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企业造气岗位操作规程祥解

合集下载

合成氨合成工段岗位操作规程

合成氨合成工段岗位操作规程

合成二车间岗位操作规程合成塔岗位操作规程1、岗位任务本岗位是合成二车间主要岗位之一,基本任务是将H2、N2混合气体在合成塔内,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为NH3,进行有效分离,输送有关单位使用,并回收余热,副产蒸汽。

2、生产工艺流程2.1气体流程从压缩来的新鲜气经滤油器分离油水后与透平机来的循环气(经透平机出口滤油器分离夹带的润滑油后)汇合进入冷凝塔上部换热器管内,与管间氨冷来的气体进行冷量交换后从顶部出塔,分别进入氨蒸发器A、B,进行氨冷,温度降至10℃以下,从冷凝塔下部二次入塔,经过下部分离器分离液氨后上行至上部换热器管间,与管内一入气体换热回收冷量后出塔。

出塔气体分为三路:一路为3#冷激气直接进入合成塔;一路为塔壁保护气从合成塔上部进入高压外筒与内件环隙,下行至底部出塔,与第三路(经V2阀来)气体汇合进入塔外换热器,气体沿外筒与内件环隙上行至顶部进入换热器管间,与中锅来的高温气体换热后(温度升至≤195℃)由下部出换热器。

分四路进入合成塔,一路为主线,从合成塔下部进入塔底换热器管间与出塔气换热后,经提升管进入中心管上行至触媒层零米,自上而下进入第一床层进行轴向反应;第二路作为副线从顶部入塔与主线气混合,调节第一床层入口温度;第三路为1#冷激气,与第一床层下行的合成气在菱形分布器内混合后由内向外进入第二床层进行反应;第四路为2#冷激气与第二床层反应后的合成气混合,由外向内进入第三床层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气体与塔顶来的3#冷激气混合,由内向外进入第四床层进行反应。

经过四个床层反应的合成气进入塔底换热器管内,与管间入塔主线气换热后(温度降至340℃左右)出塔进入中置锅炉,回收热量,副产蒸汽,出中置锅炉(温度降至225℃以下)后从下部进入塔外换热器列管内,气体上行与冷凝塔二出气体换热后出气气换热器,温度降至100℃以下,进入高压水冷排冷却降温(35℃左右)后进入氨分离器A、B进行液氨分离,气体部分吹除至提氢或放空以控制系统中惰性气体含量,大部分去透平机加压循环。

合成氨车间岗位操作规程

合成氨车间岗位操作规程

合成氨车间岗位操作规程目录1、压缩机岗位操作规程------------------------------32、铜、碱泵岗位操作规程----------------------------93、铜洗再生岗位操作规程---------------------------134、循环机岗位操作规程-----------------------------185、合成塔岗位操作---------------------------------206、循环水岗位操作规程-----------------------------267、变换岗位操作规程-------------------------------278、变脱岗位操作规程-------------------------------329、脱碳岗位操作规程-------------------------------38 10、冰机岗位操作规程----------------------------44 11、氨库岗位操作规程----------------------------49 12、总则----------------------------------------5513、安全紧急预案--------------------------------65 14、产品质量预防措施----------------------------68一、岗位操作法(1)岗位任务本岗位的任务是按要求对原料气进行逐级压缩,依次送至净化、铜洗和合成,利用压缩机交各工序连成一个完善的管理条例体系,压缩机必须在气体压力、数量上满足各工序的要求,以维持合成氨生产的正常进行。

(2)工艺流程简述从造气脱硫来的半水煤气,经水封槽进入一段缸压缩,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升高,以一段冷却分离器进行冷却分离,再进入二段缸压缩,然后再土星变坏事为好事段冷却分离器进行冷却分离,再进入三段缸压缩,压力提高至2.0Mpa左右,进三段冷却分离器经冷却分离后,送至净化工序进行CO变换和脱除CO,然后回压缩机四段前分离器除去带入的雾状钾碱液,以四段缸压缩后,再经四段2缓冲器、水冷器、气液分离器,再进入五段缸压力13Mpa,再经缓冲器、水冷器、气液分离器送往铜洗工序。

氨合成岗位操作规程

氨合成岗位操作规程
f氨冷器液位高
③ 氢氮比失调
④ 惰性气体含量高
⑤ 微量高
⑥ 合成塔副线阀
或冷激气阀开得过大
⑦ 新鲜气量减少
⑧冷凝塔内件漏
⑨合成塔内件漏 ① 开透平循环机近路阀及系统近路阀调节
② 查明原因并对应处理:
a适当多加氨
b联系冰机岗位处理
c排放油水
d加大水量降低循环气温度
e迅速开大放氨阀,适当减循环量,
⑷根据调度命令决定是否用电炉,若不用电炉则停透平循环机,塔内保持正压,催化剂层温度自然下降。
⑸若启用电炉保温,则系统留压8.0—10.0MPa,开一台透平循环机,保证安全气量,保温420℃待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5紧急停车:紧急停车常常是在发生事故时被迫进行的,所以首先应迅速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沉着冷静地正确处理。
⑶合成系统的弛放气由H2、N2、NH3、CH4等气体组成,其中H2、NH3都是经过多个工段的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如果能对合成系统弛放气中的H2、NH3进行回收再利用,将有效地降低整个合成系统的消耗定额。因此,将合成弛放气送往氢氨回收工段进行回收处理。
1.2管辖范围:合成工段所属的所有设备,氨合成塔、中锅、水加热器、塔外换热器、水冷器、氨分离器、氨冷凝塔、氨冷器、油分离器、透平循环机及其附机、保护气系统等,以及相应连接的高、中、低压管道、阀门等。
⑷导气过程中密切注意氨分和冷凝塔液位的变化,必要时可将自调打全手动位置,以手动方式控制其液位在工艺指标内,待液位稳定后再按自调。
⑸将各工艺参数控
制在正常的指标范围内,待其稳定一段时间后,即可加量。
5.2升温:
⑴接到调度指令后,由新鲜气大阀控制,向系统充压至80—100kgf/cm2,关闭新鲜气大阀。⑵启动一台透平循环机并入系统,按电炉操作规程送电升温,升温阶段系统不得低于50 kgf/cm2,循环气量不得低于电炉的安全气量,以防电炉烧坏。⑶用循环机近路阀、系统近路阀以及升降电压等手段控制电炉升温速率35—40℃/h,升至400℃即可开启新鲜气大阀向系统导入新鲜气。⑷导气时的温度根据催化剂的型号以及使用阶段可作适当升高或降低。

合成氨岗位操作规程

合成氨岗位操作规程

批准日期:2012 年 12 月 30 日 生效日期:2013 年 1 月 1 日
批准: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0资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2体2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合成氨操作规程

合成氨操作规程

醇氨厂合成氨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造气车间岗位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造气岗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艺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煤气炉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炉条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风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艺流程(五个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开停车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开车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停车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不正常现象以及处理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巡检部位以及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大修后开车造气制惰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制惰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制惰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吹风气岗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艺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成氨操作规程

合成氨操作规程

合成氨作业指导书编号:HCAC-SCGLB-16编制:复核:审批:下发日期:2016年1月1日执行日期:2016年1月5日X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造气工段工艺技术规程与操作法 (1)第二章脱硫工段工艺技术规程与操作法 (26)第三章变换工段工艺技术规程与操作法 (45)第四章脱碳工段工艺技术规程与操作法 (64)第五章压缩工段工艺技术规程与操作法 (107)第六章联醇工艺技术规程与操作法 (118)第七章高压醇烷化工艺技术规程与操作法 (132)第八章合成工段技术规程与操作法 (146)第1节氨合成技术规程与操作法 (146)第2节中空纤维膜提氢操作规程 (154)第3节弛放气氨无动力回收工段操作规程 (161)第4节冰机岗位操作规程 (169)第九章碳化工段工艺技术规程与操作法 (177)第十章供水工段操作规程 (202)第1节软水工段操作规程 (202)第2节循环水操作规程 (230)第3节污水岗位操作规程 (240)第4节终端水处理操作规程 (253)第十一章混燃炉操作规程 (264)第十二章背压汽轮机操作规程 (264)第十三章供气车间原料岗位操作规程 (310)第一章造气工段工艺技术规程与操作法1.目的使各操作人员提高操作技能,保证供气、降低消耗,安全生产,稳定运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造气所有操作人员3.职责3.1.生产合格的半水煤气供合成氨生产使用。

3.2.当班人员负责本班安全、文明生产。

3.3.负责运转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杜绝跑冒滴漏。

3.4.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处理不了及时上报。

3.5.主操作负责本班的生产工艺执行情况,督导人员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

3.6岗位任务利用高温下灼热的碳与水蒸汽作用,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制取合格的半水煤气供合成氨生产使用。

4.基本原理及反应方程式4.1基本原理:利用高温下灼热的碳与水蒸汽作用,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制取合成氨原料气。

其煤气生产为吹风和制气两个过程,先通入空气使其燃烧,此过程为蓄热过程。

化工企业氨合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企业氨合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企业氨合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氨合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工艺巡检1、根据操作记录表项目,按时检查,及时记录各种数据。

2、每15分钟检查一次系统各压力、温度情况。

3、每30分钟检查一次各氨冷液位等压吸收塔液位。

4、每30分钟检查一次循环机运转情况。

5、每5小时各油分排油一次。

6、每8小时检查一次水冷淋洒和溢流情况。

7、每周对水冷进行清理一次。

8、每周各氨冷排污一次。

二、开车、停车操作(一)正常开车1、开车前的准备(1)检查各管道、阀门、电器仪表完好正常,准确无误,处于开车状态。

(2)与供水、供电及有关岗位部门联系作好开车准备。

2、开车前的置换(1)系统未经检修处于保压状态的开车不须置换。

(2)系统如进行卸压检修的开车,须先进行吹净气密试漏和进行置换,置换要按方案进行。

3、开车(1)系统未经检修处于保压状态下开车。

A、微开补气阀,让系统缓慢充压至5.0-7.0Mpa(升压速率为0.4Mpa/nis分钟),待系统压力略高于合成塔压力后开启合成塔进口阀。

B、按正常开车步骤启动循环机,开启系统近路及循环机近路阀,气体打循环。

C、启动电加热器,根据催化剂层温度上升情况,逐渐加大功率,并相应加大循环量。

D、触媒层计温情况,采用调节电加热功率,及系统循环量的方法调节。

E、升温速度40-50度/时。

F、当触媒层温度大于200度后开启水冷,大于300度后开启氨冷,并且氨分开始放氨。

G、触媒温度升起后根据温度情况,逐渐减少电加热功率,直到切电转入正常生产。

H、升温中如遇循环机跳闸,应立即切断电源,以免烧坏电加热。

(2)系统卸压检修后的开车系统卸压检修后经吹净气密、置换合格后按照上述开车步骤进行。

(二)停车1、紧急停车本岗位所属设备发生首火、爆炸、停水、停电、大量漏气、漏液氨、外工段需要紧急停车的情况下,采取紧急停车措施。

(1)立即停止补气。

(2)关死各放氨、加氨阀,以防止高压气冲入低压设备。

(3)停循环机。

2、短期停车:(1)停止补气。

合成岗位操作规程

合成岗位操作规程

合成岗位操作规程一、岗位任务和生产原理1、岗位任务经精炼后的氢氮气与合成循环气混合,在较高的压力、温度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为氨,经冷凝分离得到液氨,大部分液氨供外单位使用,小部分供合成、铜洗、氨冷器用,蒸发的气氨送冰机压缩冷凝成液氨继续循环使用。

合成放空气去提氢,回收的氢送往压缩三段进口,尾气送余热回收作燃料。

驰放气去氨回收。

本岗位设置后置锅炉,利用合成塔出口高温气体,副产1.2MPa的蒸汽送变换、铜洗等岗位使用。

2、基本原理合成化学反应式如下:T.PN2+3H2 ------------- > 2NH3 +Q催化剂氨合成反应的特点:这是一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进行的放热、体积缩小、可逆的反应。

提高压力,降低温度,降低进塔氨含量,控制合适的氢氮比,有利于反应向生成氨的方向进行,即有利于氨的合成。

二.管理范围1、工作职责范围(1)服从当班生产调度的管理完成公司和车间下达的各项工艺技术指标和生产任务。

(2)执行本岗位的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3)负责本岗位所管辖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环境卫生。

(4)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安全作业上岗。

(5)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6)努力学习业务技术,力求工艺指标合格率达标。

(7)按时如实填写操作记录、设备运行记录、润滑记录、检修票及巡检记录,并保持整洁2、工作权利范围(1)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2)有权拒绝他人违章行为。

(3)有权利拒绝非本岗位人员擅自进入本岗位参观和其他活动。

(4)遇重大恶性事故,有权紧急停车,然后报告生产调度,联系车间处理。

(5)在遇到危及本岗位及本车间动静设备安全运行的紧急情况下,有权采取放空卸压、减量、停机等临时措施,并立即报告调度。

(6)有权参加技术研讨会、事故分析会、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有权提出调整工艺指标及消除安全隐患的建议。

(7)严格执行“十交五不交”交接班条件,不符合交班条件的接班有权拒绝接班。

合成氨造气一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合成氨造气一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合成氨造气一车间安全操作规程造气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岗位任务:本岗位的任务是利用无烟煤为原料,采用固定层间歇气化法,在高温条件下,交替与空气和过热蒸汽进行气化反应,制得足够数量的、合格的半水煤气,以供后工序连续生产的需要。

2、工艺原理:利用高温下灼热的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制取合成氨所需要的原料气,其煤气生产分为两个过程,即吹风和制气过程:先通入空气,使煤燃烧,此过程为蓄热过程;然后通入蒸汽在高温下与碳反映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此过程为吸热过程。

3、反应方程式:3.1吹风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C+O2= CO2+Q 2CO+O2=2CO2+Q2C+O2=2CO+Q C+CO2=2CO-Q3.2制气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C+CO2=2CO-Q CO+H2O=CO2 +H2+QC+2H2=CH4+Q C+2H2O=CO2 +2H2-QC+H2O= CO+H2-Q4、工艺流程:4.1、吹风阶段4.2、一次上吹制气阶段4.3、下吹制气阶段4.4、二次上吹制气阶段4.5、空气吹净阶段5、工艺指标:5.1制气循环时间:120S 水煤气中CO2含量:8—10%5.2水煤气中氧含量:≤0.5%6、安全操作要点6.1、严格控制氧含量,防止过氧操作。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气体成分中的氧含量≤0.5%。

氧含量增加,使消耗定额增加,造成变换系统触煤层温度猛升,并使触媒活性受到影响,甚至烧毁。

当煤气中氧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火和其他激发能源,则能引起恶性爆炸。

半水煤气的爆炸上限为70.5%(体积比),即使少量氧气进入煤气系统亦很容易形成爆炸性气体,在脱硫鼓风机及静电触焦器等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内引起爆炸,严重时,可引起系统爆炸,要求岗位人员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密切注意下行煤气阀,吹风阀的关闭是否严密,严禁过氧操作。

6.2、密切注意气柜高度,防止顶翻或抽瘪。

气柜猛升往往引起气柜超高,气柜过高轻则引起跑气,重则顶翻钟罩及发生恶性爆炸事故。

合成氨合成一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合成氨合成一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合成氨合成一车间安全操作规程合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岗位任务在高温、高压和有触媒存在的条件下,将氢氮混合气在合成塔内进行化和反应,合成为氨,气态氨经冷凝、分离得到产品液氨。

2、工艺流程2.1气相流程:2.2液相流程:3、工艺指标3.1液氨贮槽压力≤1.6MPa3.2 透平机出口压力≤31.4Mpa3.3合成塔热点温度450±5℃3.4合成塔外筒壁温度≤120℃4、安全操作要点4.1、严格控制合成炉温,保护好触媒以及塔内件4.1.1、稳定控制好热点温度,严禁超温。

触媒层温度的控制是合成操作的中心,要根据合成塔进口气体成分及生产负荷等外界条件影响温度因素的变化,及时调节循环机近路、系统近路、合成塔冷付线、稳定控制触媒层的热点温度,并做到勤调、细调、预先调。

4.1.2稳定控制压力,减少压差,严禁超压。

为保证合成系统压力稳定,避免超压,操作要根据合成塔内反应情况,进口氨含量、惰性气体含量以及外工序条件、氢氮比的波动等影响压力的因素的变化及时调节放空量。

4.1.3经常注意合成塔塔壁温度的变化,严禁塔壁温度超高由于合成塔外筒由16MnR材质制成,塔壁温度过高,就会加速氢氮比对塔壳的腐蚀,引起钢材脱碳和渗氮,造成金属结构疏松,结构降低,轻则缩短使用寿命,重则造成重大爆炸事故,因此,塔壁温度应控制在不超过120℃。

4.2防止跑气和漏气,防止高压气体串入低压部分。

4.2.1防止高压气体倒入液氨储槽。

要严格控制好氨分、冷交液位,确保液面稳定,防止液位过低,放氨时阀门不要开的过猛,避免高压气体串到储槽超压发生爆炸。

4.2.2防止氨冷器高压气体进入低压部分。

由于氨冷器高压蛇管泄漏不易察觉,要注意控制氨冷器出口气氨温度,发现压力超高时(在复肥用量及冰机负荷不变的条件下)说明高压蛇管盘管泄漏,高压气体进入低压部分,应立即停车处理,以防高压气体进入冰机引起爆炸。

4.2.3防止软水加热器高压气体串入低压部位。

要加强水质处理,控制好软水指标,减少和防止高压管被水中溶解氧腐蚀击穿,发现泄漏,应及时处理,以防高压气体串入低压部位引起爆炸。

合成氨造气一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合成氨造气一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合成氨造气一车间安全操作规程造气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岗位任务:本岗位的任务是利用无烟煤为原料,采用固定层间歇气化法,在高温条件下,交替与空气和过热蒸汽进行气化反应,制得足够数量的、合格的半水煤气,以供后工序连续生产的需要。

2、工艺原理:利用高温下灼热的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制取合成氨所需要的原料气,其煤气生产分为两个过程,即吹风和制气过程:先通入空气,使煤燃烧,此过程为蓄热过程;然后通入蒸汽在高温下与碳反映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此过程为吸热过程。

3、反应方程式:3.1吹风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C+O2= CO2+Q 2CO+O2=2CO2+Q2C+O2=2CO+Q C+CO2=2CO-Q3.2制气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C+CO2=2CO-Q CO+H2O=CO2 +H2+QC+2H2=CH4+Q C+2H2O=CO2 +2H2-QC+H2O= CO+H2-Q4、工艺流程:4.1、吹风阶段4.2、一次上吹制气阶段4.3、下吹制气阶段4.4、二次上吹制气阶段4.5、空气吹净阶段5、工艺指标:5.1制气循环时间:120S 水煤气中CO2含量:8—10%5.2水煤气中氧含量:≤0.5%6、安全操作要点6.1、严格控制氧含量,防止过氧操作。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气体成分中的氧含量≤0.5%。

氧含量增加,使消耗定额增加,造成变换系统触煤层温度猛升,并使触媒活性受到影响,甚至烧毁。

当煤气中氧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火和其他激发能源,则能引起恶性爆炸。

半水煤气的爆炸上限为70.5%(体积比),即使少量氧气进入煤气系统亦很容易形成爆炸性气体,在脱硫鼓风机及静电触焦器等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内引起爆炸,严重时,可引起系统爆炸,要求岗位人员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密切注意下行煤气阀,吹风阀的关闭是否严密,严禁过氧操作。

6.2、密切注意气柜高度,防止顶翻或抽瘪。

气柜猛升往往引起气柜超高,气柜过高轻则引起跑气,重则顶翻钟罩及发生恶性爆炸事故。

合成氨合成岗位的操作流程及步骤详解

合成氨合成岗位的操作流程及步骤详解

合成氨合成岗位的操作流程及步骤详解The operational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ammonia at a synthesis plant typically involves several steps.1. Preparation: The process begins with the preparation of raw materials, including nitrogen gas (N2) and hydrogen gas (H2). These gases are usually obtained from air separation units and natural gas reforming units, respectively. The raw materials are purified and compressed to the appropriate pressure for the synthesis reaction.2. Reaction: The compressed nitrogen and hydrogen gases are then mixed in a reactor vessel, which contains a catalyst bed.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atalyst for ammonia synthesis is iron-based. The reaction takes place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ypically around 400-500C and 150-250 atmospheres. The reaction is exothermic, meaning it releases heat.3. Separation: After the reaction, the mixture of gases containsa mixture of ammonia, unreacted nitrogen and hydrogen, as well as some by-products. The mixture is cooled and passed through a seriesof separation units to separate the desired ammonia from the other gases. This is typically done through processes such as condensation, absorption, and distillation.4. Purification: The separated ammonia is further purified to remove any remaining impurities, such as water, carbon dioxide, and other trace gases. This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purity of the final product.5.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The purified ammonia is then stored in tanks or cylinders for further use or transported to customers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such as fertilizer production, refrigeration, and chemical synthesis.中文回答:合成氨合成岗位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该过程始于原材料的准备,包括氮气(N2)和氢气(H2)。

(工艺技术)合成氨工艺操作规程

(工艺技术)合成氨工艺操作规程

第一篇合成工艺操作规程精炼后的氢、氮混合气在较高的压力、温度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为氨。

由于反应后气体中氨含量不高,故分离氨后的氢、氮气循环使用。

目前工业上仍普遍采用中压法生产,使用铁系催化剂。

近年来围绕合成氨生产的节能降耗,对合成操作条件进行优化,在工艺流程、设备及催化剂上作了某些改进,尤其是在氨合成反应热的利用上作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章岗位任务与工艺原理第一节岗位任务由压缩机七段(六段)出口总管送来的合格精炼气,在高温高压下,借助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化合反应生成氨,经冷凝分离得到液氨,液氨送尿素车间生产尿素,部分液氨送有关岗位氨冷器,汽化后去冷冻岗位循环使用,合成放空气经提氢岗位回收后,氢气回压缩机四段加压后返回系统重复利用,尾气与净氨后的氨贮槽解吸气混合送造气吹风气回收燃烧炉助燃。

第二节基本原理1氨合成的生产原理氨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22NH3+Q氨合成反应的特点:①可逆反应②放热反应:A标准状况下(25℃)101325KPaB每生成1mol NH3放出46.22KJ热量③体积缩小的反应:3摩尔氢与1摩尔氮生成2摩尔氨,压力下降④必需有催化剂存在才能加快反应2 氨合成反应的平衡氨合成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正反应与逆反应同时进行,反应物质浓度的减少量与生成物质浓度的增加量达到相等,氨含量不再改变,反应就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从平衡观点来看:提高反应温度,可使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向放热方向移动。

3 氨合成反应速度及影响合成反应的因素反应速度是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的。

影响氨反应速度的因素:3.1压力:提高压力可以加快氨合成的速度,提高压力就是提高了气体浓度,缩短了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碰撞机会增多,反应速度加快。

3.2温度:温度提高使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碰撞的次数增加,又使分子克服化合反应时阻力的能力增大,从而增加了分子有效结合的机会,对于合成反应当温度升高,加速了对氮的活性吸附,又增加了吸附氮与氢的接触机会,使氨合成反应速度加快。

合成氨气化岗位操作规程

合成氨气化岗位操作规程

合成氨气化岗位生产安全规则(上册)编写:审核:审定:批准:第一章气化岗位安全、环保职责一、安全生产职责的概念安全生产职责是明确企业各级负责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各职能部门和职工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职责的制度。

安全生产职责的内容,概括地讲就是: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应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的组织领导责任;各级工程技术人员、职能科室和生产工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应对安全工作负起相应的责任。

至于具体的安全生产的职责范围,应根据各单位的生产特点和具体情况不同分别确定。

安全生产是渗透到企业各个部门和各层次的工作。

只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一致,才可能实现。

因而,安全生产职责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企业制度,是所有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

通过这一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从制度上固定下来。

这样,劳动保护工作才能做到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专责,才能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分工协作、共同努力,认真负责地把工作做好。

建立、健全和执行这个制度,就是使企业安全卫生工作纳入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保证企业实现安全生产。

二、安全生产职责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职责度在安全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职责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劳动保护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就会减少。

反之,就会职责不清,互相推诿,而使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

因此,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将安全生产职责严格地建立起来,并认真负责地贯彻执行。

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生产中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保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国家发布了多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其中有关安全生产职责就有很多规定,例如1997年原国家劳动部又颁布了《关于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职责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行业)和企业务必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要按照‘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和劳动者遵章守纪”的总要求,以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领导职责并执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应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研究解决本地区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行业)应切实加强对本部门(行业)及所属单位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各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详尽周密的安全生产计划,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职责;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职能和行使国家监察的职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行业)要十分重视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促进作用。

第六章 合成氨造气工段 正常操作要点

第六章 合成氨造气工段  正常操作要点

第六章合成氨造气工段正常操作要点第一节工艺操作要点1.制气岗位操作要点1.1 工艺调节、操作原则根据原料煤的灰熔点,尽可能提高气化层温度,以降低半水煤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发气量。

·根据煤质、吹风强度等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循环时间、吹风百分比及二楼手轮门(车间工艺人员操作);·按时加煤、出渣。

根据炉内炭层高度、分布及灰渣情况,及时调节炉条机转速,使气化层厚度及所处位置相对稳定,保证炉况良好,控制好炉上、炉下温度,使其符合工艺指标;·根据蒸汽分解情况,调节好蒸汽压力和用量,同时注意各相关锅炉液位,防止蒸汽带水,并注意吹风排队,防止重风;·严格把握入炉煤棒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与原料岗位联系。

1.2 工艺调节操作要点1.2.1 造气炉合理工艺指标的制定煤气发生炉要想达到优质、高产、安全、低耗,除了受设备状况和原料性质的影响外,如何制定出合理的工艺指标是直接影响造气炉工况好坏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主要工艺指标的制定依据·炉渣含碳量:≤20%·半水煤气成分:O2<0.8%(CO+ H2≥65%)·循环时间与百分比的分配-循环时间长短:目前本事业部造气炉所采用的时间为2.5分钟/循环。

循环时间长短的制定,主要依据原料的化学活性,活性差的原料,循环时间宜短,反之则宜长。

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不利于生产,过长气化层温度和产气量以及气体成分波动大;过短虽能获得气化层温度稳定、产气量佳的效果,但是自动阀门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占去太多,相应地降低了有效制气时间。

-循环百分比的分配:吹风和制气各个阶段的时间分配,总的原则是使吹风后燃料层中具有理想的较高温度,且吹风阶段的时间要短,以增加制气阶段的时间,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煤气。

当吹风量确定后,吹风时间长短的选择,主要依据热量平衡。

在实现热量平衡时,则吹风时间越短越好。

一次上吹和下吹制气时间分配,主要决定于能够使上行温度和气化层温度(火层)维持正常稳定为原则。

01合成氨总控岗位操作规程1

01合成氨总控岗位操作规程1

合成氨总控岗位操作规程1.岗位主要任务以天然气为原料,采用干法脱硫至H2S≤0.2mg/Nm3,在3.0MPa左右压力下连续蒸汽转化,通过CO中、低温变换、改良热钾碱法脱除CO2、甲烷化法脱除少量CO、CO2,制出合格的氢氮气,经J0402进一步加压后在轴径向氨合成塔内合成为氨,经冷却、分离生产出合格的液氨。

同时为尿素提供脱碳解吸出来的二氧化碳原料气(CO2≥98.5%)和副产的1.3MPa左右中压蒸汽。

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合成氨系统符合工艺指标要求,负责系统的开、停车、事故处理及正常操作,并及时作好原始记录。

2.基本原理来自天压机的原料天然气中含有≤120mg/Nm3的总硫,硫对触媒有害,必须除去。

为了脱除天然气中的有机硫,本装置在原料气中配入约3—5%的氢,首先采用铁锰转化吸收型催化剂,在约340~410℃的高温下发生有机硫的转化及脱硫反应:RSH+H2→H2S+RHH2S+MnO=MnS+H2OH2S+MnO=MnS+H2O在铁锰床层出口气中含有约5ppm的H2S,还必须在氧化锌脱硫剂中进一步脱除。

反应为:H2S+ZnO=ZnS+H2OC2H5SH+ZnO→ZnS+C2H4+H2O氧化锌吸收硫速度极快,脱硫沿气体流动方向由上向下逐层进行,最终出氧化锌脱硫槽的原料气中H2S≤0.5PPm。

脱硫合格后的天然气与蒸汽以H2O/∑C=3.1~3.8左右混合后进入一段转化炉和二段转化炉,制成合成氨的粗原料气。

本装置所用的转化催化剂是镍催化剂,反应为:CH4+H2O→CO+3H2-QCH4+2H2O→CO2+3H2-QCO+H2O→CO2+H2+Q一段炉出口气温度710~760℃、CH411~14%(V),在二段炉入口配入经预热的空气在二段炉上部的空气混合器中进行燃烧,提高温度后继续进行转化反应,使转化气中的残余甲烷降到≤1.0%(V),同时调节进二段炉的空气量,以满足合成氨对氢氮比的要求。

出二段炉原料气中含有大量的CO,变换工序就是使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汽反应生成CO2和H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造气的任务与原理1.严格控制各项工艺指标,制出合格充足的半水煤气,不断降低消耗。

2.根据半水煤气各气体成分,合成循环氢高低,变换CO及变换氢及其变换趋势,并结合煤气发生炉的负荷及运行状况,及时调节微机的回收和加氮时间、循环时间,保证生产用气。

3.及时加炭,定时出灰、探火,根据煤气发生炉炭层分布情况,及灰渣含碳量,调整炉条机转速,使气化层厚度及所处位置相对稳定,保持煤气发生炉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4.煤气发生炉加炭时,做到不超温、不跑高、不翻炉、下灰不偏炉、不流炉、挂炉架空,炉底无太硬结疤。

5.加强前后工序的联系与协作,根据生产情况,控制好气柜高度,防止超越指标范围。

6.经常检查电动葫芦、造气风机、油泵、炉条机等设备状况,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联系维修工修理。

7.认真填写生产记录表及交接班记录,搞好本岗位文明生产。

第二章半水煤气反应原理在煤气发生炉燃料层内,炭与空气及蒸汽的混合物相互作用是的产物称为半水煤气,其化学反应按下列方程式进行:2C+O2+3.76N2=2CO+3.76N2+QC+H2O=CO+H2-Q煤气的组成由上列两反应的热效应平衡调节所决定。

第三章造气开停车及清炉操作规程总则,由副段长负总责并组织协调好岗位人员的工作安排,做总指挥,副段长休班,由主操作负责,并做好开停车记录。

1.开车步骤⑴开油泵,调节压力到指标。

⑵调节汽包液位。

⑶联系锅炉供蒸汽。

⑷联系凉水塔开泵供气。

⑸联系电工开启风机。

⑹关闭探火孔、吹风装置,并进行置换、放空。

⑺系统加蒸汽。

(煤气系统)⑻放气柜水风。

2.停车步骤⑴增加蒸汽用量,降炉温。

⑵封气柜。

(进出口水封上水至溢流)(暂时停车)⑶系统置换,如不置换系统要加蒸汽2/5圈。

⑷打开探火孔点火,关闭东西自调手动阀。

⑸打开夹套放空与烟囱阀。

⑹停风机。

3.注意事项⑴二楼注意事项①开油泵时,检查油泵是否漏油,压力是否波动,最后调到指标。

②开风机时,主操作决定风机进口开启度。

③开自调、开东西自调手动阀,根据开炉台数、入炉压力,调节自调设定值,特殊情况,由主操作决定。

④如果系统超压,要及时卸压处理。

⑤开洗气塔放空时,不准随手从高处仍工具。

⑥放气柜水封前,必须查丹洗气塔是否流水。

⑦放水封必须有专人监护。

⑧停车时,必须先关闭风机出口,封气柜,关室外自调。

⑵三楼注意事项①开停车要及时调节夹套及废锅汽包液位,一定要注意烟囱阀起落状态。

②检查各汽包出口阀、放空阀是否打开,二者严禁同时关闭,开车后要随时观察压力变化情况。

③开停车注意煤气系统置换,停车一定要打开探火孔点火。

④开车时注意微机运行状态,严防重风,停车时,注意微机是否处于安全停车状态。

⑤长时间停车,各炉要降温,防止烧坏自动加焦机。

停车后,各电位差计、炉条机一律关掉电源。

⑥开车时检查阀门起落情况。

⑦操作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油压及蒸汽压力是否符合指标,防止超压。

⑧注意氧气含量,严禁随便倒炉。

⑨开停车,严禁使用上加氮。

⑩系统置换,应彻底不留死角。

4.清炉步骤⑴三楼操作工通知二楼人员清炉,楼下要重复一遍,无差错,才可准备清炉。

⑵清完炉,楼上必须听清联系信号后,才可开炉。

5.清炉注意事项⑴有残炭,必须处理后入炉,严禁倒入焦子中。

⑵灰门必须盖正,严禁跑气、着火。

⑶严禁灰斗加水过多。

⑷严禁旋风除尘器小灰不放完。

第四章工艺指标及流程1.工艺指标(1)压力油泵压力3.5-4.5 MPa 最高不准超6.0 MPa造气夹套≤0.2 MPa 入炉蒸汽0.035-0.065 MPaO2<0.5%D500风机:2500mm水柱D600风机:2800mm水柱(2)温度造气炉炉上温度:<220℃造气炉炉下温度<260℃油温<40℃压力油温<60℃(3)液位夹套汽包液位:1/2-1/3(4)气柜高度:2600-8000m大风天气<一节(5) H/N 50-54(7)气体成分CO2 6.0—7.0(8) 炉条机电流≤8安培注意事项①气柜停用时,进出口水封必须封死。

②禁止多炉重风。

③各液位计每班冲洗一次。

④电葫芦运行时,严禁用吊斗载人,吊斗下方严禁站人。

⑤清炉时,上下必须联系好,听打铃。

2.流程⑴吹风阶段:风机→吹风阀→蝶阀→进造气炉底→旋风除尘器→烟囱放空或→热回收阀→50吨三废炉⑵上吹阶段(二次上吹相同)锅炉来蒸汽→自调→汽包→蒸汽总阀→上吹蒸汽阀→造气炉底→除尘器→上行煤气阀→检修水封→除尘器→洗气塔→总洗气塔→气柜⑶下吹阶段锅炉来蒸汽→自调→汽包→蒸汽总阀→下吹蒸汽阀→造气炉上→下行煤气阀→检修水封→除尘器→洗气塔→总洗气塔→气柜⑷吹净阶段(回收阶段相同)风机→吹风阀→蝶阀→进造气炉底风箱→旋风除尘器→上行煤气阀→检修水封→除尘器→洗气塔→总洗气塔→气柜第五章操作要点1.依据入炉煤的品种、粒度大小,制定相适应的工艺指标:炉上温度、炉下温度及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循环时间,注意是吹风时间与上吹时间,在煤气发生炉可以承受的情况要取高风压,以较小的吹风百分比条件下,保持较高的气体层温度。

2.合理调整上下吹蒸汽用量,一般可通过上下吹半水煤气中CO2含量来加以验证。

CO2含量比:上吹半水煤气大于下吹半水煤气1.0-2.0%为宜。

3.在操作中要做到勤观察、勤检查、勤调节、勤处理,在观察吹风电流的高低与之相联系的风压变化,观察寻优微机参数与实际运行时间的多少。

4.平衡各炉的负荷大小,防止出现单炉之间负荷大的差别,导致蒸汽入炉不均匀。

5.勤调节炉条机转速,不宜大幅度调节转速,稳定气化层、灰渣层。

第六章突然停电事故处理突然停电容易引起空气管道爆炸,引起液压阀门不正常,关不到位,蒸汽超压等一系列事故,要求处理及时,正确,防止事故的发生。

当变电站或配电室等原因引起突然停电:1.三楼操作室内操作工应将下微机打到停运状态,上微机将各参数锁定,防止各参数数据丢失。

2.三楼吊煤工应将各夹套放空阀打开,蒸汽系统放空打开,防止因停电引起蒸汽超压损坏设备,将各炉烟囱阀支起,煤气系统、空气系统管道加蒸汽,对长时间不来电须将各炉探火孔打开并点着火。

3.二楼操作工在突然停电后,应首先关闭蒸汽自调,关闭鼓风机出口蝶阀,打开各汽包倒淋及放空阀,防止超压,同时将气柜进出口水封上水至溢流。

第七章油路系统无油压造气油路系统如果突然出现无油压或油压过低,会造成液压阀门不动作,阀门起落不到位,造成气柜急剧下降,气量紧张,甚至倒气、着火、爆炸及酿成事故1.造成无油压有如下几种原因①油泵突然印电器原因断电。

②油泵故障。

③油路系统泄露。

2.处理方法①对油泵故障原因需油压,可开启备用设备提起油压系统压力。

②对于短时间无法处理及无法恢复油压的,参照影响造气炉台数及气量减量处理,并联系电工、钳工修理。

③油路系统泄露严重,无法处理的,争取停炉、减量,停油泵卸压,联系维修工修理。

第八章造气氧含量高半水煤气危害O2含量高是非常严重的,到了一定的爆炸极限,会造成设备爆炸,以及人身伤亡事故,因此要求我们要把这项事情引起高度重视,引起O2含量高的原因有工艺和设备两方面的因素:1.工艺方面①炉内温度过低,表现为吹风电流偏低,炉上温度偏低,吹风气大量冒白烟、浓而重。

②造气炉炉情不好,炉内结疤,表现为吹风电流偏高,炉上温度上升快,细灰带出多,带块。

③油泵压力忽高忽低,造成下行阀不到位,或阀体损坏。

2.设备方面①吹风阀不落或关不到位,表现为炉上温度逐渐上升,正常生产时微机报警停炉。

②下行煤气阀关不严或关不到位,表现为正常生产时微机报警停炉,下行温度偏高,振幅大,停炉后,鼓风箱变红,温度高。

③炉山帽掉,表现为炉上温度偏高,炉底中灰仓温度高,灰门胶圈冒烟。

3.预防O2高时工艺方面处理①开车时,注意先吹风提炉温。

②将油泵压力控制在指标内。

③阀位检测联锁不要随意去掉,并保证阀检完好。

④正常生产时,保证炉情正常,控制好炉上、炉下温度,预防蒸汽带水。

⑤O2高时,气柜不宜过高。

⑥加强二楼巡查,发现异常,联系仪表、钳工及时处理,发现下行阀阀体坏时,停炉处理,封好检修水封,以免造成停车。

4.发现O2高时设备方面处理①停止电焊工作。

(本岗位)②静电除尘停止送电。

③加强设备维修保养,设备不能带病运转。

同时,O2高严重时,应及时取气分析O2含量,结合工艺条件,以及自身的经验,及时找出隐患,准确将其排除,必要时,该用惰性气体置换就要置换,以免发生爆炸,造成事故。

第九章造气风机操作1.开车在开车前,先检查冷却水是否正常,润滑油杯是否有油,出口蝶阀是否在关闭状态,在启动前盘车,准备好开车条件后,联系电工开启风机,在启动风机电流正常后,空负荷运转3—5分钟,无任何不正常现象,开启出口蝶阀。

2.停车停车时,先关闭出口蝶阀,停风机,待风机完全停止后,关闭冷却水。

第十章半水煤气危害性及个体防护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半水煤气化学品英文名称:Semi-water gas第二部分:成份/组成信息混合物化学品名称: 半水煤气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热会爆炸。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称为爆炸性混合物,遇高温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漏气与火种有燃烧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硫化物。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本品泄漏时,要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成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出机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也可以用管路导致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