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及评价机制

合集下载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二篇)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二篇)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

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打好基础,和谐发展”,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学会自我防护,拥有健康体质。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校本课程是根据自己学校特色开发的课程。

完善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实施,使学生打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基础,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1、人本性原则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正是本着这一原则,中华美德故事、古文学鉴赏课中我们搜集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断,让学生赏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点,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使之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

2、整体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

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中,低年级重视学生的礼仪养成教育,中年级我们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理解能力的培养。

高年级主要学习以后在社会上生存的知识、方法。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小学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1一、校本课程开发需求评估1、学校特色建设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的独特的发展方向。

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

我校以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学陶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思路。

作文教学是我校办学特色,十多年来,我校开展了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为主题的系列课题研究,包括《作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两个苏州市级规划课题,《作文教学策略研究》《农村小学生活作文教学中审美功能的研究》《生活作文教学中实践“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研究》3个陶研会、教育学会省级课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读写结合能力的研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作文实践活动中挖掘作文教育资源的研究》《生活作文教育中渗透新时代荣辱观教育的研究》《网络环境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5个吴江市级规划课题等。

作文与学生学校生活、与社区活动联系紧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我校作文特色相结合。

2、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构成,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

同时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程定位、学习主体的地位、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上存在区别,但两者又有联系,综合实践活动依托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系列化就可以形成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3、学生发展的需求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第1篇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校本课程在小学教育阶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校本课程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1. 深入挖掘学校特色,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

2. 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

4.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组织架构1.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评估。

2. 设立各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具体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 设立教师培训小组,负责组织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

四、课程开发1. 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需求,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依据。

2. 目标确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方向。

3. 内容设计:根据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注重学科融合,体现校本特色。

4.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如探究式、体验式、合作式等,提高教学效果。

5. 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课程实施1. 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2. 教学安排:将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

3. 教学指导:加强对教师的教学指导,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

4. 课堂教学:教师按照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5. 评价反馈:及时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六、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加大资金投入,为校本课程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

3.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三篇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三篇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三篇篇一: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

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打好基础,和谐发展”,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学会自我防护,拥有健康体质。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校本课程是根据自己学校特色开发的课程。

完善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实施,使学生打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基础,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1、人本性原则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正是本着这一原则,中华美德故事、古文学鉴赏课中我们搜集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断,让学生赏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点,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使之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

2、整体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

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中,低年级重视学生的礼仪养成教育,中年级我们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理解能力的培养。

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5.教师表现:评价教师在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6.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度、学习兴趣和收获。
五、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学校、教师、学生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2.同行评价:组织教师相互评价,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3.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3.完善评价制度:建立健全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确保评价工作有序开展。
4.落实评价经费:学校保障评价工作所需经费,确保评价活动顺利进行。
八、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指导,推动校本课程质量不断提高。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积极参与校本课程评价工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
五、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学校、教师、学生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2.同行评价:组织教师相互评价,促进教学交流,提升教学水平。
3.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4.课堂观察: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
5.成果展示:通过学生作品、竞赛成绩等展示校本课程成果。
三、评价原则
1.公正公平: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2.多元化: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全面、多维地评价校本课程。
3.自主性:尊重学校、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4.持续改进:关注评价结果的运用,推动校本课程的持续优化。
四、评价内容
1.课程目标:关注校本课程目标的明确性、适切性和达成度。
2.课程内容:评价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求,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如下:一、课程设置1. 教育目标小学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2. 课程结构小学课程设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体育等主干课程,以及社会实践、生活技能、信息技术等综合课程。

各学科内容贯穿全年级,形成有机整合。

3. 课程内容小学课程注重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发展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课程评价小学课程评价要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评价,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应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二、教学方法1. 多样化教学小学教学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个性化辅导小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灵活设置学习任务和活动,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3. 合作学习小学课程应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鼓励小组合作、团体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德育渗透小学教学要注重德育渗透,借助教学内容和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和行为习惯。

三、资源保障1. 师资建设小学课程实施需要配备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确保教学质量。

2. 教育设施小学课程实施需要提供良好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

3. 教学设备小学课程实施需要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课程管理1. 教学计划小学课程实施需要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科内容和学时分配,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2024年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___年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学阶段的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小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制定本课程实施方案,旨在促进小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交、实践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注重学生的基础素养培养,包括语言、数理、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认知、思维、创新、实践、社交等方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包括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欣赏和创造。

三、课程设置1. 语文课程。

2. 数学课程。

3. 自然科学课程。

4. 社会科学课程。

5. 艺术课程。

6.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

7. 家庭与生活技能课程。

8.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四、课程特点1. 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通过语文、数学、科学等课程的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强调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社会实践、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注重个性发展和多元化教育。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选择,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4. 强化课外活动和综合素质评价。

通过课外活动的组织和教学评价的改革,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教学方法1.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通过提供适合学生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个性化教学。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六、教育资源为了实施本课程实施方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教育技术设备、图书馆资源、实验室设施等,并与社会各界合作,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和资源。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7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

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一、课程指导思想以教书育人为宗旨,认真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科学健身的能力,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为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而发挥体育教学的特殊功能。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为了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为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我校在体育课中进行了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尝试,以体现新课程主动、创新、实践、合作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跳绳运动的技能技巧,养成团结合作,敢于拼搏,不畏困难的品质,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二、跳绳校本课程的目标:跳绳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利,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和全面的发展。

同时体现健身性特点和终身体育理念,在体育课中实施“快乐跳绳”,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快乐地参与体育锻炼,激发学生参与跳绳学习的热情,启发学生掌握跳绳锻炼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使体育锻炼伴随他们的一生。

跳绳校本课程让学生掌握跳绳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并能在日常锻炼中加以运用;提高学生的体能与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竞争意识、高尚的团队精神。

三、跳绳校本课程原则:学校在确定跳绳校本课程内容及进行实践时,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

学校体育课程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课程内容调适时,充分考虑各个领域所占的比重,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教育教学目标。

小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养、学习能力素养、身心健康素养、社会实践素养等。

2. 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艺术、体育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

1. 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2. 数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3. 英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4. 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5. 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三、教学方法。

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跨学科的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思维。

3. 注重实验探究和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育教学管理。

1. 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 加强对教师教学情况的指导和评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3. 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五、实施保障。

1. 加强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提供必要的教育教学条件和环境。

2. 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保障,提供必要的学生保障服务和支持。

3. 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所以我校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西安丰镇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

根据本土实际,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现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

2024年小学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小学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小学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于小学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

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和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有必要对小学学校本课程进行更新和改革。

本方案旨在构建一个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未来社会需求的小学学校本课程。

二、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

2. 强调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具备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能力。

3. 注重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程设置1. 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增加课外阅读时间,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并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开设写作课程,教授学生基本的写作技巧。

2. 数学课程数学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注重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的联系。

3. 英语课程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

采用沉浸式教学法,增加英语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开设英语角和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4. 自然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开设科学实验课程和科学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5. 社会与生活课程社会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感。

教授学生关于社会、家庭、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社会问题和挑战。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参与度。

6. 艺术与体育课程艺术与体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身体素质。

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增加体育课程的时间和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身体健康水平。

2024年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___年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小学是学生基础教育的起点,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小学阶段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素质教育。

因此,本篇文章将探讨____年小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培养学生在艺术、体育、科技等领域的才能。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心社会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课程设置1. 语文。

强化语文课程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数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供多样化的数学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英语。

加强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提供国际化的教学材料和环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 科学。

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兴趣。

5. 社会。

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加强对社会问题和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思考。

6. 音乐、美术、体育。

提供多样化的艺术和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体育素质。

7. 科技教育。

引导学生运用科技工具进行学习和创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力。

8. 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和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8篇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8篇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8篇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透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用心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争创学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二、开发目标1、坚持自愿自主、灵活开放的原则,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潜力。

2、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实现目标多元资料宽泛,用心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潜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4、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培养具有科研潜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料1、基础性课程:《‘五个一’养成教育》、《古诗词鉴赏》、《智力数学》等。

2、丰富性课程:《语文实践》、《数字与生活》、《数字日记》、《好词佳句》、《法在身边》、《化学与健康》、《探索自然》等。

3、发展性课程:根据本校实际状况,用心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计算机基础应用、英语角、舞蹈、绘画、书法、版报、广播、写作等。

四、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潜力,我们将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以教师丰富的实践为基础,选取参考有关资料,诱导教师透过超多的创造性劳动,自编或选编校本课程教材。

学校主要是审核、并适当资助教材的刊印整理,保证校本课程教材的科学、合理、有效。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㈠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㈡进行前期论证1、结合现有资源,透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征集教师的意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具体科目及资料。

2、就即将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考察所开发的课程是否贴合学生及家长的意愿与需要,如贴合需要的,学校负责可行性论证;如不贴合的,则取消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计划。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精选3篇)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精选3篇)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精选3篇)篇一: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广州路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基础训练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进展、给老师专业的进展、给同学共性的进展供应了新的舞台。

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同学的进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进展同学共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同学的进展,依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班庄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争论,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进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1、总目标: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动前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拓展同学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

2、同学进展目标:在学问、品质、力气、共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进展,使同学的进展有更宽敞的空间。

3、老师进展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争论者,促进老师专业化成长。

4、重点突破:以学校特色项目为基点,在和谐团队氛围下的开发校本课程,向各学科延长。

三、组织与实施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争论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董玉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争论和实施。

副组长:杨强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老师编写校本教材和支配老师上课,实施课程方案、对校本课程的争论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同学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状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员:王桂梅韩晨霞王玮周杰孙畅郑胜利领导小组主要职责: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争论、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老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训练教学力气。

④积累课改资料,准时供应教改信息。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的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声在空中飘荡。

校本课程,这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领域,让我来谈谈如何为小学打造一套独特的实施方案。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我们要明确校本课程的核心定位,那就是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能力。

2.激发学生兴趣爱好,拓展知识面。

3.强化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课程内容与设置1.学术探究:包括科学实验、数学思维、文学创作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2.艺术修养: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课程,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社会实践:包括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环保行动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生活技能:包括生活常识、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学术探究类:(1)科学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

(2)数学思维:以趣味数学题为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3)文学创作:鼓励学生进行诗歌、散文、小说等创作,提升文学素养。

2.艺术修养类:(1)绘画:教授基础绘画技巧,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创造力。

(2)音乐:学习基本音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演奏能力。

(3)舞蹈:教授舞蹈基本动作,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协调性。

3.社会实践类:(1)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培养奉献精神。

(2)社区活动:举办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3)环保行动: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环保意识。

4.生活技能类:(1)生活常识:教授生活小窍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

(2)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人际交往:教授交往技巧,提升学生人际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1.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探讨。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前言本方案是为小学的课程实施提供指导和支持,旨在帮助学校制定和实施与校本课程相关的策略。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课程。

本方案将详细介绍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并提供相关的评估和监测指标,以便学校能够全面了解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

二、目标1. 适应学生的需求:校本课程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能力等方面的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2. 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校本课程应关注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包括认知、情感、社交等各个方面。

3.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校本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4. 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校本课程应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实践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内容1. 语文:校本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地域文化,设计与语文学习相关的活动和项目,如读书分享会、写作比赛等。

2. 数学:校本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游戏等方式,设计与数学学习相关的活动和项目,如数学游戏比赛、数学建模等。

3. 英语:校本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

可以结合国际交流和文化体验等方式,设计与英语学习相关的活动和项目,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

4. 科学:校本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

可以结合实际问题和实验室实践等方式,设计与科学学习相关的活动和项目,如科学展览、科学实验比赛等。

5. 社会科学:校本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公民意识。

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和调研等方式,设计与社会科学学习相关的活动和项目,如社区服务、社会问题研究等。

6. 艺术和体育:校本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和体育兴趣和能力。

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与艺术和体育学习相关的活动和项目,如美术展览、运动会等。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及评价机制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及评价机制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及评价机制实施。

即校本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情况。

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研究情况以及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学生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兴趣、研究能力、研究成绩等方面。

教学资源的利用包括教学设备、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方面。

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从而得出实施效果的评价。

4、效果。

即校本课程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评价校本课程的效果,需要从学生的研究成绩、学生的研究兴趣、学生的研究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还需要考虑校本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影响。

只有全面地评价校本课程的效果,才能真正地反映出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校本课程评价的方法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测试法等。

其中,问卷调查法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到学生、教师、家长对校本课程的看法和评价。

访谈法可以深入了解到教师和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的看法。

观察法可以直接观察到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和互动情况,从而了解到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测试法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成绩和研究能力,从而了解到校本课程的效果。

三、校本课程评价的意义校本课程的评价,不仅能够促进校本课程的发展和完善,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通过评价校本课程,可以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利用。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校本课程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施阶段是将校本课程设计转化为现实教学行为的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评价实施阶段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评价课程方案的落实程度,即校本课程方案是否真正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二是关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评价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交流活动是否体现了校本课程的预成性和生成性;三是评价教学过程的方法和手段,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改革考评办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二、考评方法:
根据本课程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从考查学生的能力入手,采取平时考查与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考评。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基础知识20%、方法和能力20%、态度习惯、成果展示40%和期末考查20%,根据学生的最终成绩评定学生等级,分别用优、良、一般三个等级进行综合评定。

三、考评细则:
(一)基础知识(20%)
课堂上所教学的内容中,用于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

(二)方法和能力(20%)
主要根据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课堂参与、与人合作”的表现,由教师用“好、较好、有进步”的等级进行评价。

(三)态度习惯成果展示(40%)
主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前准备、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习惯”课堂表现等进行评价。

(四)期末考查(20%)
教师根据平时的教学内容选取一部分难易适度的题目,采取笔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

以写字样本和语文课本为准。

(五)评奖
教师根据以上考查结果评选一、二、三等奖,并给予适当奖励。

2017年8月26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及评价机制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西王家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及评价机制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

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

这就要求,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一、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这里所说的校本课程内容,是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的内容。

可以表述为:校情——主题——方案——实施——效果。

1、校情。

也就是学校的实际情况。

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也是校本课程评价的起点。

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时,就要对学校的校情加以重新审视。

对学校的外部、内部环境,课程资源、学校的物资装备技术条件,学校的传统和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规划等,进行分析和定位。

将对校情的分析和评估,作为评价校本课程目标主题的依据。

2、主题。

指校本课程开发所选用的题目。

校本课程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利用哪种内容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就需要选择校本课程的主题。

例如,我们可以将当地的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农业领域、经济领域以及民族风俗等作为校本课程的主题等等。

校本课程的主题规定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取向,是需要重点评价的。

只有明确了校本课程的目标主题,才能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设计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方案。

3、方案。

即预设的校本课程“蓝图”。

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方案》,以及围绕《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值得指出的是,校本课程方案的评价,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关键性环节。

因为《课题研究方案》具体地指向了教学活动,指向了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和目的。

评价课程方案时,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从三个维度进行整合性评价。

既要分析课程方案中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还要评价课程方案是如何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

总之,只有能够促进本校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方案,才能有效地实施。

4、实施。

是指校本课程的执行和落实,也就是教学活动情况。

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将校本课程设计的“蓝图”运用于现实教学行为的过程。

只有课程方案得到实施,才能实现学生发展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生成的转化。

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对照课程方案,评价落实的程度。

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方案是否落在了实处,落实在教学活动之中。

哪些地方落实的好,哪些地方落实的不好,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改进。

二是关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

这就要评价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交流活动,是否既体现了校本课程的预成性,又体现了生成性。

三是评价校本课程实施的手段和方法。

教学过程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因此,通过评价,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5、效果。

即通过校本课程实施所达到的成效和结果。

效果的评价较之于其它方面的评价更为复杂。

这是因为育人的效果不同于工业生产的效果,难以用量化的统计数字来完成。

主要原因是课程本身有显性的知识和能力,也有隐性的知识和能力。

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的表现是容易判断的,隐性的潜质则是难以评价的。

这就要求评价者把显性的评价和隐性的评价结合起来,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

尤其要关注将评价的视角从效果的表现形式转向效果的内容,从师生的行为表现转向主体的内心体验。

从而去触摸和诊断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得到个性发展的脉搏。

二、校本课程评价方法1、教师评价。

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也是校本课程的管理者与评价者。

所以,教师评价,一方面是学校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自我反思性评价。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该指向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和能力、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由此达成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自我评价,应该是对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的反思。

通过评价与反思,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

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直接感受者。

所以,学生评价,既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指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在教学过程的行为表现来进行。

例如,某一门选修课,学生都不愿意参加,或者虽然参加了却没有积极性。

那么,这样的课程显然是不受欢迎的。

值得强调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最有权利对校本课程的建构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

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

学校可以设计一些调查问卷,让学生对课程和教师进行评价,以便获取第一手评价资料,调整和改进工作。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加油”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的参考条件。

(3) 学习的成果。

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袋中。

3、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是最基本的评价,包括界定学校的背景,确认课程的服务对象并评估其需求,确认满足需求的可能方式,诊断需求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判断目标是否能响应已知的需求。

背景评价旨在提供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4、输入评价。

这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所需要而且可以得到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价,是对课程实施可行性的评估。

它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各种方案的潜在成本;课程的优势与劣势;课程伦理问题;课程资源的可获得性等问题。

5、过程评价。

这一阶段的评价,主要是描述课程实施过程,从而确定或者预测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比如:有关活动是否按预定计划得到实施;是否在以有效的方式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等,从而为课程开发者提供修正课程的有效信息。

6、成果评价。

这一阶段的评价主要是测量、解释和判断课程的成效。

具体的做法是收集一些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前三个方面的评价联系起来,对课程的价值与优点作出判断与解释。

在斯塔弗比尔姆看来,成果评价仍然是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而不只是最终的鉴定。

三、校本课程评价的策略校本课程的评价,对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要使这一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必须树立新的理念,转变评价的功能。

从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评价功能,转向人的发展。

让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服务。

这就启发我们,进行校本课程的评价就是要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整体发展。

为此,必须采取多元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评价策略。

1、评价的多元化校本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既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又指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就是改变过去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状况,实现课程评价的的民主化。

将评价作为由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分析与评估的过程。

从而促进教师、学生、管理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主动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自觉改进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实现自我发展。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是指从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向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评价。

也就是说,要评价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某一方面。

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到学习水平,从创新精神到实践能力,从知识观到价值观、人生观等。

还要考查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不同发展。

承认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2、评价的多样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说在进行校本课程评价时,从过分强调量化评价逐步转向对质性的分析与把握,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

学生的发展是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单纯以量化的评价描述人的发展,是简单而浮浅、呆板而僵化的。

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关注质性评价,以全面、真实、深入地再现评价对象发展的特点。

因此,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

既要有行为观察,又要有成长记录;既要有表层的作业,又要有深层的学习日记。

使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清晰、更准确地反映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事实,为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可资借鉴的科学依据。

3、评价的综合化这里所说的综合性评价,有两层含义:一是评价校本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诸方面的综合因素,多方面采集和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丰富、补充校本课程的方案。

另一层含义是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评估。

特别要重视发展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为终结性评价奠定基础、提供依据,使终结性评价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

进而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和计划,作为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起点。

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既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评价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