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阅读方式浅析【文献综述】
文献阅读综述报告

文献阅读综述报告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文献阅读已成为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文献阅读的重要性、方法和技巧进行综述,旨在帮助读者提高文献阅读能力和科研水平。
一、文献阅读的重要性文献阅读是获取科研信息和研究进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掌握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从而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此外,文献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科研的创新性和质量。
二、文献阅读的方法和技巧1.确定阅读目标:在进行文献阅读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即要了解哪方面的研究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文献,提高阅读效率。
2.筛选文献:在大量文献中找到适合自己研究的文献是一项重要任务。
可以通过检索数据库、查阅参考文献和向专家请教等方式来筛选。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选择近几年的文献,以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
3.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在进行文献阅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精读和略读相结合。
对于与自己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可以进行仔细阅读,并做好笔记;而对于与自己研究关系较远的文献,可以进行略读,抓住重点和结论。
4.阅读笔记:在阅读文献时,可以适当做一些阅读笔记。
可以将重要的观点、实验结果和研究方法记录下来,以便后续查阅和整理。
同时,还可以在笔记中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5.合理利用工具:在进行文献阅读时,合理利用文献管理工具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
比如,可以使用EndNote、Zotero等工具来管理文献,并进行文献的分类和整理。
三、文献阅读的注意事项1.审慎对待文献:在进行文献阅读时,我们应该审慎对待文献中的观点和结论。
不要盲目接受,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判断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要注意文献的来源,选择权威的期刊和作者。
2.避免过度引用:在撰写科研论文时,我们应该避免过度引用文献。
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进行引用,并注明出处。
同时,引用文献时要注意准确、规范,避免出现错误和歧义。
新时代大学生阅读方式及特点分析 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新时代大学生阅读方式及特点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大学生阅读方式呈现多元化: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不仅可以选择传统的纸质阅读,而且还可以选择网上阅读和手机阅读等网络阅读。
由于阅读环境的差异,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传统阅读环境与网络阅读环境的特点在传统阅读环境下,读者的阅读介质主要是传统的纸质读物,阅读地点也主要是教室、寝室、图书馆等有形场所。
总的说来,其包含封闭化、单一化和规范化的三大特点。
在网络环境下,可供阅读的内容更加丰富、交流更加便利、环境更加开放。
总的说来网络阅读环境包含开放化、多元化、快餐化、方便化、虚拟化的五大特点。
二、“90后”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保留传统1.阅读内容专业阅读仍是大学生投入时间最多的类别。
因为他们认为专业书籍可以帮助自己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专业前沿知识、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对所学知识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对课堂学习起到很好的辅助和推动作用。
名人传记、励志类书籍也仍颇受大学生们的青睐。
因为这类书籍可以帮助大学生汲取精神营养,在他们遇到挫折或困惑的时候可以帮助其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这有助于在那些成功人士的身上可以寻找一些成功的因素,心。
.大学生寻找成功的动力。
2.阅读指导传统的阅读指导方式差别在于是否采用或仅仅采用“书单”、“书单+点评”的形式。
网络阅读指导与传统阅读指导之间的差异不大。
因为就阅读指导而言,不论其在传统环境下还是网络环境下,都只具有唯一的理解方式,即对人们的阅读加以指导,以解决某个问题或达到某一目标。
在这两种阅读环境下阅读指导的实质并没有变化。
3.阅读能力不论是在传统环境下还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都应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高效阅读训练。
由于常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大多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课外知识的阅读则较少。
很多学生根本不具有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限制了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无论对其知识结构的建立,还是社会化水平的提高都是一个很大的限制。
三、“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新特点1.阅读内容第一,读图类书籍成为大学生们的新宠。
如何阅读文献和撰写文献综述

如何阅读文献和撰写文献综述做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习做研究工作的方法。
所谓“工欲善,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就是讲改进和完善自己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学习和领悟研究方法的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一、为学——模仿是学习的开端。
学而知之、问而知之,便为学问。
二、为道——道是指规律或规则。
我们讨论“研究方法”,便是讨论在研究工作中的规律性。
三、为悟——“道可道,非常道”,只有到了“悟”的阶段,才能达到“无为”,即无所不为的境界。
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此时老师和书本可以帮助你。
但是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要靠各人在长期实践中的“修炼”。
所以在研究工作中,要不断地去体会和比较,不断地改进自已的方法。
一般研究过程通常有如下几个步骤:确定一个研究范围;将研究工作聚集到一个可研究的问题上;实验、测绘、观察;数据分析、处理;得出结论;将结果推广或联系到更加一般的情形。
研究过程类似于旅行,到哪里去(目的)、走哪条路(方法)。
出发前最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的,所以确定研究范围及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整个研究中的第一项工作。
在确定研究问题前要问自己:我是否对该领域和有关文献十分了解?在该领域中有哪些重要的问题有待研究?我的研究会否改进已有的工作?我的研究是否会填补现有知识的空缺或导致新的发现?所以第一步就是要熟悉已有的工作成果,也就是学习和阅读文献。
任何科研工作都是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向前行进的,对于一个刚入门的人,以为自已可以抛开别人做过的一切,独创一个门派,这常常是一个非常幼稚的想法。
另外,有人说现在基础科研已经走到尽头,剩下的只有搞搞应用研究了。
有这样想法的人,其实对于科学发展的历史缺乏知识,对于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还没有深刻的理解。
举个例子,读物理的人都知道,1900年新春之际,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在送别旧世纪所作的讲演中讲道:“19世纪已将物理学大厦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的任务就是修饰、完美这座大厦了”。
他也提到当时物理学的天空还飘浮着两朵乌云,一是以太漂移实验的否定结果,另一是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
关于大学生阅读倾向研究文献综述

学生若要 提高 自身的理论文化知识水平 , 成为社会急 需的“ 一专
多能 ” 的复合 型人才 , 需要具 备扎实牢 固的专业 理论功底 、 广博 的知 识氛 围 , 这需 要广泛 、 大量地 阅读 , 书成为大学 生必不可 读 少的一种生存技能 。在当前信息 化的社会 , 可阅读 的种类和 内容 极大丰富 , 特色纷呈 。大学生如何在知识海洋 里合理 、 有效地 阅 读, 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研究者 为了更有效地 提高大学生群体 的阅读 能力 和水 平 ,有必要深入探究 大学生群
对 于通 俗性 的、 大众性 的文学作品则趋之若 鹜。张秀芳认为 , 通 俗类 的阅读属于低层次 的阅读 ,这种 阅读 对知识 的需求程度不 高 , 明确 的阅读 目的性 , 无 其读 者阅读需求 大致 相同 , 多以消遣 、 娱乐为 目的 。大学生对这类 图书 的需求近来有 日益增长 的趋势 。
读引导研究》 中,通过对上海 7所高校 大学 生进行抽样调查分 析, 结果 表明计算机应用类 图书成 为大学 生阅读的主要类别 , 是 大学生根据社会实际需要调整知识结构 ,以期适应竞 争的必然 之举。就业 资格指导类 、 考研或考公务员类等图书也是大多数学 者指出的具有明显实用 、 功利性 的图书。学者 们认 为 : 这类 图书 是 大学 生面对严 峻的就业形 势 , 出于功利性 的 目的 , 希求这类 书 籍能够给 自己创造一个光 明的未来 。 第二 , 娱乐 消遣性 、 追求时 尚的阅读 。具有娱乐 消遣性 、 时尚 性 的书籍 已成为大学生重要 的阅读倾 向。多位专家的研究结果
中 圈分 类 号 : 2 2 G 5 文 献 标识 码 : A
在 当前知识经济 时代 ,大学生作为青年 中文 化知识层次较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文献综述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文献综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探析前言: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的重要传播途径。
影响当代大学生文化内涵和品质的提升。
本文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解读新媒体对文化产生的影响,并试图寻找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阅读、现状、危机、对策一、新媒体界定1967 年,美国哥尔德马克第一次提出“新媒体”一词。
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被称为‘第五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在一定时间内呈现相对的、稳定性的状态。
[1]新媒体主要特征:交互性和及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和社群化。
[2]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特点1.网络阅读已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
手机’、‘网络在线阅读’、‘ipad平板电脑’成为受访对象阅读使用最多的数字阅读终端。
手机跃升为首位,成为“受访者的阅读主要选择。
”[3]。
2.阅读场所灵活多变在今天,对于爱好阅读的人来说,阅读可以无处不在, 新媒体阅读的前提是要有新媒体设备,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阅读。
[5](二)新媒体阅读方式背后隐藏着诸多的危机1.在网络阅读的信息中掺杂过多的垃圾信息,浪费了读者的时间,降低了阅读的深度,庞杂无序的信息流给知识筛选形成很大负担,极大地影响了阅读的环境。
[6]三、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产生原因(一)外在环境1.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阅读介质的不断更新,为新媒体的阅读方式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网络的开放性与互动性,使阅读的广度无限扩大,让阅读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
[7]2. 有效导读机制的缺失。
很多高校尚无有效的、针对性的导读机制,没有使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得到真正提高。
缺乏有效引导,致使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不高。
[8] (二)内在因素1.阅读价值意识不到位。
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但学生对此的认识却失之偏颇。
文献综述的重要性与技巧从广度到深度的文献阅读方法

文献综述的重要性与技巧从广度到深度的文献阅读方法文献综述是研究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对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文献的综合整理与分析,研究人员可以全面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问题和争议,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文献综述的重要性,并介绍从广度到深度的文献阅读方法。
一、文献综述的重要性文献综述在研究过程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 确定研究领域的现状: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这有助于研究人员避免重复前人的工作,避免掉进“重复造轮子”的陷阱。
2. 发现研究领域的问题:通过文献综述,研究人员可以发现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这些问题和争议可以成为研究的切入点,激发研究人员的灵感,促使他们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3.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文献综述有助于研究人员确定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目标。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总结,研究人员可以找到未被解决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进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二、从广度到深度的文献阅读方法为了完成一篇扎实的文献综述,研究人员需要掌握从广度到深度的文献阅读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文献阅读方法:1. 广度阅读:广度阅读是指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快速了解研究领域的整体情况。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阅读综述性的文献、参考书籍和文献库中的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2. 主题筛选:在广度阅读之后,研究人员需要选择具体的研究主题。
这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对所阅读的文献进行筛选。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等信息,判断其是否与自己的研究主题相关。
3. 深度阅读:深度阅读是指对选定的文献进行仔细、详细的阅读和理解。
研究人员应该仔细阅读文献的全文,从中获取研究问题、方法和结果等关键信息。
同时,对于重要的文献,还可以追溯其引用文献,以获得更多的研究参考。
4. 总结与整理:在深度阅读之后,研究人员应该对所阅读的文献进行总结与整理。
论文技术中的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方法与技巧

论文技术中的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方法与技巧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文献阅读和文献综述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文献阅读是获取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过程,而文献综述则是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支持自己的研究目的和论点。
本文将探讨一些文献阅读和文献综述的方法与技巧。
首先,进行文献阅读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在开始阅读之前,应该明确自己的研究主题和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查找相关文献。
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数据库检索等方式来获取相关文献。
此外,还可以参考已有文献中的引用文献,以找到更多相关研究。
其次,阅读文献时要注重筛选和归纳。
面对大量的文献,我们不能一一阅读,而应该通过筛选找到最具价值的文献进行深入阅读。
在筛选时,可以根据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等信息来判断文献的相关性。
对于符合要求的文献,要进行仔细阅读,并将关键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
可以使用笔记本、文献管理软件等工具来记录和管理文献信息。
第三,进行文献综述时要注重逻辑和结构。
文献综述应该具有清晰的逻辑和结构,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跟随。
一般而言,文献综述可以分为引言、背景、相关研究和总结等部分。
在引言部分,可以介绍研究主题和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部分可以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相关研究部分是文献综述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的内容。
最后,在总结部分,可以对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此外,进行文献综述时要注意文献的质量和可信度。
在选择文献时,应该优先选择发表在高质量学术期刊或由知名学者撰写的文献。
同时,要注意文献的发布时间,以确保所引用的研究成果是最新的。
此外,还要关注文献的方法和数据来源,以确保其可信度和可靠性。
最后,进行文献阅读和文献综述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文献中的观点和结论进行评估和分析,而创造性思维则是指在文献综述中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考。
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可以对已有研究进行评价和扩展,从而为自己的研究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
如何进行有效的文献综述和文献阅读

如何进行有效的文献综述和文献阅读文献综述和文献阅读是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可以提供学术研究的基础和背景知识,并且帮助研究者了解前人的研究进展。
然而,进行有效的文献综述和文献阅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技巧和策略,帮助读者进行有效的文献综述和文献阅读。
一、确定文献综述的目标在进行文献综述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综述的目标和研究问题。
这有助于研究者对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和整理。
确定综述的目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并确定需要阅读的文献类型和范围。
二、收集文献资料在进行文献综述和文献阅读之前,需要先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学术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专业期刊和学术会议等渠道获取文献。
在收集文献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文献。
三、整理文献资料将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是进行文献综述和文献阅读的关键步骤之一。
可以使用文献管理工具,如EndNote、Zotero等,对文献进行分类和标注,并建立文献数据库。
同时,需要将文献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进行排序,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和阅读。
四、阅读和理解文献在进行文献阅读之前,需要先了解文献的结构和内容。
通常,一篇学术论文由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组成。
可以首先查阅文献的摘要和关键词,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然后再仔细阅读全文。
阅读文献时可以标记重要的观点、数据、方法和结论,以便后续综述和引用。
五、分析和总结文献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需要对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对文献进行分析,例如研究方法、结果和讨论等。
在对文献进行综述时,可以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对文献进行分类,并进行比较和对比,找出研究的不足和亮点。
六、撰写文献综述撰写文献综述是对所阅读文献的总结和归纳,需要清晰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进行组织,并逐一叙述每篇文献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
当代大学生阅读方式浅析
在国内关于现代阅读的研究中,主要将焦点集中在现代阅读的现状与趋势、存在的问题等,特别是在网络媒体等传播工具下的针对浅阅读现象的研究,至今为止,各种学术刊物上针对阅读行为和阅读现象的研究文章非常之多,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各个方面。
而对于大众阅读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是涉及当代大学生阅读的相关文献较少。
就国内已有的对当代大学生阅读问题的研究文献中,更多问题指向的是关于大学生浅阅读与网络阅读的分析,至于针对现代大学生群体的阅读特点,发现从中催在的问题,并有效地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较少。
目前针对现代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阅读的现状、趋势、理念模式,以及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现代阅读,其中,以博客、网络为基础的浅阅读现象的研究最为深入。
各位学者对这个问题或相关问题的研究中,主要形成以下观点和认识:
1、就现代阅读的现状与趋势的认识和探讨
徐雁在他的《现代社会的阅读与阅读行为》一文中,以阅读时知识汲取的基本前提为基础展开讨论,认为阅读依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要分享知识呼唤主动阅读,优化知识结构的素质性、岗位性读书是与时俱进的“终身学习”是主动性的阅读行为,要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来营造具有个性化的知识大楼。
袁萍在《现代阅读趋势探析》一文中,从现代阅读的流行新趋势出发,分析了现代阅读中的错误阅读行为的危害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他认为现代阅读流行有四大趋势:浅阅读为主流、深阅读向浅阅读发展、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变化、学习性阅读向休闲性阅读转变,但是垫带阅读存在着三点危害,针对这三点危害作者分别提出了三点措施加以解决。
刘晓佳、祁莉在《现代阅读现状及改善措施探究》一文中,也是从现代阅读的现状出发,总结出现代阅读的三个特点,根据特点从不同层面分析出其影响因素最后又从学校、政府、社会等层面.提出解决错误阅读行为的意见和建议。
刘其云等人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国民阅读倾向探析》一文中同前面的作者一样,
也是通过现状、原因、对策这一条线为主线来对现代阅读展开分析,在对策中除了政府、社会两个层面没有增加了个人层面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作者、编者、出版者应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2、关于阅读理念和模式上的讨论
赵培敏在《发展性阅读——重塑阅读理念》一文中,提出生活实用性阅读、获取知识性阅读及文学欣赏性阅读的作用,尽管如此,在这些现代阅读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作者提出发展性阅读的概念,重塑阅读的理念。
陈洁在《个性化阅读:阅读的返璞归真》一文中,以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倡为学生打造个性化阅读的平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实现与文本视角融合。
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选择阅读作品,营造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握思维空间,收获创新成果。
3、以博客、网络等多媒体设备为基础的浅阅读分析
周婕的《新媒体时代的大众阅读方式研究》结合传播学的理论,在深入透视浅阅读现象的基础上,指出并分析了现代大众阅读方式在阅读动机、阅读心态、阅读性质、阅读书本等方面的内在变化。
结合作者地区阅读人群的阅读习惯问卷调查,揭示并分析现代大众阅读行为的现状及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数据机论述,预测大众阅读方式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态势。
热衣汗古丽•买买提《大学生网络阅读现象的分析与思考》一文中主要对大学生如何在网络中获得正确的知识及健康向上的信息进行了讨论。
根据网络阅读的特点、类型、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为主线进行分析研究,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阅读意识,建立适合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健康向上的网络阅读体系。
类似的文章还有如《浅阅读现象的大众传播学阐释》、《从博客看浅阅读》等。
4、心理学、教育学及其他角度探讨现代阅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的如《阅读动机浅析》,作者认为阅读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阅读活动的原因,也是人们坚持阅读的动力。
动机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是现代心理学研究“八大主题”之一。
作者根据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结合自身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感受和经验,对阅读动机的性质、作用、分类以及正确阅读心态的培养,从宏观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李慧的《阅读与阅读现状分析》一文中从教育学领域进行分析,他认为作为英语学习主要途径的阅读以及阅读现状均不容乐观,而从阅读着手,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乃是
培养学生较强的语用能力的关键。
以现代阅读理论为指导,对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可以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卢锋的《对现代阅读的多维度解读》中阐述道随着学习型社会、网络社会的到来,“阅读”的概念不断丰富与发展。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阅读应该走向全面与终身;作为一种休闲方式,阅读应该走向健康与文明;作为一种媒介方式,阅读应该走向服务与创新;作为一种精神成长方式,阅读应该走向经典与崇高;作为一种交往方式,阅读应该走向共享与和谐。
通过文献回顾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现代阅读的现状与趋势的认识和探讨、阅读理念和模式上的讨论,还是以博客、网络等多媒体设备为基础的浅阅读分析,亦或是从心理学、教育学及其他角度探讨现代阅读,文章都普遍集中在大众的现代阅读上,而对于大学生为对象的阅读行为和情况虽有研究但不是很多,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阅读方式研究也不是非常的深入,大学生的阅读状况与大众的阅读状况相比必然有所不同,本此论文将目光聚焦在当代大学生,在初衷上也是弥补大众阅读行为研究在大学生群体这一块的空缺。
回顾前面所提到研究成果,发现这些研究都是采用了一种普遍大众的研究方法做的研究,也就是说研究者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上去探讨所要研究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没有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研究。
因而本次论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是由笔者深入到所在学校的大学生群体中,通过访谈与互动,去实地感受当代大学生阅读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发现他们阅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劲.浅阅读时代图书馆对大众阅读的深度引导.图书馆学研究[J] .2008,(04)79-81
[2] 徐雁.现代社会的阅读与阅读行为.常熟高专学报.2003,(05):69-75
[3] 卢锋.对现代阅读的多维度解读.出版发行研究.2009,(09):25-27
[4] 李慧.阅读与阅读现状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06):77-78
[5] 阳海清;龚莹.阅读动机浅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07):88-91
[6] 赵培敏.发展性阅读——重塑阅读理念.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11):35-38
[7] 陈洁.个性化阅读:阅读的返璞归真.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5,(02):115-116
[8] 刘其云,王元忠;,张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国民阅读倾向探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09):95-99
[9] 段蕙芬,蒋子诚.现代阅读心理研究的理论与模式.上海教育科研.1998,(08):41-45
[10] 罗映纯,李玉国.从博客看“浅阅读”. 阅读与写作.2009,(04):33-34
[11] 杨清华.浅阅读现象的大众传播学阐释.湖南师范大学,2009:56-58
[12] 周婕. 新媒体时代的大众阅读方式研究[D] .暨南大学,2006 :43-46
[13] 刘晓佳,祁莉.现代阅读现状及改善措施探究. 知识经济.2009,(02):146-147
[14] 袁萍.现代阅读趋势探析. Inheritance & Innovation.2009,(12):144-145
[15] 陈葵珍.试析现代阅读新趋势及对策.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07):79-93
[16] 冷选英,大学生阅读读者阅读心理浅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02):63-64
[17] 罗燕.网络阅读时代探析[J].情报探索.2007,(03):77-78
[18] 王瑜.“浅阅读”现象下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J] .新闻传播.2006,(05):33-35
[19] 热衣汗古丽•买买提.大学生网络阅读现象的分析与思考.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2):238
[20] Brown. Learning to Read: The Unofficial Scripts of Succeeders and Strugglers. Reading Teacher.2010,(10): 261-271
[21] McIntosh. The Use of Reading and Behavior Screening Measures to Predict Nonresponse to 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2006,(10): 27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