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颜真卿
唐朝颜真卿(颜体)

颜真卿●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开元间中进士。
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
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
对后世影响巨大。
他的书迹作品,据说有138种。
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是极具个性的书体,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
”行草书有《祭侄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人称“颜体”。
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
他的“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真卿颜真卿,字清臣,京兆长安人。
博学,工辞章。
事亲孝。
开元中举进士,又擢制科。
调醴泉尉,累迁殿中侍御史。
忤宰相杨国忠,出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
明皇大喜,即拜户部侍郎。
肃宗即位灵武,真卿数遣使以蜡丸裹书陈事。
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为河北招讨采访处置使。
至德二年,朝于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
颜真卿简介

颜真卿简介颜真卿颜真卿(709-785),山东临沂人。
字清臣。
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磅礴。
行书遒劲,神彩飞动。
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体,称为“颜体”。
得以护送回京,厚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
德宗皇帝痛诏废朝八日,举国悼念。
德宗亲颁诏文,追念颜真卿的一生是“才优匡国,忠至灭身,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拘胁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篇二:颜真卿生平及书法艺术浅析论文题目:颜真卿生平及书法艺术浅析摘要: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是一位划时代的杰出书法家。
他所创立的“颜体”楷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背后所体现出的刚正廉明的人格精神和文化底蕴更是其书法的魅力所在。
本文首先通过对颜真卿生平和主要作品的研究,探究颜真卿楷书和行书的书法特色,揭示其书法背后的品格。
其次,通过各朝各代书法家对颜真卿的评价,展示颜真卿书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颜真卿;书法作品;艺术特色;精神;评价正文:引言: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
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颜真卿独具风貌的书法,为后世景仰,沿袭至今,在中国书法艺术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同时,颜真卿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忠臣义士,一生爱国爱民,鞠躬尽瘁,其忠烈之节、凛然正气,令后世高山仰止。
让我们一起透过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品味作品背后的人品与艺品高度统一的伟大品格。
一、颜真卿生平简介颜真卿(公元709一785年),生于唐中宗景龙三年,字清臣,乳名羡门子,别号应方。
出任平原郡守时逢“安史之乱”,率军镇守平原郡,政绩显赫,而有“颜平原”之称。
官至太子太师,因封爵鲁郡开国公,又以“鲁公称之”。
祖籍琅娜临沂(今山东临沂),自十三世祖颜含随晋元帝南渡而定居建康上元(今江苏江宁)起,便成为江南世家。
颜真卿的代表作品

颜真卿的代表作品1、《颜勤礼碑》唐颜真卿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残石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2、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楷书碑文代表作品。
碑文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
《麻姑仙坛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典范之作,是我们学习楷书的优秀范本之一。
3、《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4、《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手稿。
行草书,传有七纸,约64行古诗。
5、《东方画赞碑》晋夏侯湛撰,颜真卿书,(碑阴)颜真卿撰并书及题额。
宋拓唐东方画赞碑是宋代的一件拓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颜真卿的代表作1、传世颜真卿的代表作品 1:《竹山堂联句诗帖》、《告身帖》;行草书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等。
2、而且颜真卿一生书写的碑刻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精密,秀美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勤礼碑》,雄迈清整。
他的书法刻帖也很多,历代汇集的中帖一般都会有他的作品,单帖有《争座位帖》《奉使帖》等。
3、颜真卿著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
后人辑其诗文为《颜鲁公文集》15卷。
4、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
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刚正有气节,以义烈闻名于时,最终以死明志。
颜真卿楷书代表作是什么1、《多宝塔碑》《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
颜真卿简介资料

颜真卿简介资料颜真卿(709年-785年),是唐朝晚期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河南周口,是唐朝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颜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颜真卿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他的父亲颜之推是唐朝的重要官员,对颜真卿的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颜真卿从小就展现出了艺术才华和文学天赋。
他十分热爱书法艺术,并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和研究书法上。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以典雅、豪放而著称。
他的书法风格充满了自由自在的气息,线条流畅、笔势挺拔。
他在书法创作中追求个性化的表达,善于运用笔墨变化,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书法艺术效果。
他的作品中常常能感受到他浓厚的情感和他对艺术追求的热情。
颜真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祭侄文稿》。
这幅作品是他在侄子去世后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侄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幅作品力图表现出对逝去亲人的悲伤和内心的痛苦,通过他力透纸背的笔墨,展示了他对侄子的思念之情。
这幅作品体现了颜真卿的个人风格和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除了书法,颜真卿还擅长文学创作。
他的文章充满了哲理和情感。
他通过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生经历,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散文作品。
他的作品以豪放洒脱,气势磅礴而著称。
他是当时文坛的重要人物,对唐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颜真卿的才华和成就不仅限于文学艺术方面,他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他在唐朝历任过多个重要职务,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以正直公正、严谨守纪的作风得到了其他官员的尊重和赞誉。
他在任职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改革措施,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颜真卿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成就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艺术和文化遗产。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他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书法史上的巨匠之一。
颜真卿通过他的书法、文学和政治成就,展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文化人的形象。
他才华横溢、品德高尚,被后人称为“文贵”、“书圣”,堪称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与时代背景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与时代背景颜真卿(709年-78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
他的书法风格奇特独特,影响深远,被后人视为书法艺术的典范。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的形成,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本文将探讨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
一、时代背景:开元盛世的文化荣耀颜真卿的书法生活在唐代盛世的开元年间。
开元时期是中唐时期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进步,为唐代文化的兴盛和书法艺术的创新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政治稳定、社会风气开放和科技进步等因素,为颜真卿的书法艺术的繁荣和成就奠定了基础。
二、书法成就:楷书与草书的完美结合颜真卿以“气骨雄浑,笔力雄健,骨法安详”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的书法作品多以楷书和草书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颜勤礼碑》、《祭侄文稿》和《多宝塔碑》等。
颜真卿的楷书继承了王羲之和颜勤礼的传统风格,线条刚劲有力,气势宏伟,根据时代气象的要求,造就了唐代书法的辉煌。
颜真卿的草书则是他独创的风格,被誉为"颜体"。
颜体草书的字形奇特而独特,笔势奔放,起伏跌宕,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力量感和激情。
他的草书里富有浓烈的个性色彩,充满了他对时代荣光的豪情和对人生境遇的领悟。
三、书法与时代精神的契合颜真卿的书法风格与唐代盛世的开元年间相互交融,彰显了时代精神和文化风貌。
开元年间,盛世繁荣的政治氛围、壮丽豪情的艺术追求以及宏伟浩大的文化理想,都在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他通过笔触的力度、布局的形式、章法的安排,完美地表达了壮丽的开元时代和文化荣耀,同时也展示了自己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他以优秀的书法作品见长,这不仅是对当时盛世背景的回应和发展,也是他个人才华和艺术追求的集中体现。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不仅源于开元年间的政治繁荣和文化壮丽,更深深吸收了他对时代的感悟和对生活的领悟,展现出了唐代文化的辉煌与多元。
后人怎样评价颜真卿

后人怎样评价颜真卿颜真卿的书法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他的书法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与魅力。
那么,后人是如何评价颜真卿的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颜真卿的评价,希望能帮到你。
后人对颜真卿字体的评价一、历代颜真卿书法批评的总体概况在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书法现象可谓读一无二。
如此说是因为,颜真卿崇高的书法地位为隔代树立。
只要仔细查阅书法史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颜真卿在享有崇高地位的同时,对其批评的声音也相当激烈。
孰是孰非,暂且不论。
将各种观点一一清理罗列,然后再进一步结合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才是充分尊重历史的态度。
下文将诸种历史观点分类列出:(一)、早期两种极端评价一是以苏轼为首的推崇。
苏轼曾在吴道子的画后作跋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平原,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这句话成为人们认识颜真卿书法成就的一个靶子,他所引起的反响恐怕连苏轼本人也是始料未及的。
在这一段话中苏轼提到了四个人,其中杜子美被后人称为“诗圣”,吴道子被称为“画圣”,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评价,如此排列显然表明了苏轼有意将颜真卿推到一个更高的位置。
宋代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秦观在《韩愈论》中把杜甫和孔子相比:“…… 杜子美之与诗,实积众家之长,适其时而已。
……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呜呼,杜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
”[1]“集大成”是古代儒家评价孔子对上古文化所作的总结整理之功的赞语,这是所谓的圣人的事业。
在这样的评价序列中颜真卿的地位不言而喻。
二是一米芾为首的批判。
米芾(1051~1107年)在对《乞米帖》的跋语中说:颜真卿学褚遂良既成,自以挑踢名家,作用太多,无平淡天成之趣。
此帖尤多褚法,石刻《醴泉尉诗》及《麻姑山记》皆褚法也,此特贵其真迹耳。
非《争坐帖》比,大抵颜、柳挑踢,为后世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
安氏《鹿肉干脯帖》、苏氏《马病帖》浑厚淳古无挑踢,是刑部尚书时合作,意气得纸札精。
关于唐代颜真卿的人物介绍

关于唐代颜真卿的人物介绍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
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
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
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
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
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
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御史雨参见:御史雨颜真卿担任监察御史时,曾巡查至五原。
当地有冤狱很久没有断案,天又干旱,颜真卿平反冤狱后,天降大雨,五原的百姓称此为“御史雨”。
劾罢县令颜真卿巡查河东时,上书唐玄宗李隆基,弹劾朔方县令郑延祚在母亲死后三十年还未将其下葬,李隆基诏令终身不录用郑延祚。
听闻此事的人都感到害怕。
不屈权贵酷吏吉温因为私怨,曾陷害御史中丞宋浑,使其被降至贺州任职。
颜真卿说:“怎能因一时气愤就想害宋璟唐玄宗初年名相的后代呢?”安史之乱时,任御史大夫的颜真卿仍遵守礼法,弹劾武部侍郎崔漪、谏议大夫李何忌及广平王府都虞候管崇嗣等人,使百官因此奉法守礼。
晚年时,他因刚正直言而相继得罪于宰相元载、杨炎、卢杞等人,最终因此遇害。
改善风俗颜真卿任抚州刺史时,县里有个叫杨志坚的人,酷爱学习,但家里贫困,不为乡人所了解。
他的妻子因为钱财的供给太少,向他要休书离婚。
杨志坚写了一首诗送给她说:“当年立志早从师,今日翻成鬓有丝。
颜真卿最惊艳的十首诗

颜真卿最惊艳的十首诗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诗人,以下是他的十首比较惊艳的诗:1. 《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 《登平望桥下作》登桥试长望,望极与天平。
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
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
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3. 《晚泊震泽》日落草平远,孤舟泊钓矶。
根浮水面断,花逐浪花飞。
白鸟林端过,青山天外微。
暂开黄绶理,屡镂白云归。
4. 《题杼山癸亭得暮字》杼山多幽绝,胜事日相属。
骋望出云表,按图穷水曲。
迟回未能下,夕照明丛竹。
5. 《送刘太冲序》于乎!东海徐司马、刘太冲、河阳郑晋平三君子者,足下之所深注意者也,大凡服远义、屈高节以希合于明公者,非三君子而谁?则足下之所宜厚与者也。
6. 《赠裴将军》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
战马若龙虎,腾陵何壮哉。
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
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嵬。
入阵破骄虏,威名震九垓。
7. 《送蔡明远序》明远与夏镇不远数千里,冒涉江湖,连舸而来,不惮风波之险,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8. 《送郑二员外》羁心看旅雁,晚泊依秋草。
秋草尚青青,旅雁归何处?迢迢万里程,恨别千山路。
山路达天涯,天涯无归处。
9. 《春夜啜茶联句》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
(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
(真卿)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
(岸)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
(士修)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
(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岸)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士修)10. 《喜夜啜茶联句》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士修)轩窗夕改妆,风景夜相得。
(真卿)剪烛破春霄,尊前俱未识。
(岸)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
(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
(真卿)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
(岸)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
(士修)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
(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岸)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士修)这些都是颜真卿比较惊艳的诗作。
《劝学诗》颜真卿原文及赏析

《劝学诗》颜真卿原文及赏析《劝学诗》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后悔已晚,应该珍惜时光。
《劝学诗》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劝学诗》颜真卿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劝学诗》颜真卿原文及赏析1劝学诗颜真卿【唐代】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赏析《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
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
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
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
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
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
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
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古代的“劝学诗”,按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六类:一、立志。
颜真卿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颜真卿简介颜真卿(公元709——785),祖籍琅琊临沂孝悌里(今山东省费县方城诸满村),字清臣,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历事四帝,官到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曾与从兄颜杲卿联合起兵抗击安禄山叛乱,功勋卓著;后被叛将李希烈所杀,壮烈殉国。
生前以功业节操获封“鲁郡开国公”,身后被追封为“司徒”,谥号“文忠”,世称“颜鲁公”。
是继“书圣”王羲之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书法家,是唐代新书体“颜体”的创造者,世称“亚圣”。
在书学史上“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
苏轼曾有“诗止于杜子美,书止于鲁公”一说。
“点如坠石,画如夏云,勾如曲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节有态,笔力雄强,沉着端庄”是其书法的独特风格,其墨迹有200多种,虽经千年沧桑,至今仍有大量流传。
他那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千年来深为海内外华人和汉学友人所共仰,其墨迹成为后人学书的典范样本,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瑰宝。
多宝塔碑《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立。
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现藏于西安碑林。
楷书,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
岑勋撰文,徐浩隶书题额北宋拓本,31行“归我帝力”之“力”字尚未损,全碑字口方棱,字画之间牵丝甚清晰。
南宋拓本,15行“凿井见泥”之“凿”字未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本。
文物出版社影印之宋拓《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收有明中期整拓、《西安碑林名碑》辑有馆藏明末清初拓。
自书告身《自书告身》楷书墨迹,传为颜真卿自书,是颜真卿晚年的名作。
共386字。
有人疑为伪托。
今藏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
其书法苍劲谨严,沉稳厚重,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
詹景风称此书:“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
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
”董其昌谓:“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
颜真卿书法的艺术特色

颜真卿书法的艺术特色颜真卿(709年-78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字云卿,号颜筠。
他是唐代初期书法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以楷书和草书最为著名。
颜真卿书法作品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气势磅礴的气魄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富有气势磅礴的气魄,给人一种庄严雄浑的感觉。
他通过运用刚劲有力的笔画、雄浑的布局和丰厚的墨色,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他的作品中常常充满了豪迈之气,宛如激荡的波涛,令人难以忽视。
二、秀丽典雅的造型美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注重造型的流畅和秀美,笔画的延伸和转折都非常舒展顺畅。
他擅长运用勾、撇、捺、折等基本笔画,将它们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协调而富有变化的形态。
这种造型美让他的作品显得优雅典雅,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笔势遒劲有力的气韵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每一笔都笔力充沛,力度完美。
他的笔触有时刚劲有力,如长剑出鞘,有时柔韧婉约,如墨水飞溅。
这种遒劲有力的笔势营造了作品的独特气韵,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和动感。
四、鲜明有力的点画结构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的点画结构鲜明有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他善于利用点画的变化,通过大小、浓淡、粗细等方面的差异来表现不同的意境。
他的点画有时古朴沉稳,有时灵动活泼,这种对比使得作品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五、厚重浓烈的墨色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墨色浓厚且富有质感,给人以沉稳和厚重的感觉。
他擅长运用浓淡的墨色来表达形象与情感,通过墨的温度和明暗的层次来造成作品的空间感。
墨色给予他的作品以深邃的韵味和内涵,使人对他的作品难以忘怀。
综上,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以气势磅礴的气魄、秀丽典雅的造型美、笔势遒劲有力的气韵、鲜明有力的点画结构和厚重浓烈的墨色等特色为人称道。
他的作品不仅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书法史上的宝贵遗产。
对于后世的书法家和艺术爱好者来说,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也是学习和研究书法艺术的重要参考。
人物小传-颜真卿

人物小传-颜真卿颜真卿(709年-785年),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被誉为“颜筋”,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出生在今天的陕西省长安(现在的西安市),是唐代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颜真卿自幼聪颖好学,具有卓越的才华。
他师从于韩滉,掌握了篆书和隶书两种书法体系,并注重研习先秦时期的古代铭刻和碑文。
颜真卿的书法以行草最为著名,他以独特的笔法和激越豪放的气势而闻名于世。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以金石之力、气势磅礴而著称,被誉为“颜书九成”。
他的代表作有《祭侄文稿》和《颜真卿手迹碑》等,这些作品以其气势磅礴的笔法和铁腕豪放的笔墨,成为唐代楷书的巅峰之作,为后世书法家所推崇和学习,对中国书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书法创作,颜真卿在政治领域也有着杰出的表现。
他先后担任过唐玄宗和唐肃宗时期的宰相和吏部尚书等重要职位。
在官场上,颜真卿坚守廉洁和公正的原则,深得君主和百姓的信任。
他也是宰相李德裕的得力助手,为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使得唐代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颜真卿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坎坷和波折。
他虽然因为政治原因多次被贬谪,但始终保持着乐观与豪情。
他在草书的创作中,融入了自身的心境和抒发。
他以坚定的品格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为后世树立了德艺双馨的楷书楷模。
颜真卿的书法创作和政治才干都为中国文化史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他的作品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也是艺术与人格的完美结合。
他的政治智慧和实践经验激励着后世人士,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颜真卿以其卓越的书法才华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伟大的人物。
楷书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

楷书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楷书四大家简介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
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fǔ)(赵体)。
1、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
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他创立了“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1)劝学2)五言重送横飞联句3)五言玩初月重游联句4)登平望桥下作5)七言滑语联句6)五言月夜啜茶联句7)七言醉语联句8)三言拟五杂组联句9)三言拟五杂组二首10)七言乐语联句2、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
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觐见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赞赏其才貌,对他颇为礼敬。
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
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
晚年逐渐隐退,后借病乞归。
于至治二年(1322年)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
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1)蝶恋花·侬是江南游冶子2)早春3)渔父词二首·其一4)岳鄂王墓5)虞美人·浙江舟中作6)渔父词二首·其二7)夜泊伯渎8)题所画梅竹赠石民瞻·其一9)题王子庆所藏大年墨雁10)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其一·正月2、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
关于颜真卿的小故事简单

关于颜真卿的小故事简单摘要:一、颜真卿简介二、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三、颜真卿的小故事四、颜真卿的精神品质五、颜真卿的影响和启示正文:颜真卿(709年-785年),字清臣,唐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他是颜筋柳骨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柳公权并称“颜柳”。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传世较多,其中以《祭侄文稿》、《争座位帖》最为著名。
在颜真卿的一生中,他不仅在书法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展现出了崇高的精神品质。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举世闻名。
他继承了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的书法技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楷书端庄雄浑,气势如虹;行书则潇洒自然,韵律优美。
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是少有的全面发展的大家。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颜真卿的小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据传,在他任平原太守期间,一次遇刺客行刺,他临危不惧,谈笑自若,使刺客感叹其英勇,放弃行刺。
这个小故事充分展示了颜真卿在面对危险时的勇敢和从容。
颜真卿的精神品质令人敬佩。
他忠诚正直,敢于直言不讳。
在安史之乱中,他坚决抵抗叛军,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他去世后,谥号“文肃”,后人尊称为“颜文肃”。
颜真卿的影响和启示在于,他不仅在书法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还在政治、军事、道德等方面树立了楷模。
他的忠诚、勇敢和正直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同时,他的书法作品也为后人传承了宝贵的艺术瑰宝,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中国书法。
总之,颜真卿是一位兼具书法大家和政治家气质的传奇人物。
他的一生充满了英勇事迹和感人故事,成为后人传颂和学习的楷模。
颜真卿简介及书法特点

颜真卿简介及书法特点颜真卿(709年-785年),字筠卿,唐代著名书法家,被誉为“颜筋”。
他是唐代中期著名的“八大家”之一,被尊为“八大家”中的第一人。
颜真卿的书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势雄浑: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气势雄浑,笔力雄健有力。
他的字体骨力雄浑,笔画厚实有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 线条流畅:颜真卿的书法线条流畅自然,没有生硬的感觉。
他的笔画有着很高的连贯性,整体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美感。
3. 线条变化丰富: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线条的变化非常丰富。
他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笔画技法,如平直、崩腾、回纹、钩弯等,使字体具有很高的变化性和艺术感。
4. 用笔独特:颜真卿的书法用笔独特,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他的字体结构严谨,字形端庄大气,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之感。
5. 气势磅礴: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气势磅礴,有一种宏伟壮丽的气势。
他的字体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庄重、威严之感。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一。
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和艺术美感,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颜真卿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其中一些最著名的包括:1. 《颜勤礼碑》:这是颜真卿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块碑文是为了纪念颜真卿的父亲颜勤而刻制的,字体雄浑有力,线条流畅,展现了颜真卿的书法风采。
2. 《祭侄文稿》:这是颜真卿为了祭奠他的侄子而创作的作品。
这篇文章以行楷字体书写,书法端庄肃穆,字体工整刚劲,展现了颜真卿的深情和书法技艺。
3. 《秋胡行书》:这是颜真卿的行书作品之一,字体力透纸背,线条流畅,气势磅礴,展现了颜真卿行书的特点和风格。
4. 《颜真卿千字文》:这是颜真卿根据《千字文》创作的作品,用楷书书写,字体工整规范,线条流畅,是颜真卿楷书的代表作之一。
这些代表作品展现了颜真卿的书法艺术的卓越成就和独特风格,对后世书法家影响深远。
颜真卿《诗品三首》

颜真卿《诗品三首》颜真卿的《诗品三首》是他在唐代晚期创作的一组诗作,以批评当时诗坛风气为主题。
这三首诗分别是《诗品一》、《诗品二》和《诗品三》,下面是对每首诗的详细解读:《诗品一》这首诗以对唐代时的诗风进行批评为主题。
颜真卿认为当时的诗人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深度和内涵。
他指责当时的诗人只追求华丽的辞藻和词句的巧妙搭配,而忽略了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关注。
颜真卿强调诗歌应该反映社会的真实和人民的疾苦,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华丽的形式。
《诗品二》这首诗主要批评当时的诗人过于追求声名和利益,而忽视了诗歌的真正价值。
颜真卿认为,一些诗人为了追求官位和名誉,不择手段地与权贵勾结,以换取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他指责这些诗人背离了诗歌的初衷,使诗歌变成了一种虚伪和功利的工具。
颜真卿呼吁诗人应该坚守诗歌的道德底线,用诗歌来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怀。
《诗品三》这首诗主要探讨了诗歌的创作技巧和诗人的态度。
颜真卿认为,诗歌的创作应该注重内涵和意境的表达,而不仅仅是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和巧妙。
他指责当时的一些诗人只追求技巧和技法的炫耀,而忽视了对于情感和思想的真实表达。
颜真卿强调诗歌应该是真实和真诚的,诗人应该用心去感受生活和社会,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总体来说,颜真卿的《诗品三首》是一组对当时诗坛风气的批评和反思。
他认为诗歌应该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追求真实和真诚的表达,而不是只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和巧妙。
他呼吁诗人应该坚守诗歌的道德底线,用诗歌来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怀。
这些诗作体现了颜真卿对于诗歌创作的高度要求和对于诗歌价值的思考。
颜真卿生平概述

颜真卿生平概述颜真卿生平概述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京兆长安人。
)。
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
颜真卿祖籍琅邪临沂孝悌里(今山东省费县方城镇诸满村)。
十三世祖颜含随琅邪王司马睿南迁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历七世,至五世祖颜之推,随周武帝入雍州万年,传四世而至颜真卿。
颜真卿幼年失怙,随母殷氏寄居舅家。
颜氏世代儒雅传家,家学渊远,名重当世。
殷氏亦系陈郡名门望族。
颜、殷两大家族五世联姻,世代交好,家学家风互染。
少年颜真卿在双方长辈的悉心呵护与严格教育下,学业精勤,尤工书法。
26岁进士及第,28岁通过吏部铨选,擢拔萃科,授朝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由此踏上仕途。
在此后近五十年的仕宦生涯里,颜真卿恪守儒家忠孝之道,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官勤谨,忠贞刚烈,并为维护李唐王朝的统一献出了生命,成为忠臣义士的一代典范。
颜真卿生活的时代,正值李唐王朝由盛转衰之际。
经“贞观之治”而至“开元盛世”,李唐王朝的统治达到顶峰。
唐玄宗统治后期安于已有的文治武功,纵欲享乐,沉湎酒色,重用奸臣、外戚,朝廷内部政治腐败,朋党相争。
加之玄宗好边功,广置辑度使,边疆各辑度使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为安禄山、史思明觊觎中原大开方便之门。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
唐王朝承平日久,民不知兵,疏于防范,安史叛军势如破竹,十二月即攻陷东都洛阳,第二年便掠取京城长安。
其时,颜真卿正在平原太守任上。
他以敏锐的政治嗅觉,早已觉察到安禄山的阴谋,上任伊始,便积极布防、加固城池。
在“安史之乱”乍起、河北诸郡纷纷陷落的情况下,他独举义旗抵抗叛军,并被附近各郡推为盟主。
颜真卿率部在堂邑大败叛军,取得“安史之乱”以来唐军的第一次胜利。
此战极大地鼓舞了军民抗击叛军的信心。
颜真卿部的积极抵抗,牵制了叛军西进的速度,但由于朝廷的腐败,统治者内部的矛盾,致使唐军坐失战机,唐玄宗不得已出逃成都。
全唐诗颜真卿诗

全唐诗颜真卿诗1、《劝学诗》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赠裴将军》唐·颜真卿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
战马若龙虎,腾凌何壮哉。
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
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巍。
入阵破骄虏,威名雄震雷。
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3、《咏陶渊明》唐·颜真卿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
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
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
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
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
4、《登平望桥下作》唐·颜真卿登桥试长望,望极与天平。
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
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
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5、《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唐·颜真卿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
全高南越蠹,岂谢东堂策。
会惬名山期,从君恣幽觌。
6、《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唐·颜真卿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
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
登坛仰生一,舍宅叹珣珉。
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
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
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
名高清远峡,文聚斗牛津。
迹异心宁间,声同质岂均。
悠然千载后,知我揖光尘。
7、《赠僧皎然》唐·颜真卿秋意西山多,别岑萦左次。
缮亭历三癸,趾趾邻什寺。
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致。
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
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
境新耳目换,物远风尘异。
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
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
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
龙池护清激,虎节到深邃。
徒想嵊顶期,于今没遗记。
书法家颜真卿故事

书法家颜真卿故事书法家颜真卿故事颜真卿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作品对我国有重要的影响。
那么,关于颜真卿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颜真卿的故事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书法家---颜真卿的故事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
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
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
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
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
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他决定直接向老师提出要求。
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
”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
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道:“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
”张旭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别的没什么诀窍。
”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
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大受启发,他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
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
颜真卿的生平故事黄泥习字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
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
书法家颜真卿是哪个朝代的

颜真卿,字清臣,别号应万,是京兆万年人,唐代的名臣、著名的书法家。
颜真卿与公元709年出生于京兆万年敦化坊,三岁丧父,由母亲亲自教育长大,因此非常孝顺母亲。
公元734年,颜真卿中进士甲科,曾经四次任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但是遭到了权臣杨国忠的排斥,后被贬太原太守。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颜真卿曾与起义军一起对抗叛军。
唐肃宗李亨即位之后,颜真卿被拜为工部尚书,任御史大夫。
唐代宗李豫在位期间,颜真卿官至吏部尚书,拜为太子太师,被封为鲁郡公。
公元184年,颜真卿遭到了宰相卢杞的陷害,最终被叛军李希烈派人缢杀,终年七十六岁,后唐德宗追谥其文忠,追赠司徒。
颜真卿在书法上有非常高的成就,他的书体被后世称为“颜体〞,颜体可于圆满中见筋骨,大气磅礴。
颜真卿在书坛的声望和影响力极高,可以说是能与书圣王羲之比肩的。
颜真卿的书法代表作有《多宝塔碑》《劝学诗》《颜勤礼碑》等。
颜真卿的书法特点颜真卿是唐代的书法家,字清臣,他的书法被后人称为“颜体〞与柳公权的书法有“颜筋柳骨〞之称,颜体是指颜真卿的楷书,颜真卿的书法主要师从张旭,传承王羲之,有兼收了唐初、南北朝的营养,融会贯穿后,有颜真卿自己的风格。
颜真卿书法特点主要从形上面,雄厚挺拔一反初唐时期书法的.纤瘦硬骨改为丰腴雄伟,宽体而气势恢宏,楷书的一笔一划就像人的筋骨遒劲有力、凛然大气,有盛唐之气,颜真卿的书法是时代、人格和字体的完美结合。
颜真卿早期的书法作品个人风格尚未形成,但也有清丽俊秀的特点,如《多宝塔碑》,老年时期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较为成熟,个人风格已经形成,代表作为《颜勤礼碑》,在晚年颜真卿的书法已有自己独特的灵性,颜体境界已达最高,代表作为《麻姑山仙坛记》。
颜真卿的代表作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在书学界是一个巅峰之作,字如其人,颜真卿的书法和他的为人一样也是气势恢宏,雄秀端庄,笔锋有筋骨,浑厚强劲。
颜真卿的传世作品较多,大多数人认为颜真卿的代表作是《多宝塔碑记》,诚然《多宝塔碑记》保存了唐初的楷书风韵,但是55岁以后的颜真卿创作的作品才表达了他的大家风格,所以很多人以《颜勤礼碑》视为颜真卿的代表作,因为《颜勤礼碑》写于779年,此时颜真卿的作品已经到达一个成熟期了,而且《颜勤礼碑》已经显示了“颜体〞的气势,这是后人无法模仿的,是雄壮的极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勤學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語譯:
每天讀書到燈火通明的三更半夜,早晨一聽見雞啼,又立刻起床;這正是我們讀書最好的時間。
年輕的時候不知道要及早勤奮學習的人,到老年時才後悔,想要讀書已經太晚了。
勸學文宋真宗皇帝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語譯:
古人努力讀書,可以求得功名,獲得高祿,自然會有如黃金般華貴的房屋,出入有眾多馬車接送。
書中也有詩句美麗如女人,男兒想要實現生平大志,就需要勤奮讀熟六經。
冬夜讀書示子聿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語譯:
古人做學問的功夫,是從少壯開始,到老才有成果,並且身體力行,而非只是從紙上得來。
勤學詩宋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語譯:
人是很容易老的,但要成功的話,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池塘旁已經長出春草,人們作夢卻還沒有清醒。
屋前的臺階,很快就會有梧桐葉被秋風掃落的聲音。
勤學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語譯:
每天讀書到燈火通明的三更半夜,早晨一聽見雞啼,又立刻起床;這正是我們讀書最好的時間。
年輕的時候不知道要及早勤奮學習的人,到老年時才後悔,想要讀書已經太晚了。
勸學文宋真宗皇帝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語譯:
古人努力讀書,可以求得功名,獲得高祿,自然會有如黃金般華貴的房屋,出入有眾多馬車接送。
書中也有詩句美麗如女人,男兒想要實現生平大志,就需要勤奮讀熟六經。
冬夜讀書示子聿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語譯:
古人做學問的功夫,是從少壯開始,到老才有成果,並且身體力行,而非只是從紙上得來。
勤學詩宋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語譯:
人是很容易老的,但要成功的話,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池塘旁已經長出春草,人們作夢卻還沒有清醒。
屋前的臺階,很快就會有梧桐葉被秋風掃落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