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逆全球化及应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逆全球化及应对措施
作者:王怡靓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23期
摘要: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加快国际分工,提升了经济效率,但也引起了
贫富两极分化、环境破坏等问题。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改变了其曾力导的自由
贸易原则,并利用其在全球治理中的优势地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了逆全球化思潮。我国
发展得益于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要坚持改革开发、创新驱动和包容
普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球经济向互利共赢的模式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逆全球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4-0021-02
经济全球化以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实现了商品、资本、技术、服务和劳动
力等生产要素在世界市场的自由流动和全球化配置。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
球化与逆全球化思潮交替出现。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完全融
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新形势,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一、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
( 一)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世界各国资金、技术、商品及人员的自由流动和相互开放,全球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经济全球化提高了资源的全球配置效率,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
济的发展。
1.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全球分配和流动,促进了全球生产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了生产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化的配置和组合,促进了世界经济结构的优化,增强了世
界经济活力,提升了全球经济效益[1]。
2.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促进了先进科学技术在全球的传播与发展,提升了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生产的专业化合作与分工,促进了全球的工业化进程,提高
了全球社会化大生产的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
3.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为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必需的资金,引发了各国经济制度创新,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制度保障。
( 二)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由于世界各国社会基础不同,经济全球化在促进经济增长
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1.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资本的逐利性,经济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加大,世界经济的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2. 经济全球化引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不加规范和限制的自由经济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产品在全球的快速转移和扩散,引发了对自然资源的新一轮掠夺,造成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进
一步恶化[2]。
3. 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个经济体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经济依存度进一步提高,为经济风险的快速传递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容易引起全球经济的动荡或经济危机。
二、反全球化运动及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
( 一) 反全球化运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凸现出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由此引
发了反全球化现象,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群众性抗议示威活动,主要集中在各类国
际性会议会场周边,通过宣讲、游行等方式对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各种问题表示不满和抗议。
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像一座警钟,让人们开始审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发达国
家在其主导的国际经济组织制定和修改国际经济秩序时,重新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提升了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3]。由于反全球化运动的力量构成复杂以及对全球化认识的片面性,其行动缺乏理性思考,无视经
济全球化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时掺杂一些暴力抗议活动,影响了一些国际经济组织的
正常活动,干扰正常办公和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在不同程度上阻碍或扭曲反全球化运
动的方向。
( 二) 逆全球化思潮。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后,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浪潮进一步兴起。主要表现是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增速在显著萎缩、投资限制和贸易壁垒进一步加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排他性、封闭性的发展态势。与反全球化运动反对西方国家主导全球化不同,逆全球化现象是西方国家自身社会结构变革及国际格局调整造成的。逆全球化是曾经推动
和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其自身社会结构变革的现实反应,实施贸易保护政策。主
要原因是西方国家在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获得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同时,其自身经济
结构、产业结构也日益失衡,失业、两极分化、债务危机等问题日益凸显,导致了经济社会危机。在此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逐渐改变了其曾力导的自由贸易原则,并利用其
在全球治理中的优势地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4]。
三、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政策措施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发展得益于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也是经济
全球化的有力推动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2017 年1 月17 日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指出,“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
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
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5]。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向全世界人民提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指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为开辟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贡献了中国智慧。
( 一) 坚持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
能等新技术日新月异,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要加强制度创新,推进结构性性
改革,为经济增长创造空间,增加后劲。要充分把握新一轮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加强国际间的
合作,在开发智能产下接业和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世界各国人民重
拾全球化的信心和希望,共享科技创新的发展成果。
( 二) 坚持改革开放,倡导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模式,引导经济全球化有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
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全球经济治理要以客观公正、平等为基础,充分听取世界各国的建议和诉求,防止治理机制的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确
保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实现权利平等、规则平等。全球经济治
理以共享人类文明成果为目标,实现利益共享[6]。
( 三) 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推动全球化进入新阶段