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又称乌金高原。
位于中国中部偏北。
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北纬34°~40°,东经103°~114°。
东西千余公里,南北750千米。
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关中平原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
跨山西省、陕西省北部、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海拔1500到2000米。
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
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矿、铁矿、稀土矿储量大。
中文名黄土高原外文名Loess Plateau地理位置中国中部偏北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别称乌金高原位置北纬34°~40°东经103°~114°范围晋、陕、甘、青、宁、豫等省区矿产煤矿、铁矿、稀土矿储量大黄土高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1基本简介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种,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
但由于缺乏植被保护,加以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川。
气候较为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平坦耕地不到十分之一,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45°的斜坡上。
地块狭小分散,不利于水利化和机械化。
水土流失严重。
黄河每年经陕县下洩的泥沙约16亿吨,其中90%来自黄土高原,随泥沙流失的氮、磷、钾养分约3,000余万吨,这也是导致黄河下游泥沙堆积,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之一。
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是中国改造自然工程中的重点项目之一,治理方针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这种治理措施已取得了重大成绩。
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巨大,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6.3《世界上最大的黄图堆积区-黄土高原》基础练习试题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基础练习题一、单选题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所示区域为我国A.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2.关于图所示区域的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为华北平原、②为黄土高原B. ①为黄土高原、②为华北平原C. ①②都位于第二阶梯D. 该地区地势东高西低3.读图,判断①处的传统民居是A. 蒙古包B. 吊脚楼C. 窑洞D. 土楼4.下列地理描述与其对应的地形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 “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B. “千沟万壑”——东北平原C. “沙漠广布”——四川盆地D. “黑土广布”——黄土高原5.下图展示的地形区是A.内蒙古高原B. 黄土高原B.C. 云贵高原 D. 青藏高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图示阴影范围地区是()A.长白山区B. 黄土高原C. 华北平原D. 东北平原7.造成该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 退耕还林还草B. 植被遭到人为破坏C. 黄土土质疏松D. 降水集中,多暴雨8.针对该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史料记载,数百年前,图示甲地区为一片茂密的森林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往日的优美环境现已面目全非。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甲地区是A.云贵高原B. 黄土高原C. 青藏高原D. 内蒙古高原10.制约甲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A. 寒潮和台风B. 火山和地震C. 滑坡和泥石流D. 干旱和水土流失11.要实现甲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A. 提高粮食产量B. 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C. 大力发展交通D. 大力发展旅游业12.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是()A. 植树种草B. 修建水库C. 打坝淤地D. 修建梯田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甲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开阔坦荡B. 黄沙万里C. 千沟万壑D. 雪峰连绵14.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 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B. 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C. 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D. 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15.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即“黄土风情”。
区域地理黄土高原_图文
历史——营造宫殿 樵采、开荒、战场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
②人为原因(90.4%)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轮荒制度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
②人为原因(90.4%) 开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
四、水土失的治理
2.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①压缩农业用地,重
2、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和 破坏植被
植被稀少
过度放 牧
过度垦 殖
过度樵采
植被破坏
于是造成:水土流失 ,沙漠化
植被破坏 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开矿
陡坡毁 林开垦
人类 活动
影响 修路
采矿
影响因素
特点
影响
自
降水
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
水
然
地形 地形过渡带,坡度大,物质不稳定 土
因
植物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2.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④有计划做好煤矿的土 地复耕工作。
黄土高原是我国最大 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 产基地,避免由于煤炭 开发而引起的大规模水 土流失。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3.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它在黄土高 原上多达百万条以上。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 垂直节理发育 土质疏松,易流失、崩解
1.水带走了什么? 2.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 3.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 4.这样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 5.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
6.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
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带走了地表肥 沃的土壤
农作物产量下降
严重 水土 流失
【经典】黄土高原(通用模板)PPT
人为:长期的过垦过牧破坏了植 被
生态 环境 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我 国的水土流失总面积 达356万平方千米。
我国水土流失严 重的地区: 云贵高原、四川 盆地、东南丘陵 等
气候:季风气候,
降水量大或降水集 中;
地形:一般为山
区,地表坡度较大。
400
800 80 0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河流: 黄河流经本区
土壤: 黄土地
成因?
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
西北风
中
自然 环境
风沙来向
蒙古高原
A 西北
戈壁
内蒙古高原
沙漠
黄土高原
黄土
秦岭 基岩
B 东南
黄土 高原 地貌 特征
成因? 黄土高原上的川
黄土高原地貌的
形成过程
严重的水土流失
生态 环境 问题
原因
自然: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 多物质易溶于水
风成说
风吹来的黄土
黄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土
高 原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后果
水土保持的方法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治理的成效
பைடு நூலகம்
年降水量线
河流含沙量增大 表层肥沃土壤流失
四、水土保持
生态 环境 问题
黄土高原变绿了——大规模植被建设前后对比
宁夏彭阳的蚂蚁森林,持续的植树造林活动正在让 黄土高原恢复绿色
四、水土保持
生态 环境 问题
缓坡修筑梯田
修建挡土坝
陡坡植树造林
生态 环境 问题
位置范围 文明的摇篮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
位于山西省与陕西省之间,以太原为中心。
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十分显著。
它是一个海拔较高的高原,表面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自然景观。
黄土高原的土壤非常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黄土高原的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适合人类居住。
黄土高原的历史文化也十分丰富。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如秦始皇陵、华清池等。
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黄土高原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许多城市和乡村得到了发展和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然而,黄土高原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是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由于过度开垦和工业污染等原因,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等。
黄土高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地区。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地区。
为了保护好这个地区的环境和发展好这个地区的经济,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区域地理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北依内蒙古高原,南濒秦岭,西端与西宁盆地相接,东端与太行山骑跨,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
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黄土高原并非贫瘠之地,其植被分布格局通常为森林向荒漠草原过渡。
浩瀚的黄沙塑造了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黄土高原。
在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进程中,黄土高原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
黄土高原的居民主要分布在晋、陕、甘等省份,其中山西、陕西两省最为集中。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6.3《世界上最大的黄图堆积区-黄土高原》基础练习题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基础练习题一、单选题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所示区域为我国A.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2.关于图所示区域的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为华北平原、②为黄土高原B.①为黄土高原、②为华北平原C. ①②都位于第二阶梯D. 该地区地势东高西低3.读图,判断①处的传统民居是A. 蒙古包B. 吊脚楼C. 窑洞D. 土楼4.下列地理描述与其对应的地形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 “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B. “千沟万壑”——东北平原C. “沙漠广布”——四川盆地D. “黑土广布”——黄土高原5.下图展示的地形区是A.内蒙古高原B. 黄土高原B.C. 云贵高原 D. 青藏高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图示阴影范围地区是()A.长白山区B. 黄土高原C. 华北平原D. 东北平原7.造成该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 退耕还林还草B. 植被遭到人为破坏C. 黄土土质疏松D. 降水集中,多暴雨8.针对该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史料记载,数百年前,图示甲地区为一片茂密的森林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往日的优美环境现已面目全非。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甲地区是A.云贵高原B. 黄土高原C. 青藏高原D. 内蒙古高原10.制约甲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A. 寒潮和台风B. 火山和地震C. 滑坡和泥石流D. 干旱和水土流失11.要实现甲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A. 提高粮食产量B. 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C. 大力发展交通D. 大力发展旅游业12.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是()A. 植树种草B. 修建水库C. 打坝淤地D. 修建梯田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甲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开阔坦荡B. 黄沙万里C. 千沟万壑D. 雪峰连绵14.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 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B. 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C. 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D. 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15.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即“黄土风情”。
高二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
高二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黄土高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片地理区域,位于华北与西北的交界处。
它是中国最大的黄土丘陵地带,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黄土高原地区地貌丰富多样,土壤肥沃,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也面临着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下面将重点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黄土形成原因、以及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等。
1.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黄土高原地处内陆,地势起伏较大,呈阶梯状分布。
地表被厚厚的黄土所覆盖,形成了丘陵和沟壑密布的地貌。
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植被生长条件艰苦。
在地貌形成过程中,由于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的变化,产生了丰富多样的黄土地貌。
2.黄土的形成原因黄土主要是由黄色的风成粘土和黏土矿物组成的,它是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水力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黄土的形成需要沉积物的堆积和各种地质力量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形成了现在的黄土高原。
3.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虽然黄土对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大量的降雨和风力容易造成土壤的腐蚀和侵蚀,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河流污染、水资源紧张等问题。
此外,黄土高原还面临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4.黄土高原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加强植被恢复与重建,通过植被的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其次,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如修建护岸、梯田、防风林等,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黄土高原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特征之一,它的地貌、形成原因以及面临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等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学习的内容。
通过加强保护和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黄土高原的资源,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在八年级的地理学习中,黄土高原是重点内容之一。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地区,西起陕西,东至山东,南接长江,北隔黄河与内蒙古相邻,地域辽阔。
本文将就黄土高原的形成、地理特点、资源、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黄土高原的形成黄土高原是在新生代第三纪第四纪期间,随着冰川消退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由西北向东南隆起的一种地貌。
由于太阳辐射下的高温条件、水分蒸发增加和较强的风蚀作用,本区域的地表土壤开始逐渐干燥,逐渐衍生出一下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多种特殊地貌形态。
二、地理特点1.地形特点黄土高原的地形主要呈现出平原-山地的组合。
形态上呈现出高原、丘陵和盆地三种地形类型。
这里的地形相当复杂,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山峦起伏,地势崎岖,森林、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齐备,这里人烟稀少,空气清爽,气候宜人,是众多旅游爱好者及写作、绘画的灵感源之一。
2.气候特点由于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内陆干旱气候区中心地带,因此其气候特点主要是少雨、降水分配不均、气温差异大。
主要气象现象有极端高温、干旱、风沙和灰霾等自然现象。
三、资源黄土高原具有丰富的资源储量,常见铁、煤、铜、铝等矿产类资源的产量很高。
同时还有各种动植物资源,特别是这里的枸杞属于质优品质,丝瓜、小麦、玉米等作物产量也相对较高,但受天气影响很大。
四、环境问题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中国每年都遭受着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而黄土高原是影响最严峻的地区之一。
按照目前的严峻形势判断,即使全国降水量的增加,这里的沙化也不会减少,土地退化和失去耕作价值的现象仍然很严重。
因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重大的复杂和紧迫。
总之,这里的地貌、气候、资源、环境问题等已经形成了庞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从人口的增长问题、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等都需要我们重视与处理。
黄土高原(中国地形区)—搜狗百科
黄土高原(中国地形区)—搜狗百科展开全文●山地区黄土高原西部涅水与黄河谷地之间的拉脊山、马衔山等海拔3000-4000米,相对高差1000-2000米,地势高亢,河谷深切,谷坡陡峭,是黄土高原海拔最高的石质山地。
黄土高原中部的六盘山、白于山、唠山、子午岭、黄龙山、关中盆地北侧的北山等主要为石质或土石中山。
六盘山主脊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东西两侧地貌差异较大,是黄土高原中西部之间-条重要的地形界线。
白于山海拔1500-1800米,是洛河、延河、无定河、清涧河等的发源地,山体黄土厚度50-70米,岭脊起伏和缓,山坡流水侵蚀、重力侵蚀活跃,是黄土高原典型的土石山地。
子午岭、黄龙山,岭脊和缓,受人为采伐、开垦,植被破坏严重,流水侵蚀,重力侵蚀严重。
关中盆地北部的北山,由娄敬山、宝鉴山、碑子山、尧山等构成,海拔900-1200米,山势疏缓低矮,南陡北缓,主要由寒武、奥陶系灰岩构成,岩溶地貌发育。
黄土高原东部山地主要有吕梁山、太行山、中条山等,以石质中山为主。
吕梁山北起管浑山,南到龙门山,山体宽度30-100千米,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山势北高南低,山顶起伏和缓,局部保留有宽展平坦的古夷平面。
中条山位于晋豫之间,走向北东东,主脊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雪花山1994米,山势西高东低。
●丘陵区丘陵区是黄土高原面积最为辽阔的地貌区,占黄土高原面积的56.79%。
由于丘陵区面积广大,各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甘肃临夏、和政、渭源等地为土石丘陵,海拔1900-2300米,相对高差150-250米,坡面沟谷侵蚀强烈。
甘肃定西、渭源、通渭、会宁等地分布着面积广大的黄土梁状丘陵。
陕西白于山、子午岭、唠山的外围地区,以及富县、宜君-带丘陵多呈纵长的梁状,梁面坡度和缓、梁坡陡峭、坡面沟谷侵蚀活跃。
分布于山西河曲、保德、兴县、临县等黄河沿岸,以及陕西绥德、米脂、佳县、清涧、神木、府谷等地的饰状丘陵是黄土高原最典型的丘陵地区,饰顶海拔1200-1400米,呈错落的馒头状,赤坡多凸形坡,地面异常破碎,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最强烈的地区。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一)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根底上的进一步的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开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一)知识目标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后果4、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开展观。
一、导入(以黄土高原的图片来导入本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师出示,生代表朗读,生明确目标。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过渡语句:学习一个地方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师出示图片,生读图找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主要跨越的省区,小组派代表答复,师出示答案)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2、主要跨越的省区: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3、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过渡语句:这么多的黄土是怎么形成的?)(师布置学生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说法)4、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师出示出示图片,生思考“刮得风的方向〞师提问,生代表答复)(过渡语句:专家们到底找到了什么证据证明“风成说〞说呢?)(师布置学生从课本上找到证据,并理解这些证据的所证明的东西)5、证据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第三条证据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第四条证据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黄土高原地理知识
黄土高原地理知识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包括整个山西省、陕西省北部中间、甘肃省中部和东南大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青海省东北部、河南省西北部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和河北省西北部。
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带,自南而北兼跨暖温带、中温带两个热量带,自东向西横贯半湿润、半干旱两个干湿区。
高原东部、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中部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西部和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的气候既受经、纬度的影响,又受地形的制约,具有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特征。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变化大。
东南部半湿润地区降水为600毫米~800毫米以上,干燥指数为1.0~1.5;中部半干旱区降水量在400~500毫米,干燥指数1.5~2.0;西北部干旱区降水在300毫米以下,干燥指数为2~6。
在年降水量>400毫米的地区,发展旱作农业基本可行;降水量为300-400毫米地区,旱作农业便不稳定;年降水量为200~300毫米及其以下,发展旱物农业不可能,需要灌溉条件。
黄土高原降水季节性变化大,夏季最多,冬春最小,7、8月多暴雨,9月多连阴雨,暴雨是产生水土流失、黄土侵蚀地貌、洪涝、滑坡、泥石流的重要原因。
由于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也经常出现春旱和伏旱。
黄土高原的资料
黄土高原的资料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面积约50多万平方公里。
以下是关于黄土高原的一些资料:1. 地理特征:黄土高原地势较为平缓,海拔较低,平均海拔在800至1,600米之间。
地表主要由黄土覆盖,土质疏松、粘性强,容易被水侵蚀,形成了众多的沟壑、丘陵和小山脉。
气候方面,黄土高原属于内陆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旱。
2. 植被: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草原和灌丛。
由于降水量少,土地贫瘠,植被生长相对较差。
大部分地区植被以短命草本植物为主,常见的植物有白刺、蒿类、藜科等。
近年来,人工林的建设导致部分地区植被得到改善。
3. 土地利用:由于土壤贫瘠,黄土高原的农业发展相对困难。
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畜牧业和旱地农业。
畜牧业方面,主要饲养牛、羊等,以及特色品种如羊肉和羊绒的生产。
旱地农业主要种植小麦、马铃薯、玉米等作物。
4. 自然资源:黄土高原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等。
此外,该地区还富含铀等稀有金属矿产。
5. 环境问题: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和人类活动,黄土高原受到了严重的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问题的困扰。
裸露的黄土地表容易被风蚀和水蚀,形成沙尘暴,对周边地区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上是关于黄土高原的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可以进一步查询相关文献。
初中地理知识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初中地理知识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地理位置范围为北纬32°-40°,东经105°-115°之间。
黄土高原的面积约为61.6万平方公里,属于中国的四大高原之一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形特征:黄土高原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地势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一般在200-1000米之间。
整个地区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状,西北部海拔较高,东南部海拔较低。
2.地貌特征:黄土高原地区地貌多样,主要有黄土丘陵、黄土台地、黄土沟壑、峡谷和河流等地貌型态。
黄土丘陵地带沟壑纵横,丘陵连绵起伏,具有较强的侵蚀和崩塌现象。
黄土台地地带地势平坦,较少有陡峭的地貌。
整个地区的地貌形成主要是由于黄土的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
3.气候特征: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燥,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较少。
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对该地区的土壤形成和农业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水系特征:黄土高原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大部分河流属于干流和支流发育不全,河流水量较少,河道悬淤比较严重。
黄河是黄土高原最重要的河流,它经过该地区并向东流入黄海。
此外,还有诸如鄱阳湖、洪泽湖等湖泊。
5.土壤特征:黄土高原的土壤主要是黄土,具有较高的肥力和保肥性。
黄土的颜色呈现出红黄色或浅紫色,质地紧实,排水性差。
由于气候原因,黄土高原的土壤受到了较大的侵蚀和崩塌,形成了丰富的沟壑和土壤流失现象。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土豆、棉花等作物。
另外,该地区还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保护和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4份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一、课标分析根据中图版初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本节需要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地貌景观等知识。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实验法、读图法等多种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本节作为区域地理分析的常用实例,在历年历版本的初高中教材中均有涉及。
在本书中,黄土高原作为第一个区域分析的实例,为后面几节的区域分析做好了铺垫。
同时本节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内容,在历次考试中均占有重要位置。
三、学情分析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对城市、对省份的分析,本节是区域分析的第一节,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区域知识。
对于本节的具体知识,由于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有关水土流失的知识,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本节课上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从容达到学习目的。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在无教师指导前提下对给出的地图能够进行黄土高原的辨认以及黄土高原四至的判断。
2、掌握好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貌景观的名称及其特点。
(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提高自身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原因。
培养自身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3、通过实验分析法,模拟黄土高原三种地貌的形成机制,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价值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2、黄土高原三种地貌景观及其分析。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二)教学难点1、黄土高原上三种地貌形成原因。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读图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相结合。
七、教具准备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2、多媒体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黄土高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行为:欣赏歌曲《黄土高坡》——“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的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陪着我”。
黄土高原说课稿初中地理
黄土高原说课稿初中地理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本次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地理中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北方,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特征。
通过学习黄土高原,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地貌、气候、生态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篇课文是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教学内容背景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北方,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的形成、地貌、气候、生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和研究价值。
通过学习黄土高原,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地貌、气候、生态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组成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帮助学生了解其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黄土高原的形成:介绍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包括风力作用、水流作用等,帮助学生理解其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介绍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包括沟壑纵横、梁峁交错等,帮助学生掌握其地貌特征的基础知识。
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介绍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和特点,包括温带季风气候、干旱少雨等,帮助学生了解其气候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介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帮助学生了解其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介绍黄土高原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农耕文化、能源基地等,帮助学生了解其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二、学情分析(一)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初中学生在之前的地理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概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5E
110E
40N
35N
乌鞘岭
长城
宁
陕 夏
山
太 行
山
脉
西
西
秦岭
黄土高原东起__太_行__山_西至 乌鞘岭 _ 南至 ___秦_岭___北至 __长__城___,跨越了 ___山_西__省_ 、 ___陕_西__省_ 、 __宁_夏__回_族__自_治__区__ 、 ___甘_肃__省__等省。
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增 长
生态环境 恶化自然 灾害频繁
人均耕地减 扩大荒
少,燃料需 地开垦
求增加
面积
农作物 产量下 降
破坏植被, 开垦荒地砍 伐森林
总结病因
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 多暴雨
地形起伏大
植被稀少
黄
自 土人
然 高为
原
原 水
原
因
土因
流
失
开垦陡坡 毁坏树木
过度放牧 和采樵
滥用土地
黄
土 位于陕、甘、宁交界地带的长庆气田 高 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整装气田之一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及治理
看地图,熟悉黄土高原区的位置和范围
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地区
100° 40°
35°
105°
110°
长城
115°
太 行 山
秦岭
位置特征:
东—太行山 西—乌鞘岭
南—秦岭
北—长城
经纬度位置——35 N~ 40 N ; 105 E~114 E
海陆位置—— 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地带
3.小流域综合治理
③固沟 在主要沟道打坝 建库,拦泥蓄水, 支沟分段营造防护 林。
课外拓展:民俗风情
下沉式窑洞 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挖洞,形成一个四合院。
课外拓展:民俗风情
独立式窑洞 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 能自身独立, 又不失窑洞的优点。
课外拓展:民俗风情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
毛主席在这里写出了《为人民服务》等文章,指引着中国革命向着胜利前进。
黄土高原的成因中,其中“风__成__说___” 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 黄土物质是从_中__亚__、__蒙__古__等地的 荒__漠__、__戈__壁__吹来的。
中亚、蒙古
戈壁 沙漠
太行山
黄土高原
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
2.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原
能
源
长庆
开
发
和
利 用 黄土煤高炭 原的石油四大天矿然产气资源铝土
油和主其
、产要中
天然气量最大能 源 资山 西 省
山 西
、 源的
省
水 有煤
能 煤炭
炭储
、量 石
因此其,中已被煤探称炭明为储含“量量乌约的金占2高/全3 原国”
山西省的煤炭 工业基地有: 大同、朔州、 太原、阳泉、 长治、晋城、 汾西、霍州等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
②人为原因(90.4%)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轮荒制度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
②人为原因(90.4%) 开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2.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①压缩农业用地,重
坝地
点抓好川地、塬地、
坝地和缓坡梯田的建
设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2.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以水土保持林为主, 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 固沙、经济林、薪炭 林、用材林和四旁绿 化。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2.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 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 质量。并改善放牧管理, 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 场,以利于水土保持。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2.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④有计划做好煤矿的土 地复耕工作。
黄土高原是我国最大 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 产基地,避免由于煤炭 开发而引起的大规模水 土流失。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3.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它在黄土高 原上多达百万条以上。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3.小流域综合治理
重点——保持水土
措施——“三结合”
保塬、护坡、固沟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3.小流域综合治理
①保塬 平整土地,增加水流 入渗,减少地表径流; 营造护田林网,采用先 进的灌溉技术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3.小流域综合治理
②护坡 缓坡修筑水平梯 田发展林果基地; 封坡育林育草。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 垂直节理发育 土质疏松,易流失、崩解
1.水带走了什么? 2.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 3.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 4.这样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 5.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
6.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
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带走了地表肥 沃的土壤
农作物产量下降
严重 水土 流失
使沟谷增多、 扩大、加深
民 俗 民 风 展 示 会
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以面食为主,一天到晚三顿饭,天天离不开面食, 其中以面条和馒头为主 .陕西的面条厚、宽、长超出人们的想象,其形状 如同腰间所系的裤带 。锅盔也是山西的面食。
由于以面食为主,关中人的饭量就特别大。所以, 为了减少盛饭的次数,碗就做的特别大。
洁防花陕歌 手晒格西谣 擦防手农: 汗尘帕村 更又头老 实防上太 在雨带太 。 ,。,
耕地面积减少
向黄河下游输 送大量泥沙
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
水土流失的危害
(1)使 耕作土层 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单产降低。 (2)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 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 ”。 (3)造成当地 生态环境 恶化,直接或 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脆弱的生态环境
2.径流量:总量、汛期等
水量较小,汛期在夏季且年际变化大
3.含沙量:含沙量高 4.结冰期: 有结冰期 5.水能: 落差大,水能较丰富
黄土高原 地貌有什 么特征?
千沟万壑 地形起伏大, 地表坡度大,
黄土高原的地貌
(图片点击可放大)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高原的 土壤有什么 特点?
过度开垦 毁坏树木 过度放牧和樵采 开矿 无计划工程建设
破 坏 植 被
改变 地表 状态
加剧水土流失
人类为何这样做?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口增长太快
放羊娃 的故事
记者“你为什么放 羊?”答“赚钱 呗。”“赚钱干什 么?”“娶老 婆。”“娶老婆干 什么?”“生 娃。”“生娃干什 么?”“放羊。”
控制人口增长
为区山 “分西 黑布、 三着陕 角世西 ”界、 或上内 “罕蒙 乌见古 金的三 三特省 角大( ”煤区
田) ,接 被壤 称地
内蒙古
西 的 神 木 、 府 谷 , 山 西 的 朔 州 等优质动力煤,埋藏浅,可以露天乌 金 三 角 的 大 型 煤 炭 生 产 基 地包 括 内 蒙 古 的 准 格 尔 、 鄂 尔 多 斯煤 炭 资 源 特 点 : 大 部 分 属 于 发 热 地开,量 采陕高
钢铁工业
有色冶金工业 飞机制造 工业
化学工业 机械制造工业 建材工业
电子电器工业 纺织、食品工业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
①自然原因(9.6%)
黄土颗粒较细 土质疏松 垂直节理发育 暴雨集中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
②人为原因(90.4%) 植被的破坏
历史——营造宫殿 樵采、开荒、战场
3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D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 随时播种,四 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 地,此地产煤最多的省是 (D)
A黑龙江 B安徽 C河南 D山西
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B黄土高原景观有黄 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C黄土高原的“风成说” 得到了广泛支持 D生态建设已步入良性循环
3.降水特点: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分配特点等 年降水量较少,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105E
110E
40N
年降水量485mm
35N
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地形区 黄土高原 2.地势:地势高低、起伏变化 地势较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3.地表形态: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4.地貌类型: 黄土地貌
水1.补文给特:征以:降水为主要补给
6黄土高原独特的民居是 ( B ) A四合院 B窑洞 C 骑楼 D竹楼
请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我国云南 东川泥石流的成因。
谢谢观看! 2020
金不换
民俗文化
秦腔 是陕西
最具代表性 的戏曲,被 人称为“中 国戏曲的鼻 祖”。
凤翔彩绘泥塑
凤翔木板年画
陕北剪纸——十二生肖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 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 以上的历史。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B ) A上游 B中上游 C下游 D中下游
2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D )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准格尔煤田
鄂尔多 斯煤田
神府煤田
朔州煤田
龙羊峡 ★
★
★万家寨
黄
★天桥
★
河
★
三门峡
★
小浪底
黄黄河河刘 西中上家)游黄游峡;著著土(三名名高甘门水水肃峡电原电)、站的站、小:水:浪青万龙能底铜家羊资峡寨(峡、河(源(天南宁青桥)夏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