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因此,高等学校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创新与发展。

二、目标设定1.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师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具备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实践的能力;3. 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师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品质;4. 培养创新团队:培养具备协同创新能力的团队,促进校内外合作创新;5. 培养创新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为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成立由校领导和相关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制定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计划应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设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责任人。

2. 开展师生培训:针对师生的不同需求,组织开展创新能力培训,包括创新教育理论培训、创新方法与工具培训、创新案例分享等。

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创新项目,提升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3. 创建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实验室、创新基地、创新创业园等平台,提供师生创新实践的场所和设备。

同时,积极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及相关资源,组建师资力量雄厚的创新团队。

4. 支持创新项目:设立创新项目申报、评审和扶持机制,鼓励师生提出创新项目,并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

优秀创新项目还可以申请国家或地方创新基金的资助,促进项目的落地和产业化。

5.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通过创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鼓励师生的创新行为。

例如,设立创新奖励制度,表彰师生的创新成果;组织举办创新论坛、创新竞赛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

6. 加强合作创新:积极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合作,开展跨界融合式创新。

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提供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促进创新实践与产业需求的结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一、引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本计划,旨在提高高等学校师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加强学校与企业、政府等各界的合作。

2.原则:(1)整体推进:各学院、系部、专业之间要协同合作,形成合力;(2)因材施教:因应不同学院、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开展相关培训与活动;(3)鼓励创新:鼓励教师、学生提出创新理念、项目,并给予充分的支持和激励;(4)输出成果:经过评审通过的创新项目要在周期内完成并形成具体成果。

三、具体措施1.教师培训(1)开展创新教育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2)组织教师参加创新教育学术交流会:推动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创新能力;(3)建设创新教育资源库:整理优秀的创新教育案例和资源,供教师参考和借鉴。

2.学生培训(1)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在学生的日常课程中加入创新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2)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组织跨专业的团队进行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3)组织创新竞赛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科技论文比赛等活动,激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

3.科研项目支持(1)设立创新基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项目经费支持,鼓励开展科技创新研究;(2)加强项目管理:制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进度和质量的监督;(3)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搭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学校与企业合作(1)加强合作交流机制: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促进双方合作共赢;(2)支持创新创业企业:为有创新潜力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3)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黑教联[2013] 41号依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黑教联(2012]71号,以下简称“黑龙江省2 0 11计划”)的总体要求,为做好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要求(一)总体目标以重大需求为牵引,以高等学校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探索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新模式,提升我省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总体要求,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结合我省重点发展规划,面向科学技术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建设一批“省协同创新中心”;在“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培育组建若干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鼓励高校围绕区域经济、行业产业及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组建“校协同创新中心”。

(二)协同创新中心类型1.重点建设“省协同创新中心”按照“黑龙江省2011计划”的要求,建设面向科学技术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四类“省协同创新中心”。

2.培育组建“国家协同创新中心”按照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国家2011计划”)要求,在“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培育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四类“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培育)”。

3.鼓励高校建立校协同创新中心鼓励高校依据自身学科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围绕区域经济、行业产业及学校自身发展需要,探索建设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的“校协同创新中心”.。

(三)实施范围面向黑龙江省内各类高校开放,以我省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国内创新力量参与协同创新体。

(四)实施周期“黑龙江省2011计划”自2013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

省教育厅和财政厅每年组织一次“省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工作。

通过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运行期满后,省教育厅和财政厅将联合组织专家组评估验收。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12.05.04•【文号】教技[2012]7号•【施行日期】2012.05.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技[201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财务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为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做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组织实施,经研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各地方、高校以及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2011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顶层规划,做好统筹部署,围绕国家、行业以及区域的重大需求,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努力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抓紧开展前期培育工作,合理选择协同创新方向,积极联合国内外优势创新力量,广泛汇聚创新要素与资源,深入推动机制体制改革,为“2011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教育部财政部二○一二年五月四日附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依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的总体要求,为做好计划的组织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要求(一)总体目标。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迅猛进步,高等教育在我国各行各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学校一直在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培养质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发展,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出并启动,本文就为大家介绍这个计划的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高等教育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创新实践。

但随着社会竞争加剧以及科技快速发展,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与市场需求、社会发展等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拓展创新的能力和所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增加。

因此,推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适应科技社会的变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实施方案(一)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要提高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并把创新融入到课程建设和师生日常实践之中。

建立创新课程、创新教材、创新实践课等各种课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化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拓宽自己的视野,积累知识和经验,培养创造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二)加大科学研究力度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与科学研究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要提高学校的创新能力,必须加大科学研究力度。

鼓励教师开展科研项目,培育科研骨干,搭建科研平台,整合高校间的科技资源。

同时,高校要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对产业的支持,提升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推动科研向产业转化。

(三)拓宽国际视野高等学校要想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还必须拓宽自身的国际视野。

高校之间的合作来自不同的国际单位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通过海外留学和交流,了解国际先进制度与技术,吸收国际先进的人才和技术,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四)完善管理体制在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同时,要完善学校的管理体制,打造科技创新领导人才,加强科学技术人才的队伍建设,推广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

满足科技人才发展与管理的需求,为人才的培养、选聘、用人、评价、考核提供有利的条件,实现人才队伍建设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步发展。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营造创新氛围
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激发高校师生的创新活力 。
THANKS 感谢观看
对未来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展望
优化资源配置
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各类资源能够更加公平地分配给各 个高校和地区。
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关注创新的过程和长期效益,鼓 励原创性和开拓性研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继续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理 念和技术,提升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目标与任务
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
支持高校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 科研团队,开展前沿性、原创性 研究。
加强产学研合作
促进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 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 用。
培养创新型人才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 新实践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创新型人才。
目标
通过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使 高校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 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提升 国家整体创新能力。
完善评价体系
将创新能力纳入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鼓励师生重 视和参与创新活动。
提供创新项目支持
设立创新项目资助计划,鼓励师生自主选题、开展创 新研究。
04 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案例
案例一:某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总结词
注重实践、强化创新、全面提升
详细描述
该高校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开展创新 能力训练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开设创新 实践课程、建立创新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
பைடு நூலகம்
案例二:某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实践
总结词
产学研一体化、成果转化高效

安徽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安徽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安徽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安徽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办法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努力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显著提高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支撑“三个强省”建设,省教育厅、财政厅决定实施安徽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省级“2011计划”)。

现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基本要求(一)指导思想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总体要求,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及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支撑“打造三个强省,走出六条新路”和建设美好安徽宏伟目标的实现,服务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二)总体目标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有效整合省内创新资源,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

建立一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成若干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推动区域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三)重点任务1.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坚持“高起点、高水准、高效益、有特色”,着力开放融合。

以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已有的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各级政府、产业(科技)联盟以及国际国内创新力量的开放共享和深度融合,构建一批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探索建立适应国家及安徽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界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能力培养已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向。

然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员额不足、教学资源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导致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应对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因此,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显得尤为必要。

二、实施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其创造力和创新水平。

2. 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推动产教融合。

3.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校全面育人的新模式。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实施方案。

制定各项政策措施,明确资金、人力、物力保障措施。

2.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体系。

推广优质课程和专业,加强创新教育和创新性实践的教学模式,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和体系。

建立科技创新团队,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和产业化水平。

3.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和服务。

制订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办法和体系,强化学生创新实践的指导和指导力度,提高学校的服务能力。

4. 加强资金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建立审核机制和管理制度,确保创新工作的资金使用效益。

5. 推进创新成果的社会化转化和推广应用。

加强创新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积极与社会各方面进行合作和交流,加强产学研合作,将成果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力量。

四、实施保障1. 加强领导和组织保障。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的领导小组,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加强组织保障,提高工作推进的协调性。

2. 加强师资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引进优秀教师和学者,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3. 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明确各项工作的规范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强化宣传和推广。

加强创新工作的宣传和推广,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和文化,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安徽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安徽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依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的总体要求,为做好计划的组织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要求(一)总体目标。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重点任务。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为保障,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三)协同创新中心类型。

根据“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方案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而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时代,高等学校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因此,本文将探讨高等学校如何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推动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

一、计划背景和目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为了有效应对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而制定的。

其目标是通过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具体而言,它旨在:1. 提升师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 加强学科交叉与合作;3. 提高科研和科技创新水平;4. 推进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

二、实施策略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高等学校应采取以下策略:1. 建设创新导向的教育体系高等学校应加强创新思维和创新教育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

建立创新导向的教育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加强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

高等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搭建学科交叉的平台和机制,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3. 提高科研和科技创新水平高等学校应重视科研和科技创新,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和科研基础条件的改善。

通过提供资金、设备和资源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 推进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高等学校应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三、实施步骤和措施为了有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和措施:1.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高等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

方案中应包括创新教育、学科交叉、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兰州大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兰州大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兰州大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试行)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技〔2012〕7号)文件精神,为顺利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围绕国家、行业以及区域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我校学科特色和地域优势,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培育组建一批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立若干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深入推动学校机制体制改革,大力提升学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为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基础。

二、组织领导(一)领导机构成立“2011计划”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管理等工作。

(二)专家咨询委员会校级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体由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组成,负责规划咨询、评审认定、监督评估等工作。

三、基本要求(一)协同创新中心类型根据“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二)实施范围在优势及特色学科,以我校为牵头单位,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在发展及培育学科,我校作为主要参与单位,积极加入“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承担相关研究任务。

(三)实施周期“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

教育部、财政部每年组织一次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通过认定的中心建设运行满四年后,教育部、财政部将委托第三方评估。

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通过认定的中心建设运行满两年后,学校将组织进行周期性评估。

四、实施方式(一)培育组建根据学校整体发展需要,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培育组建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逐级实施、系统推进。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成为本科教育改革中重要的方向和领域之一。

为了加强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发展,教育部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本文将围绕该计划的实施方案展开讨论。

一、方案背景在“中国制造2025”等科技创新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现阶段,高等学校应该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创新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为此,教育部制定了提升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旨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为国家战略服务的高等教育班子。

二、方案目标1、提高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能力,加强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2、探索并完善高等教育的教育体制和方法,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以培养更多的科技领袖和创新创业人才。

3、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纠正教育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构建具有高水平的现代大学管理体系。

4、提升国际竞争力,将一批高等学校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学。

三、方案内容1、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持高等学校开展前沿研究项目和创新团队建设。

2、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建立现代创新创业中心和跨学科研究中心,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建立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机制,探索新型大学制度和教育评价体系。

4、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多学科交流、联合培养项目和人才引进计划,提高国际化程度。

五、方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2017年——2020年,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政策制定、资源调配和基础建设;第二个阶段是2020年——2025年,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工作;第三个阶段是2025年——2030年,这个阶段是评估和反馈的阶段,整个方案实施完毕,可以得到一个成果与收获的结论。

六、方案意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至关重要,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提高国家创新竞争力,推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 化进程。
03
加大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提高高校科 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资金保障
1
设立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专项资金,为高校科 技创新提供稳定的经费保障。
2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高校科技创新,形成多元化投 入机制。
3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将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为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促进产学研合作
通过实施计划,高校在创新能力方面取得 了显著提升,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人才。
计划实施过程中,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 紧密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加速科技 成果转化。
优化学科结构
完善创新平台
计划推动了高校学科结构的优化,加强了 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提高了高校 的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
优化高校创新环境,提升高校科研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 ;
任务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开 展协同创新;
扩大高校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高校在 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02
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
学科建设
学科方向凝练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 沿,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形成特 色和优势。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实施方案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引言 • 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 • 实施步骤与计划 • 保障措施与政策支持 • 评估与反馈机制 • 总结与展望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一、背景: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阵地,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制定“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优化学科结构、提高科研水平,从而促进高等学校整体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目标:本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掘与培养、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学科发展方向的优化等。

三、具体措施:1. 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掘与培养:(1)设立学生创新基金,鼓励并资助学生开展创新项目,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

(2)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建立导师制度,由教师或校外专家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活动。

(4)组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2. 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1)设立科研基金,为教师提供科研经费支持。

(2)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交流和合作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3)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和科研方法指导,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4)建立科研团队和实验室,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设备条件。

3. 学科发展方向的优化:(1)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学科的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2)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合作,培养多学科综合能力。

(3)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提供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和机制。

(4)设立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动力。

四、实施过程及计划:1. 制定相关政策:高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明确政策方向和发展路线。

2. 提供资金支持:学校要加大对创新能力提升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学生和教师的创新项目和科研活动。

3. 配置相关人员:学校要设立创新能力提升的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

4. 建立评估体系:学校要建立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评估体系,制定评估标准和程序,定期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相关措施和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优化资源配置
政府和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对“2011计划”的支持力度,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 持续提升。
THANKS
感谢观看
建立创新团队
鼓励学生组建创新团队,共同开展创新项目,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 能力。
推进高校科研创新
加强科研投入
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水平。
鼓励自主创新
支持高校教师和学生开原创性、前瞻性研究,培养自主创新能 力。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促进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 应用。
加强产学研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改进
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 养方案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个性化培 养等。
高校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创新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01
部分高校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导致科研人员
的创新积极性不高。
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
02
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发
某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案例
总结词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详细描述
某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与企业合作、技术转让、创办科技企业等方式,将多项科研成 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创造了经济效益。
某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案例
总结词
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与产业界的互利共赢
未来展望
持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未来应继续鼓励和支持高校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 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创新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深化产教融合
高校应进一步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加强合作,推动产学研 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

河南科技大学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河南科技大学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河南科技大学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文件精神和河南省教育厅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工作实际,推进我校协同创新工作,力争使我校进入河南省乃至国家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行列。

学校决定组织实施“河南科技大学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瞄准科学前沿、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及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学科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协同创新联合体的构建为重点,以提升学校创新能力为目标。

充分发挥学校在行业产业、区域发展方面的优势,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积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的合作,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和组建协同创新体,采取分层培育、择优支持的方式培育一批协同创新计划项目。

力争在“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上取得有效进展。

二、实施目标1.充分发挥学校在相关领域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凝聚科研力量,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积极争取进入国家、省“2011”计划行列。

2.建立一批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协同创新团队和优秀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力争使我校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3.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我校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创新能力。

三、组织领导1.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2011计划”实施。

成立“2011计划”领导小组,成员由相关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

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2.09.18•【字号】黔教科研发[2012]336号•【施行日期】2012.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务制度正文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教科研发〔2012〕336号)各普通本科高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意见》(教技〔2012〕6号)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教技〔2012〕7号)的有关精神,结合全省高校实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研究拟定了《贵州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贵州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二〇一二年九月十八日附件:贵州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为促进贵州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大力提升贵州高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和引领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教技〔2012〕7号),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财政厅决定实施“贵州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贵州“2011计划”),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要求(一)总体目标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贵州特色”总体要求,围绕我省“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结合我省高校的学科特色和水平,筛选若干国家特别是地方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通过多方联合、行业协同、校地合作等协同创新形式,建立一批贵州“2011协同创新中心”,推进高校机制体制改革,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推动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同步提升;逐步形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发挥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科技支撑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依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以下简称“ 2011 计划”)的总体要求,为做好计划的组织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要求(一)总体目标。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建立一批“2011 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重点任务。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为保障,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三)协同创新中心类型。

根据“ 2011 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四)实施范围。

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

(五)实施周期。

“2011 计划”自2012 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

教育部、财政部每年组织一次“ 2011 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通过认定的中心建设运行满四年后,教育部、财政部将委托第三方评估。

二、实施原则(一)统筹部署,分层实施。

各类高校应按照“ 2011 计划”的精神和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协同创新,加快机制体制改革,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

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制订校级协同创新计划,先行先试,积极培育。

鼓励各地设立省级2011 计划,结合当地重点发展规划,吸纳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协同创新体,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营造协同创新环境氛围。

发挥行业产业部门的主导作用,利用行业产业部门的资源与优势,引导和支持高校与行业院所、骨干企业围绕行业重大需求开展协同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此基础上,国家每年评审认定一批“ 2011 协同创新中心”,形成分层实施、系统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分类发展,择优支持。

根据不同需求协同创新的任务和要求,分类型开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

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明确有针对性的建设要求、准入条件、评审标准、管理机制以及绩效评价工作体系。

在高校、地方、行业等前期充分培育的基础上,每年择优遴选出符合“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要求、具有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具备良好机制体制改革基础的协同创新体,认定为“ 2011 协同创新中心”。

(三)广泛聚集,多元投入。

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充分汇聚现有资源,积极吸纳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

面向科学前沿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资源和投入,形成集聚效应;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行业部门和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汇聚行业、企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优质资源,吸纳社会支持,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

在此基础上,经评审认定的“ 2011 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可给予相关政策倾斜和引导性、奖励性的资金支持。

三、计划管理(一)领导机构。

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 2011 计划”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

(二)专家咨询委员会。

由来自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以及国际的知名专家组成“ 2011 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重大政策、总体规划、评审认定、监督评估等提供咨询。

(三)第三方评审、监督机制。

引入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评审、监督机制,开展论证评审、定期检查和阶段性评估等工作,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

评审专家选取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国内具有较高威望的战略科学家;长期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业行政管理的知名专家;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发展状况、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国内外专家;同时,评审专家还必须对协同创新有较深认识和了解,为人公正,精力充沛四、实施方式“2011 计划”的实施分为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评价三个步骤。

(一)培育组建。

依据计划实施原则,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以及行业产业和高校组织前期培育。

重点开展协同创新方向确定、协同创新体组建、创新资源与要素汇聚、创新环境与氛围建设等,逐步形成协同创新的新平台和新机制确定协同创新方向。

从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行业、产业、地方的重大需求出发,结合高校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确定协同创新方向。

方向选择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科学研究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体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避免成为单纯的研究项目。

组建协同创新体。

由高校牵头,积极吸纳国内外优势力量,形成强强联合的协同创新体。

建立实质性协同的组织管理机构,并结合协同创新体的特色与能力,切实地选择协同创新的模式与类型。

制定整体实施路线,明晰各方职责,确定具体分工,建立协同创新的新平台。

汇聚创新要素与资源。

发挥协同创新的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国家、行业等方面的资源,积极吸纳地方、企业以及国内外社会的支持与投入。

以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加快与基地、平台、资本、信息、成果、仪器设备等创新要素的整合,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构建创新环境与氛围。

结合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的要求,系统设计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人员聘用与考评方式,完善高校学生培养机制,建立有组织创新、协同管理、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等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长效机制。

(二)评审认定。

在培育组建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教育部、财政部按照组织申报、专家评审和综合咨询的程序,每年认定一批“ 2011 协同创新中心”申报条件(1)方向选择应符合重大科学前沿或国家、行业产业和地方的重点发展规划,协同创新模式选取合理。

(2)已建立了实质性的协同创新体,各方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建立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机制和形式,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

(3)从协同创新的实际出发,在组织管理、人员聘任、科研考核、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了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方案具体,措施得当,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4)按照新的人才选聘机制,已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团队,具备解决重大需求的能力和水平,所有聘用人员不得在其他协同创新中心兼聘。

有充实的科研任务,主持承担了一定数量在研国家、行业、地方以及企业等方面的重大项目有效地整合了相关的各类创新要素,形成了较强的资源汇聚能力,相关各方面的支持落实到位。

(5)牵头高校和主要参与高校,协同创新方向依托的主体学科须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建有运行良好的国家级或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具备组织开展协同创新的能力和实力。

在基础设施、研发平台、仪器装备、日常运转等方面,能够为协同创新中心的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支撑与保障。

评审程序。

(1)组织申报。

采取限额推荐的方式,经牵头高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到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其中,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和推荐,教育部直属高校可直接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2)专家评审。

经形式审查合格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第三方按照申报的类型,采取答辩的方式对申请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评审。

评审专家组按一定比例择优提出建议名单,并形成专家组评审意见。

其中,科学前沿和文化传承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以学术同行和管理专家为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和境外专家参与;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要充分发挥行业产业部门、企业管理和研发人员的作用;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要突出地方政府、骨干企业与同行专家的有机结合(3 )综合咨询。

由“ 2011 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采取会评的形式,在听取汇报、审阅材料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咨询意见。

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综合咨询意见,提出拟认定的建议名单,报领导小组审议后,批准认定为“ 2011 协同创新中心”。

评审要求。

除上述申报条件中提出的共性要求外,针对不同类型协同创新中心,设定具有针对性、特色化的评审标准。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

――符合科技前沿发展的趋势,且我国在该方向的研究具有较好基础。

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能够代表我国该方向的最高水平,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与能力。

――已经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

――已经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人才与团队,队伍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主要负责人在国际学术界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依托的主体学科原则上应进入esi 学科排名的前1% ,并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或优秀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

――符合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规划,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需求。

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能够代表我国该方向的最高学术和人才培养水平。

――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色,在人员聘用考评、人才培养以及管理运行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机制体制改革,建立了跨学科、跨高校乃至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