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指南》引领下的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学组织策略共6页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指南》引领下的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学组织策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引导、支持幼儿主动去感知、操作、体验的学习环境?我们教师要依据《指南》,尊重幼儿个体发展差异,运用适宜的教学策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活动中不断感知、操作、体验,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等学习品质。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指南》指出我们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幼儿投入到活动中来,体验活动的乐趣,我认为我们组织体育活动导入环节时,可以创设幼儿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继而将情境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1.创设问题情境,直切主题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问题情境”可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幼儿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例如大班体育活动“丛林野战军”其主要目标是学习匍匐爬的方法。在活动开始,我创设了问题情境:“小朋友们有没有在电视上看过解放军叔叔是怎样爬过草地的?谁来学一学?请每个小朋友去试一试,看谁匍匐爬的方法速度最快。”将孩子带入到问题情境中,直接切
入活动主题,激发幼儿的认知冲突:原来匍匐爬的方法不同,速度也不同,从而激励幼儿自主探索匍匐爬的方法。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幼儿很清楚自己的活动任务,同时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为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2.创设故事情境,入景动情
幼儿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且注意力容易分散,特别是小中班幼儿重复动作技能的练习会使他们易于疲劳,产生厌烦情绪,游离于学习之外。因此,我们可以创设一定故事情境,让幼儿入景动情,自主学习,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探索动作技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在小班体育活动内容“练习手膝着地爬”中,我设计了“蚂蚁搬豆”的故事情境,构思了有趣的故事情节,蚂蚁妈妈的宝宝们长大了,妈妈鼓励宝宝们把手膝着地爬的本领练习好,帮助妈妈搬豆子,在搬豆子的路上遇到了种种困难,如遇到打雷下雨的天气,遇到大甲虫。听到雷声,躲到妈妈身边(即自主探索定向爬),遇到大甲虫,各自找地方躲起来(即自主练习自由爬)。整个活动中,幼儿入景动情,时而兴奋,时而紧张,每个孩子都专注于活动,主动探索动作技能。
二、组织讨论,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指南》指出,我们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揠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体育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索环节,常常会出现动作技能不规范状况,作为教师,我们要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原则,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不能把特定的动作技能强加
给幼儿,因为每个幼儿的动作发展能力不同,幼儿只有通过自主探索掌握的动作技能才是适合自己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及时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及时提点幼儿,鼓励他们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例如我执教的大班体育活动“春种忙”,主要目标是学习侧钻70厘米障碍的动作技能。在幼儿自主探索侧钻技能后,我组织幼儿讨论自己是怎样侧钻障碍的,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侧钻方法。例如,有个个高的男孩子说,自己侧钻的时候头总是碰到障碍,随即我组织幼儿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表示要侧对障碍,屈腿弯腰,让自己的身体尽量很低,这样就不会碰到障碍。可是这个男孩表示不同意见,他说自己开始也是这样钻的,可还是会碰到。我又组织幼儿讨论,还有什么方法能让自己的身体很低,这时有孩子说可以先侧对障碍,然后蹲下来,再钻过去。我没有做出应答,只是让幼儿再次去尝试。在孩子们练习的过程中,我欣慰地看到有些个高的幼儿采用了先蹲再钻,有的个小的幼儿先弯腰再钻,看来他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侧钻的方法。
每个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不一样,动作发展水平呈现差异。我们教师在活动中要尊重幼儿,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也曾有过这样失败的案例,我执教的中班体育活动“有趣的梅花桩”,在幼儿自由探索过走梅花桩后,我浅尝辄止,将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告诉幼儿:前脚掌着桩,双臂打开帮助身体协调平衡,接着让幼儿去练习。结果发现幼儿的动作很僵硬,似乎都不知道该怎样走了,失去了刚刚自由探索的那份舒适与快乐。活动后,在区教研员和同仁的指导下,我明白了,其实每个幼儿
的重心不一样,有的幼儿脚掌的前部和中部着地都能找到平衡点,有的幼儿不需要依靠打开双臂来平衡身体,自己也能走得很好。第二天,我重新试教,在幼儿自由探索后,我没有着急总结动作要点,而是组织幼儿充分讨论自己是怎样走梅花桩的,是否遇到困难,怎样解决。在这样讨论交流式的支持性环境中,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于探究的学习品质。
三、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幼儿自主练习
《指南》中指出,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达到《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设计体育活动时,教师制定的动作目标只是该年龄段幼儿普遍发展水平,是参考的宏观标准而非定论,并不表示幼儿的能力只限于此。我们应该选择适合幼儿能力发展特征的要求和内容,寻找“最近发展区”,尊重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同时要鼓励他们体验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因此在让幼儿巩固练习动作技能环节,教师提供的幼儿与之互动的材料要有所差别,要满足不同能力幼儿锻炼的需要。例如,体育活动“春种忙”,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能侧钻70厘米的障碍,但是在幼儿练习侧钻时,我提供了不同高度(60-80厘米)的障碍,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挑战更低的高度,对能力稍差的幼儿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从高到低不断挑战各个障碍。可以说在整个活动中,我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位幼儿的感受,鼓舞他们的信心。
四、情趣结合,促进幼儿自主提高
幼儿通过练习达成活动目标后,教师可以进一步采用情趣结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