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的模仿行为积极进行引导
浅谈教师对幼儿模仿行为的积极引导
浅谈教师对幼儿模仿行为的积极引导作者:陈昕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20期根据心理学相关研究,模仿是人类学习最基本的手段。
教师作为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需要不间断对自身的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使自身各方面都变得更加优秀,每一个行为都能够孩子所模仿。
为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负责,成为一个全面、优秀的人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那么,教师应如何积极引导幼儿的模仿行为呢?一、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克服盲目的模仿行为幼儿的模仿行为大多是盲目的,纯粹是出去好玩的目的。
由于幼儿的年龄太小、心智不成熟,根本没有辨别事物对错的能力,因此他们的意识里没有道德标准,他们的模仿行为不存在着专门模仿好的行为,也不存在专门模仿坏的行为,他们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模仿对象。
他们感到什么比较有趣,他们对什么比较好奇,他们就去模仿什么。
他们在长时间的模仿中,不知不觉的就被模仿的事物所影响,逐渐成为他们的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师经常会和孩子在一起玩耍。
比如在玩乘坐公共汽车的游戏时,教师就可以假设小鹿在公共汽车汽车上坐着,此时上来了一只小熊,这只小熊生病了,然后设计一个小鹿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小熊的场景。
这样当游戏结束的时候,教师适时地教导孩子们为什么小鹿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小熊,让孩子们明白小鹿的行为是对的,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这样在游戏中设置相应的情境,提高孩子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是非观是人处事行为的准则,幼儿期是是非观建立的开始。
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真实感受,通过正面引导让幼儿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教师的每一句话对幼儿都能起到强化作用,比如:幼儿捡到了一个钱包而不知道如何处理时,我们从正面引导他:如果你能够把钱包还给失主,你就是一个善良,不贪图钱财的孩子;如果教师负面引导幼儿:如果你不还给失主,就是一个爱占人便宜的孩子。
显然正面引导更能使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避免伤害幼儿敏感的心灵。
二、引导幼儿模仿先进英雄榜样1.老师以身作责做孩子的榜样也许老师不在意的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引发全班小朋友的竞相模仿。
幼儿园小小模仿家: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与引导
幼儿园小小模仿家: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与引导1. 引言在幼儿园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幼儿们模仿成人的行为,比如做饭、穿衣、玩手机等。
幼儿的模仿行为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学习方式,是他们探索世界、学习社会规范和培养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幼儿模仿行为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相关的引导方法,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引导幼儿的模仿行为。
2. 幼儿模仿行为的本质幼儿模仿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它反映了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理解。
在模仿过程中,幼儿不仅仅是简单地重复动作,更重要的是通过模仿行为来认知和理解事物。
幼儿的模仿行为是一种认知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幼儿自我学习和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
3. 幼儿模仿行为的影响因素幼儿的模仿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同伴影响等。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和家庭成员的行为、语言和态度都会对幼儿的模仿行为产生影响;而在幼儿园和社会环境中,同伴之间的互动和老师的引导也会对幼儿的模仿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4. 如何引导幼儿的模仿行为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引导幼儿的模仿行为:(1)积极示范:教师和家长在幼儿面前要做好示范,让幼儿能够观察到正确的行为方式;(2)提供丰富的体验机会:让幼儿有机会参与各种生活活动和社会体验,增加他们的模仿机会;(3)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反馈:及时引导幼儿模仿适当的行为,并对其进行积极的肯定和鼓励;(4)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家庭和幼儿园中,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幼儿能够自由地模仿和探索。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幼儿的模仿行为,我认为教师和家长应该既重视其积极意义,又注意引导和规范。
幼儿的模仿行为是他们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表现,是他们认知和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和规范幼儿的模仿行为,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6.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的模仿行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幼儿认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
浅谈小学生良好模仿行为的引导
浅谈小学生良好模仿行为的引导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模仿和学习的重要时期。
他们往往会通过模仿他人来学习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所以良好的模仿行为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那么,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应该如何引导良好的模仿行为呢?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表率。
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模仿的第一来源,他们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模仿行为。
家长和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良好的表率,以身作则,让孩子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行为。
家长和老师可以在言谈举止中展现出积极、乐观、有礼貌的形象,让孩子能够模仿他们的优秀品质。
家长和老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
当孩子出现不良的模仿行为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让孩子明白何为良好的模仿行为。
当孩子模仿了一些不好的言行时,家长和老师可以耐心地告诉他们这样做的不当之处,并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明白何为好的模仿行为。
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孩子理解良好的模仿行为的意义和重要性。
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树立明确的榜样。
孩子在模仿行为时,往往会选择他们认为好的榜样。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孩子树立明确的榜样,让孩子知道应该模仿谁,遵循谁的榜样。
这样可以让孩子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避免他们模仿一些不好的榜样。
家长和老师可以介绍一些积极向上的榜样人物给孩子,告诉他们这些人的优秀品质和行为,并鼓励他们去模仿这些榜样,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和模仿兴趣,让他们更容易形成良好的模仿行为。
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从而更愿意去模仿和学习。
家长可以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与孩子进行亲密的互动,让孩子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会模仿良好的行为。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需要通过模仿他人来学习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良好的模仿行为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幼儿爱模仿案例进行分析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幼儿爱模仿案例进行分析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孩子模仿的行为,不仅仅是表情、动作、语言,还有一些日常行为,比如爸爸妈妈做饭,他会模仿做饭,比如幼儿园老师讲课,他们会很乐意做小老师,等等,这些范围很广泛。
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很多东西,并且逐渐会懂得自我创造自我设计,并非是毫无注意,他们只是在学习别人的做法完善自己的行为,当孩子在这样一个模仿阶段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帮孩子完善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1.理解并接纳孩子行为。
模仿并不是孩子的复刻,更不是毫无新意的抄袭,反而是孩子动用自己的大脑通过别人的言行举止获得自己所需内容,将自己做到更加完善。
孩子选择模仿,并不是盲目选择,爸爸妈妈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并不是所有的都会进行模仿,他们模仿大人都是一些,或者自己没接触或者做的比较不好的行为,这有助于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不足。
孩子的模仿行为,父母不要急于否定,也不要过分的指责孩子,而是耐心观察,帮助孩子识别他们的行为正确性,并对此进行尊重并接纳。
2.给孩子准备良好环境。
孩子模仿不是很简单的模仿,他们是通过模仿对方的一言一行,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能力,当然孩子做到的时候,也要积极的给予鼓励。
孩子模仿大人的劳动,会模仿小朋友的一些好行为,这就是一种非常棒的模仿行为,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模仿环境,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或者选择邻居的时候也应该三思。
3.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大部分习惯、语言等都来自于父母家庭,如果父母自身就有些负能量,孩子自然无法真正的学到一些所需内容,模仿的反而是一些坏习惯。
父母不论什么场合,在孩子面前一定是表现出最美好的一些行为,孩子们在这种家庭环境中,自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身的表现也不会差。
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表现及教育策略
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表现及教育策略一、引言对于小班幼儿的教育,模仿行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通过模仿,幼儿可以学习到各种技能和行为,同时也可以建立起与他人的联系和情感交流。
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引导和教育幼儿的模仿行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表现出发,探讨相应的教育策略。
二、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表现1. 观察力敏锐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表现之一就是他们的观察力敏锐。
他们能够快速地观察并模仿周围的人或事物,包括老师、家长、同学以及电视节目中的内容。
他们的观察力不仅表现在动作上,还表现在语言、情感等方面。
2. 行为表现多样小班幼儿在模仿行为上表现多样化,他们可能模仿其他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也可能模仿动画片中的角色或者故事中的情节。
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他们也会模仿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行为。
3. 学习能力强由于模仿行为的特点,小班幼儿的学习能力往往较强。
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们可以很快地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比如说学习一首歌曲、记住一段故事、学会画一幅画等。
4. 情感表达模仿行为也是小班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
他们可以通过模仿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比如说模仿爸爸生气的样子或者模仿妈妈的温柔笑容。
三、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教育策略1. 提供良好的榜样幼儿在模仿行为中,往往会选择自己身边的人或者角色作为榜样进行模仿。
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要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榜样,做出积极向上的行为,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模仿。
2. 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为了引导和促进幼儿的模仿行为,幼儿园需要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丰富的学习环境不仅包括各种教具和玩具,还包括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素材。
通过提供多样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模仿行为。
3. 细致观察和及时指导幼儿在模仿行为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规范或错误的行为,这时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及时的观察和指导。
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幼儿模仿行为中的问题,并通过及时的指导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模仿。
幼儿园三岁幼儿的模仿能力与教育意义
幼儿园三岁幼儿的模仿能力与教育意义【摘要】幼儿园三岁幼儿的模仿能力是其认知和社交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他们通过模仿来学习和适应周围环境,展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动机。
教育者应该充分了解幼儿园三岁幼儿模仿能力的发展特点,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激发潜能。
幼儿园教师在教育中要善于引导幼儿的模仿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合理引导幼儿的模仿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其认知水平和社交技能,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教育者应足够重视幼儿园三岁幼儿的模仿能力,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引导,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 三岁幼儿, 模仿能力, 教育意义, 发展特点, 重要性, 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 全面发展, 合理引导, 成长环境, 教育者重视.1. 引言1.1 幼儿园三岁幼儿的模仿能力幼儿园三岁幼儿的模仿能力是指幼儿在观察他人行为后,能够模仿并复制出相似的行为。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模仿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他们会模仿家长、老师、同伴的动作、语言和表情,甚至模仿电视节目中的角色。
这种模仿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还包括对行为目的的理解和内化。
通过模仿,幼儿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和社会规范,帮助他们逐渐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幼儿园三岁幼儿的模仿能力具有以下特点:幼儿模仿的对象范围更广,不仅限于家庭成员,还包括幼儿园老师和同伴。
幼儿的模仿行为更加有目的性和自发性,表现出较高的主动性。
幼儿对模仿对象的选择更加明显,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有亲近感的人作为模仿对象。
幼儿园三岁幼儿的模仿能力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模仿,幼儿可以快速获取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社交技巧,增强自信心。
教育者需要重视幼儿模仿能力的培养,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模仿机会,引导他们模仿正面的行为和态度。
只有在合理引导的情况下,幼儿的模仿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与实践
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与实践一、幼儿模仿行为的定义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是指幼儿在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能力,模仿他人的言行举止。
这是幼儿认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一种重要表现。
二、模仿行为的心理机制1. 社会认知在幼儿期,幼儿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来获取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
在模仿他人的行为中,幼儿可以学习到很多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这对于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2. 认知发展模仿他人的行为也反映了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
在模仿行为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观察、理解和记忆他人的行为,这对于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有着一定的要求。
3. 情感表达通过模仿行为,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幼儿常常会模仿老师和同学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例如模仿哭泣、模仿笑声等。
三、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特点1. 多样性幼儿园小班幼儿的模仿行为非常多样化,他们会模仿老师、家长、同学甚至是电视中的人物。
这种多样性反映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为他们的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2. 喜好性幼儿园小班幼儿在模仿行为中往往会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人或事物进行模仿,这也表明了幼儿模仿行为的喜好性。
老师在引导幼儿模仿行为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喜好,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和成长。
3. 视瓶影响在现代社会,影视作品对幼儿模仿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
许多幼儿喜欢模仿电视节目中的人物或角色,这也给幼儿的模仿行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幼儿园,老师需要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并模仿影视作品中的行为,从而避免不良行为的出现。
四、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实践与引导1. 观察与引导幼儿园老师需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模仿行为,并及时给予引导和反馈。
在幼儿模仿他人的行为时,老师既要赞扬其正确的模仿行为,也要及时纠正错误的模仿行为,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示范与激励幼儿园小班幼儿对于老师和家长的模仿行为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老师和家长在言行举止上要做好表率。
小班模仿能力教案大全
小班模仿能力教案大全引言:模仿是儿童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能力之一。
通过模仿,儿童可以学习到各种技能、知识和行为习惯。
小班幼儿正处于模仿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教案一:模仿动作目标:培养幼儿模仿动作的能力,提高其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步骤:1. 教师示范一系列简单的动作,如拍手、跳跃、踢腿等。
2. 引导幼儿跟随教师的动作,鼓励他们模仿并逐渐掌握。
3. 给予幼儿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案二:模仿语言目标:提高幼儿的语言模仿能力,培养他们的听力和表达能力。
步骤:1. 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和动作。
2. 引导幼儿模仿教师的语言表达,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词汇描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三:模仿角色扮演目标:培养幼儿的角色扮演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步骤:1. 教师提供一些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如医生、老师、消防员等。
2. 引导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扮演,并模仿相应的动作和语言。
3.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发言和表演,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四:模仿绘画目标: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步骤:1. 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样本,如画一个圆、画一朵花等。
2. 引导幼儿观察样本,模仿绘画,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和创造。
3. 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绘画技能。
结语:通过以上教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耐心引导和积极激励,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模仿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同时,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幼儿的模仿能。
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 幼儿园模仿行为
在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是以模仿行为为基础的。
小班幼儿处于模仿行为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动作和社会技能,对于幼儿的整体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究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幼儿的模仿行为。
一、模仿行为的定义模仿行为是指幼儿受到外界刺激后,通过观察和学习,将所观察到的行为或动作进行相似重复的一种学习形式。
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幼儿开始具有模仿行为的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到周围的人和事物,然后尝试模仿并学习。
二、模仿行为的特点1. 学习语言:幼儿园小班幼儿通过模仿行为学习语言,他们会模仿教师和其他幼儿的发音和用词,逐渐掌握并运用语言表达能力。
2. 学习动作:幼儿通过模仿行为学习各种身体动作,比如走路、跑步、跳跃等,通过模仿行为,他们能够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动作技能。
3. 学习社会技能:在模仿行为中,幼儿还能够学习社会技能,比如礼貌用语、合作行为、共享等,这有助于他们融入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三、模仿行为的影响1. 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模仿行为有助于启发幼儿的思维,促进大脑的发育和认知能力的提高。
2. 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通过模仿行为,幼儿能够学会表达情感,比如笑、哭、愤怒等,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情感,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模仿行为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四、如何引导幼儿的模仿行为1. 提供优质的模仿对象: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成为优质的模仿对象,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模仿行为,需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模仿欲望,促进他们的模仿行为。
3. 引导积极的模仿行为: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模仿行为,比如模仿学习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表达,或者模仿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共享帮助等社会技能。
模仿游戏培养幼儿模仿能力的跟我来
模仿游戏培养幼儿模仿能力的跟我来幼儿期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幼儿能够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成为了每位资深教育家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游戏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来帮助幼儿培养模仿能力。
一、创设丰富多样的模仿游戏环境要想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首先要搭建一个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角色和场景,提供不同的模仿机会。
比如,可以设置一个医生角色和患者角色,让幼儿扮演医生,模仿医生给患者治疗;或者可以设置一个家庭角色扮演游戏,幼儿可以扮演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模仿父母的行为和语言。
二、积极参与幼儿的模仿游戏作为教育家,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幼儿的模仿游戏,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当幼儿模仿我们的行为时,我们可以表扬他们的模仿行为,让他们感到自己做得很好,并给予一些奖励,比如夸奖、拥抱或者小礼物等。
这样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愿意去模仿我们的行为。
三、模仿游戏中的引导与拓展在模仿游戏中,我们可以适时进行引导和拓展,帮助幼儿提高模仿的能力。
例如,当幼儿模仿我们的动作时,我们可以向他们展示不同的动作,引导他们去学习和模仿。
同时,在模仿游戏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道具和工具,让幼儿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游戏中,提高他们的模仿能力。
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模仿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的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观察力和注意力训练游戏来帮助幼儿提高这些能力。
比如,可以给幼儿看一段视频或者一幅图片,然后要求他们回答其中的问题,提高他们对细节的观察和注意能力。
通过这些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将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更好地进行模仿。
五、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幼儿学习模仿需要时间和空间,因此,我们需要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安排一些自主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幼儿有机会去模仿和学习。
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心理探究与教学引导
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心理探究与教学引导一、幼儿模仿行为的心理探究1. 幼儿模仿行为的心理发展在幼儿期,孩子们的认知和社交能力正在迅速发展。
模仿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模仿,幼儿可以学习到社会规范、技能和价值观念,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2. 模仿行为的心理动机幼儿模仿行为的心理动机包括对成人的依赖、社交认同和自我塑造的需求。
他们通过模仿行为来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在社会交往中寻求认可和归属感。
3. 模仿行为的发展特点在幼儿期,孩子们的模仿行为表现为简单的动作模仿、语言模仿和角色扮演。
随着芳龄的增长,模仿行为逐渐呈现出更加复杂、灵活和创造性的特点。
二、教学引导幼儿模仿行为的策略1. 提供积极的榜样成人在孩子面前要做好积极的表率,包括语言行为和情绪表达。
这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模仿欲望,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模仿行为。
2. 创设有益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应该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模仿资源和材料,例如模仿玩具、角色扮演区域和仿真情境活动。
3. 引导开展合作模仿活动通过合作模仿活动,鼓励幼儿之间互相观察、合作模仿,培养他们的社交情感和沟通能力。
4. 注重情感沟通和表达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5. 结合幼儿兴趣和特点针对不同幼儿的兴趣特点和模仿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模仿活动和教学引导,引导幼儿对多样化的模仿行为进行体验和探究。
三、对幼儿模仿行为的个人理解模仿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模仿,幼儿可以获取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
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和引导幼儿的模仿行为,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活动,引导幼儿健康、积极地进行模仿行为,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心理探究与教学引导的观点和理解。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幼儿模仿行为的心理探究1. 幼儿模仿行为的心理发展在幼儿期,孩子们的认知和社交能力正在迅速发展。
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孩子的模仿观
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孩子的模仿观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行为举止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的形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孩子的模仿观,让他们在模仿中学会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亲近的人,也是最直接的榜样。
孩子从小就会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学习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如果父母言传身教,做到言行一致,那么孩子在模仿中会学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相反,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做出了错误的示范,那么孩子也会在错误中学习,形成不良的模仿观。
建立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
家庭氛围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沟通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等。
父母要以身作则,展现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态度,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只有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才能受到正确引导,在模仿中学会积极向上的品质。
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认知父母在引导孩子模仿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
孩子应该明白自己是独立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在引导孩子模仿时给予适当的空间和自主权。
只有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在模仿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除了正确引导孩子模仿外,父母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讨论问题、引导他们分析事物等方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
只有让孩子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在模仿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榜样,并形成独立自主、有主见的个性。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最后,在引导孩子正确模仿过程中,建立良好亲子关系至关重要。
父母要注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
只有建立了良好亲子关系,才能让父母成为孩子心目中最可信赖、最值得尊敬的人,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正确模仿。
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
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对所接触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是学龄前幼儿在0-6岁这一阶段所具备的特点,幼儿常常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对事物展开探究式的学习。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所产生的模仿行为,是学龄前儿童自然产生的学习性行為。
但是由于学龄前的儿童缺少正确的辨识能力,常常会模仿一些成年人不良的行为,这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幼教工作者对学龄前儿童的模仿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幼儿的模仿行为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一、什么是幼儿模仿行为模仿是人类及动物与生俱来的一种学习性的行为,幼儿对于未知的事物具有很强的探究意识,因此模仿行为也是幼儿增加对事物基本认识的一种方法。
幼儿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重复性动作具有浓厚的模仿兴趣,这也是这一阶段儿童较为明显的特点。
幼儿通常会模仿像父母、幼师这样经常接触的成年人的行为,因为幼儿对于行为的模仿需要一定的重复性,才能够产生较为深刻的记忆。
另外,幼儿在表现动作的时候经常会在动作完成后形成一定的思维。
因此幼儿在进行动作模仿的时候,可能脑海中还没有形成对动作的判断意识。
如果家长与幼师不注意自己平时的行为,幼儿很容易在模仿的时候无形之中学习到一些不好的行为。
幼儿模仿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动作方面的模仿。
幼儿在还不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时期,首先是对动作来进行模仿式学习的。
幼儿可以根据成年人或者其它幼儿所做出的动作,展开模仿来做出近乎一样的动作。
幼儿常常会对电视中所看到的人物以及身边的人产生相应的模仿行为,看见别人在干什么,自己也会仿照着做出同样的动作。
甚至观察到别人手里有什么物品,幼儿心中会产生渴望拥有同一件物品的想法。
2.言语方面的模仿。
幼儿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会对成年人之间的谈话、发声产生一定的兴趣。
即使还不能够发出完整的词语及短甸,也会发出相似的声音来进行模仿。
家长平时对词语进行简单的重复,也能够激发起幼儿对相应语言模仿的热情。
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及引导技巧
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及引导技巧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及引导技巧1. 引言在幼儿园小班,幼儿的模仿行为是其认知和社交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模仿,幼儿学习和理解世界,建立语言和沟通能力,培养社交技能等。
对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及引导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2. 幼儿模仿行为的特点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幼儿的模仿行为呈现出以下特点:- 模仿欲望强烈: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欲望,愿意模仿成人和其他幼儿的行为。
- 模仿能力逐渐增强:随着认知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也在逐渐增强。
- 模仿行为多样化:幼儿的模仿行为多样化,涵盖语言、动作、情绪表达等方面。
3. 幼儿模仿行为的影响幼儿模仿行为对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认知发展:通过模仿,幼儿学习和理解世界,促进认知发展。
- 社交技能:模仿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
- 语言发展:模仿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其语言发展。
4. 引导幼儿模仿行为的技巧在幼儿园小班教育中,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技巧来引导幼儿的模仿行为:- 提供积极的榜样:教师和家长要成为积极的榜样,展示积极健康的行为,引导幼儿模仿。
- 提供丰富的模仿机会: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模仿机会,创设多样化的活动环境。
- 给予积极的反馈:对幼儿的模仿行为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鼓励其积极参与。
5. 个人观点对于幼儿园小班幼儿的模仿行为,我认为教师和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
他们应该成为积极的榜样,提供丰富的模仿机会,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通过引导和激发幼儿的模仿欲望,可以促进其认知、社交和语言发展。
6. 结语通过对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及引导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师和家长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全面探讨了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特点、影响及引导技巧。
通过深入的剖析和案例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和引导幼儿的模仿行为。
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与引导
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与引导幼儿园小班阶段,是孩子们最早开始接触学校和社会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们的行为模仿能力处于敏感期,他们善于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
幼儿的模仿行为是一种天生的本能,同时也是对周围环境和社会人际关系的积极适应和学习方式。
对于幼儿园小班的教师和家长来说,如何引导幼儿的模仿行为,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理解幼儿模仿行为的意义模仿行为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园小班阶段正是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会和学习各种知识的时候。
通过模仿行为,幼儿可以快速学习到语言、行为、习惯等各种社会生活的技能。
模仿行为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2. 引导幼儿正确的模仿行为在幼儿园小班阶段,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幼儿正确的模仿行为,帮助他们选择积极、健康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情感态度以及社交活动来带动幼儿的模仿行为,让幼儿模仿到正确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模仿各种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树立积极向上的行为榜样。
3.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除了引导幼儿模仿正确的行为外,还应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性的模仿和创造活动。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与引导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
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带动,培养幼儿的模仿行为,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为他们的未来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教师和家长能够充分重视幼儿的模仿行为,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和关爱,让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与引导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谈幼儿行为模仿及其应对策略
浅谈幼儿行为模仿及其应对策略作者:廖燕珏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0期【摘要】模仿行为是一种积极的、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是幼儿感知认识周围世界的第一步,而学前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模仿教育。
因而模仿行为对个体身心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模仿行为现状出发,阐述模仿对幼儿行为的影响,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幼儿模仿行为【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026-01一、幼儿模仿行为的现状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任何新鲜,有趣的事物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好奇与模仿冲动。
因幼儿接触的世界范围和个人经验的局限,幼儿依赖于对熟知的人、事、物进行模仿。
比如:对家长、教师以及同伴的言行举止,动画片里的动作情节等一系列的模仿。
同时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在没有成人正面的引导下,很容易做出不当的行为。
我将从负面行为和正面行为两个具体案例来论述。
(一)负面行为近日,一则新闻报道称:一对双胞胎兄弟模仿动画片情节,用打火机点燃对方,造成弟弟前胸腹部7%面积Ⅱ—Ⅲ度烧伤。
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 5岁孩子模仿动画片场景,撑伞从11楼跳下,导致严重摔伤;10岁女孩模仿动画片人物,用电锯将5岁妹妹鼻子锯开等,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幼儿园里也经常表现在有一个幼儿哭闹会带动整个班级的情绪,也会跟着哭闹说要回家。
课堂教学中,幼儿大声说话或拍桌子,其他幼儿会跟着效仿,若幼儿教师缺乏经验,很容易造成场面失控。
(二)正面行为案例:均均被乐乐一把推倒在地上,均均含泪站起来,还没来得及反应,轩轩走过来,把均均拉到旁边的小椅子上坐着,把均均的头放在他的肩上,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并对他说:“别哭别哭,没事儿了,妈妈说抱抱就没事了。
”说完还冲他来了一个大大的微笑。
均均虽然一愣,但也给他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嘴里还说:“不哭不哭,没事儿了。
”轩轩模仿妈妈的行为是有意模仿,是秉着给予安慰的动机,有期望效仿妈妈的行为。
幼儿园幼儿模仿行为探究:心理发展与教育指导
幼儿园幼儿模仿行为探究:心理发展与教育指导一、模仿行为的基本概念模仿行为是指个体学习并复制他人行为、言语或其他表现的过程。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模仿行为尤为明显,他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技能和行为。
二、模仿行为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模仿行为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模仿他人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语言、社交技能、动作技能等,这些都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模仿行为,幼儿还能够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对他人的理解和对自我行为的规范。
三、模仿行为在教育中的作用了解幼儿的模仿行为对教育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和家长可以借助幼儿的模仿天性,来进行有意义的教育引导。
他们可以通过示范和激励,引导幼儿模仿正面的行为,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习惯。
也可以通过引导幼儿模仿优秀的人士,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幼儿模仿行为的局限性虽然模仿行为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根据幼儿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在模仿行为中常常出现盲目模仿的情况,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
教育者需要在教育指导中,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五、个人观点和总结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园幼儿的模仿行为是一种正常且积极的行为,有助于他们学习和成长。
在教育指导中,需要充分认识和利用幼儿的模仿天性,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激励,将其发展成为有益社会的积极力量。
我们也要认识到模仿行为的局限性,引导幼儿在模仿中保持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创造力的未来人才。
以上是对幼儿园幼儿模仿行为探究的一些个人观点和总结,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感谢您阅读我的文章。
(文章字数:约3200字)六、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模仿针对幼儿在模仿行为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模仿和缺乏自主性的情况,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模仿:1. 提供正面示范教师和家长要成为幼儿良好行为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幼儿。
幼儿园小班模仿行为引导策略 幼儿园行为管理
幼儿园小班模仿行为引导策略幼儿园行为管理幼儿园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其中行为管理是幼儿园教师必须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幼儿园教育中,小班幼儿的行为管理尤为重要,幼儿在小班阶段正处于模仿能力的发展期,他们往往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成长。
对小班幼儿的模仿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对于培养幼儿的品德和习惯,以及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幼儿园小班模仿行为的特点入手,分析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引导策略,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行为管理方法和策略。
一、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特点1. 模仿行为的强烈性小班幼儿的模仿行为具有强烈的倾向性,他们往往会模仿他人的语言、动作、行为,甚至连思维方式都会受到模仿的影响。
这是因为小班幼儿的自主意识较弱,处于学习和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借助模仿来获取新知识,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2. 模仿对象的广泛性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对象范围较广,他们不仅会模仿老师和家长的行为,还会模仿同伴的行为。
而且在模仿的过程中,幼儿会选择他们认为有趣或者有意思的行为进行模仿,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管理。
3. 模仿行为的前瞻性小班幼儿的模仿行为不仅具有对当前行为的模仿,还具有对未来行为的影响。
他们通过模仿来建立自己的行为动作库,这对他们的行为养成和习惯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引导策略1. 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行为往往成为小班幼儿模仿的对象之一,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做一个良好的榜样。
教师的言行举止要符合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不仅要言传身教,还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模仿对象。
2. 建立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中,引导幼儿参与各种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进行模仿学习。
浅谈幼儿模仿错误行为的个例研究
浅谈幼儿模仿错误行为的个例研究幼儿阶段是儿童认知、语言和社会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模仿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认知和学习世界。
幼儿模仿行为不仅限于正确和有益的行为,有时也会模仿错误的行为。
本文将通过一个幼儿模仿错误行为的个例研究,来探讨幼儿模仿错误行为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个例研究的幼儿为3岁的小明(化名),在一次幼儿园集体活动中观察到小明模仿其他幼儿在玩具车上站立。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园组织了一场玩具车比赛,幼儿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骑着玩具车行驶一段距离。
小明并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骑车,而是站在玩具车上模仿其他幼儿。
这个错误行为引起了老师和其他幼儿的注意,老师及时制止并告诉小明这样做是不对的。
对于小明模仿错误行为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幼儿在行为模仿中并不总是能够区分对错,尤其是在他们还没有建立起正确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之前。
他们对于行为的选择是根据直观和感性的反应来进行的,而并没有考虑其后果和社会规范。
幼儿的模仿行为往往受到同伴的影响,他们模仿同伴的行为是为了获得关注和认同感。
当其他幼儿模仿错误行为时,小明也会模仿以迎合集体氛围。
幼儿模仿错误行为也可能是出于一种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想要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不了解其中的危险和风险。
针对小明模仿错误行为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教师和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幼儿的错误行为,并进行及时制止和引导。
对于小明来说,老师及时制止他站在玩具车上的行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安全和不对的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正面的引导和激励来鼓励幼儿模仿正确的行为。
他们可以在集体活动中表扬那些遵守规则和正确行为的幼儿,让小明和其他幼儿能够从中学习和提高。
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帮助幼儿认识到错误行为的危害和后果。
通过让幼儿了解和体验一些实际的情况,从而增强他们对安全的意识和理解。
幼儿教学策略对幼儿模仿行为的积极引导
导读:幼儿的模仿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常常是为了玩一玩。
由于他们年纪小,辨别是非能力弱,所以他们的模仿没有明确的道德标准,不是专门模仿好的行为,也不是专门模仿坏的行为,而是从兴趣出发,对什么有兴趣就模仿什么,对什么感到新奇好玩就模仿什么。
这样模仿久了,就潜移默化受到好或坏的熏陶,变成道德行为习惯。
心理学理论认为,模仿是动物界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
幼儿正处在学习、成长和模仿阶段,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
然而由于心理很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低,所以往往不能分辨哪些值得模仿,哪些不值得模仿。
模仿得好,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会带来很大益处,模仿不当,则会给他们带来坏处,甚至带来危害。
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也往往是由于好奇模仿而引起的。
这几年我都注意观察和了解,不少学生模仿电影、电视中的英雄人物,勤学守纪,助人为乐。
但也有一些男孩子看了电影名星李连杰的功夫片,回到学校在课室里喜欢打拳弄脚,个别学生还学电影中的飞檐走壁,在桌椅上跳上跳下;看了电视中一些武侠放暗器百发百中,回到学校便手抓石子你掷我,我掷你,口中还声声说:“中”。
一些女孩子看了电视中的折纸鹤越多越能带来好运,回到学校上课时还在折纸鹤等。
一所学校一个学生也是因为看了武侠小说,下课时在班里抓起扫帚“练功夫”,不小心把一个女同学的眼睛打瞎了。
由此看来,模仿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必须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对幼儿的模仿行为积极进行引导。
一、引导幼儿克服模仿中的盲目性幼儿的模仿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常常是为了玩一玩。
由于他们年纪小,辨别是非能力弱,所以他们的模仿没有明确的道德标准,不是专门模仿好的行为,也不是专门模仿坏的行为,而是从兴趣出发,对什么有兴趣就模仿什么,对什么感到新奇好玩就模仿什么。
这样模仿久了,就潜移默化受到好或坏的熏陶,变成道德行为习惯。
所以对幼儿模仿的引导,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克服模仿中的盲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幼儿的模仿行为积极进行引导。
心理学理论认为,模仿是动物界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
幼儿正处在学习、生长和模仿阶段,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
然而由于心理很不幼稚,区分是非能力低,所以往往不能分辨哪些值得模仿,哪些不值得模仿。
模仿得好,对他们的生长和学习会带来很大益处,模仿不当,则会给他们带来坏处,甚至带来危害。
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也往往是由于好奇模仿而引起的。
这几年我都注意观察和了解,不少同学模仿电影、电视中的英雄人物,勤学守纪,助人为乐。
但也有一些男小朋友看了电影名星李连杰的功夫片,回到学校在课室里喜欢打拳弄脚,个别同学还学电影中的飞檐走壁,在桌椅上跳上跳下;看了电视中一些武侠放暗器百发百中,回到学校便手抓石子你掷我,我掷你,口中还声声说:“中”。
一些女小朋友看了电视中的折纸鹤越多越能带来好运,回到学校上课时还在折纸鹤等。
一所学校一个同学也是因为看了武侠小说,下课时在班里抓起扫帚“练功夫”,不小心把一个女同学的眼睛打瞎了。
由此看来,模仿对同学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必需顺应同学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对幼儿的模仿行为积极进行引导。
一、引导幼儿克服模仿中的盲目性
幼儿的模仿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经常是为了玩一玩。
由于他们年纪小,区分是非能力弱,所以他们的模仿没有明确的道德规范,不是专门模仿好的行为,也不是专门模仿坏的行为,而是从兴趣动身,对什么有兴趣就模仿什么,对什么感到新奇好玩就模仿什么。
这样模仿久了,就潜移默化受到好或坏的熏陶,变成道德行为习惯。
所以对幼儿模仿的引导,首先要积极引导同学克服模仿中的盲目性。
要引导他们明确认识模仿什么,追求什么,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好的,值得模仿,什么是不好的不应该去模仿。
对他们的玩耍,要经常留心观察,对一些不健康的模仿行为要和时纠正和制止,并告诉他们不能模仿的原因和道理。
对模仿不良行为的同学要和时加强教育,讲清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危害,让他们未形成习惯时就和时改正。
一次,我发现有同学出现吸烟现象,就和时找他们谈心,了解原因。
他们说电视中的英雄警长吸起烟来很威风很勇敢,他们很希望像他一样,于是就学着抽。
又有一次,我发现一位女同学涂了口红,我就找她谈话,她说妈妈涂了口红很漂亮,她也就学着涂。
对这些同学,我都和时进行了正确的引导,以后也再没发现他们这样做了。
二、引导幼儿模仿先进英雄典范? 抓住幼儿模仿性强这一特点。
我们应该把同学从无意识的模仿引导到有意识的模仿,引导他们学习先进英雄人物。
平时我很注意观察,每当我对同学们讲一个英雄故事,同学中就一定会出现模仿的事情,我讲了江姐面对敌人的酷刑,哼也不哼一声,意志十分坚强。
以后,我发现不少同学在学习、生活中表示坚强了。
小李同学以前很容易哭鼻子,但听了故事后一次劳动时碰伤了手出血了,她也不哼一声。
小红同学以前很怕冷,天气一冷他就不愿起床,经常迟到。
听了故事后天气很冷她都不再迟到了。
我问她为什么进步了,她说江姐连死都不怕,十个指头被敌人钉上竹签也不哼一声,自身怎么会被一点点冷难住了呢?可见讲英雄故事对引导同学有意识模仿先生英雄典范,是一种好形式。
还有多组织同学看电影电视,都是引导幼儿模仿先进英雄典范的很有效的媒介,尤其是中、高年级同学,随着他们接触面和知识面的增广,他们的模仿行为已由低年级时模仿家长、老师身边的人等,逐步发展到喜欢模仿电视、电影、文学作品中他们敬重的先进人物,我们就要积极引导他们多读先进人物、英雄人物的书籍,经常组织他们看讴歌先进英雄人物、革命前辈或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的同龄人,如潘冬子(《闪闪的红星》中的主人公),张嗄(《小兵张嗄》中的主人公)、董存瑞、刘胡兰、雷锋、刘文学等的电影、电视,这些革命前辈和英雄人物从小就关心祖国,意志坚强、机智勇敢、勤学苦练、助人为乐等优秀的行为品质,对幼儿肯定发生极大的影响力,成为他们模仿的最好楷模。
三、引导幼儿模仿要重在实质? 由于幼儿年纪小,感性模仿较强,理性模仿较弱。
一般多模仿对象的外部特征的行为动作,而并未认识这些行为动作的精神实质,并未注意学习对象的实质的东西。
如班中一些男同学喜欢模仿李连杰、成龙等人武功好,真了不起,所模仿的都是成龙他们的外部行为动作,面对李连杰、成龙他们所扮演的英雄人物热爱祖国、锄强扶弱、坚强勇敢、不畏困难、勇于胜利、刻苦学习等实质特征并未注意到。
又如我发现班里一些女同学喜欢模仿民警阿姨,但她们模仿的是女民警阿姨的外部特征,学她们穿上民警服,腰系皮带,佩上小手枪,手戴白手套等,而对民警阿姨严守纪律、坚守岗位、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内在品质也并未注意到,并未有从根本上向民警阿姨学习。
同学这样的模仿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并未有发生明确的积极的教育意义和影响,仅仅只具有一些外表的模仿作用。
所以,我觉得引导同学模仿典范的内在实质特点,促使幼儿模仿行为从感性模仿积极向理性模仿转变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做才干使幼儿的模仿行为具有明确而积极的道德教育意义,才干使模仿教育收到最根本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