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地震专题】地震考点最新汇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专题】地震考点最新汇总

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呢?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叫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这类地震大约占到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而且振动的强度大,影响的范围广,所以对人类的威胁也就最大。

地震是有大小的。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越强,震级越大。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地震震级分为弱震、有感地震、破坏型地震、严重破坏型地震。

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这种地震通常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得到。

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5级以下地震,这类地震人们能感觉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全球每年大约发生3级以上地震5万余次。

破坏型地震:一般指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破坏的地震。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级以上地震1000次左右。

严重破坏型地震:指7级以上地震。全球每年要发生这样的地震10到20次,不过大多数发生在海洋和荒芜人烟的地方。

震级每相差一级,它们的能量相差30多倍,也就是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将近1000个5级地震所产生的能力。

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分布密集,其他地方,地震发生相对较少。地球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以及海岭地震带。地震带基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在地震带内震中密集,带外地震分布较离散,地震带与地震构造有一定联系。

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的板块,板块当中,有的板块比较大、有的板块比较小。大的板块有六个,分别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板块的边界上,也有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

全球板块构造及地震带分布图

地震构造和断裂带

地震与地质构造有关,首先反映在地震有规律地集中分布于某些特定的大地构造部位--大地构造边界带。其中最显著的是纵贯中国中部的南北地震带和横贯中国西部的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北缘地震带,它们都是大地构造的边界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全长约40,000公里,呈马蹄形,有一连串海沟、列岛和火山,板块移动剧烈。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着太平洋分布,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裴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发生在这条地震带内。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90%的中源地震(70~300千米)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300~700千米)。

欧亚地震带

又名“横贯亚欧大陆南部、非洲西北部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从印度尼西亚开始,经中南半岛西部和我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和地中海北岸,一直延伸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发生在这里的地震大约占全球

地震的15%左右,是全球第二大地震活动带,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同时又于几大板块的边缘,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主要地震带就有23条,带内常发生破坏性地震及少数深源地震。

海岭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是从西伯利亚北岸靠近勒那河口开始,穿过北极经斯匹次卑根群岛和冰岛,再经过大西洋中部海岭到印度洋的一些狭长的海岭地带或海底隆起地带,并有一分支穿入红海和著名的东非裂谷区。这一地震震中分布的条带绵亘6万多公里,与大洋中的海岭位置完全符合,在这条地震带上,地震一般不超过7级。全球约5%的地震能量的释放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中。

中国地震构造特征

中国板内地震类型多、分布广,中国地震构造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板缘型、板内断裂型、板内地堑-裂谷型。这个划分既反映了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关系,也揭示了板内断块自身的特点。

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

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

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板块地震构造运动示意图

板块运动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球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但地震不仅发生在地壳之中,也会发生在软流层当中。据地震部门测定,深源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300-700公里处。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深的震源是720公里。从这一点来看,传统的板块挤压地层断裂学说并不能合理解释深源地震,因为720公里深处并不存在固态物质。科学家设想将地球岩石图画出来,这样对预测地震有很大帮助。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称作地壳。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坏就叫地震。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地震是一种及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

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