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结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氮(N)气孔
一般在表面成堆出现,呈蜂窝状,只有在保护不 良时出现,形成原因与氢气孔相似
3.一氧化碳(CO)气孔
在熔池后部,结晶期间,在柱状晶界区域,由于 温低,[C]浓度高,产生C的偏析,易发生反应: FeO+[C]CO+Fe,反应产生的CO因粘度大,浮 出阻力大而滞留内部,并随结晶过程的进行而不 断形成,故气孔是沿结晶方向分布的
③熔合区成分分布(如图3-39)
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在固相中的溶解度
故:固相浓度 界面
液相浓度
C0 - C´
C0 + C´
分配取决于扩散系数和分配系数,特别是
S、P、C、B、O、N等
熔合区还存在物理不均匀(组织、性能)
第二节 焊缝金属的一次结晶组织
一、焊接条件下的凝固结晶形态
1.理论上 熔合线处:G最大、R最小平面晶 中心处:G最小、R最大等轴晶
2.熔合区的化学不均匀性
①熔合区的形成 母材与焊缝交界的地方并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区 熔合区熔化不均(传热、晶粒散热)
②熔合区宽度
A TL Ts ( T ) Y
A—熔 合 区 的 宽 度 (mm) T / Y —温 度 梯 度 (C / mm ) TL — 被 焊 金 属 的 液 相 线 温 度(C) Ts — 被 焊 金 属 的 固 相 线 温 度(C)
改善焊缝和HAZ的性能
2.多层焊
①单道焊缝变小,改善结晶条件 ②后一道焊缝对前一道焊缝有热处理作用
3.锤击
①细化前一层的晶粒 ②降低后层焊缝熔合线形核晶粒 ③降低应力
4.跟踪回火
第四节 焊缝中的气孔和夹杂
一、气孔
(一)气孔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1.气孔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①类型:表面气孔、内部气孔 ②形成原因
二、夹杂
1.氧化物夹杂 (以SiO2为主的硅酸盐、MnO、TiO2、Al2O3)
焊缝中易引起热裂纹 母材中易出现层状撕裂
2.氮化物夹杂
焊缝中很少出现(时效时可能出现Fe4N析出)
3.硫化物夹杂
加强脱S、脱O,控制焊材中的S、P量 注意工艺操作
5.马氏体(M)转变
①低碳马氏体(板条马氏体)
转变温度:MS温度以下
形态:在奥氏体晶粒的内部形成细条状马氏体板 条,条与条之间有一定的交角
形成机理:位错
②高碳马氏体(片状马氏体)
形态:马氏体较粗大,往往贯穿整个奥氏体晶 粒,使以后形成的马氏体片受到阻碍
形成机理:孪晶
三、改善焊缝组织的途径
1.焊后热处理
当合金中溶质浓度C0和结晶速度R一定时,随液相温度 梯度的提高,成分过冷的程度减小,因而结晶形态的演 变方向恰好相反,由等轴晶、树枝品逐步演变到平面晶
五、焊缝的化学不均匀性
1.焊缝中的化学不均匀性 ①显微偏析: 先结晶C0低,后结晶C0高,即晶粒 中心C0高,边缘低 原因:冷却速度快,来不及均匀化 要求细晶化,降低偏析 ②区域偏析 熔池中心部位聚集较多低熔点杂质,柱状 晶结晶的结果 ③层状偏析 结晶(熔滴过渡)的周期性所致
Ek
16π 3
3Fv 2
其中:σ——新相-液相界面张力
ΔFv ——单位体积内固液两相自由能之差
②非自发形核
所需能量:E k
Ek
(
2
3cos
4
3 cos 3
)
θ=0 Ek´=0 现成晶核 θ=180°Ek´=Ek 全自发形核 固-液界面张力差越小,θ越小,同时σ越小,故
Ek越小
③熔池中的现成表面 悬浮质点 熔合线上半熔化的晶粒联生结晶(交互 结晶)——结晶的主要方式
4.贝氏体(B)转变
①上贝氏体(B下)转变 形成温度:450-550℃ 形态:羽毛状
形成机理
②下贝氏体(B下)转变
转变温度:450℃-Ms 形态:针状铁素体和针状渗碳体机械混合,针与
针之间呈一定的角度 形成机理
③粒状贝氏体(B粒)
形成温度高于上贝氏体 形态:无碳铁素体包围着富碳物质 转变产物:F + Cm、M-A组织或残余奥氏体
结晶时因气体溶解度突然下降来不及逸出残留在 焊缝内部的气体(H2、N2)
冶金反应产生的不溶于金属的气体(CO、H2O)
2.氢(H)气孔
①出现在低合金焊缝中,大都为表面气孔,含 H2O多时,也会出现在内部
②形状 表面气孔:喇叭口形,内壁光滑,形如螺钉状 内部气孔:圆球状
③形成原因
在相邻树枝晶的凹陷最深处是氢气泡的胚胎场所 ,冷 却中,氢的溶解度从液态下32ml/100g下降到固态下的 10ml/100g,由于焊接熔池冷却快,H2来不及逸出时, 就会形成气孔。氢由于受到表面的吸附作用,液体的 粘度以及机械阻力的影响,在上浮与受阻的综合作用 下,形成具有喇叭形的表面气孔
第三章 焊缝金属的结晶
天津大学 王惜宝
熔池结晶过程研究目的: 防止气孔、夹杂、偏析、结晶裂纹 防止晶体缺陷
第一节 熔池结晶特点和形态
一、特殊性 1.体积小、冷速大 产生淬硬、粒状晶等组织 2.过热 ①金属烧损严重 ②非自发形核小 3.运动状态下结晶(如图3-2)
二、熔池结晶的一般规律
1.形核
①自发形核 所需能量:
(三)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1.冶金方面
①熔渣的氧化性
氧化性 CO气孔 还原性 H2气孔
一般焊缝中用[C]×[O]乘积表示CO气孔倾向, 在酸性焊条中,有时乘积大,但未见气孔,因为 [O]活度小;而碱性渣乘积小,[O]活度大,易出 现气孔
②药皮成分 CaF2、SiO2、氧化物及碳酸盐都可脱H
③铁锈、油污 特别铁锈对CO(Fe2O3氧化性)、H2(H2O)气孔都 比较敏感
3.长大
①长大的条件:ph(内压)>p0(外压)
② p0≈ pa + pc = 1+2σ/r pa——大气压 pc——表面张力所构成的附加压力 σ——金属与气体之间的表面张力 r——气泡半径 所以气泡半径越大,越易长大
4.上浮
①气泡成长到一定大小脱离现成表面的能力主要决定于液 态金属、气相和现成表面之间的表面张力(如图),
2.实际上(不一定全部形态都出现,与许多因素有关) 成分
板厚和接头形式
焊接速度 vR,熔合线处G,焊缝中心处G出现大量等轴 晶 (否则出现胞状晶或树枝晶)
焊接电流 IG,胞状晶粗大树枝状晶
二、凝固组织形态对性能的影响
生成粗大的树枝状晶,韧性降低,对气孔、 夹杂、热裂都有影响
三、焊缝金属的性能的改善措施
2.晶核生长
①晶粒由晶胞组成,同一晶粒内部,晶胞取向 一致,位向有序
②晶粒生长有方向性,某一方向的生长速度最 大,当最大的生长速度方向与最大温度梯度方 向(最快散热方向)一致时,可优先长成,不 一致时会中止生长
三、熔池结晶线速度
1.晶粒主轴生长线速度(Vc)分析
①晶粒生长线速度分析图(如图3-8) ②在dt内,当结晶等温面由AB时,变化dx,则
当成分过冷进一步增大,树枝晶显著
⑤等轴结晶 (如图3-26)
液相成分过冷区很宽,不仅在前沿生成树枝晶,内部也形 成树枝晶等轴晶
⑥综合(如图3-28)
当结晶速度R和温度梯度G不变时,随合金中溶质浓度 的提高,则成分过冷增加,从而使结晶形态由平面晶变 为胞状晶、胞状树枝晶、树枝状晶、最后到等轴晶
当合金中溶质的浓度C0一定时,结晶速度R越快,成分 过冷的程度越大,结晶形态也可由平面品过渡到胞状 晶、树枝状晶,最后到等 轴晶
1.分类
平 面 晶
形 态
柱 状 晶 晶 胞 树 枝 晶
等 轴 晶 ( 树 枝 晶 )
2.纯金属的结晶形态
①正的温度梯度:平面晶,生长缓慢(主要) ②负的温度梯度:生长速度快,除主轴外,还
有分枝,生成树枝晶(较少)
3.固溶体的结晶形态(如图3-16)
①温度过冷:结晶潜热所致固相前部温度高,液 相温度低
②成分过冷:先结晶温度高,后结晶温度低, 快速结晶时,易出现树枝晶
3.成分过冷对结晶形态的影响 ①平面结晶 (如图3-18)
G>T
②胞状结晶 (如图3-20)
G与T少量相交
③胞状树枝结晶(如图3-22)(Flash演示)
G与T相交较大,晶粒主轴快速伸向液内,横向排溶质, 故横向也出现分枝
④树枝状结晶 (如图3-24)(Flash演示)
dx/dt=V(焊接速度), 此时该晶粒生长由 AC,变化ds,则 ds/dt=Vc,当dt0时,BC垂 直于AC,则
ds dx cos
dt dt
即:Vc V cos
cosθ取决于焊接规范和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及形状
③cosθ值的确定
厚大件:cos {1 A qv
薄件: cos {1 A( q
③针状F(500℃附近):大都非自发形核,在奥实体
内形成
④细晶F:奥氏体晶内形成,有细晶元素(Ti、B)出 现时,晶界有Fe3C出现,接近上贝氏体
3.珠光体(P)转变
①一般情况不出现P,只有在缓冷时,才会出现片状或粒 状的珠光体 ②原因:焊接过程是一个不平衡过程,冷却速度快,C扩 散受到抑制,很难出现F/Fe3C片状结构
因此:减小σ 2. g和σ 1. 2,以及增大σ 1. g都可以 有利 于气泡快速逸出。因为可以减小θ值
③当结晶速度较小时,气泡可以有充分的时间逸 出,易得到无气孔的焊缝。当结晶速度较大时, 气泡有可能来不及逸出而形成气孔
(如图3-62)
④气泡浮出的速度
v 2 1 2 gr 2
9
v —气 泡 浮 出 的 速 度(cm / s)
(二)气孔形成机理
1.气孔形成条件
①液体中有过饱和气体存在 ②非自发形核,质点较多(在枝晶间凹陷处,
未熔晶粒表面,界面等) ③结晶速度大于气泡上浮速度
2.形核
①纯金属中气泡形核的可能性极小 ②焊接熔池中,存在很多现成的表面(易聚集
N、H、C等活性元素),产生气泡就较为容易
③形核能量
E
p
(
ph
pL )V
冷速不同,组织不同:冷速增加,P增多,F 减少,硬度升高
二、低合金钢的固态相变
1.总的来说,以F+P为主,有时出现B及M,与焊材 及工艺有关
2.铁素体(F)转变
①粒界F(高温转变900-700℃):为先共析F,由奥氏 体晶界析出向晶内生长,呈块状
②侧板条F(700-550℃):由奥氏体晶界形核,以板 条状向晶内生长(由于F形成温度较高,F内含碳极 低,故又称为无碳贝氏体)
A1
Aa A
(1 cos )
Ep —形成气泡所需的能量
ph —气 泡 内 的 气 体 压 力
pL —液体压力
V—气 泡 核 的 体 积
—相间张力
A—气 泡 核 的 表 面 积
Aa— 吸 附 力 的 作 用 面 积
—气 泡 与 现 成 表 面 的 浸 润角
Fa/F越大,Ep越小,越易形核,故在枝晶晶界 凹陷处及未熔化晶粒表面易形核
1 —液 体 金 属 的 密 度 (g/cm3 ) 2 —气 体 的 密 度 (g/cm3 )
g —重 力 加 速 度 (980cm/s2 ) r —气 泡 的 半 径 (cm)
—液 体 金 属 的 密 度 (Pa • s)
气泡的半径越大,熔池中液体金属的密度越大,粘度越 小时,则气泡的上浮速度也就越大,焊缝中就不易产生 气孔
1.固溶强化和变质处理 加入Mo、V、Ti、Zr、Al、B、N、稀土Te等
2.振动结晶 机械振动、高频超声振动、电磁振动
3.焊接工艺 焊后处理、热处理、多层焊、锤击、跟踪 回火等
第三节 焊缝固态相变
一、低碳钢焊缝
组织特征:F+少量P,A晶界析出 F,有 时F呈魏氏组织形态
魏氏组织特征: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界呈 网状析出,也可从奥氏体晶粒内部沿一 定方向析出,具有长短不一的针状或片 条状,可直接插入珠光体晶粒之中,一般 经A3点以上20~30℃ 正火后,柱状晶可消 除
即: cos 1.g 1.2 2.g
—气 泡 与 现 成 表 面 的 浸 润角 1.g — 现 成 表 面 与 气 泡 间 的 表面 张 力 1.2 — 现 成 表 面 与 熔 池 金 属 间的 表 面 张 力 2.g —熔 池 金 属 与 气 泡 间 的 表面 张 力
②当 θ< 90°时,有利于气泡的逸出,而 θ> 90°时,由于形成细颈需要时间,当结晶速度 较大的情况下,气泡来不及逸出而形成气孔 (如图3-61)
k ( 1
)2
2 y
ky
(
kz2
2
k
2k
yBaidu Nhomakorabea
z
2 )}
1
)} 2
1 2
④对Vc的讨论
TM 1 k y 2
θ=0°时,Vc=V(最大处中心线)
θ=90°时,Vc=0
即晶粒生长速度是变化的
Vθ,生长越垂直于焊缝中心,易形成脆弱的结合
线,产生纵向裂纹
VVc,所以焊易裂材料时,不能用大的焊速
四、熔池结晶的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