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如果新生儿皮肤 干燥、吃奶欠佳、黄疸,更应关注体重情况。 应向家长进行宣教,如发现婴儿特殊情况,须 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如发现异常,需进一步检 查和治疗。
七、母婴同室新生儿喂养
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建议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 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 分会
产科母婴同室是一个高风险的区域,由母亲 陪伴新出生婴儿,家长缺乏观察、护理经验, 且新生儿病情变化快,无任何行为和语言能 力,不可预见性的不安全因素多。随着我国 政府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各级助产机构分 娩量剧增,高危孕产妇数量随之增多,产科 新生儿管理压力增大。因此,产科与新生儿 科如何共同协作,管理好母婴同室新生儿, 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 务。
(4)新生儿因素:①多胎儿、早产或低出生体 重、小于胎龄儿、巨大儿、新生儿黄疸、先天性畸形; ②若母婴同室新生儿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 难、紫绀、惊厥、频繁呕吐、腹泻、血便、反应低下、喂 养困难、重度黄疸等,需转新生儿科监护;③早产或 低出生体重、先天性畸形、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 血、黄疸、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寒冷损伤、消化道出 血、低血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臂丛神经麻痹等,需 转新生儿科监护。
五、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制度
新生儿入住母婴同室病房前应进行全面体格检 查,根据外观、毛发、乳头、足褶纹理等评估胎龄是否 与实际相符;头、心脏、手(head、heart、hand,3 H)是外观畸形的好发部位,注意3H体检;注意有无产 伤,如颅骨塑形、肢体骨折和臂丛神经麻痹等;对胎 盘、胎儿脐带及血管应认真检查,如发现高危或可疑 征象,需转新生儿病房进一步观察与诊治。 1有下列高危因素时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 (1)母亲因素:孕母年龄>40岁或<16岁,孕 母有糖尿病、感染、慢性心肺疾病、吸烟、吸毒或酗酒 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 播疾病史,孕期接触放射线、有害化学物质或药物, 孕期感染TORCH。
(2)胎儿期因素:孕母早期先兆流产、孕母妊高 征、贫血,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发 育不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离、脐带异常(脐带过 短、脐带扭曲成麻花状等)、羊水量过少、胎膜早破、羊 水污染等疾病。 (3)分娩因素:产时窒息、脐带绕颈,脐带脱垂, 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 或止痛药物史。
3新生儿疫苗接种:
(1)一针一苗,一位操作者。 (2)规范疫苗领取、储存。 (3)遵守疫苗接种禁忌证和适应证。 (4)规范注射时间、地点、部位等。 (5)注射前要检查疫苗是否在有效期内,注射 后半小时内观察异常反应。 (6)完善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
4预防新生儿猝死:
(1)新生儿床使用硬床垫。
(2)不给新生儿覆盖蓬松的毛毯、厚 重的被子或带毛制品。 (3)在院新生儿采用仰卧姿势。 (4)避免房间过热,衣物应穿着合理。 (5)室内空气清新。
2新生儿身份核对制度:
(1)母婴同室新生儿所有医疗行为应在家长在 场或知情的情况下实施,避免新生儿身份辨识错误 及相关潜在医患纠纷。 (2)使用双腕带和床头卡作为辨识手段。 (3)主管护士每班核对新生儿双腕带,如有一 条缺失、脱落时,应重新佩戴,佩戴时应在床旁经双 人(与新生儿家属)核对无误后在腕带背面签署执 行者工号并佩戴;禁止解除双腕带。 (4)更改新生儿信息时(如转科等)需同时更换 手腕带和床头卡。由两人核对确认后方可执行。
5预防新生儿低血糖:
(1)早开奶,按需喂养。 (2)做好保暖措施。 (3)识别危险因素及早期表现,包括易激惹、呼 吸窘迫、体温降低、喂养困难等,也可能无任何表现。 (4)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完成首次母乳喂养, 喂养困难者需检测血糖。糖尿病母亲婴儿、巨大儿、大 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晚期早产儿生后需常规监 测血糖。至少连续3次以上血糖正常再停止监测。
2其他特殊情况下的新生儿管理:
(1)手术助产:有帽状腱膜下出血的风险。吸引 产负压吸引时间超过20min,超过3次吸引, 负压吸引器滑脱超过2次,有以上情况时均应密切 监护新生儿状况。观察内容包括:体温、心率、呼 吸,头颅大小和形状,肿胀的部位和性质,如有喂 养差、活动差、苍白等表现,或头皮有大面积波动 感的肿块需尽快转至新生儿科。 (2)羊水胎粪污染:有胎粪吸入的风险。生后 4~24h至少每 4h观察一次,每次喂奶前也 要观察体温、心率、呼吸等,必要时测定脉搏氧饱 和度。
(4)新生儿转科时,必须由家属和本院接诊医 护人员共同转运,进修生、实习生不得单独转运新生 儿;转送助产士 护士 医生必须与转入科室接诊医 护人员进行交接,并在专用登记本上记录新生儿转 科情况,转诊及接诊护士需共同确认和签名,必要时 家属确认签名。 (5)母婴同室新生儿离开产科外出检 查必须有本院工作人员陪同,并记录新生儿外出及返回时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