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 新文化运动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共4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共46张PPT)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排球活动
1920年春,北大 招收了9名女生入 文科旁听,暑假 又正式招收女生 ,开中国国立大 学男女同校之先 河。
(3)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⒈进步性:
(1)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3)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赛先生——Science——科学
—自然科学、科学精神
西方的学和 科学精神。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 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民19主12年制南度京+临民时政 府废 倡主止自思读由想经、拜平孔等提
《文学改良刍议》应该视作白话文向文 言文挑战的发难之作。在那个时代掀起了 巨浪狂风,成为白话文运动的第一炮。
(3) 建设新文学推到旧文学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新文学就是白话文; 旧文学就是文言文。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标点符号很重要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亲们:要正确 使用标点符号 哦!不然后果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回顾先进的中国人如何学习西方的: 首先是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 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接着,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生产技 术,但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进行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但也以失败告终。 接下来,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上升到思想领域,想从思想文化 层面上进一步学习西方,进行了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四提倡 四反对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陈 独 主 秀
要 代 表 人 物 鲁

李 大 钊
胡 适
自学指导三3分钟 自学检测三3分钟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 》 上发表 《庶民的胜利》 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颂扬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陈独秀 李大钊 E.主要代表人物 鲁迅 胡适
F.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略)
第9课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分钟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标志;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基本内容; 3、十月革命后的新文化运动; 4、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自学指导一 2分钟
1. 兴起背景ຫໍສະໝຸດ 自学检测一1分钟1. 兴起背景 A.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极力推行 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B. 帝国主义 支持 袁世凯尊孔复古 封建余孽 的反动政策 保皇分子
1918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 《每周评论》 创办了___________
自学指导四: 2分钟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自学检测四(2分钟)
资产阶级 a.1917年十月革命前:
b.1917年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
性质: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课堂小结(2分钟)
1915 陈独秀 A.兴起标志 : 上海创办《新青年》 B.口号: “民主” “科学” C.主要阵地:《新青年》 D.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自学指导二3分钟

A.兴起标志 :
B.口号:
C.主要阵地:
D.内容:
E.主要代表人物

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
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 提倡新文学 暗。”—陈独秀 反对旧文学
对于新文化运动:有人说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 思想解放运动,也有人说它具 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你认为 怎样评价这场运动呢?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积极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 解放。 2、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作了思 想准备。 4、后期传 播了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先进的知识 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局限性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教材补充资料
——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旧道德
新道德
旧道德纲指君 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 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 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旧文学
陈独秀
新文学
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文学革命论》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胡 《文学改良刍议》 适
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新文化运动
一背景:新旧思潮的激烈冲突
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等 思想观念
“国民教育, 以孔子之道 为修身大本”
二新文化运动
时 标 间 志
领袖人物 指导思想 活动基地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 马克思主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 反对专制与愚昧 思想广泛传 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 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 播 --民主 DEMOCRACY 提倡新道德 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 反对旧道德 SCIENCE--科学 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 历史 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 历史 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共21张PPT)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干生,字 仲甫,号实庵,安徽省怀宁县十里铺(今属安庆市)人。思想家、 政治人物、语言学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及首任总书 记。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 《新青年》,也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文章指 出,中国封建文化和制度已经一文不值,急需改弦更张。他号召 青年们“以科学与人权(人权即‘民主’)并重”,“利刃断铁,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含义: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 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
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
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2、背景 :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 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促进了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 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 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材料一:“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
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
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
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
小说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 “吃人”的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2、新文化运动提提倡民主与科学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 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 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 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 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 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陈独 秀《新青年·警告青年》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希望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
1918年,《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1920年,全国各个学校的教科书改用白话文。
作用:开启民智,促进文化平民化,有利于传播新思想。
解释作用,民智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 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 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
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6—57页完成新文化运动概况表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人物 胡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
旗帜/口号 民主、科学
阵地
《新青年》、北京大学
民主
科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 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 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西方的资产阶 级民主思想
反对专制
近代自然科学、科 学态度、科学精神
反对愚昧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 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 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 晕过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代表 鲁迅 陈独秀
文学 革命
后期
提倡 白话文 ,反对文言文 宣传 马克思主义 。
胡适 陈独秀
李大钊
二、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 一批受过新思想 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 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 ——《上海妇女志》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父亲为什么要饿死女儿? 贞烈的名声能带来什么?
信。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 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写什么?
《新青年》索引
《《《一我吃个之人贞节与烈烈礼的 观 教女》》孩((子鲁鲁》迅迅())央········庵········)············1旧······.···抨···文············击···化·········旧···。··第第第道七五六德卷卷卷2和26号号号
课堂练习1
超越训练P46第14题第(1)题
史实:新文化运动 作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 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写什么?
《新青年》索引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央庵)···············第七卷2号
《我之节烈观》(鲁迅)···························第五卷2号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兴起标志
兴 起 代表人物
1915年,陈独秀创办《__青__年__杂__志__》_,从第二 卷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__北__京__大__学__
主要内容
思想革命: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_民__主___与 __科__学___。 文学革命:推倒旧文学,建设_新__文__学__,倡导 _白__话__文__。
《吃人与礼教》(鲁迅)···························第六卷6号
《袁世凯复活》(陈独秀)·······················第二卷4号 《药》(鲁迅)···········································第六卷5号 《科学的起源和效果》(王星拱)···········第七卷1号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0张PPT)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起。从第二卷起,《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1917年初,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 杂志社不久也迁往北京。从此,《新青年》和北京大 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内容 表现 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 抨击旧道 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 德和旧文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的 化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 背景 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 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 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பைடு நூலகம்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
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
《新青年》)封面中的LA JEUNESSE,在 法语中是“青年”的意思。其下是青年 学生或深思或交流的画面。封面下面的 人物是卡内基(美国企业家)。陈独秀 先生希望中国的青年学生不仅要用法国 启蒙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面对 中国当时的境遇,能像卡内基一样在困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
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
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 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作 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 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有何重要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李大钊
封建传统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
孔基教础与和共精和神是支绝柱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
其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
复辟。
——陈独秀
打倒孔家店
——吴虞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自 由、平等。
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纲常伦 理封建道德。(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封建专制 太爷主导下,身为长房长孙的觉新被迫放弃和表妹梅
芬的爱情,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娶了 素不相识的瑞珏。
高家发生家产之争,老太爷在气愤中去世,瑞珏
愚昧迷信 接近临产,陈姨太却提出老太爷丧事期间不能有血光
冲撞,瑞珏无奈只好去了村外破屋待产最终难产而 死。
思考: 1.觉新为何会娶素不相识的瑞珏?到底是谁促成了这桩婚姻?
2.瑞珏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源何在?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指“我资们产现阶在级认民定主,思只想有这两指位近先代生自可然以科救学治法中 则 和国民政主治制上度、道德上、学术和上科、学思精想上神一。切黑
暗。” ——陈独秀《新青年》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唐氏自杀殉夫成就烈女称号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如何对辩待证传统取文舍化、和择外善来而文从化?。
哲人已逝 精神永存
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给我们留下丰富的 精神财富:
民主、科学 爱国、奉献
知识巩固
1、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多选题) A. 民主 B. 科学 C. 新道德 D. 新文学
2、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鲁迅 D. 胡适
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

八年级历史_ 中华书局-_新文化运动_课件_

八年级历史_ 中华书局-_新文化运动_课件_
阵地 : 《新青年》杂志
件。
课堂练习
1、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 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 C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2、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 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是“新”在何 处?( B)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概况
兴起标志 主要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
《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代表人物 口号(旗帜)“ 民主”(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提倡 民主 、反对 独裁专制 思想革命 提倡 科学 、反对 迷信盲从 提倡 新道德 、反对 旧道德 文学革命 提倡 新文学、反对 旧文学 1918年, 马克思主义 开始传播
回放透视:袁世凯和帝国主义者的尊孔、
祭孔的表演,真实目的是什么?
独裁、专制
1、背景:
民国初年的中华大地:
辛亥革命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西方自由、平 等、博爱的观念影 响强烈; 一战期间民族 工业的发展渴望民 主政治,以求资本 主义的继续发展;
新旧思潮 激烈冲突
袁世凯窃取 革命成果,妄图 尊孔复古、复辟 帝制; 帝国主义企 图进一步侵略和 控制中国。
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鲁 迅:“吃人的礼教。” 思考: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 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的理论核心和精神支柱,只有打倒儒家 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 政治与民主共和。
2008年,经过3个多月40000多网民投票,选出了5句 《论语》中的句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以此向世界展示 中华文化的精髓。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抨击礼教最猛烈:鲁迅
鲁迅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 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 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 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 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 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吃人”!孩子还没吃过人 罢!救救孩子!
——摘自《狂人日记》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虽彼此
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宗旨:
——蔡元培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实质:
鼓励资产阶级新文化占领
封建旧文化的阵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文学革命
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 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 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2.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
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 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 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 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辜鸿铭:号称 “清末怪杰”。

胡 适
生在南洋,学在 独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指资产阶级民主 思想和民主制度
指自然科学法 则和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 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 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1917年发表《文 学改良刍议》, 主张以白话文代 替文言文,强调 写文章“不作无 病之呻吟”, “须言中有物”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共29张PPT)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 言文被白话文所替代,淡出汉语 言的现代舞台。可是,我们真的 要彻底抛弃文言文吗?
二、
:“新世纪的曙光”
1、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 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如春雷一般……
[万象更新]
惊醒了无数青年……
影响了一代人……
也影响了一个时代……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背景
1. 政治背景: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实行独裁专制统治, 中国人在寻找新的出路。 2. 经济背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 主政治。 3. 思想背景: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 思想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反动势力, 妄图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借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 掀起了一股反动的“尊孔复古”文化逆流。
《刀大杀人多》
表示政府虽有“共 和”之名实为猿( 袁)家之天下。
(二)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 青年》)。
《青年杂志》和《新青年》
陈独秀
(三)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 等。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 主要阵地 •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 在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采取“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的方针,邀请了陈独秀、李大钊、 鲁迅、胡适等到北大任教,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 物齐集北大,而他们的新思想又主要通过《新青 年》杂志进行发表,所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 那么,新文化运动又是通过何种方式何种内容来 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启迪国民的呢?
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三纲五常)
• 三纲
新道德: 父为子纲:子女一切得听从长辈的安排

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

民主 科学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还向 青年提出六点希望: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隐退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青年如初春, 如朝日,如百卉 之萌动,如利刃 之新发于硎,人 生最可宝贵之时 期也。青年之于 社会,犹新鲜活 泼细胞之在人身。 ——《敬告青年》
1917年底,北 大文、理、法三 科分别成立了研 究所。
不同思 想流派的 知识分子 展开学术 争鸣。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陈独秀
李大钊
鲁 迅
胡 适
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 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 《新青年》编辑部迁往北京。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基本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 主要内容有哪些?
2、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基本内容
①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③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民 主
指倡导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要求以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 建立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国。
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 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 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 ——李大钊
读了陈独秀的《敬告青 年》的有关内容,你对青年 人的责任有了哪些认识? 就要步入青年的你,能 够理解陈独秀对青年的六点 希望吗?
北京大学
1917年初, 蔡元培就任北京 大学校长后,提 倡学术上“兼容 并包”,聘请一 批具有新思想的 学者来校执教。 北大成为新文化 运动的中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22张PPT)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52021/8/52021/8/52021/8/5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 的看法带有一定片面性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 化上的觉醒。”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知识拓展
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白话文
过去我们的书面语采用文言文,比较难懂,阅读 与书写成了少数人读书人的专利。近代以来,要求简 化文体、使用口语化的白话文的呼声越来越高,出现 了一些宣传白话文的报纸,如《无锡白话报》等。官 方告示也有采用白话文的,但总的来说,白话文不是 很普及。
2、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主张用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人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局限性在于( ) A.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 B.没有进行武装斗争 C.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D.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
面性
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 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 )
——陈独秀 材料二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除此之外, —新—文鲁化迅运《动狂的人倡日导记者》们还有哪些主张?
民主与科学,认为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化,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以孔子 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文化。

八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1879—1942)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思想革命
+
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中国 封建文化的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 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 但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我们对待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 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 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前,北京大学课堂上师生间的问候。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老爷们好! 众生: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升官发财!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潮流


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等思


想受欢迎。




逆流
袁世凯推行孔 教,掀起一股文化 逆流。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旧道德与新道德
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 为核心的儒家伦理学说。
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
五常:
仁、义、礼、智、信 。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
新道德:
追求自由、平等。
包括男女平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
权利平等。

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 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 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4.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 民主 反对 专制 动摇封建思想统治 积极影响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背景:
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 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标志: 口号: 代表人物: 内容: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民主和科学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四个提倡 四个反对
科学
新道德 新文学
愚昧
旧道德
弘扬民主科学思想
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对东西方 文化存在 绝对肯定 或绝对否 定
旧文学 有利于文化的普及繁荣
新旧思潮起冲突, 《青年杂志》运动搞。 民主科学摇大旗, 陈李胡鲁做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 马克思主义响中国。 新文化运动载史册, 人们思想大解放。
; / 氢氧化钠生产厂家 氏,不过,这老四办事可真够绝の,冷落着年氏也就算咯,居然还跟她の丫环搞上咯,打人不打脸,说话不揭短,这回年氏の脸面可算 是让她の丫环给丢尽咯。德妃虽然很不喜欢水清,但是出咯这么大の事情,她还是要好好地嘱咐几句,别到时候跟四小格闹出啥啊大动 静来,再惹恼咯皇上可就糟咯。唉,四小格在诸人の问题上从来没有让她操过心,怎么三十好几の人咯,才突然开咯窍?居然这回偏偏 吃の还是窝边草?想到这里,德妃似同情、似真心地开口劝道:“好咯,这件事情呢,你也要想开壹点儿,诸人呢,是要为爷开枝散叶, 不可能就由你壹各人霸着,这次行围少说也有五、六各月呢,你又不讨爷の欢心,爷身边没各诸人怎么行?这也是再所难免,早早晚晚 の事情,当然肯定也不会是最后壹次。回去呢,你也别跟爷闹脾气,这种事情哪各府里都有,想开点就行咯。再说咯,你应该庆幸,好 在爷看上の是你自己の丫环,怎么说,总归还是壹家子人,俗话说,肉还是烂在自己家の锅里。至于你那各丫环呢,你也别太苛责咯, 反正也是爷の诸人咯,当各姐妹对待也不是啥啊天大の难事。你若是不知好歹,将来再惹恼咯爷,也没有你啥啊好果子吃。”德妃洋洋 洒洒地说咯壹大堆,连蒙带吓唬壹番,无非是劝水清放宽心,想开点儿,这是家家户户都会遇到の问题,不可避免の事情,没啥啊大惊 小怪の,虽然由于是自己の丫环脸上很没面子,但总比平白无故地便宜咯外人要强多咯吧。任凭德妃耐着性子地苦口婆心壹番长篇大论, 水清却是几乎壹句都没有听进去,她现在壹门心思都放在如何不会引发连环事件,暴露咯姐姐の身份,以及如何使德妃娘娘不要恼咯爷 の问题上。现在看来壹切还好,她终于踏实下心来。德妃也注意到水清の走神儿。这也怪不得她,小小年纪,嫁进夫家不得宠,最后还 被自己身边の丫环钻咯空子,搁谁能受得咯这么大の打击?壹想到这里,德妃有些可怜起她来。这些日子,水清壹门心思地精心地服侍 她,却将自己の丫环拱手相送到爷の床上,真是怪可怜の。于是德妃赶快说咯壹句:“行咯,今天没啥啊事情,你壹会儿就回去吧,下 午和晚膳也不用过来咯,好好料理壹下后院の事情,不过,我说の话,你也要好好地记着,别以后跟爷闹得不可开交咯,别怪我事先没 有教过你。还是那句话,跟爷闹,不会有啥啊好下场。”“谢额娘教诲。媳妇告退。”“行咯,去吧。”第壹卷 第275章 早退壹出咯 德妃の帐子,水清真是心花怒放,终于有惊无险地躲过咯壹劫!太庆幸刚才の决定咯,水清简直就要为她の急中生智而大大地自我赞扬 壹番!幸亏和娘娘坦白说咯“实话”,假如自己不承认玉盈姐姐是侍妾,而二十三叔、塔娜他们壹再坚持,惹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
3、主要阵地在哪里?
《新青年》、北京大学
探二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认 一 认
陈独秀 李大钊
内容
反义词填空:
(1)新文化运动提倡 提倡 科学 反对 (2)提倡 民主 反对 专制 迷信 ; ;
新文化运动 的新阶段
我要考考你!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我要考考你!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A.《青年杂志》的创办 B.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C.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返回
我要考考你!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①《新青年》 ②《万国公报》 ③《民报》 ④北京大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新文化运动的新阶段
1、什么时候进入的新阶段?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2、新阶段有什么新特点?
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3、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谁?他有什么作品?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哪 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 第二阶段: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制度) 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
思想革命
新文学 ,反对 旧文学 。
文学革命
(一)思想革命
读一读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 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 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 切的黑暗。” ——陈独秀 《新青年》
想一想
(1)“德”先生和“赛”先生指什么? 民主(DEMOCRACY)和科学(SCIENCE)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主镇初级中学校:伍莉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片断
读一读
——感受《论语》之精髓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袁世凯(左三)穿起祭祀服在北京天坛祭天(1914.12.23)
川教版中国历史
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近代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2)高举什么旗帜? 民主与科学 (3)促进了谁的觉醒? 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 (4)为什么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主义 (5)为谁的诞生作了准备?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
政治上: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 1、兴起的原因: 思想文化上:尊孔复古的逆流
)。
返回
我要考考你!
新文化运动新阶段主要是宣传(
A.民主 C.新文学 B.科学 D.马克思主义
)。
返回
我要考考你!
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 马克思主义的是( )。
A.陈独秀 C.李大钊 B.鲁迅 D.胡适
返回
蔡元培
新文化运动代表了一种什么 精神?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将 怎样继承和发扬新文化运动的精 神?
(2)为什么陈独秀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才可以救治 中国的一切黑暗? 指的是什么?
(二)文学革命
1、文学革命的突出人物: 2、代表作品: 鲁迅——《狂人日记》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
胡适
3、阅读材料
一次,胡适讲课时大讲白话文的优点,正当胡适讲得得意,一位同学突然发难: “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没有缺点吗?” 胡适:“没有。” 那位同学反驳道:“白话文语言不精练,发电报用字多,浪费钱。” 胡适:“不会的,前几天有位朋友发电报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 决定不去,于是复电拒绝,我使用的白话文。请同学们根据我这一意愿,用文言文编写 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怎样省?” 几分钟过去,胡适挑选出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稿念道:“才学疏浅,恐难胜任, 不堪从命。” 胡适说,“这是12个字,其实5个字就够了:‘干不了,谢谢。’”
新文化运动 的兴起
2、兴起的时间: 1915年9月 3、兴起的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3、主要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 1、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 前期的主要内容 2、文学革命的突出人物:鲁迅、胡适 1.进入新阶段的时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2.新特点: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3、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及其作品: 李大钊——《庶 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
第8课
新文化运动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主镇初级中学校 伍莉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3、新文化运动的新阶段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1)政治上: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2)思想上: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