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进城落户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进城落户 调研报告

进城落户 调研报告

进城落户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落户,寻找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为了解决农民进城落户的问题,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进城落户政策的实施情况,分析政策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针对不同群体的进城落户申请者、城市居民和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调研,以获取多维度的信息。

3. 调研结果3.1 进城落户政策实施情况根据调研数据,大部分城市都实施了进城落户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政策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也有助于改善城市的人口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一些城市的政策实施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落户条件的限制过多、手续繁琐等问题。

3.2 政策效果分析进城落户政策的实施对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促进城市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部分农民进城落户后,可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融入到城市社会中。

同时,他们也为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进城落户政策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促进了城市和农村的一体化发展。

3.3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进城落户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城市实施政策的方式和标准不一,导致落户条件不一致,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

其次,一些城市落户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农民对政策了解不深,无法及时了解政策的具体细则。

最后,一些城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跟不上人口的增长,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定压力。

4. 建议和对策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建立统一的落户标准和程序,减少不同城市之间的落户差距;- 加大对进城落户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政策的了解度;-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以适应人口增长的需求。

5.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进城落户政策对农民和城市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24最新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2024最新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2024最新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24最新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精选6篇)2024最新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篇1班级:电子商务1班姓名:学号:详细四川XX学院电子商务系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和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中仍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

我们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走访龙泉周边与网上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了农民工在城市中如何生存。

现在将此次实践活动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一、农民工整体现状我们从网上收集资料数据,了解到目前全国已有近两亿的农民工,且这些数量不断增加。

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为了增加收入而选择外出务工,而他们选择的职业大多数是建筑行业与进入中小型工厂。

最近十几年,我国虽然在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据我们对农民工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面临的诸如生产生活环境差、择业差别待遇、权益屡受侵犯、负担不断加重、社会保障缺位、教育培训滞后、子女就学无门、受社会歧视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广大农民工实质上已成为城市社会中最辛劳、地位最低的弱势群体。

二、农民工存在问题(一)农民工生活问题我们走访了学校周边现存的建筑工地,发现一个现象:建筑工地周边往往伴生许多路边的小摊,为农民工提供方便的饮食。

如:在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去往川师成龙校区的途中,之前建筑仍在施工期时,中午或晚上往往可以看见许多农民工在路边的小摊上吃饭。

只有一个简单的小凳子,简单的饭菜,而他们往往带着特有的建筑工地安全帽,身上是泥水与灰尘。

同样的情况,在去往炜岸城的路上也可以看见路边的小摊位。

在饮食方面:大多数农民工早上都是随便吃下,然后早早去上班。

至于中午,则是外面的小摊位草草解决,有的会是早上做好的饭菜带到工作地方中午吃,但那时吃的都是冷饭冷菜。

在住宿方面: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或出租房里,这些地方既狭窄又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没有其他娱乐用品。

进城农民工调查报告

进城农民工调查报告

进城农民工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与之相应的是,城市工作机会的增加和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而这一切的功臣就是城市建设者们,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进城农民工。

在城市发展中,农民工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他们的生活和就业状态如何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本文对农民工进行了调查,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这次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以及对农民工问题的一些思考。

调查背景本次调查主要面向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调查时间为2021年8月份,所选定的城市是全国大中城市的代表。

调查结果1.农村转型无法解决农民工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民工取得城市工作机会是因为农村土地的流转和转型所带来的机会,然而,这些机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不断减少,甚至有正在劳动的农民工被迫返回农村,这就暴露了农村转型无法扭转农民工现状的事实。

2.农民工待遇和权益问题调查结果还显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普遍获得的待遇与消费水平差距较大,他们一般租住简陋的住房或者集体宿舍,收入也很有限,因为他们没有获得劳动保障、社保以及其他福利保障。

这是由于农民工常年居留在城市,却缺少城市户口和有效工作证明等原因,使得他们在城市的就业和生活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3.未来发展前景的缺乏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农民工从事着工程建设、垃圾清理、餐饮服务等比较底层的工作,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这些工作有可能会被机器和技术所代替,这就使得农民工将来发展前景缺乏保障。

结论和建议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社会发展,在未来,如何解决农民工的问题将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命题。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建议:1.农村转型进一步增强支持力度,尤其是农村土地的流转与资产化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促进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

2.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及职业技能提升,使农民工能够适应城市新型职业的需求。

3.政府部门应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关注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福利和薪酬水平,并规范农民工的市场化劳动关系,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安全保障。

关于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关于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关于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关于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人口比重大,如何促使更多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尽快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进而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已成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重大课题。

一、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演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劳务市场主要是农民工的“两个趋势”不可逆转。

顺应新形势,畅通农民进城“管道”,既能开拓农民创业途径,又能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形成“三化”互促联动的良性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1、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客观需要。

新型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6亿元,增长19.7%,其中工业增加值40.25亿元,增幅达23.8%。

一批新崛起的农民企业家和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镇创办企业或到中小企业务工,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用全市人均8795元的gdp、三次产业27:33:40的结构和工业15%以下的就业率三大标志性指标,对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市正处在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大上工业,让农民进入城镇发展创业的最佳时期。

遵循客观规律,乘势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客观之需。

2、加速发展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农民进城不但直接转变为城镇的生产者,而且能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的增长,成为推进城镇化的直接动力。

据研究表明,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gdp 提高0.15个百分点,就业率提高0.33个百分点。

关于促进农民进城落户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促进农民进城落户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加值 4 9 0 . 元 。实 现 财 政 总 收 入 2 35 亿 元 , 方 财 政 收 3亿 1.5 地 入 178 元 。农林 牧 渔 业 总 产 值 ( 2 .5亿 当年 价 ) 1.3亿 元 , 346 农
民人 均 纯 收入 6 0 3 8元 。
实农 业 农 村 发 展 基 础 的 若 干 意 见 》 次 强 调 ,积 极 稳 妥 推 进 再 “
个 乡镇 和 1 街 道 办 事 处 ,6 7个 行 政 村 和 居 委 会。20 0个 10 09
年 , 市 实 现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12 .5亿 元 , 中 第 一 产 业 增 全 11 7 其 加 值 10 7亿 元 , 二 产 业 增 加 值 5 1 8亿 元 。 三 产 业 增 7. 9 第 4. 4 第
城镇化 . 高城镇规划水平 和发展质量 . 提 当前 要 把 加 强 中 小
二 、 安市 农 民进 城 落 户 现 状 分 析 淮
城 市 和小 城 镇 发 展 作 为 重 点 ” 大 力 发 展 县 域 经 济 , 住 产 业 “ 抓
转 移有 利 时 机 , 进 特 色 产 业 、 势 项 目向 县 城 和 重 点 镇 集 促 优 聚 , 高 城 镇 综 合 承 载 能 力 , 纳 农 村 人 口加 快 向 小 城 镇 集 提 吸 中 。 ” 进农 民进 城 落 户 。 一 步 提 高 城 镇 化 水 平 。 为 江 苏 促 进 成 省 各 级 党 委 、 府 亟 待 研 究 和解 决 的 问 题 。2 1 政 0 0年 年 初 , 按
地 输 出并 举 , 化创 业 就 业 技 能培 训 、 体 建 设 、 程 服 务 和 强 载 全
三 、 据鹤 岗市 现状 。 出 下步农 村劳动 力转 移 的几点 建议 根 提

关于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最新

关于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最新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2011】第6期二O一一年二月十九日关于农民进城安居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推动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城乡结构的变化,导致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特殊阶层——农民工,他们成为中国社会分层中正在形成和发展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

改革开放30年多来,由乡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从来没有间断过。

现在跨地区打工的农民已有800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5%—20%。

他们进城务工经商,跨地区流动就业,在所有的大中城市,在建筑、纺织、第三产业等许多重要领域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他们给经济生活带来了活力,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一些问题。

农民工进城务工安居就业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城镇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方面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增强我国工农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发展城市第三产业、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客观需要,总之,农民进城安居就业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文明辐射农村的现实途径。

目前,由于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存在,蒙阴县农民工进城在就业、安居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就业方面,农民工就业层次整体较低、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不规范、就业信息渠道不畅、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等;安居方面,住房面积小、居住环境差、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不完善、子女城镇入学门槛高等。

应优化农民工进城安居就业的体制环境。

本文通过调研,对蒙阴县农民在进城安居就业的基本情况和制约当前农民进城就业安居的障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为各部门制定促进和保障农民进城就业安居等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当前,各级都把加快城镇化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来抓,出台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

乡镇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调研报告

乡镇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调研报告

乡镇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调研报告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村与城市之间联系的纽带,城镇的发展状况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大盂镇是阳曲县四个建制镇之一,位于县城北部,是阳曲县的北大门,也是省城太原的北大门。

全镇辖12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国土面积1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600亩,总人口13000人。

全镇2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7002万元,财政税收完成**.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25元。

大盂镇交通便利,设施完备。

108国道、大运高速纵贯全镇南北,北同蒲铁路穿行本镇西南部,全镇12个行政村,8个处于大运路沿线,4个处于城贾路沿线,全部通了油路、水泥路;现建有11万伏变电站,有陕京二线天然气加压分输站和省天然气加压分输站设在大盂村南,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一、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的基本情况镇政府所在地大盂村,南距县城 13公里,北距忻州市30公里,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也是商业、集市贸易的枢纽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是以建材业为主、农副产品加工和畜产品养殖加工为辅的新型小城镇。

**年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以来,大盂村硬化了两条主街道,凿了一眼深井,扩建了一栋小学教学楼,新建了镇中学教学楼,镇中心卫生院,信用合作社和居民楼,依托深井水建了45栋节能温室。

经济发展的支撑依赖与项目建设,群众增加收入依赖项目建设。

大盂镇一手抓现有项目的发展壮大,一手抓新项目的引进落户。

全镇的两个支柱企业喜跃发公司、百城钢铁成为全县的亮点企业,喜跃发公司承揽县首邑西路等多项县级重点工程,承揽太佳线等多项省级重点项目,公司业务迈出国门,群众务工到了非洲。

百城钢铁成为全县的税收支柱企业,全年上缴税金**万元,但目前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面临效益下滑的不利局面。

与此同时,经过积极协商联系,投资在千万元以上水泥粉磨站项目即将投产,将成为全镇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调查与思考[合集]

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调查与思考[合集]

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调查与思考[合集]第一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调查与思考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调查与思考国家统计局宜宾调查队城镇化的实质是由产业聚集而带动的人口聚集,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可以说农村居民是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目前,宜宾农村居民对推进城镇化进程有什么看法?他们是否愿意进城居住和有些什么顾虑与担忧?近日,国家统计局宜宾调查队以“宜宾农村居民对城镇化进程的看法”为题,采取随机抽样并直接入户面访的方式,对宜宾县、江安县68户农村居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形成了这份调查报告,供参阅。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的68户的68人分布在宜宾县和江安县的10个乡镇,其中:男性46人,占67.65%,女性22人,占32.35%;18—34岁的占14.71%,35—60岁占72.06%,60岁以上占13.23%;全家月人均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26.47%,500—1000元的占36.76%,1000—2000元的占16.18%,2000元以上的占20.59%;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是务农的占69.12%,是工资收入的占14.71%,是做生意的占5.88%,是其他途径的占10.29%。

二、被调查对象对城镇化建设及进城落户的主要看法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城镇化建设持肯定态度,且认为自己有能力进城居住生活,只是目前意愿不太强、时间不迫切、顾虑比较多,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还不大。

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城镇化建设持肯定态度。

57.36%的调查者认为城镇化的加速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农村共同发展; 23.53%认为城镇化建设对农村更有利;8.82%认为城镇化建设对城镇发展更为有利;1.47%认为城镇化建设目前无效果。

大多数农村居民认为自己有能力进城居住生活。

调查显示,60.29%的人认为自己的收入水平能支持其进入本县镇(含城关镇)居住和生活,有17.65%的人认为能进入本省城市(含成都)居住和生活,有1.47%的人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外省中小城市居住和生活,还有2.94%的调查者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外省大城市居住和生活。

促进农民进城落户考察报告

促进农民进城落户考察报告

“ 府 +市 场 ” 的 “ 轨 制 ” 城 乡 政 双
子 平 台 ” ,健 全农 民 工 维权 服 务 机 住 房 保 障 模 式 ,结 合 农村 危 房 改 造 制 ,累 计 与 近 万 家企 业 签 署 就 业 服 务合 同 ,帮 助 1 53 农 民工登 记 就 2 .万 和 “ 渝 新 居 ”建 设 ,加 快 城 镇 拆 巴
建 设 成 为 长 江 上 游特 色 经济 走 廊和
扶 贫 开 发 示 范 区 ,全面 提升 区域 发
展 能 力 和 产 业 发 展 水 平 , 打 造 西 部 地 区 重 要 的 劳 动 力 吸 纳 地 ,增 强 农

主要做 法及 成效
步 调 整 优 化 产 业 布 局 ,培 育 壮 大 产业 群 ,积 极 发 展 新 兴 产 业 、 高 技
土 地 统 筹 管 理 和 用 途 管 制 的 基 础 上 ,探 索 解 决 农 民 转市 民后 农 村 集 体 土 地 退 出与 利 用机 制 ,拟 制 定 出
危 改 建和 “ 中村 ” 改造步 伐 。 城 二 、几点 启 示
通 过 考 察 学 习 ,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导 、 统 筹 规 划 、积 极 探 索 、稳 步 推 市 通 过 建 立产 业 合 理 布 局 与 有 序 发 核 心 ,在 依 法维 护 农村 基 本 经 济 关
进 , 促 进 大 量 农 村 富 余 劳 动 力 向 城 展 导 向 机 制 、 政 府 财 力 向 公 共 服 务
镇 转 移 落 户 ,取 得 明 显 成 效 。 四 J I l
倾 斜 投 入 机 制 、 对 口帮 扶 互 动 发 展 地 所 有权 、 集体 建 设 用地 所 有 权 和 机 制 以及 政 府 服 务 机 制 ,加 快 推 进

农民进城调研报告

农民进城调研报告

农民进城调研报告关于促进我县农民进县城的调研报告为加快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居民进县城生活居住,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9月29日,我部深入田庄镇贾塬村、候庄村、故邑村、五角村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发放问卷等形式,广泛听取了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村居民意见,了解对进城落户的真实意愿。

在掌握了具体情况后,调研组成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形成报告如下:一、我县农民进城的基本情况(一)农业农村基本情况。

我县辖6镇1乡1城区街道办事处,8个新型农村社区,191个行政村、306个自然村,302个村民小组。

县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县人口129897人,常住农村人口57154人,非农业人口72743人,县域内流动人口达4万余人。

其中,乡村从业人员数为51703人(40岁以下从业人员占40%,40岁以上从业人员占55%),劳动年龄(18-60周岁)内乡村从业人员为39827人。

本次调查涉及5个村组200户760人,有意愿进城35户135人,占总户数17.5%,其中20岁至45岁占64%。

通过测算全县农村居民有意愿进县城3500户,占总户数的15%。

(二)有意愿进城居住农民的几种类型。

近十年来,随着我县城镇框架迅速拉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商品房市场不断放开、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以及教育、医疗资源布局更加优化,农村居民对进县城反应积极,通过调查,有进城落户意愿的农村居民,- 1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类型:1、陪读型。

农村居民进县城居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自对子女教育的长远考虑。

近年来,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农民为让子女接受优质教育资源,选择到县城学校附近租房居住陪读,而且这部分人群呈逐年扩大趋势,是农村人口向县城转移的一个潜在人群。

问卷显示,32%的农村居民把子女教育排在第一位,77%的农村居民希望子女到县城上学,90%的农村居民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

2、务工型。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人数也在日益增加,年龄结构多在30-45周岁间,一部分人群离家创业较早,通过多年奋斗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经济收入稳定,子女上学、生活习惯已融入城市。

当前农民工进城务工情况调查报告

当前农民工进城务工情况调查报告

当前农民工进城务工情况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调查了当前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情况。

通过对农民工的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我们了解了他们的就业状况、生活状况以及面临的困境。

调查发现,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逐年增加,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低工资、劳动保障问题等。

为了改善农民工的就业和生活状况,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农民工的关注和支持。

一、引言农民工是指在农村户口,为了谋生而到城市从事非农工作的人。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数量逐年增加。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当前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情况,以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结构化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两种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民工的个人信息、就业状况、薪资待遇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实地走访则通过与农民工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困境。

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的农民工。

三、调查结果1.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

其中,建筑业占比最高,达到40%,其次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占比30%和20%。

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整体稳定,但存在大量的临时工和长期就业不稳定的情况。

2.薪资待遇调查显示,农民工的薪资待遇普遍偏低。

近一半的农民工薪资在2000元以下,仅有不到10%的农民工薪资超过5000元。

薪资水平低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3.劳动保障问题调查发现,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过程中普遍面临劳动保障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拖欠以及工伤和社会保险的缺失。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和生活质量。

4.生活条件农民工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

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多数居住在简陋的宿舍或租房中,住房条件差,卫生环境不佳。

此外,农民工的休息时间较少,工作强度大,生活压力较大。

四、问题分析1.薪资待遇低的原因农民工的薪资待遇低主要与其技能水平和就业形势有关。

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和教育背景,很多农民工只能从事低技能工作,而这种工作的薪资水平普遍较低。

农民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6篇】-最新

农民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6篇】-最新

农民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6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农民工情况调研报告》,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农民工调研报告篇一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走向城市成为产业工人。

近年来发生的农民工工伤事件令人震惊,且农民工在工伤认定、医疗救护、康复及待遇补偿方面颇费周折,因而农民工的职业安全与工伤保险在我县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成为政府不可忽视的紧要问题,因此,解决好农民工的工伤保险问题,不仅是维护农民工权益,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一、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现状县是一个13万人的小县,全县工伤保险参保缴费人数9045人,其中乡镇中小企业的参保人数为861人。

县城工业园企业工伤保险企业参保情况比较好,基本上可达到95%以上。

乡镇小企工伤事故率高,且员工绝大数人都是农民工。

发生工伤事故的原因是许多企业技术要求较低,为了节约成本,很多企业在简陋的厂房里采用了安全性能差、劳动安全没有保障的旧机器。

在这种危险的工作环境下,员工又缺乏必要的劳保设备,加上加班加点的工作,身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就造成了工厂工伤事故的多发。

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民工对劳动法、工伤保险知道的很少,把工伤保险混同为商业性保险,甚至认为工伤保险是“正式职工”的事,与自己这些“临时工”不沾边。

由此可见许多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缺乏必要的了解。

二、农民工工伤权益享受不到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企业对工伤保险特别是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认识不到位。

调查中发现,各类企业普遍存在工伤保险“不划算”的错误认识。

有的企业认为,农民工素质低,人员流动性大,人员不容易管理,加上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只算眼前账,认为为他们参加工伤保险会增大企业成本,不利于企业在竟争中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不愿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且在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时,许多企业不但不积极救治,反而百般拖延、拒绝支付农民工补偿、医疗救治等合法费用。

租地农民落户情况调研报告

租地农民落户情况调研报告

租地农民落户情况调研报告租地农民落户情况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经过对租地农民落户情况的调研,我们就此向领导做以下报告:一、调研目的与方法为了了解租地农民落户情况,我们以某县农村地区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

我们共发放了400份问卷,获得有效回收率90%的结果,同时采访了20名农民。

二、调研结果1. 租地农民比例: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约有56%的农民是租地农民,占农村人口的半数以上。

租地农民主要集中在年龄较大、劳动力较少的群体。

2. 租地面积与产出关系:在我县地区,约有25%的租地农民的租地面积在1亩以下,占最大比例;60%的租地农民的租地面积在1-3亩之间;仅有15%的租地农民的租地面积超过3亩。

通过对比租地面积与产量数据,发现租地面积与农产品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存在较大的浪费和闲置土地问题。

3. 教育和医疗保障:租地农民的子女入学问题成为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超过80%的农民表示子女入学存在困难。

在医疗保障方面,约有50%的农民没有参加任何医保计划,由此导致医疗费用负担过重。

4. 政策支持:在调研中,有近70%的农民希望政府加大对租地农民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可以包括提供土地流转信息、提供技术培训等措施,以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收入。

三、调研结论与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租地农民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帮助。

包括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引导农民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2. 加强农民子女的教育保障,建立健全的农村教育体系,解决子女入学难问题。

3. 加强农民的医疗保障工作,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

4. 探索租地农民与土地资本化的有效结合方式,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本次调研仅为初步了解租地农民的落户情况,希望领导能够对该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工进城落户调研

农民工进城落户调研

农民工进城落户调研因受户籍和学籍限制,农民工子女在高考前必须回原籍升学。

这种异地考学,使农民工子女往往因学习环境差异大而在临场发挥中受到不利影响。

同时,子女回乡考试也会迫使农民工在子女面临人生转折期时放弃工作,回家照顾孩子。

更何况现在各省高考方式不尽相同,回外省考试还要面临考非所学问题。

这些,事实上影响了农民工子女在居住地享受教育平等。

江苏有900多万农民工,其子女辗转求学非常辛苦。

她建议,作为文化大省、教育大省,江苏应该率先在省内打破户籍限制,允许本省农民工子女在暂住地参加高考,根据省情因地制宜地完善高考制度,使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让农民工子女尽享“同城待遇。

市内所有学校坚持安照实际居住地原则就近无条件接收外来农民工子女入学,不收任何额外费用,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江苏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曹炳泰:农民工就是住在工地的大约占总量的%,这个主要是那些建筑的农民工;住在单位的,就是由单位租房子的占%;另外自己租房子的占%。

所谓农民工就是一些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上班拿工资,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劳动。

社会上把这些人称为“农民工”。

“农民工”首先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即户籍制度规定下的农民,在家承包有集体的耕地,其次才是表示一种职业,即城市中事实上的工人。

切实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一)改革制度,保障农民工。

一是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政策调整力度。

进一步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的门槛,让在城市务工三年以上、有固定就业收入的农民工登记为城市居民户口,在政治权利、就业求职、权益维护、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方面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二)人本管理,尊重农民工。

一是重新定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由“劳动力管理模式”向“居民管理模式”转换,使他们真正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充分考虑并尊重他们的利益要求。

二是对农民进城务工实行由防范、限制管理到服务性管理的转变。

由公安、劳动、司法、教育、农业、民政等部门参加,实行“出门”管理、驻地管理、用人单位管理和社区管理。

威远外出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调研信息

威远外出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调研信息

威远县外出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调研信息
加大力度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决策,现就威远县农民工进城落户调研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威远县农民工基本情况
农民工总人数约17万人,其中省内约9万人,省外约8万人。

劳动关系都是属于聘用关系,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等部分参保,外出务工住房基本都是租赁,基本都有进城落户的意愿。

二、农民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近年来,农民工工作推进力度较大,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增强,将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1、住房问题
目前房价偏高,公租房及保障房等偏少,农民工的工资除了房租、伙食、交通、日常花销等基本无结余,买房很困难。

2、子女教育问题
县城的托儿所、幼儿园收费较高,初、高中等公办学校学杂费高,农民工经济压力大。

3、社会保险问题
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参保率不高,国家需加强劳动监察力度以保障外出农民工的权益。

三、对策建议
1、通过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做到农民工工资严格按照约定执行。

2、依法保证农民工的休息休假权,替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职业休息休假的规定,周末和法定假日工作的,必须依法支付加班费。

3、根据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首先着力解决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问题,逐步解决大病医疗保障等其他社保问题。

4、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要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保障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权利。

健全农民工维权举报投诉制度,做好对农民工的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充分发挥农办、农劳办、劳动监察等在农民工维权工作中的作用。

__镇关于农民进城落户的调研报告

__镇关于农民进城落户的调研报告

*** 关于农民进城落户的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与现状我们***共有13 个行政村,111 个村民小组,3391 户,13803 人,常年外出打工人数779 人,五年以上222 人,发放调查表310 份。

二、调研结果1、愿意进城定居的占40% ,其中30% 想在西安定居,11% 想在商洛市定居。

大都认为户籍重要,主要因为户籍变更对孩子在城市就近入学十分重要。

子女进城占60% 、全家进城占40% 。

愿意通过政府组织渠道进城的占90% ,愿个人进城定居的占10% 。

他们进城定居最关心的问题是子女教育问题占60% ,就医和社会保障问题占40% 。

进城定居后60% 人期望生活稳定,30% 人期望工作稳定,10% 人要求社会稳定。

90%人员认为出台《鼓励农民转市民进城定居实施意见》很有必要,10% 认为无所谓。

90% 人认为责任田和宅基地补贴标准偏低,10%认为无所谓。

有26% 的人不愿意放弃责任田和宅基地,30%人愿意接受政府补贴后双放弃,40%人员愿意放弃责任田,30%人员愿意放弃宅基地。

2、60% 人不愿进城定居,主要因为进城后生活成本高,收入不稳定,购房补贴太低,缺乏购房资金,长期就业困难,靠打短工生活难以维持生计。

三、推动农民进城的对策建议1、加大组织力度,推动农民进城。

加快这一过程,不能盲目无序、完全靠农民自发,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组织和帮助农民离土进城。

要从着眼于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把农民进城问题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摆上议事日程,加大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力度,清除一切阻碍农民进城的体制、政策因素。

当前,要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确立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把做好劳务输出、推动农民进城作为一项产业来抓。

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并延伸到乡镇、村,以更好地收集劳务信息、搞好就业培训,组织劳务输出、做好相应服务,实现对农民进城的综合性规范、服务和管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桂阳县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就业情况调研报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和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这是中央对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进城镇化发展制度创新提出的要求。

桂阳县农村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就业的基本情况如何,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有什么好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中共桂阳县委党校课题组对此展开了专项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掌握了桂阳县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就业的现状,从中找出了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桂阳县紧紧围绕打造郴州市中心城市和湘南地区重要商贸物流中心的目标,按照“工业带动、柘城旺商”的基本思路,切实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和中心镇建设,积极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提质步伐和中心镇建设,县城面积从2005年的不足10平方公里扩大到2009年底的22平方公里,主要街道由19条增加到26条,县城实有人口接近18万。

十一五期间,桂阳县城镇化率由34.97%提高到42.23%,城镇人口由27.35万增加到34.31万,其中具有城镇户籍的人口(非农人口)由15.31万增加到16.63万,未落城镇户口的农村转移人口由12.04万增加到17.68万人,主要集中到县城和黄沙坪、太和等工业中心镇和流峰等商贸中心镇。

注:表格中主要数据来源于桂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来源于公安统计年报表与合理推算核定。

(一)农村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就业走向和趋势1、进城原因。

据调查分析,桂阳县农村转移人口逐年稳定增加,但进城落户农民数量增加缓慢,从2005年至2009年,农村转移人口每年每户到城市的比例不足总人数的2%,而进城落户的农民落户原因又主要集中于方便子女进城上学,占了进城落户农民总人数的60%以上,此外还有桂阳县城郊的部分村民因城市规划调整或城市开发失地而落户小城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镇农民工进城落户调研报告
按照市县进城办的安排,我镇近期抽调专人,进院入户和农民面对面进行访谈交流,对农民工进城落户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整理梳理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xx镇位于xx县中南部,距县城xx公里,东邻xx镇,西接xx镇,南靠xx镇,北与xx镇接壤。

辖xx个村xx余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

境内主要农业产业为茶饮、畜牧等。

全镇有工业企业xx家,个体户xx户,常年外出务工xx人,签署劳动合同xx人,办理社会保险xx人,有30%的户愿意进城定居,近几年有xx余户已购买住房和进城落户。

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下的中青年农民比45岁以上的老年人愿意进城入镇;从经济基础上看,在外务工或有固定收入的较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更愿意进城生活;从分布地域上看,居住在中高山的农户较居住在河边川道的农户更渴望进城;从进城方式上看,进集镇社区定居的比进县城的农户比例要大。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农民进城住房保障需求与现实存在有较大距离。

进城农民最关心最关注的就是住房问题,大多数的人认为,无法承受城市的高房价,按照目前政策,虽然农民进城可以申请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但从实际来看,城区房源太少,仅靠农户自己经济实力无法购买,进城后居者有其屋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太大。

二是现行政策对农民进城双退出吸引力不强。

如果实行
双退出(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进城居住,国家所给补偿标准较低,且没有详细的补偿政策和规范的操作流程。

且随着近几年粮食蔬菜价格上涨及城市周边征地范围扩大,农民对承包地和宅基地预期收益期望值较高,农民视宅基地和承包地为生存的基本的保障,进城居住易,退出土地难。

三是就业和收入不稳定对进城有过多担忧。

农民工进城落户后主要从事建筑、运输、三产服务等行业,工资水平较低,职业不稳定,流动性较强,社会保障不全,而城市生活成本高、压力大,使农民对城市生活既向往又觉得遥不可及。

四是农民进城体制机制不健全。

农民进城不仅仅是户籍转变,进城最有吸引力的是城市完善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但目前各项保障机制仍不健全,农民进城后顾之忧较多。

如医疗保险等还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成对接;承包地、宅基地等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无法顺利进入市场进行流转,也无法办理金融抵押贷款等等。

五是部分农民乡土情结较重。

部分农民工“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比较重,认为自己生在农村、根在农村,进城只是为挣钱养家,最终也会回到农村的,没想成为市民中的一员。

另一方面,部分村民认为自己家里有承包地,家人也乐于耕种,不想放弃家里的田土。

三、几点建议
农民进城入镇居住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的现实举措,也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

建议今后在推进农民进城落户工作中应加强以下几点:
1、加强调控监管,解决房价问题。

住房问题是进城农
民最为关心的问题,现行商品房价格大部分进城农民无力承受。

建议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完善保障机制,强化商品房买卖价格监管,使进城农民“买得起房”。

同时,加强村镇社区规划建设,使一部分既不想进县城又无经济能力进集镇的农民先进村镇社区。

2、完善保障政策,吸引农民进城。

强化进城农民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配套服务保障,解决进城农民后顾之忧。

一是加大进城农民技能培训力度,力争使进城农民人人掌握一项就业技能。

二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进城农民从农民转变为工人,有固定的经济收入。

三是对进城农民提供同等的城市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并加大进城农民就业、创业等方面优惠扶持力度,真正实现农民市民化,使进城农民“稳得住、留得下”。

3、做足土地文章,促进农民进城。

土地问题是进城农民关注的重点,为有效解决进城后农民土地问题,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进一步明晰和提高进城农民宅基地、承包地、林地补偿标准,明确补偿途径和资金来源,吸引进城农民将生产资料上交集体;二是积极引导进城农户将土地向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流转集中,实行规模化经营,农户收取土地转让金或租赁费;三是探索建立农村土地合作社,引导进城农户将土地交农村土地合作社经营,享受股息和分红,促进农民“转产”。

4、坚持因类而异,梯次搬迁进城。

对农民进城入镇定居不强求整镇推进、步调一致、一拥而入,不搞“一刀切”,给农民最大限度的自主选择权利,分类分批次推进。

一是在
农民愿不愿意进城、房屋和土地处置方式等方面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结合自身条件,自主选择。

二是鼓励有经济实力、条件成熟农户先进城,条件暂不成熟的待条件成熟后逐步进城,分批次推进农民进城。

三是农民根据条件,可选择进县城、亦可选择进集镇、也可选择进村镇社区,无论哪种方式,均应享受同等帮扶优惠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