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浪花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语文课堂教学实录浪花_北京课改版

一年级下语文课堂教学实录浪花_北京课改版

教学目标:⒈认识“去、浪、眼、泪、走、丫、笑、才、家、雪、贝、沙”这12个生字,并通过观察、分析、评议等多种形式,能规范书写“走、丫、泪、才、贝、去”6个字,理解词语“迈着、搔痒、捧来、轻轻的、悄悄地”等,理解课文内容。

⒉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⒊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图,有感情朗读课文,正确规范写字,写准“走”的笔顺。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浪花的淘气可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一、创情境,激发兴趣(放海浪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生1 :大海的声音。

生2 :海浪的声音。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看,这蓝蓝的大海,美丽的浪花,你们去过海边吗?海边好玩吗?把你在海边玩时的高兴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1 :我6 岁时的夏天,爸爸妈妈带我到海南去玩,那非常好玩,我还捡了好多贝壳呢!生2 :我去过大连,在那儿我还到海里去游泳了呢!师:同学们去过海边玩,非常有意思,今天愿不愿意跟老师一起到海边去看金色海滩和美丽的大海中的浪花呢?生:愿意。

师:那好,跟老师一起写浪花(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师:(指课件)你们看小姑娘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生1 :这个小姑娘在沙滩上玩。

师:你们想不想和她一起玩儿?生:想师:那个小姑娘想听听你们读书,行吗?生:行。

师:太好了,那你们先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准。

生:读文。

师:这一课又有几个字宝宝要和我们交朋友,你到课文里把它们找出来好吗!然后再读给你的同桌听。

还要把你认识的办法交给你的同桌哟!(生画生字,同桌认读生字)师:看老师这有12 颗漂亮的小贝壳,看看哪一颗是属于你的呢?(出示12 颗漂亮的贝壳,任意点击一颗就会出现一个生字)指名认读生字。

师:这些字宝宝还很愿意和我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它们现在摘掉了头上的拼音帽,不知道你们还能不能准确地找到它们呢?(开火车认读这12 个生字)师:这12 个字宝宝都被你们从它的贝壳家里找出来了,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觉得哪个字最好记?你是怎么记住它的?生1 :我觉得“丫”最好记,它就像一个小树杈。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浪花2_北京版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浪花2_北京版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浪花2_北京版三、初读课文。

1.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根据这幅图画来写的。

题目是《浪花》。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认识”浪”字,说说识记的方法。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语气。

4、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读两遍,要把句子读通顺,注意课文中有好些字读轻声,比如:一会儿……5、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四、随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段,明确重点问题:对照图,“我”指谁?浪花是怎样走到她脚边的?浪花到她脚边干什么?听教师读一句话,看跟书上第二句话有什么不同?(浪花迈着步子走来,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哪句更好?为什么?(课文中的句子写出浪花很小,涌上岸的声音很轻很轻。

)2、再读读第二句,看看小女孩高兴的样子,是谁给她带来的欢乐?句子中的“它”指谁?浪花的家在哪儿?它是怎样跑回家的?小组内讨论以上问题。

3、汇报交流。

师点拨,指导朗读。

齐读这段,注意:“轻轻的”、“悄悄地”要读轻一些,“哗哗哗”要读得响一些。

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我”来读。

4、说说你读了这段有什么问题吗?5、认识本文的8个生字,“沙”“浪”“泪”让学生用记部首的方法记字形。

“走”让学生了解字的演变来记字形,多种方法认读,了解字意,进行扩词练习。

6、指导用虚宫格写“丫”“才”。

五、作业布置。

1、积累好词好句。

2、读课文,说说你还有那些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读读生字新词。

(出示写有生字的幻灯片。

)2.指读课文。

二、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读第二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数有几句话?2、过了多久,浪花又跑来了?它这次是怎样来的?比较句子(多媒体课件):这两句话哪儿不同?哪句好?为什么?3、看浪花这次给小女孩带来了什么?请读第二句。

这句话中,哪个词讲出浪花怎样给我带来贝壳、小虾?(捧。

)学一学“捧”的动作。

4、对照图,是什么样的贝壳、小虾呢?(雪白的、青青的。

)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贝壳、小虾多不多?你从哪知道的?这么多的贝壳、小虾,小女孩见了高兴极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浪花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浪花的特点。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浪花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浪花的特点。

(2)运用生字词进行实际情景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浪花的特点。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浪花特点。

2.课文朗读(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组内讨论,运用生字词进行实际情景的表达。

4.课文理解与分析(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5.课堂活动(1)教师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浪花作品。

(2)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实际情景的表达。

2.拓展作业:(1)观察生活中的浪花,用文字或图片记录下来。

(2)与家人分享课文内容,讨论浪花的特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与分析、课堂活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词,并了解了浪花的特点。

2.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动手制作浪花作品,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1、认识本课8个生字和3个词语,认识“耍、痒、丫、泪、壳、蓝、淘、娃”8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快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快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理解重点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想像、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快乐。

1、出示电脑大海图:问:这是哪儿呀?谁去过?海边好玩吗?你能把在海边玩时的快乐的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吗?(学生拿着照片给大家讲。

)3、出示电脑小女孩在沙滩玩时的图:你们看小姑娘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你们想不想和她一起玩儿,那个姑娘想听听你们读书,行吗?4、自己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5、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他们的读音是否正确?6、小姑娘这有几个词语看谁读得准确。

电脑出示词语:浪花玩耍笑了跑来唱歌眼泪送给贝壳淘气娃娃小脚丫放电脑录音:你们读得真准!我容许和你们一起玩。

(一)学习第一段:1、教师范读第一段:刚刚大家读得挺好的,老师也不想呀?给我个时机读读书行吗?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你们听听哪儿读得好?通过老师的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浪花迈着轻轻的步了走来的轻轻的读得好,体会浪花迈的步子很轻。

)板书:轻2、浪花怎么轻轻地走来?请同学表演。

3、浪花迈着轻轻的步子指的是什么?(浪花涌上沙滩的响声很小。

)读的时候声音要轻一些,自己着读一读。

4、指名读。

5、还有哪儿读得好?(悄悄地弄痒了我的小脚丫)板书:悄6、真的有人弄痒了它的脚丫吗?那指的是什么?小女孩的表情什么样?(当浪花轻轻的溅到脚上。

给人一种庠庠的感觉。

)7、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呀?8、学生练习读。

9、还有哪读得好?(浪花笑着跑回家。

)板书:笑跑10、“浪花笑着跑回家”的“笑着”指的是什么?(浪花卷上来发出的声音。

)11、(指板书说)浪花“轻轻地、悄悄地\笑着”这是把浪花当作人来写,可以看出什么?(小姑娘对浪花的喜爱。

(北京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浪花1

(北京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浪花1

《浪花》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虾”字认识虫子旁。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理解词句,结合画面促进想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虾”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句子,能够想象当时的画面,体会浪花给我带来的欢乐。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放录音,听这是什么声音?(大海的声音)“浪花”(板书课题) 5、浪花,它可是个淘气的娃娃,到底怎么调皮呢?请大家打开书:二、初读课文:1、听老师范读(注意听每个字的读音,听老师的读书语气。

)2、学生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不多字,不少字。

要求:标出自然段。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一下读书的情况,这些字词你能读准吗?出示词语卡片:雪白、贝壳、沙滩、轻轻的、悄悄地、脚丫、淘气。

三.理解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第一段: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此时最想说什么?估计:哈哈真可笑,我真喜欢浪花。

对策:为什么这样说?估计:依据课文内容,它还会逗我玩呢。

我有问题:浪花有眼睛,有脚吗?对策:你们说呢?师:看来,作者把他当成小孩来写的,这样我们读起来更有意思。

估计:海边真美,我也想去。

(引导看图)师:这么有意思的浪花这么美丽的海边,把我们深深的吸引了。

大家快带着喜爱的感情读一读。

自由的读——互相评读——展示读——男女朗读比赛。

出示:我坐在沙滩上玩耍,浪花看见了,迈着()步子,()我的小脚丫。

(“轻轻的”“悄悄地”)这都是说谁的?(3)怎样才叫做“轻轻地走来了”请一个同学来示范一下师:浪花卷上沙滩的声音很小很小,而且,他还轻轻地弄到了我的小脚丫,要是有人轻轻的挠你的小脚丫,你会感觉怎样?(痒痒)如果不停的挠,你会笑得怎样?(4)读这句话,读出浪花的“悄悄”,“笑得眼泪都流出来”的感觉。

过渡:一会儿,这个淘气的小家伙又来了。

1、指名读第二段。

2、指名读第一句。

浪花是怎样来呀?估计:唱着笑着对策:谁能读出这种感觉!问:谁能作做“捧”的动作?她捧来怎样的贝壳?怎样的小虾?指导“虾”字1、认识虫子旁2、介绍他是形声字用“下”这部分记他的声,用“虫”是一种动物。

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设计

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设计

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海浪的特点和形象,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教学重点:1. 掌握《浪花》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 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海浪的特点和形象。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 如何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海浪的特点和形象。

教学准备:1. 诗歌《浪花》的课文。

2. 图片或实物来形象地展示海浪的特点。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引导诗歌《浪花》的背景,简要介绍海浪的特点。

2. 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来展示海浪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 学习诗歌(15分钟)1. 教师齐读诗歌,让学生跟读,熟悉诗歌的韵律。

2.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诗歌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3. 学生分组合作,小组内交流讨论诗歌的意思,然后汇报给全班。

Step 3 表演和创作(2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行挑选一段诗歌进行表演。

2. 学生通过表演来展示海浪的特点和形象,并用适当的语言来描述。

3.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创作一些描写海浪的句子或小诗歌。

Step 4 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小组表演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

2.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和创作进行点评,并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Step 5 课堂延伸(5分钟)1. 学生可以回家后自由绘制一幅关于海浪的图画,并在图画上写出自己对海浪的体验和感受。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有关海浪的故事或诗歌进行阅读,进一步丰富对海浪的认识。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背诵《浪花》这首诗,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让学生在家里或课后的时候观察海浪,并写一篇关于海浪的小文章。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浪花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浪花

教案名称:《浪花》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浪花》的内容,理解诗人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通过阅读理解板块,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师先引发学生对波浪的感受,再讲述《浪花》这首诗歌。

2.学生朗读诗歌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3.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理解和讨论。

4.进行诗歌的欣赏和赏析。

三、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并理解《浪花》这首诗歌。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导学生感受浪花(5分钟)教师让学生观察海浪翻滚起伏的样子,并让学生模仿海浪的声音和动作。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海浪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朗读《浪花》(10分钟)教师放映《浪花》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猜测诗歌的内容。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浪花》,并解读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步骤三: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报告自己对《浪花》的理解。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补充。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步骤四:阅读理解(15分钟)发放《浪花》的阅读理解题目给学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辅导学生阅读题目,解答问题。

步骤五:诗歌的欣赏与赏析(10分钟)教师播放《浪花》的音频,并显示诗歌的文字。

让学生边听边看并跟读。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美感和诗歌语言的表现力。

五、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教师要在学生朗读诗歌时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

六、板书设计:《浪花》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浪花》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朗读不够流畅,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要多给予学生思考和问题解答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一年级下册浪花教案

一年级下册浪花教案

一年级下册浪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并掌握“浪、花、海、天”等词语;(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课文《浪花》: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浪花的形成过程,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2. 生字词学习:重点学习“浪、花、海、天”等词语,掌握生字词的笔画和结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生字词,提高写字能力;(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笔画和结构;(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浪花的形成过程。

2. 小组合作法: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珍惜生命的情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浪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重点学习“浪、花、海、天”等词语,掌握生字词的笔画和结构。

4. 课堂练习:让学生书写生字词,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大自然,珍惜生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情感。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写一篇简单的观察日记。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通过书写练习和词语拼写游戏,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2. 过程与方法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口语表达能力上的进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通过学生的日记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大自然和生命的关注程度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设计

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浪花》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浪花的形态和特点,增强对大自然的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通过课后小组讨论和绘画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浪花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浪花》的复印件和课件。

2.海浪的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教具。

3.纸张、颜料和画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物品引发学生对海浪的认识和兴趣,提醒学生在海边看到过什么风景。

2.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对海浪的形状和特点的想法。

步骤二:课文理解(15分钟)1.呈现课文《浪花》,播放音频,让学生跟读。

2.教师解读关键词语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课文中描述了浪花有哪些特点?浪花为什么会造成水花四溅的现象?步骤三:词语学习(10分钟)1.教师板书出现在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并解释其含义。

如:浪花、露珠、团、洁白。

2.提醒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并总结其他与浪花相关的词语。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你们觉得课文中描述的浪花是怎样的形状和特点?b.海浪水花四溅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2.各小组派出代表陈述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步骤五:绘画活动(20分钟)1.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浪花的印象用颜料和画笔进行绘画创作。

2.鼓励学生在绘画中尽量展现自己对浪花特点的理解和想法。

3.可以邀请学生将绘画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上进行展览。

步骤六:梳理知识(10分钟)1.教师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出浪花的特点和形状等信息。

2.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讨论的问题和绘画活动的成果。

五、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生词和词语。

2.整理课堂讨论的问题和绘画活动的成果,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对浪花的理解。

一年级语文下册《浪花》教案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浪花》教案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浪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朵、美、拉、着、跑”等五个生字,会写“朵、美、跑”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浪花的美丽和可爱。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浪花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对浪花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里的浪花是什么样的?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自己对浪花的认识。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停顿、语气、节奏。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交流感受。

(三)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个别学生领读。

2.学生自学生字,注意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对难写字进行指导。

(四)品析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品析比喻句,理解浪花的美丽和可爱。

3.学生交流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对浪花的喜爱之情。

(五)写字指导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观察生字结构。

2.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跟随书写。

3.学生独立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

2.家长签字确认。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知浪花的美丽和可爱,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写字环节,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随书写,提高了学生的写字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加强课堂管理。

五、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六、教学资源1.课文插图2.生字卡片3.写字工具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一年级下册浪花教案

一年级下册浪花教案

一年级下册《浪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浪花》。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大海的美丽和浪花的可爱。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想象大海的景象。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乐观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美丽和浪花的可爱。

3. 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想象大海的景象,体会课文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大海图片,引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

(2)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大海的美丽和浪花的可爱。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会正确书写。

(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

3. 理解课文(1)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讨论大海的美丽和浪花的可爱。

4. 应用拓展(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浪花与大海的对话。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合作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朗读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水平,包括语音语调、表情等,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3.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练习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熟读并背诵。

2. 家长签字:要求家长监督并签字,确认学生完成作业情况。

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设计

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设计

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浪花》的内容和主题。

2. 能够朗读诗歌《浪花》。

3. 能够理解诗歌《浪花》的意义,并表达个人感受。

二、教学准备:1. 诗歌《浪花》的复印件。

2. PPT或者课件。

3. 彩色笔、粘贴纸、贴纸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给学生展示一幅描绘海浪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谈一谈海浪的特点和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2. 诗歌欣赏(10分钟)- 向学生介绍诗歌《浪花》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理解海浪的情感和诗歌的情感表达。

- 朗诵诗歌《浪花》,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 诗歌分析(15分钟)- 分段解读诗歌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义。

- 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并解释其作用。

-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诗歌中的海浪和诗人对海浪的情感描写。

4. 理解诗歌(15分钟)- 给学生分发复印件,让学生独立阅读诗歌。

- 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诗歌内容的问题,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诗歌。

-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5. 朗读和表达感受(15分钟)- 让学生跟着录音朗读诗歌。

- 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可以用绘画、写短文等形式表达。

- 学生可以用彩色笔在复印件上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并贴在课堂展示墙上。

6. 小结(5分钟)- 总结课堂内容,再次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 鼓励学生传唱或背诵诗歌。

- 预告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四、教学延伸:1. 要求学生背诵整首诗歌并朗读给其他同学听。

2. 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生活中的事物,用诗歌的方式进行表达。

3. 鼓励学生阅读和欣赏其他的诗歌作品,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4. 组织学生参观或观赏相关的海洋文化展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浪花_北京课改版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浪花_北京课改版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浪花_北京课改版渡:贪玩的小浪花,悄悄地涌上来,又悄悄地退回去,一次次地把小姑娘脚下的黄沙冲走,她的小脚丫痒痒的就好象被一条毛毛在瘙痒着!你们看小姑娘这时是什么样的?(1)看图说说(2)指名读第三句(出示第三句)(3)它是指谁呀?它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啊?重点指导读好“哗哗哗”。

“跑回家”是什么意思呢?(4)浪花这个小调皮鬼把小女孩逗得很开心地笑了,同学们你们开心的时候也会笑吗?能笑一个给老师看吗?(5)谁能笑着来读读这一句,读得时候注意把“笑得我”连起来读。

(6)自由练习(7)小组选代表比赛读4、小结:小浪花呀轻轻地走来,悄悄地给我瘙痒,把小女孩逗乐了,又哗哗哗地笑着跑回大海妈妈的怀抱里跟我捉迷藏做游戏!你们觉得浪花怎么样啊?(板“可爱”)你们喜欢可爱的浪花吗?5、齐读这一段6、引导:老师有点不明白了,这可爱的浪花真能够迈着步子走来,真能够瘙痒我的小脚丫,还能够笑着跑回家吗?小女孩把浪花当作了一个和她玩耍的小娃娃啦!(二)第二段出示课件:又听这回海浪声大了一点渡:不久,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又来了。

这回它还是悄悄地来吗?1、指名读第二段,标出句子。

2、读第一句(1)指名读第一句。

浪花是怎样来呀?(2)唱着笑着”,对唱着歌儿高兴地来,谁能读出这种感觉!(3)找两个人对比读读(4)指名读(5)齐读3、读第二句渡:可爱的小浪花唱着笑着跑来,给我带来了许多礼物。

有些什么呀?1)、指名读第二句话。

2)、这里有不懂的词语吗?“捧来”谁能做做动作,浪花真有礼貌3)、“捧来”了什么?请小朋友到沙滩上找找(贝壳小虾)4)、贴词丰富“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复合型的图片)5)、还可以是怎样的“贝壳”,怎样的“小虾”呢?(丰富他们的词汇,漂亮的贝壳可爱的小虾等)4、读第三句看,浪花送她的礼物太多了,她兴奋地说了什么呀?指导注意“装不下啦”向上扬。

男女生比赛读5、激情引导再读读这一段6、小结:你觉得浪花像什么?(板书:小娃娃)而且是一个可爱的小娃娃。

小学一年级语文《浪花》教学设计之一

小学一年级语文《浪花》教学设计之一

小学一年级语文《浪花》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能够理解、朗读和朗诵课文《浪花》。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感受和表达能力。

3.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意识。

4.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理解、朗读和朗诵课文《浪花》。

2.培养学生对大海、浪花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使学生正确掌握课文的全文内容和词汇。

2.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课文文字、图片和多媒体资料。

2.海洋类的图书、图片等教具。

3.学生的钢笔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海洋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大海的思考。

2.学生跟读关于海洋的一段文章,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海洋的特点和意义。

二、展示(10分钟)1.教师播放《浪花》的课文,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这篇课文。

2.教师导读《浪花》的课文,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每个字的意思,并逐句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思考。

3.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并鼓励学生对海洋和浪花进行描述。

三、讲解(15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每个字的意思,并进行拼读。

2.教师讲解《浪花》中的一些难点,如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四、练习(20分钟)1.学生进行针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练习,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文的朗读和朗诵,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如填空、找出相应的词语等,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五、总结(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们能够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意义进行总结,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2.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浪花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浪花

浪花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9个新词。

2.看懂图意,围绕着“我”和“浪花”进行观看,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

3.明白得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培育学生钟爱大自然的情感。

4.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看懂图意,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

3.明白得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培育学生钟爱大自然的情感。

4.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教学难点:1.看懂图意,培育学生的观看和想象能力。

2.明白得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培育学生钟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刻:两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窗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大海的海滩上和“我”一个小姑娘一同与浪花游玩,你们想去吗?好,那么,咱们来到大海边,和“我”一路迎接浪花。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范读课文,使同窗们对课文有初步的印象。

三、读准生字的读音。

四、借助汉语拼音,把句子读通顺。

1.提示同窗们注意几个字轻声的读法。

2.注意儿化音。

比如:一会儿3.先自己读,后在小组内一人读一遍。

五、认真观看插图(多媒体课件),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1.图中的女孩是谁?即课文中的“我”。

2.图上还有什么?浪花,远处的帆航和海鸥,“我”身旁有个小篮子,盛满了贝壳。

3.课文是写“我”坐在沙滩上与浪花游玩、玩耍。

课文中把浪花当做人来描述,比如: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

使咱们读起来感到很亲切。

4.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想一想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什么。

六、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窗边听边数,这段共有几句话。

(2)自己小声逐句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而且找出哪句是写“我”的,哪句是描述浪花的。

(3)指两名同窗对读,一人读描述“我”的句子,一名读描述浪花的句子。

(4)比较句子。

(多媒体课件)浪花看见了,迈着步子走来。

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浪花_北京版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浪花_北京版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浪花北京版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有三个自然段,通过“我”感到的,看到的,讲浪花涌来退去的样子,声音和它给“我”带来的欢乐。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一类生字,12个二类生字。

掌握“走”字的笔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海边玩耍时愉快的心情。

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培养学生勇于提问的习惯。

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所学的一、二类生字。

学习四个一类字,掌握“走”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哪些小朋友去过大海,你觉得海边怎么样?今天,有一个小朋友去海边玩了,她还和浪花成为了好朋友呢!请同学把书翻到第75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1、教师泛读课文,请同学注意字音和语气。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为自然段标序号,画出一、二类生字。

指读课文,齐读课文。

三、认识一、二类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反复认读。

2、同桌互相认读。

四、学习四个一类字1、学习“走、贝”(1)根据图片猜字。

(2)演示“走”的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它的字理。

(3)学习它的笔顺。

(4)扩词:走路、行走、走马观花、走南闯北。

(5)“贝”字的学法同“走”,可以让学生按老师的方法自己讲。

可以实物演示。

(6)“贝”字的扩词;贝壳、宝贝。

2、学习“丫”。

(1)教师用手势做“丫”字请同学猜。

(2)书空。

(3)扩词:脚丫、丫头。

3、学习“泪”。

(1)怎样记住这个字呢?(眼睛里流出的水就是泪)(2)扩词:泪水、眼泪、泪珠。

(3)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流泪呢?五、复习巩固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两个一类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读课文。

2、认读所学生字。

二、学习两个一类生字。

1、学习“才”“去”两字。

(1)书空,注意“去”的笔画。

(2)扩词:刚才、才华、回去、去年、去世。

小学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第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音,有些形近字容易混淆。

课前准备1.投影片。

2.海边风光录像片。

3.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你们见过大海吗?有没有在松软的沙滩上玩耍过?(让到过大海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观看海边风光录像片。

2.今天,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看金色的海滩和美丽的大海中的浪花。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楚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2.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

提醒学生注意,浪的声母是舌边音,次的声母是平舌音。

这、唱声母是翘舌音。

玩的韵母是前鼻音,浪、唱的韵母是后鼻音。

读一会儿时,在会后加一个卷舌动作。

步子、篮子中的子和了、的、地、着啦都要读轻声。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提问:我是在哪儿玩耍?(出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理解沙滩:沙子堆积成的海边陆地。

)(2)指导朗读。

小朋友,你们要把自己当作课文里的我,怀着喜爱浪花的感情来朗读课文。

轻轻的、悄悄地要读轻一些,慢一些。

哗哗哗要读得响一些。

(学生自由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2.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1)为什么说浪花唱着笑着跑来了?(既说浪花卷上海滩发出的声音,又表达出我欢快的心情)。

(2)为什么用捧来,不用卷来?(把浪花比作淘气的娃娃,他好像用双手托着贝壳和小虾)。

让我们带着喜爱浪花、非常兴奋的心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齐读、个别读)。

3.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一年级下语文课堂教学实录浪花_北京课改版

一年级下语文课堂教学实录浪花_北京课改版

教学目标:⒈认识“去、浪、眼、泪、走、丫、笑、才、家、雪、贝、沙”这12个生字,并通过观察、分析、评议等多种形式,能规范书写“走、丫、泪、才、贝、去”6个字,理解词语“迈着、搔痒、捧来、轻轻的、悄悄地”等,理解课文内容。

⒉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⒊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图,有感情朗读课文,正确规范写字,写准“走”的笔顺。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浪花的淘气可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一、创情境,激发兴趣(放海浪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生1 :大海的声音。

生2 :海浪的声音。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看,这蓝蓝的大海,美丽的浪花,你们去过海边吗?海边好玩吗?把你在海边玩时的高兴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1 :我6 岁时的夏天,爸爸妈妈带我到海南去玩,那非常好玩,我还捡了好多贝壳呢!生2 :我去过大连,在那儿我还到海里去游泳了呢!师:同学们去过海边玩,非常有意思,今天愿不愿意跟老师一起到海边去看金色海滩和美丽的大海中的浪花呢?生:愿意。

师:那好,跟老师一起写浪花(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师:(指课件)你们看小姑娘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生1 :这个小姑娘在沙滩上玩。

师:你们想不想和她一起玩儿?生:想师:那个小姑娘想听听你们读书,行吗?生:行。

师:太好了,那你们先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准。

生:读文。

师:这一课又有几个字宝宝要和我们交朋友,你到课文里把它们找出来好吗!然后再读给你的同桌听。

还要把你认识的办法交给你的同桌哟!(生画生字,同桌认读生字)师:看老师这有12 颗漂亮的小贝壳,看看哪一颗是属于你的呢?(出示12 颗漂亮的贝壳,任意点击一颗就会出现一个生字)指名认读生字。

师:这些字宝宝还很愿意和我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它们现在摘掉了头上的拼音帽,不知道你们还能不能准确地找到它们呢?(开火车认读这12 个生字)师:这12 个字宝宝都被你们从它的贝壳家里找出来了,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觉得哪个字最好记?你是怎么记住它的?生1 :我觉得“丫”最好记,它就像一个小树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9个新词。

2.看懂图意,围绕着“我”和“浪花”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看懂图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看懂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大海的海滩上和“我”一个小姑娘一同与浪花嬉戏,你们想去吗?好,那么,我们来到大海边,和“我”一起迎接浪花。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范读课文,使同学们对课文有初步的印象。

三、读准生字的读音。

四、借助汉语拼音,把句子读通顺。

1.提示同学们注意几个字轻声的读法。

2.注意儿化音。

比如:一会儿
3.先自己读,后在小组内一人读一遍。

五、认真观察插图(多媒体课件),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1.图中的女孩是谁?即课文中的“我”。

2.图上还有什么?浪花,远处的帆航和海鸥,“我”身边有个小篮子,盛满了贝壳。

3.课文是写“我”坐在沙滩上与浪花嬉戏、玩耍。

课文中把浪花当做人来描写,比如: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

使我们读起来感到很亲切。

4.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是什么。

六、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数,这段共有几句话。

(2)自己小声逐句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并且找出哪句是写“我”的,哪句是描写浪花的。

(3)指两名同学对读,一人读描写“我”的句子,一名读描写浪花的句子。

(4)比较句子。

(多媒体课件)
浪花看见了,迈着步子走来。

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

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哪儿不一样,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第二句多了“轻轻的”,比第一句更形象具体,知道浪花里迈着什么样的步子来的。

并且,从“轻轻的”知道海面的风不大。

(5)“悄悄的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浪花来了,轻轻地碰着我的脚丫,像是在给我搔痒痒一样。

体会为什么“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使学生理解到一是浪花搔痒了我的脚丫;另一方面是我看到这美丽的浪花,很高兴。

(6)“它才哗哗地笑着跑回家”。

使学生理解“它”指的是谁(浪花),“家”指的是什么(大海),“才”是什么意思,(指浪花很顽皮,把我逗够了它才回家)。

“跑”是指浪花退回去的速度很快,比较起来想一想:浪花轻轻地来了,快速地回去。

蓝蓝的大海,白色的浪花,一幅多么美的景象。

(7)看插图(多媒体课件),看“我”的表情,嘴张得那么大,眼睛眯成一条缝,可见“我”是多么地高兴。

(8)指导朗读:要读出大海和浪花构成的一幅景色的美,读出“我”高兴的心情。

“哗哗哗”要连续读,且要轻。

学生试读,师范读,再试读。

指名读、多读,体会“我”高兴的心情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课文第2段。

(1)自己读第2段,数一数共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什么意思。

(2)比较句子。

(多媒体课件)
这两句话哪儿不同?哪句好?为什么?
第2句更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浪花是怎样来的,既唱着又笑着来的,而第一句只是说浪花跑来了,但不知是怎么样地跑来了。

“唱着”是指浪花来时的声音,“笑着”是因我的心情是那样的兴奋,好像浪花笑着奔我而来。

“给我捧来雪白的贝壳,青青的虾。

”“捧来”是用手合着托的意思,把浪花当做人来描写。

浪花来时,随之带来了各种贝壳等,浪花退去后,贝壳等就留在了沙滩。

我高兴地捡着贝壳、篮子里都装满了。

看插图,篮子装满了又大又美丽的贝壳,篮子旁边的沙滩上还有贝壳。

(3)你能说一说这段话的意思吗?
一会儿,浪花又来了,带来了很多贝壳和小虾,我的小篮子都装不下了。

(4)指导朗读。

浪花唱着笑着冲我来了,并且给我带来了我喜欢的贝壳和小虾,我把小篮子都盛满了,我多么高兴呀,兴奋呀。

因此读的时候要表达出“我”兴奋的心情,而且蓝蓝的大海,雪白的浪花,黄色的沙滩上,躺着雪白的贝壳,青青的虾,构成一种多种颜色的美,又要读出环境的美。

范读、试读、指名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1)小结过渡。

课文第1段是描写浪花来了和退回去了,第2段写浪花又来了一次,那儿浪花就来回这两次吗?请看第3段又是怎么写的。

(2)指名读这段。

(3)理解“跑去又跑来”是什么意思?
浪花一会儿拥来,一会儿退去,来回不停地往返。

(4)理解比喻句。

“像一群淘气的娃娃”。

把浪花比喻成淘气的娃娃。

这里又一次把浪花当作人来描写,表达了作者喜爱浪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比较句子。

(多媒体课件)
“淘气的娃娃”更能表现浪花的可爱。

(6)指导朗读。

“又”“淘气”要重读、突出浪花来回的次数,和浪花的可爱。

七、让学生把全文连起来想一想,理解全篇文章的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浪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