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观察月相》教案

《观察月相》教案

《观察月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月相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掌握月相的分类和周期规律;- 能够通过观察和绘制月相图来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月相的概念和分类;- 月相的周期规律;- 观察和绘制月相图。

2、教学难点:- 理解月相形成的原因;- 理清月相变化的周期规律。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 PowerPoint课件;- 月相观察记录表;- 星图或模型;- 彩色画笔和绘图纸。

2、教师准备:- 熟悉月相的知识和观察方法;- 确保教学资源齐全;- 打印好所需的教材和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 利用幻灯片向学生介绍月相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月相的好奇和兴趣;- 通过星图或模型展示月相的分类和周期规律,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讲解月相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月相指的是月球表面被太阳照射的不同部分所显示出的形态;- 月相是由月球绕地球运动及其自转引起的;- 月相变化的原因是月球本身没有光源,只能反射太阳的光线。

3、讲解月相的分类和周期规律:- 介绍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月相变化的周期规律,即约29.5天为一个周期。

4、观察和绘制月相图:- 指导学生在不同时间观察月相,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月相图,体会月相变化的规律。

5、实地观察月相:- 组织学生在夜晚到户外观察月相,用望远镜或肉眼观察;- 帮助学生理解月相的实际呈现和观察过程。

6、分组讨论和展示成果:-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分享观察月相的结果;- 每组选取一位学生展示他们绘制的月相图,并做简要解释。

7、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化学生对月相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拓展。

《1.4观察月相》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二年级上册

《1.4观察月相》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二年级上册

《观察月相》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相的概念,掌握观察月相的方法,能够记录并分析月相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讨论、总结等步骤,学会观察月相的方法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天文现象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树立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观察月相的方法,记录并分析月相的变化。

2. 教学难点:理解月相变化的原理,探索月相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不同时间段的月相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一个适合观察月相的场所,如学校的天文台或阳台。

3. 准备一些记录月相变化的表格和工具,如笔、纸、相机等。

4.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看月相变化的视频,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2. 揭示课题:月相的变化。

(二)探究新知1. 了解月相的概念。

通过观察月亮的形状,了解什么是月相以及月相的变化规律。

2. 介绍观察月相的方法和工具(如望远镜、手电筒、透明球等)。

3. 学生分组观察月相,记录数据和观察结果。

4. 分享各组的观察结果,讨论月相的变化规律。

5. 教师总结:月相的变化是由月球绕地球公转引起的,不同的月相阶段对应不同的时间和季节。

(三)拓展应用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月相与天文、气象、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2. 制作简易望远镜或观察月相的实验,尝试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3.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利用月相预测天气变化或指导农业生产等。

(四)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意义。

2. 布置作业: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记录数据并分析其规律和特点。

通过的观察和记录,思考月相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2. 布置作业: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我们可以布置学生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并记录数据。

以下是可能的结尾内容: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们将能够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统编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观察月相 》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观察月相 》教案教学设计
(2)观察方法指导:记录下观测的时间,观测的地点,看到的月球是什么样的,就画什么样子,没有看到或忘记观察了,就不要凭空想象。
(3)记录方法指导:在前期至少连续一周的观察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从教科书的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即可。
(4)完成活动手册记录单的部分内容。可以根据班级记录单上的进行记录。
继续观察月相,完成长时间的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
4.观察月相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上半月 由缺到圆 亮面在右边
下半月 由圆到缺 亮面在左边
教学反思
注:所有填写的内容字体都用小四号仿宋。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表格内设计好的字体、格式不许改动。
2.观察、描述月相
(1)月相是月亮在每个农历月中的形状变化,接下来请你仔细地观察月相你有什么发现?
(2)你认为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怎样的?
(3)交流发现,月相图排序。
板书:上半月 由缺到圆 亮面在右边
(4)推测下半月的月相。
(5)出示下半月月相图课件。
板书:下半月 由圆到缺 亮面在左边
四、研讨
1.请部分学生在投影上展示活动手册。
统编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月相》教案
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教学单元
第一单元 我们的地球家园
总(7)课时
课题
4.观察月相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月相是变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连续几天持续观察月相。
2.会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
3.能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
科学态度目标
1.对观察记录月相等活动感兴趣。
2.能坚持客观及时的记录。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观察月相》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观察月相》教案教学设计

《观察月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

2.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科学探究目标1.能参与观察月相变化的过程。

2.会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1.对观察记录月相等活动感兴趣。

2.能坚持客观及时的观察记录。

【教学重难点】会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月相图片。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在课前至少提前一周布置观察月相的任务,并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记录观察到的月相。

讲解教材上记录月相的两种方法。

二、导入1.(PPT展示几幅不同地方拍摄的含有不同月相的景观照)同学们,你们看看老师展示的这几幅图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会发现都有月球)2.这几幅图里的月球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形状不同)3.教师小结:由于月球本身不能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因此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也就是月相。

月相是变化的。

设计意图:展示不同地区月相的照片,让学生通过找月相的相同点,自然地引出对月相的关注。

再通过找月相的不同点,初步建立“月相是变化的”认识,为后面研究月相的变化规律奠定基础。

三、探究活动1.我们先来看一组月相的图片(PPT展示图片),请你们先观察这些月相并思考一下如何描述这些月相。

2.全班交流。

(学生描述月相)3.教师小结。

4.现在,请你们整理小结之前在家观察的月相记录,思考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描述月相不仅可以再次强化学生对于“月相是变化的”的认识,同时可以让学生对月相形成具象的认识,为后面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奠定一定的词汇基础。

整理课前在家观察月相的记录,可以为学生自主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奠定基础。

四、总结与反思1.同学们都已经整理好记录了,老师请同学到投影前展示交流。

在展示交流时需要说明两个问题:①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②连续观察几天,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2.学生投影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并就两个问题进行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观察月相》教科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观察月相》教科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观察月相》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材第14课《观察月相》。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月相的概念,认识月相的基本形态,学习月相变化的原因,通过观察实践活动,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月相的概念,知道月相的形成原因。

2. 观察并描述月相的基本形态,理解月相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对天文现象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月相的概念、形成原因以及观察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球模型、手电筒、月相卡片。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月球模型和手电筒,模拟月相变化,引发学生对月相现象的兴趣。

2. 讲解月相概念结合教材,讲解月相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形成原因。

3. 观察月相分组进行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月相的变化过程。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月相变化规律。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画出所观察到的月相,并进行分享。

7. 创作月相画学生利用彩纸和画笔,创作一幅月相画,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2. 月相的形成原因3. 月相变化规律4. 观察实践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绘制成月相变化图。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完成月相变化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月相的概念、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天文现象,了解其他天文知识,如星座、行星等。

组织天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2. 观察月相的实践活动。

3. 作业设计: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绘制成月相变化图。

一、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1. 利用直观教具,如月球模型和手电筒,模拟月相变化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月相变化的原因。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我们的地球家园《观察月相》教科版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我们的地球家园《观察月相》教科版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我们的地球家园《观察月相》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书《我们的地球家园》章节中的《观察月相》一课,主要内容如下:
1.认识月相:了解月相的概念,观察月相变化,如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等。
2.探究月相变化原因:引导学生思考月相变化的原因,如地球、月球、太阳的相对位置关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月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5.培养合作意识:在观察月相活动中,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月相的概念及变化规律:让学生掌握月相的基本知识,理解月相变化的过程,如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月相变化规律和地球、月球、太阳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动画演示和实物模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月相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月相会变化?”。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模拟地球、月球、太阳的运动关系,观察月相的变化。
3.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月球的大小、形状、表面结构等。

(2024秋)科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观察月相》教案

(2024秋)科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观察月相》教案

第4课观察月相课型观察探究课课时1课时学情分析通过生活经验和课外阅读,大多数学生知道月相是变化的,但对具体的月相变化过程是模糊的。

本课通过实际观察让学生确认月相是变化的,并且能用画图的方式连续记录描述观察到的月相,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

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是个挑战,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际观察,了解月相就是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

*知道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和分析观察到的月相,认识到不同夜晚的月相是不同的。

探究实践:*在实际观察中,能用图画或剪贴等方法来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

态度责任:*通过持续观察月相的变化,实事求是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培养观察月相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知道月相是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难点能坚持客观及时的记录月相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月相图片学生准备白色圆纸片(若干)、铅笔、橡皮、剪刀、胶棒、学生活动手册、实验记录单,提前一周布置的观察月相任务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课前活动 1.提前一周布置的观察月相任务。

2.讲解记录月相的方法。

方法1:贴纸法。

(月球发亮的形状用白色卡纸表示,粘贴在记录表上)方法2:阴影法。

(突出月球没有发亮的地方,将没有发亮的地方用铅笔画阴影)通过讲解让学生意识到记录的规范性、科学性,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一、聚焦(6分钟) 1.谈话:夜晚,我们抬头仰望夜空,我们能观察到什么?预设:星星、月亮2.提出问题:每天看到的“月亮”都一样吗?3.讲述:我们生活中所说的月亮,在天文学上称之为“月球”。

月球是一个接近圆的球体,从地球上看月球,它有一部分是了解学生对月相的前概念,让学生理解月球与月亮两种发亮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4.聚焦本课主题:观察月相。

说法,讲解月相的定义。

二、探索(18分钟)活动一:观察月相图片,描述月相1.播放记录月相变化的视频或图片。

1.4《观察月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1.4《观察月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1. 提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和形成原理的理解程度。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月相是如何形成的?”“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之间的顺序是什么?”等,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可以了解他们的理解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
2. 观察评价:在观察活动和实验操作中,我会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操作技能。我会观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望远镜观察月亮,是否能够准确记录月相的变化。通过观察,我可以了解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及时给予指导。
-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发现并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
-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如使用望远镜观察月亮,记录月相变化。
-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观察结果,交流探究心得生在特定时间内,观察月亮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 讨论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月相的变化规律,分享观察心得。
- 月相的变化规律对于古代航海、农业等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 月相的形成是由于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月球绕地球旋转过程中,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
②月相变化规律的探究:
- 新月是指月亮在地球上看不到的部分,此时月亮与太阳处于同一直线上。
- 上弦月是指月亮呈现出半圆形的形态,此时月亮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但地球看不到月亮的背面。
2. 优化教学组织:在组织观察活动和实验操作时,我将更加细致地安排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顺利完成任务。
3. 多样化教学方法:在讲解月相变化规律和形成原理时,我将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通过生动的例子、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演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兴趣。
九.课堂
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本节课中,我将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进行课堂评价。

【配套K12】[学习]二年级科学上册 1.4《观察月相》教案 教科版

【配套K12】[学习]二年级科学上册 1.4《观察月相》教案 教科版

4《观察月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知道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科学探究目标:能观察描述月相,推理月相有规律的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增强观察月相的探究兴趣。

勇于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分享他人信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完成月相记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2.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月相。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组一张月相记录卡2.教师使用: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质疑:(预设3分钟)1.同学们为了我们更好地研究,我今天特意请来了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她是谁呢?(播放有关月亮的课件)2.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板书)3.在过去的一周你发现月亮形状有什么不同?4.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月相的变化吧!板书课题《观察月相》二、观察、描述月相(预设10分钟)1.月相是月亮在每个农历月中的形状变化,接下来请你仔细地观察月相你有什么发现?(无序出示上半月相图课件。

)2.你认为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怎样的?3.小组观察。

4.交流发现,月相图排序。

(板书: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5.推测下半月的月相。

6.出示下半月月相图课件。

(板书: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注:在板书相对应位置贴典型月相图,便于学生观察掌握月相变化】三、观察记录月相(预设20分钟)1.过渡:月相在每个农历月中变化顺序是由缺到圆;由圆到缺。

今天我们利用高科技,观察一个月的月相。

(月相课件)2.你能用什么方法把观察的月相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呢?(用铅笔画)3.能不能制作一套月相卡片?4.用什么办法能显示月亮的球形。

用什么表示月亮明亮部分?看每月初一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怎么表示?(黑色的球)5.用白纸剪下月相形状贴在黑色球相应的位置,月相就完成了。

6.学生动手制作月相。

7.小组展示。

8.班级评价。

四、研讨交流,课外延伸(预设7分钟)1.通过观察不同的夜晚月相相同吗?2.在这节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观察是做科学研究一种基本方法。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授课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授课教案

4.调查月相【教材简析】本课的含义首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经过实践的调查活动让学生知道到月相是会改变的;二是尝试学习使用图像的方法记载调查到的月相;三是经过剖析调查及记载的月相,让学生能发现月相是逐步改变的,如月球亮的部分逐步添加或许削减。

聚集板块,学生在赏识图片的同时进入“月相”的研讨。

本部分直接出示月相的概念,是为了让学生迅速了解本节课研讨的月相究竟是什么。

接着聚集到“曩昔一周,你看到的月相是什么样的”,指向本节课的研讨重点是月相的改变现象。

探究板块,有两个活动。

活动一,学生对展现的相关月相图片进行调查和描绘,为学生展开交流供给一个共同的根底,让学生对月相有一个明晰详细的知道。

活动二,“实践调查和记载月相”,本活动实践调查部分需求安置学生在课前完结,教材虽介绍了两种记载办法,但一般可选用涂黑记载表中圆圈的办法(与活动手册相配套)。

这个部分的动手探求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既是记载月相,同时也需在活动中反思月相是如何改变的。

研讨板块,讨论“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是为了稳固学生的知道,让学生知道到咱们在地球家乡上看到的不同夜晚的月相或许是不相同的。

讨论“接连调查几天,咱们调查到的月相是怎样改变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前面接连调查到的月相改变进行小结,从而发现月相改变的特色(月相逐步变大或许变小)。

本课教材尽管没有特意安排“拓展”板块,但其实需求学生继续完结至少一个月的月相调查记载活动,这项隐含着的后续活动,让学生一直保持积极探求的兴趣和热心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育中要积极进行关注和引导。

【学情剖析】学生对于月球的姿态(月相)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学习本课之前就应该知道月相是改变的。

但是,对于怎样用图像记载调查到的月相等科学记载方法不是很了解,对月相逐步改变的相关规律也不是很清楚。

另一方面,前期安置的调查月相活动有或许因为天气等各种原因,学生的调查体会会没有执行或不够充分,这会对实践教育带来一定的困扰。

【教育方针】科学概念方针1.月相是改变的,不同的夜晚月相或许不相同。

小学科学二上《观察月相》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二上《观察月相》教学设计

《观察月相》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观察月相》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家园》这一单元中的第4课,本课是继学生在上一课研究了地球的“邻居”太阳之后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邻居”——月球。

由于月球本身不能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因此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也就是月相。

月相是变化的,这一课就是研究月相的变化规律。

教材上的聚焦环节首先告诉学生月相的定义,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这节课要研究的月相的本质。

“过去一周,你看到的月相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提示需要至少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每天的月相。

探索环节的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观察月相图片,描述月相”,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描述月相来对月相的形态变化有一个具象的认识。

探索环节的第二个活动是“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这个活动实际上是在课堂上整理课前的月相观察记录。

教材提供了两种整理记录的方法供学生选择使用,但是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这个整理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对月相是如何变化的反思过程。

在研讨环节,“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和“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两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总结归纳月相的变化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对月相的认识有一点生活经验,知道月亮有时像眉毛,有时像圆盘,有时是半个月亮,也有部分学生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但是学生基本不知道不管出现什么月相,月球一直是个球体,只不过学生看不见月球的暗部。

大部分学生估计无法确定月相变化的排列顺序,对月球的观察方法和知识有限。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知道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科学探究目标:能观察描述月相,推理月相有规律的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增强观察月相的探究兴趣。

勇于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分享他人信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完成月相记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2.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月相。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观察月相》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观察月相》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观察月相》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的第4节课《观察月相》,主要内容是观察月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月亮的变化和月相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月亮的变化和月相的概念。

能力目标:学会观察月相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月亮的变化和月相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月相的形成原理。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天空和天气的知识,对天体的观察和记录有一定的基础。

他们对月亮比较熟悉,但对月相的变化原因可能存在一定的疑惑。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晚上的月亮吗?你们有没有观察过月亮的变化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观察月相,请看屏幕上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非常好!你们观察到月亮的形状在不断变化,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月相。

那么,你们知道月相是怎么形成的吗?学生:(回答)第二环节:知识讲解与讨论教师:月亮的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我们从地球上看到不同的月亮形状。

请你们观察一下这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月相形状。

学生:(观察图片)教师:很好!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月亮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吗?学生:(思考)教师: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推测月亮的形状。

请你们和旁边的同桌讨论一下,你们觉得月亮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学生:(讨论一分钟)教师:好,现在请几组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A:我们观察到月亮的形状从圆变成了弯月,再到变成了新月,然后再慢慢变成弯月和圆。

学生B:对!月亮的形状变化是周期性的,一个月亮的变化周期大约是一个月的时间。

教师:非常好的观察和总结!月亮的变化是周期性的,一个月亮的变化周期称为一个月。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来判断月亮的形状。

第三环节:实验与观察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实验,观察月亮的变化。

二年级上册科学优质教案14《观察月相》教科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优质教案14《观察月相》教科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优质教案14《观察月相》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材第14课《观察月相》。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天空中的星球”,第三节“月亮的变化”,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探索月亮阴晴圆缺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月相的基本概念,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重点:观察月亮的变化,了解月相的成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变化模型、月相图、天文望远镜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关于月亮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月亮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什么是月相?(2)月相有哪些变化?(3)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的现象?3. 课堂讲解:(1)月相的概念及成因(2)月相变化的规律(3)观察月亮的方法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用望远镜观察月亮,记录月相变化。

5. 小组讨论:分析观察到的月相变化,探讨月相的成因。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2. 月相变化的规律3. 观察月亮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月亮的变化,绘制月相图。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完成月相图的绘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理解月相的概念,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观察和记录月亮变化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持续观察月亮的变化,探索更多关于宇宙和月球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2. 实践情景引入:月亮变化视频的选取与播放。

3. 例题讲解:月相的成因及变化规律的阐述。

4. 随堂练习:学生观察月亮、记录月相变化的环节。

5. 作业设计: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月亮变化,绘制月相图。

一、教学难点解析: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记忆1. 利用月亮变化模型,直观展示月相的演变过程。

1.4《观察月相》(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1.4《观察月相》(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1.4《观察月相》(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学目标】1.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知道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能观察描述月相,推理月相有规律的变化。

3.增强观察月相的探究兴趣。

勇于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分享他人信息。

4.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完成月相记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2.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月相。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组一张月相记录卡2.教师使用: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质疑:1.亲爱的同学们,杨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大家都很熟悉又神秘的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她是谁呢?那请大家猜一猜。

(播放有关月亮的谜语:小圆镜,亮荧荧,挂夜空,照光明)2.月相的概念月亮,大家都很熟悉,它有时像是一个小圆镜,有时像是一个小白船,有时又像是一个香蕉,月亮的脸似乎每天都看上去不太一样,月亮在宇宙中是一个圆圆的月球,这些我们看到月球发亮部分的不同地形状都叫月相。

2.为什么月相会有圆缺这样的变化呢?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相会有圆缺的变化呢?原来,是因为在浩瀚的宇宙中,月球是唯一一颗围绕着我们地球旋转的天然卫星,由于月球本身不会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

随着月亮自身的运动,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3.由于我们成都天气的原因,秋天10月份大部分时候是多云的天气,所以杨老师借助科学数据,今天我们利用高科技,一起来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月相情况。

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记录这一个月里月相的变化吧!二、观察记录月相(预设20分钟)1.首先,我们先一起来做好记录准备吧,需要的工具有:铅笔、黄色的水彩笔,黑色的水彩笔,实验记录单。

2.示范第一天月相的观察记录,首先用铅笔描绘出月相的轮廓,然后用黄色的水彩笔用来画月亮发光的部分,黑色的水彩笔用来涂满月亮黑暗的部分、并在实验记录单上记录准确的日期。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观察月相》教科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观察月相》教科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观察月相》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晚上抬头看天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月亮有时候是圆圆的,有时候是弯弯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月相的奥秘。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观察月相》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观察月相》(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本节课,我们将带领学生进入第三章《地球和宇宙》的第二节《夜晚的天空》中的《观察月相》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月相的概及其成因;
2.观察月相的变化,并学会记录;
3.探讨月相与时间的关系;
4.认识到月亮不是发光的,而是反射太阳光;
4.科学责任:通过学习月相知识,培养学生关爱地球家园,关注宇宙环境,形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5.科学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观察月相的体验,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增进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掌握月相变化的基本过程,包括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等,并了解其与地球、月球、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变化。
5.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观察月相》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通过记录月相变化,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2.科学思维:激发学生思考月相变化的原因,发展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增强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月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继学生在上一课研究了地球的“邻居”太阳之后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邻居”——月球。

由于月球本身不能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因此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也就是月相。

月相是变化的,这一课就是研究月相的变化规律。

教材上的聚焦环节首先告诉学生月相的定义,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这节课要研究的月相的本质。

“过去一周,你看到的月相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提示需要至少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每天的月相。

探索环节的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观察月相图片,描述月相”,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描述月相来对月相的形态变化有一个具象的认识。

探索环节的第二个活动是“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这个活动实际上是在课堂上整理课前的月相观察记录。

教材提供了两种整理记录的方法供学生选择使用,但是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这个整理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对月相是如何变化的反思过程。

在研讨环节,“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和“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两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总结归纳月相的变化规律。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月相是变化的”是有一定感知的,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总结过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的更替周期是一个月,月相有时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而看不见,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完整的月相变化规律的认知,可以从学期初就给学生布置在家观察和记录月相的活动。

低年级的学生可能会对这种长期的观察缺乏耐心,因此需要教师定期用激励的方法去督促学生坚持记录月相。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

2.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科学探究目标1.能参与观察月相变化的过程。

2.会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1.对观察记录月相等活动感兴趣。

2.能坚持客观及时的观察记录。

【教学重难点】会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观察月相教科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观察月相教科版

《观察月相》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我们地球家园的邻居。

月球不包含在地球家园的范畴内,但是月光反射到地球,给夜晚带来明亮,算是地球家园的物体之一了。

本课观察月球,从观察月相变化切入,从月相变化的现象中,学生发现一些变化按规律,提高对观察天体的兴趣。

月相的形成,不要求学生掌握。

教材的要求是那些呢?一是通过实际观察来确认月相是变化的,二是学会用图画的方式记录描述观察到的月相,三是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到的月相,能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

如月球亮的部分逐渐增加或者减少。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连续的观察。

只有获得了月相观察记录这样的第一手事实材料,学生才更容易有所发现。

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持续观察记录的积极性,督促学生坚持观察、记录。

如果有的学生有几天漏记了,可以由教师或者其他同学提供一部分的月相。

指导观察记录的方法也很重要,因为学生没有观察和记录月相的经验,教师必须给予相应的指导。

【学情分析】学生对月相的认识有一点生活经验,知道月亮有时像眉毛,有时像圆盘,有时是半个月亮,也有部分学生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但是学生基本不知道不管出现什么月相,月球一直是个球体,只不过学生看不见月球的暗部。

大部分学生估计无法确定月相变化的排列顺序,对月球的观察方法和知识有限。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

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2.科学探究目标能连续几天持续观察月相。

会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

能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

3.科学态度目标对观察记录月相等活动感兴趣。

能坚持客观及时的记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录等方法知道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

2.教学难点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连续的观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提前一周布置的月相观察记录单。

提示:适合学生观察月相的时间是在农历初三到农历二十,一般在晚上九点前就能看到月球升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①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与太阳、月球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②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知道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③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现象。

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是继前三节课对地球整体认识后的对月相变化、天气等自然现象的具体认识,主要从课前观察月相、实地观察、记录等方式能够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画出月相变化图,能够培养学生对其他自然现象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一周观察月相、教师引导,能说出月相的变化。

2.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观察到的月相,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3.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

三.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能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2.学习难点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

四.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多媒体课件、月相变化图片等。

五.评价方式1.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等)2.《科学学生活动手册》课堂活动记录。

六.学习过程七.板书设计观察月相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八.教学反思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教案教学设计【内容标准】13.3月亮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1~2年级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学习目标】1.通过两周的持续的观察,了解月亮的亮面在连续的时间内的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形状的,并且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

2.能克服惰性,持续观察记录月相的变化,感受天空星球的奇妙运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

3.通过观察记录月相的活动,体会到规律是可以通过观察获得,长期记录有利于证据的积累,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学习材料】学生:《观察月相》学习单,黑色彩色笔教师:ppt,带柄的黑白乒乓球,黑色马克笔【学习重难点】1.学生观察月相图片,利用身边材料记录月相2.学生描述月相的变化【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学习看8月的日历,知道日历上的农历、公历,了解根据农历日期,农民可以大致推测天气变化,用来指导农事活动。

2、教师在课前一周观察月相,用拍照和绘图的方式记录月相。

二、课前谈话:师:农历七月廿八下午,教师借班上课组织课堂活动。

(预设3分钟)204班的小朋友,下午好!今天由曹老师为大家上课,曹操的曹,曹操你们知道吗?(……)师:看你们精神十分好,是不是刚睡过午觉?小手小手放桌上,后背后背挺起来,现在小朋友们看上去更加精神了呢!真棒!为了奖励小朋友的好的表现,曹老师特地为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新朋友和大家一起来上课,想不想认识?(……)好,那我们开始上课!三、课堂新授今天曹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位朋友呢,是来自宇宙?你们猜会是谁呢?1.猜谜导入: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镜子,有时像把镰刀。

很多学生举手,请生揭晓谜底。

学生说月亮。

[设计意图]引出主角,为聚焦本课的研讨的对象月相埋下伏笔。

2.导入课题:在我们科学课上,我们把月亮叫做月球。

月球离我们地球大约34400千米,因此,要探究月球的秘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呢!但是科学家们依然坚持克服困难,不断地在探索月球,探索宇宙。

(ppt相机出示月球真实图片)小朋友们经过自己的观察和学习,知道了月球的哪些秘密了呢?(板贴:观察)生1:我知道月球上很多陨石坑,他们是被宇宙中的陨石撞出来的。

生2:我知道月球有时亮亮的,圆圆的;有时像香蕉挂在天空。

生3:月球是不会发光的,她是反射太阳的光,才亮的。

生4:月球有时会被云遮住,我们就看不见了。

生5:月球上还住着一个神仙,养着一只兔子。

生6:我知道8月十五的月亮是圆圆的。

……[设计意图]暴露学生对月球的前概念,摸清学生的思维的起点。

哇,同学们知道月球那么多的秘密,月球真的很高兴认识你们呀!那今天课堂上咱们进一步来探究月球被照亮的部分的形状。

也就是我们平常能亲眼观察到的月球的“样子”,在科学课上,我们称为月相!(ppt出示月相图片,描述月相,相机接题,聚焦月相,板贴月相)3、强化概念同学们,月相是不变的吗?你们见过哪些月相呢?(请学生说一说,说不清的可以到黑板上画一画)[设计意图]强化月相概念,进一步摸清学生对月相的思维起点。

4、探秘月相:(1)探究上半月①说月相:月相的变化是不是毫无顺序的呢?你认为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呢?有谁知道一般过多久大概会再见次到这样的圆月呢?预设1:(生:每个月的十五)预设2:老师直接告知。

②知农历:这个十五就是爷爷奶奶常说的初几初几,是农历,是人们为了方便指导农事活动,一直沿用下来的。

我们平常说的二十四节气也是根据这个农历月有关。

(相机ppt出示阳历9月的日历,指导学生查看区分农历上半月,农历下半月。

)③画月相:a.月相会变化,每个农历月一个轮回,如果没有持续记录,是很难发现他们的变化规律的。

因此,曹老师的一位好朋友反复观察后呢,用照片连续记录了上半月的月相。

想不想一睹为快呢?想看的话,那曹老师有一个要求,能做到的话,曹老师就帮大家实现愿望。

要求:请同学们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观察月相》的记录单,一边看,要一边在学习单上如实画下月相。

能不能做到?b.会画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月相,这是农历初三的月相。

怎么在图上画,能恰当的显示月相呢?谁有办法?(学生看着农历初三月相,先说说如何画月相,请学生到黑板上用马克笔画。

教师相机指导。

)连续观察上半月月相,学生根据学习单相机画下初三、初六、初九、十二、十四、十五的月相。

并相机请学生上去将画下的月相在黑板上呈现出来,老师帮忙板书日期。

(月相一般隔两三天变化会比较明显。

)④懂月相上半月月相由缺到圆亮面在右全体起立,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方位,让我们面朝南面,判断一下,我们的右手边是什么方位?(西)所以说,上半月月相亮面朝西边天空。

补充板书:亮面在右(西)[设计意图]月亮的变化周期约是28天,29天。

因为是二年级的学生,本课不研究为什么月亮为什么会产生有规律的变化,但是学生根据月相逐渐变化的特点,来预测这个农历月剩余日子的月相还是有可能的。

通过推测后,再继续实地观察农历月中剩下的日子的月相,学生的积极会更高,因为他们会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测正确寻找证据。

也为3~4年级进一步探究月相的规律性认识,以及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观察埋下伏笔。

(2)推测下半月【注:在板书相对应位置贴典型月相图,便于学生观察掌握月相变化】①屡遭困难:说上半月的月相,我们容易观察到,因为我们一般能在晚上9点以前见到。

可是下半月的月相,要观察起来可就不容易了,不仅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时间不断的推迟,那时,人们可都在(睡觉)呢,好不容易,曹老师下定决心,闹闹钟起来准备观察下半月月相,可是还因天公不作美,阴雨天气啊,月球多次被云藏了起来。

曹老师可一点办法也没有。

可是用相机拍照,曹老师的拍照技术不佳,拍出来的效果实在不如人意。

于是,曹老师想来想去暂时用画的方式记录是可行的。

但是到今天为止,只断断续续记录了4天,画了5张月相。

难怪我好朋友拍的月相,上半月是完整的,下半月却只有两张。

②思考推测:同学们,现在我们都没有观察到下半月的月相。

根据上半个月的月相变化特点,你来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推测一下,这些我们没看到的月相是怎么变化的呢?(老师相机投影自己绘制的5张月相图,引导学生发现,下半月月相逐渐变化的规律。

)[下半月月相由圆到缺亮面朝左(东)]③勇于探究:月有阴晴圆缺,我们推测出来的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还要通过实际观察,持续记录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课后同学们能不能克服困难,和曹老师一起像科学家一样继续观察记录,把我们缺少的月相给记录全了呢?要坚持记录,我们还是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如此会让我们的探究更有趣味,容易坚持,除了拍照片,画画,同学们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记录我们的月相呢?生1:用黑色和白色橡皮泥制做月相。

生2:用一个圆圆的塑料做月球模型,外面贴上软的白纸,一半涂上黑色。

生3:亮亮的白色的轻陶泥来制作月相。

生4:我要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记录。

生5:如果我们能发明一个机器人,让机器人帮忙在晚上记录月相,这样的话,晚上睡觉也没事了。

生5:我用白纸剪出月相的形状,贴在黑色球上,做月相卡片。

(老师相机评价,并提醒同学们课后用自己喜欢的一种记录方式,观察记录一个完整的农历月的月相,别忘了记录日期。

)[设计意图]推测结果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实际观察验证才能确定。

观察—思考—再观察—修正,这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通过课前课后观察记录月相的活动,体会到规律是可以通过观察获得,长期记录有利于证据的积累,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小结反馈1、设置悬念:播放月球真实的拍摄视频,让学生对月球继续探究保持兴趣。

2、反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观察是做科学研究一种基本方法。

长期记录有利于证据的积累,促进我们发现事物的规律。

我们通过观察,已经发现了很多月球的知识,实际上月相变化还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对月相进行实际观察,要注意确定固定的观察地点和时间,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记录。

看谁发现的多!【课后反思】从暑假开始琢磨第一次设计后到经导师指点修改后,于8月15日上交教学设计,再到被通知由我试教本课《观察月相》,我的心中是既惊喜又担心。

惊喜的是,我的某些想法被得到了认可,我第一次有机会可以通过公开课的方式专业的团队里来展示;但担心的是,此课难度真的挺大的,怕上不好。

刚开始我想这个课,就想定个什么素养立意的目标,于是我确定,此课一定要落实好“观察”。

因此,如果仅仅是从网上找一些月相图,和学生一起找寻出这月相逐渐变化的规律,总觉得有些无趣,并不能给学生带去点什么,更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本质:激励学生勇于观察探究。

唯有亲历观察过程。

想着轻松,但是,做起来却发现月相的观察记录,远比我想象中要困难得多:①教师对月相知识的缺乏。

②观察周期长、变数多。

③观察距离远,记录障碍多。

由于我本身对月相这块知识基本跟大部分孩子一样知之甚少,更提前更谈不上已经提前观察过了。

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后,决定把自己当学生提前亲自观察记录一番。

可是,记录屡试不成,第一次用手机去拍,结果呈现给我的都是一个圈圈,多次尝试,都不能拍到真实的月相。

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手机相机分辨率不够。

于是想着用儿子的望远镜观察,的确,从望远镜中,我看到了更真实清晰的月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