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特点、表现形式及对策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打击腐败分子是纪检监察机关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长期尖锐而复杂的斗争。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发案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对于探讨新的应对方法和措施具有引领作用。从近年来我国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的情况看,笔者感到腐败现象呈现出向多样化、复杂化、群体化、高智化、高层次蔓延的特点,且范围不断扩大,其主要表现形式可归纳为心理腐败和行为腐败两大方面。
一、心理腐败的表现形式
1、心理麻木。一些干部面对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麻木不仁,见怪不怪,一切以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为中心。片面地认为反腐败与经济建设背道相弛,经济要上,反腐败要让。搞经济建设吃喝送礼、办事花钱是必不可少、天经地义的。
2、心灵扭曲。是非标准颠倒,拜金主义至上。当前,一些干部讲艰苦朴素被人瞧不起,受孤立,清正廉洁被认为是无能或傻瓜,单位无论穷富,都敢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相互攀比,认为谁高档谁有本事。
3、思想矛盾。一些干部对腐败问题既痛恨又羡慕。谈起反腐败慷慨激昂,面对腐败问题又心里向往。有的干部终日不思进取,工作平庸,却处心积虑地争官职,争实权,认为“官不在高,有权则灵,人不在能,有钱则行”;有权有钱的单位受重视,个人有政绩,提拔快;没钱、没权的单位上级不过问,出门受冷落,个人没实惠,提拔无指望,于是也开始拉关系走后门,以达到个人升职目的。
二、行为腐败的表现形式
1、吃喝玩乐平常化。单位富也吃,穷也吃,有客人陪着吃,没客人找理由吃,主管部门下去吃,基层联谊互相吃,档次越来越高,花样越来越多,更有甚至者将单位资产变卖了吃。
2、公款送礼一般化。送的觉得理所当然,收的心安理得。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领导出差、生病住院,送礼者理由充分,明目繁多。
3、私设“小金库”普遍化。国家三令五申不准任何单位以任何理由设立帐外帐,私设“小金库”,但有些单位仍置国法于不顾,截留收入套取资金、公款私存、隐匿挥霍,“小金库”问题的存在,不仅造成企业大量资金体外循环,而且给违法违纪行为创造了腐败的土壤。
4、弄虚作假公开化。经济领域的“假冒伪劣”问题正侵袭到政治领域。假收入、假产量、假增长、假数字随处可见。有的为了骗取荣誉主动作假,有的是上边施加压力被动作假,有的则为迎合个别领导好大喜功人为作假。基层干部将其美其名曰为“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弄虚作假风严重败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投机经营的不良风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官僚主义行为化。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疏于管理,我行我素,不能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造成工作严重失职,给国家集体造成严重损失。
6、敛取钱财曲线化。腐败分子通过一些表面上看似合情合理的方式或合法的经济活动形式来掩盖其非法谋利的实质,或借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之机低价购买或利用职务上便利低价租赁等等。
7、钱权交易节礼化。以节礼慰问为名、表示表示意思意思,采取零打碎敲,积少成多,长线投资的方式不断加深感情,以求得在工作和仕途上的关照,这种以礼代贿的新型行贿受贿方式,看似人情世故,礼上往来,实质上仍然是钱权交易行为,与传统的行贿方式相比,多了一层遮盖布,具有更强的迷惑性。
8、私分挪用集团化。这是腐败的新动向,危害极大,其特点是打着集体的招牌,共同作案,有组织、有预谋、有主观故意,甚至明目张胆。主要表现为集体行贿受贿、挪用贪污、偷税漏税等。
9、行贿受贿单线化。随着机关干部整体学历水平的提高,腐败分子对作案的后果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执法执纪机关的调查事先有应对措施。在接受贿赂时,为避免有旁证或被录音,采取非“一对一”的方式不收,且手上收着,嘴上却拒绝批评着,致使调查缺乏直接的人证、书证、物证和其它间接证据。
三、应对的方法和措施
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腐败问题呈多发、易发、复杂化的情况下,纪检监察机关执纪办案,惩治腐败,缺少的不再是案件线索,而是发现案件线索的“眼力”和突破案件的能力。因此,在执行办案方面,纪检监察机关应与时俱进,练好“眼力”和“能力”,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1、在办案目标上,要找准切入点,切实做到“抓大但不放小”。在突出抓“三机关一部门”、跑官要官及经济方面的大案要案的同时,要注意向基层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延伸,以最直观的方式博得群众的支持与信任,即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2、在收集案源上,要找准可疑点,切实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群众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最了解、最知情、也最有发言权。因此,工作中,我们在注重发挥信访问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应注意掌握群众议论、闲谈中没有形成文字的“活线索”、“活情况”,并向执法监察和专项检查延伸。通过对一些现象的仔细研究,看到它的本质从而找出可疑点,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案件线索。
3、在线索初核上,要找准主攻点,切实做到“主次分明,对症下药”。在注重单刀直入,直切要害调查方法的同时,更加注重向综合分析,先易后难方式延伸,经过对各种情况的综合分析,将线索中处于从属地位,起次要作用,对问题后果负次要责任者作为突破口,将能够定性而又属薄弱环节的易于突破的问题作为突破口,从而扩大案件线索。
4、在谈话技巧上,要找准突破点,切实做到“用证据围堵,用真情感化,用政策攻心,用智慧瓦解”。在运用严肃批评的“挤压式”谈话方式的同时,注意向“攻心式”谈话方式延伸。通过对涉案人的经历表示理解、认同和尊重,获得对方的信任或找到共同语言,再从教育、挽救的角度出发或为其解疑析惑(但不点问题,不核细节)威严施压或利用涉案人相互猜疑的心理制造矛盾,土崩瓦解。在交流中准确判断涉案人的心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冲击,破坏其自控力,动摇其自信心,进而利用已掌握的证据、乘胜追击,从而突破和扩大案件线索。
5、在证据的收集上,要找准关键点,切实做到“有无口供都能定案”。在注意口供获取的同时,更加注重向人证、物证、书证的延伸,把工作做到离开当事人的口供也能定案的程度。
6、在办案力量上,要找准结合点,切实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注重系统内部力量整合的同时,更加注重向系统外部联动延伸,以达到发挥部门优势提升办案合力的目的。在纪检监察机关与其它执纪执法及司法机关和业务部门之间建立灵活高效的长效协作机制,并将组织协调贯穿于办案的全过程,充分依靠各部门的力量,形成多方联动,优势互补的整体合力,为案件顺利开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吉林省东丰县纪委刘玉琦
2009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