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跟踪检测19(燃烧和灭火)
2025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一轮考点梳理第24课时燃烧和灭火

( B)
[跟踪训练] 1. 下列灭火方法中,与“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相同的是 A. 森林着火时砍掉旁边的树木形成隔离带 B.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C.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 用高压水枪灭火
( D)
2. (2022·襄阳)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家用电器着火可直接用水浇灭 B. 室内失火应立即打开门窗排出浓烟 C. 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关闭燃气阀门灭火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
(3) 结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 着火点 ,
三者缺一不可。
【注意点】
① 薄铜片的作用:导热。
② 热水的作用:提供 热量 、隔绝空气(或氧气)。
二、 灭火
1.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 灭火的原理:破坏 燃烧的条件 ,三者破坏 其中之一 就可灭火,
考点2 灭火的原理及应用 例1 (2023·鞍山)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A.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 住宅失火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C. 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 D. 用沙土盖灭篝火
( C)
例2 (2022·荆州)下列关于酒精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 可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 酒精灯外焰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 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使酒精和空气隔绝
( D)
3. (2022·湘西)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的省油灯如图所示,省油灯
用棉线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省油灯燃烧需满足哪些条件?
有可燃物(油),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油的着火点
。Leabharlann (2) 如不慎将燃着的油灯碰倒并在桌面上起火,你该如何处理?
河北中考化学 一轮复习 板块四 主题1 燃烧与灭火(0.5_4分) 课件(共24张PPT)

4.实验装置改进方案: 白磷燃烧时产生的白烟会弥漫在空气中,污染空气。可以让白磷燃烧在密闭容 器中进行。 可以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例题】(2021·沈阳中考)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 白磷燃烧实验。
(1)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 ℃时,打开活塞,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 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___温__度__未__达__到__白__ _磷__的__着__火__点____,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2_H__2_O_2___=M=_n=_O2=____2_H_2_O_+__O__2_↑__。
28题·3分
2022年命题预测
燃烧与灭火是中 考的热点。
思维导图·建体系
知识清单·理脉络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概念:可燃物与___氧__气____发生的一种___发__光____、___放__热____的剧烈的 ___氧__化__反__应____。 注意: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应采取 降低周围的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方法来灭火,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 点。 (2)房间内着火,由于空气的对流,上层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浓度大,所以逃生时应 靠近地面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 (1)定义:可燃物在___有__限__的__空__间____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 ___大__量__的__热____,使气体的体积___迅__速__膨__胀____而引起爆炸。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 ℃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常 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水__可__以__使__可__燃__物__温__度__降__至__着__火__点__以__ _下__和__隔__绝__氧__气____。 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温__度__达__到__着__火__点__,__同__时__又__与__氧__ _气__充__分__接__触____。 (3)本实验装置的A部分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是___二__氧__化__碳__(_或__氢__气__) __,化学 方程式是___C_a_C__O_3_+__2_H_C__l=__=_=_C_a_C__l2_+__H__2O__+__C_O__2↑_(_或__Z_n_+__H__2_S_O_4_=_=_=_Z__n_S_O__4 _+__H_2_↑_)__。 (4)油类物质燃烧不能用水灭火,原因是油比水轻,油会浮在水面上,用水灭 火还会增大油与___空__气__中__的__氧__气____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复习课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届 中考化 学一轮 复习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上第 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复习课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届 中考化 学一轮 复习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上第 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复习课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届 中考化 学一轮 复习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上第 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复习课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届 中考化 学一轮 复习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上第 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复习课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届 中考化 学一轮 复习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上第 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复习课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或其他 方法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届 中考化 学一轮 复习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上第 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复习课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届 中考化 学一轮 复习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上第 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复习课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届 中考化 学一轮 复习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上第 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复习课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作业:135页:练习与应用 预习作业:
1、灭火器及遇到火灾时如何处理 2、爆炸、缓慢氧化、自燃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届 中考化 学一轮 复习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上第 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复习课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2019年中考化学 (湖南专用)一轮复习专题汇编: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灭火一、选择题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A. B. C. D.2.用嘴吹灭蜡烛灭火原理是()A.消除可燃物B.隔绝空气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降低蜡烛的着火点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层建筑物起火应乘电梯撤离B.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可用水来灭火C.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D.俗话讲“人要实心,火要空心”,其中对“火要空心”的解释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家庭厨房发现有煤气泄漏,立即打开灯查找泄漏点B.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A.金属单质都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B.煤气、液化气、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气体一定能燃烧C.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所以金刚石和石墨也有吸附性能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大可能会爆炸,所以点燃一氧化碳前要检验其纯度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温度升高使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因此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B.NaOH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OH-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不同单质D.石墨、金刚石、C607.下列有关能量变化分析合理的是()A.硝酸铵溶于水时有热量放出B.燃烧会放出热量,缓慢氧化不会放出热量C.蓄电池在使用时,电能装变为化学能D.一氧化碳燃烧时,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8.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楼内电梯快速撤离B.若是煤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C.被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D.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9.用水灭火,水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B.使大火隔离空气中的氧气C.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D.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原理或使用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降低温度灭火B.通过隔绝可燃物与空气灭火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D.可用于扑救燃着的纸质图书或档案11.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B.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D.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12.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正确的说法是()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D.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13.生活中应用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酒和醋的酿造B.农家肥的腐熟C.植物的光合作用D.植物的呼吸作用14.成语“釜底抽薪”所包含的化学灭火原理是()A.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B.撤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H2O2分解产生了O2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间隙大C.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主要目的是隔离氧气D.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柴架空,主要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二、填空题16.(1)若发现燃气泄漏,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打电话报警B.打开抽油烟机C.开窗通风(2)炒油锅着火,应立即________.三、综合题17.高纯度的硅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材料,没有硅就没有你喜欢的计算机,工业上粗硅提纯生产流程如下:(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R,R的化学式为________;(2)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无水无氧,在H2还原SiHCl3过程若混入O2,可能引起________,整个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化合物是________(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热,科学家正研究将硅作为新能源。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知识点归纳及典例导析(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燃烧和灭火【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一些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知识和灭火方法。
2.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的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要点梳理】要点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条件的探究:(1)如下图所示,观察并分析热水中白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产生的不同现象。
思考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温度,即达到着火点(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白磷的着火点为40℃,而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热水的温度大于40℃,而达不到240℃,因此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思考2: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铜片上的白磷和空气(氧气)接触,而热水中的白磷不跟空气(氧气)接触,因此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思考3:为什么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空气(或氧气)后却燃烧起来?在热水中温度虽然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但没有氧气,白磷不能燃烧;当通入空气(或氧气)后,白磷跟氧气接触就燃烧起来。
(2)完成下表中的三个小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实验1 分别将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片刻 蘸酒精的棉花立即烧起来,而蘸水的小棉花球不会燃烧 酒精具有可燃性,而水不具有可燃性实验2 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燃烧的小蜡烛,观察小蜡烛燃烧情况 蜡烛火焰逐渐变暗,最后熄灭 烧杯中氧气含量不断变小,最后氧气被完全消耗实验3 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置于同一酒精灯上加热 小木条很容易烧起来,而小煤球很难燃烧起来 使小木条发生燃烧需要的温度较低,而使小煤块燃烧需要的温度比较高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可燃物达到它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它的着火点)。
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能燃烧。
【要点诠释】1.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9课时 化学与能源学案

第19课时化学与能源【复习目标】1、了解燃烧与灭火的原理以及灭火的方法;2、了解常见的能源种类;3、知道易燃易爆安全知识【复习重点和难点】1、了解燃烧与灭火的原理以及灭火的方法;2、了解常见的能源种类;3、知道易燃易爆安全知识【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考点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与缓慢氧化共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不同点是:剧烈程度不同;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充足的氧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广义的燃烧指的是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如:①H2在Cl2中的燃烧,化学方程式:H2 + Cl2点燃2HCl②Mg在CO2中的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化学方程式:2Mg + CO2 点燃2MgO + C4、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灭火的方法: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如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等;②隔绝O2,如油锅着火,盖锅盖等;③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如油锅着火,放青菜;水灭火等;5、灭火器的运用:(1)泡沫灭火器:木材、纸制品等一般火灾;(2)干粉灭火器:油、气等火灾;(3)CO2灭火器:精密仪器、图书馆等火灾;考点二:易燃易爆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而引起。
2、易燃易爆物:包括:①可燃性气体,如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②可燃性液体,如酒精,汽油等;③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如镁粉、硫磺、白磷、钾、钠、面粉、炭粉等。
考点三:能源1、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常把煤称为“黑色的金子”和“乌金”;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2、煤: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氧、氢、氮、硫及其他无机物,是混合物;加工: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是化学变化。
3、石油:主要含碳元素和氢元素,是混合物;加工:根据各物质沸点不同,加热分离成汽油、柴油、沥青等,是物理变化;4、天然气:主要成份是CH4;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叫“可燃冰”;5、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实验探究燃烧条件(1)实验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②红磷不燃烧。
③水下的白磷不燃烧。
(2)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现象①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过实验现象①③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3)小结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燃烧分类:①充分燃烧:氧气充足;②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碳的燃烧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C+O2CO2 ;氧气不充足2C+O22CO;(CO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二、灭火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只要破坏其中一个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灭火的方法:①隔绝氧气(如沙土覆盖);②移走可燃物(如关闭煤气阀门);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三、爆炸1、分类:①物理爆炸:如气球吹爆、爆胎、锅炉爆炸等;②化学爆炸:燃放鞭炮、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②遇明火燃烧;③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
四、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题型一燃烧与灭火【经典例题】【2019山东青岛】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答案】C【解析】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A正确;B.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从两个方面入手:①提供充足的氧气;②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B正确;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故C错误;D.根据灭火原理能够达到灭火目的方法有:①隔绝空气;②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③移走可燃物;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正确。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燃烧与灭火化学与能源课件

【解析】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 应,是化合反应。煤油含有碳、氢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和水,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故B不正确。
1. 判断对错
易错点梳理
(1) 有发光、 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不是燃烧)
(×)
燃烧与灭火 化学与能源
燃烧与灭火 化学与能源 燃烧
燃 烧 的 条 件(缺 一 不 可)
可燃物 需 要 氧 气(或 空 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 火 原 理(具 备 之 一 即 可)
清除可燃物 隔 绝 氧 气(或 空 气)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有足够的空气 充分燃烧的要素 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 (加高燃煤锅炉烟囱,不能减少污染物总量的排放,不能减少空 气污染)
2. 回答问题 (1) 用燃气灶做饭时, 发现火焰呈黄色或橙色, 锅底出现黑色, 此时需要 调大 (填 “调大”或 “调小” ) 灶具的进风口。 (2) 若某家庭选用管道天然气作燃料, 报警器应该安装在灶台 的 上 (填 “上” 或 “下” ) 方。
7. (2021·广东节选)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 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 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 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1)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 炷 和 油 ,这是燃烧的 3(或三) 个条 件之一。
课堂练习
1. 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D ) A. 禁止吸烟 B. 禁止燃放鞭炮 C. 禁止带火种 D. 禁止烟火
2. (2023·营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D)
中考化学专题测试卷燃烧与灭火含答案

燃烧与灭火一、单选题1.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A.高层建筑物起火即乘电梯撤离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D.图书档案起火,应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答案】A2.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气气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既隔绝氧气又降低温度【答案】A3.将燃着的镁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Mg+CO22MgO+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镁发生了氧化反应 B.该反应中二氧化碳是还原剂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灭【答案】B4.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立即打开窗户呼救 B.家里的天然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油烟机C.酸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涂碱溶液中和 D.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答案】D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的一些做法科学合理的是A.厨房中铁锅洗干净后,为了防锈最常用的做法是在其表面涂油B.汽油除油污是利用了汽油具有乳化作用C.厨房里油锅着火,向锅里注水D.日常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答案】D6.某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在煤火炉上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 B.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马上打开排气扇排气C.为了延长铝锅的使用寿命应常用钢丝球刷洗以保持洁净D.用灯火检验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超标【答案】D7.下列化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石墨在通常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B.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会对环境产生影响C.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D.所有爆炸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答案】C8.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燃烧条件之一: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答案】D9.俗语:“人要实火要虚”,它是指燃烧固体燃料时需要架空,这样燃烧才更旺,燃料架空的实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答案】D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房屋着火,可用高压水枪灭火,根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D.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答案】A11.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考点点拔—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人教版)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考点点拔—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人教版)中考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燃烧的条件及灭火1.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燃烧的条件_______可燃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_______(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最低温度___灭火的原理___清除可燃物______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质隔离隔绝______氧气___(或空气)使___温度降到着火点_________以下【名师点拨】绝大多数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
但有些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如金属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等。
2.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及改进(详见教材基础实验突破)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3.灭火的具体方法和原理灭火事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油锅着火盖锅盖隔绝氧气放入大量的蔬菜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____着火点_____以下电器着火先____切断电源_____,后____盖灭_____隔绝氧气熄灭酒精灯___灯帽_____盖灭隔绝氧气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用_____湿抹布____盖灭隔绝氧气,使_______温度降低到着火点___________以下木材着火喷水隔绝氧气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_____着火点____以下图书档案着火CO 2灭火器隔绝____氧气_____4.常见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及原理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_____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_________。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_______2NaHCO 3Na 2CO 3+H 2O+CO 2↑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盛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知识点二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1.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爆炸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如____炸药_____爆炸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爆炸:如____轮胎_____爆炸燃烧现象不同物质的燃烧现象不同,它和可燃物的性质有关,还取决于可燃物与氧气的_____接触面积____和____氧气的浓度_____(1)发生火灾时,要冷静采取措施自救,如拨打119火警电话,用湿毛巾和口罩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灭火器干粉灭火器CO 2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适用范围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一般失火扑灭_____图书____、______档案___、______贵重金属___、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扑灭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或贴近地面沿楼梯跑出火灾区,切不可乘坐电梯。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考点分析: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灭火一、基本考点考点1.燃烧(1)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注意:我们所见到的燃烧一般都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事实上,燃烧还可以在其他一些气体环境中进行。
例如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因此,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都叫燃烧。
考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若破坏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由燃烧的条件可推论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以下几种灭火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上述原理:①将未燃烧的可燃物搬离火灾现场,就是清除可燃物;②用沙土灭火,就是使可燃物隔绝空气;③用水灭火,就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常用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根据不同的火灾,采用不同的灭火器。
考点3.爆炸及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一般来说,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然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
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等。
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燃烧或发生爆炸。
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3)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如图7-16-3所示: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4.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炸的关系(拓展考点)(1)燃烧和缓慢氧化的相同点是: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放出热量;不同点是:①燃烧剧烈,缓慢氧化不剧烈,②燃烧发光,缓慢氧化不发光。
化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附解析】

化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一、单选题1.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若高层住宅发生火灾,在着火的初期火势不大,正确的做法是()A.打开门窗通风B.用扇子灭火C.乘坐电梯逃生D.用灭火器灭火2.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冰箱中的异味可用活性炭除去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C.老年人应补充钙元素D.将废弃电池深埋可防止重金属污染3.学习化学的目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消防队员用水扑灭火灾,是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和吹灭蜡烛都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铁丝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铁丝不是可燃物D.关闭天然气灶,火焰熄灭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4.下列灭火方法中主要是利用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A.用水浇灭烟头B.森林着火设置隔离带C.野炊完毕后用沙子将火盖灭D.关闭燃气阀门使火熄灭5.下列有关灭火说法不正确的是()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D.二氧化碳灭火器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6.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烧木柴时将木柴架空,则燃烧会更旺,这是因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金属钨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是因为金属钨导电且熔点高C.常在铁制品上镀锌来防锈,这是因为锌的活动性比铁弱D.蜡烛一吹就熄,是因为吹出的气流带走了热量而使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7.面临安全问题,下列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家里液化气泄漏开灯进行检查B.沼气池清理前进行灯火实验C.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D.室内着火,应打开所有门窗8.厨房中蕴含着许多化学原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吃松花蛋时,为消除蛋中所含的碱性物质的涩味,可加入少量食醋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C.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掉餐具上的油污D.烧水的壶底有一层水垢,可以用厨房的炉灶清洁剂浸泡除去9.某干粉灭火器的填充剂中含有磷酸二氢铵(化学式为NH4H2PO4)。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灭火原理 燃料与能源课件

能供暖代替传统锅炉供暖方式,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5726吨,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烟尘209余吨、二氧化硫
60余吨、氮氧化物85余吨。
(1)使用核能可以缓解 温室效应 加剧,减少雾霾和 酸雨 的形成。
(2)我国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石油中主要含有 碳、氢 元素,将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
A.地热能 C.水能
B.太阳能 D.化石燃料
7.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火灾或爆炸的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B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扑灭 B.用75%的酒精喷雾消毒时一定要远离火源 C.加油站、面粉厂、纺织厂等新厂开业时,放烟花、鞭炮庆祝 D.夜间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 8.(2023·宜宾)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 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 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 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
4.化石燃料(重点) (1)三种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它们是 有限的 、 不可再生 能源。 (2)煤:是复杂的 混合物 ,主要含有 碳元素 。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属于 化学 变化),可得 到 焦炭 (冶金工业)、煤焦油(化工原料)、煤气(燃料)。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氢气、一氧化碳 和 其他气体。 (3)石油:主要含有 碳 元素和 氢 元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经分馏(属于 物理 变 化)得到 汽油 、 柴油 、煤油等产品。 (4)天然气。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 (化学式是 CH4 ),它是 最简单 的有机物。 ②它 难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小 ,具有 可燃 性,燃烧时产生 蓝 色火焰,化学方程式为CH4+ 2O2 点燃 CO2+2H2O。
2012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9课时燃烧和灭火精品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 [方法点拨] 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即清除可燃
中不合理的是
(D)
A.严禁烟火
B.禁止使用手机
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D.降低燃料着火点
[方法点拨]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燃烧往往会发生爆炸。解
题时要注意分析是否有可燃性的物质遇到明火或加热时的情形。
另外,对一些安全图标的含义也应有所了解。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解析] 加油站周围汽油分子浓度较大,遇到明火或电磁 信号产生的电火花都可能引发爆炸。燃料的着火点是物质固 有的属性,不能降低。
│ 燃烧和灭火
·人教版
│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燃烧和灭火 燃烧燃燃烧烧的的概条念件 灭火原理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人教版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燃烧及其条件 1.概念:燃烧通常是指__可__燃__物__与__氧__气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___氧__化___反应。 2.燃烧需要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_氧__气__(_或__空__气__) 接触;
仅用图Ⅱ所示装置就可以证实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 触才能燃烧,其做法是:_间__歇__通__入__氧__气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点拨]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在进行探究时,主 要采用对比实验,解题时要注意围绕燃烧的条件分析哪一个条 件没有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和灭火
一、选择题
1.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2.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
C.使水分解
D.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
3.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容易使人中毒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碳氢化合物
4.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 )
A.用水泼灭
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
C.用扇子扇灭
D.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5.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 )
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
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
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
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
6.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
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
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
B.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
C.自燃不一定有缓慢氧化引起
D.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
8.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白磷自燃
B.硫磺燃烧
C.火药爆炸
D.铁丝燃烧
9.在太空的国际空间站划燃火柴,火柴过一会儿会熄灭,原因是( )
A.氧气不够
B.空间站温度太低
C.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流通
D.达不到着火点
10.用家庭燃气炉灶炒好菜后,要熄灭火焰的方法原理是( )
A.吹灭火焰,使燃气与空气隔绝
B.关闭出气阀,使可燃物迅速与O2隔离
C.喷水降低燃气温度至自身着火点以下
D.关闭出气阀,使温度降到其自身着火点以下
11.将铁丝放在空气中无论怎样加热,铁丝只是发红,不会燃烧,而将烧红的铁丝放在盛氧气的集气瓶内,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因为铁丝放在空气中不会达到它的着火点
B.因为空气中含有灭火剂二氧化碳
C.铁丝的着火点太高
D.集气瓶内氧气浓度大,扩大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2.夜间觉察到有煤气中毒的危险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打开排气扇,换新鲜的空气
B.用打火机照明,找原因,赶快排除产生气体的故障
C.拉开电灯开关,照着打电话,报110
D.杜绝一切火种,不能打开任何电源开关,及时打开门窗,通风并疏散室内人员
13.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因为()
A.氧气不够
B.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C.宇宙飞船上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
D.火柴潮湿,不易燃烧
14.下列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 )
A.酒精
B.白糖
C.橡胶水
D.白磷
二、实验探究题
15.把一条用导热性能良好的粗金属丝(如铜丝、铝丝)绕成的线圈罩在一枝燃烧的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的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如果预先把金属丝圈加热,再罩到蜡烛火焰上,蜡烛就可以照常燃烧.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答案: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当把金属环罩在蜡烛火焰上,由于金属吸热,致使燃烧产生的热量被快速传递,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火焰熄灭.如果事先将金属加热,则金属的吸热能力会减弱,火焰不会熄灭.
16.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枝小蜡烛,将其中一枝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氧气接触.
17.问题:水能灭火,黄沙能灭火,二氧化碳能灭火,可你听说过铜丝能灭火吗?实验:将一根粗铜丝(或多股细铜丝)绕成一个内径比蜡烛直径稍小的线圈,圈与圈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点燃蜡烛,把铜丝制成的线圈从火焰上面逐渐往下罩,观察线圈底层停留在火焰中部及完全罩住蜡烛火焰时的现象.再把铜丝线圈用酒精灯加热后,再罩住蜡烛火焰,观察现象.
答案:冷的铜线圈能吸热,导热性强,能很快把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火焰熄灭,而热的铜线圈导热性变得较差,不能把热量快速地传递出去,也就不能使蜡烛熄灭.
18.你能说出下列成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1)钻木取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煽风点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火不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杯水车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釜底抽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结合成语典故,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查.
答案:(1)“钻木取火”就是利用钻与木头摩擦产生的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而使得木头燃烧.
(2)燃烧离不开空气,“煽风”则可以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剧烈.
(3)水的蒸发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得火焰温度迅速降低至着火点以下,导致火焰熄灭.
(4)对于燃烧旺盛的一车薪草来说,一杯水(很少的水)是无法使之熄灭的,因为燃烧产生的热烈多,难以使它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5)从锅底下撤掉薪柴,使得火焰熄灭,即采用隔离易燃物的方式,使燃烧停止.
19.(2015安微中考)写出下图煤炉里燃烧过程中发生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
答案:(1)C+O2点燃CO2
(2)2C+O2点燃2CO
(3)2CO+O2点燃2CO2
20.(经典回放)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
如右图,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填序号) _____________.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1)使面粉充满整个金属筒,与空气混合均匀
(2)①②
(3)严禁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