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章的体裁和来源作出判断
充分挖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有效培养推理判断能力
![充分挖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有效培养推理判断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6c12d270a26925c52cc5bfbf.png)
充分挖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有效培养推理判断能力作者:林丹丹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42期摘要:推理判断技巧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技巧,是阅读技巧中十分重要的技巧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抓关键信息、联想法、巧妙设问等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来提高学生这一阅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推理判断;阅读策略;英语阅读英语阅读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对信息的提取和加工。
阅读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阅读中,只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那只是处于初级阶段。
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只读懂原文,还要做到领会作者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就是更深一层的意义。
这需要学生根据所给的已有信息进一步思考,然后推断出作者所要告诉我们的隐晦意思。
这就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推理判断能力在阅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要真正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就必须要掌握这一能力。
所谓推断,就是根据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推断出未知信息,即把有关的文字作为已知部分。
推理判断阅读技巧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她要求学生必须在对文字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特定知识,透过表层意思,理解文章深层含义。
这就需要教师在平常的阅读课即阅读训练中,帮助学生培养推理判断能力,来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
那么,有以下这几点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技巧一、使用阅读材料培养推理判断技巧《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能力。
培养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的用药内容。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题,许多阅读材料基本表六了文章原有的语言风格,其篇章结构都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在阐述问题的使用了多种语篇的手段和修辞方法,文章的展开有倒叙,插叙等多种方式;一词多义,多种时态混用,简单句,复合句等等。
文章体裁分类文体常识及写作手法
![文章体裁分类文体常识及写作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db51f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8.png)
文章体裁分类文体常识及写作手法在写作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章体裁分类、文体常识和写作手法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不同的文章要求使用不同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手法,以达到更好地传达信息和吸引读者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文章体裁分类、文体常识和写作手法,帮助读者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一、文章体裁分类1. 议论文:议论文是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观点或看法的文章。
它通常包括引言、论据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是用来引入议论的主题,论据是用来支持作者观点的论证,结论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
议论文是多数人在学术和商务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写作形式。
2. 描写文:描写文是用来描述人、事、物等的文章。
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来使读者感到身临其境。
描写文常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共鸣。
这种文章体裁常见于文学作品和旅游介绍等领域。
3. 记叙文:记叙文是用来叙述事情经过或故事情节的文章。
它着重于讲述事件的先后顺序和人物的心理变化,通过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来传达主题。
记叙文广泛应用于小说、故事书和个人经历等领域。
4. 说明文:说明文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和介绍事物的文章。
它通常使用逻辑和分析的方式,阐述某一观点或解释某一现象。
说明文常用于科普类文章、使用说明和教科书等领域。
5. 应用文:应用文是用来传达特定目的和实现特定任务的文章,如求职信、邀请函和广告等。
它通常要求结构简明扼要、内容准确有序、语言得体得体。
6. 诗歌:诗歌是用艺术化语言组织的文学形式,通常以抒发情感和表达巧思为主。
诗歌不拘泥于传统的语法和逻辑,注重音韵、节奏和意象的表达。
诗歌可用于抒情、从事社会批判和表达政治立场。
二、文体常识1. 文言文和白话文: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写作形式,它使用较为繁复的句式和词汇。
而白话文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写作形式,它语言简明通俗。
根据文章的需求和读者的背景,选择适当的文体对于准确表达和传达信息非常重要。
2. 口语化和书面化:口语化是指文章使用口语的表达方式,语言幽默、随意,更接近日常交流的方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af61d4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a.png)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审题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
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
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
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
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
“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答题(1)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2)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文章的体裁都有哪些应该怎样判断
![文章的体裁都有哪些应该怎样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c501a92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9.png)
文章的体裁都有哪些应该怎样判断文章体裁包括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记叙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
文章的体裁都有哪些文章体裁包括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1、记叙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2、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
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
3、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
总而言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记叙文和说明文则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4、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处理各种事物时,经常使用的具有明道、交际、信守和约定成俗的惯用格式文体。
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
文章的体裁和文学体裁的区别先说“体裁”。
所有文字作品都有种类和样式上的区别,这种种类和样式就是文字作品的体裁,简称“文体”。
文字作品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文章和文学两大类,它们各自的体裁是不同的。
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其中,应用文的概念十分广泛,包括公务文书和一般性应用文,一般性应用文涵盖发言稿、演讲稿、广告词、告示、启事、合同文书及借条收条欠条等等,各自都有特定的式样。
完形填空解题思路及技巧
![完形填空解题思路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001f93ee518964bce847c52.png)
完形填空解题思路及技巧作者:胡玉煌来源:《初中生·考试》2012年第08期完形填空题一直是同学们感到困难、得分率较低的综合性题型。
要想攻克该题型,大家要熟悉其解题思路和技巧。
【解题思路】第一步:宏观理解。
速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并通过语感猜测答案。
快速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明确主题,了解文章结构和层次。
一篇完整的文章挖去10~15个空,要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了解其主旨是有困难的,但一定要坚持把文章从头至尾“啃”一到两遍。
完形填空的首句通常不设空,通过首句常可以确定文章的体裁、背景、写作意图甚至中心思想。
同学们可以以此为依据,理解文章,找到答题的突破口。
注意:语言基本功较好的同学,先不要看备选答案,可通过语感对文中所缺的詞语作倾向性的猜测或推测,为下一步选择做铺垫。
对猜测或推测不出的选项,不要着急,留待后一步再完成。
第二步:微观剖析。
精读全文,结合上下文,认真分析选项,确定需填空格的正确答案。
完形填空的考题设置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句子层面。
只需考虑空格所在句的意思便可得出答案,较容易。
二是段落层面。
需弄清前后几个句子甚至上下一两段的意思才能找出答案,稍难。
三是语篇层面。
需考虑全文才能找出答案,较难。
后两个层面的题目所占比例较大,能充分体现“突出语篇”的命题风格。
面对疑难选项,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已知答案的基础上,通过文章情景和上下文暗示,仔细推敲疑点,各个击破。
第三步:宏观复核。
复读全文,逐一推敲所选答案。
初步完成所有选项后,进一步推敲答案是否恰当、语法结构是否正确、逻辑关系是否合理、全文是否通顺流畅等。
若没有十分的把握,不要更改原答案,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解题技巧】一、利用固定搭配或习惯表达解题运用所学词汇间的固定搭配关系,直接确定答案。
即使确定不了,也可以通过排除明显不符合搭配关系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
[中考题例]... I 52 a nice time in my hometown ...(2011年常德卷,保留原题号)52. A. gave B. had C. lost D. made[解析]have a good/nice time(过得愉快)为固定搭配,答案为B。
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的区别
![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207bc5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b.png)
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的区别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形式,它们在写作目的、表达方式和应用范围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文章体裁是指以叙述、说明、议论等方式表达作者观点和思想的一种文体形式。
文章体裁通常以客观、准确、清晰的语言,对某一主题进行阐述和论证。
文章体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解释问题、阐明观点或者提出建议。
文章体裁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新闻报道、科技论文、学术研究、社会评论等各个领域。
而文学体裁则是指以虚构、想象、抒情等方式表达作者情感和想法的一种文体形式。
文学体裁具有艺术性和想象力,注重对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塑造和表现。
文学体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展现艺术美感。
文学体裁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表现。
其次,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在表达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文章体裁通常以客观、逻辑、严谨的语言,通过事实、数据和论据来支撑作者观点,以求说服读者。
文章体裁的语言风格以简练、明了为主,注重逻辑推理和论证过程。
而文学体裁则更注重对语言的艺术表达和想象力的发挥,通过修辞手法、意象和符号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在应用范围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文章体裁主要用于新闻媒体、科技领域、学术研究等领域,其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解释问题、阐明观点或者提出建议。
而文学体裁则主要用于文学创作领域,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表现,其目的是为了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展现艺术美感。
综上所述,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在写作目的、表达方式和应用范围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文章体裁更注重客观、准确的信息传递和论证,而文学体裁更注重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
两者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2020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专项突破二:阅读理解专题之文章出处及文体类型题附答案
![2020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专项突破二:阅读理解专题之文章出处及文体类型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b47f5948d7c1c709a14515.png)
专题2 阅读理解专题之----文章出处及文体类型题【设问形式】判断文章出处及文体类型题常见设问形式:1)The passage is most likely to be taken from______.2)Where would this passage most probably appear?3)The passage is most likely a part of______.4)Where does this text probably come from?5)What type of writing is this text?【考查方式】高考阅读理解文章出处的考查旨在考查学生对一篇文章的内容的理解及对各种文章出处的特点和常识,对文章的体裁和题材的准确把握能力。
几乎所有话题都有可能涉及文章出处、文章类别的的阅读题目。
解答文章出处和文体类型题主要从文章的体裁和题材内容来作出判断。
考生需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去了解各种出处的特点,以便结合文章的内容、关键词作出准确的判断。
首先注意常见的出处类型的特点:如①新闻报道(newspaper)的首段通常为导语,包括人物、时间、地点或事件等;②科普类杂志(science magazine)或科普类说明文常会出现scientists have found; the research/study shows that...等表明实验结果的句子;杂志的文章更为丰富,话题更具体,语言比较轻松活泼;③广告(advertisement)的用词和格式特殊,很好辨认,广告可能会谈到某产品的特色、价格等,会透露出鼓励读者去了解和购买的信息。
④产品说明,器皿、设备的使用说明会有产品名称或操作方式,而药品的服用说明会有服用时间、次数、用量等。
⑤研究报告(report),语言严肃认真,文章往往保护具体的数据或事实依据,实际情况等。
⑥课本教材(textbook),会使用教化性的语言,说理讲解味较为浓厚,对阅读对象的指向性很明确。
2025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学案50 精准概述文意(选择题)——准确提取,仔细比对
![2025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学案50 精准概述文意(选择题)——准确提取,仔细比对](https://img.taocdn.com/s3/m/acbc56d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9.png)
都不把自我放在第一位,矢志尽孝。
“申鸣准备去杀死他”错。由材料二“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 可知,是申鸣也准备为国捐躯的意思,“死之”是为国而死之意。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生派人向狐突诀别时,表明自己不愿逃跑的原因是国君年迈,国君
方法点拨
3.结合语境,仔细分析比对 在理解与分析选文内容的过程中,先读选项,然后将选项中 的每句话在锁定的原文区域中一一比对。要特别注意难懂字词的 理解,还要注意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看是否存在人物的张 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的 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 硬连、任意拔高等错误。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 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分析 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这样才能得出 骊姬谮申生于晋献公,公将杀之。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
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 “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 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 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 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 是以为“恭世子”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上》)
而是君王的忠臣,我怎能保全自身呢?”申鸣拿起鼓槌击鼓,最终杀了 白公胜,他的父亲也因此而死。楚王赏赐他百斤黄金。申鸣说:“吃君 王的饭,躲避君王的祸难,不是忠臣。安定您的国家,杀死我的父亲, 不是孝子。名声不能够同时树立,品行不能够同时保全。像这样活着, 有什么颜面在天下立足呢?”于是自尽。
部编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
![部编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3b25f11daef5ef7ba0d3cc6.png)
部编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的区分(完整版)
![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的区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2d943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46.png)
⽂学体裁和⽂章体裁的区分(完整版)分不清⽂学体裁和⽂章体裁的话,会给我们的语⽂学习带来很多困扰。
以下是⼩编带来的⽂学体裁和⽂章体裁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章体裁包括:记叙⽂、议论⽂、说明⽂、应⽤⽂等四个⽅⾯的常识。
(⼀)、记叙⽂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式、以记⼈、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种⽂体。
1、记叙⽂的分类(1)从内容及表达⽅式分:①简单记叙⽂②复杂记叙⽂(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①以写⼈为主的记叙⽂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说明⽂以说明为主要表达⽅式,⽤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种⽂体。
1、说明⽂的分类从说明对象(内容)分①实体事物说明⽂②事理说明⽂③科学⼩品⽂从语⾔表达⽅式分①平实说明⽂②⽂艺性说明⽂2、说明⽂的特点(1)内容上具有⾼度的科学性(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3)语⾔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三)、应⽤⽂应⽤⽂是⼀种切合⽇常⽣活、⼯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定格式、篇幅短⼩、简明通俗的实⽤⽂体。
1、应⽤⽂的种类(1)书信类⼀般书信、专⽤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聘请书)、电报、汇款(2)笔记类⽇记、读书笔记(3)公⽂类通知、通报、报告(调查报告、科学报告)、请⽰、计划、总结、会议记录(4)宣传类⼴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5)告⽰类启⽰、海报(6)礼仪类请柬、祝辞(贺信、贺电)、唁电、唁函、(7)契据类条据(收条、借条、领条、⽋条、请假条、留⾔条等)、合同(协议书)、公约、(8)传志类传记、地⽅志、家史(校史、村史)(四)、议论⽂议论⽂是以议论为主要⽅式,通过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体。
(1)、议论⽂的分类按内容⽬的分:①⼀般性政论⽂②评论③杂⽂(随笔、杂谈、笔记)④读后感按论证⽅式分:①⽴论⽂②驳论⽂⼆、⽂学体裁(⼜称⽂学样式)⽂学体裁,是指诗歌、散⽂、戏剧、⼩说四⼤⽂学样式。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bf4175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7.png)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指有关文学的一系列知识和理论,涵盖文学的起源、发展、流派、主题、风格等方面。
它是文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文艺创作和鉴赏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文学常识的一些重要内容:一、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文学作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
最早的文学作品多为口头传承的民间传说和史诗,随着文字的发明,文学作品开始有文字表达。
古代文学主要有史诗、神话、哲理寓言等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别的文学体裁。
二、文学的流派和体裁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多种不同的流派和体裁。
其中,流派指的是文学作品按内容和表达方式划分的类别,包括史诗、戏剧、小说、散文等。
而体裁指的是按作品的形式和结构特点划分的类别,如抒情诗、叙事诗、寓言、散文随笔等。
古代文学的流派主要包括史诗、戏剧、哲理寓言等,如《诗经》、《左传》、《楚辞》等。
而现代文学则分为多种流派,如现代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对文学创作和鉴赏都有重要影响。
三、文学的主题和题材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题材是指作品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和内容。
文学作品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主题和题材,如爱情、友情、家庭、生活、社会等。
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与作品的风格和流派密切相关,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也会对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产生影响。
四、文学的风格和特点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是指作品在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的独特表现方式。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特点,体现了其独特的创作风貌和个人特色。
文学风格可以分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多种,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审美特点。
五、文学的影响和意义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文学可以通过作品的表达和叙述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增进人们的思想境界和情感体验。
其次,文学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再次,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语文基础知识点 文章体裁详解
![语文基础知识点 文章体裁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c8c49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0.png)
语文基础知识点文章体裁详解一、定义文章体裁是指文章的文体形式,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二、记述文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其突出特点是以事感人、以情感人,内容应是真人真事,使人产生共鸣,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1、六要素“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个别情况下,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是可以省略的。
2、顺序3、表达方式以叙事描写为主,抒情、议论(点睛之笔)、解说为辅。
三、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解释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文体,旨在给人知识;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物。
1、分类(1)根据解释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物的解释和物的解释。
(2)根据语言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平实性论述和文学性论述。
2、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等。
3、说明顺序(1)时问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4、语言特点(1)准确严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特别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木语和修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活言的准确性。
(2)风格多样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炼,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5、结构(1)总分式包括“总一分、分一总、总一分等,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
四、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钓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1、分类- 按议论内容的不同- 政论文- 评论- 杂文- 感想- 按论证方法的不同- 立论文- 驳论文2、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优质文档】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的区分(完整版)-实用word文档 (5页)
![【优质文档】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的区分(完整版)-实用word文档 (5页)](https://img.taocdn.com/s3/m/2ae193f608a1284ac8504362.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的区分(完整版)分不清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的话,会给我们的语文学习带来很多困扰。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四个方面的常识。
(一)、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分类(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①简单记叙文②复杂记叙文(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二)、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
1、说明文的分类从说明对象(内容)分①实体事物说明文②事理说明文③科学小品文从语言表达方式分①平实说明文②文艺性说明文2、说明文的特点(1)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3)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三)、应用文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
1、应用文的种类(1)书信类一般书信、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聘请书)、电报、汇款(2)笔记类日记、读书笔记(3)公文类通知、通报、报告(调查报告、科学报告)、请示、计划、总结、会议记录(4)宣传类广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
文章评分细则
![文章评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377323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7.png)
文章评分细则一、内容(40 分)1、主题明确(10 分)文章有一个清晰、集中的主题,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主题与文章的标题和体裁相符,不存在偏离或模糊不清的情况。
2、准确性(10 分)所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有可靠的来源和依据。
对于事实、数据、引用等内容的表述准确,不存在误导或错误。
3、完整性(10 分)涵盖了与主题相关的重要方面,没有明显的遗漏或缺失。
能够对主题进行充分的阐述和论证,让读者获得全面的了解。
4、深度与广度(10 分)不仅停留在表面的描述,能够对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展开论述,展现出对主题的全面把握和思考。
二、结构(25 分)1、开头与结尾(5 分)开头有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自然地引出主题。
结尾有力,对全文进行总结升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段落组织(10 分)段落划分合理,每个段落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
段落之间过渡自然,逻辑连贯,使文章整体流畅。
3、条理清晰(10 分)采用合理的结构框架,如总分总、递进式、并列式等。
文章的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读者能够轻松跟上作者的节奏。
三、语言表达(25 分)1、通顺易懂(10 分)语句通顺,没有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用词恰当,符合文章的主题和语境,能够准确传达作者的意思。
2、简洁明了(5 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和段落,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观点。
不啰嗦,不重复,让文章简洁有力。
3、生动形象(5 分)运用适当的描写、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趣味性。
语言富有表现力,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或形成生动的画面感。
4、风格得体(5 分)根据文章的体裁和主题,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如正式、幽默、严肃等。
语言风格保持一致,不出现突兀或不协调的情况。
四、创新性(10 分)1、观点新颖(5 分)提出独特的见解或观点,与常见的观点有所不同。
能够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给读者带来新的启发。
2、表现形式创新(5 分)在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独特的创新之处。
判断文章体裁练习题
![判断文章体裁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41002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a.png)
判断文章体裁练习题文章体裁判断练习题一、什么是体裁?体裁是指文章的类型或种类,它根据表达方式、写作目的、内容和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
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要求。
二、小说小说是一种以虚构故事情节为主的文学体裁,通过对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社会背景的描写,反映和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它可以分为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科幻小说等多种类型。
三、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抒发个人思想、情感或表达见闻、感悟为主的文学体裁,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散文可以描写人物、事物,抒发情感,讲述经历,批评议论等。
根据内容不同,散文可分为议论文、叙事文、抒情文等。
四、诗歌诗歌是一种运用特定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体裁。
它通过紧凑的语言和形象的叙述方式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体验。
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等。
五、戏剧戏剧是一种通过对话、动作和舞台表演来表达故事情节并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形式。
它通常有剧本作为基础,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呈现给观众。
六、报告报告是一种以叙述或论述的方式,客观地介绍和分析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的情况和结果的文体。
报告通常需要陈述事实、数据和分析结论,并提供相应的依据和证据。
七、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通过说明、解释和阐述的方式,向读者传递特定的知识和信息的文章形式。
说明文可以是实用性强的说明书、科普性质的科普文或学术性的研究报告等。
八、议论文议论文是一种通过辩证、分析和论证的方式表达作者观点、主张或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章形式。
议论文需要有合理的结构和明确的论点,并提供充分的论据和例证支持。
九、杂文杂文是指以随笔的形式叙述、记叙或抒发感情、观点的文学体裁。
杂文内容比较广泛,可以涉及社会、文化、人生等各方面的主题。
十、总结判断文章体裁是在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不同的体裁要求不同的写作方式和结构。
通过了解不同体裁的特点和实践判断的练习,我们可以提高对文章体裁的辨别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同类型的文章。
识别文体知识点
![识别文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f397d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a.png)
识别文体知识点文体是指文章的文学形态和艺术形式,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表现方式。
识别文体是指通过对文章的语言特点、叙述方式和表达手法等方面的分析,确定文章使用的具体文体类型。
下面将介绍一些识别文体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不同文体的特点。
一、散文散文是一种运用普通语言来叙述任何事物的文体。
它注重表达思想感情,展现作者的个人观点和对生活的感悟。
散文通常采用直接、富有感情的语言,带有个人的色彩。
而且散文不受固定的韵律、格律和格式限制,可以自由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因此,在阅读散文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识别它们:1.表达方式:散文常使用第一人称,作者会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2.主题内容:散文可以涉及各种各样的主题,如生活、自然、社会等。
3.语言风格:散文注重语言的灵活和生动,使用的词汇较为普通、自然。
4.句子结构:散文的句子结构多样化,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和修辞手法。
二、小说小说是一种虚构的叙事文学作品,通过创作人物、时间、地点等来表现故事情节和展现社会生活。
小说是具有长篇、中篇、短篇等不同长度的作品。
在识别小说时,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故事情节:小说通常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包括人物形象的塑造、事件发展、冲突和解决等。
2.叙述方式:小说可以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通过时间和空间交替组织故事情节。
3.人物刻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具体,可以通过对话、心理描写等方式展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4.语言风格:小说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根据主题和情感的需要,运用不同的文体特点。
三、诗歌诗歌是一种以抒情为主,运用音韵、韵律和节奏等手法构成的文学作品。
诗歌通过特定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传达作者内心的思想和感受。
在识别诗歌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要点:1.韵律和押韵:诗歌通常具有一定的韵律和押韵,为诗歌赋予了一定的韵味和节奏感。
2.意象和象征:诗歌善于通过意象和象征来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意义。
理解文章意思的步骤与方法
![理解文章意思的步骤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6fbae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9.png)
理解文章意思的步骤与方法当我们拿到一篇文章时,如何准确地理解其意思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这不仅关乎我们对知识的获取,还影响着我们在交流、学习和工作中的表现。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理解文章意思的步骤与方法。
首先,在阅读文章之前,先对文章的标题和体裁进行初步判断。
标题往往能给我们一个大致的方向,让我们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比如,“探索宇宙的奥秘”可能是一篇科普文章,而“我的青春岁月”则更可能是一篇记叙文。
了解文章的体裁也很重要,不同的体裁有着不同的写作特点和目的。
接下来,进入正式的阅读阶段。
第一步,快速浏览文章,获取整体印象。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纠结于细节,而是大致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可以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和句子,比如“首先”“其次”“总之”等。
然后,进行仔细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标记关键的词语和句子。
这些关键信息可能是作者的观点、重要的论据、解释说明的部分或者是提出的问题。
标记的方式可以是划线、圈出或者做简单的批注。
同时,要注意文章中的连接词和转折词,如“但是”“然而”“因为”“所以”等,它们往往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
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
有时候,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可能不太明确,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根据前后的内容来进行猜测和理解。
比如,如果文中提到“他的行为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但前文并没有对“匪夷所思”这个词进行解释,我们就可以根据前后文描述的他的行为,来推断出这个词大概的意思是令人难以理解、奇怪。
除了词语和句子,还要注意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
段落通常会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阐述。
有的段落可能是通过列举例子来支持观点,有的可能是通过对比来突出重点。
了解段落的结构和中心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逻辑。
对于一些复杂的文章,可能需要我们进行反复阅读。
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理解和发现。
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完善我们对文章的理解,纠正之前的错误理解。
文章写作:写好文章要怎样选对体裁和主题
![文章写作:写好文章要怎样选对体裁和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50cf9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e.png)
文章写作:写好文章要选对体裁写文章是创造性劳动,每篇好文章都是一个新的创造。
把写作知识归纳为某些定理、定律,势必造成千篇一律,扼杀人们的创造活力,实在是危害不浅。
早在三十年代,就有人试图把文章结构用机械的图解来加以归纳,制造出了连环式菱形结构、楼梯式等结构方法,后人一致认为这是学习写作的岐途。
但是,这是不是说,写文章就无规律可循了呢?我们认为,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
学习写作也不例外。
问题是我们必须认清什么才是写文章的真正的客观规律。
首先应当明确,文章的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都是发展的、变化的,决没有一成不变的定理或定律。
文章的体裁,文章的写作技巧都不是静止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在不断发展着,变化着,新的东西不断诞生;旧的,不符合社会需要的东西也在不断消亡。
其次,我们还应当看到,文章的体裁及其某种体裁所特有格式,写作技巧,一旦形成之后,也有其相对的稳定性。
不要说论说文与记叙文在写作方法上有明显的不同,在记叙性的文章中,新闻、通讯、游记,传记等等,写法也不相同。
各种文体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一个时期以内,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固定的,是不允许任意改变的。
这就是文章的体裁及写作技巧的相对稳定性。
有了这种相对稳定性,我们才有可能把文章分成多种文体。
明确了文章体裁、文章的写作技巧这些特点之后,我们如何运用写作知识呢?回答是:既要有所遵循,又要有所突破。
写文章是为了反映现实生活,根据内容的需要考虑采用哪种形式。
比如介绍黄山奇景,最好按游记的形式;歌颂黄山美景则应采用抒情散文或诗歌的形式。
我们只要写文章,都必须考虑运用某一种文体,遵循某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在一般情况下,违背这些原则去任意“创造”就会出笑话。
写作调查报告,必须真实、具体,不能虚假,一般来说,也不需要大段的描写,抒情。
假如我们到基层单位调查后,写一篇调查报告,却偏偏运用小说的笔法,先对此单位的环境进行大段描写,然后引用人物的对话,接着是大段肖像描写,细致地写人物的衣着、举止。
英语听力阅读理解
![英语听力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6416ebcad51f01dc281f188.png)
找出句子主要成分
This chance discovery ended a 12-day search by the Library Company of Philadelphia for a historical treasure—a 120-page diary kept 190 years ago by Dekorah Logan, a woman who knew everybody in her day.
Analyze the sentences 复合句
Analyze the sentences
复合句
主语
谓语
宾语
When he came in,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状语从句
Analyze the sentences
找出句子主要成分
T—h—e—fo—o—ds that you buy in hamburger
misunderstanding;
误用,错用
impossible
encouragement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根据同义词,反义词关系
Iwfryitoeu“aN—gor—”ee. , write “Yes”; if you dissent, 不同意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topic sentence
On the night of the party Merlin rolled into the room playing his violin. Everyone was astonished to see him. There was just one problem. Merlin had no way to stop his roller skates. He rolled on and on. Suddenly, he ran into a huge mirror that was hanging on the wall. Down fell the mirror, breaking to pieces. N__o_b_o__d_y__fo__r_g_o_t_M__e__r_li_n_’_s_g_r__a_n_d__e_n_t_r_a_n_c__e_f_o_r__a__ l_o_n_g__t_i_m_e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文章的体裁和来源作出判断考试大纲就明文规定:体裁避免单一化,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而文章的来源指的是该文的出处,是选自小说,报刊杂志,还是科技论文,书评等,这就得靠考生自己作出判断了。
1.通常这类问题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1.This selection (节选)might be some parts of a book concerned with...2. This passage might be taken out of a book dealing with...3. Where did this passage most probably appear?4.These extracts (摘录)are probably taken from...5.This passage would most likely be found in ______ ?2. 解题技巧这类问题应从文章的内容或结构来判断其出处:(1)报纸:前面会出现日期、地点或通讯社名称(2)广告:因其格式特殊,容易辨认(3)产品说明:器皿、设备的使用说明会有产品名称或操作方式,而药品的服用说明会告知服用时间、次数、药量等Passage 1More than 30,000 drivers and front seat passengers are killed or seriously injured (受伤)each year. At a speed of only 30 miles per hour it is the same as falling from a third floor window. Wearing a seat belt (安全带)saves lives; it reduces your chance of death or serious injury by more than half.Therefore drivers or front seat passengers over 14 in most vehicles must wear a seat belt. If you do not, you could be fined up to $ 50. It will not be up to the drivers to make sure you wear your belt. But it will be the driver's responsibility (责任)to make sure that children under 14 do not ride in the front unless they are wearing seat belt of some kind.However, you do not have to wear a seat belt if you are reversing (倒退)your vehicle or you are making a local delivery (发送)or collection using a special vehicle; or if you have a valid medical certificate which excuses you from wearing it. Make sure these circumstances (情形)apply to you before you decide not to wear you r seat belt. Remember you may be taken to court for not doing so, and you may be fined if you cannot prove to the court that you have been excused from wearing it.Question: This text is taken from _____.A. a medical magazineB. a police reportC. an advertisement (广告)D. a government information booklet (小册子)Have you ever dreamed of having a fashionable watch of great value?A small watchmaker in Switzerland in 1922 designed the first automatic(自动的)watch to show the day, month, and date, Only seven of these splendid watches were ever made and these watches were almost lost to history. Today, it is so hard to get an original (首批的) watch that some watch historians are even willing to offer $ 200,000 for one.These watches attracted a lot of people for their splendid color, fashionable style, and new uses in the 1920s. The owners of the watches were admired and set apart from the crowd. Because the number of the original watches is very limited, owning such a watch will make you feel very special.Today, you are offered the same kind of watch with improvement. It has a 24-jewel mechanical(机械的) movement, the kind desired by watch collectors, The watchmaker has made the movement of the watch much more modern with an automatic rotor(上弦装置) so that the watch never needs to be wound by hand. TheDesign on it. To get a watch in such a perfect design to know history and to wear such a watch will show yourYou can get the watch either in person or by mail all an affordable price. You will also receive good service from the watch seller. If you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watch after you get it, you may simply return it within 30 days. Don‟t miss the chance to realize your dream.1.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encourage the readers to .A. buy the watch B。
return the watch C. wear the watch D. receive the service2. The passage is probably taken from a .A. reportB. magazineC. text bookD. science bookDo you always understand the directions on a bottle of medicine? Do you know what is meant by “Take only as directed?” Read the following directions and see if you understand them.To reduce pain, take two tablets(药片) with water, followed by one tablet every eight hours, as required. For night-time and early morning relief (缓解疼痛) take two tablets at bedtime. Do not take more than six tablets in twenty-four hours.For children six to twelve years old, give half the amount (量). For children under six years old, ask your doctor’s advice.Reduce the amount if you suffer from restlessness or sleeplessness after taking the medicine.●This text is most probably taken from a ______.A. textbookB. newsreel(新闻片)C. doctor’s notebookD. bottle of medicineAbout 30 years ago, I left Cuba for the United States with my son. After getting settledfinally in Brunswick, New Jersey, I enrolled(注册) my son in kindergarten. Several weeks later, my son‟s teacher asked me to meet him at his office.In the teacher‟s office, and exchange of greetings was followed by his questions: “Is your son mentally retarded(弱智的)?Does he suffer from any kind of mental disability?”Was he talking about my wonderful Scola? NO, no, it can‟t be. What a helpless, lonely moment! I told him that Scola was a quiet, sweet little boy, instead. I asked him why he was asking me all these questions.My son could not follow the teacher‟s directions, he told me, and thus, Scola was disrupting the class. Didn‟t he know my son did not speak English yet?He was angry; “Why hasn‟t your son been taught to speak English? Don‟t you speak English at home?”No, I didn‟t speak English at home, I replied. I was sure my son would learn English in a couple of months, and I didn't want him to forget his native language. Well, wrong answer! What kind of person would not speak in English to her son at home and at all time? “Are you one of those people who come to this country to save dollars and send them back to their country, never wanting to be a part of this society?”Needless to say, I tried to tell him I was not one of “those people.”Then he told me the meeting was over, and I left.As I had expected, my son learned to speak English fluently before the school year was over. He went on to graduate from college and got a job, earning close to six figures. He travels widely and leads a well-adjusted, contented life. And he has benefited from being bilingual(双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