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体裁及分类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一散文这里说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不是古文体的散文。
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散文的重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是指散文取材自由,不受时空限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神不散"是指散文的主题要明确集中。
二小说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如《红楼梦》)、中篇(如《阿Q正传》)、短篇(如《最后一课》)以及微型小说(如《鞋匠》);按照写作体制分为章回体(如《三国演义》)、日记体(如《莎菲女士日记》)、书信体(如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自传体(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按照小说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等;按照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如《促织》)、白话小说(如《药》))。
小说的命题方式多种多样:1 以主人公命题,如《孔已己》;2 以故事发生的地点命题,如《荷花淀》;3以主要事件命题,如《灌园叟晚遇仙女》;4 以贯穿全文的构成情节的细节命题,如《药》;5 以故事发生的时间或背景命题如《夜》。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 上古到先秦两汉,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
文学作品的体裁
(一)诗歌
诗歌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 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饱含作者的 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 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 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 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 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 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 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 语言。”
(2)叙事诗又称为故事诗,诗中有比较 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 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 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艾里甫与赛乃姆
这首歌流自我智慧的源泉, 象夜莺的悲鸣激荡在每个人的心间。 我放开歌喉歌唱艾里甫与赛乃姆,
为忠诚的恋人献上爱情的花环
《孔雀东南飞》、《木兰辞》、《长恨歌》、 《琵琶行》等都是著名的叙事诗;《阿诗玛》 《嘎达梅林》是少数民族叙事诗;古希腊荷 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英国诗人 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 盖尼·奥涅金》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周 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理
,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你
呵,总理,
在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哪
辽阔大地,
里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
呼唤:
周
周--总--理—
总
广场回音:
理
“呵,轻些呀,轻些,
,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这些字像许多根皮鞭接连地打着觉慧的头,他觉得 他的头快要破碎了。他走出门去,耳边顿时起了一 阵悲惨的叫声。突然他发见在他的面前是一个黑暗 的世界。四周真静,好像一切生物全死灭了。在这 茫茫天地间他究竟走向什么地方去?”他徘徊着。 他抓自己的头发,打自己的胸膛,这都不能够使他 的心安静。一个思想开始来折磨他。他恍然明白了。 她刚才到他这里来,是抱了垂死的痛苦来向他求救。 她因为相信他的爱,
文学体裁知识点总结
文学体裁知识点总结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按照其特定的形式、结构及表现方式进行分类的概念。
在文学创作中,不同的体裁可以给作品赋予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使得文学作品丰富多彩。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文学体裁进行介绍和总结。
一、文学体裁的分类文学体裁根据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在传统的分类体系中,文学体裁主要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和戏剧三大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种体裁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1. 诗歌诗歌是文学中最为典型的一种体裁,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韵律和节奏的追求。
诗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韵律严谨的韵诗,也有自由散漫的自由诗。
古代的诗歌多以五言或七言为主,而现代诗歌则更加注重对意象的表达和想象力的展现。
诗歌常常通过修辞手法和象征符号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感,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抒情性。
2. 散文散文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学体裁,其不受韵律和节奏的约束,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散文随笔、散文小品、散文随笔等等。
散文在表达方式上可以是议论性的,也可以是抒情性的,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文学表现形式。
散文的语言通常比较通俗易懂,也更贴近日常生活,因此受众面更加广泛。
3. 戏剧戏剧是一种适合于舞台表演的文学形式,其最基本特点就是对话。
戏剧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悲剧、喜剧、话剧、歌剧等等。
戏剧的创作需要侧重于角色的塑造和对话的交锋,以及舞台表演的呈现方式。
因此戏剧通常对舞台和表演要求比较高,需要有专业的导演和演员来演绎。
以上三种体裁都是文学中比较典型的体裁,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方式,但各有千秋,没有谁比谁更重要,只是适应不同的创作需求和表达目的。
二、文学体裁的作用文学体裁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文学体裁,就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文学体裁不仅可以赋予作品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方式,更可以满足读者不同的审美需求和文学欣赏体验。
以下将具体介绍文学体裁的作用。
第四章 文学作品的体裁
秋浦歌(十五)
一、诗歌的艺术特征
1、饱含激情,富于想象; 2、集中凝练,富于概括性; 3、结构富于跳跃性; 4、韵律富于音乐美。
两种“愁” ,两种想象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江城子
3、文学的自觉来自体裁意识的自觉
*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 赋欲丽。 ——曹丕:《典论·论文》
第二节
诗歌
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 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 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抒情性是诗歌的本质特征。
李 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第三节
散文
广义的散文:韵文以外的各种文体。 狭义的散文:具有文学性的散文。
文学性的散文: 是一种题材广阔,结构灵活,语言精致 优美,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 样式。
抒写真情实感是散文的重要特征。
一、散文的基本特征
1、抒写真情实感; 2、选材范围广泛; 3、结构自由灵活; 4、表现手法多样; 5、语言生活化。 一言以蔽之:“形散而神不散。”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文学体裁常识
文学体裁常识文学体裁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它是与实用类文体相对立的一个概念。
文学体裁的四大样式指:散文、小说、戏剧、诗歌。
下面分别简单简绍:一、散文1、定义:现在使用“散文”这一概念,有时指广义散文,有时指狭义散文。
广义散文是指与韵文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范围较宽;狭义散文是指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即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范围较窄。
这里所谈的是狭义散文。
2、分类: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主要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以叙述事情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抒情散文主要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以抒发情感为主,兼有叙事议论。
议论散文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以论述事理为主,兼有抒情叙事。
作为文学体裁的散文,几乎都会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来增强文学性,使其具有“文学”的特点,几乎不存在表达方式单一,只是单纯叙事、单纯抒情、单纯议论的散文。
3、特点:一般认为,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指散文取材广泛,行文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神不散”主要是指散文表达的中心或主旨必须明确而集中。
就一般情况看,用“形散而神不散”来概括散文的特点是相当准确的;当然,对这一概括有人有不同看法。
4、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1.寓情于景,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景物中。
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将清、静、悲凉之情融注于故都秋景的描写之中(有人认为融注的是纯粹的喜悦之情)。
2.即景抒情,即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描写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淡淡的喜悦和淡淡哀愁之情。
3.叙事抒情,即通过叙述事情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
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节,通过叙述“我”因身体残疾,苦闷难熬,百无聊赖地独自到地坛消遣,而母亲关爱担忧却又不愿张扬表露的事情,抒发对母亲的歉疚、感激和赞颂之情。
4.寓情于物,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某一物象中。
如矛盾的《白杨礼赞》,通过描写和赞美白杨树的伟岸形象和坚强品质,来赞美坚持抗战的中国农民。
十三章文学的类型和体裁
B、语言凝练、鲜明,讲求“炼句”和“炼 字”;
C、语句和情感表达富有跳跃性,想象空间 广阔,以抒情见长,遵从情感逻辑,创造 审美意境。
2、诗歌的一般类型: 抒情诗、叙事诗;歌词
青花瓷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
第二节 文学体裁
一、小说
1、小说的一般特征:叙事性; 2、小说形态的历史演化:
西方:神话——寓言——传奇——史诗——故事——现代小 说。
中国:神话——传闻——史传——传奇——笔记/故事——话 本——章回——现代小说
3、小说的主要类型: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小 说)。
二、诗歌
1、诗歌的基本形式特征:
2、戏剧文学分类: 容量:独幕剧和多幕剧;
内容和审美特征: 悲剧、喜剧和正剧。
荒诞剧即悲喜剧 (尤奈斯库)
五、影视文学:影视剧本
影视文学的一般特征: 1、以视觉画面的塑造为主要手段;
2、强调画面的流动性,塑造视觉化的文学形象 (影视语言);
3、结构的跳跃性:蒙太奇(montage )
生活; C、形式灵活,形散神凝,易于接受。 D、语言简洁,自然优美。
3、散文的一般类型: 抒情性、记叙性和议论性散文。
四、戏剧文学
1、戏剧文学的特点:
A、语言的口语化和动作化;
B、有尖锐的戏剧冲突(人-神、人-人、 人-世界、人-自身)/荒诞剧(异化);
C、人物、事件、时间、场景高度集中;
一、文学类型划分的原则
文学授课课件之第二编第四章、文学作品的体裁和分类
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 者文也。”
3、五四以来在中国最流行的文学分类主要是“三分法” 和“
四分法”两种。
(1)三分法把文学分为: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 学
(2)四分法把文学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3、音乐性的另一个表现是押韵,即在诗句末尾使用韵
母相同的字。
三、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
1、赋、比、兴 2、象征、联想、夸张、复沓、跳跃等,但这些都离不开
想象。
Hale Waihona Puke 三、意境(一)意境的来龙去脉 1、“意境”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的诗学著作《诗
1、“比”——打比方,比喻,就是“以彼物比此物” 例如: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2、“兴”——情兴于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例如:杜牧绝句《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四)音乐性
第二节 诗歌
一、诗歌的起源 汉代的《毛诗序》中写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
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 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 舞之,足之蹈之也。” 二、诗歌的审美特征 (一)抒情性:诗歌是情感激流的表现 例如:白居易把诗的特征概括为八个字“诗者,根情, 苗言,华声,实义” 白居易的《长恨歌》写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 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格》: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亦张之
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
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文体,指文章的风格或结构、体裁。
按文章分类,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公文。
按文学分类,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
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文章的体裁,一般人把它分做记叙文、论说文、抒情文、应用文四类。
现在分别说明如下:(一) 记叙文:记叙文是记事文和叙事文的合称。
记事文又叫做记述文,是把个人看到的、听到的或是想像的情形,将人物、地方或事物的形状、色彩、状态、情景、性质、效用、方法记述下来的文章。
叙事文,又叫做叙述文,是叙述人物或事物的动作、变化,使人知道事实经过的文章。
(二) 论说文:论说文包括说明文和议论文。
说明文是解释事物、阐明事理、分析因果、说明意义,使人知道事物、事理或因果知识的文章;议论文是发表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意见,列举理由和例证,来确立自己主张,使别人信服为目的的文章。
(三) 抒情文:凡是抒写个人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及微妙情绪,如忧悒、颓唐、宁静、兴奋等心灵感触的文章,就叫做抒情文。
(四) 应用文:凡是人们日常生活上,为了处理公私事务所写的文字、文书,都属於应用文。
常见的应用文如:书信、日记、便条、公文、契约、柬帖、启事、对联等等都是。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记叙文重在以情动人;说明文重在以事明人;而议论文重在以理服人。
一、记叙、说明、议论三种文体常识(一)记叙文1、写作目的:通过记叙反映社会生活,通过写人表现人物思想品质,通过写精装物抒发感情。
2、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辅以抒情、议论(表达感受,表明观点,挖掘含义,揭示本质)和说明(对事物、环境、背景做简明介绍或解说)3、要素: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4、方法:表现手法——人物肖像(外貌)、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环境(景物)描写。
文学入门知识文学体裁和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
文学入门知识文学体裁和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文学入门知识文学体裁和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文学是人类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传达情感、思想和经验。
文学作品具有多种体裁和独特的特点,而了解这些基本知识是学习和欣赏文学的第一步。
本文将介绍文学体裁的分类和常见的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
一、文学体裁的分类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按照一定的形式和内容特点进行分类的方式。
常见的文学体裁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
1. 诗歌(Poetry)诗歌是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文字组织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诗歌通常是由诗句和节奏组成,可以有押韵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其具有鲜明的韵味和韵律感。
不同的诗体,如古体诗、现代诗、民间诗等,具有不同的写作方式和风格。
2. 散文(Prose)散文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文学形式,它以散乱的、连贯的句子组成,并以平铺直叙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散文可以具有故事性、描写性、议论性等不同的写作方式,如游记、随笔、回忆录等,常用于叙述和描写。
3. 小说(Novel)小说是一种较长的故事性叙述文学形式,通常具有丰富的情节、细腻的人物描写和多样的背景设置。
小说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基于真实经历改编的。
它玩味、探讨人性和社会现象,是文学中最受欢迎的一种体裁。
不同的小说类型,如爱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具有不同的题材和叙事方式。
4. 戏剧(Drama)戏剧是一种多媒体的文学形式,通过对话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戏剧通常是用于舞台演出的,有不同的角色和场景设置。
戏剧包括悲剧、喜剧、历史剧等不同的类型,通过剧本、舞台设计和演员的表演来传递故事和情感。
二、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不论是哪种文学体裁的作品,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点。
这些特点是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基础。
1. 感性和审美特质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因此往往具有强烈的感性特质。
它可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唤起共鸣和共鸣的情感。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文学四大分类1.诗歌(1)诗歌的概念诗歌是我国最早是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民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集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在形式上,一般以“行”为单位,分行排列。
(2)诗歌的基本特点①高度的概括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饱含着浓烈的感情,诗歌充分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③形象性,诗歌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④诗歌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3)诗歌的分类按题材: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按音律:古体诗(楚辞体、乐府诗等)、近体诗(律诗、绝句)、词、曲。
(4)诗歌的发展《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新诗2.散文(1)散文的概念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能够迅速的反映现实生活。
(2)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见有抒情成分。
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胸臆法。
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这种说理常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
(3)散文的特点①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②意境深邃。
“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文章所借助的某种形象。
作者只有使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达到有机融合,才能使散文的主题深刻。
③语言凝练。
散文的语言清新隽永,充满诗情画意,又简明而生动、言近而旨远,往往带有哲理。
④表现手法灵活,富于变化。
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状物写景。
二、文学的分类
二、不同体裁的著作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中国五大文学体裁和古典体裁
序(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 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 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 (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 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 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 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 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我们学过的“序言”有: 《〈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 《伶官传序》等。 赠序 文体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 《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 序云。”其后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 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 序》。
第一单元
文学
二、文学的分类
二、文学的分类
一、文学的体裁 二、不同体裁的著作
一、文学的体裁
四大体裁
体裁分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
文章分类知识体裁分文章体裁与文学体裁、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
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文章得体裁,一般人把它分做记叙文、论说文、抒情文、应用文四类。
现在分别说明如下:ﻫ(一) 记叙文:记叙文就是记事文与叙事文得合称。
记事文又叫做记述文,就是把个人瞧到得、听到得或就是想像得情形,将人物、地方或事物得形状、色彩、状态、情景、性质、效用、方法记述下来得文章。
叙事文,又叫做叙述文,就是叙述人物或事物得动作、变化,使人知道事实经过得文章、记叙文包括得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得范畴。
狭义得记叙文就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得人、事、景、物得情态变化与发展进行叙述与描写得一类文章,常见得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正因为记叙文写得就是生活中得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得真切感受。
写人得记叙文一般就是(1)一事一人 (2)多事一人(3)两人文章ﻫ(二) 论说文(初中常常分成说明文与议论文两种):论说文包括说明文与议论文。
说明文就是解释事物、阐明事理、分析因果、说明意义,使人知道事物、事理或因果知识得文章。
初中常见得说明文得分类事物说明文说明:解说实体事物得形状、结构、性质、特征等得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说明:阐释抽象得事理、本质、关系、规律等得说明文。
这类说明文得特点在于通过对现象得说明,达到剖析本质得目得。
科学小品说明:用文艺得笔调介绍科学知识,既有科学性,又有文艺性。
这类作品题材广泛,短小精悍。
ﻫ科普说明文说明:语言比较平实、非文艺性得介绍知识、普及科学得说明文、解说词说明:对事物、人物进行讲解说明得一种说明文体。
就是配合实物、图画得说明、1、阐释性说明文从几个不同侧面来解说事物、阐释事理得说明文叫阐释性说明文。
有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科学卫生、语言文艺等方面得知识性文字或教材、科学实验报告、器物使用说明等都属于这一类。
文学体裁的分类与发展简说
文学体裁的分类与发展简说文学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艺术形式,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情感、体验和观点。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文学都有不同的体裁和流派,每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和发展历程。
下面将对文学体裁的分类与发展进行简要介绍。
一、古典文学体裁的分类与发展1.古代叙事文学体裁史诗是最古老的叙事文学形式,以史诗形式记录了一些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事件、英雄事迹等。
如《荷马史诗》、《封神演义》等。
传记体裁以真实人物的生平事迹为基础,描写了一些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和重大事件等。
如《史记》、《晋书》等。
2.古代戏剧文学体裁古代戏剧有三大主要形式:杂剧、历史剧和世故剧。
杂剧以说、唱、舞、打为主要表演形式,通常用于庆祝节日或宴会活动。
历史剧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题材,用于教育、宣传和娱乐观众。
世故剧则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为主要内容。
3.古代诗歌文学体裁古代诗歌主要由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形式组成。
古体诗主要是以五言、七言为主,通常用于表达感情、抒发情怀、描绘景物等。
近体诗则采用了诗歌的自由度更高一些,常常有规律的音节和押韵规律,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4.古代散文文学体裁古代散文主要包括散文、随笔和笔记等形式。
散文是以议论为主要方式,通过跳脱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随笔则是以个人随意的方式记录生活琐事和见闻;笔记则是主要用于记录学术研究过程和经验。
二、现代文学体裁的分类与发展1.小说文学体裁小说是现代文学最主要和最受欢迎的体裁之一、它以故事情节为核心,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刻画生活细节,展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类情感和社会问题。
现代小说包括言情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推理小说等。
2.诗歌文学体裁现代诗歌以自由诗与新诗为代表,它们摒弃了传统的押韵和格律要求,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
自由诗强调个人的创作独特性和自由度,而新诗则更加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并关注社会和现实生活。
3.戏剧文学体裁现代戏剧体裁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传统的话剧形式,还包括音乐剧、舞剧等形式。
文学体裁及分类
第一部分:四大文学体裁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
一、小说1.小说的概念及分类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小说渊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短篇和中篇。
按照体例格式,可分为书信体小说、日记小说、章回体小说、系列小说等。
按照内容的不同,小说可分为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谴责小说、心理小说等。
2.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展现人物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
小说的情节,首先要完整,从故事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要求有完整的情节。
其次要紧凑,即做到简练而不冗繁、集中而不分散,主线鲜明,可有适当的跳跃却并不中断。
第三要新颖,即不落俗套,这样可以避免读者“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乏味感。
为了使小说引人入胜,情节应生动曲折;同时,小说运用细节描写,它是使情节丰富的重要手段。
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应该通过对人物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直接描写,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塑造人物是小说的重要任务。
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糅合熔铸而成的,因此,小说所刻画的人物,被称为“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
环境是小说第三个要素。
环境描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
小说人物总是生活于特定环境,环境总是为特定人物服务的。
环境和人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首先,环境创造人物。
环境不仅仅是人物生存的场所,还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动因。
其次,人物也创造了环境。
人物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同时又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环境。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1.诗歌(1)诗歌的特点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其主要特点是: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
③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2)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若干类别。
按国别分,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中国诗歌按时代分,可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中国古代.诗歌按体例分,分为诗、词、曲;中国古代的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l字以上);(1997年全国已考)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又叫套曲);新诗又可分为自由诗和用旧形式写成的新诗。
(3)古代诗歌与新诗古代诗歌是泛指古代文学长河中用文言写成的韵文,即这一历史时期的诗、词、曲。
新诗指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以后出现的诗歌。
(4)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996年全国、2001年春季已考)古体诗主要是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不固定、每行诗字数不固定、每首诗的用韵不固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它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主要指初唐形成的律诗和绝句,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固定、每行诗字数固定、每首诗的用韵固定。
(5)诗、词、曲的区别诗、词、曲都是韵文,其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
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它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
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灵活,句中经常添加衬字等。
(6)新诗中的自由诗和旧体诗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并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其中用白话写的大致押韵、形式自由的诗叫做自由体诗,如《天上的街市》、《大堰河——我的保姆》、《王贵与李香香》等。
中国文学常识-文学体裁常识
中国文学常识-文学体裁常识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Ⅰ散文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Ⅲ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就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方式;体裁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
文学作品的类型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再现性:再现(representation),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
“镜子说”突出表现了这一特点。
别林斯基;“现实性的诗歌”的“显著特点,在于对现实的忠实,它不再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像凸面玻璃一样,在一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来,从这些现象里面汲取那构成丰满的、生气勃勃的、统一图画时所必需的种种东西”。
逼真性: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表现性: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以形象呈现出来。
虚幻性: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如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奇。
3、象征形文学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暗示(suggestion),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
朦胧(ambiguity),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主观变形的寓意性形象。
4、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文学类型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文学类型浑然混合在一起,没有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一部作品往往兼具几种类型特征;没有一种类型形成主要的文学潮流。
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分别成为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现实型文学的深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统一的两结合型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1、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文学作品按体裁来分
文学作品按体裁来分文体包括三种: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
说明文主要的表达方式说明。
议论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二、文学作品按体裁来分分为四种: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文学。
散文按表达方式分为三种: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
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写作特点):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对比、象征、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托物言志:借某种事物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借景抒情:借某种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对比:拿两种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使好得更好,差的更差。
象征:用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
欲扬先抑:为了达到赞扬某种事物的目的,先说这种事物的不足之处。
欲抑先扬:为了达到否定某种事物的目的,先说这种事物的好处。
三、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叙述)、描写、说明和议论。
记叙的表达方式同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关。
描写的表达方式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有关。
说明的表达方式同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关。
用于诗歌之中。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记叙文一、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叙和描写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状物、绘景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常见的新闻、通讯、叙事散文、小说、故事、人物传记都可以当做记叙文来进行阅读。
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除了这两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之外,还可以有议论、抒情等次要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起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
记叙文中记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深化。
同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素材,就进入记叙文中,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篇记叙文不必面面俱到地实录生活。
二、记叙文的六要素在记叙文中,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称为记叙文的六要素。
一篇记叙文应该交代清记叙文的六要素,这样才能使文章眉目清楚,有始有终,完整地表达中心思想。
掌握六要素,有利于把握整篇文章。
交代事情的起因和结果用概括叙述,交代事情的经过用具体叙述。
三、记叙的线索把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的就是记叙的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四大文学体裁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
一、小说1.小说的概念及分类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小说渊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短篇和中篇。
按照体例格式,可分为书信体小说、日记小说、章回体小说、系列小说等。
按照内容的不同,小说可分为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谴责小说、心理小说等。
2.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展现人物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
小说的情节,首先要完整,从故事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要求有完整的情节。
其次要紧凑,即做到简练而不冗繁、集中而不分散,主线鲜明,可有适当的跳跃却并不中断。
第三要新颖,即不落俗套,这样可以避免读者“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乏味感。
为了使小说引人入胜,情节应生动曲折;同时,小说运用细节描写,它是使情节丰富的重要手段。
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应该通过对人物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直接描写,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塑造人物是小说的重要任务。
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糅合熔铸而成的,因此,小说所刻画的人物,被称为“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
环境是小说第三个要素。
环境描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
小说人物总是生活于特定环境,环境总是为特定人物服务的。
环境和人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首先,环境创造人物。
环境不仅仅是人物生存的场所,还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动因。
其次,人物也创造了环境。
人物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同时又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环境。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小说描写人物的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4.小说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如《红楼梦》)、中篇(如《阿Q正传》)、短篇(如《最后一课》)及微型小说(如《鞋匠》)。
按小说内容可分为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现代小说(如《阿Q正传》、科学幻想小说、公安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作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如《三国演义》)日记体(如《狂人日记》)、书信体(如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自传体(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按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如《促织》)、白话小说(如《药》)。
5.小说的命名方式小说的命题方式多种多样:①以主人公命题,如《孔乙己》;②以故事发生的地点命题,如《荷花淀》;③以主要事件命题,如《灌园叟晚逢仙女》;④以贯穿全文的构成情节的细节命题,如《药》;⑤以故事发生的时间或背景命题,如《夜》。
6.小说的发展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上古到先秦两汉,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
主要是先秦的“寓言”,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合称为笔记小说。
这一时期,我国的小说初具规模。
主要作品有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③唐代出现了唐代传奇。
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著名传奇有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
④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
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
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一大变迁”,它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⑤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的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
如《玉堂春落难逢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⑥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
这一时期,我国的古代小说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一批伟大不朽的名著。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
7.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①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
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③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
④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二、散文1.散文的概念散文是泛指那些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于主观抒写的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
按传统的说法,散文是与韵文、骈文相区别的散体文章,也可以这样说,除了诗、词、曲、赋以外,一切无韵无律的文章,诸如人物传记、回忆录、游记、寓言、神话及记事抒情一类文章,均可列入散文范畴。
这是广义的散文。
狭义的散文,专指用凝练、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2.散文的主要特点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是指散文取材自由,不受时空限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神不散”是指散文的主题要明确集中。
(1)取材广泛多样,联想丰富奇巧,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
(2)篇幅短小精练,立意深远、集中,从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中来表现现实生活的本质。
(3)结构自由洒脱,形式多样纷繁;可根据内容需要,精心剪裁,散得开,收得拢。
(4)表现方法灵活,富于变化发展;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状物写景、由景触情;它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完整的人物形象,也不要求展示矛盾发展的全过程。
(5)语言朴素和谐、凝练优美、散文的语言是最有风格的语言,作者可用不同风格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思想、经历、爱好、个性。
3.散文的分类根据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抒情、议论三类。
叙事散文借叙述事件和描写人物来表达思想情感;抒情散文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慨叹山川人物,来激起读者的爱憎;议论散文以指点人、事的是非曲直来表明作者的观点、立场和态度。
三、戏剧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综合性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又称剧本。
戏剧的基本特征,首先是人物故事场景要求高度集中,欧洲古典戏剧理论中的“三一律”原则(剧情须围绕一件事展开,在一地一日内完成),充分体现了戏剧情节的高度集中的特点。
其次要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因为它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就需要抓住生活事件中的主要矛盾斗争,加以典型化,形成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这样,才能紧紧吸引观众。
所以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的生命。
第三,要求语言口语化、个性化。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戏剧角色有生、旦、净、末、丑。
形式有说、念、唱、打。
元杂剧叫科、唱、白。
人物还有红脸、花脸、黑脸、白脸。
2.戏剧的种类按结构及容量划分,有多幕剧、独幕剧、连续剧等;按题材分,有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等:按表演形式分,有戏曲、话剧、歌剧、舞剧、哑剧等;按反映的冲突性质和感染作用分,有悲剧、喜剧、正剧等。
3.关于杂剧杂剧,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一种形式,产生于金末元初,元代杂剧已形成了特定的体制,是我国戏曲史上完整而成熟的戏剧艺术。
元杂剧,包括散曲和杂剧。
(1)散曲元代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是在金“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
分小令、套数二种。
小令是一支单调的曲,简短精练,在格律上不像词那样严格,常用以抒情写景,如: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联缀起来的组曲,又叫“散套”“套曲”。
全套必须属于同一宫调。
套数可用于叙述较完整的情节、事迹或夹议论,如元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2)杂剧包括音乐、歌舞的综合艺术。
分曲词、宾白、科迅三部分。
曲词由散曲中的套曲组成,供演员歌唱之用。
每折由一人独唱,其他演员只有对白。
科迅是动作、表情。
结构:“四折一楔子”,“楔子”是说明或介绍人物,联系情节的。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元杂剧的角色:“末”“旦”等。
四、诗歌1.诗歌的特点诗歌是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高度地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抒情色彩、音韵之美、含蓄凝练即成为诗歌的三大基本特征。
诗歌有许多种类。
从内容上分,主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分,有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体等。
2.诗歌的分类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
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
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
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
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
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
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
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但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仍有写作古体诗的。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