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_真意_的真意

合集下载

[精华]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飞鸟意象

[精华]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飞鸟意象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飞鸟意象张晓霞摘要:陶渊明笔下有大量的有关飞鸟意象的作品。

飞鸟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蕴含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意识及情感,是作者审美意识与客观物质渗透的结果。

陶渊明笔下的飞鸟意象是其自我精神的形象写照。

它负载着作者的孤独与寂寞,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真意的追求及回归田园的人生意趣。

更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生命与精神的永恒追求。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飞鸟意象象征意蕴陶渊明的诗歌中频繁出现的“飞鸟”意象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蕴及强烈的主观情感。

渗透着诗人的审美理想与人生追求,体现了作者在动荡黑暗的社会里彷徨无依、孤独寂寞的心态,反映了作者忘我自适、率真自然及回归田园的人生意趣。

诗人依托飞鸟这一渗透个性特征、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展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心路历程及精神品格。

透过飞鸟意象,我们可以了解到生命与精神的止泊之所。

洞察诗人淡泊磊落的情怀节操和他对自由、和谐的人生的追求。

一、鸟寄寓崇高的理想追求和强烈的政治抱负陶渊明素有“田园诗人”之称。

他的大部分诗作都运用了寄托和象征的手法,他吟咏的“飞鸟”、“青松”、“秋菊”等自然景物常常寄寓特殊的含义,这些自然景物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心态的意象。

“飞鸟”的形象又不同与其他的意象,陶渊明对“鸟”有着特殊的情感和偏爱。

陶渊明的出身很高,在他的很多诗文中都体现着他对自己家庭历史的自豪感。

《命子》诗中;“悠悠我祖,爱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御龙勤夏,豕韦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赠长沙公》诗中也有这样的诗句。

由于家族的显赫地位,陶渊明有了远大的目标:建功立业,光耀家族。

到他老年的时候,他所作的《杂诗》(其五)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翔翻思远翥。

”陶渊明用鸟之高翔形象的比喻了自己宽阔的胸襟,他急切的盼望着建功立业、光耀门庭,施展自己的才华,干出一番事业来,实现他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这里这只展翅飞翔的大鸟正是当时陶渊明理想的化身。

他常常在诗歌中借飞鸟的形象表达自己对进入社会想做一番大事的渴求。

此中有何“真意”,何以“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何“真意”,何以“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何“真意”,何以“欲辨已忘言”“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的转变,成就了田园诗人陶渊明。

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艺术关系的深化,更赋予了他的田园诗以物我交融的意境和平淡醇美的风格。

而诗人的纯正心地,贵真秉性和出语的自然,使得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景与意会、物我合一的境界。

而更深层中,陶诗还蕴含着深邃质朴的哲理,其《饮酒·其五》最能说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的末尾两句,已涉及到了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

在魏晋时期,“言意”之辨已然是当时士大夫普遍关注的问题。

其源头可上溯到老庄,《庄子·齐物论》中言:“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

”然而,陶渊明这首诗却无意于玄学上的辩解。

作者只是有感于生活的体验,想言又觉不必言,不便言之后,于诗歌采用的含蓄的手法了。

关于“言意”,王弼曾说:“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而这首《饮酒·其五》中“东篱采菊,南山悠见;山气夕佳,飞鸟相还”可以说是象,而象是存意的,故有“此中有真意”。

然而,此中的真意是什么?为何欲辨之而言已忘呢?诚然,陶渊明并没有说,诗人既已得到“真意”,也就大可“忘象忘言”了。

但我们还是能从诗中的形象和陶渊明的生活状态中体会出诗人的真意。

归隐的生命感觉有两个返回的对象,一是宇宙的“自然”,即山丘、田园、虚室、闲庭;一是人的“性本”,即内在的本性自然。

只有内在的本性自然在生命感觉的进程中,契合于外在的宇宙自然,并最终合成自然的本性和本性的自然的“真”境后,二者才是合一的,归隐的生命感觉也才能真正找到皈依。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之一》开首和结尾分别有这样句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的酒中真意及其对诗酒传统的接受

陶渊明的酒中真意及其对诗酒传统的接受

图忘忧 ;有他 归田生活的快乐 ;也有他对 宇宙 自然 、社会人 生的感悟和 哲思。 陶渊 明的饮酒诗写作 既有对前人创
作 的接 受,又有 自己鲜 明的艺术个 性 ,其为后世文人所接受 ,形成 了影 响深远 的中国古典诗 歌史 中的诗酒传 统。
关键词 :陶渊 明;诗酒传统 ;酒 中真意 ;接受美学
2018年 02月 第 38卷 第 1期
天水 师 范 学 院学 报
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1 Universi
Feb.,2018 V01.38 No.1
陶渊 明的酒 中真意及其对诗酒传统 的接受
杨 敏
(天水 师范学院 文学 与文 化传 播学 ,甘肃 天水 741001)
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351(2018)01—0089—07
一 、 诗 酒 传 统 的渊 源
纵 观 中 国文 学史 ,诗 与 酒 的 结 合早 在 《诗 经 》 时期就已形成 。《诗经 》的风 、雅 、颂 中都有对酒 的描 写 。“微 我 无 酒 , 以敖 以游 ” (《邶风 ·柏舟》), “朋酒斯飨 ,日杀羔羊 。”(陈风·七月》),“彼有 旨 酒 ,又有嘉肴 。恰 比其邻 ,婚姻孔云。念我独兮 , 忧心殷殷 。”(《经叫、节南山之什》)。“兕觥其觫 ,旨 酒思柔 。不吴不敖 ,胡考之休” (《周颂.丝衣》)。到 汉代 时 酒便 逐渐 成 为 了文学 艺 术 的主题 。邹 阳 、扬 雄各 自作有 《酒赋》。汉代乐府诗 以酒为题的也不 乏其 例 ,如 《鼓 吹 曲辞 ·将进 酒》 诗云 :“将进 酒 ,乘 大白。”《杂 曲歌辞 ·乐府歌》诗云 :“春酒 甘如醴 ,秋醴清如华。”借助于咏酒之作 ,人们抒 发 了对 人 生 的 感 悟 ,对 社 会 的 忧 思 ,对 历 史 的慨 叹。酒深深潜入人们心灵深处 ,从而使酒的内涵随 之 广为 扩展 。汉 末 以后 ,酒 成 为诗 词 歌赋 的恒 定 主 题 。建安 时期 ,诗人借酒抒 发理想 ,表现进取精 神 。曹操的 《对酒》、《短歌行》慷慨激越 ,深沉雄 壮 ,表 达 出一个 政 治 家 的豪 迈 气概 和 博大 胸襟 。曹 丕博通经史 ,雅好文学 ,提倡创作 ,常与文人名士 诗赋唱和 ,其 《芙蓉池作》、《于玄武陂作》、《秋胡 行 》等 都 是记 宴饮 游乐 的诗 歌 。魏 晋 南北 朝 时期 政 局动乱不安 ,许多文人死于非命 ,于是他们纷纷借 酒避祸 ,到酒的世界里寻求精神寄托和安慰 ,所 以 其时出现了大量与饮酒有关 的诗歌 ,尤其 以 “竹林 七 贤 ”为 甚 。阮籍 “本有 济世 志 ,属 魏晋 之 际 ,天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优秀8篇)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优秀8篇)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优秀8篇)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篇一说到陶渊明,人们就会想到《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和《归去来兮辞》,还有那令人向往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神仙般生活。

人所共知,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留有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他还带有一种浓厚的唯心思想——“心远地自偏”。

要谈陶渊明,就不得不落俗套,谈东晋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的社会环境。

的确,“举贤不出士族”对于贫寒人家的子弟是很不公平,但陶渊明不同,他的曾祖父是东晋的开国元勋陶侃,他的祖父、父亲均作过太守,他的家庭环境不知道比他曾祖父当年好出多少。

陶侃的出生是地地道道的下品,他家境穷苦,父亲早死,靠母亲拉扯长大。

当大户人家的子弟范逵来访,就有了“陶母剪发”的佳话,陶侃的家境可见一斑。

之后有了范逵的推荐,使得他从“江湖只远”到“庙堂只高”。

但到了洛阳后的陶侃并不受重视,连有识人之称的宰相张华都不将他放到眼里,尽管在与陶侃谈话后觉得他的确不一般,但也并不重用他。

就是这么个到处碰壁的陶侃,抓住历史时机,凭借军事才华,成为东晋的开国元勋,还差一点儿再次使“金陵王气黯然收”。

作为陶侃后人的陶渊明,虽说少年时代过的也是“自余为人,逢运之贫。

箪瓢屡罄,希谷冬陈。

”的日子,但他也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

既然如此,为什么先作江州祭酒,不久,因“不堪吏职”便辞官而归,之后州府召他任主簿,他不肯就职,在家中闲居了六.七年呢?难道在家赋闲就可以实现“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了!也许是他觉得这官衔太小,不足以实现自身的抱负,也罢。

那三十六岁时,作荆州刺史桓玄的僚佐,不久,又辞官归隐。

四十岁时,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后又作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四十一岁辞归又是为何道理?仍是这些职位不足以令他安身?想他曾祖当年,在庐江太守张夔手下,干的尽是苦差使,这样的人,能不得到上司的赏识吗?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解绶辞官却是一种消极的表现!不知历代的骚人墨客,怎会对此称道不已?试想,一个怀着“大济于苍生”这样崇高理想的人,会随随便便放弃一个又一个的从政机会,“解绶辞官”就是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么一个个人的原因?那我可以说,陶渊明所谓的雄心壮志都是假的,他只是一个自私的人,想到的只有自身罢了。

从《饮酒》其五剖析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从《饮酒》其五剖析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从《饮酒》其五剖析陶渊明的人生境界摘要:封建社会是一个阶级观念十分浓厚的社会,许多文人往往怀才不遇,却又碍于权贵,不能直接抒发内心的愤慨。

这时候就只能另想他法,陶渊明就是个很好的典型。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但是,陶渊明是饮酒诗并非真的要歌咏饮酒,而是另寓深意。

萧统就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

”(《陶渊明集•序》)《饮酒》其五就是一篇饮酒诗的佳作。

本文就是以《饮酒》其五为窗口,结合陶渊明三仕三隐的人生经历,试从诗作内容以及意象等几个方面来诠释诗人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陶渊明淡泊宁静人生境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悠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文学的璀璨光芒是不可小觑的。

历代的文学名士往往利用文学来抒发其或抑郁不得志,或踌躇满志,或恬淡安逸,或激情磅礴的情怀。

封建社会是一个阶级观念十分浓厚的社会,许多文人往往怀才不遇,却又碍于权贵,不能直接抒发内心的愤慨。

这时候就只能另想他法。

陶渊明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但是,陶渊明是饮酒诗并非真的要歌咏饮酒,而是另寓深意。

萧统就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

”(《陶渊明集•序》)陶渊明一生当中三易朝代,他看惯了世间的离合悲欢、官场的混沌污浊,现实的丑恶与理想的美好终究是拥有太大的反差,他壮志难酬,不能直抒胸臆,只能借酒抒怀方能平息自己内心的郁郁不平之气又能保全自己。

《饮酒》其五就是一篇饮酒诗的佳作。

它在描述自然美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反映了诗人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

人境无车马陶渊明的人生追求是着眼于人间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陶渊明是深知这一道理的。

他选择在人境当中结庐,并没有像谢灵运一样隐逸于深山老林,与梅妻鹤子为伴;也没有像李白一样纵情于山水之间,于扁舟之上狂傲放歌;而是选择一个有人之境,于田间劳作、与农夫交游。

陶渊明《饮酒》中的真意

陶渊明《饮酒》中的真意

陶渊明《饮酒》中的真意作者:张静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06期《饮酒》诗共有二十首,是陶渊明归田以后所作。

诗前有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这组《饮酒》诗,虽是诗人“闲居寡欢”、酒醉以后所写,但并不都是用以“自娱”,以求欢笑。

透过“顾影独尽,忽焉复醉”的字面,不难看出深藏在诗人心头的烦恼与郁愤。

其中有的诗明显地表现出对行止不定、是非不分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如《饮酒》第六云:“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毁誉。

”有的诗直叙自己与世不合、不愿苟同的志行节操,如《饮酒》第九云:“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有的诗托物寓意,写得疏淡纯真而又含蓄有致,如本文所举《饮酒》第五即是。

“此中有真意。

”其真意旨趣何在?让我们共同来品味一番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的起首是写作者所处之环境,看似平淡,却是一篇之纲领,“结庐”二字,造语奇特。

在“人境”之中,本当有一个象样的家,然而作者什么也没有。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五柳先生传》)这就是诗人在“人境”中所处之状况。

“结庐“,犹如蜘蛛结网一样,只求得有一个栖身之所。

诗人生活如此之苦,却安心守穷。

他说:“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移居》)又说:“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这正表明陶渊明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高尚情操。

“而无车马喧”一语,既是写诗人所处环境之幽静,又是作者厌世弃俗的心境写照。

在“人境”之中不免有车马之喧,贵族豪富们乘轩车、策飞马,熙熙攘攘,不可一世,然而诗人鄙视这种荣华富贵的生活,对权势者的车马之喧避而远之,置若罔闻。

诗人需要的是宁静,而不是追名逐利的喧哗之声。

“而”字一转,把诗人从“人境”之中带入“人境”之外,虚字运用之妙,于此可见。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此中有何“真意”,何以“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何“真意”,何以“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何“真意”,何以“欲辨已忘言”“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的转变,成就了田园诗人陶渊明。

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艺术关系的深化,更赋予了他的田园诗以物我交融的意境和平淡醇美的风格。

而诗人的纯正心地,贵真秉性和出语的自然,使得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景与意会、物我合一的境界。

而更深层中,陶诗还蕴含着深邃质朴的哲理,其《饮酒·其五》最能说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的末尾两句,已涉及到了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

在魏晋时期,“言意”之辨已然是当时士大夫普遍关注的问题。

其源头可上溯到老庄,《庄子·齐物论》中言:“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

”然而,陶渊明这首诗却无意于玄学上的辩解。

作者只是有感于生活的体验,想言又觉不必言,不便言之后,于诗歌采用的含蓄的手法了。

关于“言意”,王弼曾说:“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而这首《饮酒·其五》中“东篱采菊,南山悠见;山气夕佳,飞鸟相还”可以说是象,而象是存意的,故有“此中有真意”。

然而,此中的真意是什么?为何欲辨之而言已忘呢?诚然,陶渊明并没有说,诗人既已得到“真意”,也就大可“忘象忘言”了。

但我们还是能从诗中的形象和陶渊明的生活状态中体会出诗人的真意。

归隐的生命感觉有两个返回的对象,一是宇宙的“自然”,即山丘、田园、虚室、闲庭;一是人的“性本”,即内在的本性自然。

只有内在的本性自然在生命感觉的进程中,契合于外在的宇宙自然,并最终合成自然的本性和本性的自然的“真”境后,二者才是合一的,归隐的生命感觉也才能真正找到皈依。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之一》开首和结尾分别有这样句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浅析陶渊明的人生态度(3)

浅析陶渊明的人生态度(3)

浅析陶渊明的人生态度(3)走入田园的陶渊明,内心并未真正的平静,更没有完全超脱。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贯穿他的一生。

传统人生价值观的失落使他尤为痛苦。

在其四言诗《荣木》序云:“荣木,念将老也。

日月推迁,已复九夏。

总角闻道,白首为成”感叹自己岁月虚度,功业无成。

另外,生活的贫困,死亡的痛苦也时时困扰着他。

而思想矛盾的冲突也是其归园及创作的一种内在异化。

(三)对现实人生的积极总结陶渊明在对社会和人生作出设计之后,并没有一味消极地在社会中生存,而是对社会更加积极地去关注,热爱人生,积极参与现实生活,在生活中不断总结、不断追求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

在《饮酒并序》(其六)中“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极力希望当时污浊的社会能返朴还真,具体的办法即像孔子那样研习诗书礼乐;然而当时却无人问津,自己感到十分痛心。

他怀着以六经来弥补败坏的社会风尚的抱负,但得不到实现,所以只有以饮酒遣悲而已。

同样,在《乞食》中,“愧我非韩才”,陶渊明感慨自己不能像韩信那样辅刘邦平定天下,得遂其志,而是穷困潦倒志不得申,但他并不灰心,即使死后也要报答朋友“一饭之恩”,甚至想到“结草”相报。

也正因为怀着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在与普通人的共同生活中忘却战争动乱、权力争斗,找到了人生快乐[7]。

陶渊明一度希翼通过自己的人生政治理想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在《拟古》(其四)中“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便是陶渊明政治理想的表现,即收复中原。

然而,他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得不到共鸣的,即使想听到别人在这方面的思想言论都不可能,但是涵盖了其对东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不谋恢复的强烈愤慨。

与此同时,在《杂诗》(其四)“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陶渊明感慨自己努力耕作,然而连最低的生活保障也无法维持。

表达自己的愤和不平:对那些善于投机取巧的人都各得所宜,而自己耕作不辍,反而受冻挨饿,从而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提出质疑。

素淡自然情真意远浅析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

素淡自然情真意远浅析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

素淡自然__情真意远----浅析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素淡自然情真意远———浅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和平县阳明中学赖伟煌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出身官僚家庭,只是至陶渊明时,家道中落,少年时代便是生活在贫困中。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归隐。

后来任镇军参军,在任时间也很短。

最后一次出仕是做彭泽县令,已入不惑之年,时值41岁。

不过为官仅81天即辞官归田。

从此隐居躬耕,过着“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的田园生活。

其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歌颂劳动,向往自由,赞美纯朴恬静的田园牧歌式生活。

他的田园诗平淡自然,朴实率真,洗净铝华,形成了素淡自然,情真意远的艺术风格。

成为我国古代享有盛名的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在此,就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作一浅析。

一、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的表现陶渊明田园诗“素淡自然,情真意远”的艺术风格,可用“淡”与“真”二字概括。

清淡的诗句,自然融入真率的情感,不经意创造出淡远的意境。

可谓其诗虽淡,却淡中有味。

正如苏轼所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

其风格具体表现如下:(一)以平常景物寻常事入诗读陶诗的第一感觉,就是平淡亲切。

这与陶渊明以平常景物寻常事入诗大有联系。

陶渊明厌恶官场,向往躬耕田园的隐居生活。

在纯朴的田园生活中,忘却官场与尘世的烦恼,领略乡村美景,感受田园风光。

春秋四季、日月雨露风霜、田园川泽村落、山郭柴门荆扉、桃李杂草桑竹、鸡犬桑蚕飞鸟……此等平常景物,陶渊明信手拈来,自然入诗,却意趣横生。

所谓“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更显清淡自然。

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此中有真意——陶渊明印象

此中有真意——陶渊明印象

此中有真意——陶渊明印象陶潜,字渊明,又字元亮,浔阳柴桑人,生于东晋末年,死后谥“靖节居士”,其遗留下的诗、词、文、赋百余篇,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品。

然而,他的作品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并未受到重视。

钟嵘《诗品》中,他被列为中品,刘勰《文心雕龙》对他只字未提,为其立传的沈约也只将其视为隐逸并非文学家,至萧统为其编集作序,则更多的是出于对他人格的钦佩。

其原因也许正是陶渊明今天最为人所推崇的特点之一:真。

两晋南北朝时期,玄言文学是文学的主流,这是士族文人以老庄思想点缀风雅,掩饰其精神空虚的一种文学,在这种文学充斥文坛的时期,“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这样平直的语言,真实的情感,是不会得到赞赏的;而后来当谢灵运的山水诗因其语言的精工而为文坛重注生气时,人们欣赏的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类精雕细琢、富丽精美的诗句,陶渊明那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平淡语言,则被斥为“田家语”。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陶渊明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唐代王孟的田园诗明显为陶渊明的嫡传,宋苏轼极爱陶诗,和其百余首,而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评价更是将其推至极品之位。

也许这正如同美酒越放越醇一样,不过陶渊明却不是酒一般的浓烈。

读陶渊明的作品,也许首先感到的是平淡,平淡如水,如一股清澈无任何杂质的清泉,喝下很久后你还会感受到它的清凉,它会将人带入一个远离尘世喧嚣让人物我两忘的境界,把你带回生命的本真。

“真”是陶洲明诗文的最突出特点之一。

提到“真”,我不得不想到了李白。

李白是个孩子,他也是“真”的。

与陶渊明不同,李白是热情洋溢的,他豪不掩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申管晏之淡,谋帝王之术”;得意时,他会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当他失意时,也会将自己的怨气毫无保留的发泄出来:“行路难,归去来!”相比之下,陶渊明的“真”表现在诗文中,却是平淡朴素的文风。

因为他本就是一个淡泊之人,一个游离于尘世之外,也许是游离于天地之外的闲人,所以,才会产生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

试论陶渊明的人生观

试论陶渊明的人生观

试论陶渊明的人生观作者:王子祥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2年第10期陶渊明的一生,历尽了人生的坎坷,他饱尝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目睹了官场的黑暗。

因此,他对贫富、荣辱、生死等问题都有大彻大悟的深刻见解,并行成了自己独特的“委运自然”的人生观。

中国田园诗人生观时代环境东晋诗人陶渊明作为一代文宗,其对后世长久不衰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他开拓了中国田园诗的创作领域,亦非仅仅因其创造了一种平和冲淡的艺术境界,而是因为,在他这方独特的山水田园里,潜藏着他看似平淡、实则膏腴的思想和灵魂的光辉;蕴藉着他求实任真、丰富完整的人生和生命哲学;寄寓着他贞刚自质、安贫乐道的独特的人格操守;展现着他淳朴宽厚、达观随和的人生性情,他的一生都是在追求自然的至真至美和人性的至醇至善。

人生坎坷、生不逢时,使得陶渊明历尽了东晋末期社会的动荡不安、腐败黑暗。

“真风告逝,大伪斯兴”。

(《感士不遇赋》)29~42岁的三次出仕与归隐,使他越来越厌恶这个社会。

他直言不讳地说明了他出仕的目的就已显示了他的卓越。

自古文人多磨难,历史经验告诉他:生不逢时的忠良之士不管有多大的济世之才,都得不到重用。

在封建时代摆在知识分子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以走:或出仕或归隐。

回归田园恰好与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一拍即合。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源于庄子,并且他的思想、生活莫不出自真率本于自然。

诗人追求自然生活的恬静闲居。

在他的作品中对自然做了真朴的描绘。

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他的自然委运的人生观。

陶渊明是“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这在陶诗中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

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诗人把官场比为尘网、樊笼,使人不得自由。

一个“误”字表明作者的懊恼悔恨之情。

诗人在官场中就像羁鸟、池鱼依恋树林、池塘那样渴望回到自然,寻求自由。

诗人笔下的田园,榆柳、桃李围绕于房前。

狗吠于深巷之中,鸡鸣于桑树之巅,一幅平淡和谐的田园风光。

诗中洋溢着作者回归之处的欣喜愉悦之情“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

与陶渊明有关高考作文素材参考15篇

与陶渊明有关高考作文素材参考15篇

与陶渊明有关高考作文素材参考15篇与陶渊明有关高考作文篇1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横批是:“南北”。

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

与陶渊明有关高考作文篇2你本是拥有荣华富贵的一代才子,然而你看到百姓的痛苦、官场的腐朽后,你明白自己已无力改变现实社会的污浊,于是心中的那股想法涌上脑海——做一位行者,不论尘世的喧嚣,做自己。

着一身布衣,穿一双芒鞋,飘然而去,与山间幸福相伴,赠给世人一个坚定的背影。

陶渊明在南山下隐居了两年左右,日子虽苦,穿着打了补丁的粗布短衣,吃不好也住不好,“但使愿无违,此中有真意”,都是出自这位本应享受富贵,但如今贫苦的人士之口。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饮酒》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

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是传统诗歌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篇1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分)2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2分)答案2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2分)2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

2分)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偶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注释①结庐:构筑屋子。

人境:人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②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嚣声。

③君:作者自谓。

尔:如此、这样。

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④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

⑤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⑥此中:即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隐居生活。

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即“迷途知返”。

这句和下句是说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意思是既领会到此中的真意,不屑于说,也不必说。

作品赏析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

饮酒·其五_陶渊明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饮酒·其五_陶渊明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饮酒·其五_陶渊明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饮酒·其五_陶渊明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结庐:构筑房屋。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悠然:自得的样子。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相与还:结伴而归。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

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

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

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摘要: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是我国诗坛上一颗极为璀璨耀眼的明珠。

他一生坎坷,曾五次出仕,又五次归隐。

他的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他善于借物抒情,借助一些典型意象抒发自身的志趣。

陶渊明在其不同时期的诗文创作中融入了“酒”、“菊”、“鸟”等典型意象,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他的的情与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求,这些意象因诗人内心世界充盈着自由。

恬淡、率真的情感而显得内涵极为丰富厚重。

他们的不同作用和出现比例也是我们一窥陶渊明的心灵状态和人格结构的视角。

对这些意象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理解陶渊明。

引言先秦以来,在儒家主导的文化传统下,中国古代文学保持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政治乐感。

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位一体的儒家原典哲学的影响下,文学创作主体往往注重追求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功用,往往把社会责任看成是完善自己理想人格的必要因素。

但社会理想和政治现实总是会出现龃龉,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受到黑暗的遮蔽和小人的戟刺。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很多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都曾有过苦闷的经历。

这样,一些比较有着相对自足的人格的作家作品便会成为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失意时的精神家园。

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受小人谗言,政治理想不得实现,贬谪江南而作成《离骚》,以香草美人比附自己高洁的品格,以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寄托自己浮世中不可实现的理想。

自此,屈原的人格及其作品成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第一座精神家园。

而继之以起的则是晋宋之际的陶渊明。

他最先较为彻底的摆脱纯粹的儒家人格的范导,而为后世开辟了一条隐居的新的方向。

在归隐中达到一种相对自足的人格境界,而这也得益于陶渊明在诗歌中表现出的那种相对独立于儒家道德预设的人格概念的生命意识。

如果说屈原所代表的精神家园是一方神奇的圣土,高悬于尘世之上;那么陶渊明所创造的精神家园则是一方人间的田园,未离尘世之中。

陶渊明生于公元三六五─四二七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浔阳紫桑(今江西九江)人,世称靖节先生。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古诗作品《饮酒其五》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人境:人世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4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见:动词5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6相与还:结伴而归7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这里面蕴藏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明,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此中:此时此地的情境,指山中景象,也指隐逸生活。

此中:即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隐居生活。

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即“迷途知返”。

这句和下句是说辨:辨识。

【翻译】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赏析】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实际的意思,是说这一种真谛,乃是生命的活泼泼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后世禅家的味道,在这里已经显露端倪了。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

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作者“忘言”的“真意”是什么?
答案解析
“忘言”的“真意”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本题考查:诗词鉴赏
诗词作者简介,重点词语与译文:
作者: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注释:①《饮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后偶然的题咏,不是一时所作。

②人境:人类聚居的地方。

③日夕:近黄昏的时候。

④末二句用《庄子》语。

《庄子·齐物论》:“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

”诗意是说从大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也无待言说。

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
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研究论陶渊明 真意 的真意申 明 秀(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泰州 225300)摘 要:虽然儒家曾经深刻影响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也一时接触了佛教,但陶渊明领悟的 真意 ,既不是儒家之 道 治国安邦,也不是释家之 道 空,而是道家之 道 自然,陶渊明的归隐虽属于 道隐 中的 小隐 ,但千百年来能像陶渊明这样 真隐 的能有几人,所以陶渊明永远是后人的楷模。

关键词:陶渊明;真意;儒道释;道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3-0057-0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自己没有 辨 ,可是后人却 辨 得不亦乐乎,至今莫衷一是。

陶渊明领悟的 真意 究竟指什么,答案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 道 ,而后人之所以出现各式各样的解读,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解读者对儒道释文化的理解千差万别,领悟的层次参差不齐,如果真正全面把握了儒道释的精髓,那么就应该英雄所见略同了。

本文拟分别从儒道释的视角进一步辨明陶渊明所悟的 真意 。

一、儒家之 道 ?儒家说 始于宋代,清代沈德潜、刘熙载等坚持陶渊明可以列于孔门,是儒家中的典范,如刘熙载认为: 陶渊明则大要出于 论语 。

[1]近代以来,梁启超、钱钟书等也主此说,如钱钟书以为 儒家自孔子曾皙以还,亦以怡情与山水花柳为得道 ,则 陶公为自然诗人之宗,而得力未必由于老庄 。

[2]陶渊明在 述酒 、 拟古 、 咏荆轲 等诗中表现了 忠愤 之情,倾心儒家之情溢于言表,例如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 六经 ( 饮酒 之十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 答庞参军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常勤 (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其二)。

于是,刘熙载就认为 陶渊明诗文,几于知道 ,[3]他把陶渊明归入儒家,此 道 当然是指儒家之道。

道 在孔子口中,含义众多,孔子的最关心的 道 ,是先王之道,即治国安邦之道。

如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泰伯)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卫灵公) 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张)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子张)等,可见原始儒家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 治国 ,至于到后来宋明理学的发挥、润饰,已渐面目全非了。

陶渊明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 大济苍生 的宏愿,所以儒家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如果说中年后已归隐的陶渊明,在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中竟然还是领悟到了 治国之道 ,还难以言传,恐怕就太牵强附会了。

二、道家之 道 !比 儒家说 更有市场的是 道家说 。

古有收稿日期:2008-09-10作者简介:申明秀(1967- ),男,江苏姜堰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文学。

57第4卷第3期西安外事学院学报No 3,20082008年9月Journal of Xi an International U nivers itySerial No 12萧统、朱熹等极力倡导,如朱熹认为 渊明所说者庄、老 ,[4]近有胡适、朱自清、陈寅恪等应和,如胡适认为: 陶潜是自然主义的哲学的绝好代表者。

[5]朱自清以为 陶诗里主要思想实在还是道家 , 他到底还是 隐逸诗人之宗 。

[6]陈寅恪在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一文中则主张 新自然说 ,且响应者众,陈寅恪认为陶渊明既不尽同嵇康之旧自然说,更有异与名教,且不主名教自然相同之说者之所为,遂独申创解而发明 新自然说 ,由是陈寅恪称赞陶渊明实为 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 。

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罕见的奇葩,它上承先秦两汉的道家思想,克服了汉代经学的弊病,糅合儒道学说,开创了中国哲学发展的新高度、新篇章,还对尔后的佛学,乃至宋明理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魏晋玄学中, 道 的涵义和 自然 相同。

王弼最终把儒道调和起来,认为名教是 末 ,自然是 本 , 自然 是宇宙本体、世界本源或宇宙万物本来的样子, 名教 是指人们所作为的,是人们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而设的等级名分和教化, 名教 是 自然 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

郭象则进一步提出了 名教即自然 的理论,认为道家的 自然 与儒家的 名教 是一致的。

而嵇康、阮籍则认为 自然 是一和谐的有秩序的统一整体,其和谐性是根据其统一性和规律性而的,而 名教 是有违于 天地之本 、 万物之性 的,这种人为的 名教 只会伤害人性,败坏道德,破坏人与人之间和谐的自然关系,因而,他们提倡 越名教而任自然 。

生活在晋宋之际而遭逢乱世的陶渊明,耳濡目染魏晋玄学,加之个人性格的原因,便愈加崇尚 自然 ,而孜孜以求返回 自然 。

萧统赞陶渊明是 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 陶渊明传 ),他曾自称 性刚才拙 ( 与子俨等疏 ),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 归去来兮辞序 )。

他认为 茫茫大块,悠悠高曼,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 自祭文 )。

几番仕进,最终归隐后,他反省道: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归园田居 其一)在陶渊明看来,世俗的名禄就好像罗网和樊笼,束缚人的天性,只有归隐到田园、山林才能得到自由、自在。

陶渊明又常常吟咏归鸟以表其志: 翼翼归鸟,相林徘徊。

岂思天路,欣及旧栖。

( 归鸟 )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 归去来兮辞 )归鸟让陶渊明若有所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饮酒 其五)诗的末尾两句乃是当时的士大夫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 言意之辨。

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

( 道德经 第一章)又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 道德经 第二十一章)意思是说,与一般事物不同的是, 道 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王弼也有类似的说法: 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在这首诗里,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可以说是象。

象是存意的,所以说 此中有真意 。

[7]但真意是什么呢? 欲辨已忘言 , 言 没有了, 象 没有了,只剩下 真意 ,那就是诗人心仪的 自然 ,就是那无法言传的 道 。

沈德潜 古诗源 中对陶渊明 <饮酒>其二十 的批注说: 晋人诗旷达者徵引 老 、 庄 ,繁缛者徵引班、扬,而陶公专用 论语 。

汉人以下,宋儒以前,可推圣门弟子者,渊明也。

[8]他主要是针对陶渊明该首诗而言的,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论: 照本书所引(古直 陶靖节诗笺定本 ),单是 庄子 便已比 论语 多;再算上 列子 ,两共七十次,超过 论语 一倍有余。

那么沈氏的话就有问题了。

[9]他还认为 真 、 淳 都不见于 论语 ,是道家的观念。

可见,关于陶渊明的儒道之辨已无悬念。

三、释家之 道 ?陶渊明身上的儒道之争已够复杂,而 释家说 又节外生枝,让陶渊明更显得扑朔迷离。

对陶渊明与佛教关系的认识,有明显分歧。

朱自清说: 陶诗里实在看不出佛教的影响。

陈寅恪尤其反对渊明思想中有佛家成分的观点,他对渊明的 舍释迦而宗天师 的思想取向有详细论述,而主张渊明有佛学思想的人则更多,如游国恩、胡小石等。

佛教初传中土,先是依附于当时社会上盛行的黄老神仙方术,道佛混同,魏晋玄学兴起以后,因为魏晋玄学的本末有无之辨同佛教般若学的真俗空有之说确有一定的相似性,佛教抓住机会,以玄解58第4卷申明秀:论陶渊明 真意 的真意第3期佛,终于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可随着大量佛经的翻译和佛教传播的深入,二者之间的鸿沟也日趋明显,佛教过河拆桥了。

魏晋玄学,立足于本末有无的抽象玄远思辨,糅合名教与自然,具有世俗性与超越性的双重性格;佛教般若学,立足于空与有、真谛与俗谛的统一,目的在于论证现实世界的虚幻不实,从而将人们最终引向佛教的超脱圆融的涅境地。

关于玄学与佛教之间的貌合神离,李泽厚先生曾经指出: 比较起来,在根本气质上,庄子哲学与儒家的人与天地参的精神仍然接近,而离佛家、宗教以及现代存在主义反而更为遥远。

[10]历史上由儒而道,进而舍道就释的例子不胜枚举,原因就在于儒道释究竟的程度不一,比如僧肇,自幼 历观经史,备尽坟籍 , 每以庄老为心要 ( 高僧传 僧肇传 ),后来不满足于老庄,转向般若中观学说,豁然开朗,创造了第一个中国化佛教哲学体系。

道家之 道 是 自然 ,而释家之 道 是 空 。

空 是佛教哲学的根本概念和核心范畴,也是佛教义理的最高范畴。

佛教认为,由于一切事物都是由条件构成的,或者说,一切事物都是因条件而存在的,因此,可以肯定,这些事物自身不是自身存在的根据,也就是说事物自身不能决定自身的存在与否,于是佛教便把事物自身不是自身存在根据的理论概括为万物 无自性 或 自性空 ,这就是佛教所讲 空 的真正含义。

佛教所讲的 空 当然不是世俗人认为的 什么也没有 的 无 ,但是,也不是老子所讲的 道 。

首先,因为世人所说的 无 即 什么也没有 是相对于具体的 有 讲的。

其次,老子的 道 虽不能为人感官所感知,但它却是一个真实的客观存在,而且是天地万物之源,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因此,老子才把 道 称之为 无 。

但是,佛教的 空 与前二者皆不同。

首先, 空 没有 本源 的含义,它只是说明万物皆无自性。

因此,万物是相同的。

其次,佛教的 空 不著世俗的 有 、 无 两边,它非有非无,亦有亦无。

佛教勘破了道家的 道 那样派生万物的 本体 ,解构了 法执我执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本来无一物 ,于是对象性思维被彻底消解掉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陶渊明,其逍遥静穆的道家风采固然可贵,可是在释家看来,他主动远离污浊黑暗的官场, 不为五斗米折腰 ,而归隐山野田园,追求适性的生活,这显然就是众生皆有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在作怪。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古人对隐逸的境界早有区分,晋代的邓粲就十分重视隐逸的质量: 夫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于物。

( 晋书 邓粲传 )因为 心驰魏阙者,以江湖为枯槁;情致两忘者,市朝亦岩穴耳。

( 莲社高贤传 周续之传 )这样的标准有点接近于释家的 放下 、 空 了。

大隐 、 朝隐 的王维就是从释家的角度批评陶渊明的: 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缓弃官去。

后贫, 乞食诗 云 叩门拙言辞 ,是屡乞而多惭也。

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

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恤其后之累也。

[11]王维认为陶渊明太过固执,反而着相,达不到圆通空明的境界,言下之意是说陶渊明隐逸境界不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