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的论辩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年论文

题目:墨家的论辩思想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201151010320

班级:11级汉语言文学3班

学生姓名:秦银鸽

指导教师:马世年老师

墨家的论辩思想

学生姓名:秦银鸽指导老师:马世年老师【内容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烽烟四起,社会的动荡孕育了一大批能言善辩的学者,形成了各种风格迥异的辩论艺术,而墨辩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种辩论艺术。本文从辩的来源、目的、方法、过程、内容、结果以及后期墨家的名辩思想七个方面来探讨墨家的论辩思想。

【关键词】墨子论辩逻辑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先秦时期继孔子之后出现的第二位文化伟人,开创了墨学,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明鬼等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为了宣传他的主张,墨子四处游说,言传身教,广征博引,以理服人。墨家善辩。墨子以“名辩”为基础,总结并提出有关辩说理论,创立了墨家辩学,使谈辩成为专门的学问。后墨家以辩著称于世,他们的名辩学说因此被后人称为“墨辩”。墨子的辩论与众不同,技巧高超,主要注重对具体内容的辩论,而名家,诸如公孙龙、惠子等人,则主要注重对一些概念的辩论。后期墨家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前期墨家的逻辑思想,而且批判和总结了惠施、公孙龙的名辩思想,因此,它是我国先秦时期水平最高的逻辑思想。

墨子《小取》篇对“谈辩”,即辩的目的、内容、方法、原则都作出了规定,其中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这段话基本上把墨子辩学的要领和盘托出了。

一、辩之定义

《经》所谓“辩”,约相当于今所谓“论证”。《经下》云:“谓辩无胜,必不当。说在辩。”辩而当者胜,这也还是“名实合”的精神,跟那些以诡辩取胜,是有根本分歧的。

从文字学上看,“辩”含有辩论、辩解、辨明的文字意义。“论”含有议论、评定之意。合起来即有通过议论来评定、辨别是非之意。

从本质上说,辩论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它离不开思维逻辑。因此,辩论也是一种逻辑斗智。

二、辩之目的

墨子将明是非、审治乱、别同异、察名实、处利害、决嫌疑作为辩的目的。《墨子 经说》云:“辩,争彼也。辩胜,当也。”“辩也者,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也”。辩,就是争辩、说理、分清是非异同。争彼就是讨论认识对象的是非问题,是是是,非是非,确定此是彼非或彼是此非,这正是论辩的任务和目的,墨子反对以是为非、似是而非的争辩术。在他看来,只有是关于矛盾命题的争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辩”。如对面山上的那只动物,第一个人说是猫,第二个人说不是猫,这叫“争彼”,即同一对象的一对矛盾命题之争。如果那是只猫,则第一个人说的是真,第二个人为假;如果那不是只猫,是只狗或者其他动物,那么第二个人为真。二者不同真,也不同假,那么结论必然只有一个,即:一真一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辩。辩,就要有理可循,有章可依,否则就是以辞夺理,无理取闹。

三、辩之方法

《墨经》还提出逻辑的辩论要遵循共同的游戏规则。一条是“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就是说自己赞同某些论点,不反对别人赞同,自己不赞同某些观点,也不要求别人。另一条是“通意后对”,即主张辩论双方互相沟通,先了解对方的主张再对立起来,这就可以避免偷换概念。

墨子在辩论中也用到了很多逻辑方法。言必有譬,无譬不言,先譬后言,是墨子惯用的辩论手法。墨子用染丝为喻,说明君王和诸侯要慎重选用人才,也说明教育感染的重要;用锐利的刀容易磨损,高大的树容易遭人砍伐为喻,说明做人“太盛难却”的道理;用杀一人是杀人,发动所谓仁义战争是杀更多人为喻,推行其兼爱、非攻学说,等等。喻理透彻,分析中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隐喻形式的譬喻方法则能够巧妙地将暗藏在譬喻中的道理表现出来。墨子劝说楚王不要发动侵略宋国的战争,公输般辩不过墨子,很不服气,他扔掉手中的器械说:“我知道用什么方法对付你了,但是我不说。”墨子微笑着说:“我知道你想用什么方法对付我,我也不说。”公输般与墨子的这段对话,话中有话,话外有音,这就是暗示。他俩的对话,把一旁的楚王弄糊涂了。他不解地问墨子:“你怎么知道公输般对付你的办法?”墨子回答说:“公输般的办法,不过是想杀了我。他以为杀了我,宋国就没有人守城了。但是,他不知道,我的弟子正拿着这些守城兵器,在宋国的城墙上,等着楚国的进攻呢!即使杀了我,也攻不下宋城。”用隐喻和暗示,在说理或驳斥中,充满机敏睿智。一句看似很平常的话语,却深喻要说的道理,轻言细语的谈话里,往往暗藏机锋。

矛盾律也是墨子论辩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辩论方法,它要求在一个思维过程中不能对同一事物对象作出不同的断定。墨子的学生向墨子请教。学生问:“有人

说学习没有用处。您认为是这样的吗?”墨子反问道:“既然学习无用,那他的观点值不值得学习呢?”言下之意,如果他的观点值得学习,说明学习是有用的;如果他的观点不值得学习,那不正说明他的观点是错误的吗!墨子就是利用对方自相矛盾的地方,驳斥“学习无用”的观点。墨家把矛盾律叫做“悖”,从墨子到后期墨家,都非常熟练地运用逻辑学中的矛盾律,避免谬论,驳斥对方相互矛盾的地方。

墨家对归谬推理运用得得心应手。墨子由鲁国北上齐国去游说,半路上遇到一个算命的先生。算命先生对他说:“老天爷今天在北方杀黑龙,先生您的面色黑,不能到北方去。”墨子没有理会算命先生的话,继续向北走去。墨子来到淄水河边,河水暴涨,过不了河。他只好掉头原路返回。在路上,又遇到了那位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很得意:“我对您说过,您不能去北方。您不听我的话,白跑了一趟吧。”墨子反驳说:“淄水暴涨,南方的人不能过河到北方去。同样,北方的人也不能过河到北方来呀,他们中间,有的脸是白色的,有的脸是黑色的为什么都不能如愿呢?况且,老天爷在东方杀青龙,在南方杀赤龙,在西方杀白龙,在北方杀黑龙,照您的说法,天下的人都不能走路了,这岂不是欺骗大家吗?所以,您的话不能听。”墨子从对方的言论中引出谬误,从而驳倒对方。恰当的归谬法,可以不知不觉地让对方由主动变被动,请君入瓮,然后推出意想不到的结论,使对方无法反驳。

辩论双方有时候势均力敌,谁也说服不了对方。这时不妨换一种辩驳方法。迂回诱入,就是很好的辩论方法。墨子为了不让楚国攻打宋国,找到公输般,想通过他说服楚王,停止将要发动的战争。要说服楚王,必先说服公输般。墨子便采用了迂回诱入的方法。公输般见墨子风尘仆仆赶到楚国,明知故问:“先生来楚,有何见教?”墨子答道:“北方有人侮辱我,我想借助您的力量除掉他。事成之后,送您一千金。”公输般断然拒绝:“先生知道,我是讲仁义的,不能随便杀人。”墨子马上说:“请允许我向您进言。我在北方听说您制造了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多的是土地,缺少的是人口。发动战争,损失自己本来就少的人口,而去争夺并不短缺的土地,应该不算作是聪明吧。宋国没有罪,却要受到攻击,这不能算是仁爱;你懂得这个道理,不去向楚王据理力争,不能算作是忠诚;争辩达不到目的,不能算是坚定;您知道杀一个人是不义,但却还要用战争去杀更多的人,这不能算是明晓事理吧。”一席话,让公输般张口结舌,无言以答。墨子先诱使公输般说出自己是仁义的,不能随便杀人。然后围绕对方的观点,从仁爱、忠诚等方面,展开论证,经过一连串的发难,得出“杀一人不义而杀更多人”的结论,使得公输般的观点自相矛盾,无力反驳而认输。

四、辩之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