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练习题
燃烧和灭火课堂练习(试题)

课堂练习1.下列发光放热的变化不属于燃烧的是[ ]A.白炽电灯中的钨丝在通电后既发光又放热B.点燃的木炭在纯氧中会发出强烈的白光C.高压“氙灯”发出强烈的光芒D.点燃的蜡烛放到盛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发出白光,放出热量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煤长期堆放可能发生自燃现象B.在通常状况下,很多物质遇到氧气就能燃烧C.物质和氧气反应,温度都会明显升高D.面粉厂飞扬的面粉小颗粒与空气中氧气充分混合,遇明火会发生爆炸3.在空气中发生的缓慢氧化、自燃、燃烧和爆炸的相同点是[ ]A.都发光B.都产生热C.都很剧烈D.都需要达到着火点4.下列不能使火焰熄灭的方法是[ ]A.隔绝空气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C.隔绝空气同时降温D.鼓入大量冷的氧气以降低温度5.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A.可燃物本身是否易燃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周围空间里氧气的浓度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有关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B.达到着火点或与氧气接触,可燃物都能燃烧C.与氧气接触,同时达到着火点,可燃物才燃烧D.在有限空间内的急速燃烧,能引起爆炸7.加热、点燃和燃烧有什么区别?8.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打电话打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及明火D.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参考答案1.AC2.BC3.B4.D5.B6.B7.加热、点燃是物质反应的条件,燃烧是物质反应的现象,加热的热源不与物质直接接触,而点燃是热源与物质直接接触。
8.C。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达标自查1.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
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用扇子扇炉火,炉火更旺,其原因是()。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的着火点C.炉中燃烧物量大,放热多,空气流通不致使炉温降低很多,却使供给的空气增加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3.下列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①②③④⑤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4.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其原理是。
5.甲、乙、丙三个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着火点为40℃),如下图所示:问: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其原因是。
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其原因是。
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其原因是。
6.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把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为什么?请你再举两种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
能力提高7.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8.下列情况所采用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B.电器因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灭C.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D.图书档案室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拓展探究9.根据你所知道的燃烧事例填写下列空格燃烧反应的特征可以归纳为:。
10.现在许多家庭使用石油液化气做燃料,为使人们警觉,通常在其中加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
2022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7.1 燃烧和灭火(练)
【基础篇】
1、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D
【解析】A、用嘴吹不但没有隔绝蜡烛与空气的接触,反而增大了蜡烛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B、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所以不能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C、而嘴吹蜡烛未能移走蜡烛,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D、嘴吹蜡烛时空气流通快了,带走了蜡烛周围的热量,从而降低了蜡烛的温度。
2、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C、隔绝空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D
【解析】水可以使燃烧的物质熄灭的原理是降温和隔绝氧气,但是,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是不可以改变的,改变的只是可燃物的温度,
故选D
3、森林火灾时,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A、隔离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促进烟尘的扩散
【答案】B
【解析】根据灭火原理,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故选B。
4、下列图标与燃烧、爆炸无关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志,与燃烧爆炸有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课题2练习题 有答案

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3.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4.下列探究的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的是( )5.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放出热量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二非选择题1.燃烧是指___________与氧气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反应。
2.燃烧的条件:(1)________;(2)可燃物与____________接触;(3)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______(也叫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1)清除________或使________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______________;(3)使温度降到________以下。
4.常用灭火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课堂练习12、《探究与活动》实验: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__,红磷________,这说明了可燃物燃烧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
此时热水中的白磷_________,通入氧气后呢?白磷_________,由此,更有力地说明了燃烧务必需要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且这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燃烧的三个必要的条件,你能推测出灭火的三个原理吗?(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4、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下列情况能发生燃烧的是( )A、白磷置于80℃的水中B、白磷置于1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C、白磷置于8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D、白磷置于10℃的室内5、在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是因为()A、散热快B、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C、使木材和空气充分接触D、木材是可燃物6、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措施。
在树林中间开辟通道(防火道)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着火点B:隔绝空气C:隔离可燃物D:沿通道扩散浓烟7、小红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
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A:纸不是可燃物B:没有跟氧气接触C:没有达到着火点D:水能灭火8、(5分)某同学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作出如下三种猜想,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请你在下表空格中填写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7.1 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卷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7.1 燃烧与灭火一、选择题1.小欧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
纸船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纸不是可燃物B.纸没有与氧气接触C.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D.水能灭火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现象①②说明物体燃烧需要氧气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棒,再伸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作用是()A.补充氧气B.升高铁丝温度C.增加可燃物D.升高铁丝着火点4.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汽油,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汽油有挥发性B.汽油是液态C.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D.没有与氧气接触5.王宁同学从资料中查得白磷的着火点是40℃,他将一小块白磷放入80℃的水中,并用导管对着热水中的白磷吹气,结果白磷燃烧了起来。
除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一因素外,上述热水中白磷燃烧的可能原因是()A.嘴吹出的气体中仍含有可支持燃烧的氧气B.白磷这一可燃物特别容易燃烧C.嘴吹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也可支持燃烧 D.吹气时产生的水蒸气使白磷燃烧6.一场大火有时是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的。
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A.提供可燃物B.提供氧气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7.小聪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通过用力上下振荡锥形瓶,可以看到白磷燃烧水火相容的场景,停止振荡则火焰熄灭。
该实验直接说明燃烧需要()A.必须用力上下振荡B.与氧气(或空气)接触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要有可燃物8.电影《赤壁》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
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
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
燃烧和灭火-习题(含答案)

燃物燃烧的条件,
按如图的甲、乙两个
装置进行对比实
验.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装置甲热水中的白磷和装置乙薄铜片上的白磷都能够燃烧,而装置乙热水中的白磷未能燃烧,说明______,如果停止往装置甲通人氧气,燃着的白磷将会熄灭,这里所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
(2)装置乙薄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红磷未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并能与空气中的水
初中化学试卷第8页,共29页
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
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不会燃烧
5.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B.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
烧需要氧气D.现象②说
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6.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可燃物B.氧气C.压强D.温度达到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
以下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0.安全是人生第一大事.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
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
施中不合理的是(
A.
拨打求救电话
冷静自救
乘电梯逃离
贴近地面逃离
)
B.
C.
D.
中考化学练习 燃烧和灭火 试题

币仍仅州斤爪反市希望学校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练习21 燃烧和灭火自主学习1.厨房里发生的以下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煤气燃烧 B.面粉发酵 C. 食物腐败 D.瓷碗摔碎答案:D2.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常采取的措施之一.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隔绝空气C.隔离可燃物 D.沿通道扩散浓烟.答案:C3.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酒精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 ( )答案:B4.以下关于易燃易爆物质生产、使用、运输、贮存的方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B.搬运取用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C.运输时通过人口稠密区,时间安排夜间D.生产厂房、仓库建在闹区,贴“严禁烟火〞标记答案:A5.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可燃物到达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B.燃烧、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响C.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平安措施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答案:A6.水可使燃烧的物质火焰熄灭的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隔绝空气C.降低温度 D.降低温度和隔绝空气答案:D根底稳固7.燃烧的三个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在锅内着火,立即加盖就可灭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到达着火点使油与氧气隔绝8.用嘴吹熄蜡烛火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发红的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空气流通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使煤与空气接触更充分9.可燃物在__________________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爆炸.答案:有限的空间内膨胀10.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钢瓶中,灭火时使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请你根据所学过的知识解释其为什么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答案: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能使环境温度降低,又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覆盖在可燃物外表,从而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能力提高11.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可以通过降低着火点来灭火B.汽油着火燃烧时,可以用水浇熄C.化学爆炸不一定是化合反响,但一定是氧化反响D.易燃易爆物品要紧密堆放在一起,防止被氧化答案:C 对于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的,不能降低,所以A选项错误;不能用水去浇熄汽油这类物质的着火,因为油浮在水面,无法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反而因水的流动而扩大了燃烧范围,B选项错误;化学爆炸中,爆炸物之间的反响多种多样,绝大多数不是化合反响;但都是剧烈的氧化反响;易燃易爆物品如果堆放过高过密,一旦发生燃烧或爆炸相当危险,所以D选项也是错误的.12.燃放鞭炮给人身和环境带来危害,发出禁放令.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是 ( )A B C D答案:B13.—以下变化中,是氧化反响,而不是化合反响和分解反响的是 ( )A.照明弹照明时,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 B.烟雾弹中的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停电时,点燃蜡烛照明 D.工业上用别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答案:C14.炒菜时,锅内的油由于温度过高而燃烧起来,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向油油锅内喷水降温 B.向火炉泼水熄灭火源或使用灭火栓C.盖上锅盖,端下油锅 D.向油锅撒沙子而隔绝空气答案:C15.调查统计说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以下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遇到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翻开门窗C.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时面逃离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答案:D16.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但金属镁着火却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因为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黑色和白色两种固体粉末.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Mg+CO2点燃2MgO+C17.在之战中,周瑜的HY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HY的木船,使曹HY的木船燃起火.根据图7-1所示燃烧条件填写:曹HY的木船是_______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木船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可燃物①温度到达木材的着火点;②木材与空气接触18.面粉加工厂里假设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图7-2,在无盖的小塑料筒里放入枯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7-1 图7-2(2)以下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无盖的小塑料桶中装的是枯燥煤粉时,(3)面粉厂为防止平安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平安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答案:(1)使面粉充满金属筒 (2)①② (3)严禁烟火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除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外,面粉、煤粉等可燃性的粉尘在一定的条件下急速燃烧也可能引起爆炸.19.以下因素都会影响燃烧,请你说明发生了什么影响,并举实例加以说明.①可燃物的着火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氧气浓度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着火点越低越易点燃,如纸张比煤更易点燃;②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如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发红,但在氧气中那么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③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容易发生,如将木柴劈开架空后易燃烧.解析: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到达着火点.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元素也有三个:可燃物的着火点的上下;氧气浓度的大小;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的大小等.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日常生活检验不难判断它们是如何影响燃烧的.20.白磷的着火点为40℃.给你白磷、一烧杯水、导管一根、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等用品.请设计一个证明可燃物燃烧应具备的条件的实验.答案:室温下,将白磷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白磷外表鼓入空气,白磷不燃烧,说明白磷只与空气接触,温度没有到达着火点,不能燃烧,再将盛有水和白磷的烧杯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白磷不燃烧,说明温度到达白磷着火点而不与氧气接触,白磷不能燃烧,再用导管向热水中白磷外表鼓入空气,白磷燃烧,说明温度到达白磷的着火点,同时白磷与氧气接触,白磷可以燃烧.中考链接21.(2021,)2010年5月19日,暖尔河再次发生瓦斯爆炸特大事故.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HY〞.(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纯洁物〞或“混合物〞),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发生瓦斯爆炸时,以下自救措施不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站在原地不动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C.假设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选择适宜通道迅速逃生(3)瓦斯爆炸后,为了防止二次爆炸,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条).(4)煤矿瓦斯爆炸有三个必须条件:瓦斯浓度到达爆炸限度、___________和足够的___________,对任何一个条件的有效控制都可防止瓦斯爆炸.据此,我国平安监管部门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三项措施.请对其中的任意一项措施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混合物 2CH4+3O2点燃2CO+4 H2O(2)A(3)立即切断通往事故地点的一切电源,恢复通风、扑灭明火等中的两条(4)火源氧气“先抽后采〞旨在降低井下瓦斯浓度;“监测监控〞是指建立和完善监测监控手段,做到防患于未然;“以风定产〞是指有多大的通风能力就维持多大的产量规模,防止井下瓦斯积聚.22.(2021,)2021年5月,某地一个内装白磷的储罐因泄漏而迅速自发引起大火,现场白烟弥漫.消防人员马上采用水冷却罐体,再用沙土围堰填埋的方式灭火,火势很快得到控制.白磷和红磷都是磷元素的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答复:(1)白磷与红磷比较,在空气中更容易着火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消防人员采用的灭火方法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白磷 (2)4P+5O2点燃2P2O5 (3)将温度降至白磷的着火点以下,隔绝白磷与空气接触(降温、隔绝空气、隔离可燃物等也可)23.(2021,)在化学实验中,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消防队员扑灭一般火灾时常用大量的冷却剂,如水等;扑灭森林火灾时,可以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请你说出以上三种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分别是什么?答案:隔绝空气(或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去除可燃物,使可燃物不被引燃.。
初中化学鲁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六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化学鲁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练习题一、单选题1.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A.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B. 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C.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D. 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 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 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3.如图,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
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此时将火柴靠近管口处,再迅速移开火柴,火柴立即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沸腾时,水分子体积增大B. 管口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C.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D. 火柴完全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说明火柴中一定有碳、氢元素4.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 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 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 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5.2020年3月31日西昌发生森林火灾,在扑救这场森林火灾时,有19名灭火队员英勇牺牲,震惊全国。
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A. 隔绝空气B. 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C. 隔离可燃物D. 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6.如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比②③,可以得出白磷、红磷的着火点不同B. 对比①③,可以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C. 对比①②,可以得出燃烧需要氧气D. 水可以用来灭火,所以即使给②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燃烧也不能发生7.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剪掉蜡烛的烛芯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B. 柴油发动机通过喷油嘴将柴油气化进入气缸,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 室内失火,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D. 地铁的自动喷淋系统,喷水灭火原因主要是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8.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燃烧的火舌喷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A. 降低温度B. 隔绝空气C. 使水分解D. 清除可燃物9.下列场所中,不应张贴标志的是()A. 化学实验室B. 加油站C. 煤矿工地D. 面粉厂10.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A. 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是因为会提供充足的氧气B. 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C. 扑灭森林火灾铲除前方树木设置隔离带,是因为清除了可燃物D. 在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材来引燃煤,是因为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1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 在高温条件下,C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C. CO2中混有少量CO,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D. 水墨画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二、填空题12.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现有乙醇和乙醛(CH3CHO)的混合物共18g,完全燃烧后生成35.2gCO2,则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___g.13.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
燃烧与灭火练习

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混合物,因为其中含有多种成分。 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人瞩目的足球场下埋着汉城人 15年的垃圾,垃圾产生的沼气为足球场提供了部分 的能源。 (1)沼气的化学式是 CH4 。 ABC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秸杆、杂草、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池中发酵 可以产生沼气。 B、沼气的应用对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改善环境有 重要意义。 C、点燃沼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能发生爆炸。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
3.森林火灾 。
海湾战争时,伊拉克的油井被引燃,烈焰腾 空,乌烟遍野,这不仅白白耗费了宝贵的石 油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面 对这疯狂的火魔,很多国家都束手无策,而 我国的灭火勇士却接下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 任务,并成功地制服了火魔。现在假设你是 我国灭火队的队长,请你提出几套制服火魔 的方案供大家讨论。
第七单元 课题一
燃烧与灭火
1.在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些, 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是因为( ) A.散热快
B.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C.使木材和空气充分接触
C
D.木材是可燃物
2、想一想:为什么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中,手帕在熊熊烈火中没有被烧掉呢?
手帕上的酒精在燃烧,同时水吸 收较多热量供其蒸发,使得手帕 没有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即着火点),所以手帕没有被 烧坏。
1、小明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可 燃物燃烧的条件。他发现热水中 的白磷熔化成一白色小液滴。不 久,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而 红磷及水中的白磷都不燃烧。请 回答:
红磷
白磷 薄铜片
白磷
(1)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条是 温度达到着火点 ; 和氧气(或空气)接触 。 (2)白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白色固体,密度大于水,熔点低 。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40道(附参考答案)

1、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高C.火柴梗着火点低 D.火柴梗接触不到氧气2、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3、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4、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C.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D.贵重设备失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5、下列各组混气体中,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CH4和O2B.H2和CO C.CO2和CH4D.CO2和O26、下列有关爆炸的说法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只有点燃火药才能发生爆炸现象B.只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后才可能发生爆炸C.空气与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微粒混合,在有限空间中遇明火很有可能发生爆炸D.只要将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就一定发生爆炸7、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A B CD8、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C.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D.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9、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10、向沸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白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A、没有点燃B、未与氧气接触C、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D、水的温度太低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B.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1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甲烷、甲醇、CH4 B.乙醇、酒精、C2H5OHC.甲烷、沼气、CH4D.一氧化碳、煤气、CO1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燃烧与灭火的习题

燃 烧 与 灭 火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 .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 .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 .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看到燃烧现象2.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图1 图2 图3A .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 .图1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 .图2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D .若将图3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语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一些,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上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下列操作能燃烧的是A 、将铁丝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B 、将白磷浸入80℃的热水C 、将红磷露置在空气中D 、将镁条在酒精灯上加热5.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 、火柴梗接触氧气少B 、火柴梗潮湿,不易燃烧C 、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D 、火柴梗不是可燃物二氧化碳白磷 80℃热水 空气 白磷 冰水 空气白磷 80℃热水6.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伊拉克南部的部分油井和首都巴格达周围灌满石油的壕沟被点燃,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C.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7.消防官兵扑灭森林火灾的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其灭火的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减少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8.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C 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扇没路会增加新的易燃物9.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10.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11.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该先验纯12.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13.森林突发大火时,消防队员常使用一种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可以喷出高速空气流将火吹灭。
燃烧与灭火练习题

燃烧与灭火练习题1下列气体相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CO,H2 B.N2,CH4C.CO,CO2D.CH4,O22、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剧烈的燃烧都会引起爆炸C、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D、燃烧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3、下列因素与可然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A.可燃物本身的性质 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A.纸比煤跟空气接触面积大 B.纸比煤着火点高C.纸比煤着火点低 D.纸比煤密度小5、根据你生活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的是()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C、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D、做菜时不慎油锅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6、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使大火与空气中的氧气隔绝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使火熄灭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使可燃物隔绝氧气7、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1)气(2)汽油蒸气(3)液化石油气(4)煤气(5)天然气A、(1)B、(1)(2)(5)C、(1)(2)(3)(5)D、(1)(2)(3)(4)(5)8、在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最合理、最简单的灭火措施是()A、用嘴吹灭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用湿抹布盖灭D、用水冲灭9、下列燃料属于纯净物的是()A、氢气B、煤C、天然气D、石油10、下列不能燃烧的气体是()A、氧气B、石油液化气C、天然气D、氢气11、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A、供给的氧气减少B、供给的空气增加C、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D、达不到着火点1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B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 的质量为19.7 gC .反应过程中,物质B 与物质D 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 .若物质A 与物质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 与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l:213、扑灭油井大火的方法有:①使炸药在大火上爆炸②用液态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醋的酿造C.食物的腐烂D.水的蒸发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3.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了,用湿抹布覆盖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A.降低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隔氧又降温D.产生二氧化碳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供给呼吸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5.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A.纸杯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纸杯不是可燃物6.“清洁能之火,让奥运之光飞扬”,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传递火炬首次用氢气作燃料。
为确保火炬在极寒和大风等恶劣条件下持续燃烧,设计火炬需重点考虑的因素是A.持续不断地释放氢气B.温度不低于氢气的着火点C.火炬外壳隔热性能好D.氢气与空气保持充分接触二、填空题7.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相关问题。
(1)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小心洒出,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用嘴吹灭燃着的蜡烛,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3)燃着的蜡烛扣上烧杯后,过一会儿燃着的蜡烛熄灭了,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
(4)将煤制成蜂窝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8.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1)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小心洒出,在桌面燃烧起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放入较多的蔬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达标自查
1.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
④汽油、煤油。
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用扇子扇炉火,炉火更旺,其原因是()。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
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的着火点
C.炉中燃烧物量大,放热多,空气流通不致使炉温降低很多,却使供给的空气增加
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3.下列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①
②
③
④⑤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其原理是。
5.甲、乙、丙三个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着火点为40℃),如下图所示:
问: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其
原因是。
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其原因是。
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其原因是。
6.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把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为什么?请你再举两种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
能力提高
7.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8.下列情况所采用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B.电器因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
D.图书档案室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拓展探究
9.根据你所知道的燃烧事例填写下列空格
燃烧反应的特
征可以归纳为:。
10.现在许多家庭使用石油液化气做燃料,为使人们警觉,通常在其中加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
某居民回家后,闻到屋内充满了“液化气”气味后,他立即去厨房检查,当他旋转灶台上的开关时,自动打火装置进出火花,引起了剧烈的爆炸。
如果是你,首先应该做的是;如果是夜晚,能否开灯检查?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