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和风格
浅析汉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和风格

浅析汉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和风格作者:周楚雲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5期摘要: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战乱的形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但是秦因为暴政二世而亡。
汉代的政治特点被归结为汉承秦制,也就是说汉朝是继承了秦朝的大部分制度和文化,又有所创新。
汉朝持续了四百余年,在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很多传统自汉而始。
中国古代的建筑其实刨除适应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受到人文的思想影响是非常深的。
文章从汉代建筑的思想基础分析起,据此来进一步分析汉代建筑的特点与风格,从而总结经验,谈谈对当今建筑的启示。
关键词:汉代建筑;建筑风格;设计思想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151-01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重要王朝,中国绵绵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受到汉朝形成和流行的思想是最深刻的。
在建筑方面,汉代的建筑也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基础。
当前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甚至出现了一些模仿汉代建筑的新汉风建筑,可想而知汉代建筑对于中国建筑的影响。
我们分析汉代建筑的特点,不能不从汉代社会思想谈起。
一、汉代建筑的思想基础提到汉代的思想,不能不提的就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在汉朝是处于主体地位的,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接将儒家思想上升到了国家主导思想上,符合汉代统治者的需求,得以沿用数千年。
儒家思想追求礼,通俗地说,就是追求秩序。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汉代的建筑很难有浮夸的造型,只能是规规矩矩地反映秩序和控制。
另外,汉代的思想还受到齐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齐楚文化最大的特性就是想象力丰富而又颇有巫风,所以汉代人对神鬼传说和阴阳五行是深信不疑的,在建筑上的体现就是十分重视风水和整个建筑的精气神,汉代人将建筑看做是有灵魂的事物。
另外,各种壁画也让我们知晓了汉代人思想中对神鬼的敬畏。
二、汉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汉代建筑的特点十分鲜明,主要体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
浅析汉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和风格

200 7年 1月
沈 阳 建 筑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u a o eyn a uU i mt Sc l e ne or l f hnagJ r n e i oi i o) n S i ̄ v y( a S e
影响 广博 而深 远 。 建筑 所蕴 涵 的设 计 思想 和 表 汉
个完全 理性 的理论 基 础 。汉 武 帝 时期 所 独 尊
的 儒家思 想 , 是一 个 已经经过 整合 了各种 思想 并 且 包含着 神性思 想 的儒 家思 想 了 , 武 时期 的儒 汉
现 出的艺 术风貌 , 疑在 汉代 艺术设 计 中具有 典 无
、
影 响汉代 建筑 艺术的主要思想及文化
有《 洪范》 月令》 强调五行 而不提 阴阳, 易 和《 , ‘ 传’ 则强调 阴 阳 , 五 行 只字 未提 。到 了西汉 史 对
学家 司马谈 的时代 。 这两条 思想 路线 已经 相互 混
1 独 尊 地位 的儒 寒思 想 .
儒家 思想 是先 秦诸 子学 术 中创立 最早 、 响 影 最 大的一 个 学 派 。从 汉 武 帝 采 纳 董 仲 舒 “ 黜 罢
想 、 术风 格 的 梳理 和 总 结 , 疑 能为 全 面把 握 艺 无 汉代 艺术 设计 和 当代 建 筑 艺 术设 计 提 供 有 益 参
考。
一
阴 阳五行 说 是 中 国古 代 文化 中一 种 颇具 影
响力的学说。“ 中国古代试图解释宇宙的结构和
起 源 的思 想 中有两条 路线 。 一条见 于阴 阳家 的著 作, 一条 见于儒 家的无 名作 者的 ‘ 传 ’ 易 。前 者 传
( 四时 、 四象 ) 五 ( 、 五行 )扩展 为八 ( 卦 ) 为 十 、 八 。 ( 十端 )衍 展 为六 十 四 ( 十 四卦 ) 为 万 物 。整 , 六 。 个宇 宙构成 了一个 有秩 序 、 辑 、 次 又 可伸 缩 、 逻 层
汉唐建筑风格

汉唐建筑风格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汉唐时期的建筑风格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汉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繁盛的时期,建筑风格也达到了巅峰。
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深受宗教、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汉唐建筑风格。
汉代建筑风格主要以宫殿、广场和陵墓为主。
汉代的宫殿建筑以郊祀的长羊殿、太学的师仪殿以及皇帝的宫殿为代表。
其中,长羊殿是一个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建筑,采用了木结构和砖石结构相结合的建筑技术,展示了汉代建筑师的巧妙设计和施工技巧。
而唐代建筑风格则更加多样化和开放,充满了浓厚的宗教和文化气息。
唐代的佛教寺庙是当时建筑风格的重要代表,如法门寺和大报恩寺。
法门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建筑庄严肃穆,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大报恩寺则以金刚殿为主体,充满了唐代建筑的壮丽和繁盛。
除了寺庙,唐代的宗教建筑还包括道观,如青城山的黄庭观和蜀中青城的天师府。
这些道观建筑采用了山水的自然环境,将建筑巧妙地融入自然之中,与山水相映成趣。
在庙宇之外,唐代的宫殿建筑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唐代的宫殿建筑注重对称和均衡,每个建筑都充满了艺术和文化的气息。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大明宫。
大明宫是唐朝的宫殿建筑群,规模宏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
除了宫殿和庙宇,汉唐建筑风格还充满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些重要的寺庙和宫殿都有独特的壁画和雕塑,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文关怀。
唐朝盛行诗歌和音乐,所以建筑也经常被用作诗人和音乐家的创作场所,从而使建筑与文化紧密相连。
此外,汉唐建筑风格还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唐代的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和砖石结合的建筑技术,使建筑更能适应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而一些重要的建筑群,如洛阳白马寺,更是将建筑与自然风光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景观。
总结起来,汉唐建筑风格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汉代建筑风格注重宫殿和陵墓,唐代建筑风格则更加多样化,充满了宗教和文化元素。
汉唐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记忆。
汉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汉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汉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汉代建筑追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例如汉长安
城的规模就非常大,气势恢宏。
同时,汉代建筑还注重建筑空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通过不同高度的建筑和错落有致的布局,营造出更加丰富的空间效果。
2.建筑造型俊美,庄重大方。
汉代建筑的造型非常注重美学的表现,建筑的轮
廓线和比例都非常协调,俊美而庄重。
同时,汉代建筑还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通过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营造出更加优美和谐的整体效果。
3.建筑装饰华丽,雕刻精巧。
汉代建筑的装饰非常华丽,雕刻技艺精湛,各种
图案和纹样都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
这些装饰不仅美化了建筑本身,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4.建筑结构创新,技术精湛。
汉代建筑在结构和技术方面也有很大的创新,例
如汉代的木构架建筑结构,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梁柱和斗拱,使得建筑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和更强的地震力。
同时,汉代建筑还注重建筑内部的通风和采光,使得建筑更加舒适宜人。
汉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雄伟壮观、华丽精致、结构创新和技术精湛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汉代建筑风格

汉代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汉代建筑风格被认为是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厚影响力的一段历史。
汉代建筑风格以其简洁、典雅的特点,形成了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篇章。
一、汉代建筑的特点汉代建筑风格在古代建筑中的优雅和独特之处在于其特有的民族气息和浓郁的文化底蕴。
首先,汉代建筑注重自然与人工的结合。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汉代建筑师更倾向于使用天然材料,如石头、木头和黄土,以适应地方气候和资源的特点。
其次,汉代建筑追求简洁、稳定的结构,以保证建筑的安全和耐久性。
同时,建筑师还注重以纪念和纪念陈列的方式来展示历史和文化。
二、宫殿建筑汉代宫殿建筑是当时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
以洛阳宫为例,这座宫殿建筑以其宏伟的规模和复杂的构造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洛阳宫主体建筑群呈“函”字型布局,中轴线上设有多个重要建筑,如景宗殿、华盖殿和望恒殿等。
各个建筑之间以回廊连接,形成了宫殿群的整体风貌。
汉代的宫殿建筑在建筑风格上注重夯土墙和木构结构的应用,使整个建筑更具汉代特色。
三、寺庙建筑汉代寺庙建筑也是当时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
汉代寺庙建筑在设计上注重塑造宏伟而雄浑的氛围,通过锦绣楼、山门和塔庙等建筑元素的组合来营造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
例如,白马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佛教寺庙,其建筑风格简洁、大气,融合了佛教与道教的元素。
寺庙的大雄宝殿是汉代建筑风格中的重要代表,其宽敞明亮的空间和精美细致的雕塑装饰显示了汉代建筑师的高超技艺。
四、宅院建筑汉代宅院建筑是一种以庭院为核心的传统建筑形式。
宅院建筑以宁静、舒适的氛围为特点,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精心的装饰来营造居住环境。
典型的例子是双拱式建筑,这种建筑形式突出了对中轴线的重视,以及对对称和平衡的追求。
另外,汉代宅院还注重绿化和花园的设计。
如王莽故居就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而闻名,其中种植了各类名贵花卉,使建筑与自然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汉代风格。
总结:汉代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汉朝的艺术与建筑成就

汉朝的艺术与建筑成就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在艺术和建筑领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汉朝的艺术与建筑成就在当时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然被人们所称道。
一、绘画艺术的繁荣汉朝时期,绘画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为主,强调自然景色的生动表现,并且注重画面的构图和细节的描绘。
著名的汉代画家张良所作的《洛神赋图》便是绘画艺术中的经典之作,它以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生动地表现了洛神的神态和气质。
二、陶瓷艺术的卓越汉代的陶瓷艺术以青瓷和白瓷为代表,制作工艺精湛,图案装饰独特。
青瓷以其独特的釉色和温润的质感而闻名,有着广泛的用途,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白瓷则以其精致的质感和简约的设计而成为贵族和士人的最爱。
在汉朝,陶瓷艺术达到了巅峰,对后世的陶瓷制作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三、建筑艺术的壮丽汉代的建筑艺术以宫殿、陵墓和庙宇为代表,建筑风格庄重大气。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河南郑州的郑开司马迁陵,它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墓葬,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建筑工艺精湛。
这座陵墓的建设不仅体现了汉朝帝王陵墓的规模和庄严,还体现了当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
四、雕塑艺术的繁盛汉代的雕塑艺术以石雕为主,石刻技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汉代的石刻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广泛,从动物、人物到器物等应有尽有。
著名的石刻作品有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这个世界文化遗产以其高度精湛的石雕技艺和丰富多样的题材而闻名于世。
总结:汉朝的艺术与建筑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汉代的绘画、陶瓷、建筑和雕塑艺术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对后世艺术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艺术成就体现了汉朝时期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智慧,也体现了汉文化的繁荣和辉煌。
通过对汉朝艺术与建筑成就的研究和传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古代中国历史建筑的风格与特色

古代中国历史建筑的风格与特色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代表之一。
古代中国的建筑风格与特色独具特色,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审美追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古代中国建筑风格和特色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性建筑。
一、汉代建筑风格与特色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建筑艺术得到迅猛发展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建筑的规模和高度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形成了跨越时空的永恒艺术形态。
汉代的建筑风格特点是大气雄伟、美观大方,突出了力量、稳定和金属线的感觉。
在汉代建筑中,有一种独特的建筑手法——栈桥。
栈桥是一种悬挂在山崖和河面上的桥梁,它连接两个山丘,依山傍水,形态优美,可谓是汉代建筑高峰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汉代建筑中的楼阁,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广泛发扬,被作为中国建筑的代表性形象之一。
例如,北方的世界文化遗产木塔、颍川钧庐等均为汉代楼阁建筑的代表。
二、唐代建筑风格与特色唐代是古代中国建筑艺术的黄金时期之一,其建筑风格与特色在世界范围内也广受赞誉。
唐代建筑的风格以庄严、宏伟、雄浑、秀美为主,体现了唐代的国力强盛和文化繁荣。
唐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宫殿建筑的大量应用。
唐代皇宫作为当时的建筑巨型,其宫殿建筑远远超过以往的建筑规划,模式更为多样,以平面结构的变化、建筑比例的协调和装饰细节的精细见长。
唐代建筑中,还出现了一种特定的建筑形式——观音楼。
观音楼是一种多层楼阁式建筑,形体气势恢宏,因其高大的建筑身和洁白的色调,被作为唐代佛教建筑的代表之一。
三、明代建筑风格与特色明代是中国建筑艺术的又一重要时期,为中国建筑艺术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巅峰之作。
明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是庄重肃穆、精细华美,注重规划、布局和造型的完美协调。
明代建筑中,以紫禁城为代表的宫殿建筑震撼人心,不仅体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高超技巧,更突出了皇权的权威和壮丽的国家气派。
此外,明代建筑中还常见壁画和石刻,以繁密的图案、优美的造型、精湛的技巧和强烈的装饰特征让人难以忘记。
汉代风格的设计理念

汉代风格的设计理念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段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建筑与设计艺术的高峰期之一。
汉代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宫殿、园林、家具、陶瓷等多个方面,其特点是注重实用性、自然性和简洁性。
首先,汉代的设计理念注重实用性。
宫殿建筑、园林布局和家具设计都追求舒适实用,注重功能性和人性化。
例如,太学、太初殿等宫殿建筑布局合理、空间利用充分,同时保留了传统宫廷建筑的庄严肃穆之感。
园林中的假山、湖泊等也都是合理设计并具有实用价值的景观元素。
家具设计注重人体工学,留出合适的空间供人使用,使人们在使用中感到舒适和便利。
其次,汉代的设计理念追求自然性。
汉代设计师致力于模仿自然界的形态和色彩,力求使设计作品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在宫殿建筑中,常常出现山形、云纹、天花等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的装饰元素。
园林中的假山、湖泊等景观设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将山水揽入园中。
家具和陶瓷的装饰常常采用自然界的图案和色彩,如花卉、禽鸟、山川等,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最后,汉代的设计理念以简洁为核心。
传统汉字的简练、凝练风格影响了汉代设计师的创作思路。
宫殿、园林、家具和陶瓷等设计作品都力图用简易的形式表达复杂的内涵。
宫殿建筑檐维简洁明快,装饰层次简练而不失华丽。
园林中的假山、池塘等景观处理简单大方,弱化了繁复的装饰,突出了整体格局的美感。
家具的造型简洁大方,注重对称美和空间感。
陶瓷的器形朴实无华,多为简单的碗、罐、盘等,装饰多以简洁的线条和纹饰为主。
总的来说,汉代风格的设计理念具有实用性、自然性和简洁性的特点。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在汉代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且对后来的设计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设计和建筑的高度成就,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追求。
汉朝建筑特点

汉朝建筑特点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建筑风格独特而精致。
汉朝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布局、结构、材料和装饰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汉朝建筑的特点。
一、布局汉朝建筑的布局以府宅和宫殿为主,形成了完整的建筑体系。
在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宫殿成为君主权力的象征,府宅则是贵族富商的居所。
汉朝的宫殿布局以中轴线为主,被称为“坛制”。
这种布局是基于中国古代宇宙观的体系,即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轴线上的建筑物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比例进行布局,形成了宫廷建筑群。
二、结构汉朝建筑的结构主要以木结构为主,但同时也采用了石构造。
汉朝人善于利用土木工程技术,施工技术相对成熟。
在修建宫殿和府宅时,通常采用木石结构的混合形式,以保证建筑的稳固性和美观性。
汉朝建筑的屋顶是其独特之处。
它以悬山式屋顶为主,即将斜面屋顶的四个角翘起,形成屋脊,给人一种悬浮的感觉。
这种屋顶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感,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方便排水并增加通风效果。
三、材料汉朝建筑的材料主要以木材为主,尤其是采用了硬质材料如楠木和樟木。
这些木材质地坚实、耐腐蚀,并且易于加工和雕刻。
同时,汉朝人还使用了石料、砖块和土壤等。
四、装饰汉朝建筑的装饰非常讲究,主要体现在雕刻和彩绘上。
汉朝人善于雕刻,经常在建筑的柱子、梁、橱窗等部位进行雕刻,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和纹饰。
这些雕刻既美观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彩绘是汉朝建筑装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墙壁上常常采用艳丽的色彩进行绘制,色彩鲜艳而又富有层次感。
彩绘往往以宫廷人物、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为题材,呈现出一种隆重而庄严的氛围。
综上所述,汉朝建筑展现了中国建筑的卓越艺术水平和审美追求。
其布局合理、结构稳固、材料讲究和装饰精美,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建筑艺术的独特理解和创造力。
汉朝建筑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
通过对汉朝建筑特点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
设计概论论述汉代实用与美600字

设计概论论述汉代实用与美600字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发展阶段之一。
在汉代,实用与美的结合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概念,在建筑、服饰、陶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首先,在汉代建筑方面,实用与美的结合体现在宫殿、寺庙、城墙等建筑物的设计与布局上。
比如,汉代建筑讲究建筑结构的稳固与合理,建筑材料的选用也注重实用性,如使用砖石等耐久性较强的材料。
同时,在建筑的美感上,汉代注重对称与比例,追求整体的和谐与美观,体现了实用与美的完美结合。
其次,在汉代服饰方面,实用与美的结合表现在服饰的款式、面料、色彩等方面。
汉代服饰注重实用性,以适应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
同时,汉代服饰的美感也得到了高度重视,服饰的款式多样,面料精美,色彩丰富,凸显了时代的风貌,体现了实用与美的结合。
另外,在汉代陶瓷方面,实用与美的结合呈现在陶瓷器的形状、纹饰、釉色等方面。
汉代陶瓷器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汉代陶瓷器的造型多样,既满足了实用的功能,又展现了独特的美感。
纹饰方面,汉代陶瓷器多以花鸟、人物、动物等为题材,纹饰精美而细致。
釉色方面,汉代陶瓷器的釉色丰富多样,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
总体来说,汉代实用与美的结合体现在各个方面,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服饰、陶瓷等领域。
这种理念对于后世的设计与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的设计概念强调实用性与实际效果,注重审美与艺术的体现,这种思想为后世的设计师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如今,我们也可以从汉代设计中汲取灵感,将实用与美的结合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创作中,创造出更加优雅、实用的作品。
浅析汉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和风格

浅析汉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和风格【摘要】汉代建筑艺术是中国建筑史上重要的一环,具有独特的设计思想和风格。
在设计思想方面,汉代建筑注重实用性,追求稳重大气的风格,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其主要特点包括结构简洁稳固、装饰精美、布局合理。
汉代建筑风格的主要特征包括屋顶多采用歇山式,建筑结构多为木质。
汉代宫殿建筑规划合理,重视建筑层次和排列顺序;寺庙建筑则注重建筑雕刻和装饰艺术;民居建筑则体现了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社会地位。
汉代建筑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代建筑艺术以其独特的设计思想和风格,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关键词】汉代建筑艺术、设计思想、风格、地位、特点、宫殿建筑、寺庙建筑、民居建筑、规划、布局、影响、意义。
1. 引言1.1 介绍汉代建筑艺术的背景汉代建筑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与汉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
汉代建筑艺术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建筑艺术的发展受到了当时社会繁荣的影响。
汉代是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经济发展迅速,对建筑艺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汉代建筑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繁荣。
汉代建筑艺术受到了前代建筑传统的影响。
在秦汉时期之前,中国已经有了悠久的建筑历史,包括殷商、周、秦等各个时期的建筑成就。
汉代建筑艺术在吸收前代建筑传统的基础上,又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汉代政治稳定,社会繁荣,这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汉代皇帝兴建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增加了对建筑技术和艺术的需求,同时也为建筑师和工匠提供了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
1.2 探讨汉代建筑艺术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汉代建筑艺术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代建筑艺术在设计思想、风格和技术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对后世的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的建筑艺术与技术革新

汉代的建筑艺术与技术革新汉代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其建筑艺术与技术在历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汉代时期,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中国的建筑技术和美学观念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建设方式、材料运用等方面探讨汉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技术革新。
一、建筑设计汉代建筑的设计整体呈现出一种富有韵味和特色的风格,从整体结构到细节处理都充满了艺术感。
在建筑结构上,汉代主要建造宫殿、庙宇、城墙等公共建筑。
宫殿和庙宇的平面结构呈长方形,前方为门户和广场,后方为主体建筑和后宫花园。
城墙采用的是高台式或内陷式,并采用了筑台石墙和掩土墙等结构形式。
在立面装饰上,汉代的建筑采用了浮雕、雕刻、壁画等多种方式来营造出雄浑、灵动、秀美的氛围,达到一种完美的视觉体验。
二、建设方式汉代的建筑施工方式相对于之前的时期来说更加优化和精细了。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严格的工期计划。
汉代的建筑工程有着明确的计划和安排,分阶段按计划施工,做到了预算、材料、人力的充分调配,同时采用木架移动和拼装的方式来解决施工中的高难度问题。
2、优秀的材料运用。
汉代所采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有石、木、土、竹等,利用这些原料,建筑工匠们发挥出了自己的巧思和技能,创造出了一系列的经典建筑坐标,如洛阳白马寺等。
3、识别优雅与实用的重要性。
在建造宫殿、城墙等建筑时,匠人们既要注重实用,保障内部功能的实现,又要注意尺度美感和精细切合度。
三、材料运用汉代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以石、木、土、竹等为主。
其中石材的运用,是了解汉代建筑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汉代石材的用处非常广泛,除了建筑本身的构造和装修之外,在广场和庭院中也有相应材料运用,可以说是汉代建筑材料使用中的主要代表。
石材的运用,除了在建筑中起到重要的传统结构功能和材料资本外,还在材料本身的精细以及建筑装饰材料的创新上充分发挥了作用。
同时,汉代的砖、瓦、木材也逐渐凸现出重要的作用。
总之,汉代建筑艺术与技术革新在古代中国建筑历史上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它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材料运用等方面,还在文化内涵、历史背景等方面有所体现。
简述汉代艺术的基本特征和美学风格

简述汉代艺术的基本特征和美学风格
汉代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重要的一段篇章,它有着独特的风格特征。
汉代艺术经历了立体造型早期、古装派、楚汉文化派、绘画大师派等几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唐为主要时期的汉代艺术发展系统。
汉代艺术的基本特征:
1、汉代艺术重视文化传承和神话传说,风格深受古文化的影响,并吸取西亚古代文明的精华。
造型优美、笔划精致、色彩斑斓、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多彩,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汉代艺术以凝练的线条勾勒出华丽的画面,重视立体感,注重空间结构,通过色彩明亮的调和,使艺术形式达到卓越的高度。
3、汉代艺术以精致的笔触表达出表现主义的画面,融合儒家思想,具有清新的空灵感,有一定的宗教性,反映当时宗教信仰的变化及其实践。
4、汉代艺术以圆润线条,将艺术形体描绘得极具立体感,重视表现技法,将不同色彩交融,构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使作品在古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简言之,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表现出表现主义、宗教信仰、立体造型以及融合古典文化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
- 1 -。
汉代民居建筑风格

汉代民居建筑风格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建筑风格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汉代民居建筑风格以实用性和实用性为主导,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同时融入了一定的艺术元素。
本文将介绍汉代民居建筑风格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
汉代民居建筑风格注重实用性,建筑结构简单而稳固。
一般来说,汉代民居建筑采用木结构,以梁柱相承的形式搭建。
屋顶多采用歇山式,即两侧坡度相对较大,中间有一个平坦的部分。
这种屋顶形式不仅能够有效排水,还能够抵御风雨的侵袭。
汉代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通常是四合院式,即由四个建筑物围合而成的院落。
院落中心通常有一个天井,用于采光和通风。
四合院式的布局使得整个建筑空间合理利用,同时也方便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汉代民居建筑注重室内外的连通性。
建筑内部常常有多个门窗,使得室内与室外的交流更加便利。
此外,汉代民居建筑还常常设置有庭院和花园,用于休闲和观赏。
庭院和花园的布置注重自然和谐,常常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出宜人的环境氛围。
汉代民居建筑的装饰风格简洁而精致。
建筑外墙常常采用灰色或白色的涂料,给人一种朴素而雅致的感觉。
室内的装饰主要以木质家具和壁画为主,木质家具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壁画则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故事,富有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汉代民居建筑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是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是汉代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建筑风格简洁而庄重。
寺庙的主体建筑为木结构,屋顶采用歇山式,整体呈现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氛围。
寺内的壁画和雕塑也是汉代艺术的重要代表,展现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风貌。
汉代民居建筑风格以实用性和实用性为主导,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同时融入了一定的艺术元素。
其建筑结构简单而稳固,平面布局合理,室内外连通,装饰风格简洁而精致。
洛阳白马寺是汉代民居建筑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展现了汉代建筑的特点和风貌。
汉代民居建筑风格的独特之处,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追求,也反映了汉代社会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汉代房屋建筑的特点

汉代房屋建筑的特点
汉代房屋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威思想与壮丽之美的追求:汉代建筑注重体现威严和壮丽的思想,追求建筑物的规模和宏伟。
这一时期的大型宫殿、庙宇等建筑,都体现出一种庄重、壮丽、崇高的美学风格。
2.从高台向楼阁的过渡:汉代流行高台建筑,即在夯土台基上建造多层木构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在汉代达到了顶峰。
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汉代后期逐渐从高台向楼阁过渡。
3.庭院布局的形成:汉代建筑组合出现了庭院布局的形式,即由房屋、围墙、廊院等组成的多进式庭院,形成了由主院、跨院、偏院等组成的建筑群。
4.独特的建筑类型——阙:阙是汉代建筑的标志性类型,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其雏型是古代墙门豁口两侧的岗楼。
5.重屋之境与屋顶艺术的追求:汉代建筑追求高大的立体感,房屋多采用重檐、重楼等形式,形成了重屋之境。
此外,汉代还注重对屋顶的装饰,出现了望楼、戏楼、仓楼、水榭、门楼等具有丰富变化的屋顶形式。
6.古拙生动的构建装饰:汉代木构技术的进步表现在梭柱、斗拱、额枋等结构构件的形式和比例上。
同时,汉代建筑装饰也极富想象力,如石雕、木雕、陶塑、壁画等,这些装饰手法共同营造了古拙生动的建筑风格。
总体来讲,汉代房屋建筑以其雄浑威严、壮丽崇高的风格,以及庭院布局、独特的建筑类型和古拙生动的构建装饰等特点,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
汉代建筑风格特点

汉代建筑风格特点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这个时期建造了许多宏伟的建筑。
汉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有哪些?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建筑材料的使用汉代建筑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木、石、砖和土。
其中,石材的使用比较少,主要用于建筑的基础和门楹、窗户等部分的修饰。
木材的使用比较广泛,主要用于结构和面层,以及屋顶、梁柱等部分的装饰。
砖的使用也比较多,特别是在城墙、宫殿等建筑中,常常采用厚砖来进行构造。
而土则常用于建筑的墙体、地面等部分的修筑。
二、建筑结构的特点汉代建筑的结构特点主要是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为主,石结构的使用比较少。
木结构是较早时期的建筑结构,汉代后期,砖木结构成为主流。
砖木结构的特点是利用砖石构造建筑基础,然后以木材为主要构件进行整体架构,最后再以砖石修饰整体结构。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灵活性强,可以适应不同的设计要求,并能够承受大的荷载。
因此,这种结构在汉代的宫殿、寺庙、城墙等大型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汉代建筑的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装饰上。
从外观上看,汉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建筑高大、重厚、雄浑,以及线条简洁、流畅优美。
这种风格体现在汉代建筑中的具体表现,如曲尺、榫卯、斗拱、藻井、雀替等。
这些元素以不同的组合和设计方式,形成了汉代建筑独特的外观特点。
从内部装饰上看,汉代建筑主要采用彩绘、泥塑、木雕、石雕等装饰方式。
在彩绘方面,汉代天花板上的藻井画是一大特色,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泥塑则常常用于宫殿、庙宇、墓葬等建筑的装饰,而木雕和石雕则常用于门窗、屋檐、楼阁等部分的修饰。
总之,汉代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结构的特点和建筑风格的特点上。
这些特点反映出了汉代建筑的技术水平和文化内涵,也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一笔。
秦汉帝国的建筑艺术与风格

秦汉帝国的建筑艺术与风格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是中国统一的开端,也是文化艺术的繁荣时期。
其中,建筑艺术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秦汉时期的建筑设计及其风格特点,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本文将详细介绍秦汉帝国的建筑艺术与风格。
建筑设计秦汉时期的建筑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宫殿和寺庙。
宫殿是帝王生活和行政活动的场所,寺庙更是宗教信仰和文化教育的场所。
1.宫殿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以宫墙、宫祠、宫门、殿堂、阁楼等各种建筑元素组合而成。
从结构上看,秦汉宫殿的特色在于“四合院”的形式,即多个建筑楼房围合一块,构成一个庭院,便于帝王们行走。
从文化和艺术方面来看,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亦有很强的文化内涵。
比如,在秦朝时期,秦始皇在宫殿中设置了“九龙池”,寓意君主的权威和威严,宫殿建筑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
2.寺庙在秦汉时期,寺庙被视为文化教育和宗教信仰的圣地,它们的建筑设计也十分注重宗教意义和文化内涵。
其中,代表性的建筑就是大雁塔。
大雁塔是秦汉时期设计的一座佛塔,其规模宏大,造型优美,内部装饰丰富,又有明显的印度风格,是中国佛教和建筑艺术的珍品之一。
它的建筑设计受到了北印度佛教建筑的影响,呈现出高大的塔楼形式和轮廓分明的九层石梯台。
风格特点秦汉时期的建筑风格独具一格,呈现出封闭、壮丽和浓重的气氛。
以下是秦汉建筑的几个特点:1.对称性秦汉时期的建筑设计,注重建筑的对称性。
很多建筑楼房都具备东西南北四面对称,内部不仅格局整齐,装饰比例也很合理。
2.坚固性秦汉时期的建筑设计十分坚固耐用,在主体结构中加入了大量石块和青石板,这使得建筑物不仅更加耐久,而且更加坚固。
同时,使用石料也能增强建筑物的雕刻工艺,使整个风格更加美观。
3.丰富的装饰秦汉时期的建筑装饰十分丰富。
在宫殿、寺庙等建筑中,经常看到大量的浮雕和雕刻,这些装饰物象征着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内涵,也为建筑艺术添加了一些新的元素。
4.高大宏伟秦汉时期的建筑风格以高大宏伟见长。
简述汉代艺术的基本特征和美学风格

简述汉代艺术的基本特征和美学风格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该时期的艺术呈现出独特的特征和美学风格。
汉代艺术在前秦和西汉两个时期得到了迅猛发展,不仅继承了先秦时期的艺术成就,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汉代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崇尚实用性。
汉代的艺术作品往往注重实用功能,追求实用性和实用价值。
例如,汉代的陶器、铜器和玉器大多用于日常生活和祭祀活动。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汉代的建筑也注重实用性,如汉代的宫殿、官府和墓葬建筑,都体现了实用性的要求。
汉代艺术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强调人文情感。
汉代的艺术作品不仅注重形式和技巧,更注重表达情感和内涵。
例如,汉代的石刻、壁画和漆器等作品,常常通过表现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装饰细节,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这些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使观者能够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之一是追求自然和谐。
汉代的艺术作品常常以自然界的景物和生物为题材,追求自然的美和和谐之美。
例如,汉代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常常描绘山水和花鸟的自然景色,通过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手法,表达出自然界的美和谐。
此外,汉代的音乐、舞蹈和戏曲等艺术形式,也注重自然和谐的表现,追求音乐、舞蹈和表演的和谐统一。
汉代艺术的另一个美学风格是尊重传统和历史。
汉代的艺术作品常常融合和发展了前代艺术的传统和历史。
例如,汉代的陶器、铜器和玉器,往往融合了先秦时期的工艺和风格,同时又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形式和风格。
此外,汉代的建筑和雕塑等艺术形式,也往往融合了前代艺术的传统和历史,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和发展。
汉代艺术具有崇尚实用性、强调人文情感、追求自然和谐以及尊重传统和历史的基本特征和美学风格。
这些特征和风格不仅反映了汉代社会和文化的特点,也体现了汉代人民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创造力。
通过研究和欣赏汉代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汉代的文化和精神风貌。
汉唐风格建筑外观设计理念

汉唐风格建筑外观设计理念汉唐风格建筑外观设计理念汉唐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魅力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这种建筑风格在现代建筑中仍然非常受欢迎。
我认为,汉唐风格建筑的外观设计应该符合以下几个理念:第一,回归自然。
汉唐风格建筑注重与自然融合,建筑雄伟壮观的外观应该通过细节的巧妙处理来表现出与自然的和谐。
例如,可以运用大量的木材、石材等天然材料,将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使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互相辉映。
第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现代社会对于建筑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建筑既体现传统的经典之美,又具有现代化的功能和元素。
因此,在汉唐风格建筑的外观设计中,应该巧妙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化的建筑技术相结合,既保留了传统的风格特色,又展现了现代建筑的创新和科技感。
第三,强调建筑的尊贵与庄重。
汉唐风格建筑是帝王贵族所居住的宫殿和庙宇建筑,因此其外观设计应该体现出尊贵高贵的气息。
可以通过巧妙运用宫廷式的建筑元素,如琉璃瓦、飞檐斗拱等,以及金碧辉煌的彩画、雕刻等装饰,使建筑的外观显得庄重而尊贵。
第四,注重建筑造型的精细与繁复。
汉唐风格建筑注重建筑造型的精细和繁复,这一点在外观设计中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运用复杂而精美的雕刻、浮雕等装饰艺术来丰富建筑的外观,使之更加细腻而有质感。
第五,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色彩是建筑外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来突出汉唐风格建筑的特点。
可以选用古朴的原色调,如红、黄、绿等,通过色彩的层次变化和对比来丰富建筑的外观效果。
总结起来,汉唐风格建筑的外观设计理念是回归自然、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尊贵与庄重、精细与繁复以及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通过这些理念的践行,可以使汉唐风格建筑的外观设计更具魅力和独特性,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之美。
汉代时期的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

汉代时期的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汉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的发展阶段之一。
汉代的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是我国古代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汉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汉代建筑艺术与秦代类似,以木结构建筑为主,重视规划和条理性,同时融合了古代文化的精髓,使其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与此同时,汉代建筑艺术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缀饰造型汉代建筑不像秦代那样单调,其缀饰造型比秦代更复杂,除了龙骨等基本结构以外,还采用斗栱、藻井、净梁等造型,以减轻建筑的重量,同时也能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
此外,在建筑的檐口处还加入了离心花等多种图案,以突显建筑的装饰效果。
二、遣水功用汉代建筑中,为了避免建筑倒塌,通常在建筑的下面开有虹吸式排水系统,以将建筑底下的水流垂直排出,并防止因积水导致的建筑倒塌。
这种排水系统在汉代中被称为“遣水玩”,除了实用外,也增强了建筑的艺术感。
三、太极图案汉代的建筑装饰中,太极图案也经常被运用到建筑构造中,这是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
按道教思想,宇宙万物皆由阴阳两极所构成,因此在建筑中运用太极图案,既呼应了宇宙的结构,也增强了建筑的神秘感。
汉代城市规划的特点早期汉王朝时期,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主要以军事基地和官员居住区为主,城市往往是不规则的,没有明确的格局。
到了汉武帝时期,由于国家的迅速发展,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逐渐得到加强。
一、规模化城市开发汉代时期城市规划更加注重城市的规模,城市一些大型的公共设施开始得到兴建,如宫殿、城墙、市场、官府等等,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
同时,汉代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城镇的分布,为城市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城市供求平衡汉代城市规划中,主要强调了城市的供求平衡,形成了房产市场的基础,同时也影响了日后的城市发展。
在那个时代,城市的扩张主要靠人口自然增长和生产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供求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3-1387(2007)01-0019-05浅析汉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和风格孙 王君1,2(1.淮阴师范学院美术系,江苏淮安223001;2.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 要:摘要:从对汉代文明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儒家思想、阴阳五行宇宙观和齐、楚文化因子说起,分析了其在汉代建筑艺术中的充分体现和运用,并总结了受其影响所形成的设计思想和艺术风格,旨在为全面把握汉代艺术设计和当代建筑艺术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儒家思想;阴阳五行;齐、楚文化;汉代建筑;设计思想;艺术风格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在汉代文明的宝库中,建筑艺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汉建筑与秦建筑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对后世建筑以及汉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影响广博而深远,汉建筑所蕴涵的设计思想和表现出的艺术风貌,无疑在汉代艺术设计中具有典型意义。
在汉代社会广阔的舞台上,儒家思想、阴阳五行宇宙观和齐、楚文化因子等扮演了重要角色,包括汉代建筑在内的艺术设计也带有其深深的烙印。
因此,通过对汉代建筑艺术设计思想、艺术风格的梳理和总结,无疑能为全面把握汉代艺术设计和当代建筑艺术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一、影响汉代建筑艺术的主要思想及文化1.独尊地位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学术中创立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
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儒家思想便成为汉代国统之学。
“儒家思想与学术的基本取向是在对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探讨,儒家思想考虑的往往不在物质利益,而是首先从社会安定,以及人的思想意识着眼,对造物成器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规范和渗透。
”[1]可以说,儒家思想虽然没有对美学、设计艺术学做出更多更直接的贡献,但是它强调的“仁义”、“礼乐”、“伦理道德”的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一个完全理性的理论基础。
汉武帝时期所独尊的儒家思想,是一个已经经过整合了各种思想并且包含着神性思想的儒家思想了,汉武时期的儒家思想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这恰恰为汉代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2.阴阳五行的宇宙观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颇具影响力的学说。
“中国古代试图解释宇宙的结构和起源的思想中有两条路线,一条见于阴阳家的著作,一条见于儒家的无名作者的‘易传’。
前者传有《洪范》和《月令》,强调五行而不提阴阳,‘易传’则强调阴阳,对五行只字未提。
到了西汉史学家司马谈的时代,这两条思想路线已经相互混合了,所以《史记》把他们合在一起称为阴阳家。
”[2]阴阳五行成了汉代人的宇宙观。
在汉代人看来,整个宇宙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为一,又可以从基质上把握为二(阴阳),还可以把握为四(四时、四象)、五(五行)、扩展为八(八卦),为十(十端),衍展为六十四(六十四卦),为万物。
整个宇宙构成了一个有秩序、逻辑、层次又可伸缩、加减、互通、互动的整体。
不同事物既有竖向的联系,又有横向的互通,在此基础上构成了生理与心理的、情感与道德的互渗,色、声、味的趋同,自然与社会的互动,时空的合一,抽象与具体的 收稿日期:2006206217作者简介:孙 王君(1965-),女,江苏淮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
2007年1月第9卷第1期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 )Jan.2007V ol.9,N o.1互转,人与鬼、神、帝的同质,一句话:“天人感应。
”汉代人所建构的宇宙体系,不单纯是一个自然界的体系,而是把社会、政治、道德、法律、文艺融入其中的天人互动体系,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建筑艺术在内。
汉代的这种互动互感的宇宙图式,既为建筑艺术容纳万有的特点提供了哲学基础,又为建筑风貌奠定了内在的逻辑构架。
3.齐、楚文化因子可以说与汉代大一统思想共生的是一种容纳万有的想象心灵。
这种心灵,源于远古以来伏羲蛇身、黄帝四面的深厚传统。
并在与风起云涌的先秦精神、各种环境和矛盾的碰撞与交融中不断生长。
最突出的是齐文化和楚文化。
齐,地处海滨,海市蜃楼景象,海外奇谈风情,滋润了齐人的想象力,形成了独特的海滨文化,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蓬莱神话系统。
《庄子・逍遥游》说:“《齐谐》者,志怪者也”,可以表明齐文化的世界图式和思维方式有着自己的特点。
齐文化在秦统一后为秦皇所重视,并为汉武所热中,很好地融合在汉文化之中。
在谈到楚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时,李泽厚先生说的好:“楚汉不可分。
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
项羽被困‘四面楚歌’,刘邦衣锦还乡唱《大风歌》,两汉宫廷中始终是楚声作主导,都说明了这一点。
汉楚文化(至少在文艺方面)一脉相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3]楚文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因其历史和地理环境而留存着大量原始巫风,屈原在《九歌》里为我们显示了一个神的谱系。
在《离骚》、《远游》中,天上与地下、历史与今天、神人与世人完全并列在一个完整的叙述故事里。
《山海经》里山山水水、神神怪怪罗列其中,充满了神话幻想,这样一个世界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把握和表达方式,又恰因在历史的实际演化中而构成了汉代艺术思维的一个主要因子。
二、从设计思想看建筑风格的取向1.重威思想与壮丽之美的追求“汉承秦制”并以儒家思想为治国的指导思想,设计思想上恪守着先秦的“政教功能”,通过建筑形式来显示占有天下、统治天下、威慑天下的思想,成为汉代建筑营造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八年,丞相萧何“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
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
且夫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高祖乃悦。
”萧何的“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思想,是汉代儒家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也是对孔、荀思想的一脉相承,孔子曾说:“君子不重则不威。
”(《论语・学而篇第一》)喻示外在对内含、形式对内容的重要性。
荀子也曾将这一思想发挥到安邦定国上,发挥到君权、王权上。
他认为:“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不足以禁暴胜悍也。
”(《荀子・富国》)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汉代建筑中壮丽之美的追求,并不仅仅是源于审美需要,更是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
在儒家看来,壮丽的形貌能够产生重威的效果。
反过来说,要达到重威的效果,就应该在建筑设计中追求壮丽之美,而壮丽之美的生成需要一定的“量”作基础,“量”是壮美的必要条件,建筑的“量”主要是指体量、数量、空间的占有量。
因此,为了达到“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思想要求,汉代宫殿、庙宇建筑设计真正达到了华靡伟大、遍于大地、空前绝后的地步,西汉之初开始建造长乐宫、未央宫[4](见图1)、建章宫等大型宫殿数座。
武帝时扩建上林苑,占地超过3500平方公里,其规图1 陕西西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前殿复原设想图模之大,前所未有。
而作为高大建筑负空间存在样式的帝王、勋贵墓,既在地下进行工程浩大的营造,也在地表留下成系列的纪念性建筑物。
咸阳原上汉武帝茂陵庞大无比,陵墓每边长23002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米,封土高达46.5米。
霍去病的陵墓设计“为冢像祁连山”气势壮阔,都有显示“非壮丽无以重威”之意,即使是在一些小的建筑物件上,如汉代四神瓦当的形象设计,线条粗壮有力,形体奔放而富有张力,气势非凡,不难看出个中深含其意。
对此,鲁迅先生评价说:“深沉雄大”[5]。
在“非壮丽无以重威”的儒家思想指导下,汉代宫殿、庙宇等建筑设计走向了壮丽宏大的艺术风格。
2.礼治思想与礼制规范汉武时期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礼治思想仍然渗透到社会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筑作为“礼”的一项内容,成为统治阶级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工具,包含“礼”的内容的建筑营造主要是通过礼仪制度和伦理道德思想加以规范的。
儒家把建筑设计中的技术的“准绳”、“规矩”和思想上的“准绳”、“规矩”进行很好地融合,成为统一完善的规范,使实用性和思想性得到高度的的统一。
“从王城到宫府宅院,无论在内容、布局、外形上无一不是依据‘礼制’进行安排的,在构图和形式上也是以充分反映礼制精神为最高追求。
”[6]汉代全国的建筑按照一定的等级规定,统一化、标准化,构成错落有致而又尊卑有序的等级尺度,重要建筑的入口前均有阙。
阙是城门外或宫殿、衙署、祠庙、陵墓等建筑群最前方表示威仪、等级的建筑物[7](见图2)。
明堂辟雍和宗庙是最具代表性的礼制建筑物[8](见图3),明堂是帝王宣布政令、祭祀天地祖图2 汉石阙数种图3 汉长安南郊礼制建筑中心建筑复原图先活动的“布政之宫”,格局异常严整,呈“井”字形,构成一个九宫格的层层空间,所谓明堂“九室”,也有说“五室”的格局,既是形制的规范,也是思想的规范,“明堂辟雍是两汉和新莽统治者,以恢复周礼为名,将神化了的儒家学说结合阴阳五行设计建造的高度理想化的礼制建筑样式,而成为封建皇帝至高权力的象征。
”[9] 礼制作为汉代“一以贯之”的至高无上的官方等级规范,不仅是一种深层的原型概念,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人群之观念与行为的由内到外的同构关系。
同时,也将设计理论和实践最大限度地统摄在这个庞大的体系当中,使诸如建筑的形制类型、功能结构和标准以及色彩、造型、意境、美学等因素都无不为阐释这一秩序和规则之趋于稳定性、一贯性,并体现出独特的风格与特定的美感。
贡布里希在他的《秩序感》(第二版)序言中写道:“有一种‘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现在所有的设计风格当中。
……这不仅因为它们的环境在总体上是有序的,而且,因为知觉活动需要一个框架,以作为从规则中划分偏差的参照。
”[10]由此来看,汉代建筑设计中礼制规范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便不言而喻了。
3.阴阳五行与建筑的内在精神气度如果说汉代儒家思想为建筑设计提供了设计的宗旨,那么阴阳五行思想就为汉代建筑定下了具体的模式,即一切设计应以能与天地相通,能够“天人感应”达到“天人合一”。
汉代建筑这种运作模式的选择和成功运作,实质上是暗含了汉代人的一种精神气度,那就是“容纳万有,并吞八荒。
”《礼含文嘉》云汉明堂建筑:“上圆象天,下方法地,八窗法八风,四达法四时,九室法九州,十二座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气,七十二牖法七十二候也。
”《汉说》曰未央宫:“苍龙白虎,12第1期 孙 王君:浅析汉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和风格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汉张衡在《西京赋》中曰:“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
”在《东京赋》中曰:“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
”从以上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建筑象天法地把设计与对天象的体认结合起来,使地上建筑不仅在外在布局上模拟天象,更主要是在内在法则和根本规律上(阴阳五行)也做到了同构对应,互动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