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文化与艺术
地铁站公共艺术与文化空间建构
![地铁站公共艺术与文化空间建构](https://img.taocdn.com/s3/m/995c342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6.png)
公共艺术介入地下交通空间的最早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比较著名的例子是莫斯科地铁和巴黎地铁的公共艺术设计。
在中国,城市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最早始于1984年北京地铁2号线中,其公共艺术创作主要以壁画为表现形式、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为表现内容。
《大江东去图》、《中国天文史》等便是此时重要的公共艺术作品。
从1984年至今,我国地铁空间的30余年。
地铁站公共艺术与文化空间建构公共艺术相比传统的地铁设施来说,充满强烈的美学感染力和艺术自由表现力,更能够直接和鲜明地显示地域的人文内涵和精神特质。
因此,在地铁的场所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国内城市地铁大多利用公共艺术展示城市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沿线景观特色。
但是在很多城市的地铁站点总体设计中,因为缺乏相关的艺术前期规划介入,往往是留出一块墙面采用填充的方式,使得表现形式过于局部、单一,创作手法公式化、杭州|生活品质Hangzhou | quality life街等地铁站公共艺术也同样具有独创性。
设计师利用马赛克作为Toledo地铁站设计的主要材料,在地铁站内的墙面和地面全都覆盖了一层不同深浅的蓝色马赛克,这个令人惊叹的设计让人们感觉仿佛置身于海底。
布拉格地铁系统的车站设计跨越众多的建筑风格,车站序列凹凸图案的独特造型铝瓦饰面,充满未来的科技感觉,而且沿线各站都有着不同的颜色,仿佛置身于时空隧道。
莫斯科的地铁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的地铁站之一,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富艺术感并享有“地下艺术殿堂”之美誉。
站内马赛克镶嵌壁画和大理石立柱,散发出华贵的气息,走进地铁站就彷彿进入了艺术天堂。
Marienplatz Station是慕尼黑使用最频繁的地铁站,几何的形态和丰富的色彩设计别具创意,站内充满了未来设计感。
巴黎地铁的设计风格和主题都对应着站点的地面景点,如卢浮宫站就效仿卢浮宫博物馆,月台上陈列着许多博物馆的复制艺术品;罗丹博物馆所在的瓦雷讷站则伫立着等同于罗丹原作的巴尔扎克雕像;巴士底站描绘着法国大革命的图画,墙上还贴满了当年攻占巴士底监狱的历史图片……同时还伴随着各种曼妙的法式情调的音乐,使人感怀于巴黎浓郁的“艺术之都”当中。
研究论文:探究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人文艺术特色
![研究论文:探究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人文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ed515247dd88d0d232d46a88.png)
134941 艺术理论论文探究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人文艺术特色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快速、便捷、舒适、安全、节能等特色。
地铁车站作为客流汇聚的节点,需要构建庞大的地下车站空间;同时,地铁车站空间又是良好的公共宣传平台,具有承载力度大、信息量充足、宣传效果广、影响范围深等优势。
在地铁车站的空间设计中融入人文艺术元素,可以凸显车站空间的装饰艺术性、丰富相关线路的文化特色,通过结合国内近年来较为成功的设计案例,进一步探究人文艺术特色在地铁车站空间设计中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1 人文艺术在地铁车站设计中的诠释地铁车站空间为人们提供了较为宽广的观察视野,车站空间内所涵盖的墙体、顶棚、承重柱、配套设施等皆属于人文艺术创作所涉及的对象,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空间。
人文艺术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表现力,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与核心部分,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性和影响力;而艺术则是用于体现其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
应用于地铁车站设计的人文艺术特色,不仅要突出其具有的独特性,彰显站点之间的个性化色彩;又要注重沿线车站的整体协同性,保持在统一的协调范围之内,使其既有整体感又兼具特色化,以彰显城市交通大环境下的形态之美。
2 人文艺术在地铁车站设计中的应用地铁车站的空间装饰与设计,应遵循所在站点的人文特色和历史脉络来进行,车站的空间设计应有自身的独特性,可以在满足不影响车站安全运营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不同的人文艺术装饰,既可以满足乘客对于丰富变幻的外部环境需求,又可以起到醒目的标示效果,增强车站艺术力与文化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空间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2.1 郑州地铁车站设计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同时,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郑州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八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脉络和时代特色。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璀璨的现代文明,为郑州地铁在车站人文艺术设计中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与装饰素材,郑州地铁的方案文化主题为“厚重中原,活力郑州”,已投入运营的1、2号线沿线车站既保持了总体的统一性,又突出了各个站点的特色性。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5ca8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0.png)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长春地铁2号线是长春市的第一条地铁线路,连接了城市的东西两个重要枢纽,贯穿了市中心的繁华地带。
为了丰富地铁线路的公共空间,提升市民乘坐地铁的体验,长春地铁2号线特邀了一批国内知名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进行了公共艺术设计。
这些艺术作品在地铁站和车厢内展示,为广大乘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也让地铁2号线成为了一个集文化、艺术和智性于一体的空间。
公共艺术是一种城市的标志和文化的展示,通过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设立艺术品,展示城市文化和历史韵味。
长春地铁2号线的公共艺术设计中,艺术家们以长春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为灵感来源,用他们独特的创意和表达方式,为地铁线路增添了别具一格的韵味。
在长春地铁2号线的公共艺术设计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系列的壁画作品,这些壁画以长春的建筑、历史人物、风景和民俗为题材,展现出了长春市的独特魅力。
在地铁站的墙面上,可以看到一系列由著名艺术家创作的巨幅壁画,这些壁画以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展现出长春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每一处地铁站的壁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主题,一幅幅作品都融入了艺术家们对长春市的热爱和对文化的理解,使得地铁站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文化展览空间。
除了壁画之外,长春地铁2号线的公共艺术设计中还有一些雕塑和装饰艺术作品。
在地铁站的广场和大厅内,可以看到各种形态各异的雕塑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以不同的艺术语言,展现了长春市的城市风貌和市民生活。
这些雕塑作品不仅为地铁站增添了艺术氛围,还给过往的乘客带来了一份美好的心灵享受。
长春地铁2号线的公共艺术设计也注重了与当地文化机构和学术机构的合作。
地铁线路上设置了一些展览区和信息展示牌,这些展示牌既可以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又可以展示当地的文化研究成果和知识产出。
这些信息展示牌由当地的文化和学术机构共同设计和制作,不仅使地铁线路具有了文化传播的功能,还使城市的文化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
成都5号线地铁站设计理念
![成都5号线地铁站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f9c39e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6.png)
成都5号线地铁站设计理念成都5号线地铁站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城市的活力和创新精神。
这些地铁站不仅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和艺术空间。
在设计理念上,成都5号线地铁站注重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元素,以及提供舒适便捷的乘车体验。
首先,成都5号线地铁站的设计理念强调了城市的历史文化。
在地铁站的装饰和布局上,可以看到许多古代成都的元素,如蜀文化、三国历史、成都特色建筑等。
这些元素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成都历史的致敬和传承。
通过这种设计理念,地铁站成为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展示空间,让乘客在候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成都的历史韵味。
其次,成都5号线地铁站的设计理念也强调了现代元素的融合。
在地铁站的建筑和装饰上,可以看到许多现代艺术的元素,如现代雕塑、艺术装饰等。
这些元素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空间,更是为了展现城市的现代气息和创新精神。
通过这种设计理念,地铁站成为了一个现代艺术的展示空间,让乘客在行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成都的现代魅力。
最后,成都5号线地铁站的设计理念也注重了乘车体验的舒适便捷。
在地铁站的布局和设施上,可以看到许多人性化的设计,如无障碍通道、舒适的候车座椅、便利的自助服务设施等。
这些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更是为了彰显城市对于乘客的关怀和服务。
通过这种设计理念,地铁站成为了一个便捷舒适的出行空间,让乘客在乘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成都的温暖和关怀。
总之,成都5号线地铁站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城市的活力和创新精神,融合了历史文化和现代元素,提供了舒适便捷的乘车体验。
这些地铁站不仅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和艺术空间,让乘客在行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成都的历史韵味、现代魅力和温暖关怀。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b705245022aaea998f0ffa.png)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作者:殷小烽李听晖来源:《公共艺术》2019年第03期摘要: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作品创作,以“时代脉动”为文化定位,立足于长春这座城市独具的历史文脉、人文自然景观与城市精神,以国际化的视角和多元的视觉艺术语言展现春城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城市风貌及美好展望。
在文化、空间、艺术三位一体的“一体化”理念下,串连起长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文以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为案例,通过对整体设计思路和各站点设计实施的深入剖析,反思城市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的相互支撑关系。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长春地铁2号线;空间一体化设计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俨然成为一座城市文化最直观、最鲜明的载体。
因此,公共艺术作品不仅要给公众带来美的享受,还要有深切的人文关怀,使作品和观者能够达到情感的共鸣,形成一种对话和交流。
地铁空间是可以承载综合功能的公共场域,它不仅能够串连起城市生活的界面,也能够借助公共艺术的形式连接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增加一座城市的记忆、温度与特质。
作为文化天然的传播媒介,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创作肩负着形塑、建构长春城市文化的重任。
因此,各站点的公共艺术作品强调城市文化、地铁空间和公共艺术之间的整合关系,是集艺术、文化、空间于一体的统一体。
一、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创作思路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由七条线组成的放射式线网,其中已建成的1、2号线形成了贯穿城区南北和东西的核心“十”字骨架。
主创团队以“春风承运,生生不息”为全网概念主题,坚持“传承长春城市文脉,发扬长春城市精神,地上地下映射互动”的创作理念,围绕春城地铁的整体公共艺术规划及每条线路的主题定位,通过对城市地上空间历史、文化、环境的深入挖掘、调研和研讨,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主题和元素,映射到地铁空间的分区与布局,选择最适切的题材和艺术语汇实现区域文脉和景观的新建。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ae253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4.png)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交通设施,地铁系统不仅承载着交通运输的功能,同时也被视作城市文化与艺术的代表。
因此,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也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与认可,成为城市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中国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方案公布,该方案以“艺术·文化·智性空间”为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具有城市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地铁形象。
设计师们在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同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为地铁车站注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与文化元素。
在长春地铁2号线中,艺术是贯穿始终的主题,从车站的建筑外立面到室内装饰,从地铁站台到车厢,处处可见艺术的身影。
首先,车站的建筑外观被设计成了特色鲜明的“融雪图案”,这些图案来源于长春地域特有的自然景观“雾凇”,既展现了本土文化,又体现出车站的现代化设计。
车站内部装饰采用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例如雪花等冰雪元素和原发机等机械元素,将当地的工业文化与冰雪文化完美融合。
同时,在车站的室内设计中还使用了大量的灯光艺术,通过灯光变化和流动,创造出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让乘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其次,长春地铁2号线车站的墙面、地面和天花板等几乎所有装饰元素都被赋予了艺术的内涵。
例如,某些站点的墙面被设计成带有浮雕的绘画作品,与地铁车站主题相得益彰,让乘客感受到站点浓郁的文化氛围;另外,车厢内的座位和车厢门也被设计成具有艺术感的造型,展现出设计师的理念。
最后,长春地铁2号线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注重了智能化科技的应用,融合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服务。
在车站里,旅客可以通过屏幕阅读信息,也可以观看艺术视频,享受更多的文化产品。
这些信息和服务不仅满足了旅客对交通信息的需求,同时也能在视觉上给乘客带来美好的文化体验。
地铁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探析
![地铁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91acb21a37f111f0855b0c.png)
地铁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探析【摘要】本文通过地铁中的公共艺术,提出要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外价值”向“对内价值”的转变,应该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通过和西方国家公共艺术的对比,讨论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启发完善公共艺术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具体编制内容。
在公共艺术的规划中,应该考虑以人为本,更好的在公共艺术中表现城市的特色。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规划文化中西方1 背景介绍在早期,西方国家比较看重公共艺术对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对外价值。
但是,近年来很多政府开始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潜力(如表1所示)。
国外的地铁建设比我国要早一个多世纪,在这个特殊的公共空间中,各个地铁站内优秀的艺术作品诠释着各个国家对公共艺术前瞻性的规划。
从国外的交通网上也可以找到很多优秀的地铁站内公共艺术的图片和信息,为我们研究国内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通过国内和国外的公共艺术规划之间的对比可以发现,国内的大部分公共艺术规划还停留在西方早期阶段的思想:重视对外价值,即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形象,推进文化旅游等等。
由于地铁站内环境装饰的“对外价值”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然而,在注重对外价值的同时,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以便为制定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提供依据,启发人们如何去研究城市中的生活,了解空间的质量与城市生活的特色是如何关联的,应该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2 城市公共艺术的作用和价值selwood在《公共艺术的益处》一书中指出,公共艺术可以对应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强化当地的特色;推进文化旅游;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土地价值;减少破坏行为;增加城市空间的使用。
时向东曾经把城市公共艺术品的功能总结为四点:改善城市环境;缔造城市景观,体现城市文化;丰富城市生活;促进城市公共文明。
与他不同的是,中央美院教授王中却将它归纳为七点:发现、拯救、沟通、提升经济活力、推动社会和谐、增强社区认同、促进文化繁荣。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3ad27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c.png)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长春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吉林省的省会。
该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制造基地之一,还以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优势而备受瞩目。
为了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长春市政府规划建设了地铁2号线,这条地铁线路从南到北贯穿整个城市,一经建成便获得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为了让地铁线路更为美观、有特色,长春市政府在规划设计阶段,特别注重公共艺术的布置和设计。
地铁2号线的公共艺术设计运用了吉林省的民族文化和时代特色,使用了各种材质、色彩和形式,旨在为乘客营造一个艺术·文化·智性的空间。
在地铁站台方面,设计师们采用了简洁大方的风格,但仍然在细节上找到了突破点。
例如,在车站内的柱子上、站台墙上、天花板上均安装了文化表现元素,这些元素都是吉林省文化的代表,如季节、生态、人文、艺术、精神、环保等,这些元素表现出吉林省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在列车内部,设计师考虑了不同的观赏角度和视觉效果,为车站内部乘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例如,在车厢内部,墙壁上采用了吉林省特有的冰雪、林芝、满族头花等文化元素进行装饰,充分表现了吉林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
此外,在车站内部还设有表现各色文化艺术的区域,如昆曲、山水画、民族乐器等。
这些艺术作品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市民的审美需求,也让乘客在短暂的地铁日常出行中,可以在丰富的艺术文化元素中得到愉悦与满足。
总之,长春地铁2号线的公共艺术设计充分体现了吉林省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特色,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一个艺术·文化·智性的空间。
这种设计理念也充分证明了公共交通线路同样可以成为艺术和文化的载体,在让大众享受便捷出行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市民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中国地铁文化
![中国地铁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739423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4.png)
中国地铁文化中国地铁文化是指中国地铁系统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在中国各大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地铁运营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铁文化。
中国地铁文化体现在乘客之间的默契与礼仪。
在中国地铁中,乘客们往往能够自觉地遵守乘车秩序,排队等候进入车厢,让座给有需要的人,不大声喧哗等。
这种默契与礼仪是中国地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公德和文明素养的体现。
中国地铁文化还体现在车厢内的安静与和谐。
在中国地铁中,乘客们往往能够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吵闹打扰他人。
这种和谐的氛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也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素质和修养。
中国地铁文化还表现在车厢内的交流与互动。
在中国地铁中,乘客们往往会主动与陌生人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故事,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好。
这种交流与互动不仅带来了愉快的乘车体验,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中国地铁文化还体现在车厢内的文化展示。
在中国地铁中,有些城市的地铁车厢内设置了文化展示牌,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这种文化展示不仅丰富了乘客的知识储备,也提升了地铁乘车的文化内涵。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中国地铁文化中的创意和艺术表现。
一些地铁车站和车厢的装饰设计非常有创意,融入了艺术元素,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同时,一些地铁站台也会经常举办音乐会、艺术展览等文化活动,为乘客提供了一个艺术与文化交流的平台。
中国地铁文化还反映在地铁员工的服务态度上。
地铁员工往往热情周到,耐心解答乘客的问题,确保乘客乘车安全和舒适。
他们的服务精神和专业水平赢得了乘客的赞誉,也为中国地铁文化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地铁文化是中国地铁系统中独特的文化现象。
它体现在乘客之间的默契与礼仪、车厢内的安静与和谐、交流与互动、文化展示、创意和艺术表现以及地铁员工的服务态度等方面。
中国地铁文化不仅提升了人们的交通出行体验,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公德和文明素养的进步。
地铁文化方案
![地铁文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bfac1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5.png)
地铁文化方案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便捷,地铁成为现代都市中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除了便利的交通功能,地铁还有着巨大的文化潜力,可以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展示窗口。
为了充分挖掘地铁的文化价值,我们提出了地铁文化方案。
一、文化展览为了丰富地铁乘客的文化体验,在地铁站内设立临时或者永久的文化展览区域,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历史人物、民俗习惯等。
展览可以包括文物、图片、文字介绍等多种形式,通过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让乘客在地铁旅程中感受到城市的独特魅力。
二、艺术装饰地铁站台和车厢内的装饰也是展示地铁文化的重要途径。
可以邀请当地艺术家或者艺术学生参与设计,运用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装饰地铁站台和车厢的墙面、柱子等空间。
艺术装饰的主题可以与城市、地铁线路相关,同时也可以为乘客带来愉悦和美感。
三、文化活动定期在地铁站内或者周边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乘客参与。
可以有音乐演奏、舞蹈表演、书法展示等,为乘客提供艺术享受。
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文化讲座、书籍分享等活动,提供知识的传播和分享平台。
通过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使地铁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文化的聚集地。
四、文化宣传通过地铁的广告牌和电子屏幕进行文化宣传,推广当地的文化资源和旅游景点。
可以利用空闲时段播放短视频介绍,向乘客推荐有趣的文化活动和景点。
同时,也可以在地铁出入口设置文化宣传展示板,向乘客传递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
五、地铁音乐在地铁站台和车厢内播放舒缓轻快的音乐,为乘客创造愉悦的旅程氛围。
音乐的选择可以结合不同地铁站的特色,选取代表城市风貌或者当地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优质的音乐能够舒缓乘客的情绪,减轻压力,同时也为地铁增添一种文化氛围。
六、地铁图书馆利用地铁站内空闲的区域设置小型图书馆,为乘客提供阅读空间和图书借阅服务。
图书馆可以提供当地文学作品、名人传记、旅游指南等图书,满足乘客的各种阅读需求。
通过地铁图书馆,让乘客在等待车辆的过程中享受文化的陶冶,增加对地铁的好感度。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851e3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e.png)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1. 引言1.1 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意义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的意义在于为城市的交通建设增添文化氛围,提升市民乘坐地铁的体验。
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地铁不仅是人们通勤的方式,更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通过公共艺术设计,可以将地铁车站打造成艺术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一个欣赏艺术、感受文化的平台。
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还能够传播城市的历史文化,展示地方特色,吸引游客,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艺术作品的展示不仅为城市增色,还可以激发市民对文化的热爱,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素质。
公共艺术设计还可以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激活城市的文化创意经济,促进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作活力,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的意义不仅在于美化城市空间,更在于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
1.2 设计背景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的设计背景是长春市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地铁交通的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
长春市政府积极推动轨道交通建设,2号线是长春地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背景中还包括了长春地铁2号线的线路规划、车站数量、客流量预测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
通过设计背景的分析,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铁2号线的运营需求和乘客特点,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设计背景的考虑还包括了地铁的安全性、便利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得公共艺术设计能够更好地结合地铁线路的实际情况,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美观的乘车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
1.3 设计目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地铁乘客的通勤体验,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文化氛围。
设计目的也在于激发市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营造一个舒适、美观、有趣的地铁空间,使乘客在短暂的旅途中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
设计目的还包括了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使地铁站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传递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探究我国地铁壁画艺术的发展趋势
![探究我国地铁壁画艺术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2bc24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6.png)
探究我国地铁壁画艺术的发展趋势我国地铁壁画艺术的发展趋势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
随着中国城市地铁线路不断扩张和更新换代,地铁壁画艺术得以充分展示,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将从历史回顾、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价值等方面探究我国地铁壁画艺术的发展趋势。
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我国地铁壁画艺术的历史。
起初,我国地铁系统并未重视艺术装饰,而是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和运营功能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升,人们开始进一步了解地铁壁画艺术的重要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地铁1号线首次引入了壁画装饰,标志着我国地铁壁画艺术的萌芽阶段。
此后,随着地铁线路的扩张和完善,地铁壁画艺术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我国地铁壁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最初,地铁壁画主要是静态的二维图像,如插图、素描等形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艺术观念的变化,地铁壁画艺术也开始运用更多的实验性表达方式。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地铁壁画以数字艺术、动画、投影等形式呈现,增强了观众的视觉体验和沉浸感。
一些地铁站还创新性地将壁画与建筑、灯光等元素结合,创造出更具艺术感的空间效果。
我国地铁壁画艺术的发展趋势还表现在文化价值的提升上。
地铁壁画艺术的主题涉及广泛,包括历史传统、自然风光、社会现象等。
通过艺术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地铁壁画艺术也能够推广当代艺术,引导观众接触不同风格和形式的艺术表达。
一些地铁站还与当地艺术院校合作,为年轻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促进了艺术创作的繁荣。
要探究我国地铁壁画艺术的发展趋势,还需关注地方特色和社会需求。
不同城市的地铁壁画艺术在表现形式和主题上都有所区别,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在发展地铁壁画艺术时,要注重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
我们还应该关注到社会需求的变化,将地铁壁画艺术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引导观众思考和反思。
我国地铁壁画艺术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
成都地铁地铁站艺术与文化
![成都地铁地铁站艺术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23188073169a4517723a39e.png)
省体育馆站
成都地铁1、3号线地铁线换乘站——省体育馆站
在3号线从军区总医院到太平园都有机会碰到熊猫列车
省体育馆的建成时间与出入口周边
• 成都地铁省体育馆站是成都地铁1号线上一座车站。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人民 南路,在1号线上编号是9,于2015年7月25日建设并投入使用。 • 站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跳伞塔路口,即一环路南二段-一环路南三段(东西向) 和人民南路三段-人民南路四段(南北向)交口处。1号线车站位于十字路 口地下,呈南北向布置;3号线车站位于1号线车站以西,沿一环路南三段地 下,呈东西向布置,两线车站呈T字型分布。 • A出口人民南路,一环路南三段,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 • B出口人民南路,一环路南三段,四川省体育馆 • C出口人民南路,一环路南二段,来福士广场 • D出口人民南路,一环路南二段,西华大学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观赏!换乘方式
• 该站为典型的T型换乘。 • 1号线换乘3号线时,需由站台两端扶梯上至一号线南北站厅,通过步梯进入 3号线站厅层然后下至3号线站台即可完成换乘。 • 3号线换乘1号线时,下车后通过换乘导向标识右站台中部十字步梯上楼可直 达1号线站台或通过东端步梯上楼至1号线南北站台再下楼至1号线站台,即 可完成换乘。
省体育馆站的优缺点:
1. 在省体育馆可以换乘地铁1号和3号线,而且出 站就是数码广场和来福士广场,逛街购物很方 便 2. 省体育馆站是地铁一号线上的一个站,附近有 省体育馆、数码广场、来福士等大型的商场写 字楼,而且离一环路也很近,在这里转车出行 非常方便。 3. 这个站不是什么大的换乘枢纽,所以客流量不 是特别大,站的西边是省体育馆,东边是来福 士购物中心和数码广场(目前成都最大的数码 产品销售、维修、二手处理市场),不用出站, 按照指示牌直接走地下通道就能到购物中心和 数码广场,去省体育馆必须出来,最近这一站 附近的路面在改造,几个路口都限行了,地铁 在人民南路的下面,人民南路是全线禁左的, 如果想在这站用私家车接人,要提前沟通好方 向,以免绕路,另外这一站的路面上就是一个 公交站,换乘公共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
莫斯科地铁文化研究及其对济南地铁文化建设的启示
![莫斯科地铁文化研究及其对济南地铁文化建设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680671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b.png)
莫斯科地铁文化研究及其对济南地铁文化建设的启示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地铁文化也因此而生。
莫斯科地铁是世界闻名的地铁系统之一,其地铁文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莫斯科地铁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讨其对济南地铁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莫斯科地铁文化的特点1.艺术性强莫斯科地铁属于古典主义艺术风格,以建筑艺术为代表,注重建筑结构、装饰材料、图案和色彩的协调性。
莫斯科地铁站的建筑物中经常会使用孔雀石绿等鲜明的色彩,使得地铁站的建筑物显得非常艺术和富有文化气息。
2.历史传承强莫斯科地铁的建设始于1930年代,其建筑和装修材料经过精心挑选和雕琢,既体现了当时的历史和时代风格,又体现了莫斯科市的文化和地方特色。
莫斯科地铁在建设的同时,也在创造历史,并备受人们的关注和爱戴。
3.人文关怀多莫斯科地铁不仅注重美观、实用和经济性,同时,也注重为广大乘客提供温馨、舒适的乘车环境。
在地铁站内设置了儿童游乐设施、咖啡馆、超市等设施,方便乘客的休息和购物。
1.大力弘扬地方文化在地铁建设中大力弘扬地方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流传和发展。
比如,在济南地铁的装修中可以采用曲阜的孔子文化、济南的泉水文化等地方文化元素,从而达到突出地域特色、提高地铁站的艺术性和可观性的目的。
2.借助艺术手法营造高雅、文化的车站在地铁建设中,应该注重营造高雅、文化的车站。
可以以济南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亲民性等为主题,借助于雕塑、图案、绘画等艺术手法,将文化与艺术融为一体,打造出既实用又具观赏价值的车站。
3.设施要贴心、舒适在地铁站内配备儿童乐园、咖啡厅、WiFi等多样化、贴心的设施,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在车站设计中,应该注重顾客的心理需求,为乘客提供舒适、温馨的乘车环境,提高地铁的人性化程度。
总之,地铁文化是地铁运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莫斯科地铁文化研究为济南地铁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启示,济南地铁可以借鉴莫斯科地铁文化,立足于实际,创新发展,打造更加优质、高雅、文化的地铁体系。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98b26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c.png)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长春地铁2号线作为长春市重要的城市交通工程,将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加舒适、人性化的出行体验,地铁2号线在设计中注入了大量的公共艺术元素。
这些艺术作品既让车站空间变得更加美丽,也可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欣喜和思考。
让我们来看看长春地铁2号线各个站点的公共艺术设计。
一、东南湖站东南湖站是地铁2号线的起点站之一,这里的公共艺术设计主题是“东南湖——绿色氧吧”,以东南湖的绿色和环保为主题,通过雕塑、壁画、装饰等艺术形式展现出东南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整个站厅彰显着一种清新、舒适的氛围,让乘客在这里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氧吧般的氛围,也充分展示了东南湖区域的独特魅力。
二、宽平站宽平站的公共艺术设计主题是“科技与艺术的交融”,整个站厅装饰以科技和艺术为主线,以融合宽平区域的科技和文化特色为出发点,在站厅内部采用了现代艺术雕塑和时尚装饰等方式,给乘客带来了一种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视觉冲击。
这种设置不仅体现了宽平区域的时尚氛围,也体现了现代城市的发展态势。
三、经开区站经开区站的公共艺术设计主题是“重工业与现代文明”,在这个主题下,经开区站的公共艺术设计以重工业为出发点,展现出重工业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景象,让乘客在这里感受到现代城市快节奏发展的也不忘了城市的发展历程和重工业带来的贡献。
四、中医药大学站中医药大学站的公共艺术设计主题是“中医文化传承”,以中医药大学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是长春市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在这个主题下,整个站厅装饰以中医药文化为主线,通过雕塑、壁画、装饰等方式展现出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乘客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长春地铁2号线各个站点的公共艺术设计不仅是站厅的装饰,更是承载了一种文化和智性空间的内涵。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美化了站厅空间,更让市民在地铁出行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氛围,增添了出行的乐趣。
探究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人文艺术特色
![探究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人文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357ed1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2.png)
探究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人文艺术特色【摘要】本文探讨了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人文艺术特色。
在介绍了城市地铁车站设计的重要性和人文艺术在其中的作用。
在分析了历史文化特色的体现、当地民俗风情的展示、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风格、艺术装饰的运用以及人性化设计与城市精神的结合。
结论指出了人文艺术特色对地铁车站设计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城市地铁车站的人文魅力将继续吸引人们的关注。
通过本文的探究,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中人文艺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设计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从而赋予城市地铁车站更多的人情味和艺术魅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关键词】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人文艺术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当地民俗风情,设计风格,艺术装饰,人性化设计,城市精神,人文魅力。
1. 引言1.1 城市地铁车站设计的重要性城市地铁车站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和舒适度。
地铁车站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不仅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和文明程度,更为人们出行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良好的地铁车站设计,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
地铁车站设计还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可以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和现代气息。
一座具有创意和艺术特色的地铁车站,不仅能够成为城市的地标建筑,更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文化品位。
城市地铁车站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注重人文艺术特色的融入,可以使城市地铁车站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和品味。
1.2 人文艺术在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作用人文艺术在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城市地铁车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之一,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更是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人文艺术的融入可以使地铁车站更具人情味和文化氛围,让乘客在短暂的停留时能够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髓。
通过人文艺术的设计,地铁车站可以成为城市的文化窗口,展示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当地民俗风情,让乘客在繁忙的出行中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文化魅力。
地铁文化方案
![地铁文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ca6f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7.png)
地铁文化方案引言地铁作为一种城市交通工具,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外,地铁也有着潜力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文化不仅可以为乘客带来愉悦的体验,还能展示城市的历史、艺术和社会价值观。
因此,制定一项地铁文化方案,以丰富乘客的乘坐经历和增强城市文化魅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地铁文化方案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独特地铁文化的城市形象,使乘客在乘坐地铁时能够感受到城市的魅力和多元化。
通过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艺术装饰和信息传达,让地铁成为城市文化的窗口,体现城市的审美价值观和社会进步。
1. 艺术展览在地铁站和列车内设置艺术展览区域,为当地艺术家提供展示和推广自己作品的机会。
展览内容可以包括绘画、摄影、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
通过艺术展览,乘客可以在乘坐地铁的同时欣赏到优秀艺术作品,丰富他们的视觉体验。
2. 文化活动在地铁站和乘车厅等公共区域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演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为乘客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场所,还能够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其中,增加城市文化活动的密度。
在地铁车厢和站台播放适宜的背景音乐,为乘客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背景音乐可以选择当地传统音乐、流行音乐或者其他类型的音乐,以满足不同乘客的口味和喜好。
4. 车厢信息板在地铁车厢内设置信息板,用于发布城市文化相关的信息,如艺术展览、文化活动、历史故事等。
通过车厢信息板的发布,乘客可以了解到更多城市的文化信息,激发他们对城市文化的兴趣。
5. 车厢装饰在地铁车厢内进行装饰设计,以展示城市的特色和文化魅力。
装饰可以采用绘画、壁纸、灯光等多种方式,通过独特的设计与布置,为乘客提供一个美观舒适的乘坐环境,并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
6. 历史文化随身听为乘客提供随身听设备,让他们在乘坐地铁的同时聆听城市的历史、文化故事。
这些随身听内容可以包括城市的历史传说、名人事迹、文化遗产等,通过编排精彩的故事,吸引乘客的注意力,并加深他们对城市文化的认知。
铁路工程的文化与艺术
![铁路工程的文化与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392acae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6.png)
铁路工程的文化与艺术铁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凭借着其速度和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除了实际的交通意义,铁路工程还蕴涵着一定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铁路工程的文化和艺术方面,深入了解其中的内涵和价值。
工程设计中的文化元素铁路工程的建设需要完善的工程设计和方案,因此文化元素也往往会融入到铁路工程的设计中。
例如在中国,高铁动车的外形设计常常会采用传统文化元素作为设计灵感。
比如北京市首都机场T3航站楼外形就是以古代中国飞禽为鸟形的外形。
在高铁航站楼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采用了中国古代装饰图案中的云、鸟、花、草等元素,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到车站的设计中,形成了一个具有浓厚中国风的高铁建筑。
此外,铁路工程与地方文化也常常产生联系,如铁路沿线的风景和文化遗产就成为了游客们旅游的重要策略。
铁路沿线美景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艺术铁路铁路艺术通常意味着在铁路环境中融入具有艺术价值的元素,例如雕塑、壁画、建筑设计等。
铁路艺术不仅增强了铁路建筑的美感,还使铁路更具有吸引力。
在欧洲,许多地铁车站都是像艺术馆一样的存在,如巴黎的克莱克铁路站和斯科多姆站便是其中之一。
另一个著名的铁路艺术例子是位于美国纽约的韦斯特切斯铁路站。
该站的美准在于它不仅是一个极富现代感的交通枢纽,还是一处世界级的艺术馆。
车站在内部和外部都被雕塑、壁画、雕塑和装饰品所装饰,而且其中许多都是著名艺术家的杰作,这其中包括了知名的Chet Morrison(切特·莫里森)雕塑作品《洗涤》。
艺术品除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能促进城市旅游和经济发展。
当艺术的灵感走进铁路,铁路建筑不再仅仅是给人们提供便利的交通通道,同时也变成了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
结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铁路工程中的文化和艺术方面。
我们发现,在铁路建设和设计中融入文化元素,能够增强铁路的美感和吸引力。
同时,铁路艺术也能够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和谐氛围,非常利于发展当地文化旅游业。
艺术融入生活——《乘地铁》小班美术教案探究
![艺术融入生活——《乘地铁》小班美术教案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f5659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7.png)
艺术融入生活——《乘地铁》小班美术教案探究。
应该对《乘地铁》小班美术教案进行简单介绍。
这是一种小班的美术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对儿童生活中的常见场景进行观察和分析,引导他们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其中,选取了地铁作为切入点,以“地铁”为主题,探索地铁内的时空情感及其艺术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以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
要将艺术融入生活,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
在乘地铁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体验艺术的魅力。
例如,地铁车站可以设计成艺术风格,让旅客在等候和乘车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艺术的气息。
地铁内部可以设置展示画廊,使得旅客在地铁内部不仅能够获得出行的便利,还能够欣赏到各种艺术作品。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地铁文化活动,例如音乐会、朗诵会等,让旅客在出行之余能够与文化艺术亲密接触。
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美术教学非常适合将艺术融入生活。
通过对地铁进行艺术观察,可以发现地铁从建筑设计、内部装修到文化活动等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艺术系统。
将地铁作为教学材料,指导学生用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地铁艺术魅力的认识,可以让其体验到融入生活的艺术魅力。
不仅如此,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表达,也能够为地铁改进和美化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艺术的融入生活,需要人们意识到艺术对于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艺术无处不在,它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力量,能够激发人们的创意和想象力,推动人们的文化审美和道德品位提升。
人们应该意识到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需要融入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乘地铁》小班美术教案的实施,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将艺术融入生活的方法。
通过将艺术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能够增进人们的情感体验,还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经历和审美体验。
艺术的融入生活,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只有我们将艺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艺术在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够让文化艺术和生活真正契合,从而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时空的穿越:莫斯科地铁公共艺术的演变
![时空的穿越:莫斯科地铁公共艺术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52e0af6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5.png)
时空的穿越:莫斯科地铁公共艺术的演变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地铁系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最宏伟的地铁系统之一。
莫斯科地铁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座地下艺术博物馆,其中的公共艺术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莫斯科地铁公共艺术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展现着时空的穿越,传承着文化的精髓。
一、早期的莫斯科地铁公共艺术莫斯科地铁的建设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的苏联政府希望通过地铁系统展现出社会主义的力量和美好的未来。
莫斯科地铁的设计师们将地铁车站打造成了艺术宫殿,使得地铁成为了一种公共艺术的展示平台。
早期的莫斯科地铁车站以其雄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艺术装饰而闻名。
许多莫斯科地铁车站的墙壁、天花板以及地板都被装饰成了巴洛克风格、古典风格甚至是民族风格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既展现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理想,也体现了俄罗斯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莫斯科地铁的公共艺术还以雕塑和壁画为主要形式,这些艺术作品通过表现社会主义劳动、俄罗斯历史和民族精神等主题,赋予了地铁车站以独特的文化内涵。
早期的莫斯科地铁公共艺术不仅是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一部分,更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和俄罗斯传统文化的结合体。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莫斯科地铁的公共艺术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展现着时空的穿越。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莫斯科地铁的公共艺术经历了一段转型期,艺术家们开始尝试新的创作形式,表达出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和关注。
在这一时期,莫斯科地铁的公共艺术更加注重个性和创意,大量的现代艺术作品进入了地铁车站,例如抽象画、装置艺术、摄影作品等,这些作品多样化地展现了当代艺术的风采,也展现了俄罗斯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莫斯科地铁的公共艺术也开始更多地融入了当代科技,通过LED屏幕、声音装置等新兴技术,使得地铁车站成为了一个更加立体、生动的展示空间。
这样的演变和发展使得莫斯科地铁成为了当代俄罗斯城市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成为了展现时代精神和城市精神的一面镜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站的形式、规模、建筑装修标准:预测的长远客流量大小、所处位 置的重要性以及长远发展规划等因素确定。
车站建筑设计原则:简洁、明快、大方、易于识别
总之,地铁车站艺术
有特殊功能的地铁建筑
依附于
2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二、地铁空间基本特性
内部围合性,四周封闭且完整
路权专用,隔绝乘客在旅途中以视觉参与其他活动机会,需要借助 艺术来弥补单一沉闷的气氛。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一、车站规模
指车站外形尺寸大小、层数及站房面积多少。
影响因素: 主要根据本站远景预测客运量确定,包括日均乘降客流量、高峰
小时乘降客流量、所处位置的重要性、站内设备、车站用房面积和该 地区远期发展规划等因素。其中客流量是最主要的因素。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
(5)联运站:同时供一条停车较多的管内运输线及一条快车线用,是单向具有一
条以上停车线的中间站。每隔几个中间站便设一个联运站,具有中间站及换乘站的 双重功能。
(6)起终点站:除了具有供乘客乘降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可供列车折返、停车检修 之用。如果线路需要延长时,则终点站可作为中间站或区域站来使用。
16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五、地铁建筑设计趋势
2、充分发挥地铁站集购物、交通的综合功能
成都天府广场地铁站,总体规划了4层,结合车站周围的购物商 业圈,成为集观光、购物、交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地铁站。
17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五、地铁建筑设计趋势
2、充分发挥地铁站集购物、交通的综合功能
• 车站建筑包含特殊的地铁艺术特色 • 充分体现结构造型和空间形态构成结构美 • 利用结构美达到建筑美
4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毕 尔 巴 鄂 无 柱 地 铁 站
无柱子的大跨度空间
5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华 盛 顿 地 铁 单 拱 式 车 站
单拱结构形式(不做装饰),宽敞空间
车站还可具有购物、聚会和作为城市景观的作用。 车站又是城市建筑艺术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一条线上各车站在建筑艺术和
结构上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因此,车站的选址、布置和规模等不仅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益, 而且影响城市文明建设和景观。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一、车站的功能 车站功能
斯德哥尔摩地铁站
10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设置地下商场、停车场、仓库
东京银座地铁站
11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雅典地铁内的古遗址
锡塔玛广场地铁站
12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锡塔玛广场地铁站的文物展示区
13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后面的一整面墙就是原始的地层剖面
一、车站规模
地铁车站规模一般分为3个等级。
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车站规模按3个等级设置;
中等城市可设2个等级。
规模等级
客流量
特级
>5万人次/小时
一级
3—5万人次/小时
二级
1.5—3万人次/小时
三级
<1.5万人次/小时
车站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地铁工程造价的高低。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二、车站平面分布
负一层: 下沉式观光广场,与购物商场通
过地下通道实现互通。
负二层: 地铁站厅和商业设施
负三层: 地铁1号线的 站台及轨道
负四层: 地铁2号线的 站台及轨道
18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五、地铁建筑设计趋势
3、体现节能环保理念
列车重量 站台屏蔽门设计 照明 冷气设施 电动扶梯调速
作用:
1、加强安全; 2、降低耗电量及冷气系统冷却负载力; 3、将隧道内的热气、潮湿空气和灰尘排出在外;
逆变器
把列车刹车时所产生的多余能量转化为电力,再 循环用来发动附近其他列车或用于地铁站设施。
19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五、地铁建筑设计趋势
4、标示清晰,站位及出口易识别,装饰体现时代和地域特色
地下车站完全是人工环境,没有外界环境参照物。因此,需 要增加识别性,使旅客明白所处地点。
5、车站内装饰考究,各具特色,充分展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地铁文化 6、坚持以人为本,便利出行,无障碍出行
6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四、地铁车站设计发展趋势
融入地域文化和城市标签,成为城市名片
例:西班牙巴塞罗那地铁Drassanes站
多功能化车站
例:斯德哥尔摩地铁站 以交通为主的基础上,向商业化、社会化发展,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发展。
充满艺术和文化气息
例:希腊雅典地铁站,秉持“文物要尽量在原来的位置上恢复”的信念, 地铁站兼职博物馆的功能。
例:日本在站台上铺设表面带凸起圆疙瘩的长条橡皮板的盲人道, 一直到站台边,引导盲人上车。
20
第3章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3.1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3.2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3.3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3.4 地铁车站与周边建筑结合形式 3.5 北京地铁建筑文化特色 3.6 国内外城市典型地铁文化实例简析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车站是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它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 中最复杂的一种建筑物。
欧洲地铁车站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车站应保证旅客方便、安全、迅速地进出站,并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 防灾设备等,为旅客提供舒适、清洁的环境。
车站应容纳主要的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从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 运行。
37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不设道岔,正线贯穿
在车站内有尽端折返设备的
中间站,使列车在站内折返 或停车。
设置在两条及
两条以上线路 交叉点。
位于线路分岔的
地方,其中一条 是正线
设置在线路两端,一 般设有多股停车线
第3章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3.1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3.2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3.3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3.4 地铁车站与周边建筑结合形式 3.5 北京地铁建筑文化特色 3.6 国内外城市典型地铁文化实例简析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二、车站的类型&特点
5、按车站修建位置分类
(3)地面车站
车站主体建筑和设 备设施设置在地面的车 站。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二、车站的类型&特点
5、按车站修建位置分类 (3)地面车站
优点: 车站简易,工程量小,布置灵活。 乘客进出车站方便。 自然通风、天然采光 节约费用和能源 安全疏散较易 造价较低 缺点:
14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地下的艺术殿堂”
莫斯科地铁站
15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五、地铁建筑设计趋势
1、充分发挥地铁站的交通枢纽功能
地铁车站 城市交通综合治理 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多功能综合城市公共交通
汇集于一处 公共交通之间的衔接
缩短换乘距离
体现对人的关怀 吸引人流乘坐地铁
第3章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3.1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3.2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3.3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3.4 地铁车站与周边建筑结合形式 3.5 北京地铁建筑文化特色 3.6 国内外城市典型地铁文化实例简析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一、地铁车站概述
作用:供乘客上下车和换乘、候车的场所,应保证乘客使用安全、方便并 具有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二、车站的类型&特点
1、按车站站台形式分类: 岛式站台、侧式站台、混合式站台
2、按地下车站埋深分类: 浅埋车站、深埋车站
3、按车站不同的施工方法分类: 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盾构法 4、按车站横断面形式分类: 矩形断面、拱形断面、圆形断面、其他类型断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岛式站台
车站总体布局应按照乘客进出车站的活动顺序合理布置进出站的 流线 ,使其不发生干扰 ,并要求流线简捷 、通畅 ,为乘客创造便 捷 、舒适的乘降环境 。
乘客进、出站活动流线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二、车站平面分布
路网设计、线路规划确定地铁站的方向、规模
确定车站中心位置
车站周围的环境条件 城市有关部门对车站布局的要求 选定的车站类型
6、按车站运营性质分类
(1)中间站:又称一般站。仅供乘客上下车用,是地铁最常见、数量最多的车站。
(2)区域站:
又称折返站。当轨道交通线路在地域上表现客流不均衡时,为了在满足乘客需 求的同时提高运营效率,按客流量安排行车密度,设置区域站。
设在两种不同行车密度交界处的车站,根据客流量大小,在两个区域站之间的 区段上增加或减少行车密度。
冷却塔:为中央空调提供散热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二、车站平面分布 2、出入口
出入口是车站的门户,客流集散的第一通道。 车站出入口的主要作用在于吸引和疏散客流,车站出入口
的位置都在轨道交通沿线主要街道的交叉路口或广场附近,尽量扩 大服务半径,方便乘客。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车站主体建筑和设 备设施设置在地下的车 站。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二、车站的类型&特点
5、按车站修建位置分类 (2)地下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