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文化与艺术5 ()
地铁站公共艺术与文化空间建构
![地铁站公共艺术与文化空间建构](https://img.taocdn.com/s3/m/995c342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6.png)
公共艺术介入地下交通空间的最早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比较著名的例子是莫斯科地铁和巴黎地铁的公共艺术设计。
在中国,城市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最早始于1984年北京地铁2号线中,其公共艺术创作主要以壁画为表现形式、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为表现内容。
《大江东去图》、《中国天文史》等便是此时重要的公共艺术作品。
从1984年至今,我国地铁空间的30余年。
地铁站公共艺术与文化空间建构公共艺术相比传统的地铁设施来说,充满强烈的美学感染力和艺术自由表现力,更能够直接和鲜明地显示地域的人文内涵和精神特质。
因此,在地铁的场所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国内城市地铁大多利用公共艺术展示城市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沿线景观特色。
但是在很多城市的地铁站点总体设计中,因为缺乏相关的艺术前期规划介入,往往是留出一块墙面采用填充的方式,使得表现形式过于局部、单一,创作手法公式化、杭州|生活品质Hangzhou | quality life街等地铁站公共艺术也同样具有独创性。
设计师利用马赛克作为Toledo地铁站设计的主要材料,在地铁站内的墙面和地面全都覆盖了一层不同深浅的蓝色马赛克,这个令人惊叹的设计让人们感觉仿佛置身于海底。
布拉格地铁系统的车站设计跨越众多的建筑风格,车站序列凹凸图案的独特造型铝瓦饰面,充满未来的科技感觉,而且沿线各站都有着不同的颜色,仿佛置身于时空隧道。
莫斯科的地铁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的地铁站之一,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富艺术感并享有“地下艺术殿堂”之美誉。
站内马赛克镶嵌壁画和大理石立柱,散发出华贵的气息,走进地铁站就彷彿进入了艺术天堂。
Marienplatz Station是慕尼黑使用最频繁的地铁站,几何的形态和丰富的色彩设计别具创意,站内充满了未来设计感。
巴黎地铁的设计风格和主题都对应着站点的地面景点,如卢浮宫站就效仿卢浮宫博物馆,月台上陈列着许多博物馆的复制艺术品;罗丹博物馆所在的瓦雷讷站则伫立着等同于罗丹原作的巴尔扎克雕像;巴士底站描绘着法国大革命的图画,墙上还贴满了当年攻占巴士底监狱的历史图片……同时还伴随着各种曼妙的法式情调的音乐,使人感怀于巴黎浓郁的“艺术之都”当中。
研究论文:探究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人文艺术特色
![研究论文:探究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人文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ed515247dd88d0d232d46a88.png)
134941 艺术理论论文探究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人文艺术特色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快速、便捷、舒适、安全、节能等特色。
地铁车站作为客流汇聚的节点,需要构建庞大的地下车站空间;同时,地铁车站空间又是良好的公共宣传平台,具有承载力度大、信息量充足、宣传效果广、影响范围深等优势。
在地铁车站的空间设计中融入人文艺术元素,可以凸显车站空间的装饰艺术性、丰富相关线路的文化特色,通过结合国内近年来较为成功的设计案例,进一步探究人文艺术特色在地铁车站空间设计中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1 人文艺术在地铁车站设计中的诠释地铁车站空间为人们提供了较为宽广的观察视野,车站空间内所涵盖的墙体、顶棚、承重柱、配套设施等皆属于人文艺术创作所涉及的对象,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空间。
人文艺术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表现力,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与核心部分,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性和影响力;而艺术则是用于体现其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
应用于地铁车站设计的人文艺术特色,不仅要突出其具有的独特性,彰显站点之间的个性化色彩;又要注重沿线车站的整体协同性,保持在统一的协调范围之内,使其既有整体感又兼具特色化,以彰显城市交通大环境下的形态之美。
2 人文艺术在地铁车站设计中的应用地铁车站的空间装饰与设计,应遵循所在站点的人文特色和历史脉络来进行,车站的空间设计应有自身的独特性,可以在满足不影响车站安全运营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不同的人文艺术装饰,既可以满足乘客对于丰富变幻的外部环境需求,又可以起到醒目的标示效果,增强车站艺术力与文化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空间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2.1 郑州地铁车站设计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同时,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郑州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八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脉络和时代特色。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璀璨的现代文明,为郑州地铁在车站人文艺术设计中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与装饰素材,郑州地铁的方案文化主题为“厚重中原,活力郑州”,已投入运营的1、2号线沿线车站既保持了总体的统一性,又突出了各个站点的特色性。
成都5号线地铁站设计理念
![成都5号线地铁站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f9c39e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6.png)
成都5号线地铁站设计理念成都5号线地铁站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城市的活力和创新精神。
这些地铁站不仅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和艺术空间。
在设计理念上,成都5号线地铁站注重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元素,以及提供舒适便捷的乘车体验。
首先,成都5号线地铁站的设计理念强调了城市的历史文化。
在地铁站的装饰和布局上,可以看到许多古代成都的元素,如蜀文化、三国历史、成都特色建筑等。
这些元素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成都历史的致敬和传承。
通过这种设计理念,地铁站成为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展示空间,让乘客在候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成都的历史韵味。
其次,成都5号线地铁站的设计理念也强调了现代元素的融合。
在地铁站的建筑和装饰上,可以看到许多现代艺术的元素,如现代雕塑、艺术装饰等。
这些元素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空间,更是为了展现城市的现代气息和创新精神。
通过这种设计理念,地铁站成为了一个现代艺术的展示空间,让乘客在行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成都的现代魅力。
最后,成都5号线地铁站的设计理念也注重了乘车体验的舒适便捷。
在地铁站的布局和设施上,可以看到许多人性化的设计,如无障碍通道、舒适的候车座椅、便利的自助服务设施等。
这些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更是为了彰显城市对于乘客的关怀和服务。
通过这种设计理念,地铁站成为了一个便捷舒适的出行空间,让乘客在乘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成都的温暖和关怀。
总之,成都5号线地铁站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城市的活力和创新精神,融合了历史文化和现代元素,提供了舒适便捷的乘车体验。
这些地铁站不仅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和艺术空间,让乘客在行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成都的历史韵味、现代魅力和温暖关怀。
地铁营销策划方案
![地铁营销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426a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4.png)
地铁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地铁作为一种快捷、高效的城市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群的青睐。
然而,在城市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地铁公司需要通过创新的营销策略,更好地满足乘客需求,提升品牌形象,并实现业务增长和盈利。
二、目标群体分析1. 白领族群:地铁常是白领族群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他们对时间和效率非常看重,更倾向于选择地铁出行。
2. 学生群体:地铁周边常有大量的学校,而学生群体是潜在的消费者群体,通过地铁广告和策划活动,可以更好地吸引这部分人群的关注。
3. 游客:地铁可以连接城市的重要景点,并方便游客出行,通过地铁广告的宣传,可以吸引更多游客选择地铁出行。
三、营销策略1. 地铁广告地铁广告是地铁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目标群体的特点,地铁广告应充分考虑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异地背景广告:以画面鲜明、色彩丰富的异地背景进行广告展示,吸引乘客的视觉注意力。
(2)用户参与型广告:设置一些趣味性强、需要乘客参与互动的广告,例如拍照打卡活动,更好地吸引目标客群的关注。
(3)创新媒体广告: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大屏幕、LED等,在地铁车厢和站台上展示更多类型的广告,提升品牌形象和传播效果。
2. 地铁活动策划(1)体验类活动:组织乘客参与各种有趣的地铁体验活动,如地铁行为艺术表演、地铁美食节等,增加乘客的出行乐趣,提升地铁的文化内涵。
(2)主题活动:根据不同的节日和主题,设计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地铁广告和宣传活动,吸引乘客的眼球,营造热闹的氛围。
例如,在春节期间推出“地铁送福”活动,利用地铁传递春节祝福,吸引乘客的关注和参与。
(3)公益活动:通过组织公益活动,向乘客传递正能量,提升地铁形象。
例如组织地铁员工参与社区义工活动,与乘客共同关注城市环保、交通安全等议题。
3. 地铁文化推广通过地铁文化推广,提升地铁作为城市文化的形象和影响力,增加乘客对地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苏州地铁文化探析
![苏州地铁文化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5301f6770bf78a65295481.png)
地铁成 为文化传承 和城 市建设有机结合 的现代典范 。
具 体体 现 在 以下 几 个方 面 :
注 重 地 铁 整 体 外 观 布 局 。凸 显 “ 小 桥 流 水 ”的江南文 化特色 地铁 已不仅仅 是简单 的交通工具 ,它 已成 为一种 地方文化 的象征 ,展示文化的窗 口。苏州地铁从全线 车站 布点到 个体 车站的建 筑布局 、装修方案都深思 熟 虑 ,充分考 虑地域特色 。从 白墙灰瓦 的地铁 出入 口、 宽敞 明亮 的站台 、清晰典雅 的指示牌 ,到地铁 周围错 落有致 的建 筑肌理 、内庭院式的布局 、 “ 步移景异 ” 的造景特色 以及大面 积的绿化等 ,每~处细节都彰显
一
、
着 苏 州 浓郁 的 “ 小 桥 流 水 ” 的江 南风 景 特 征 以及 江 南
村落 的 自然形态 。每个站点都是一个小景观 ,使其地 铁成 为展示 “ 吴文化 ”的连接点 。沿线2 4 个古 色古香 的车站地面 风亭及 出入 口等附属建筑 ,与站点 周边风 貌浑 然融 为一体 。 有 的车站 以黑 白灰 为基调 ,展示 古城 “ 古韵今风” ,有的车站 ,以苏州历朝历 代的名 人等 为背景 ,表达 站点周 围的人文 、历史 。从地铁穿 过 ,你就 穿越 了苏州过去悠久的历史长廊 ,并且也展 示 出苏州未 来发 展的瑰丽长卷 。这条让现代交通与 古 代风韵完美 融合的地铁 ,已受到专家与市民 的一致好
大陆第一个 开通城 市轨道 交通的地级市 ,它标志着苏 州正式步入 “ 地铁 时代” 。而作为国家级文化历史名 城、 “ 吴文化发祥地 ”、 “ 苏州园林 甲江南”等深厚 历史底蕴 的中国现 存最古老 的城市 ,苏 州在地铁 的设
计 与 建 造 中 ,极 为 重 视 彰 显 苏 州 的文 化 底 蕴 ,使 苏 州
地铁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探析
![地铁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91acb21a37f111f0855b0c.png)
地铁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探析【摘要】本文通过地铁中的公共艺术,提出要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外价值”向“对内价值”的转变,应该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通过和西方国家公共艺术的对比,讨论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启发完善公共艺术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具体编制内容。
在公共艺术的规划中,应该考虑以人为本,更好的在公共艺术中表现城市的特色。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规划文化中西方1 背景介绍在早期,西方国家比较看重公共艺术对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对外价值。
但是,近年来很多政府开始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潜力(如表1所示)。
国外的地铁建设比我国要早一个多世纪,在这个特殊的公共空间中,各个地铁站内优秀的艺术作品诠释着各个国家对公共艺术前瞻性的规划。
从国外的交通网上也可以找到很多优秀的地铁站内公共艺术的图片和信息,为我们研究国内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通过国内和国外的公共艺术规划之间的对比可以发现,国内的大部分公共艺术规划还停留在西方早期阶段的思想:重视对外价值,即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形象,推进文化旅游等等。
由于地铁站内环境装饰的“对外价值”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然而,在注重对外价值的同时,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以便为制定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提供依据,启发人们如何去研究城市中的生活,了解空间的质量与城市生活的特色是如何关联的,应该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2 城市公共艺术的作用和价值selwood在《公共艺术的益处》一书中指出,公共艺术可以对应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强化当地的特色;推进文化旅游;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土地价值;减少破坏行为;增加城市空间的使用。
时向东曾经把城市公共艺术品的功能总结为四点:改善城市环境;缔造城市景观,体现城市文化;丰富城市生活;促进城市公共文明。
与他不同的是,中央美院教授王中却将它归纳为七点:发现、拯救、沟通、提升经济活力、推动社会和谐、增强社区认同、促进文化繁荣。
北京地铁信息艺术设计研究
![北京地铁信息艺术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f33ba7d1f34693daef3e2f.png)
一
涂鸦墙 。 伦敦最著名 的涂鸦艺术家本克西 , 在伦敦“ 老街 ” 地铁 站就 留下了许多涂鸦艺术作 品。而且在许多地铁 出 口通道 的 墙壁上 ,还有一些记录英 国历史典故和所在地点文化 背景 的
壁画 , 这些全都是伦敦传统文化元素在地铁 车站 中的展现 。
细节 ,让人们感受 老北京 的传统文化特色 以及古老 民族 的悠
久历史 。而伦敦地铁多数都 是在表现英伦传统文化方面下功
夫, 展现出这个城 市的悠久历史 以及文化沉淀 。 伦敦地铁是世 界上最古老的地铁之一 ,它记 录了这个城市的发展也反映 出
左边通道供有 急事 的乘 客使 用。伦敦东区的“ 金丝 雀码 头” 地 铁站 , 位于金融区新兴开发地带 , 它的设计 也完全体现 了英 国
( 二) 北 京 与 伦 敦 地 铁 中地 域 文化 特 色 的 比较
浓浓 的节 日气氛 。在地铁环 境中加入独具 中国特色 的剪纸艺 京剧 系列 的票折 ,这种做法很好 地展 现了作为中国国粹的京
相 比较北京与伦敦地铁所表现 出来 的地域文化 特色。笔 者认为 , 作为历史文化悠久 的名城 , 北京有着 8 0 0多年 的建都 史, 这座城市的地域文化多样且极具中国特色。 将这些具有代 表性 的地域文化设计 到空间环境 中,这样 以北京为代表 的中
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 地域文化特色的突显
( 一) 北 京 地铁 中地 域 文 化特 色 的 突显
北京是全国最早建设轨道交通 的城 市 ,北京地铁 中的信
息艺术设 计也是运用得最广泛 的 ,主要 体现在传统文化元素
的运用 、地域文化特色的突显 以及 车站 主题 化的设计 这三个
巴黎独特的地铁经济和地铁文化(全文)
![巴黎独特的地铁经济和地铁文化(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10c9e2a21614791611281b.png)
巴黎独特的地铁经济和地铁文化巴黎1900年开始使用地铁,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16条线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可以将你送抵巴黎市区的任何一个角落。
巴黎地铁分成两个系统:运行的范围在二环之内的叫作Metro,这个系统一共有14条线,即M1到M14;运行的范围超出二环的叫作RER,又称深层快线地铁,它将巴黎与周围的远郊连成一体,共有5条线,用字母表示,就是RER―、B、C、D、E。
目前,巴黎地铁已建成380个车站,全线总长211公里,将整个城市紧紧连在一起,每天运载乘客超过600万人次,全年达11.6亿人次,地铁每年运行历程高达4000万公里。
巴黎地铁之发达堪称世界之最,百年来孕育了独特的地铁经济和地铁文化。
它不仅有运输功能,还犹如一个“地下超市”。
据资料显示,巴黎地铁站中设有“商业点”(人工销售)八百余家,饮食店、书店、服装店、照相馆以及免费报纸供应处无奇不有,还有数以千计的各类自动售货机。
巴黎独立运输公司专门成立一家地铁营销公司,专职负责地铁商业点治理。
20XX年,“地下经济”让该公司净赚1300万欧元。
巴黎地铁治理者认为,地铁里的商店非但不会成为安全隐患,反而对保障安全有帮助,因为店铺的营业员非常熟悉地形,关键时刻会协同治安或消防员疏导民众。
问题的关键是为经营活动选择合适场所并实施科学治理,而不是禁止。
该公司还计划继续扩展商业XX点,让地铁真正成为巴黎的一个经济增长点。
地铁治理者还认为,公司虽然在“地铁经济”中获利,但其最终目的却是让深藏地下的地铁活跃起来,让人们喜欢坐地铁,从而达到缓解地面交通的目的。
地底下的环境肯定比地面令人压抑,人们需要用商业气息和艺术氛围来改变这种压抑的感觉,很难想像没有便民商店和艺术家的地铁将变成什么样。
如今,把地铁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是巴黎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巴黎人在谈到一个地理位置时,总是说:地铁某站。
如果有个公司邀请客人去他们的办公室,或者邀请客人参加一个宴会,一般不安排汽车来迎接,只是告诉客人乘地铁怎么去,客人也决不会据此来推断对方的热情程度。
地铁车站中经典文化的演绎PPT课件
![地铁车站中经典文化的演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79c86dd0d233d4b04e69d7.png)
纽约地铁车厢
2021/6/12 2021/3/25
19 19
2.3 地铁文化环境
地铁文化环境主要受到地铁建筑空间的影响,其需要营造长效 型的建设,而不是突击式的装潢。 (3)地铁服务---------体现行业特色(快速解决一些突发性事 件) (4)列车与车站建筑装饰---------结合线路特色
2021/3/25
18
2.3 地铁文化环境
地铁文化环境主要受到地铁建筑空间的影响,其需要营造 长效型的建设,而不是突击式的装潢。 (1)地铁设施---------设置醒目,操作简便 (2)环境氛围设计----------突出地铁文化
地铁里可以布置一些绘画 、诗歌、雕塑等艺术品, 让乘客在获得高尚的艺术 享受的同时,得到心灵的 安宁和情绪的平和。
新加坡地铁
17
2.2地铁公共艺术发展
地铁建设在我国虽然只有40余年的历史,却代表着城市中高 速、便捷、现代、时尚等元素,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走进了城 市在当今城市中,地铁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 代表了一种城市文化的环境。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北京地铁2号线4个车站装饰了《天文纵横 》、《华夏雄风》、《四大发明》等艺术作品。这些壁画的出 现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人们对地铁文化表现的初步理解。
1982年到1999年修建的地铁已经是明显的新现代主
义风格了
2021/3/25
14
2.2地铁公共艺术发展
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最豪华的地铁,有“欧洲地下宫殿” 之称。天然料石、欧洲传统灯饰与莫斯科气势宏伟的博物 馆群辉映成趣。
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站证明了古典与现代的设计风格可以 和谐共存。
2021/3/25
2021/6/12 2021/3/25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851e3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e.png)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1. 引言1.1 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意义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的意义在于为城市的交通建设增添文化氛围,提升市民乘坐地铁的体验。
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地铁不仅是人们通勤的方式,更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通过公共艺术设计,可以将地铁车站打造成艺术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一个欣赏艺术、感受文化的平台。
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还能够传播城市的历史文化,展示地方特色,吸引游客,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艺术作品的展示不仅为城市增色,还可以激发市民对文化的热爱,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素质。
公共艺术设计还可以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激活城市的文化创意经济,促进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作活力,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的意义不仅在于美化城市空间,更在于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
1.2 设计背景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的设计背景是长春市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地铁交通的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
长春市政府积极推动轨道交通建设,2号线是长春地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背景中还包括了长春地铁2号线的线路规划、车站数量、客流量预测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
通过设计背景的分析,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铁2号线的运营需求和乘客特点,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设计背景的考虑还包括了地铁的安全性、便利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得公共艺术设计能够更好地结合地铁线路的实际情况,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美观的乘车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
1.3 设计目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地铁乘客的通勤体验,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文化氛围。
设计目的也在于激发市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营造一个舒适、美观、有趣的地铁空间,使乘客在短暂的旅途中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
设计目的还包括了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使地铁站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传递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城市地铁站点的公共空间的评价与优化
![城市地铁站点的公共空间的评价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1bd6a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6.png)
城市地铁站点的公共空间的评价与优化随着城市发展的进步,地铁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城市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地铁站点公共空间的设计与改善对于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以及城市形象的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乘客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地铁站点公共空间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的建议。
1. 环境舒适度地铁站点的环境舒适度是评价其公共空间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高峰时段,地铁站人流密集,若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会导致拥堵和不适感。
因此,扩大站台和候车区的面积,增加座椅和庇阳休憩区的数量,改善空气质量,对于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至关重要。
另外,还应设置便利设施,如洗手间、母婴室等,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2. 导向与信息传达地铁站点内部的道路指引和信息传达对于乘客的顺利出行至关重要。
站点应设置明确的指示标识,包括站点名称、出入口标识、换乘指南等,以便乘客快速找到目的地。
此外,可以利用电子显示屏或语音广播等方式,提供实时车次信息、相关活动信息等,让乘客能够及时了解到所需的信息。
3. 安全与便利设施地铁站点的公共空间应确保乘客的安全与便利。
首先,应设置安全岗哨和监控设备,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其次,应规划合理的出入口,增加紧急出口,以确保灾害发生时的紧急撤离。
此外,加强对残障人士的关注,合理设置无障碍设施,使得他们能够顺利进出地铁站。
4. 艺术与文化融入地铁站点的空间设计不仅仅是为了交通功能,也应该注重艺术和文化融入,为乘客提供美感和愉悦的体验。
可以在站点内设置艺术品展览区,展示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为乘客的等待时间增添乐趣。
同时,在站点墙面、天花板等空间中可以加入艺术元素,打造独特的地铁站点形象。
5. 社交与休闲功能地铁站点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乘客的过渡空间,还是城市社交和休闲的场所。
在站点设置休息区和小型商业设施,如咖啡店、书店等,为乘客提供休息和购物的机会。
此外,可以设置社交活动区域,如游戏区、互动展示区等,增加乘客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城市文化中的地铁文化研究(全文)
![城市文化中的地铁文化研究(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bf6ec375fbfc77da369b10d.png)
城市文化中的地铁文化研究本文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地铁文化的本质就是一种城市文化,这就确立了地铁与城市的依存关系。
地铁正在将过去远离都市的一些地方变成城市,这一变化的结果必定会带来人口、资源的重新聚集、调配和迁移,进而又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社会活动、文化思想的巨大改变,这即形成了新的城市文化。
从这个意义来说,地铁不可能改变其公共服务属性而脱离城市孤立存在。
然而换一种角度来看,地铁所代表的人类智慧和科技文明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使城市变得更加宜居、丰富和美好。
这是由地铁所制造的新的城市文明。
其中,地铁文化对城市文化的价值体现为:(1)既是城市文化的物化形态,也是城市文化精神形态的存在方式。
只要搭上地铁,就能看到最真实的巴黎!这是《巴黎地铁杂货旅行》一书封面上的醒目标题。
书中由地铁线路串起的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不仅让我们领会了巴黎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学会了关照城市的另一种方式———地铁文化。
显然,地铁文化之于城市,不仅是它所代表的现代交通文明,还在于它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承载一个城市文化的绝佳舞台。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具活力和魅力的品质所在,它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城市精神、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等诸多特质,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建筑形态、行为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地铁文化。
地铁拥有大量的人气聚集,既封闭又具流动性,这些都为城市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它“浓缩了都市生活的缤纷色彩,承载着快乐和忧伤,也交错着梦想与希望”[1]。
也因如此,世界各国优秀的城市地铁都将这一人类巨大的公共资源倍加珍惜并施以利用,通过在地铁中溶入浓郁特色的城市文化,使地铁成为展示和传播自身城市文明的窗口。
如世界最早的伦敦地铁,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各种不同年代建筑风格的车站,从早期的砖石拱形结构,到后期的纯钢铁结构,再到现代的钢化玻璃站台等。
这些车站记录着100多年的地铁建设历史,展现出一个城市建设的沧桑变化。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解析(附后)](https://img.taocdn.com/s3/m/902f21d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9.png)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1. 《洛阳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指出,洛阳将持续打造社会治理高效、政务服务优质、群众生活满意的智慧城市。
你所在班级组织了体验“智慧城市”实践活动。
有同学搜集了一段有关“智慧城市”的文字,请你阅读并完成相关任务。
近年,洛阳市积极打造智慧城市,不断扩大应用场景,挖jué数字经济潜力,通过多领域持续发力,力争使更多人享受“数字红利”。
《规划》披露,2021年到2023年,洛阳将成为全省一流的新型智慧城市,加强数字赋能副中心建设,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完善基于智慧洛阳云平台的洛阳新型智慧城市“一网统管”建设。
2023年到2025年,洛阳将成为全国一流的新型智慧城市,把洛阳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极具fú射动力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五大中心”,即大数据引领中心、数字政府示范中心、智慧民生普惠中心、数字经济集聚中心、智慧文旅兴盛中心。
(1) 依次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应(yìng)潜(qiǎn)B.应(yīng)潜(qián)C.应(yīng)潜(qiǎn)D.应(yìng)潜(qián)(2) 请根据语段中的拼音,把相应的汉字规范、端正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①挖jué ______②fú ______ 射2. 下面是小文发现新式红绿灯后的采访记录,但文中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修改。
部分市民分享了对新式红绿灯的看法。
有的人说,新式红绿灯增添了牡丹花元素,信号灯可随着交通信号颜色的变换而显示不同的牡丹花颜色,展现出红牡丹停、绿牡丹行的效果,新颖、美观;有的人说,牡丹元素的红绿灯,凸显了洛阳特色,可使各地游客体会到浓浓的牡丹氛围;有的人说,牡丹元素的红绿灯,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为单调的出行增添了灵动与活力。
因此,相对于传统红绿灯,新式红绿灯具有特色鲜明、愉悦心情、新颖美观等优点。
地铁特色活动方案策划
![地铁特色活动方案策划](https://img.taocdn.com/s3/m/a01664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8.png)
地铁特色活动方案策划地铁特色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背景与目的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
然而,经过多年的运营,地铁发展逐渐进入瓶颈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拥挤、乘客体验不佳等。
因此,为提升地铁的吸引力和乘客满意度,以及宣传地铁形象和文化,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地铁特色活动。
活动目的:1. 提升地铁的吸引力,增加乘客数量;2. 提高乘客对地铁的满意度,增强乘客黏性;3. 宣传地铁形象和文化,增强城市认同感;4. 增加地铁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城市的形象。
二、活动内容及方案1. 艺术展览计划在地铁站内设置艺术展区,每隔三个月更换一次艺术家的作品。
展出的作品可以是绘画、摄影、雕塑等多种形式。
此举旨在打破地铁的单调氛围,为乘客带来美的享受。
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平台,提升城市文化艺术氛围。
方案:(1)确立合作机构:与当地美术馆、画廊等合作,共同开展艺术展览计划。
(2)艺术作品选择:邀请当地艺术家参与,评选出展出作品。
(3)展览区域布置:在地铁站内设置艺术展区,并配以展览宣传海报。
(4)宣传推广:通过地铁广告、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展览,吸引更多乘客前来参观。
2. 主题讲座活动每月安排一次地铁主题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探讨与城市交通、地铁发展相关的话题。
通过讲座活动,引导乘客对地铁进行思考,增加城市交通意识。
方案:(1)确定讲座话题:根据市民需求和当前地铁发展的热点问题选择讲座话题。
(2)邀请嘉宾: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联系,邀请他们进行讲座。
(3)活动宣传:通过地铁广告、微信公众号、地铁站内宣传牌等方式宣传活动信息。
(4)活动组织:确定活动时间、地点,组织好活动流程,配备必要的设备。
(5)活动反馈:对讲座活动进行评估,收集乘客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活动内容。
3. 创意艺术工坊在地铁站内设立创意艺术工坊,由专业的艺术老师带领乘客参与艺术创作。
乘客可以在工坊内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
地铁里的博物馆——青岛地铁展示馆
![地铁里的博物馆——青岛地铁展示馆](https://img.taocdn.com/s3/m/622b3fd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f.png)
064青岛地铁展示馆Qingdao Metro Exhibition Hall地铁里的博物馆——◎撰文/摄影 徐帅地铁是城市交通的脉搏,是现代城市文明的产物。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地铁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延伸,轨道交通成为备受市民青睐的出行方式。
地铁在履行交通职能的同时,也成为彰显文化艺术魅力的特色窗口,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
青岛地铁展示馆暨地铁主题公园,位于太平角公园内地铁3号线太平角公园站的地上部分,东临疗养院、西侧是八大关,南面临海,与地铁三号线太平角公园站相连,交通方便,地理环境优越。
青岛地铁展示馆是山东省内首家地铁展示馆,是集公共安全教育、绿色出行环保理念教育和地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理念宣传展示平台。
青岛地铁展示馆展陈面积约700平方米,展示馆以“梦”为线索,共设置了5个展区,“足迹——寻梦、规划——筑梦、步伐——逐梦、运营——追梦、未来——圆梦”。
展示馆内展出有地质剖面石、车站模型,共设置了4个体验项目(模拟驾驶室、全景影院、一站到底——互动竞猜、最美车站交互合影)。
让人们在互动体验中获得低碳环保、绿色CITY 城事065出行小常识。
从1969年末北京第一座地铁站运行开始至2023年末,中国已有55座城市开通地铁,开通轨道交通线路306条。
青岛的轨道交通,从2015年开通的地铁3号线北端开始,截至目前,青岛地铁运营里程30.7千米,地铁车站25座,地铁换乘站7座。
青岛地铁的开通,便捷了市民和游客的出行,到崂山、西海岸、胶州、市区出行,变得更加快捷。
愿青岛地铁发展更加迅速,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利畅达。
地铁公共艺术现状研究
![地铁公共艺术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66ece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7.png)
地铁公共艺术现状研究摘要:该文作者梳理中国知网中我国地铁公共艺术的相关研究成果,明确地铁公共艺术的概念与范畴,从艺术语言、技术表达、人文内涵、对比与发展四个方向厘清现有研究的思路框架与理论成果,指出地铁公共艺术研究由艺术性逐渐偏向在地性与互动性的研究趋势,同时反思相关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提出新的研究视角,旨在为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艺术语言;技术表达;人文内涵;研究综述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站点的艺术化和人们情感的需求对地铁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铁公共艺术作为文化的载体,成为体现城市精神的地下窗口,连接着地上、地下两个空间,协调着人、地铁、环境三方的关系。
近年来,部分地区的地铁公共艺术结合时代与地域文化而不断发展,为乘客带来良好的体验,但部分地铁公共艺术只是停留在装饰表面。
笔者梳理2022年(知网中最早的地铁公共艺术相关文献从2022年开始)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明确其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的方向,为我国地铁公共艺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地铁公共艺术概述地铁公共艺术是放置在地铁站空间中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保留了公共艺术作品开放性和文化性的特点[1]。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铁公共艺术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充,现有的研究并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统一的界定。
目前对地铁公共艺术概念的研究可分为范畴、性质、意义三个部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概述见图1。
地铁公共艺术可概括为在地铁空间中以发挥地铁功能为前提,人人可观赏、参与,代表公众审美趣味、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反映时代变迁特征的壁画、雕塑、装置及其他具有艺术化特征的设计与活动。
二、文献研究现状截至2022年12月,笔者以主题为检索方式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地铁公共艺术”一词,于总库中共检索到323篇文献。
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艺术语言研究、技术表达研究、人文内涵研究及比较与发展研究四个方向,所占比例见图2。
1.艺术语言研究(1)材质艺术不同的材质赋予艺术作品不同的特性,材质的相互组合与搭配可以为观者带来丰富的视触觉感受,缓解地铁空间单调沉闷的氛围。
认识地铁幼儿园教案
![认识地铁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eb379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e.png)
认识地铁幼儿园教案概述地铁幼儿园教案是地铁公司所创建的一套教育活动计划。
通过与地铁的合作,幼儿园让孩子从小学习地铁历史文化、安全乘坐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教育目标1.认识地铁,了解地铁的历史文化与建设进程。
2.培养孩子们的交通出行意识与安全乘坐地铁的能力。
3.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与好奇心,增加知识面,开拓视野。
4.促进孩子们的社交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5.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地铁历史文化–地铁的起源、发展与建设–地铁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与地位–世界各地的地铁系统2.认识地铁车站和车厢–车站的构成和功能–车厢内部构造及维护管理3.地铁安全知识–安全乘坐地铁的常识–突发状况的自救方法4.与地铁相关的艺术与文化–地铁文化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解读–地铁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5.制作地铁手抄报教学方案1.利用多种展示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图片、视频、模型等方式进行展示,让孩子们感性认识地铁。
–使用PPT、课件等工具进行多媒体教育辅助教学,同时也可做为家长授课的有效工具。
2.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破解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增强学习效果。
–带领孩子们到地铁站进行现场观察、安全实验等活动,增强实践能力,让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3.制定教学计划和阶段性考核–制定教学计划,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并在教学最后进行系统性的阶段性考核与评估,全面检验教育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地铁幼儿园教案的推广是解决地铁安全、城市文化和生态便捷出行等多元化需求的具体行动。
地铁幼儿园教案的实施,不仅满足了社会公众对幼儿教育的期望,也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安全素质、知识面和综合素质。
通过实践和评估,不断优化教学教材和方法,其成效不断提高,在业内得到普遍认可和好评。
地铁快跑美术教案
![地铁快跑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54940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7.png)
地铁快跑美术教案教案标题:地铁快跑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地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习绘画地铁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4.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1. 地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绘画地铁的基本技巧。
3. 创作具有表现力的地铁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1. 讲解地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PPT。
2. 展示地铁相关的艺术作品图片。
3.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地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5分钟)1. 展示地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PPT,介绍地铁的起源、发展和在现代城市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地铁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Step 2:观赏和分析地铁相关的艺术作品(15分钟)1. 展示地铁相关的艺术作品图片,包括绘画、摄影等形式。
2.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这些作品中地铁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
Step 3:学习绘画地铁的基本技巧(20分钟)1. 介绍绘画地铁的基本技巧,如透视、线条表现和色彩运用等。
2. 演示如何使用铅笔和彩色铅笔绘制地铁的外观和细节。
3.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练习,熟悉绘画地铁的基本技巧。
Step 4:创作地铁美术作品(30分钟)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地铁场景或元素进行创作。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表现地铁的速度感、光影效果等。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现个性化的表现方式。
Step 5:展示和评价作品(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地铁美术作品,并简要介绍作品的创作灵感和表现意图。
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Step 6: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表达自己对地铁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到地铁站进行实地观察和素描练习。
2. 组织学生参观地铁相关的艺术展览或博物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巴塞罗那Drassanes站台1
折 射 城 市 前 卫 和 蓬 勃 发 展 的 气 息
8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巴塞罗那Drassanes站台2
设 计 概 念 : 地 铁 车 厢 空 间
9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站厅划分成使用区和城市公用区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一、车站规模
指车站外形尺寸大小、层数及站房面积多少。
影响因素: 主要根据本站远景预测客运量确定,包括日均乘降客流量、高峰
小时乘降客流量、所处位置的重要性、站内设备、车站用房面积和该 地区远期发展规划等因素。其中客流量是最主要的因素。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车站是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它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 中最复杂的一种建筑物。
欧洲地铁车站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车站应保证旅客方便、安全、迅速地进出站,并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 防灾设备等,为旅客提供舒适、清洁的环境。
车站应容纳主要的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从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 运行。
负一层: 下沉式观光广场,与购物商场通
过地下通道实现互通。
负二层: 地铁站厅和商业设施
负三层: 地铁1号线的 站台及轨道
负四层: 地铁2号线的 站台及轨道
18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五、地铁建筑设计趋势
3、体现节能环保理念
列车重量 站台屏蔽门设计 照明 冷气设施 电动扶梯调速
作用:
1、加强安全; 2、降低耗电量及冷气系统冷却负载力; 3、将隧道内的热气、潮湿空气和灰尘排出在外;
车站主体建筑和设 备设施设置在地下的车 站。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二、车站的类型&特点
5、按车站修建位置分类 (2)地下车站
优点: 空间封闭、狭长、结构类似 节省城市用地 有良好的防护功能
缺点: 站内噪声大 站内温度高 机械通风、人工照明 发生火灾后扑救困难 施工比较复杂
西班牙巴斯克地区比尔包地铁车站
高速变化的流动性
由于地铁空间掺入人的活动而具有动态特征,乘客视觉焦点不易 集中,需要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把人带到特定氛围中。
公共性共享空间
3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三、车站建筑设计考虑因素
车站的功能需要
车站的建筑装饰特色
符合大众的审美心里,体现大众化、通俗化、人性化、多样化的时代特征。
16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五、地铁建筑设计趋势
2、充分发挥地铁站集购物、交通的综合功能
成都天府广场地铁站,总体规划了4层,结合车站周围的购物商 业圈,成为集观光、购物、交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地铁站。
17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五、地铁建筑设计趋势
2、充分发挥地铁站集购物、交通的综合功能
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
(5)联运站:同时供一条停车较多的管内运输线及一条快车线用,是单向具有一
条以上停车线的中间站。每隔几个中间站便设一个联运站,具有中间站及换乘站的 双重功能。
(6)起终点站:除了具有供乘客乘降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可供列车折返、停车检修 之用。如果线路需要延长时,则终点站可作为中间站或区域站来使用。
37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不设道岔,正线贯穿
在车站内有尽端折返设备的
中间站,使列车在站内折返 或停车。
设置在两条及
两条以上线路 交叉点。
位于线路分岔的
地方,其中一条 是正线
设置在线路两端,一 般设有多股停车线
第3章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3.1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3.2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3.3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3.4 地铁车站与周边建筑结合形式 3.5 北京地铁建筑文化特色 3.6 国内外城市典型地铁文化实例简析
6、按车站运营性质分类
(1)中间站:又称一般站。仅供乘客上下车用,是地铁最常见、数量最多的车站。
(2)区域站:
又称折返站。当轨道交通线路在地域上表现客流不均衡时,为了在满足乘客需 求的同时提高运营效率,按客流量安排行车密度,设置区域站。
设在两种不同行车密度交界处的车站,根据客流量大小,在两个区域站之间的 区段上增加或减少行车密度。
布设出入口、通道、通风道等设施
处理好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通道与城市建筑物、道路交通、地下通道 或天桥、绿地等的关系。
43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二、车站平面分布
车站结构
风亭、冷却塔 出入口 站厅层 站台层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二、车站平面分布 1、风亭、冷却塔
风亭:为车站提供换风
占用地面空间大 不能设置在密集区 用于城市郊区
英国伦敦利物浦街站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新 加 坡 轻 轨 车 站
33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二、车站的类型&特点
5、按车站所处位置分类
地面车站
高架车站
地下车站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二、车站的类型&特点
冷却塔:为中央空调提供散热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二、车站平面分布 2、出入口
出入口是车站的门户,客流集散的第一通道。 车站出入口的主要作用在于吸引和疏散客流,车站出入口
的位置都在轨道交通沿线主要街道的交叉路口或广场附近,尽量扩 大服务半径,方便乘客。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5、按车站修建位置分类
(1)高架车站
优点: 较少占用城市地面空间 较地下车站施工简易,造价低 环境控制条件好(照明、通风、除湿等)
缺点: 有行车噪声干扰, 根据情况采取封闭或不封闭隔离噪声 有永久性的阴影区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二、车站的类型&特点
5、按车站修建位置分类
(2)地下车站
车站总体布局应按照乘客进出车站的活动顺序合理布置进出站的 流线 ,使其不发生干扰 ,并要求流线简捷 、通畅 ,为乘客创造便 捷 、舒适的乘降环境 。
乘客进、出站活动流线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二、车站平面分布
路网设计、线路规划确定地铁站的方向、规模
确定车站中心位置
车站周围的环境条件 城市有关部门对车站布局的要求 选定的车站类型
例:日本在站台上铺设表面带凸起圆疙瘩的长条橡皮板的盲人道, 一直到站台边,引导盲人上车。
20
第3章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3.1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3.2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3.3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3.4 地铁车站与周边建筑结合形式 3.5 北京地铁建筑文化特色 3.6 国内外城市典型地铁文化实例简析
一、车站规模
地铁车站规模一般分为3个等级。
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车站规模按3个等级设置;
中等城市可设2个等级。
规模等级
客流量
特级
>5万人次/小时
一级
3—5万人次/小时
二级
1.5—3万人次/小时
三级
<1.5万人次/小时
车站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地铁工程造价的高低。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平面布局
二、车站平面分布
6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四、地铁车站设计发展趋势
融入地域文化和城市标签,成为城市名片
例:西班牙巴塞罗那地铁Drassanes站
多功能化车站
例:斯德哥尔摩地铁站 以交通为主的基础上,向商业化、社会化发展,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发展。
充满艺术和文化气息
例:希腊雅典地铁站,秉持“文物要尽量在原来的位置上恢复”的信念, 地铁站兼职博物馆的功能。
(3)换乘站:最大特点是乘客可从一条线路换乘到另一条线路,在最大程度上节
省了乘客出站、进站及排队购票的时间。
35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换乘站剖面图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二、车站的类型&特点
6、按车站运营性质分类
(4)枢纽站:可以在两个方向上接车和发车,用于多条线路之间的换乘和轨道交
14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地下的艺术殿堂”
莫斯科地铁站
15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五、地铁建筑设计趋势
1、充分发挥地铁站的交通枢纽功能
地铁车站 城市交通综合治理 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多功能综合城市公共交通
汇集于一处 公共交通之间的衔接
缩短换乘距离
体现对人的关怀 吸引人流乘坐地铁
1、客流集散场所 2、折返、存车、停车检修、临时待避
3、城轨运营设备集中设置的场所
功能层次 基本功能 辅助功能 扩展功能
功能要求
功能设施
最便捷地集散客流
通道(楼梯、扶梯)走廊、 站厅、售检票设备、站台等
最有效地保证运行
最有效地采用土地资源区位 优势
设备用房、管理用房 商业、餐饮业等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的类型与特点
斯德哥尔摩地铁站
10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设置地下商场、停车场、仓库
东京银座地铁站
11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
雅典地铁内的古遗址
锡塔玛广场地铁站
12
地铁车站建筑文化 --地铁车站建筑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