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带拼音带注释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与翻译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f275f94c77da26924c5b00e.png)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
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Fra bibliotek鼓(gǔ):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导读:《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七步诗(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七步诗拼音版朗诵
![七步诗拼音版朗诵](https://img.taocdn.com/s3/m/4c223ca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1.png)
七步诗拼音版朗诵七步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
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之情。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七步诗的拼音版朗诵,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美丽的诗作。
七步诗的拼音版朗诵如下:gē jìn suǒ,wēn yǔ lìu yuǎn.zài zhōng tiān ,míng yuè zhòu huán.yú tóng liǎn,zī liàng shì jiān.chūn qū è,xiāo lù zhī huān.这是七步诗的前四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光阴的感慨。
诗人通过描绘天空、月亮和钟表,表达了时光流转的无情和岁月如梭的感触。
wǔ chī hú,níng cūn sān yuán.yí láo gēng,jīn yǒu sûan bù xiān.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无常的自然界和人生的变幻。
大海潮汐变幻莫测,老鹰笼中不再自由。
此刻的光阴走得更加匆忙,仿佛在警醒着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sì nián mò, fēn biàn shān qián.jiàn qí fēi, xiāng yǔ yì yuán.zhàn nán mèi,shēn huó yuán rán.wàng qīng luò,xì shì dài jīng.最后两句抒发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四年过去,时间飞速流转,经历了无尽的变化。
然而,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我们仍然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充满希望地迎接未来。
002七步诗(带拼音)
![002七步诗(带拼音)](https://img.taocdn.com/s3/m/1a160ff40975f46527d3e199.png)
七步诗曹植
zhǔdîu rán dîu qí
煮豆燃豆萁,
dîu zài fùzhōng qì
豆在釜中泣。
běn shìtïng gēn shēng
本是同根生,
xiāng jiān hétài jí
相煎何太急。
注释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
七步诗带拼音曹植
![七步诗带拼音曹植](https://img.taocdn.com/s3/m/a1ad2ba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5.png)
七步诗带拼音曹植七步诗带拼音曹植在我国文学史上,父子兄弟文名盖世者当推“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与“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然而若论人品与亲情,苏氏与曹氏则成鲜明对照,苏轼与苏辙手足情深,而曹丕与曹植则骨肉相残,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曹丕逼迫曹植写的《七步诗》。
下面是七步诗带拼音曹植,欢迎参考阅读!七步诗作者: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
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赏析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曹植内心的悲愤。
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b264d381c758f5f61f67a5.png)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
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
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
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
【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七步诗》古诗赏析及注释
![《七步诗》古诗赏析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3938f01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4.png)
《七步诗》古诗赏析及注释
七步诗
曹植(三国·魏)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
1.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2.煎:煎熬,隐喻迫害。
古诗赏析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
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小学古诗大全《七步诗》_古诗大全
![小学古诗大全《七步诗》_古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4aba02d59eef8c75fbfb3ff.png)
小学古诗大全《七步诗》_古诗大全
作者:曹植
煮豆持作羹,
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
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何:何必。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
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
太急”
此诗之妙,在于巧妙设喻,寓意明畅。
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就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哭泣”,以此来比喻兄弟相残,十分贴切感人。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因此成了千古名句,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顾手足情深而骨肉相残的行为。
全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
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
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
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
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
七步诗带拼音带注释
![七步诗带拼音带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660bee83581b6bd97e19ea6e.png)
七步诗
[三国·魏] 曹植
zhǔ dòu rán dòu qí
煮豆燃豆萁,
dòu zài fù zhōng qì
豆在釜中泣。
běn shì tóng gēn shēng
本是同根生,
xiāng jiānhé tài jí
相煎何太急
注释
1.萁:萁qí豆秸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2.釜:锅。
译文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羹而使豆子渗出汁水。
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
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我们为何要自相残杀呢
文学鉴赏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诫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它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曹植对手足相残的悲愤,同时也发出了理直气壮的斥责。
诗的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
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
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明显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七步诗文言文
![七步诗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c2042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6.png)
七步诗文言文版本一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三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①持:用来、用作。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②漉(lù):过滤。
豉(chǐ):煮熟后发酵过的豆。
有版本也作菽(shū)。
③萁(qí):豆茎,晒干后用作柴火烧。
④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⑤煎:煎熬,比喻迫害。
翻译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七步诗》赏析这首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
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
“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
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这首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
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
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
这首诗之妙,在于巧妙设喻,寓意明畅。
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就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哭泣”,以此来比喻兄弟相残,十分贴切感人。
《七步诗》曹植四句译文
![《七步诗》曹植四句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98c09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5.png)
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持:用来,用作。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豉(chǐ):煮熟后发过霉的豆。
萁(qí):豆梗,豆茎,晒干后用作柴火烧。
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煎:煎熬,比喻迫害。
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文采过人,谢灵运、刘勰、王世贞等人对此多有赞扬之语,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这首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
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
“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既是同胞兄弟,为什么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这首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
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
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
这首诗之妙,在于巧妙设喻,寓意明畅。
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就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哭泣”,以此来比喻兄弟相残,十分贴切感人。
当然,这首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七步诗》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七步诗》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98842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5.png)
《七步诗》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七步诗》,出自《世说新语》,传说是三国时期魏国文人曹植的一首诗。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但此诗是否系曹植所作,至今仍有争议。
因此事仅为《世说新语》所录,是否为史实待考,而且此诗并未收录于《曹植集》。
作品原文:七步诗版本一(出自《世说新语》)煮豆持⑴作羹⑵,漉⑶菽⑷以为汁。
萁⑸在釜⑹下燃⑺,豆在釜中泣⑻。
本⑼自同根生,相煎⑽何⑾太急?版本二(出自《三国演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品注释: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⑻泣:小声哭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⑾何:何必。
作品译文:版本一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的那么狠呢?版本二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创作背景:传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
曹丕好不羞愧,只得饶过曹植。
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
作品鉴赏: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
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
七步诗曹植带拼音
![七步诗曹植带拼音](https://img.taocdn.com/s3/m/145253f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1.png)
七步诗曹植带拼音七步诗曹植带拼音七步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同样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七步诗曹植带拼音,欢迎阅读借鉴。
qī bù shī七步诗cáo zhí曹植zhǔ dòu rán dòu qí,lù chǐ yǐ wéi zhī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qí zài fǔ xià rán ,dòu zài fù zhōng qì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běn shì tóng gēn shēng ,xiāng jiān hé tài j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曹植全诗的诗意锅里煮着豆子,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赏析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七步诗的由来七步诗的典故来源:《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曹植是曹操的四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曹操去世后,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因为曹植和弟弟曹熊在父亲亡时没来看望,曹丕一再追问此事,曹熊因为害怕自杀身亡,曹植被押进朝廷。
最后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勉强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成诗,否则杀无赦。
曹植七步诗注释及解释
![曹植七步诗注释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ee36dd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f.png)
曹植七步诗注释及解释
曹植七步诗注释及解释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
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
赏析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
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步诗
[三国·魏] 曹植
zhǔ dòu rán dòu qí
煮豆燃豆萁,
dòu zài fù zhōng qì
豆在釜中泣。
běn shì tóng gēn shēng
本是同根生,
xiāng jiānhé tài jí
相煎何太急?
注释
1.萁:萁qí豆秸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2.釜:锅。
译文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羹而使豆子渗出汁水。
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
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我们为何要自相残杀呢?
文学鉴赏
此诗纯以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诫避免、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它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曹植对手足相残的悲愤,同时也发出了理直气壮的斥责。
诗的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
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
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明显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