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内科学(11年修改完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发热
发热是体温过高的一种特殊类型,真正的发热是体温调节临界点的改变,临界点提高,升高体温到一个新的临界点发生的适当的生理反应。与体温过高的区别在于,发热的增加体温不仅仅是到一个新的体温临界点,而且还出现热候。
病因
外源性致热源或抗原进入机体通过激发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引起发热反应,内源性致热源在肺脏、肝脏和脾脏通过吞噬细胞贮存和释放,淋巴细胞不产生内源性致热源,但可通过分泌淋巴因子产生发热反应,某些肿瘤细胞也可产生和分泌内源性致热源,已知许多刺激内源性致热源的因素包括病毒、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真菌、某些类固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无机化合物以及引起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抗原。
★晕厥
是指一种伴有突然衰竭、暂时性意识丧失和全身性虚弱的临床综合征,其原因是由于能量物质、氧气或葡萄糖不足,引起脑部代谢功能障碍。猫的临床症状不易发现,一旦发现疾病已进入晚期。
病因
晕厥发生的三个主要原因是缺氧、贫血和缺血。缺氧常发生于肺部疾病,或生活在低氧环境如高海拔地区。贫血则导致降低血液运送氧的能力。缺血则见于引起降低心输出量的各种疾病,如心肌梗塞或心律失常。
症状和诊断:
1.2体温调节异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ability)
概述
正常动物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着动态平衡,将体温稳定在较狭窄的正常范围内,但体温也不是绝对恒定的,存在昼夜温差,大多数变化在1℃左右。
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如产热多于散热,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并出现热候时,即称为发热。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机体防御疾病的反应。
虚弱常发生于大部分疾病经过中,如贫血、异常渗漏、心血管疾病、慢性炎症或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与药物有关、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紊乱、发热、代谢功能障碍、肿瘤、神经功能障碍、神经肌肉疾病、营养障碍、过度活动、精神障碍、肺部疾病和骨骼疾病。腹腔急性或慢性积液发生虚弱是由于器官功能障碍,蛋白质损失,疼痛。
发生急性贫血时,晕厥比虚弱常见,在急性失血时虚弱常突然发生,相反长期贫血与慢性虚弱有关,呈间歇性发作。犬贫血时,当血红蛋白下降至70~80g/L,红细胞压积小于0.22~0.25L/L时常出现虚弱。猫贫血时,血红蛋白下降到40~50g/L和红细胞压积下降到0.15L/L时临床症状明显。
(4)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和粪便的检查。针对不同的动物、品种差异,有目的地进行血、尿、粪的常规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5)特殊诊断:根据病史调查和临床检查确定引起体重下降的原因,在血液生化、尿液分析、粪便检查后,确定是否进行胸腹部X线投照、甲状腺素浓度等检查。
二、体重增加
体重增加是指动物在短时间内明显上升。
(4)营养性衰竭症:能量与蛋白质缺乏,特别在严寒的季节,如新生仔猪低糖血症。
临床症状及检查
除测量体温外,应观察动物的表现,分析发生病因。由于体温低下的原因、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全面的血液学分析、生化和凝血参数的检查,以确定在严重或长期体温低下时的器官功能障碍状态及其异常特征。
治疗
轻度体温低下不需强制性增加体温,但中度或重度体温低下则需要提高体温,要注意避免仅仅应用体表加温。增加体温方式可首先减少散热,保持体表干燥,小动物可用毛毯、毛巾等包裹的方法,或用红外灯、婴儿加热箱等增加环境温度,治疗时采取加温输液。
但在某些病理状态下,机体由于散热超过产热则发生体温低下。
体温增高主要由于体热的产生、热的吸收增加或散热障碍,由于某些药物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也可导致体温改变,剧烈的运动可使体温提高2℃左右。
一、体温低下(Hypothermia)
病因
(1)产热减少:麻醉药诱导的下丘脑体温调节机能抑制、麻醉药诱导的代谢抑制、某种原因减少肌肉活动、心输出量减少、外周灌注量减少及休克,如产后瘫痪、急性瘤胃阻塞;代谢机能下降如肾上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许多疾病后期的发热动物体温突然下降则预后不良。
1.1体重的变化(Changes in Body Weight)
一、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是指动物在较短时间内体重明显降低。
1.病因:
(1)营养因素:食物摄取不足、饲料质量低劣或适口性差、各种原因引起的厌食、吞咽障碍、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微量元素缺乏,如反刍动物钴缺乏,常呈地区性疾病,矿物元素缺乏导致骨骼发育不良。
兽医内科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1常见临床症状的病理和诊断
症状(symptom)动物患病时,由于组织、器官发生形态改变和机能异常而呈现出的异常临床表现,称为症状,通常又称体征(sign)。
症状学(symtomatology)是研究症状的识别、出现原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的学问。
综合征(Syndrome)某些症状常依固定的关系而联系在一起,并同时或在同一病程中先后出现,这种症状的组合称为综合征候群或综合征。某一综合征候群常可提示某一特定器官、系统的疾病,或可反映疾病的基本性质。
症状诊断学是研究如何根据以动物表现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症状的表现是病畜就诊的原因,又是兽医诊断疾病的线索、依据和向导。兽医专业学生踏入临床医学,也就是从学习症状学开始,症状学可以说是把学生由对疾病无知导向对疾病有知的敲门砖。
临床表现的症状多种多样,许多不同疾病可以表现相同的症状,即异病同症,同一症状又可以由不同的原因所引起,即同症异病,因此,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首先要从疾病的症状发生原因入手,掌握发生同一症状的各种原因,提出相似可能的疾病,再分析患病动物的病因类型,最后确立疾病诊断。
检查时应注意鉴别和诊断腹水、水肿、肌肉肥大、内脏巨大等,同时应注意体温、脉搏和皮肤的检查以提供引起体重增加的临床资料。
腹水或外周水肿见于低蛋白血症(肝脏疾病、肾病、肠病)、心脏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右心衰竭)、传染性或炎性腹部疾病(犬传染性腹膜炎、脓性腹膜炎、胰腺炎)、肝病(肝硬化、门脉栓塞)。
肌肉增多见于活动和能量的增加、内分泌障碍如胰腺瘤、肢端肥大症、药物治疗。活动增加同时摄入高能量饲料可导致体重增加和瘦肉的增加。
兽医内科学
兽医内科学概论
兽医内科学(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是一门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的一门综合性兽医临床学科,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及相应的治疗手段,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规律,临床症状、转归、诊断和防治等理论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宠物饲养数量不断增加,犬猫等宠物疾病的诊疗又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领域,成为本学科研究的另一个新内容。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温变化结合环境的变化及病史分析,不难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败血症、毒血症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首先脱离高温环境,增加空气流通,应用适当的镇静药物以减少动物的活动。常采取静脉输注等渗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同时应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冷水浴、直肠灌注冷水等方法,小动物可采取酒精涂擦体表增加散热,结合临床表现适当应用支持疗法,如补充葡萄糖和蛋白质,充足的饮水等。
二、体温过高(Hyperthermia)
体温过高是由于产热增加和吸热过多,或散热障碍引起的体温升高的现象,如仍在动物体温临界点可调节范围之内,并无热侯。中暑(heat stroke)是临床最常见的体温过高现象。
病因
(1)高温环境在高温高湿环境,肥胖、毛厚的动物等因素可诱发高热。
(2)其他因素神经性高热如下丘脑损伤,包括丘脑炎症、新生物或其他损伤损害丘脑调节中枢所致、动物脱水导致蒸发散热困难、过度的肌肉活动可产生体温升高。
★虚弱
临床分为几种类型,如倦怠无力、疲劳、全身肌肉虚弱、晕厥、癫痫发作和意识状态的改变。
倦怠无力和疲劳是指缺乏能量。其他近义词包括昏睡、不愿活动等。这种状态需要与意识状态改变相区别,如昏迷、木僵以及嗜眠症。全身性肌肉虚弱或软弱无力,是指力量的丧失,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反复肌肉收缩以后。软弱无力发展成为不全麻痹、运动性瘫痪、感觉丧失、共济失调。
(1)病史调查:详细询问动物的临床症状表现,如腹泻、咳嗽、多尿。体重急速下降5%~10%则十分明显,重要的是定量确定体重下降程度,并区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的体重变化。
(2)临床检查:确定临床上的症状,如吞咽动作异常、有无腹泻、腹围大小、瘤胃蠕动、有无厌食、心脏和肺部异常表现以及动物的饥饿状态等。
(3)饲料分析:检查饲料气味、营养成分及其适口性,比较动物饲料摄入量与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在考虑环境因素的前提下,饲料成分和性状不变,要充分分析原发病的病因。
症状
体温升高是主要诊断依据,大多情况下通过测量直肠温度获得第一手资料,温度可高达42℃,甚至43.5℃,呼吸、心率增加,脉搏细弱。早期饮欲增加,动物寻找阴凉处或躺在水中。当体温高达41℃时,呼吸困难,呼吸浅而不规则,脉搏急速变弱,动物先表现安静,但很快表现反应迟钝,并伴有衰竭、痉挛、昏迷。当体温达到41.5℃~42℃时,大多数动物会发生死亡。
(2)营养不良:这类体重下降应通过详细调查饲料成分,以发现饲料质量、类型、饲料添加剂的变化。
(3)胃肠道症状:除厌食之外,还可见返流或呕吐、腹泻等食欲不减少、贪食而体重下降:主要由于过多营养消耗、代谢旺盛,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妊娠、泌乳、慢性传染病、生长过快、剧烈的活动、肿瘤等,糖尿病、肾病等。
2.诊断
(4)能量需求增加或过度消耗:极度高热、严寒等是常见的病因之一。在许多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也发生能量需要增加,如泌乳、过劳、妊娠、发热或炎症引起的代谢增加,甲状腺机能亢进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和电解质丧失。
2.临床症状
(1)厌食:见于多种传染性疾病,炎症、肿瘤、中毒、神经性或代谢性障碍。厌食可包括假性厌食(如牙齿疾病、颞下颌肌炎)、原发性厌食(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继发性厌食(代谢性或中毒性)、应激环境因素(长途运输、气温过高、犬猫有新的家庭成员)等。
1.病因:过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药物治疗、活动减少、内分泌障碍及遗传倾向也可引起。大多数体重增加是因为能量摄入增加,即采食增加而活动减少。某些内分泌障碍,如垂体功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动物妊娠期间的体重增加是常见的生理现象,必要时需进行直肠检查及超声诊断。
体重增加导致的肥胖是临床常见的问题,无论是小动物还是大动物,都会由于肥胖而继发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在反刍动物则易发生在怀孕晚期和泌乳期间的生产性和代谢性疾病经过中。
诊断源自文库
根据病史分析、临床症状以及用药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病史分析:确定症状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结合现症状,尽可能获取家庭病史资料,是否用过药物治疗,了解药物的副作用。
临床检查:
应详细检查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如心率、心杂音、心电图,神经反射、运动功能、感觉异常等,以便发现疾病的原因,例如呼出气味表明尿毒症或糖尿病,难闻的口腔气味表明口腔、牙齿、咽部和食道损伤。贫血、发绀、黄疸和静脉回流的黏膜变化表明心脏、贫血等疾病。淋巴结增大表明淋巴肉瘤或与肿瘤和败血症有关的局部淋巴结肿大。心肺听诊确定心音节律不齐、心杂音和异常呼吸音。
(2)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过度丧失:糖尿病引起的尿糖增加,各种胃肠道疾病引起的粪便蛋白质排出增加,肾脏疾病引起的蛋白尿,体表或体内寄生虫引起的严重蛋白过度丧失。
(3)消化吸收障碍:导致腹泻的各种类型肠炎,反刍动物的肠道线虫病,结核病,球虫病,肉孢子虫病,捻转血矛线虫病,猪的肾虫病、圆线虫病和蛔虫病。胃肠道肿瘤和胃肠道溃疡也是可能的病因。
治疗
发热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有目的地选择抗生素,对原因不明的发热可选用广谱抗生素,同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大剂量输液、输氧,表面冷却技术、电扇、水、乙醇、冰袋、全身水浴等和内部冷却技术如输注冷却的等渗输液。还可应用解热药物如安乃近、氨基比林等。
1.3虚弱与晕厥(Weakness and Syncope)
(2)散热增加:湿冷多风环境及小动物输入冷溶液、躺在冷而没有隔热的地面、高热时的过度降温处理,脱毛和体表潮湿等。
(3)体温调节障碍:应用药物如酚噻嗪、安乃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肿瘤和水肿;内源性毒素,导致下丘脑调节中枢损伤及肾上腺能和交感神经系统损伤;新生和老龄动物最易由于外界环境温度低下而散热增加。
症状
突然发生,持续性发热,食欲不振或厌食,精神沉郁,不愿活动,淋巴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体温增加根据不同病因表现不同的热型。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临床检查即可进行诊断,关键是确定病因。不同种属和年龄的动物可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临床检查时要注意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检查,结合热型的变化和血液学分析做出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