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井冈翠竹》教案
《井冈翠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井冈翠竹》这篇课文;(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了解井冈山的自然风光和翠竹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能力;(3)学会通过朗读和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感受作者对井冈翠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资源,保护生态。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井冈翠竹》;2.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 了解井冈山的自然风光和翠竹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井冈翠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能力;3. 学会通过朗读和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井冈翠竹》的文本;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井冈山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井冈山的自然风光;(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井冈山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井冈翠竹》,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与同桌交流分享。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井冈翠竹的特点和作者对井冈翠竹的喜爱赞美之情;(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想自己曾经见过的翠竹或竹林景象;(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进行互动交流。
5. 朗读与表演:(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配合;(2)学生自选片段进行表演,展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提出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建议。
《井冈翠竹》教学教案设计点亮孩子的艺术灵感
教学教案设计是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要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点亮他们的艺术灵感。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井冈翠竹是一个非常好的教材,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设计一份好的《井冈翠竹》教学教案,点亮孩子的艺术灵感。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井冈翠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征,增强美术鉴赏能力。
2.学习基本的画竹方法,掌握画竹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竹子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井冈翠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征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介绍井冈翠竹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征,并以视频为例子,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画竹的基本技能(1)学习竹子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 掌握画竹的基本笔画和线条的运用。
(3) 了解画竹的基本色彩和渲染方法。
3.创作表达(1)挑选自己喜欢的竹形态或者场景,创作自己的竹画。
(2)学生自己完成画作,上台展示。
三、教学方法1.直观感受法通过多媒体教具、观察教学还原竹子的形态结构,激发学生艺术感受能力。
2.示范教学法教师用大屏幕展示的方法,现场示范画竹基本技巧,提供优美的作品鉴赏,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课堂启发式教学,现场制作美术作品,激发学生探究、发现、创造和表现的情感力量,点亮学生艺术灵感。
四、教学资源1.演示教具:如图片、电子书、ppt等。
2.实物教具:如笔、颜料、画纸、辅助工具等。
3.课外美术教育资源:如美术书籍、美术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观赏,了解井冈翠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征。
2.基础技法讲授:通过画竹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线条的运用,让学生掌握画竹的基本技能。
3.思维创造: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竹形态、场景进行选择,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4.展示分享:学生完成作品后,上台展示,让大家欣赏、点评。
五、评价方法1. 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2. 作品评价:观察学生作品的原创性、技巧性、想象力、表现力。
《井冈翠竹》教学教案设计帮助孩子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竹子的知识,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中国传统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有关竹子的知识及其文化内涵。
2.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如何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2.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1.情境抽象2.亲身体验3.反思发现五、教学过程1.导入学生坐在课室里,老师拿起一根竹子问学生:“竹子,大家知道它有哪些特点?”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老师慢慢地点头表示认可。
老师把桌子上的竹子递给学生,让学生拿着竹子看看、摸摸、闻闻,感受一下它的质感和气味。
2.展开学生分小组把自己感知到的特点和感受分享给组员,老师适当引导,把竹子的特点进行归纳,让学生了解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3.热身让学生认真阅读《井冈翠竹》诗歌,并找出其中描述竹子的语句,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韵律、抒情等方面。
4.欣赏老师带领学生欣赏相关的中国画作品,让学生感受、理解其中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5.评价让学生对于画作进行评价,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逐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6.知识拓展老师介绍竹子的不同种类、生活习性、生长地点、历史背景等知识,并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竹子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竹子的各种内涵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这种文化体验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更是一次身心愉悦和心灵体验,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明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蕴和深刻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激发了学生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和信心。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及反思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了解井冈翠竹的特点:生长环境、外形特征、生长周期等。
2.学习井冈翠竹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画作、工艺品等。
3.创作一幅以井冈翠竹为主题的画作或制作一件以井冈翠竹为元素的工艺品。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井冈翠竹的画作和工艺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井冈翠竹产生好奇心。
2.了解井冈翠竹的特点:通过介绍井冈翠竹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生长周期等,让学生对井冈翠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学习井冈翠竹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组让学生自主查找井冈翠竹在画作和工艺品中的应用,并向全班展示自己所找到的资料。
4.分析井冈翠竹的特点及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观察井冈翠竹的外形特征,并讨论画家和工艺师是如何运用各种技法来表现井冈翠竹的。
5.创作井冈翠竹画作或工艺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井冈翠竹的理解和想象,选择合适的创作材料和表现技法,进行创作。
老师在创作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和帮助。
6.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与全班一起评价和讨论。
教学反思: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导入、了解、学习和创作等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展示、小组合作和个人创作等,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井冈翠竹画作和工艺品的展示,我选择了一些经典的作品,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欣赏和研究兴趣。
通过学习和分析井冈翠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我希望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在学生的创作环节,我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造力进行个性化创作。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井岗翠竹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井岗翠竹一、教材简介《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分为上、下两册。
本文针对《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中“阅读课”一栏,给出井岗翠竹这篇作文的教案。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文的主题、中心意思、翻译生字、重点句子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提高理解力和分析能力,能够灵活应用阅读技巧解读中心意思。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尝试新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追求。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本文主题、中心意思、翻译生字、重点句子。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繁琐的字词中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如何引导学生从感性的态度到理性的观察,从而进行准确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入主题:通过图片或演示资料,介绍井岗翠竹的故事中关于爱、友情和生命的主题。
2.提出问题:发问学生们对“竹”的印象和了解,让学生逐渐进入本文主题。
第二步:阅读训练1.全班朗读与个别诵读:先进行全文朗读,再选出多个重点句子进行个别诵读,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内容和节奏。
2.翻译训练:针对文章中生字、词组、句子,进行翻译训练,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和语义的含义。
3.朗读导练:通过不同节奏和语调,进行文本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情感,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性认知。
第三步:文本分析1.主题分析:通过阅读课文中的每个段落,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文章的主题,了解井岗翠竹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2.中心思想分析:针对故事中的情节和主人公的行动,引导学生阐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价值观念。
3.句子分析:选取文章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分析其用字、用句和叙述手法,加深学生对文章意义的理解。
第四步:练习1.谈谈心得:询问学生本节课的想法,观点及感受,促进学生面对这篇文章而产生的思考和感受。
2.课后作业:作为巩固和拓展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家庭作业通常包括完成文章中的习题、词汇练习和仿写文本等,以此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
六年级下册《井冈翠竹》教学设计(精选7篇)
六年级下册《井冈翠竹》教学设计(精选7篇)六年级下册《井冈翠竹》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8、9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含义。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检查生字、新词、所收集的资料,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描写竹子的外形部分)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
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课主要写井冈翠竹的外形特征,以及它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作用,本课中用了一句话概括,请同学们找出这句话),生浏览课文,回答句子,师板书。
二、品读课文,突破重点。
(师:请同学们找出反映竹子为革命建立功勋,现在和将来为社会献出一切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1、学生代表读井冈竹子的革命功绩所表现的地方,其他同学画一画。
用“——”勾画描写竹子用途的句子。
用“ ”勾画出作者描写竹子对革命建立功勋时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标出其种类。
(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师板出:生活皿器、战斗武器。
(师:同学们,战争时期红军用井冈竹子解决生活困难,打跑敌人,可你们却不知毛竹所做的扁担是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它也挑得起,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就挑起了最重的担子,知道挑的是什么吗?请读第七自然段),生朗读回答。
2、朗读体验,体会井冈山人的精神。
A、革命战争年代(师:关系着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仅靠毛委员和朱军长能挑得起来吗?还需靠哪些人的协助呢?)生:浏览课文后部分内容回答。
生1:井冈山人,因井冈山人同井冈毛竹一样坚贞不屈,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2:井冈山人,井冈山人有着如同井冈毛竹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低头的精神。
(师:是啊,井冈山人如同井冈毛竹,井冈毛竹就是他们最好的象征,今天的井冈毛竹依然在社会主义展现了它们的风采,井冈山人仍然延续着为了国家贡献一切的愿望,为国家提供能源,在今天的中国他们又有何作用呢?)生朗读课文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中毛竹的作用部分找答案,讨论后交流。
教学设计 长春版语文六年下册《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长春版语文六年下册《井冈翠竹》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本课的7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片段。
3、体会文中描写井冈翠竹的重点句子的表达效果以及作者对井冈翠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描写井冈翠竹的语句在文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了解时代背景并体会井冈翠竹所象征的坚强不屈、默默奉献、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井冈翠竹吗?它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饭,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井冈翠竹-----板书课题。
1、解释课题:翠,绿的意思。
2、介绍作者:袁鹰。
(3)设问启发:为什么说“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二、检测预习,了解学情。
1.检查读音:(1)同桌互相考生字(2)教师出示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3)教师重点指导字词。
2、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讲,并指出读错的地方。
看是否读的正确、流利。
三、整体感知课文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全文共分几个部分?3、汇报交流。
课文分成四个逻辑段。
(1)1—2自然段,描写了竹子的样子。
(2)3—9自然段,描写了竹子在革命战争年代所起的作用。
(3)10—12自然段,描写竹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贡献。
(4)13自然段,总结全文,赞美井冈山的竹子。
四、课后作业:1.继续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英雄的井冈山的象征”?2.积累词语:读一读,写一写。
五、板书设计井冈翠竹(1)1—2自然段,描写了竹子的样子。
(2)3—9自然段,描写了竹子在革命战争年代所起的作用。
(3)10—12自然段,描写竹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贡献。
(4)13自然段,总结全文,赞美井冈山的竹子。
长春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井冈翠竹》教案设计
长春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井冈翠竹》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井冈翠竹》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学习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帮助学生理解并提高对作者想表达的主旨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1.以问答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都知道竹子吧?竹子在中国有什么寓意和象征意义?”2.学生讨论后,引出今天的话题:《井冈翠竹》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词语‘路途’‘筱箦竹’‘白茅地’等,掌握课文中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帮助学生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了解怀念故乡的情感。
3.加深学生对作者的理解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第二课时引入视听欣赏两则短小精悍的文本,分别是:1.泰戈尔的《竹林七贤》临行贴士须眉削清狂草,花箬披肩翠黛。
吴山青似碧琉簪花时岂绝2.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学习重点1.学生进行思考和比较,并结合今天的课文《井冈翠竹》,思考翠竹与其他文本中的竹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人物性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课时引入1.询问学生对已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导入今天的课文,我们今天来学习阅读《井冈翠竹》的正文部分。
学习重点1.通过听读交织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提高语音语调和阅读流畅度。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感和人生感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第四课时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学生自由发言。
2.导入今天的课文《井冈翠竹》的结尾。
学习重点1.学习理解课文的结尾,掌握课文表达的情感和主旨。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理解的“竹”,并以此来总结和概括课文表达的主旨。
3.培养学生简洁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井冈翠竹》的主题已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接下来,可以逐步向学生推荐更多类似类型的文本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写出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或小文章,来加强学生的写作和思考能力。
井冈翠竹课文_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井冈翠竹课文_井冈翠竹教学设计课文《井冈翠竹》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
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翻神采。
“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
有道是: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
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和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
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你看,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
这是什么?这不是红军的硝盐罐吗?要不,是给山头的红军送饭来了吧?这两只小小的竹筒,能引起老表们想起冲过白匪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送上山来的粮食,想起山上缺粮的年月。
那时,红军每天每顿只能用南瓜充饥,但是同志们仍然意气风发地唱:“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你看那行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提子也能挑得起。
当年毛委员哪里只是粮食?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正是用井冈山的毛竹做的扁担,把这关系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城。
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山去了。
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的人民一样,坚贞不屈。
血雨腥风,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地上的竹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
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
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竹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井岗翠竹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井岗翠竹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井岗翠竹》的内容,抓住主题,掌握核心词汇和重要表达;2.能正确理解课文难句,并进行适当的解释;3.能运用描写手法,写出绿竹的美丽形象;4.具备阅读诗歌的基本技巧,欣赏并理解诗歌内涵。
二、教学重点1.理解《井岗翠竹》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掌握核心词汇和重要表达;3.运用描写手法,写出绿竹的美丽形象;4.欣赏并理解诗歌内涵。
三、教学内容1.阅读课文《井岗翠竹》,语音语调的处理;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题;3.学习和掌握核心词汇和重要表达;4.进行词语解释和句子解读;5.进行描写绿竹的练习;6.欣赏诗歌《井岗翠竹》。
四、教学准备1.课本《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白板、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井岗翠竹》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自由发言谈谈竹子的特点。
2. 预习导入提问并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的生字词。
3. 阅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3.教师讲解课文的生字词,并进行适当的词语解释;4.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4. 课文解读1.分小组讨论,学生自己理解课文的内容;2.学生依次朗读难句,并进行适当的解释;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难句,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和表达的意义。
5. 核心词汇和表达1.教师以课文为基础,列举一些核心词汇,并进行释义,学生进行默写和朗读;2.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优美表达,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6. 描写绿竹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对竹子的描写;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绿竹的描写练习;3.学生依次朗读各自的作文,并互相评价。
7. 欣赏诗歌《井岗翠竹》1.教师朗读诗歌,引导学生欣赏;2.教师解读诗歌的内涵和特点;3.学生进行诗歌教材发散,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8. 小结和作业布置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描述的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井冈翠竹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3)学会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提高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感受作者对井冈翠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感受井冈翠竹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描述的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学会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提高写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井冈翠竹》、生字词卡片、图片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井冈翠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井冈翠竹的了解和印象。
(3)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讲解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完善。
(2)讨论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5. 感受井冈翠竹的美(1)学生欣赏井冈翠竹的图片,用词语描述其美。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井冈翠竹的美。
6.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词语编写一个小故事。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井冈翠竹》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井冈翠竹》的阅读与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理解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2.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对话等,理解其对主题的展示和人物的塑造。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井冈翠竹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井冈翠竹的特点和意义。
3.2 阅读与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和补充。
3.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和解说。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对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的展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阅读、讨论和表达等,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4.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4.3 团队合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交流和分享等,给予评估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编写一段小故事或短文,展示自己对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的理解。
5.2 相关活动: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自然环境,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井冈翠竹》课文文本6.2 辅助材料:井冈翠竹的相关图片、视频、背景资料等6.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第七章:教学安排7.1 课时:本课文教学安排2课时完成7.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讨论第二课时:教学评价、教学延伸7.3 教学时间分配:第一课时:课文阅读与理解(20分钟)、分析与讨论(20分钟)、总结与导入(10分钟)第二课时:教学评价(15分钟)、教学延伸(15分钟)第八章:教学策略8.1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井岗翠竹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井岗翠竹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感受诗歌的韵律、情感,体会诗意的意境。
2.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生活中的鸟类知识,从而增强观察、发现和研究鸟类的兴趣与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比较、推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力,创造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情景教学、互动式教学、思维导图讲解法。
教学过程:1.前置任务:教师出示一张有关鸟类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描述,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鸟类。
2.课文学习:(1)首先让学生静心欣赏诗歌,感受这首诗歌的表达方式、感情色彩、意境以及作者的独特风格。
然后再让学生课外搜索有关生活中的鸟类知识,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鸟类”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2)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并对生词、短语和句子进行逐一解析和讲解,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
教师还可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鸟类的外貌、习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鸟类。
(3)教师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并通过分析讲解韵律、节奏等技巧,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内涵和情感,进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深化学习:(1)教师让学生就文章中的鸟类习性进行分类,例如飞行能力、足力等等,让学生思考不同分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展示不同的鸟类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和分析。
4.课堂总结:(1)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了解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收获。
(2)教师加强课堂总结,深入探讨一些必要的知识点,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化和巩固。
5.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井冈翠竹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3)培养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朗读、默读等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2. 文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井冈翠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简介井冈翠竹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进行互动练习。
(3)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小组讨论。
(3)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布置课后作业。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收集有关井冈翠竹的资料,进行探究学习。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井冈翠竹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情感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井冈翠竹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井冈翠竹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井冈翠竹》教案
《井冈翠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井冈翠竹》。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学会从关键词、中心句等方面入手,提炼文章的主旨大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井冈翠竹》。
(2)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学会从关键词、中心句等方面入手,提炼文章的主旨大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井冈翠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简介井冈翠竹的历史背景及其在革命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句子和难点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学会从关键词、中心句等方面入手,提炼文章的主旨大意。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对井冈翠竹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2)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学习井冈翠竹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井冈翠竹》。
2.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井冈翠竹的小练笔。
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及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1. 借助资料,了解全文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2.有感情地诵读全文,背诵二、五、八自然段。
3.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
领会延安精神,懂得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锁封锁门锁愁眉锁眼粮粮食钱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委委员委屈委曲求全稠稠密地窄人稠稠人广众派派遣委派气派撼震撼撼动蚍蜉撼大树殷殷切殷勤殷殷1.教材特点:《井冈翠竹》这篇散文依次写了毛竹的样子,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最后写井冈翠竹与社会主义建立的关系,表现了井冈翠竹的神采、神勇和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井冈翠竹特别是英雄井冈山人民的崇敬之情。
2.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3.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含义,懂得继承和发扬井冈精神的重要性。
4.教学突破点:通过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的同时,教师也要适当的,有选择的向学生介绍相关背景,以便加深学生加深对那个时代的了解,进而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
学习生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划分段落。
1.背诵《竹石》。
这首诗赞扬了哪种植物?2.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井冈翠竹。
3.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注意翠字包含的感情)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为课文分成四个逻辑段。
(1)12自然段,描写了竹子的样子。
(2)39自然段,描写了竹子在革命战争年代所起的作用。
(3)1012自然段,描写竹子在社会主义建立时期的奉献。
(4)13自然段,总结全文,赞美井冈山的竹子。
学习课文前两部分,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井冈翠竹》这篇课文写了哪四部分的内容?1.指读思考:井冈翠竹是什么样的?2.井冈翠竹有什么特点?(多、绿、挺拔)3.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4.作者多么喜欢井冈山上的毛竹啊,你能读一读吗?(一)学习5.8、9自然段。
1.指读5.8、9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呢?第5自然段:红军战士用竹子做器具当武器同敌人战斗。
教学设计2:井冈翠竹-“黄冈杯”一等奖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8-9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细读深思,理解翠竹建立功勋师述:井冈山人自豪地说,井冈山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当年用自己的血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青青翠竹?是啊,竹子在那个革命战争年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请自由读课文5-7自然段,想想井冈山竹子的革命功绩表现在哪些地方?(提示:用“——”画出描写竹子用途的句子)(二)交流写竹子用途的句子,适当点拨引思,体会翠竹为革命做出了无私贡献。
(三)出示句子: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
a.理解“坚韧”。
b.为什么“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因为坚韧、结实)c.读下文,说说“再重的担子”指什么?(明确指“一副关系着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d.设问:这么重的担子也挑得起吗?(四)简要介绍相关历史,帮助理解“漫漫长途”链接启读启思:井冈山人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辛万苦,一直到革命的最后胜利,凭的是坚韧不拔、坚贞不屈的精神,井冈山的竹子也是如此——二、精读品味,感悟翠竹坚贞不屈(一)认真读第8、9自然段,哪些地方表现出竹子前仆后继,坚贞不屈的精神?用“——”画出来。
1.交流表现竹子精神的句子。
2.出示句子: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敌人抓不到革命者,最后烧山了,那些竹子呢?)3.指导朗读,读出竹子的品质。
4.竹子砍尽没有?压倒没有?烧光没有?5.出示句子: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
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
井岗翠竹教案设计
井岗翠竹教案设计井岗翠竹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学会十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8-9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读课题齐,谈话激趣同学们,昨天我们去了延安窑洞坐了温热的土炕,今天,我们又紧跟着红军的足迹,去看看井冈山的竹子。
一起读课题“井冈翠竹”。
知道井冈山这个地名吗?(自由交谈)是啊,那是中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鲜血的土地”在它绵延500里的林海里,长满了青青的竹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二)轻松谈话,疏理课文层次1、说说井冈翠竹的样子和作用。
子)(二)交流写竹子用途的句子,适当点拨引思,体会翠竹为革命做出了无私贡献。
(三)出示句子: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
a.理解“坚韧”。
b.为什么“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因为坚韧、结实)c.读下文,说说“再重的担子”指什么?(明确指“一副关系着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d.设问:这么重的担子也挑得起吗?(四)简要介绍相关历史,帮助理解“漫漫长途”链接启读启思:井冈山人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辛万苦,一直到革命的最后胜利,凭的是坚韧不拔、坚贞不屈的精神,井冈山的竹子也是如此——二、精读品味,感悟翠竹坚贞不屈。
(一)认真读第8、9自然段,哪些地方表现出竹子前仆后继,坚贞不屈的精神?用“——”画出来。
1、交流表现竹子精神的句子。
2、出示句子: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敌人抓不到革命者,最后烧山了,那些竹子呢?)3、指导朗读,读出竹子的品质。
4、竹子砍尽没有?压倒没有?烧光没有?5、出示句子: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8-9自然段。
2.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3.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4.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布置预习,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播放《井冈翠竹》的视频诗歌。
)课前谈话:你们知道哪些用竹子做的物品?一、创设语境,释题导入:刚才同学们说了自己知道的用竹子做成的物品。
看来竹子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啊。
“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总虚心。
”竹子,中间有节,挺拔,成为高雅、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动写照。
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可见竹子历来被世人所赞颂和喜爱。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井冈翠竹》,学完这课,我们将会对竹子有新的认识。
齐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
井冈翠竹就是井冈山上的竹子。
你们知道井冈山吗?师生交流。
(补充井冈山的资料)【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紧扣课题,展开教学。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革命的奠基石……”井冈山的革命地位必须让学生清楚,这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读完课题,你们最想了解井冈翠竹的什么呢?(质疑)让我们通过文字来感受井冈翠竹吧!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着井冈翠竹都写了些什么?勾画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二、初读全文,整体体验。
1.学习字词,重点指导“殷”字的读音和写法。
2.汇报交流想想:课文讲了什么?(课文主要记述了井冈山毛竹的外形和功绩)像这样根据文章的内容,把文章的题目补充完整,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高段字词的学习主要在课前预习时完成,课堂上只是关注难读难写的字词。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以及概括能力。
注重概括主要内容方法的学习与运用。
三、品读赏析,感悟体验。
过渡:文章开篇告诉我们,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开门见山,总起全文。
那么井冈山的竹子为什么使人难忘呢?引出第2自然段。
(一)竹的外形令人难忘预设句:从远处看,郁郁葱葱,重重叠叠,望不到头。
从近处看,有的……1.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感悟井冈翠竹的茂盛、葱郁、秀美、挺拔等特点。
顺势指导朗读,读出对井冈翠竹的喜爱、赞美之情。
2. 对竹子的外形的描写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呢?(本段写作方法、修辞手法:从远及近,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描写方法。
一个句子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排比、拟人、比喻。
体会作者对井冈翠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再指导朗读,读出赞美、敬佩之情。
回读文章总起句: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过渡:井冈翠竹仅仅是外形使人难忘?(我想令人难忘的还有他为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
难怪井冈山人自豪的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引出中心句)那么井冈翠竹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哪些贡献呢?【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个性地体验,反复地品味,有序地思考。
(二)竹子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令人难忘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无私奉献勇敢乐观坚强不屈师:从文章的哪些内容你能读出“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生交流汇报:预设句一:大家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30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
生:红军用井冈山的竹子制成武器和各种生活用品,为他们提供了方便,打败了敌人,所以说它是革命的竹子。
师:“魂飞魄散、鬼哭狼嚎”是什么意思?这两个字词写出了什么?(形容非常害怕、惊恐,吓得大叫)写出了敌人溃不成军、狼狈逃跑的样子师:瞧,我们的红军战士们在弹药奇缺、甚至是手无寸铁的情况下,将毛竹削成尖尖地竹钉,埋在山间路旁,把敌人打得是“魂飞魄散、鬼哭狼嚎”,说明我们的红军战士们?生:英勇、聪明、机智……师:谁来把这种英勇机智读出来,读出我们内心的自豪!师评价:1.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白匪在竹钉阵中溃不成军,狼狈逃跑的惨状2.我仿佛看到红军战士们手拿竹枪长矛,活捉了一大批白匪……师:难怪井冈山人爱这样自豪地说,生读“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这样的竹子,我们又怎么能忘怀呢?师:为了表现我们对青青翠竹的难忘,作者在语言表达上更是妙笔生花、颇具匠心。
(出示反问句)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读。
过渡:井冈山的翠竹的确在革命年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它重要的作用呢?预设句二: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
学生自主汇报:生:毛竹做的扁担,能够挑起重担。
师:它们表面上挑的是什么?实际上挑的是什么?(他们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师: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生: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从井冈山出发,开始艰苦漫长的革命,最后在北京建立了新中国。
师:是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挑着这一副关系着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
这井冈翠竹做的扁担啊,见证了井冈山会师的伟大时刻,见证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险阻,见证了中华儿女八年抗战的英勇顽强,见证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捷报频传,也见证了开国大典的响彻云霄。
它是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能挑得起。
难怪井冈山人自豪的说:(齐)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这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井冈翠竹,谁又能忘怀呢?过渡:我们还从哪儿能感受到井冈翠竹是革命的竹子呢?引出第8段:预设句: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人一样坚贞不屈。
……师:“坚贞不屈”是什么意思,毛竹怎样坚贞不屈?(用你的朗读来表现)1.生抓拟人句中重点词语体验毛竹的坚贞不屈。
2.生抓顶针句中重点词语体验毛竹的坚贞不屈。
3.生抓引用句中重点词句体验毛竹的坚贞不屈。
师:井冈山人民又是怎样坚贞不屈呢?(不向敌人低头、弯腰)“血雨腥风”是什么意思?(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
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师:(播放幻灯片)自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反动派就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他们疯狂地叫嚣着:“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将血腥的双手伸向了千千万万无辜的百姓,伸向了曾经为红军战士送粮送饭的井冈山人民。
而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人一样坚贞不屈。
难怪井冈山人自豪地说道:“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师:这经受了血雨腥风考验的翠竹,我们又怎么能忘怀呢?来,孩子们,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向这坚贞不屈的翠竹和井冈山人民致敬!(出示幻灯,师生配合读)师:这一段作者可真是写得好啊!好在哪?说说看。
(学生自由交流)师:作者运用了拟人、顶针等修辞手法,写出了井冈翠竹以及井冈山人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
【设计意图】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思,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课堂教学中抓住特色的语言,抓包含情感的段落,抓画龙点睛的片段,抓环境渲染的语句等,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细细品读,评析品味,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指导学生体验情感的同时,不忘关注文章的表达方法,这也是高段语文教学的重点。
四、回归整体,升华体验。
1.梳理前文,回归整体我们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难怪……2.小结写法:学到这里,我想问大家,文章仅仅是在赞颂竹子吗?(不是,还赞颂了英雄的井冈山人为革命做出的贡献!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3.井冈翠竹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丰功伟绩,在现代化建设时期又为国家建设做出了什么贡献呢?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
【设计意图】教师适当启发学生,把分散的、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完整的回顾,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内心的情感不断升华。
板书设计:井冈翠竹——井冈山人(借物喻人)革命的竹子无私奉献勇敢乐观顽强不屈《井冈翠竹》教学反思《井冈翠竹》生动地描写了井冈山翠竹的秀美外形和刚强气节。
记述了井冈山翠竹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做的巨大贡献。
全文洋溢着作者对井冈山翠竹的赞美之情和敬佩之情。
上完课之后,感觉如下几方面做得还不错:1、能找准文章切入点。
在理清课文脉络以及文章内容的学习中,我紧紧围绕课后的一道思考题:井冈翠竹为什么使人难忘?在初读课文后,就抛出了这个问题:井冈山500里林海,为什么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学生潜下心来,关注每自然段的内容,给时间让学生默读、交流,自然而然地分清毛竹令人难忘的是它长得苍翠、它们为人们做出的巨大贡献。
然后顺势进入文本的学习,也紧紧扣住“难忘”二字来组织教学。
2、能把握整体教学观。
张老师一再强调的“不管是哪一课时都要有整体意识”。
在这节课中,我的整体意识得到很好的体现。
例如:首先是整体读文,开课不久我就设计了整体朗读课文的环节,这样做是让学生全面的掌握本文的内容。
这一点也是市教科院罗昆霞主任一再强调的。
另外,在学习井冈翠竹为革命所做的贡献的时候,每一小结都能回扣一下“难忘”。
这也是专家讲到的,学完一小点要打个“结”。
在整个为革命作贡献的部分学完后,我还能将几个部分串起来,与开篇的总起句来一个“呼应”,即打了一个“大结”,使学生以及听课的老师都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3、注重了教材内容的学习与写法指导的并重关系。
主任多次强调这个观点,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非常注重写法的渗透。
如:对于竹子外形的学习后能指导学生根据作者的写法仿写一个描写翠竹形态的句子。
学习词语“魂飞魄散、鬼哭狼嚎”的时候,指导学生联系当时的情景,描述敌人的样子。
以及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我也能做到“大雪无痕”“润物细无声”,在学习了第8节,学完井冈山的竹子与井冈山人一样坚贞不屈后,顺势追问一句:“我们眼中看到的仅仅是井冈翠竹吗?”孩子们十分肯定地表达,不仅仅是竹子,还有井冈山人民以及千千万万革命者。
这样的教学为下节课突破文章的难点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4、语言文字训练点的训练有一定的方法。
一是联系资料法,由于本文描写事件年代久远,在课前就布置了学生查找资料,老师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资料。
如:鬼哭狼嚎这一处,学生就能联系当时黄洋界保卫战来理解敌人闻风丧胆、丢盔弃甲的丑态。
理解后再指导读,就能读出竹子、红军的顽强。
二是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如:学习坚贞不屈这一词的时候,学生能联系上文打得敌人“魂飞魄散“的句子来理解,也能联系第8节中竹叶烧了还有竹鞭……这句来理解,总之,孩子们已经能灵活地运用联系的方法来学习词句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情景设置法,在学到“毛竹做的扁担,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这一处,当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谈了自己的体会之后,我能适当运用图片以及教师的提纲式的语言,将革命的历程简单再现,使学习的内容更直观,更清晰,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