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屋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进行分析
建筑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分析探讨

措施,雨水资源化利用主要用于绿化、道路及广场浇洒,车库地 面冲洗,车辆冲洗,冲厕,景观水体补水,循环冷却水补水等。
建筑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可采取的综合措施有建设下凹式 绿地,设置植草沟、渗透池等,人行道、停车场、广场和小区 道路等可采用渗透性路面,促进雨水下渗,达到雨水资源综合 利用的目的且不增加径流量。
国发办〔2020〕23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 [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社,2019. [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S].北京:中国计划出
版社,2016. [5]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S].北
规划和设计阶段文件应包括雨水控制及利用内容。雨水控 制及利用设施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使用。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应结合室外总平面、园林景观、 建筑、给水排水等专业相互配合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建龙,涂楠楠,席广朋,等.已建小区海绵化改造途径探讨[J].中
国给水排水,2017,33(18):1-8.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6] 候嘉琳.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雨水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
学,2017. [7] 何强.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教材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18:133-135. [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既有小区、老旧小区均为已建小区[1],对于有地下车库(地 下室)的小区,应根据车库顶板的覆土厚度、排水方式,合理确 定下沉式绿地和生物滞留设施的构造并采取防渗措施。同时, 优先考虑雨水的源头控制,采取雨落管断接的方式将屋面雨水 断接引入周围绿地或者高位花坛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或通过植 草沟、雨水管渠将雨水引入场地内的雨水收集设施。有景观水 体的小区,优先利用雨水作为景观水体的补水水源,并发挥景 观水体的雨水调蓄功能。
建筑工程中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雨水是我们地球上宝贵的水资源之一。
在建筑工程中,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已经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通过采用适当的技术和装置,雨水可以被收集起来并应用于多个方面,包括农业灌溉、景观水景、厕所冲洗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一、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屋面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雨水收集的主要来源。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将屋面的雨水导入集水设备进行储存和处理。
这些设备包括屋顶排水管道、雨水斗、雨水篦子和雨水蓄水箱等。
1. 屋顶排水管道屋顶排水管道是将雨水从屋顶引导到下水道或集水设备的管道系统。
这些管道通常位于建筑物的下方或者墙壁内部,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走。
2. 雨水斗雨水斗位于屋顶的低洼位置,用于集中收集和引导雨水流入下水道或集水系统。
雨水斗的设计应当合理,保证雨水能够顺畅地流入。
3. 雨水篦子雨水篦子位于雨水斗的入口处,用于过滤雨水中的杂质,防止污染下水道或集水系统。
4. 雨水蓄水箱雨水蓄水箱是储存雨水的容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材质和容量。
蓄水箱应保持干净,并安装过滤装置,以确保蓄集的雨水的水质符合要求。
二、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地面雨水收集系统主要通过地面的排水系统来收集雨水。
这种系统通常适用于户外的景观区域和道路。
1. 排水沟排水沟是一种用于收集地面雨水的沟渠。
它可以沿着道路或者园林区域进行布置,将雨水引导到统一的集水设备。
2. 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一种通过植物来处理和利用雨水的方式。
它通常是一个设计精美的花坛,利用植物的根系来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这不仅可以减少雨水的排放,还可以美化环境。
三、雨水利用技术一旦雨水被收集起来,我们还可以将其用于多个方面。
1. 农业灌溉雨水可以被用于灌溉农田或者植物园,满足作物的水分需求。
这种利用雨水的方法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同时减少农业用水的成本。
2. 景观水景雨水可以被利用来充实花坛、湖泊、喷泉等景观水景。
排水系统的常见类型及特点分析

排水系统的常见类型及特点分析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和选择对于保障建筑物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排水系统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的排水系统。
一、雨水系统雨水系统主要用于收集和处理建筑物屋面和道路的降雨水。
根据其设计和功能,雨水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集流系统集流系统通过设置雨水斗和水槽等设施,将降雨水从建筑物屋面集中收集到下水道或再利用系统中。
该系统适用于屋顶面积较大,降雨量较大的建筑物,并且可以提供大量的雨水资源供后续利用。
2. 排放系统排放系统通过设置排水管道和检查井等设施,将降雨水迅速排放到排水管道或自然水体中。
该系统适用于降雨量较大或是建筑物周围无法设置下水道的情况,具有排水迅速、安全可靠的特点。
3. 滞留系统滞留系统通过设置滞留池和渗水管道等设施,将部分降雨水暂时滞留在建筑物内或周围的地下,延缓排放时间和降低排水强度。
该系统适用于降雨过程短暂但强度较大的区域,可以减少排水管道的负荷压力,避免排水积水。
二、污水系统污水系统是将建筑物产生的污水从室内排放到下水道或处理设施中的系统。
根据不同的排放要求和处理方式,污水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干式排水系统干式排水系统采用排水管道将室内的污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污水处理设施中。
该系统适用于大多数建筑物,具有排放简单、清洁卫生的特点。
2. 水封式排水系统水封式排水系统采用水封器将室内的污水与外界隔离,防止恶臭气体以及病菌的进入室内。
该系统常用于厨房和卫生间等污水产生较多的区域,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
3. 分流式排水系统分流式排水系统将室内产生的污水按照不同性质分流到不同的管道中,例如将厨房污水与生活污水分开处理。
该系统可以降低某些污水的处理成本和环境影响,适用于对特定污水有分别设计要求的建筑物。
三、地下排水系统地下排水系统主要用于处理建筑物周围地下水、排水井等的排放和排水。
根据处理方式和需求,地下排水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排水井排水井是一种储存和排放地下水的设施,通常采用井洞结构,并通过排水管道将地下水排放到下水道或自然水体中。
屋面雨水水质及其收集回用技术分析

屋面雨水水质及其收集回用技术分析许润;高泉祀;康建雄;任拥政;殷利华【摘要】屋面雨水是一种可供回收利用的水资源,探究了屋面雨水水质及屋面材料、雨前干期和空气质量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雨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下垫面,以油毡屋面污染最重,雨前干期时间越长,屋面雨水水质越差.利用雨水花园对屋面雨水进行收集和预处理后储存在水箱中,储存在水箱中的各项指标因为沉降作用和微生物作用存在竖向差异,污染物浓度会逐渐下降,微生物数量会逐渐增加;降雨会带来储存水箱中浊度、TN、TP和耗氧量的升高,菌落总数由于稀释作用反而下降.储存在水箱中的雨水经过超滤膜过滤后,检测的几项指标可达到分散式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期刊名称】《净水技术》【年(卷),期】2019(038)008【总页数】6页(P124-129)【关键词】屋面雨水;水质;收集;储存;回用;饮用水【作者】许润;高泉祀;康建雄;任拥政;殷利华【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在大力倡导建设“海绵城市”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雨水成为一种利用潜力大的优质水源[1],特别是在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雨水更是一种重要的,甚至是某些地区唯一的饮用水源[2]。
屋面作为重要的下垫面和雨水集流面,相较于路面,其集水速度快、水质好,为雨水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更多可操作性[3]。
我国对于屋面雨水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主要研究如何控制城市非点源污染,研究内容包括屋面径流的初期冲刷效应、屋面径流水质特征、不同屋面材料对屋面径流水质的影响等[4]。
近年来,屋顶绿化已成为提高城市空间绿地率和改善雨水径流的有效手段,屋面雨水在绿色建筑中的回收利用成为研究热点[5-6]。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建设所需的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城市中的雨水也在增加,然而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是将雨水排放到排水管道中,导致雨水的浪费和城市内涝的发生。
因此,利用建筑与小区雨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技术,能够解决城市面临的雨水排放和利用难题。
本文将就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进行详细的论述。
二、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的重要性1.环境保护:利用建筑与小区雨水可以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避免雨水对城市的侵蚀,减少城市的污染。
2.资源利用:雨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通过合理的收集与利用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3.节约用水:将雨水收集起来可以用于灌溉、清洁、冲厕等非生活、非工业、非饮用的用水需求。
4.构建生态城市:通过利用建筑与小区雨水,可以构建生态城市,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的原则1.分级利用原则:根据雨水的水质等级,将雨水利用分为不同等级,进行分级处理和利用。
2.综合规划原则:雨水利用需要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进行综合规划,确保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与城市的建设相结合。
3.技术先进原则: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保证雨水的高效收集和利用。
4.市场化原则:建立健全的雨水市场化机制,促进雨水的合理利用和推广。
四、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的工程技术规范1.雨水收集系统(1)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将建筑和小区的雨水通过排水沟、雨水篦子等设备进行收集。
(2)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将建筑和小区的屋面雨水收集到集水系统中进行储存和利用。
2.雨水利用系统(1)一级利用: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绿化、地坪冲洗等非生活、非工业、非饮用的用水需求。
(2)二级利用:通过二次净化处理,将雨水用于冲洗、冲厕等生活用水需求。
(3)三级利用:采用先进的净化处理技术,将雨水用于工业用水、饮用水等高级别用水。
3.雨水处理技术(1)物理处理:通过过滤、沉淀等物理手段去除雨水中的杂质。
雨水收集施工方法详解

雨水收集施工方法详解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水资源日益紧缺,雨水收集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解析雨水收集的施工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并实施这一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需求分析在施工雨水收集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根据自身的用水需求以及可收集的雨水资源量,确定所需的收集系统规模和种类。
常见的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屋顶收集系统、地面收集系统以及雨水花园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系统类型,并进行详细的设计。
二、屋顶收集系统1. 准备工作确定屋顶收集系统的安装位置以及收集容器的类型和规格。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屋面是最主要的收集面,需要确保屋面的排水系统畅通,以避免雨水积聚和渗漏问题。
2. 安装雨水收集容器根据屋面的面积和收集需求,选择合适的雨水收集容器,如水塔或水桶。
将容器安装在屋顶下方的合适位置,确保稳固可靠,并与下水管道连接。
3. 滤水系统为了排除雨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需要安装滤水系统,如滤网或过滤器。
滤水系统能有效地过滤杂质,提高雨水质量。
4. 使用与管理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于灌溉、清洗或冲厕等非饮用水的用途。
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洁雨水收集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水质合格。
三、地面收集系统1. 准备工作确定地面收集系统的安装位置,一般是在建筑物周围的坡地或院子中。
选择合适的雨水收集面积和收集容器,可以使用混凝土、塑料或植物渣土等材料建造。
2. 建造收集设施根据地面的情况,挖掘适当的坑洞或建造水池,用于收集雨水。
可以在周围设置管道或渠道,将雨水引入收集设施。
3. 过滤与储存为了净化雨水,需要设置过滤网或物理过滤装置,以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
同时,选择适当的储存设施(如水井或水桶),以便储存收集到的雨水。
4. 应用与维护与屋顶收集系统类似,地面收集系统收集到的雨水也能用于非饮用水的各种用途。
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洁收集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水质合格。
雨水花园是一种将雨水直接用于植物浇灌的方式。
浅析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屋面雨水利用

浅析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屋面雨水利用张文韬(湖南师范大学附中湖南·长沙410006)摘要如今,逢雨必涝,城市里看海;逢旱则干,热岛效应加剧,这种现象在城市发展中越发严重。
而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样既能改善我国逢雨必涝的现状同时又能利用雨水资源。
本文针对如何更好的实施海绵城市建设中屋面雨水利用,对目前国内外屋面雨水利用的现状,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其利用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海绵城市屋面雨水利用现状建议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A水对于城市来说,既是滋养土地、维系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源,又是带来洪涝灾害的自然隐患,也是生态景观不可缺少的要素。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城市地表水严重污染,又进一步加剧了当前国内许多城市可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从而雨水的收集利用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就。
还有,我国由于不同地域的地理条件及气候迥异,中国年降雨量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并有着显著差异的丰水期枯水期。
因此,我国在雨水利用建设方面可借鉴国外先进优秀的方法和技术,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建设适合当地情况的屋面雨水利用系统。
1绪论1.1城市雨水利用发展概况雨水利用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技术,数千年以前就被人们采用,并一直在缺水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其技术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迅速发展。
目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屋顶绿化雨水利用、屋面雨水利用、区域雨水利用和回灌地下水雨水利用四种。
1.2国外屋面雨水利用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可行性首先要考虑的是雨水水质。
一般情况下,不经过处理或者经过简单处理的雨水足可用于城市绿化用水、工业循环水以及景观娱乐用水等。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分析摘要: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将我国的创新创造力、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在此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界物质的运用有了更大的需求、其利用水平也大大增强。
如今,节约环保理念全面渗透到生产建设中,国家大力呼吁要节约水资源,针对部分地区存在的降雨天气状况,科学开展雨水回收利用工作具有极为积极的意义。
然而我国现有雨水回收系统收集的雨水纯净度相对较低,其应用也受到了局限。
从整体角度看,雨水回收系统的结构设计过于简单,收集环节许多杂质易混入雨水之中,这不但不利于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运行,还会对个别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针对此,本文围绕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展开了分析,对其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建筑给排水设计;应用对策引言:如今,建筑给排水工程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项目,但因我国水资源匮乏,而给排水工程会耗费大量的水资源,所以如何利用水资源并节约用水是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重点。
当下,我国很多地区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同时落实了渗、滞、蓄、净等治理措施,这不仅能降低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能合理控制75%以上的雨水。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应用的重要性就目前来看,应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开展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降低建筑施工对水资源的消耗程度,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中国人口极多,人均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再加上各行业领域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所以可直接应用的淡水资源急剧减少[1]。
当下我国很多城市都面临着水资源紧缺问题,这不仅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科学降低水资源损耗并将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高,这已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同时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人们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设计工作期间,设计人员不但要考虑给排水系统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还要将系统运行成本适当降低,同时还要意识到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绿色化、节能性,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应用到给排水设计工作中正好能满足这一工作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而城市用水量加大,造成水资源供应紧张,同时城市紧张,同时城市的不透水路面越来越多,导致雨水资源大量流失,水资源体系逐渐失去平衡。
雨水利用不仅是开源节流的一条途径,而且是缓解或解决缺水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具有节水、防洪、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效益。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可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功能。
1、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
国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
国外对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技术起步较早,在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并且建立了相关的保障体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开始对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目前,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其特征是设备的集成化,尤其对于建筑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和控制,形成了系列化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的成套设备。
国内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
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相对国外起步较晚,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发展比较落后。
目前,在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城市开展雨水收集与利用项目。
在2001年,我国国务院批准了首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规划,在2003年,北京水利局也发布了《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此规定包括北京的新建工程、扩建工程和改建工程在施工时都必须对雨水利用工程进行建设。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雨水收集利用按其规模可以分为三大类:建筑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园区雨水收集系统和城市管道雨水收集系统。
建筑屋面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多用于独立式住宅或者公共建筑中,收集到的雨水含盐量少、污染程度轻、PH值为中性、硬度较低等优点,不需要进行软化,可直接进行冲厕所、灌溉绿化和洗车等等,充分节约水资源,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
(1)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原理。
本文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思路是在屋面外围砌筑女儿墙,屋面坡度为2%,沿屋面外边缘按一定间距设置雨水管,将雨水管
内的雨水收集到总水管内。
在总水管底部建有雨水过滤池,在过滤池底部铺有砂石对雨水进行简单过滤。
过滤池下部建有蓄水池,通过雨水管道将过滤池内过滤的雨水流入蓄水池,蓄水池四周设有透水管道,蓄水池内部设有抽水泵,且上部设有水龙头,并与厕所供水管道连接。
市政管道与总雨水管连接,当过滤池的雨水装满后,剩余的雨水通过总雨水管流人市政管道。
(2)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具体分析。
①雨水管。
建筑屋面雨水收集的雨水管设计,每隔十米设置一根雨水管,雨水管的直径为8O,若干根雨水管上部与屋面连接,下部与雨水总管连接,为保证雨水的正常流动,雨水总管的直径为中100。
为防止雨水管堵塞,在屋顶的雨水口处设有钢丝网槽,用以收集垃圾和便于人们进行清理。
雨水总管底部与雨水过滤池连接,并且在雨水总管下方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与市政管网连接,当雨水过滤池满后,过多的雨水可通过溢流管进人市政管网,以免发生内涝。
②过滤池。
过滤池的底部和四周均为不透水材料,而顶部为透水材料,同样有着收集雨水的作用。
雨水通过雨水总管和顶部的透水进入过滤池,因收集到的雨水含有杂质,所以过滤池底部铺有石英砂,对雨水进行简单的过滤,在过滤池底部开有空洞,通过管道与蓄水池连接,将过滤后的雨水流入蓄水池内。
③蓄水池。
蓄水池为六面不透水材料,蓄水池与过滤池连接的管口出设有浮球,当水位上升到管口时,浮球将飘起将管口堵住,当蓄水池内的水位下降时,浮球离开管El,雨水继续留入蓄水池为蓄水池提供水分。
蓄水池内部设有抽水泵,上部连通地面水龙头,为水龙头提供水分,供人们洗车或清洗路面使用;蓄水池底部四周设有透水管道,雨水通过透水管道为地表植物提供水分和补充地下水;蓄水池为社区的水景区域提供水源;还解决了人们冲厕和清洗厕所问题。
④透水管道。
在蓄水池四周设有透水管道,因管道上下均具有透水性,雨水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还补充地下水位。
为防止透水管道因泥土渗透而堵塞,在安装时应用透水土工布进行包裹,在土工布和透水管道之间填充石子,方便雨水的渗透。
此工作无需人工操作,自动为地表植物提供水分,提高植物成活率的同时,大大减轻劳动力。
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发展优势
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具有很好的节水效能和生态环境效益,既解决暴雨来临时可能产生的内涝问题,又符合我国当前严重缺水的国情,对雨水进行储存可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对绿地进行灌溉,节省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并且投资成本低,但成效显著。
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议
我国对于雨水的处理技术和水质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随着城市雨水利用试点的不断展开,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力求制定最经济合理的方案,来达到最佳效果。
我国雨水收集利用技术还不成熟,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体系,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开始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雨水作为一种绿色水源,它以方便、经济和干净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
本文主要对建筑屋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进行分析。
通过对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讨论,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争取雨水利用最大化。
城市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需要对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水资源状况、可利用降雨量大小,以及最终的用途进行综合分析,以优化设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本文所设计的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方案设计简单,实施方便,并且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特别是透水管道的设计,上部透水可持续为地表植物提供水分,无需劳动力为植物进行灌溉,下部透水可渗于地下,缓解地下水位下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