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文献综述1
于大学生创业动机、创业行为与创业绩效的文献综述
于大学生创业动机、创业行为与创业绩效的文献综述摘要:心理学理论指出,动机影响行为,行为决定绩效,大学生创业同样遵循这一规律。
因此,今后相关研究应沿着“创业动机—创业行为与绩效—管理对策”的分析框架,开展实地调查,深入探究三者之间的实证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动机创业绩效近年来,随着创业热潮的兴起,众多大学生投身创业,成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大学生创业问题由此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另一方面,心理学理论指出,动机影响行为,行为决定绩效。
同样,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创业行为与创业绩效也必然存在某些规律性的联系。
再进一步看,美国学者Stevenson和Jarillo研究发现,目前创业领域的研究主要有三类:创业意愿的产生、创业如何开展、创业的绩效。
这也意味着创业动机研究、创业行为研究、创业绩效研究存在着实践逻辑上的连贯性。
因此,以“创业动机—创业行为—创业绩效”为框架,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关于创业动机、创业行为与创业绩效的一般研究作为一个特定的创业群体,对大学生创业动机、行为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其理论渊源是关于创业动机、行为与绩效的一般性研究。
这类研究为探究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行为与绩效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创业动机是驱使创业者走向创业,并影响其行为和绩效的核心因素。
Frend认为,本能是驱使个体通过外部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活动去改变内在状态的“持续压力”,即动机驱使个体采取行动去满足个体需求。
所以,动机是创业行为的前提,“潜在创业者与实际创业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创业动机”(Olson P D,1994);而Kate和Gartner也认为,“动机性”是创业型企业的显著特征。
目前,学术界关于创业动机的研究主要有两类:1.对创业动机类型的探究。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从精神层面出发,将创业动机分为“建设私人王国,对胜利的热情,创造的喜悦”;全球创业监测项目研究框架中,创业的动机被分为: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两大类。
大学生创业文献综述
大学生创业文献综述【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创业无疑是缓解就也压力的好方法。
本文通过研究商业街计划书及微小企业创业等的相关内容,为大学生创业做好基本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微小企业大学生创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走向了创业之路,门槛较低的微小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企业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也带动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1]本文主要内容是商业计划书微小企业及大学生创业的相关内容,对大学生创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商业计划书的内容研究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商业计划书的作用非常重要,一个酝酿中的项目,通过制定商业计划书,通过把正反理由都书写出来,然后再逐条推敲。
这样,创业者就能对这一项目有更清晰的认识。
可以这样说,商业计划书首先是把计划中要创立的企业推销给创业者自己。
1.1创业计划书的主要内容徐本亮认为,商业计划书主要包括三个基础部分:1.概念:你在什么行业?为什么你适合这个行业?什么会使你的企业与众不同或闻名于世?你卖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到你这里购买?谁是你的竞争者?你如何脱颖而出?2.客户:谁将会是你的客户?你将向你的客户提供什么益处?你有多少客户?他们的购买习惯是什么?他们现在在何处购买?他们将如何了解你?3.资金:你需要多少资金?你如何维持现金流及流动性?你需要多少营运资金?你会执行什么样的预算?你如何控制你的财务状况?[2]1.2撰写商业计划书应注意的问题郭莉在《撰写商业计划书应注意哪些问题》中指出,首先是企业要明白撰写商业计划书的目的。
商业计划书的写作本质是企业对自己经营情况和能力的综合总结和展望,是企业通过全方位的展现战略思路及战术执行能力,来突显企业的投资价值。
其次,商业计划书要全面介绍企业,然后才是具体项目的介绍。
最后,就具体项目而言,应该注意突出以下几点:首先项目的竞争力要强,不仅要有独创性,更要有可持续性,特别是在后期的实施后,能够为投资人和客户带来价值;项目最好选择竞争不是很激烈,其核心产品不容易被替代,产品的生命周期足以支持生产收入和利润,能给投资人带来可观的回报;其次,创业项目对投资人的投资回报率也是所有风险投资人比较关注的,仅仅通过在计划中确定一个准确的较为具体的投资回报可能比较困难但可以通过回报的形式来体现。
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及策略分析【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经济学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及策略分析(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大学生就业现状美国一国企业今年雇用大学以上应届毕业生较去年锐减40%,处於数十年来低档,而根据密西根大学的大学生就业研究中心最新年调,2010年大学以上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好不到哪裡。
密西根大学的大学生就业研究中心主任贾德纳表示,情况在过去一年急转直下,但大学以上毕业生就业市场似乎已触底。
美国2009年大学以上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景气程度确实远超乎预期。
1年前,贾德纳预期,大学以上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至多年减10%。
当时,美国的失业率為6.8%,如今已攀升至10.2%。
根据最新年调,美国明年硕士职缺将较今年减少11%,主因会计硕士的就业市场景气更趋低迷。
明年博士职缺将增加20%,不过企业管理硕士的职缺将年增11%。
美国大型企业拟於明年招募的大学以上应届毕业生较今年减少3%,中型企业拟雇用人数年减11%,小型企业拟雇用人数则比今年多出15%。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但是在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他们实行市场配置的自由就业模式,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全纳入社会就业体系中,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负担直接责任和义务,因此在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不进行直接的干预和限制,主要是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在市场运行失灵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宏观调控,并提供完备的服务体系。
二、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形势改革开放30 年使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着增长趋势,这直接刺激了大学生创业。
但是目前全球经济正在加速进入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模式大发展的新阶段。
虽然总体的经济形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逐渐的复苏,但是新的风险,新问题新挑战还是不断的发生,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真正的摆脱,人们对经济的担忧正与日俱增。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大学生就业紧张的现状,国家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
如2009 年《经济蓝皮书》强调,高校毕业生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等、靠、要”就业岗位,而是要善于走出一条新路,更多地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文献综述
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文献综述,旨在探讨其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及重要性创新创业教育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使其具备创新创业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在当今社会,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1. 提升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使大学生在团队中学会协作、沟通和领导,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团队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团队工作的环境。
3. 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教育激发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使他们更加勇于尝试和创新。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下,大学生能够树立自主创业的信心,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4.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了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在复杂环境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迅速适应和成长。
5. 拓展职业发展渠道创新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拓展了职业发展的多元化渠道,使他们不仅可以选择传统的就业方式,还可以通过创业等途径实现个人职业发展。
这种多元化的职业发展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选择机会。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_一个文献综述_玉宁
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59ASIA —PACIFIC EDUCATION亚太教育一、引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落后,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仅仅停留在一种意识的或是感性的层面,缺乏系统化。
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助于培养、发扬创新人才资源优势,增加我国大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促进教育理论的创新。
因此,无论在现实还是理论上,研究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我国相关文献进行评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照。
二、关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定义、内涵目前主流的创新教育(Innovatio education)的定义主要有两种。
一种认为它是一种理念和思想。
例如,叶平认为,创新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中心,以改革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为重心,鼓励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增强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各种教育活动都称为创新教育。
这种观点则强调了创新教育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获得和发展。
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指通过课程知识和实践教学的开展、平台服务的供给、校政企项目或机构的联动扶持等各种方式,培养出具有创业意愿、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基础性素质,能够出紧跟时代发展锐意创新的创业人才。
创业教育强调创业活动具有开拓性、自主性和功利性等基本特征。
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1.现实意义。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求,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这要求教育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是为了培养开拓性的个人,这就体现重塑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观念意识、精神素质的要求。
这是对高校教育改革精神“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指认。
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文献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文献研究王辉和张晓明在研究中认为,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都需要配合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因此创业能力必不可少。
创业能力的提高需要遵循不同阶段的需要提高的创业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大学生不仅能具有专业的知识素养,而是能将综合能力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展现出创业能力。
卢晓佳在研究中以杭州市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在创业基地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得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受到很多综合因素的影响,他包括多个层面和领域,其中有创业能力层面、创业环境层面、家庭层面、创业动机层面、创业技能层面等多个方面。
钟云华等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因素进行研究总结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创业环境、家庭因素、性别因素、资金因素、创业能力因素等多个方面。
彭正霞,陆根书在研究中运用了多群组织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了,指出这些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并针对性别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性别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具有显著性的调节作用。
窦大海,罗瑾琏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创业者创业动机在不断的阶段需求也有所不同,创业是不断的对创业的过程进行激励。
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各种创业技能,把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建造成“金字塔模型”,在金字塔的最底部是创业基础技能,包括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力,而金字塔的最顶端是创业者对创业的操作技能。
这些技能中包括对创业机会的把握、创业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及创业管理能力等等。
王明辉、徐华在研究中指出很多的大学生最后都走向了创业的道路,但是创业的效率最低效,很多大学生都有着明显的创业意向,但是也认为自身不具备创业能力,这也是高校在教育阶段缺乏创业能力教育的缺失,造成大学生虽然有着强烈的创业意愿,但是并不具备优秀的创业技能,使创业过程中的效率较低。
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实际创业情况调查文献综合评读
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实际创业情况调查文献综合评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扶持,大学生创业成为了一种热门选择。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创业意愿和实际创业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评读,探讨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实际创业情况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大学生创业意愿是指大学生愿意选择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的倾向和意愿。
根据文献综合评读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对创业的支持、教育背景对创业认知的影响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其次,社会环境和政策扶持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扶持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其创业意愿。
二、大学生实际创业情况调查大学生实际创业情况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真正进行创业的情况。
文献综合评读显示,大学生实际创业情况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首先,创业能力和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实际创业情况的重要因素。
创业需要一定的能力和素质作为基础支撑,缺乏这些基础的大学生很难成功创业。
其次,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也是影响大学生实际创业情况的重要因素。
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激烈程度会对大学生的创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三、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实际创业情况的关系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实际创业情况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文献综合评读显示,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实际创业的结果。
创业意愿强烈的大学生更有可能坚定地走上创业之路,并且在创业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成功。
相反,创业意愿较低的大学生往往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选择放弃,导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增加。
四、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实际创业情况的启示综合评读文献得出的结论为,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实际创业情况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并非绝对。
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时应该理性分析自身的条件和市场环境,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增强创业能力和素质,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宁波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宁波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研究1 创业能力内涵1.1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创业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影响创业活动的效率和创业的成功。
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和归纳总结,我认为创业能力包括机会识别与利用能力,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交往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机会识别与利用能力由信息收集,个体对事物的判断力、敏感度以及个体社交网络等方面构成。
决策能力是创业者根据主客观条件,因地制宜,正确地确定创业的发展方向,目标,战略及具体选择实施方案的能力。
创业者的决策能力通常包括:分析、判断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是指对人员资金的管理能力。
它涉及到人员的选择,使用,组合和优化;也涉及到资金、聚集、核算、分配使用流动。
经营管理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是运筹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是创业者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专业生产的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交往协调能力:创业者应该做到妥当的处理与外界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能做到热情,真诚待人,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求同存异共同协调发展,做到不失原则、灵活有度,善于巧妙的将原则和灵活性结合起来,这对建立一个有利于自己创业的和谐环境起到关键的作用。
创新能力是创业能力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创新是企业化解外界风险和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具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心态的人容易形成创新能力,它取决于创新意识、智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等。
1.2创业能力特征创业能力的特征表现在:一、强烈的实践性。
创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与创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紧紧相连。
创业能力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提高。
二、高度的综合性。
创业能力是一种以智力为核心具有较高综合性的能力。
三、突出的创造性。
创业能力的创造性表现在创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即从实践中提出问题到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国内学者张美凤、赵映振、蒋锋(2001)通过研究后认为:大学生创业个体特征各维度如下三个方面:能力、个性、知识。
文献综述毕业论文中的创业教育研究
文献综述毕业论文中的创业教育研究在当今社会,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随着创业热潮的兴起,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出发,探讨毕业论文中关于创业教育研究的相关内容,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首先,文献综述中对创业教育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创业教育是指为学生提供创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其次,文献综述中对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和效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创业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创业实训等多种方式进行,以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研究表明,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
此外,文献综述还探讨了创业教育在不同背景下的实践和应用。
在高校教育中,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内容,许多学校开设了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和资源支持。
在社会实践中,创业教育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许多创业孵化器和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资源保障。
最后,文献综述中还对创业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创业的不断推进,创业教育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创业教育的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创业教育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文献综述毕业论文中的创业教育研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实践,为创业教育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一些帮助,促进创业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生态学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与现状:文献综述
生态学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与现状:文献综述在“双创”氛围推动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其创新创业的现状与环境研究备受瞩目,因此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对以往研究以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规模与现状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
标签: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自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次在政府报告中强调大众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新创业俨然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能源”。
在“双创”氛围推动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其创新创业的现状与环境研究备受瞩目,本文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对近年来研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文献作一总结研究,着重阐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以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规模与现状。
1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回顾“商业生态系统”首次进入研究视野,是在1993年Moore将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企业活动中。
根据Moore的理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基于组织互动的经济联合体”,在此之后不断有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分别进行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裔经济学家RonDvir提出“创新生态学”理念。
2003年“创新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正式的被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出,委员会将硅谷实践经验与理论相结合提出的这一新理论,奠定了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
自此国内外大量学者对其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不懈的探索,如黄鲁成(2003)、Adner (2006)、張运生(2008,2009)、贺团涛(2008)、张利飞(2009)、Borgh M(2012)、曾国屏(2013)等。
在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方面,Iansiti 和Levien(2004)认为可以从生态位的角度来阐述创新生态系统,在系统中,不同的企业占据不同的生态位,他们彼此关联、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循环。
Adner(2006)指出企业与个体或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创新生态系统循环的关键,每个行为主体在运营中要实现自我价值的输出都需要考虑面向对象的行为因果,这是创新生态系统循环中各主体间协同机制的重要体现。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质模型文献综述
2015年30期总第805期一、创新创业能力的概念1.基本概念(1)创新创新的涵义是:创新是一个涵盖十分广泛的概念,主要是指提出新理论、发明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建立新制度、制定新政策、组建新组织、构成新机制、提供新产品、获得新原料、开辟新市场、组成新文化、创造新艺术等等。
学术界对“创新”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普遍认为:创新所指的为能做到在他人之前,先行贡献出对整个人类社会有益的新物质产品及创造新的精神财富。
这个过程必然离不开创造性的劳动,创新离开了创造性,就如无本之木。
(2)创业《辞海》上的解释是:创业,一般是指一个人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资源和发现的信息、机会等,克服思维定势,以创新的思维和艰苦的努力,开辟新的工作途径,开创新的工作局面,争创新的工作业绩,促进事业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从而实现自己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
创业,实质上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对自己、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创造价值与贡献的行为。
我们翻阅了辞典和心理学、管理学相关的工具书,对创新、创造的概念都有注释。
但是对创新创业能力这一概念还没有进行具体阐释。
2.国家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关注和发展趋势在党的历次重大会议中,对创新、创业的关注也在逐步提高和深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针对性对创新、创业做出了重大发展战略,在未来政策上,执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创业和创新政策。
这一政策实施的载体主要集中在当代大众教育培养出来的新时代大学生。
在2013年11月9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有“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的专题部署方向。
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关于就业、创业和创新的内容更加频繁。
归纳之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就业鼓励创业。
报告中指出,要完成高标准的就业目标,充分尊重劳动者的自主性,发挥市场的调节性,以及贯彻党和政府在就业、创业活动中的鼓励政策。
第二,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文献综述
创业教育文献综述作者:蔡婕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14期摘要青年踊跃创业为国家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大学生是万众创业的主力军,正处于创新创业的活跃期。
高校需要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更需要发挥其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作用。
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倒逼高校创新改革,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化改革,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大学生创业不仅仅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同时也在推进经济创新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创业教育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大学生创业既是我们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2015年5月4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李克强总理给清华大学的大学生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青年节礼物——李克强总理的回信。
总理在回信中说,“‘五四’青年节前,收到你们的来信,被你们的活力所感染,更为你们的创新精神所打动。
创客将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产品,这与刻在你们校园日晷上‘行胜于言’的校风相得益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
青年愿创业,社会才生机盎然;青年争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
”青年处于创新创业的活跃期,大学生更是“万众创业”的主力军。
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率只在2%左右,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比率的平均水平20%相差还很大。
创业不仅仅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同时也在推进经济创新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探索和思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创业,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1国外研究现状1.1国外创业教育研究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斯(Myles Mace)教授被认为是创业教育的先驱者。
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行政管理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创业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
当代所谓的创业,需要更多的知识群体参与。
本文主要是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从创业教育的理论内涵出发,说明大学生创业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然后,通过比较各创业群体的优劣势,阐述大学生创业的可行性;最后,结合社会政策、宏观环境及创业成功案例,对大学生创业提出几点建议。
大学生创业一方面能转变人生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是自己需要。
另一方面,能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社会需要。
事实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大学生创业有很多优越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创业机会。
高新技术领域的开拓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广宽的空间。
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不断增加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这些有利条件,是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最好机遇。
但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大学生应客观对待创业。
做到有理性选择创业。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并不是很高,是实现问题,已引起社会关注。
二、主题论文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期刊室以及网上图书馆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新版上搜集的,主要是关于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的一些文章和书本。
在此,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参考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如下:我主要搜集了以下专家与学者的文章与书籍,陈灿军的《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索质教育》、杨爱杰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刘彩生和李国峰教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探析》、戴育滨、张光辉、张日新写的《浅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罗美萍的《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等。
在这些书籍与资料中作者们阐述了现代大学生创业的时代背景,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劣势,大学生创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政府、高校出台的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等等。
大学生创新创业综述-精品作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综述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制〔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756万人,相较之2015年的749万人又创新高。
随着毕业生人数年年刷新纪录,大学生的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压力同样也再创新难。
在每年新增的几百万待就业人口和就业岗位有限的矛盾下,着实高效的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为此在近年来国家也是不断出台政策:早在党的十七大中就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开展战略,又在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落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开展战略的要求。
2014年6月,人社部和教育部等九部门一起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引领方案"〔人社部发〔201引38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创业培训、提供工商登记和银行开户便利、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提供创业经营场所等支持。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创新创业提出了新的目标,在21世纪"群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形势下,为改革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推动资金链引导创新创业链、创新创业链链带动就业链,国务院提出大力推进群众创业万众创新假设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之前创新创业教育在欧美兴旺国家己经有了几十年的开展。
哈佛大学商学院在1947年就开设了创业课程、以培养学生自我创业能力为目的的创业创新教育在美国兴起。
20世纪80年代创新创业教育开场突破商学院的边界而面向所有学科学生,成为美国高等教育阶段开展最为迅速的学术领域之一。
与此同时,日本、英国、德国等高等教育兴旺国家开场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优先支持和开展的领域,高等学校纷纷开设引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创业理论研究_一个文献综述
《产经评论》2011年9月第5期创业理论研究:一个文献综述蔡晓珊张耀辉[摘要]创业是一个受到学术界密切关注的研究领域,众多学者运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对创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解释。
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回顾和梳理了创业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创业研究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创业理论;创业研究;文献回顾[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298(2011)05-0055-12一引言回顾创业研究的历程,不难看出学者们对创业现象的关注由来已久,自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Cantillon第一次使用“entrepreneur”这个词以来,创业研究开始崭露头角。
至今,创业仍是一个极具创新性与挑战性的新兴研究领域,不少学者试图透过创业现象挖掘创业的本质。
现有的创业研究不仅从宏观层面上意识到创业、创新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重视微观层面的创业者行为特征和创业本身特殊的运行机理,并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和创业主体的变化涌现出许多新的研究主题,形成了多侧面、多角度的丰富的研究视角,迸发出闪亮的思想火花,形成了创业研究的“丛林”现象,因此创业研究至今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范式和清晰的框架。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进行创业研究的文献回顾,梳理创业研究的脉络。
二宏观层面的创业研究宏观层面的创业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二是制度环境与创业。
(一)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Birch在规范的统计分析基础上指出,新创企业和小企业在1969-1976年间提供了美国经济中82%的新增就业岗位(方世建、桂玲,2009)[1]。
Drucker(1985)[2]在他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确认了创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并提出了“创业型经济”的概念,认为“创业型经济”主要是指大量新创成长型中小企业为支撑的经济形态。
实践中创业推动经济和促进就业的大量案例使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经济理论研究的焦点和重点。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文献综述
教育, 创 业教 育应 是创 造性 思维 的训 练 ,
国外 创 新创 业 教 育开 展 较早 , 对 国
育要 适 合 经济 和 工 业发 展 的 指 导思 想 , 在此 基础 上提 出改 进我 国创 业教 育 的途
径
内外创 新 创 业教 育 的 对 比研 究 , 可 借 鉴
这 些 相对 成 熟 的创 新 创业 教 育 经验 , 加
快 我 国具有 创新 精神 和创新 创业 人 才的
人社天地 ・ 就业创 业 I
曩: u j 蠢 1 ÷
大 学 生创 新 创 业教 育 文 献 综 述
口 华 杨
摘要 : 随 着我 国经济发展 进入 新 常态 , 迫 切 需要 建设 创新 型 国家和人 力资 源强 国 , 最核 心 问题就 是要 培养 大批创 新型人 才 。 当前 学者 们对 国内外 高校创 新创业教 育进行 了深入 的研 究, 从 我 国创 新创 业教 育 中的 实际困难与 问题提 出 了一 些实际可行 的对 策, 以期促
求。 在 中 国知 网系统 中检 索统 计 国 内学 者研 究 “ 创 新创 业教 育 ” 的文 献共有 四千 余篇, 从2 0 0 1 年 开始呈 逐年 递增 的趋势 ,
其 中近三年就 有三 千多篇 。
公 司或 是 开展 第 二 课 堂 。 学 者石 萍 萍 认 为我 国 高等教 育深 受传 统 教育 观念 的影
发挥 自身 的优 势 , 创 建 一 条 属于 普 通 高
毕业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研究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毕业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进行文献综述,探讨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一、毕业生职业发展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能力、教育背景、社会环境等。
在《毕业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状况调查分析》一文中,作者指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受到个人能力的制约,而个人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育体系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努力。
因此,提升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另外,在《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研究》中,研究者提到了职业规划对毕业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良好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毕业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职业市场、制定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职业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
因此,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毕业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走上职业发展之路。
二、毕业生就业创业除了职业发展,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也备受关注。
在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如何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或创业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中,作者指出,当前毕业生就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就业岗位匹配度低、竞争激烈等问题。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毕业生就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资源。
另外,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研究者提到了创业教育对毕业生创业的重要性。
创业教育可以帮助毕业生培养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创业之路奠定基础。
因此,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毕业生创业教育的开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资源。
三、研究热点和趋势在当前研究中,毕业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毕业生职业发展路径研究:研究毕业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选择的路径和策略,探讨其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2. 毕业生职业规划与发展能力研究:研究毕业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如何提升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综述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综述一、创业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业已成为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选择。
然而,大学生创业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如缺乏资金、缺乏经验、市场竞争激烈等。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一份全面的创业计划书显得尤为重要。
二、创业计划书编写目的制定创业计划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创业者全面了解自己的创业项目,为其未来的创业提供指导和支持。
同时,创业计划书还可以作为向投资人、合作伙伴、银行等融资机构展示自己创业项目的工具。
三、创业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健康生活电商平台(二)创业项目定位: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健康产品和服务,打造一个信誉良好、用户体验优秀的健康生活电商平台。
(三)市场潜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健康生活电商市场需求逐渐增大。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健康生活电商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四)目标人群:主要以都市白领、年轻家庭和老年人为目标人群。
四、市场分析(一)行业分析:当前,健康生活电商行业在我国处于蓬勃发展期,但市场上大部分产品质量层次不齐,竞争激烈。
(二)竞争分析:当前市场上存在众多的健康生活电商平台,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竞争较为激烈。
(三)市场需求:消费者对健康产品和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对健康生活电商平台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五、产品和服务(一)产品:主要包括保健品、健康食品、健身器材、保健用品等。
(二)服务:提供健康生活知识、健康饮食指导、健康生活咨询等服务。
六、营销策略(一)产品定位:主打优质健康产品,注重用户体验。
(二)价格策略:定价要合理,做到产品性价比高。
(三)推广策略:整合各种网络资源,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开展线上推广,加强口碑营销。
七、运营模式(一)供应链管理:建立健全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供货稳定。
(二)物流配送:与物流公司合作,保证商品及时送达。
(三)售后服务: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保证用户购物体验。
八、财务规划(一)初期投资:主要用于网站建设、产品采购、市场推广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题目大学生创业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所在学院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创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在当前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寄希望于自谋职业,自己创业。
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毕业选择之一,一方面可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也可有效磨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平台,自主创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或推动或阻碍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当前有关创业的众多研究中,直接针对特定区域的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研究重点较多的集中在人格特质上,对创业意愿的研究,最著名的是博德的创业意愿维度分析,而该分析也并未针对大学生这个主体进行研究,其对大学生创业模型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现实意义并不强。
因此,为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应该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梳理。
个人特质方面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arit)是个人心理思维及行为模式的综合体,亦是个体对压力源的感受或压力源对个人的主观意识,对个人解决问题之过程有极大的影响。
早在1970年,Hornadya和Bunker在《人事心理学》一书中就开始讨论成功创业者的心理特征。
钱永红(2007)研究指出个体特质对个体的创业意愿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创业意愿。
Murry&MacMillan(1988)研究归纳出了影响创业意愿的主要心理特征有成就欲望、内控信念、风险承担倾向、识别和利用机会的能力、模糊性承受能力、处理问题的风格、企业家的个人价值观选择等,以上特征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
下面是就每种特质相关研究的归纳:第一、冒险精神。
人们通常认为创业者是些喜欢冒险的人。
对于冒险性的测量可以分为投射法和自陈法两种方式。
对以往采用自陈法的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创业者的冒险性高于非创业者(J.Miner&Raju,2004;W.Stewart&Roth,2004;张玉利和杨俊,2003)。
国内学者张玉利和杨俊(2003)做了有关的实证研究。
他们的研究结论包括:(1)个体冒险性和能力经验与创业动机、创业行为之间正相关;(2)在越有利创业的文化环境和越好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家的冒险性就越高,也越自信;(3)企业家个人所具备的创业必须的能力经验越高,其冒险性也越强。
第二、内源控制。
Brockhaus(1980)研究认为成功的企业家大多属于内控型人格。
他们习惯于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自己的生活。
第三、风险承担。
许多学者想要探讨创业家是否比一般经理人更为偏好风险,其中以Brockhaus在1980年进行的研究最为具有代表性。
Brockhaus将创业家与经理人分为两组,透过许多与实际商务行为相同的情境模拟,来观察二者的风险偏好程度。
但这项实验的结果却指出,创业家与经理人的风险偏好并无显著差异(李乾文,2004)。
计划行为模型方面许多学者认为人们在采取具体行动之前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倾向(Intention),而这一倾向反过来又会决定具体行为。
Bird(1988)指出新企业的成立需要投入时间制定详细的计划,因此计划行为理论很适合用于创业意愿的研究。
Ajzen(1991)提出的计划行为模型(TPB),他指出创业意愿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起主导作用:第一、创业态度。
Brayfield&Crockett(1955)首次解释了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而学者Cialdini等和Cacioppo(1981)进一步做了实证检验,证实了态度与创业意愿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根据Shapero(1982)的研究,独立、财富、挑战等都将影响创业者的态度。
Macro van Gelderen et a1.(2006)通过对大学生访谈后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发现独立、工作量的避免、挑战三词的频率最高。
根据P.H.Phan(2002)的看法,创业态度分为内生态度和外生态度,包括想法的检测、挑战、成就、权利、财富和社会认可等。
第二、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的形成取决于规范性的信念,其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感知到的对自己重要的人对该个体进行某项行为的期望程度;二是个体对这些观点的遵从程度。
而Ajzen(1987)研究却表明主观规范对意愿的解释度并不高,Norris&Krueger(2000)指出,研究中应选择对个体最有影响力的群体,如父母、好朋友、特殊案例、师长等以提高其解释程度。
Krueger(1993)和Kolvereid(1996)在创业研究中证实了主观规范对意愿存在重要影响。
第三、感知行为控制。
Scherer et a1.(1989)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同创业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我效能高的个体不仅在机会的认知上比常人高,且对自我雇用(self—employment)意愿的产生也起着关键作用。
Krueger&Dickson(1994)指出,自我效能影响机会认知、风险承担以及职业选择。
同时,Krueger(1993)的研究均表明自我效能对创业倾向存在显著影响。
创业环境方面创业环境是指影响创业意愿或行为的各因素的综合体。
首先,它包括影响人们创业意愿和行为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其次,它涉及便利创业过程的来自外在环境的所有支持或帮助服务(R.Devi&S.Daniel,1994)。
环境对于创业而言,可以提供支持,也可能是障碍。
社会学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和经济等相关变量因素对风险承担倾向的影响。
这些研究包括对创业的态度、可获得资金和新创企业孵化器的存在等(Shero,1984)。
与性格特质类似,这些因素对创业活动也是很重要的(Pnenings and Kimberly,1997;Histieh and Peters,1995)。
一些研究从调查个人身处的环境来解释他们的创业意愿。
他们的模型包括性格特质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Dubini,1988;Greenberger and Sexton,1988;Learned,1992;Herron and SaPoenza,1992;Naffzigeretal,1994)。
有许多研究者注重探讨企业家的创业意愿与经济环境的依存关系。
Highfield和Smiley(1987)的研究证实了如下假设:一些宏观经济要素,例如经济增长率的降低、失业率增加等,助长了创办企业的数量。
较落后的地区有利于创办新企业,因为在那里企业家更易于效法和模仿。
Timohty(1989)认为影响移民创办企业的最重要因素是市场需求的规模和工业供给方面的特点。
马克斯·韦伯是第一个重视社会文化条件对企业家形成影响的学者,他把欧洲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归因于新教精神的发扬。
而近来年对东方经济神话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基于孔教精神的家庭、家族和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家的形成与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Wu(1983)指出了华人企业家的孔教根源深深地影响了他们在实业经营中的行为,也决定了企业家的成长模式(何涌,1994)。
目前各国政府均致力于改善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建立企业家队伍,倡导全民性的企业家精神,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企业家成长环境的改善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国外某些研究者研究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环境条件在企业家创业中起的作用(Brun&Tyebjee,1982;Gartner,1985;Manning,Birley&Norburn,1989);还有的研究了政府在企业家发展中能做什么和已经做了什么(Goodman,Meany&Pate,1992;Mokry,1988;Westhead,1990)。
结论以上所述的研究对创业者成长是有很大影响作用的,针对某一国家或地区影响创业者成长因素的实证分析需要从个人、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构建其成长的影响因素框架。
虽然国内外学者在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方面有很多有意义的研究,但需要指出的是,现有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曾创立过自己的公司或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人士样本而展开的,实证研究较少涉及学生创业这样的主题,以上研究能否完全运用到学生上仍然是个疑问。
学生群体和一般企业家群体的特质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同的,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不稳定的结果。
为了设计有效的项目帮助创业者,政策制订者们需要知道以上影响因素中哪些是比较重要的。
因此,对于前人所述的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还需要针对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
在当前环境下,创业正在世界社会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高科技企业的创业主体正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以及大学校友。
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创业,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和绩效,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1] 贺丹.2006.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 06.[2] 黄四枚.2009.高校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 叶映华.2009.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4): 73-77.[4] 廖慧萌.2010.上海市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TPB模[D].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毛雨.大学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6] 钟玉泉,彭健伯.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 009,(6):26-33.[7] 张云川,周雪敏,方登科,等.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高校的调研分析[J],2011,21(4):27-34.[8] 李永强,白璇,毛雨,等.基于TBP模型的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5):122-128.[9] 范巍,王重鸣.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人类工学报,2006,12(1):14-16.[10] 雷国铨,刘敏,潘守彬,等.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2):83-87.[11] 王满四,李楚英.基于 6 因素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广州的调查[J]. 广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10(1):90-95[12] 蒋雁.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构建与实证研究-以温州在校大学生为例[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08.[13] 齐昕,刘家树.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与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 28(16):152-154.[14] 莫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业意愿路径图—基于“计划行为理论”[J].科研管理,2009,(6):128-135.[15] 王华锋,郑珠,牛晋泽.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J].企业经济,2010,(11) :83-86.[16] 钱永红.个人特质对男女创业意向影响的比较研究[J].技术经济,2007,(7):36-40[17] CLEMENTK, WANG P W. Entrepreneurial interes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ingapore [J]. Technovation, 2004,(24): 163-172.[18] Ajzen,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vaiour[J].Organizational Behvaior a nd Hmuan Deeision Proeesses,1991,3(50):179-211[19] Bird,B.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The case of rinien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3):442-453[20] Birley,S.Female entreperneurs:Are they really any dieffernt[J].Jomua l of Small BusinessManagement,1989,27(l):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